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釉配方的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23:58

釉配方的毕业论文

第一章烧成温度720-1000℃的低温釉
第二章烧成温度980-1120℃的精陶釉
第三章烧成温度1100-1200℃的精陶、烧器釉
第四章烧成温度1200-1250℃的烧器釉
第五章烧成温度1250-1280℃的烧器、瓷器釉
第六章烧成温度1280-1450℃的瓷器釉
参考文献
作者刘属兴任教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其弟子桃李满天下,本书由其弟子们推崇带向陶瓷界,也得益于刘教授在教室的大力宣传及同学们的踊跃购买。

汽车封釉用的釉是什么材料?有什么成分,原理是什么?急!!!!!!

釉就是石蜡,它的成分是合成树酯和聚四氟乙烯,而商家偏偏把打蜡说成封釉。
2000年,美鹰从“汽车王国”美国率先引进美鹰晶亮釉,并在中国进行推广,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汽车封釉的缔造者”。
封釉美容的基本原理是依靠震抛技术将釉剂反复深压进车漆纹理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状保护膜,从而提高原车漆面的光泽度、硬度,使车漆能更好地抵挡外界环境的侵袭,有效减少划痕,保持车漆亮度。封釉前,首先要对全车抛光,以避免氧化层在釉和漆面间形成隔离,影响封釉效果。与普通车蜡相比,封釉在光泽度,耐磨度,漆面保护效果,持久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光泽度上,采用封釉技术的车光泽度可达95%以上。耐磨程度方面,封釉能使漆层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防止行车时的风沙天气,泥沙飞溅及长期洗车造成的磨损,而普通车蜡只是在表面附着,保护膜很薄,耐磨度较低。

封釉的注意事项
刚刚封完釉后还要特别注意:①封釉后8小时内切记不要用水冲洗汽车,因为在这段时间内,釉层还未完全凝结将继续渗透,冲洗将会冲掉未凝结的釉。②做完封釉美容后尽量避免洗车,因为产品可防静电,因此一般灰尘用干净柔软的布条擦去即可。③做了封釉美容后不要再打蜡,因为蜡层可能会粘附在釉层表面,在再追加上釉时会因蜡层的隔离而影响封釉效果。

关于汽车镀膜
说到汽车封釉,自然而然就要联系到汽车镀膜。汽车镀膜产品其实与汽车封釉产品原物质上是基本相同,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区别,封釉多是一种以乳状为载体的表现物,而汽车镀膜大多情况下是以水剂为载体的表现物,釉和膜都是要结晶过程,从原理上分析,生产工艺不同,施工方法也不同,但除了比较新的车漆之外,不管是汽车镀膜还是汽车封釉,都要经过研磨或抛光工序处理才能达到至佳的效果,所以有鉴于汽车镀膜产品和汽车封釉产品在本质上的相通性,我们常把他们并列在一起统称为汽车封釉镀膜。

求利用生活中的简单易得的原料制作低温陶瓷釉料的配方。

1、中高温发光陶瓷釉研究

  发光陶瓷,是长余辉发光材料在陶瓷行业的应用.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发光性能优异的Sr2MgSi2O7:Eu2+,Dy3+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继而将其成功应用于1050℃-1150℃中高温釉料,首次制备出了Sr2MgSi2O7:Eu2+,Dy3+中高温发光陶瓷釉.本文系统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制备Sr2MgSi2O7:Eu2+,Dy3+发光体的基本工艺;讨论了Sr2MgSi2O7:Eu2+,Dy3+发光材料的耐水性能、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讨论了Sr2MgSi2O7:Eu2+,Dy3+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并且初步探讨了其发光机理;在发光材料研究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了Sr2MgSi2O7:Eu2+,Dy3+发光陶瓷釉的制备工艺;研究了发光釉的...................共55页

2、超平滑陶瓷釉研究

  以钾长石、石英、高岭土、方解石、白云石等为原料,采用常规烧成方法制备了超平滑釉,探讨了釉浆性质、釉料高温性质、釉层的显微结构等对釉面粗糙度的影响。 釉浆性质如釉料组成、粒度、浓度、流动性等不仅是影响施釉过程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对烧后釉面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随釉料中熔块含量的增加,烧后釉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光泽度逐渐增加。当熔块含量达60wt%以上时,釉面粗糙度(Ra)小于10nm含量增加至80wt%以上时,釉面光泽度大于110%。随釉浆粒度的减小,釉面粗糙度逐渐降低,D90介于4.0~7.5μm之间时,釉面粗糙度小于10nm。生坯施釉时釉浆浓度以1.5~1.6g·cm-3为宜,素坯施釉时釉浆浓度应控制在1.6~1.7g·cm-3,可以获得釉面质量较好的试样...................共47页

3、陶瓷釉面抗菌自洁薄膜制备工艺与性能研究

  对陶瓷釉面抗菌自洁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进行了研究。文章使用胶溶法制备稳定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以溶胶的Zeta电位、透过率及粒径分布为主要表征指标,着重考察溶胶pH值、胶体配制浓度、胶溶剂浓度、制胶温度及载银改性对其分散稳定性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其在陶瓷釉面基底上的镀膜效果以SEM和EDS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当制胶水浴T=40~80℃,溶胶pH=1.2~2.0时,使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硝酸或质量分数为3﹪的稀盐酸胶溶按0.05~0.3mol/L配制的正钛酸前驱体,均能够制备出较稳定的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但使用硝酸胶溶...................共49页

4、低锆乳浊釉与其结构的研究

  硅酸锆是陶瓷釉中常用的乳浊剂,但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过多使用还会造成釉面缺陷及使产品产生辐射等不足,目前研制及使用少锆和不含锆的乳浊釉已是国内外陶瓷界的一个趋势。本文旨在少用或不用硅酸锆,通过调整磷灰石的添加量,制备了低锆或无锆的P-Zr、P-Zn及P-Li-Zn3个系列的复合乳浊釉。采用XRD、SEM等现代测试技术分析了样品的性能及微观结构,探讨了釉的乳浊机理及坯釉结合机理。坯体采用固体废弃物武汉市东湖淤泥、粉煤灰和硅灰石为原料,经1100℃烧成后,坯体呈玫瑰棕色,吸水率为7.24%、气孔率为15.82%、体积密度为-3。热膨胀系数为4.67×10-6/℃,酸度系数为0.75。坯体的主晶相为针棒状的蓝晶石晶体(Al2SiO5)、颗粒状的石英晶体(SiO2)和块...................共52页

5、新型纳米金属光泽釉研究

  通过湿化学方法首先合成金属光泽剂CuMn2O4粉体,添加到基础釉中,制备纳米金属光泽釉。通过TG—DTA、XRD、FE—SEM、EPMA现代测试技术研究了CuMn2O4的合成工艺及金属光泽釉的制备工艺,探讨了金属光泽釉的呈色机理。 以CuSO4·5H2O、MnSO4·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合成CuMn2O4粉体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10,反应温度为45℃,反应物浓度0.1g/mL,热处理温度850℃,样品主晶相为正CuMn2O4,属立方晶系,平均晶粒尺寸约120nm。研究表明,热处理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物的结晶状况,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CuMn2O4粉体的平均结晶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热处理温度为800℃时平均结晶度最大,为89.15%,晶粒尺寸约100nm。热处理温度850℃时平均结晶度为83.33%,晶...................共43页

6、陶瓷坯釉料配方优化与显微结构定量分析

  针对实际的陶瓷生产工艺中的制约陶瓷生产质量的两点关键性技术问题,从理论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在技术实现上加以改进,具体方案详述如下:第一,针对配方优化方面,利用最优化算法对陶瓷配方进行优化设计,将繁琐的传统手工计算交由计算机来处理,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在分析数值优化算法的基础上,针对陶瓷配方优化方法的特点,分别采用复合形法和遗传算法对陶瓷配方进行设计。通过两种算法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标准遗传算法在计算后的结果不理想,与复合形法的结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重点对标准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和...................共65页

7、利用花岗石废料制备陶瓷釉料研究

  石材从原料加工到成品,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花岗石在开采和切割加工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大量碎片和切割粉屑并作为废料丢弃,造成资源浪费。目前,艺术陶瓷和琉璃瓦所用的釉料,都是由多种天然原料(如石英、长石、石灰石等)加工?而成。由于釉料的矿源日益减少,...................共40页

8、超低温釉制备与烧成机理的研究

  设计了釉料配方和添加剂,成功制备出烧成温度低于800℃的优质釉面;用DSC-TG、XRD、SEM、拉曼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形成过程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釉面的物理性能,研究了超低温釉的低温烧成机理和最佳烧成制度,讨论了ZnO、Na2B4O7对釉料烧成温度的影响以及烧成制度对釉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釉料配方中,B2O3:SiO2为1.367:1(质量比),ZnO含量为11.74%,釉料烧成温度在780℃左右,烧成后釉面平整光滑,光泽度高,透明性好,有较强的耐热性,胚釉断面有结合层生成。与原配方相比,始熔温度降低了500℃左右;熔融过程温宽增加

9、超细无机复合抗菌搪瓷的制备研究

  对搪瓷及抗菌搪瓷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对抗菌剂的分类、制备方法和抗菌机理以及抗菌剂引入搪瓷方法进行了阐述;并对抗菌制品的检测方法作了简要介绍。研究确定了超细无机复合抗菌粉体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即在体系总液量一定,原料配比一定的情况下,搅拌速度为750r/min,分散剂用量为0.13g(1.0%),反应时间为40min,反应温度为98℃,煅烧过程中温度为750℃,时间为3 h。根据适宜工艺条件制得的超细抗菌粉体用激光粒度仪测得平均粒径为230nm左右,粒径均匀,分布较窄。抗菌粉体为非溶出性抗菌剂,此抗菌剂在浓度为100mg/L时,30min内对大肠杆菌...................共55页

10、低温快烧结晶釉的研制

  以缩短传统结晶釉的烧成周期、减少生产成本为主要目的,从配方、工艺方面着手,以氧化锌和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萤石降低釉的粘度和用金红石型TiO2作成核剂研制出符合现代建筑陶瓷产品低温快烧要求的硅酸锌系结晶釉。通过不断调整釉料配方和工艺,同时引入品种,获得了制备结晶效果好、烧成温度低、烧成周期短的结晶釉的工艺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和分析了结晶釉的组成和显微结构,并确定本实验中釉中析出的主晶相为Zn2SiO4晶体。探讨了快烧结晶釉的析晶机理,分析了各组...................共50页

11、低温烧成乳浊釉的研究及乳浊机理探讨

  釉料配方中采用价格低廉的磷灰石取代或部分取代锆英石作为乳浊剂制备磷乳浊釉和磷锆复合乳浊釉。黄河泥沙质陶瓷坯体采用注浆成型法制备,1080~1180℃烧成。测试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采用现代测试手段XRD、SEM、EPMA对样品的晶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烧后坯体的主晶相为柱状的莫来石(A16Si2013)和颗粒状的石英晶体(Si02)。黄河泥沙质陶瓷坯体烧成后呈色较深,本文成功研制了一种可以遮盖坯体颜色的低温乳浊釉,研究了其最佳配方组成及合理的制备工艺,测试了典型样品的釉面的白度、显微硬度等性能。分析了釉层结构和性能,并探讨了釉层的乳浊机理和坯体与釉层的结合机理。其中较佳磷釉的...................共65页

12、多孔釉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以石英砂、长石、石灰石、膨润土、硼砂和工业级氧化铝粉为原料,以可溶性淀粉为造孔剂,采用喷涂工艺涂膜,在高温下烧结,可得到表面光滑、机械强度高、孔径分布均匀的多孔釉膜。膜层厚度受喷涂时间、釉浆浓度的影响,膜孔径的大小受造孔剂种类、添加量、釉膜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的影响。通过调节这些因素,即可制备出孔径可控的多孔釉膜。造孔剂的最大用量不能超过15%,否则造成釉膜表面出现大面积缺陷。用扫描电子...................共40页

13、防污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研究功能陶瓷对水的表面张力、接触角、溶解氧、乳液稳定性、植物种子发芽等的影响,测试了陶瓷表面油滴在水中的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将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添加到陶瓷釉料中制备的陶瓷具有较好的防污功能;这种陶瓷与水接触后可使水分子活化、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减小水在陶瓷表面的接触角、提高乳液的稳定性,使得陶瓷表面具有防油污功能;经防污功能陶瓷处理后的水,还可...................共46页

14、高白釉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以锆英石为乳浊剂,研制出烧成温度大于 1300℃。白度大于 80,符合国标的高温乳浊白釉。并借助于 OM、SEM、XRD等手段。系统研究了该釉的工艺条件和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锆英石最佳引入量为9%~13%,SiO2:Al2O3值为7.32:1;釉层中主要晶体为硅酸锆和石英;影响釉面效果的主要因素有釉料组成、粒度、乳浊剂和熔剂的引入量、SiO2:Al2O3的比值、烧成制度等。...................共50页

15、一次烧成釉面砖坯釉配方设计及坯釉性能的研究

  系统分析了一次烧成釉面砖坯釉料配方的特点,通过合理选择原料,引入适合低温快烧的透辉石、硅灰石、瓷石等唐山本地原料,在配方中调整Si2O、Al2O3的含量以及他们与K2O、Na2O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了一次烧成釉面砖坯釉配方的化学组成范围及最佳配方,在烧成中采用“阶梯式升温”与快、缓升温结合,升温过程中进行两次保温,对气体排出完全,避免出现针孔,保证釉料充分熔融,形成质量稳定的釉面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对坯体配方热重曲线、差热曲线、胀缩曲线的测试分析,坯釉膨胀系数的测定,釉熔融温度等性能的测定,可看出坯体的烧失量小

二次花釉配方

本发明涉及一种窑变釉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二次分相大红窑变花釉的制备方法。窑变花釉是一类窑变釉,其图案和色彩不是人工绘制,而是通过“窑变”过程自然形成,是一种变化莫测的艺术陶瓷釉,主要用于陶瓷工艺品装饰。我国窑变釉已有悠久历史,早在唐代就发现了窑变现象,在以后的宋、元、明、清和近代中国的各个时期,窑变釉技术和产品层出不穷,深得民众、特别是艺术收藏家的喜爱。有关窑变釉的专利比较多,如CN1962557公开了一种陶瓷大红窑变釉及其应用方法,所述陶瓷大红窑变釉包括大红釉和钛白釉,所述大红釉的化学组成=SiO2为53-58%、Al2O3 为 10-11%、K2O 为 4-4. 5%, Na2O 为 1-1. 2%, MgO 为 0. 1-0. 12%、CaO 为 11. 5-12. 5%, ZnO为5-7%、Fe2O3为0. 5-1%、大红包裹色料为9_11%,所述钛白釉的化学组成Si02为52_56%、 Al2O3 为 10-11%、K20 为 4. 5-5%,Na2O 为 I. 3-1. 5%,CaO 为 9_10%、Ti02 为 ll_13%、Ba0 为 5-6%,P2O5为0. 5-0. 7%、MgO为:0. 4-0. 6%、Fe2O3为0. 23-0. 28%,其应用方法是先将钛白釉施于经过950°C素烧的陶瓷坯体上,然后再施大红釉,最后通过1230°C -1250°C烧成,即可得到颜色深浅不同的大红窑变陶瓷;又如CN200510034903. 2公开了一种红色耀变天目陶瓷制造方法及其所使用的陶瓷釉,以及应用该陶瓷釉烧制红色耀变天目陶瓷的方法,该陶瓷釉主要含有K2O和/或Na20、A1203、SiO2, MgO, Fe2O3> P2O5, CaO和B2O3,应用上述陶瓷釉施于陶瓷生坯或素坯上,釉烧,在氧化气氛下,每小时升温120-180°C,1050-115(TC后每小时升温30-70°C,在1200-1300°C保温10_120min,止火,自然冷却,得到具有红色耀变天目陶瓷制品。该发明制造的陶瓷制品为深棕色的底釉,红色或黄色结晶斑点,周围是金色具有镜面效果和金属光泽的光晕,发光位置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移动,耀眼夺目,烧制工艺操作易于掌握,烧制成品率可达70 。产生窑变效果的主要原因是釉料成分、烧成制度和烧成环境,釉料成分是内在因素,烧成制度和烧成环境是外部因素。在合适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熔融的釉料产生分相,再通过析晶、显色等过程形成千变万化的窑变釉,有关分相窑变釉有以下报道
《陶瓷》1994年第2期报道了陶瓷釉的主要组成相为玻璃相,它与玻璃体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类似的性质,因此也可以通过寻找合适的组成系统和烧成制度(热历史)来达到所需的分相(窑变)效果,这是分相机理在陶瓷釉应用的理论基础。分相机理在陶瓷釉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特定的内在分相来达到肉眼可以见到的外观窑变效果,因此比在玻璃中的分相更深一层次。釉玻璃在不混溶区中第一次进行液相分离时产生了两个粘度不同的相,这样就使整个系统的浓度不易均一化,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在某些区域就有可能进行第二层次的相分离,导致更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在宏观上使釉出现更为特殊的艺术观感。《佛山陶瓷》2009年第10期报道了高温熔体的分相机理及其在窑变釉中的应用,探讨了高温熔体液相分离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相的机理与范围,并以此为基础,对分相机理在陶瓷窑变釉中的应用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陶瓷艺术釉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中国陶瓷》2011年第7期报道了仿制钧红分相窑变釉的研究,采用现代制瓷工艺,选用景德镇附近所生产的陶瓷原料在梭式窑中烧成,仿制钧红分相窑变釉,基本达到了其深浅不同的青蓝色流纹与紫红色交相辉映的效果。实验中借助色度计、SEM等手段,探讨了 Si/Al摩尔比、促分相剂P205添加量及着色氧化物CuO和Fe203含量对钧红分相窑变釉呈色的影响。《佛山陶瓷》1999年第2期报道了瓷釉成熟温度与化学组成的相关分析,摘要本文以釉玻璃的结构为指导,结合各种氧化物在高温下对釉的助熔能力,依据八个试样的试验结果和六个生产厂家配方的成熟温度,对釉的成熟温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关分析的结果证明了釉的化学组成与其成熟温度有着较高的相关度,得出了一个根据釉的化学组成计算成熟温度的经验公式,该公式与目前沿用的公式相比有较高的准确度。

上一篇:毕业论文之我想

下一篇:航空论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