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研究论文
理想国研究论文
试析《理想国》中的人性思想及教育内涵
论文摘要: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迄今仍 熠 熠 发光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以“人性论”为前提,倡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他大力提倡教育,认为获得正义及善的美德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教育是直接为所构建的国家服务的。柏拉图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培养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集智慧与权力于一身的城邦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中追求美好生活,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德性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 谟 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请问禅宗的理想国怎么解释?需要写一篇论文。求解释
禅宗的理想国 这个都是后人自己编造的 就是一种臆造的安静 祥和的生活环境 其实不可能的
佛教经文里 根本没有这个说法 也不是佛说的 所以研究这个也是无用的 也是妄想不实的
我看到有写《理想国》的论文的,里面有数字加字母形式的如(354B-C), 精炼点~
因为在《理想国》这本书里面,每页的右侧都有标注,用来指示这句话在书中的位置.《理想国》从327开始,到621,在每个字母标号范围内又用数字详细标号.
刚开始看,不过,有意思的是,字母没有A,好像都是从B开始.
我想写一篇有关对某本书的感想的3000字论文,如理想国,第一次写,感觉字数写不满,文章应该怎样布局适合
可以先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再就其中某几个观点重点谈感想。具体布局可以是:(以《理想国》为例)
1.本书的概括性介绍,如主要论述问题、作者、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等(200字以内)
2.对文本的简要概括(1000字上下,感觉占到全文1/3-1/2的篇幅会比较合适)
要求:全面、清晰、简明
可以就本书论述的问题分章节进行概括。如《理想国》(读的时间长了有些记不清,不太准确):
探讨正义的定义 1~3
对灵魂的分类,理想城邦的建立 4~6(又可以分为护卫者的教育、生活...等等方面)
哲学家与哲学家的教育,各种政体的比较 7~9
对诗人的态度 10
3.根据自己阅读时的感受,可就某一话题进行重点探讨。如“理念论”、“护卫者的教育”、“政体比较”等等。这部分可以结合其他文献。
4.总结和评价
这样应该很好写够字数了 :)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美]G.R.F.费拉里)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城邦与灵魂费拉里《理想国》论集
豆瓣评分:8.4
作者: [美] G.R.F.费拉里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费拉里《理想国》论集
原作名: City and Soul in Plato's Republic
译者: 刘玮
出版年: 2017-10
页数: 296
内容简介
本书追寻着一条柏拉图留下的明显线索,即在城邦结构与灵魂结构之间的比较,重新反思了《理想国》的核心主题,以及上述线索的本质和目的。同时,作者还提出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柏拉图在城邦与灵魂之间进行的比较如何运作,要点何在;并将城邦与灵魂之间的比较置于两个更大的背景之中:一个 是古代的修辞理论,另一个是当时的思想竞争,特别是柏拉图与伊索克拉底之间的竞争。作者以其令人钦佩的洞察力与见识,通过挑战利奥·施特劳斯、伯纳德·威廉斯、乔纳森·李尔关于柏拉图的著作,向读者们揭示了城邦与灵魂的关系,以及僭主政治与哲学家的选择。
这部文集收录了G.R.F. 费拉里从1997年到2010年出版的八篇关于《理想国》的作品(一部专著、五篇论文和两篇书评),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研究特色。全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专著《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城邦与灵魂》。第二部分收录了四篇作者关于《理想国》的论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辩护或发展了他在书中的主题。最后一部分收录的三篇文字是作者对施特劳斯式的柏拉图阐释的反思,他没有像很多古典或哲学学者一样对施特劳斯嗤之以鼻,而是带着同情非常认真地思考和回味施特劳斯给柏拉图阐释带来的有益遗产,但同时也指出,施特劳斯的有些论题并不是在为柏拉图做注,而是在试图阐发柏拉图的精神,是以柏拉图为思想资源,引申出自己关注的真正的问题,甚至是在“写作文学作品”。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研究柏拉图的《理想国》的集大成之作,书中充分挖掘了历史与城市的联系,对文化中蕴含的灵魂进行了深入研究,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G.R.F.费拉里曾在剑桥大学攻读古典学和哲学,毕业后先后任教于耶鲁大学古典学系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古典学系。凭借编辑柏拉图《理想国》英译本、撰写《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城邦与灵魂》和编辑《剑桥柏拉图〈理想国〉指南》,为自己在柏拉图研究,特别是《理想国》研究领域奠定了重要的地位。
上一篇:靠背毕业论文过关
下一篇:呐喊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