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青瓦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01:48

青瓦论文范文

美是生活中一切快乐的源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发现美,才能找到快乐。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会发现美好 议论文 五篇 范文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好如影随形,相伴我们的一生;。有时候,美好就在细微处,等待我们去发现;。有时,美好也需要我们去创造,等并且可以让我们共同受益其中。(开篇点题,读来一目了然,好的 作文 习惯)

美好如影随形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雪花飘飘,寒风呼啸,天黑沉沉的地压下来,路上的行人虽都行色匆匆,却让我感到和美好一直如影随形。“早呀!上学呀,来脚上套一个袋子,就不会滑啦。”邻居王叔叔笑呵呵地拿出袋子,帮我带上。王叔一大早起来扫积雪,只为大家走路不会滑倒。长长的一条路,路上每个人的笑脸,都是王叔用心创造的美好。

走在这条小路上,每一步都能感到美好的甜味,心里暖洋洋的。

美好在细微处

在一个下雨的夜晚,我没带钥匙,只能空着肚子等妈妈下班。过道里阴暗潮湿,刺骨的寒风吹了进来,冷的得我瑟瑟发抖。这时,李奶奶捧着一碗面,叫我去她家吃面,暖暖身子。这面真香啊,我吃出了美好,和这小小的一碗面,让我心里暖了许久。

吃着这碗面,每一口都能吃出美好,从内到外,都感受着美好的气息。

用心创造美好

面对生活中的美好,我们不能只是单单去接受,也应该用心去创造美好。在一天上学的路上,就是看到一个摔倒在路那边的老奶奶,面色苍白。周围的人都非常犹豫,这时我急忙跑过去,扶起老奶奶,那把他送往医院,还细心地安慰她。这可能对于我来说是一件举手之劳的事,但是对于老奶奶来说就不是这样了。虽然我上学迟到了,但是老师并没有责备我,还表扬了我,同学们也纷纷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用心去创造美好,怎么说来都不亏,而是达到了最好的双赢结果。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去等待我们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中也处处都是美好。在接受这份美好的同时,也要尽己所能,去创造美好。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二)

一向对生活冷淡的我竟开始热爱起它来了,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心灵找个家,找个温暖的可以躲避风雨的小家。

发现生活,发现生活里每个角落被遗失了的美好。

听着一首动听浪漫的歌曲,你会觉得那是种享受;做着令自己舒适的运动,心情便会无比舒畅;看着自己爱不释手的书本,你会完全被它所陶醉;望着一幅你从未见过的特别图画,你脑子里会联想到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总之,不受任何人束缚,做回真实的自己,生活也会变得多姿多彩。

留心生活,你会注意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么慷慨,无论是日月星辰,无论是花草树木,无论是阳光雨露,它们时刻都在眷顾这我们这些生命。

每一天,我们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受到阳光的抚摸,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正是有了它们,这个世界才会变得生机勃勃,万紫千红。

试问没有阳光,这个世界怎会有光明的存在?试问没有雨露的滋润,大地上的所有生物怎会绽放生命的光芒?试问没有泥土的哺育,我们又怎能吃到鲜美的蔬菜?试问没有广阔的天空,鸟儿又怎能自在地翱翔于天际?试问没有大自然中的一切一切,地球上又怎会出现我们这一批高等生物——人呢?

所以,尽情感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呼吸每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下一杯甘甜的雨露,享受每一缕温和的阳光,倾听大自然的心声,喏,听到没有,它在对我们说:

“享受大自然,享受生活,你就会变得很幸福哦!”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三)

最美的,往往也是最平凡的。——题记

家对面,有一片青瓦的平房,矮矮地匍匐在高楼的脚边。仅一墙之隔,一边是繁华万千,一边是阴冷的夜。

我总是眺望着那些房子,不染红尘的质朴,不慕名利的本味。白墙青瓦的房,有些已破败,有些看似摇摇欲坠,像极了花儿在风中的模样,它也如同那花一样未曾坠下。

我不禁有些好奇,是什么?让它如此顽强?是它的地基很牢固吗?又或是它就有这般坚强?我每日静静地看着它,终于决定自己去一探究竟。

穿过窄窄的巷子,意外地发现这不就是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吗?袅袅青烟从灶火中升起,朦胧了这儿本来就模糊的墙,只见绰绰人影在烟中,我看见了那个顽强的身影,快步走去,是远眺时的模样。

门口坐着一个老人,轻摇着浦扇,半眯着眼睛,打量我这个陌生人。我开口问她,关于这外房子,是什么令它不倒?老人缓缓地说:“是信念与期望,这儿的人们不想它倒,因为它不仅是咱们这儿最高的楼,也是先辈们的心血,大家有都为会给它添砖加瓦,富裕点的还会队伍来修,大家伙对它的感情很深呐!”片刻的沉默,从转角处走来一个男子,他用扫把扫了扫石阶,扫了扫厅堂。我转身离去,身后是血红的残阳。

回到家中,那被金红色笼罩的房,是那么美,那么坚强,因为它背后,有着企盼,有着美好的愿望。

在这大千世界沉沦久了,我们会遗失一些美好。但那些我们所寻找所期盼的,就在我们身边。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四)

随着互联网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忙碌于穿梭在一块块被分割成碎片的生活中,往往都忽视了身边最纯真的美好……

顶着烈日去补课,走在路上,我心中抱怨着史无前例的连日高温的天气。炽热的阳光毫不留情地烘烤着大地,炎热让每个人都失去了说话的欲望,张口就是干燥的热,像是要吐出火来,所以遮阳伞下,每个人都只是静静地走着,沉默不语。狗拖着快垂到地上的舌头,猫缩在一小片阴影里眯着眼睛。自然的力量不可抵挡!

我热得不行,去街边的商店买了个棒冰,站在商铺下吃着。

茫茫人海中,走来了一个小身影,一个一二年级的小男孩,晒得黝黑的脖子上挂着一张交通卡,小小的双肩背着一个下垂的书包。一个年轻女子走出了人群,走向小男孩“小弟弟,姐姐给你撑伞。”于是,将伞的大半个阴影给了小男孩,自己几乎都暴露在阳光下,将小男孩送到地铁站后就告了别,一个男青年帮小男孩背起了书包,我的脑海里立马蹦出了四个字—— 儿童 拐卖,我顿时两眼发直,快速地来到地铁站。地铁到站了,青年又帮小男孩将书包挂在肩上,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转身三步并作两步走了,小男孩向男青年挥舞着手:“叔叔,再见。”我松了一口气,心里暗暗惭愧,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小孩子不能独自出门”的说法不靠谱,爱护弱小已蔚然成风。地铁站的丝丝凉意,让我顿觉神清气爽,吸了吸气,空气中透着丝丝甜味。

地铁车厢内,看见一个八旬老妇人,佝偻着背,满脸沟壑,手扶栏杆,颤颤巍巍地站着,前面一排的座位上是齐刷刷的年轻人,一律的低头族,一律的心无旁骛。我真想冲上去揪出其中的某一个让他让座,难道几年前备受谴责的“不让座”事件又重现了吗?恰巧此时,一个带着耳机的“男眼镜”抬头看了看站表,忽然发现站在他前面的老奶奶,急忙起身让座。原来“低头族”们良好的素质是固有的,只是一直低着头,忽视了让座、敬老的举手之劳。在我们穿梭在“碎片”中时,要发现身边的美好,更要散播美好。

社会在飞速发展,奔跑着的人们不妨经常停下你们的脚步,放开眼量,放飞思想,去发现美好,创造美好。因为只有在我们停下脚步的时候,才能真正拥抱生活,让鲜花插满每一个空间,让馨香弥漫在每一个时段。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五)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懂得欣赏的眼睛才能发现美。因此,懂得欣赏的人是幸福的。在他的眼中世界多姿多彩,整天生活在美的怀抱里,温馨而惬意。而对于那些凡事苛刻的人,世界便只剩黑白,终日让人不满,抑郁的情绪充塞自己的心灵,相形之下,更显得可悲可怜。

有句古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提示了一个客观的真理:自然界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更何况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因而批评家们永远不愁无事可做,更不用担心有下岗的危险。但这样的工作有意义吗?没有带来光明和希望,只有深渊和颓废。这样的工作多么乏味呀!没有笑容,没有追求,如果还乐此不疲,便成了一个最大的缺点或错误了。

懂得欣赏的人才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在一些不懂得欣赏的人看来,断臂维纳斯即便不是失败之作也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根本不能称为艺术品,只是一堆废石膏。可这个断臂的爱神不知让多少人着迷,她那柔和的线条,美丽的姿态,自然的神情无不透出一种高贵的美。这种美难以用言语表达,却使每个人看到时都产生强烈的共鸣。是欣赏让人们理解了她的美,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人们一看到她,内心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愉悦,这便是欣赏作用。

小华盛顿用斧子砍倒了自己院里的一棵小树苗。在父亲没发现时,他主动地承认了错误。父亲没有一味地批评他的错误,因为他更懂得欣赏。他欣赏到了儿子那种诚实的品德,他所犯的错误与诚实比较起来,则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不能说华盛顿因此而上了总统,但不可否认,这一定给他的成长带来了影响。可见,懂得欣赏不仅给自己带来愉快,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还能够影响别人。

美是生活中一切快乐的源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发现美,才能找到快乐。想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吗?那么,学会欣赏吧!

学会欣赏的人,走进玫瑰苑,见到的一定是鲜艳的色彩,闻到的一定是甜蜜的芬芳,反之,一定是荆棘满丛……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六)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美,美好的事物真的无处不见。

冬日里,我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小美好。

早晨的风冷得刺骨,离开暖和的被窝,穿上运动衣,踏在松软的雪地上,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走过的地方留下你的脚印,漫天的雪花下得再大,也掩饰不了你留下的足迹。嘴微微一张,吐一口气,白色的雾气随风消逝。

临近中午,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映着这雪白的景象,显出一片祥和之气,我想大概人们和我一样喜欢这洁白的雪景吧。

到了中午时分,冬日里的暖阳照亮房中的角落,杯中有水,手中有书,就是一种享受。清风正好,微醺在随性的阳光中,隔窗享受,是冬天的纯净和素雅,于是,一份悠山乐水,尽享冬融随心的感觉笼上心头。此情,此景,此感,我想到了韩维的“南堂冬日明,窗户暖可喜”。

日落之际,天空一片深红色的云雾,映照在化成水的雪上,一块块的,透明色的,犹如梦境。透过楼房的缝隙,望着那夕阳坠落下去,收敛了它的光彩,抛下云朵,独自溜到地平线上,云朵们不能借助太阳美丽的光芒来打扮自己,色彩由绯红到淡紫,渐渐地暗淡下去。

冬天的夜晚,虽然冷清,但有月光照着大地,使这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冬夜也变得不再那么寒冷。尽管天空还是那么黑,那么暗,但在月光的帮助下,天空开始泛白了,早晨即将来临……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吧!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七)

发现,是不经意的,是偶然的。五彩缤纷的世界,我们发现了什么?

每天,坐在教室里,我们奋战在题海中,抬头见的是黑板,是讲台,是老师,并没发现有异常的现象。但是有一天,当我抬头,发现前座的女孩静静地看着书,她虽长得不怎么美,但她那对书如饥似渴的神态:一双纤细的手轻轻翻着书页,时而脸上带着微微的笑,给人一种美。那是一幅画,一幅幽静、美丽的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连绵不断的小雨下了快一星期了,天总是阴沉沉的,我背着有如千斤重的书包走在回家路上。心情不怎么好,也许是对这缠缠绵绵的小雨的讨厌,也许是最近学习压力过大.忽然一顶花伞同我擦肩而过,蓦然回首,哦,一顶花伞下的三口之家,一对夫妇搀着一位走路踌姗的小女孩,小女孩头上的小辫子不时地晃动。小女孩父亲显得高大,他一手拿着雨伞一手扶着小女孩,这顶小伞在雨中摇动。斜雨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他们好像全然不知,款款地走着。那是一幅雨中温馨的美好家庭画,它让人羡慕,也给这绵绵的阴雨,湿流挽的街道,添上了美景,这又是我以前所没发现的美吗?

晚上,当我做完作业,浓浓的睡意纠缠我时,发现在看电视的妈妈已倚着沙发睡着了。这时,我觉得妈妈的睡姿好美,是我所未发现过的。虽然妈妈工作忙,额头上己有了皱纹,但我发现这是一种线条美,妈妈睡得很香,还发出轻轻的奸声。

五彩缤纷的世界,五彩缤纷的生活,用我们的双眼去发现它的美吧。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八)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也会让人感到美好,美好无处不在。

每天,在我去学校的路上,都会看见一位清洁工叔叔在扫地,那时,天还是灰蒙蒙的吗,可是他们,却早已起来了,而我们,却还在睡觉。

有一天早上,我起晚了,急忙去学校,在去学校的路上,我还是看见了那位清洁工叔叔,而这次不一样。

有一位老奶奶慢慢地走过来,突然,她晕倒在地,这位清洁工叔叔连忙把她扶起来,问老奶奶:你要不要紧。老奶奶说:没事,我只是没吃早饭就出来了。那位清洁工叔叔赶快去买了一个面包,给老奶奶吃,由于老奶奶早上没有吃饭,吐了一地,而从旁边走过来的一位女士却说:啊呀,这是谁,吐了一地,真让人恶心。

老奶奶吃完了东西,坐在了旁边,那位清洁工叔叔说:您走吧,这里我来打扫就好了。老奶奶又说:啊哟,真对不起,我来打扫吧。而那位清洁工叔叔却说:您走吧,我来打扫吧。说完,我便去上学了。

放学回来,我又经过了这条路,却看见老奶奶吐对东西,早已被清洁工叔叔打扫的一干二净。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只是我们不去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感到美好,美好就在身边,让我们一起去发现美好,感受美好。

学会发现美好议论文范文8篇相关 文章 :

★ 发现生活的美作文精选4篇

★ 发现生活中的美作文600字

★ 关于发现美的眼睛为话题的议论文

★ 发现生活的美作文800字3篇

★ 优秀作文:发现生活中的美

★ 生活中的发现小学作文范文10篇

★ 发现身边的美作文600字精选

★ 见证美好作文中考范文精选10篇

★ 我发现了美小学生作文

★ 以学会爱为题中小学生议论文精选五篇相关范文

中外环境艺术设计论文?

中外传统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研究建筑群落关系、建筑物的形态、建筑景观、建筑的区域性构造、建筑小品以及建筑物的装饰各方面,它涵盖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内容 摘要:本文着重从中外 环境 艺术 教育 方面作了比较,对国内外环境艺术教育现状作了例项比较,在景观设计和教育方面作了较深的对比,对 现代 和未来的环境艺术教育 发展 趋势有了明确论述,相信此文对从事这方面 工作的同志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 键 词:环境艺术 中外设计 教育比较

一、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1.中外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相融合例项现象

20世纪初, 中国 的室内设计主要由 建筑师来完成。二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以自强的民族性格设计出一批富有民族传统的优秀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如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堂、中山陵藏经楼等建筑,室内采用传统八角形藻井装饰和梁枋彩画装饰,中山堂内装饰也是用传统民族色调构成色彩鲜明、富丽。当时在西方建筑和装饰风潮的 影响 下,也出现了兼合中西的折中主义的设计风格,在现代建筑结构和空间中,适当运用中国民族装饰元素如木构造型、彩画、纹样等。如1936年陆谦设计的上海中国银行的室内设计运用了中国传统处理手法和装饰元素 语言,做到了中西合璧,相得益彰。20世纪上半叶大量现代建筑的室内设计吸收了西方环境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装修风格,达到了当时的先进水平。

随着国家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不仅高档宾馆、饭店、写字楼建设装修形成热潮,大型商场、一般商店也开始步入装修大潮中。随着住宅建设的加快,民用住宅的室内装修逐渐成为装修的主要领域。因此,室内设计从公共场所走向民众日常生活领域,不仅极大地扩充套件了设计范围,更使一般民众从室内设计中体验到了艺术设计的价值与审美情趣。可以说,室内设计是整个艺术设计中涉及面最广、涉及人群最多的一个专业领域。环境艺术教育也成为根本改变生活环境、迅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开始于1957年。首先中央工艺 美术学院成立了室内装饰系,1988年因专业的拓宽而易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设立室内设计专业。至今已有100多所院校设立了本专业,室内设计的专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毕业生呈供不应求的趋势。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发展空间很大;二是 历史 不长,基础不厚。在近2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虽然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但在 经济 利益驱使下,大量非专业人员从事这一行业致使其领域鱼龙混杂,许多设计处于抄袭模仿阶段,尤其是照搬港台地区及日本和欧美的设计,甚至不顾功能、不分场合地照搬。有的设计人员一味地迎合甲方低俗的要求,为求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有的堆砌材料追求所谓豪华高档,而缺少真正的设计。如果与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相比,我们还是处于初级阶段,优先发展环境艺术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设计人才和进一步提高已有设计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

当代环境艺术教育就是以现代需求改造旧的城区为中心,使之满足现代人的新需求,但要保持旧城市的尺度,旧的面貌,包括旧建筑的面貌和旧建筑之间的关系,保留旧城市的完整的面貌,赋予它新的功能,满足新的功能需求。将欧美环境艺术教育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设计,探索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发展商业潜力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

2.环境艺术教育层面

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中,不论是在 实践层面还是在 理论 层面,关于“新”与“旧”的命题,总是被人们特别关注,追“新”本身就是设计思维的“卖点”。在绝大多数的设计领域中,几乎都是以追“新”为原动力的。其陈腐应归咎于传统 文化,欲求中国之新昌盛,必要求“新”意,要“现代化”,其深层的意思其实就是要“国际化”。

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西边认为旧的,东边则以为新,只因中部隔着一条河。而在这条河上,缺的仅仅就是一座桥。于是,结论就大相径庭,其严重性不亚于瞎子摸象。在我们的生活经历里面,世界上的事物及其变化 规律 之本质,难道不是更多地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吗?

设计的技术化倾向的教育思维已经成为设计开展的阻碍,经济的高速发展不断 *** 著 社会 的新的消费模式的产生,设计师疲于奔命或仅仅满足于客户的一般要求,中国的现代设计长时间内在低水平上重复。与之相应,现代设计教育也以培养市场需要的设计专业为目标。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离市场太近,缺乏理想,缺乏创意,已经使原本最有活力的中国设计停滞不前。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思考与人类对于“设计”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思考的主题结合起来,将广阔的人 文学科的内容带入设计教育学科,让环境艺术教育者成为具有完善和健康的人格的人,才能创作出对人类的今天及未来有益的设计。

二、中外现代环境艺术教育趋势

教育应主动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确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机制,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全方位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工程。抓住机遇,必须实现产业链上的突破,提高艺术设计和生产的总体水平。产业提升的关键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它为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稳步迈向国际舞台搭建了持续不息的能源再生基地。

促进学科发展和教育发展,给学生创造一个走向社会、宣传自我和提高社会影响的平台。通过学术论坛、大型比赛、大师展示等一系列活动,让世界了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成果,同时也将世界上最好的环艺设计成果和教育成果引进中国。

通过展览、比赛促使学生努力适应市场,融汇东西方文化和 时尚 ,促进我国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和竞争意识,发掘人才和推荐人才,出版各个专业方向的作品集,向家长、学校、 企业 和社会各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压力与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学生 学习 和创造的 *** 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在 教育 机制方面实行学分制。学生将在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等方面真正成为“上帝”,使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专业,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变成可能。这一举措无疑给学生带来了实惠,但也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模式和办学条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学科淘汰机制的实施,对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同时对各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警示”和促进作用。

实行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由学生对每一门课程的任教老师进行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的评估打分,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两年内缓升 职称,情况严重的须限期调离。这种评价体系使教学质量的 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真正起到了推动作用。基本形成科研与 科学 紧密结合,立足为学科服务的宗旨,把教师按照功能 研究 、人体 工学、博物馆建设、市场营销等进行规划,每一个团队以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合并的团员形式组成科研小组。科学意味着创新,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深化的环艺设计教育改革精神。

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动传统教育机制的创新,以科学 文化的进步提升教育文化品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纪元,树立 中国 环境 艺术 教育的新形象。走国际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中国环境艺术走品牌之路构筑了持续不息的人力再生资源的开发基地。

1.现在和将来的设计需要彻底转变对 自然 环境的态度,转变与使用者以及内在 科技 的关系。尽管有不断的尝试,但箭镞环境上生态与科技的落后状况总体上不应该成为保持箭镞环境艺术方式的连续性或者采用传统表现形式的借口。需要在真正合适经历过考验或者说从更长的时间概念上可以算作“正确”的方式与常常伴随“正确”出现,又通常不会受到质疑的其他现象和方式之间做出明确区分。

2.在找寻适合当代和未来的环境艺术设计 语言方面,打破传统定型的设计概念,代之以对与“工程”全面的诠释。需要设计师与工程师理念一致及多区域的知识,如纺织工艺、仿生学、时装和飞机制造等。用比盘的思维、细致和付出成就了很多设计,记录我们至今的成果。

三、中外环境艺术教育新理念

中外环境艺术教学思想、形式、结果的比较,并非是中国的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比较,而是中国教师与外国教师在环境艺术教学中所产生的现象,是环境艺术教育的观念、思想、教育 方法 和形式的差异的比较。对学生年龄、 心理等特点的不理解,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创造等的压制,是一种由非艺术技法训练***中国传统临摹***和非艺术设计 理论 体系所组成的非艺术设计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不能适应 社会 发展 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的。因此,学生只有被动地、盲目地再现可能,却很少有自由发挥的余地,更重要的是剥夺了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与审美的余地。

课堂教学不应是黑板***范画***——学生的眼睛——学生用手把样板设计下来,尽管这种拷贝、克隆的技术不断提高,这种没有心的参与而只是简单地从眼到手的过程,不能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只是流于形式。新世纪的环境艺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

环境艺术教师必须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和不同寻常的想法,教师要向学生表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教师要为学生自发地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教师要给学生 实践或 学习 提供一个宽松的、一般不被外界的评价左右自由想法的环境。

教师要认真转变教学思想观念,弄清环境艺术自主发展的模式与灌注式、放任式、参与式本质的区别。教师应搞清在指导学生怎样学的 问题 上,关键是弄清积极主动与消极被动、清醒自觉与盲目糊涂、立学高校与低产尝试之间的区别。在“怎样指导著学生自主地学”的问题上,关键是教师要站准位置,扮好角色。站准位置就是教师要站在“侧位”,从旁指导学生自主发展,不要站到前位,“以讲代学,以问代学,以牵代学”,那是“越位”,也不要站在“后位”跟着学生跑,那是“不到位”。做到“守位,及时补位,不越位”,合理把握导的“度”。教师要有善于培养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自发性与原创性的意识和能力,不能只去喂学生或让学生形成等你喂灌的意识。不能用“统一标准”培养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的想象力、个性品质、艺术创造力,民主性、人文关怀精神,应增长学生的自信心去适应社会变迁能力。

1.应给环艺设计学生一些宽松的学习氛围。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应是多样化,而不是单一制。

2.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实行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人文、科技课程的整合作用,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关联,与 现代 新学科、文化、地域、 历史 、生活沟通起来。强化环境艺术教育,以提高全民族的创造思维能力。

3.中国环境艺术教育若要与世界环境艺术教育同步发展,应从加强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入手,促进校际间、地域间、国际间环境艺术教育研究成果的交流,以达到加快我国环境艺术教育研究发展步伐的目的。

4.重视工艺 美术设计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扩充套件环境艺术教育的 内容 和表现手段,制定与终身学习、资讯化社会相对应的多元化的环境艺术教育目标。

5.重视跨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由于每个人出生以后所受文化薰陶对他有决定性的 影响 ,因此每个人都是其母文化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应逐渐开阔视野心胸,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态度,能用文化的观点把世界上所有大小新旧文化都平等看待。

6.开放式办学。在高科技产业区域内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这个设计中心主要负责举办展览,设立设计奖,安排设计 报告, 组织召开设计学术研讨会,出版设计专著、杂志等,并且聘请有关 企业 作为技术专业教学力量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中保持领先的地位。环境艺术设计中心还应与周边 建筑规划、房地产等部门保持紧密 联络,这样可以直接掌握 时代 的脉搏,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鼓励学生到企事业长期 实习,让学生有目的选做课题,并由环艺专业的学生与管理工程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课题。在互相协作中,了解企事业具体运作中的消费者的调整、市场 分析 、产品定位、产品开发设计、市场营销中的每一个过程,在市场商业竞争中获取最大的成功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广泛和基础学科的深入探索,崭新学科不断被发现……这一切,都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教师只能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点,不断地学习,同时又要不断去传授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去为下一代当好“二传手”。

教师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是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者,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者和培养者。应该激发学生对环境艺术爱好和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他们的审美水平。

参考 文献 :

[1]舒尔曼《科技文明与人类未来》东方出版社 1995

[2]让·拉特利尔《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 商务印书馆 1997

【摘 要】世界最早的地铁标志在1918年的伦敦被正式使用并沿用至今,地铁寻路系统伴随着地铁的成长不断发展,有着悠久地铁历史的国家在多年的设计积累中使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更加合理。现如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不仅具有导向与指示功能,同时它还成为了城市文化景观的一部分。本文选取了伦敦、墨西哥、北京、南京四个城市,从城市文化这一视角对各城市的地铁环境视觉设计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地铁 环境视觉设计 城市文化 比较

环境视觉设计,被美国SEGD***环境图形设计协会***称为为环境图形设计是一门复杂性和融合性很强的设计门类,与许多设计学科相关包括平面、建筑、室内、景观、工业设计等所有与导向、资讯与特征传递、环境塑造相关的视觉形式。由于这一设计门类以视觉为主要传达媒介,所以也被很多人称为环境视觉设计。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主要涉及地铁站内、站与站之间的寻路系统,指示牌、标识图形、动态环境、形象设计、站内壁画、主题环境等。

1.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起源

地铁环境视觉设计起源于地铁初创时期。19世纪60年代,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铁在伦敦诞生,并一直是世界最发达的地铁网路之一,伦敦也被称作“建在地铁上的城市”。为了帮助乘客辨识地铁站的方位,地铁标志成为很多城市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起点。本文介绍的四座城市,他们的地铁标志各具特色,采用了不同的符号元素,墨西哥与南京地铁的标志由“Metro”中的字母M结合城市特色设计而成,北京地铁标志则由“北京”、“地铁”、“轨道”三个词的开头拼音字母组成,而伦敦地铁标志由于设计最早也最有故事。20世纪初的英国受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具有大工业生产特色的几何图形成为很多设计师运用的元素。伦敦地铁运营总监弗兰克·毕克***Frank Pick***从交通工具的特征出发,结合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组织规划了以简洁的小圆盘***Roundel***为主要元素的伦敦地铁标志,届时又聘请了著名字型设计师爱德华·琼斯顿***Edward Johnson***将其设计的“地铁体”融入到小圆盘标志,设计出了全新的伦敦地铁标志,并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式使用,成为全球第一枚地铁标志。伦敦地铁标志的红色圆环即像车轮,又像地铁的圆形隧道,很好的突出了伦敦地铁的特征。随后,小圆盘标志通过改变蓝色横条内的文字,成为乘客快速辨识的站名牌;通过改变色彩成为伦敦不同交通工具的标志。如今,小圆盘标志完全成为了伦敦,甚至英国的象征。

伦敦地铁开创的另一个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先河是伦敦地铁地图。1933年电子工程师亨利·贝克***Henry C. Beck***突破了实际空间位置的束缚,设计了举世闻名的伦敦地铁地图。他不仅将蜿蜒的线路简化为规范、均衡的水平线、垂直线和45度折线,而且还利用不同的鲜艳色彩来区别每一条线路,结合“地铁体”的站名标注,帮助乘客快速识别每一个站点与线路,形成较为准确的伦敦地铁站点分布认知。伦敦地铁图标准化的视觉识别设计开创了现代地图设计的新模式,也成为环境视觉设计最早的典范。

2.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文化特色比较

2.1伦敦地铁文化特色

伦敦地铁不仅是伦敦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文化与艺术的殿堂,从1908年首次推出地铁海报专案以来,伦敦地铁一直吸引著众多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为其创作。从精美的口袋版的地铁地图封面、活动海报、站点海报、壁画,到别具特色的文化纪念品,伦敦地铁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史蒂文·赫勒***Steven Heller***和路易丝·菲利***Louise Fili***在他们的著作《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一书中评价,英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开始于伦敦地铁系统,并由此向外扩充套件***Modern English graphic design began underground and surger upward***。[1]伦敦地铁由于建设年代跨度大,所以即便是在车站的建筑形象与装饰上也体现出不同时期的不同设计风格,这为乘客辨识站点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后期的纯钢铁架构,现在钢化玻璃站台,相互之间看似缺乏统一性,但却很好的展现了伦敦地铁15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每条线路的环境视觉设计中不仅可以看到伦敦文化与历史的踪迹,同时也是英国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历史。

2.2墨西哥地铁文化特色

墨西哥城的第一条地铁线建成于1969年,在对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中,墨西哥城对城市文化采用了独特的设计构想。由美国著名的空间导视系统设计师兰斯·威曼***Lance Wyman***设计的墨西哥地铁站名符号,开创了地下交通空间导视符号运用的一个先河。每个车站根据站点特殊的历史文化或者外观形态进行图形化设计,形成独特的站名符号,并将其编入地铁地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理工学院站的标识是不远处国家理工学院的校徽,而萨帕塔站的标识则是1910年墨西哥农民运动领袖萨帕塔的头像。

图3 墨西哥城地铁独特的车站标识

墨西哥城地铁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浓郁的文化氛围。1984年墨西哥 *** 启动了“地铁文化空间”计划,定期在地铁站内举办不同主题与形式的展览,以及文化活动,使车站成为反映墨西哥各种文化的重要视窗。2004年开始的“地铁读书计划”也成为墨西哥地铁别具一格的地铁文化特色。地铁在营运的高峰时段向乘客免费提供书籍,不仅帮助乘客打发无聊的乘车时间,也有利于市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3北京地铁文化特色

北京地铁作为中国最早开通的地铁,对我国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有一定的表率作用。首都城市大气磅礴的文化特色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其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中。现在的北京地铁除了有精美的壁画、完善的寻路系统、指示牌之外,在环境视觉设计方面非常注重车站建筑设计与主题环境的塑造,从细节到整体格调与文化气息的营造都有了很多的思考。如,雍和宫站,在地铁出***建筑的设计上能结合站点文化特征采用仿古建筑形式朱墙青瓦,站厅与站台红色立柱、汉白玉栏杆都体现出雍容华贵的皇家气派。2008年建成的地铁奥运支线采用“一站一主题”进行设计,演绎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的完美结合。森林公园站的“白色森林”, 奥林匹克公园站的“水世界”,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等都是以主题环境设计的方式进行环境视觉设计,展现站点文化特色。   2.4南京地铁文化特色

南京地铁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人文地铁”的概念,在地铁二号线及一号线南延线打造了风格各异的、富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墙。站内的文化墙与周围环境呼应,起到文化导视的作用,乘客通过直观的视觉印象可以了解站点所处的区域环境。如,夫子庙附近三山街站的壁画以夫子庙灯会为主题,以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场景,点名了站点所在的地理位置与区域文化。南京地铁二号线文化墙的创作则打破了以往地铁环境视觉设计“一站一景”,主题与所在站点历史文脉、环境特点或重大事件相连的创作方法,将中国传统节日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将传统节日与车站站名组合产生谐音寓意,或节日与地域特点结合的方式对整条线路的壁画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如,兴隆大街站对应“国庆节”设计了以载歌载舞的56个民族人物为元素的巨幅壁画;苜蓿园站讲述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的故事;莫愁湖站是“端午节”赛龙舟。

3.总结

由于我国很多城市的地铁建设相对较晚,所以不如像伦敦这样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地铁,具有浓厚的地铁环境视觉文化积淀,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在借鉴了很多城市的优秀案例后,拥有了较高的设计起点,从而发展迅速。随着时代的转变,设计师们也开始意识到城市文化对地铁环境视觉设计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地铁环境视觉设计在追求寻路与资讯传达功能有效实现的基础上,各个城市开始思考更加人性化,并具有一定城市文化特色的地铁环境塑造。很多城市在地铁线路建设之初就提出了“文化”这一命题,从车站建筑设计、主题环境、公共艺术、寻路系统、指示牌、APP等多个角度对城市地铁进行环境视觉设计。

事实上,地铁环境视觉设计成为了地铁文化塑造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自然的将城市文化引入地铁空间,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一个城市与国家的标志。

参考文献:

[1]Steven Heller, Louise Fili. BRITISHMODERN-graphic design between the war[M]. San Francisco:Chronicle Books,1998:58

[2]马伶伶,李得伟. 墨西哥城地铁的特点及其对北京地铁的启示[J]. 都市快轨交通,2012,2***5***:139-142

[3] 奚协. 伦敦与南京地铁的视觉传达设计比较研究[J]. 艺术百家,2008,105***06***:140-150

关于读书作文300字

我爱读书

从小,我就喜爱读书;如今,读书更是我的一大嗜好。读书真棒!这是我内心的真切感受。

书是传播人类文化的使者,从印刷术发明以来,这事实就一直存在着,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用思维接触文字,用大脑去想象,用心灵去感受。书贵在读,贵在捧在手中的那一份珍惜,打开读时的那一份虔诚。当你读书时,你的思维在书中神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在书中你可以体会到任何喜怒哀乐,书的魅力便在于此。

我的成长离不开书,书使我成长的更快。课堂上的本本厚书写满了难题,记满了深奥,我喜欢读,因为它使我学到很多,人世间的书写满了艰辛,记满了沧桑,我更爱读,因为它使我了解到更多……

当我坐在课堂里,聆听老师的讲解,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的大脑日益充实。课间,我喜欢和同学为了某道数学题和同学争的面红耳赤,对了,成功的喜欢让我笑,错了,失败使我得到经验。学习是艰苦的,可我乐意,因为读书是享受,我爱读书。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书琳琅满目。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街头而哭泣,为岳飞将军的壮志未酬鸣不平,为阿Q的悲惨遭遇而叹息,又为共产党横渡长江打垮国民党而喝彩。甚至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琼瑶催人泪下的言情小说,都让我流连忘返。我喜欢它们,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学到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书是收获希望的土地,我要辛勤耕耘,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我爱读书,因为课堂的书让我学习,让我思考,课外的书让我了解,让我思索,而人生的品读,更让我成熟,让我成长。我爱读书!

着名文学家——高尔基说得好,“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名人不是用书籍来换取成就的吗?是的,书,给予了我们力量,给予了我们精神。它,是我们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好朋友,一个好老师。
还记得在我上幼儿园时,我非常地喜欢听故事。每当睡觉时,都请求妈妈为我讲一个小故事,这样我才会睡得安心,睡得快乐。从故事中,让我懂得了生活的愉快,友谊的重要。让我在小故事中明白了大道理。
至今,我已读了许多书,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昆虫记》、《爱的教育》等中外名着。回想起在我上二年级的时,老师微笑地问道:“你们知道《西游记》的作者是谁?”顿时,同学们不知所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就在这时,我着手高高举起,胸有成竹地说:“老师,我会。”同学们一阵吃惊,傻傻的望着我,心里想着:哇!我们都不会,她会?而老师却向我投去了赞赏的目光。啊!是书给了我力量。
做事要讲技巧,同样,看书也讲技巧。每当看书时用笔把所有的好词好句画下来,慢慢地积累起来,等写作文是用上。还要记得在身边放你的秘密武器——字典,准备来消灭你的“拦路虎”哦!
啊!书,让我开阔了视野;书,让我增添了乐趣;书,让我分享了快乐。让我们都与书交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海洋里,去享受在书中的快乐!

读书
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 我读过好多书,也当过好多次“小偷”。
我不是偷书,是偷书中的人物或人物的性格及其蕴涵的精神品质。我曾“偷”来关云长的忠肝义胆;曾“偷”过保尔·柯察金的坚强,曾“偷”过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曾“偷”过鲁滨逊的自立、自强的生活理念……
每每假日我总要起一个大早,往裤袋里塞上一把钱,就匆匆步行去书店买书。裤袋里的钱少得可怜,只能进行“盗窃”了。拿起一本书,一看便一直看到最后一页,只看大意,领会人物特点。因为一上午只有多看书,才有更多的“收获”。
然而,所有的一切不能吞没或是影响我对读书的渴望和热爱。很快,我便可以与各位伟人“游荡”一圈,与浮士德对话几回,到狄更斯的小旅馆里住上一宿,再与曹雪芹磨上一会儿。雨果的《九三年》撼人心魄,《聊斋志异》让人夜不能寐,《儒林外史》使人啼笑皆非。
我最喜欢夜深人静,打开小台灯,到书海中做孤独的跋涉者。若窗外还下着雨,则更是读书的好时候。万籁俱寂,伴着暗暗的灯光,听着雨声剥啄,是极易入书的境界的。你可以在书的世界里一无阻碍地上下遨游,读三毛洒脱,豁达的人生;读朱自清那深沉的父爱;读鲁迅那铮铮铁骨……还可以在书中随心所欲地纵横驰骋,跟鲁迅去看社戏,随鲁滨逊去航海;也可以入《平凡的世界》,更可以在《飘》中目睹乱世佳人郝思嘉的风彩。在书中实现了心灵对话和思想交流,时而有所憧憬,时而有所生发。那种深沉的体验,正如空谷幽兰为你送来一缕芬芳,回环往复,绵绵不尽。此时,白天的紧张与劳累都忘却了,处事的烦恼与忧愁也消失了。没有寒暄与打扰,独自神游于字里行间刀光剑影、风雪飘飞,艺术之美妙,人生之感叹尽在眼前。待读到会心处,或击掌而笑,或临窗而立,看星移月动,更是乐在其中。周末读书,我可以跟李白吟咏几句什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也可以跟李煜吟诵几句什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周末晚上,在书中我会领悟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书中,我得到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鲁滨逊漂流记》教我做一名生活的强者,笑迎人生……读书时我可以把烦恼都抛掉;读书时,我拥有了一片宁静的心境;读书时,我哭,我笑,但我很清醒。
“云何是福?读书是。”茫茫人海之中,熙来攘往的人群,都在为尘俗的利欲而奔趋着,追逐着。惟有书,惟有好书,才算得上一方净土,是一方学习知识的园地,是一方寄放灵魂的乐园。

范文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好像是每本写作书必须有的一句话。认为要想思如泉涌,下笔万言,必须要读很多的书。

这句话要辩证地看。如果不具备写作能力,书读得再多,下笔也不会有神,甚至连笔都不能下。这样的例子很多,语文老师书读得很多,但仍有相当多的老师写作能力低,连评职用的论文都不能写,要盗取他人文章;一些人读武侠小说很多,有的书还反复读,但这些人不一定就能下笔,就能创作武侠小说。具有写作能力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吸收有用的知识,书读得越多,对创作越有好处。

写能与阅读也不成比例。高中生比初中生阅读量要广些、宽些,但不能说高中生就一定比初中生写作能力强。现代人比古代人阅读量要广得多、大得多,但不能说现代人比古代人写作能力强。

范文2: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学过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而真正让我受益匪浅的,就是那句众人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了。
它是一句极其普通的名言,大部分人都听说过,而又有几个人能真正把它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它使自己得到很多的益处呢?所有人的学习只是建立在背会它及弄懂这句话的意思之间,而真正学一句有用的名言,需要将它克隆到实际生活中。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听故事:大灰狼的阴谋总不能得逞,小山羊总能用智慧摆脱邪恶,公主最终总能得王子……好多好多虚假却美好的故事,时而让我舒心,时而让我心惊胆颤,时而又让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渐渐地,我学会了认字,走出了幼儿时期,摆脱了童话的乌有。开始自己看书,看一些漫画,注拼音的短小说,和教我怎样写日记的书,它们成为了我最好的伙伴。一次次地细读每一篇文章,以至于可以把整个故事讲下来,把一些优美的词句记住并灵活的运用在平时的日记中。那时的我,已特别喜欢写日记了,老师一次次的鼓励成为了我进步的动力。
到了三年级,也就是开始写作文的那一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许多同学都时唉声叹气,总认为写作文是他们的心病。而我就不一样了,特别喜欢写作文,似乎所有的作文都难不倒我。而那时我的阅读范围已不再局限于从前了,我开始阅读4,5年级的作文范文,逐渐走进了小说世界,成套的小说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些引人入胜的情节常让我废寝忘食。
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已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时时想写点什么,甚至是一段或几段,还想到了与我班几个友好的朋友写书,对于我们钟爱的《哈利波特》,我们想象着他在中国的奇遇……
四大名著开始走进我的生活,《三国演义》是我的最爱,那一次次的战斗情节与被我翻了好几遍,迷得我直流口水,可谓百看不厌,优美句子都记在我的积累本上,努力将它背会,让他帮助我写好更多的文章。
如鱼得水,多少年来,我一直尽情遨游在书的海洋里,贪婪的吮吸着书中的精华,书将陪我走到更远,让我在写作中获得更多……
不管怎样,都要把读书进行到底,做到“破万卷”,争取“如有神”。

范文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俗语我们经常听到,它的大概意思是:多读书多思考,就对自己的写作有益,不用想就知道怎么写,可是又有多少人去做呢?

我的记忆里模糊地记着一则笑话,讲的是一个孩子拿着许多书,一本一本的撕,他的父亲看见了,问他为什么要撕掉这么多的书,他回答道:“不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破万卷不就是把书撕掉了,就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吗?”当时,我看了禁不止哈哈大笑……

我在想:现实中不也有很多人,很多人带着一种愚蠢的思想,的作为吗?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就拿着做笔记来说吧!比如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光记笔记是行不通的,记笔记是一件好事,对复习肯定有好处,但有多少人去看笔记呢?还有,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人连笔记多不做,只以为用脑子来听就行,就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听得一清二楚,难道这种行为不更加愚蠢吗?

读书读书,读书不仅仅要用嘴来读,用手记,更重要的还有用脑记,如果每个读书人能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浅谈古田临水宫建筑艺术与文化论文

浅谈古田临水宫建筑艺术与文化论文

摘要 :文章通过对福建闽东古田县临水宫的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临水宫既包含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闽东乡土文化的基因,进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祠庙建筑形态,对闽东乡土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闽东;古田临水宫;建筑艺术;道教文化;乡土文化

近年来建筑学界对于“乡土建筑”的关注越来越多,祠庙建筑作为最能体现“乡土建筑”特质的一种建筑形态,自然是研究的重点。《左传》曰:“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祭祀礼仪根深蒂固的中国古代社会,祠庙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祠庙是汉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贤,以及供奉神灵的场所,通常采用庙堂式建筑形式。散见于广阔富饶的中国大地上的祠庙建筑,因地域的区别,在建筑艺术与文化上各具特色。本文仅以福建闽东古田县临水宫为例,对其建筑艺术形态进行深入分析,探究道教文化和乡土文化对临水宫建筑艺术形态的影响,进而为闽东乡土建筑艺术与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福建闽东区主要涵盖福州、宁德两大地区。古田县为传统“福州十邑”之一,1970年被划归宁德地区。古田临水宫就坐落在古田县大桥镇中村,是祭祀道教女神陈靖姑的庙宇,也是海内外临水文化的发祥地。它始建于唐贞元八年(79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现存建筑风貌主要为清光绪元年(1875年)修建。全宫分为前后左右4殿,总占地超过8000㎡,仅主宫就有4000㎡。临水宫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参差错落,与群山叠嶂相互辉映,极其磅礴大气,雄伟壮观。临水宫建筑为土木结构,重檐歇山顶,宫内处处雕梁画栋,精美至极。古田临水宫作为闽东祠庙建筑艺术的典范,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古田 临水宫的建筑艺术形态

从艺术形态上看,建筑是由结构、造型、立面、空间、色彩以及装饰等要素组成的集合体,它受到所处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审美观念等条件影响,通常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功能性特征。

(一)建筑形态

1.建筑结构与构架福建闽东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潮湿多雨,常年受到台风等灾害的影响,同时它又处在我国东南地震带上,因此房屋的结构与构架显得至关重要。古田临水宫主要为土木结构,整体建筑由木构架支撑,砖土砌筑外墙围合。建筑构架设计采用闽东民居常用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形式,稳定性强,柱间用梁、枋相连接,再辅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撑拱、雀替等构件固定,既有装饰效果又起到加固构架的作用,能有效地预防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

2.屋顶构造和形式古田临水宫为重檐歇山顶,屋顶相互穿插,高低相叠,交织错落地结合在一起,起伏跌宕,像一座建在山腰的庞大宫殿,十分壮观。庙宇的屋顶体量巨大、造型独特,屋顶的飞檐呈现出极度夸张的弧形,两端翼角高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使原本宽大下压的屋顶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势,巧妙地化解了大屋顶带来的压抑感,让人在视觉空间心理上产生轻松愉悦的感受。屋顶正脊和檐角到处都是龙、凤、狮子、虎豹、大象、仙鹤等祥禽瑞兽泥塑,形象生动,姿态万千(图1)。屋面整体采用小青瓦覆盖,平缓舒展,整齐划一,随着屋顶的高低起伏,阴阳向背,产生不同形状、明暗、色彩的变化,在统一中形成了微妙的空间构成关系。

3.立面及造型要素古田临水宫的山门采用中国传统的牌坊式门楼造型(图2),气宇轩昂,意义深刻。墙脊为五山跌落式,下方用华丽的装饰边框修饰,装饰有精美道教题材的彩画和泥塑。庙门为青石门框,方正大气。左右两侧刻有一副“庙貌壮千秋鼎新有像,母仪昭百代坤厚无疆”青石雕刻对联,表达了古田人们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歌颂。庙门正上方为“敕赐临水宫”直匾,两侧为天官赐福雕刻,显示了庙宇的身份和地位。庙门两边的红墙上分别刻有一块双龙抢珠、虎豹临泉的精美浮雕,造型准确,形象逼真。临水宫山墙样式丰富,有平行跌落式、弓形、云形、鞍形等,形态各异的墙脊通过高低不同的穿插搭配,丰富了建筑的立面曲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不同的造型给人或轻盈活泼、或严肃庄重、或玲珑小巧、或气宇轩昂的视觉感。这种建筑立面特征是典型的传统闽东民居的风格样式,体现出浓郁的乡土建筑文化气息和人们审美情趣。

4.建筑空间与布局从空间布局与设计上看,古田临水宫分为前后左右4殿,前殿为主殿,内设有古戏台、钟鼓楼、拜亭和大殿等建筑,后为梳妆楼和三清殿,左右侧分别为婆奶殿和太保殿(图3)。不同空间功能分区明确,既是一个整体,又是独立的空间,动静分明。各殿建筑造型各异,营造出一个神圣庄严的建筑群。临水宫遵循道教宫观祠庙乾南坤北,坎离对称,尊者居中的原则而布局,坐北朝南,以纵面深、横面窄的态势将主体建筑和附体建筑有机的串联在一起,体现了以中轴线为基准,组合有序的建筑空间。古田临水宫采用“巧于因借,就地成形”的思路,巧妙地利用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建造,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特别是从建筑群整体空间角度看,其组合方式随着山势的变化,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再加上单体平面组合自由灵活,空间形式变化巧妙多样。

5.色彩构成及表现古田临水宫的建筑和装饰色彩构成及表现以红色和青灰色为主。红色作为墙体基色,象征着高贵、吉祥、喜庆;落地构件均为青灰色的花岗岩石和青石,屋面也都是青色板瓦,代表了庄严、稳重、刚毅的寓意。红色在青灰色的衬托下艳而不燥,青灰色在红色对比中沉而不闷,两者和谐统一。宫内木构件有的部分使用红色大漆髹饰,有的部分采用素髹工艺保留木头本色,还有的采用彩绘手法,彩绘色彩上多使用暗而庄重的深绿、钴蓝、孔雀蓝等颜色,避免过于富丽堂皇,追求道教自然朴素的意境,同时突出宗教建筑的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二)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装饰艺术

传统建筑装饰是建筑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所表达的装饰艺术内容和风格对于建筑形式和人文精神的表现有着巨大的影响。古田临水宫装饰上充分展现了闽东地域的文化艺术形态,采用闽东地区传统的雕刻、彩绘、泥塑、髹漆等多种工艺的手法,因地取材,因材施艺,灵活运用,技艺精湛,重点突出人文精神的传递。

1.装饰题材与文化内涵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装饰以歌颂陈靖姑信仰,体现道教思想文化为核心,通过庙宇的雕刻、壁画、泥塑等建筑装饰,形成了一种神秘、庄严的宗教氛围,也反映了古田人民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和愿望追求。宫内的装饰题材主要以道家仙人、道经故事、各种神兽、仙境、法宝等为主,带有浓郁的道家神化色彩和强烈的宗教震撼力,从视觉心理上引导人们对仙界产生向往之情,进而强化了他们向道的信念;也有代表中国传统道德观的历史典故,如“千里走单骑”“赵子龙单骑救主”等,皆在宣扬“忠、义、气、节”等伦理美德,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积极作用;还有部分是动物、植物、民间器物等图案、符号装饰,利用谐音,通过假借,表达了世人美好的愿望,体现了古田淳朴的民风民俗。

2.工艺技法与传承古田的装饰工艺世代相传,图案设计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例如当地的祠庙顶棚装饰通常设计有藻井,象征广阔的天宇,其建造和装饰及其复杂。古田临水宫共有5口藻井,以古戏台覆莲藻井最为典型(图4)。藻井层次结构采用重复着直升——里拽出跳斜升的循环变化,隔层上升缩进的建造工艺,所有构件全部采用榫卯连接,层层叠叠,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充满了节奏感。每一层都有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的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作品,从下到上依次为云水纹图案侧板、装饰小斗拱、垂花额枋、花卉、神兽主题8格雕花板,顶心象征太阳,正中央是一朵覆莲雕刻,代表着圣洁光明,古田民间还传说其有“避火”的.作用,带有强烈的民俗文化色彩,是集力学、美学、工艺为一体的艺术精品。

二、古田临水宫的建筑文化

建筑是文化的具象形式,反映着一个社会、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种文化因素对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古田临水宫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因子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其建筑形态的成因。

(一)道教文化

古田临水宫是典型的道教庙宇建筑,它的基本形制、建筑特征、装饰艺术以及审美风貌都是由道教文化自身的特质所决定的,通过建筑的形态具象化地传达着道教哲学思想、审美特征以及价值观念,从而体现出宗教庄严神秘的文化气息。临水宫地处偏远的山区,背山面水,山林清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符合“山环水抱必有气”的道教哲学,承载了道教远离尘俗、得道成仙的信仰追求。宫中随处可见的道家题材建筑装饰,共同营造出一个自然清净、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同时,临水宫作为一种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道教文化载体,它又不能完全脱离世俗生活。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谋求自我发展的“现实需要”,更好得吸引和教化信众,在建筑和装饰的表现形式上将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即强调传统道德观,又迎合百姓心理愿望,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显示出道教文化“入世”的一面。

(二)乡土文化

传统的乡土社会是以血缘与地缘关系为基础而建立,形成了地域性的民间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乡土文化,同时构筑了以乡土文化为背景的建筑空间。乡土建筑既是一个物质实体,也是一种文化载体,深深地融入了当地资源、文脉和生活,是乡风、乡俗、乡情的物化与凝固。古田县地处闽东山区,受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使之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文化。无论四时节气、逢年过节,还是姑娘出嫁、成人礼仪、孩子出生等都要进行祭祀活动,千百年来这种朴素的民间习俗代代相传。尤其是陈靖姑信仰,承载着农耕社会中的许多生产习俗活动,形成了闽东地区一种影响广泛、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信仰。临水宫植根于这样土壤中,逐步形成了建筑、装饰等有形文化与神话、祭祀、民俗等无形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百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礼制文化

《论语为政》中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作为弘扬礼制精神的祠庙建筑就是为了维护这种制度和道德人伦秩序所建造的,具有严格的等级性。至唐起,历朝历代对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敕封多达数十次至多,陈靖姑也从民间神灵成为钦定神明、护国之神,其影响力非常大,尤其是清道光、咸丰两代皇帝敕封陈靖姑为“陈太后”“顺天圣母”之后,临水宫成为帝王的宫庙,在建筑礼制等级上达到空前的高度。为了突出高贵的地位,临水宫建筑形态参照中国唐代皇家宫殿建筑的风格、格局进行建造,高大威严、雍容华贵,并且大量采用龙的造型图案装饰,体现了皇家宫庙至高无上的气势。临水宫除供奉陈靖姑外,还供奉着林九娘、李三娘、杨太保等各路神仙,神仙等级和地位也是参照传统宗法等级制度进行划定,神祀所安排位置的非常讲究,对建筑整体布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结语

古田临水宫是闽东祠庙建筑文化的标志,是多种建筑与装饰艺术风格的综合性创造,是中国道教文化与地域性乡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一种祠庙建筑形态。古田临水宫的建筑艺术与文化离不开闽东地域这块土壤,它是闽东乡土建筑历史的见证,凝聚了闽东乡土文化的精华,是当地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对临水宫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在它已然成为了一种历史遗迹,一种文化遗产,我们要时刻抱着“尊重历史、留住历史、研究历史”的态度去珍惜对待它。

参考文献:

[1]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8.

[2]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9.

[3]耿纪朋,郑小红.道教建筑——宫观祠庙的文化内涵考略[J].中华民居,2014(7):153.

[4]陈晶.古田县临水宫建筑群的设计思想与空间格局[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2):81-84.

[5]罗明,柳肃.湖南省文庙建筑装饰艺术探析[J].装饰,2012(4):137.

[6]李梦雷,李晓峰.社会学视域中的乡土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3(4):50.

[7]郭武.“‘出世’与‘入世’:道教的社会角色略论”[J].宗教学研究,2014(4):17.

[8]杨新磊,高贺胜.试论乡土建筑作为文化寻根的重要途径[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9-60.

[9]冷先平.黄陂大余湾传统民居建筑及其装饰图形的文化资本属性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3):90-92.

上一篇:一专业毕业论文

下一篇:德语议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