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诗经论文知网

发布时间:2023-02-24 02:17

诗经论文知网

《诗经》毕业论文提纲

摘要:《诗经》反映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爱情中的女性形象、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形象、被弃妇女的形象等几个方面。《诗经》中的女性在表达感情的变化过程中,是她们对爱情的深刻体验,是文明人所特有的爱情表现,并上升成为古典审美文化意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文大纲如下:

一、整体陈述诗经这部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二、陈述《诗经》中描写女性的部分

(一)纯真热情的女性,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二)怯弱胆小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三)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四)悲惋凄凉的女性形象,列举一些代表诗来分析这一形象的女性。

三、后世对《诗经》女性女性形象的评价

(一)外在之美,如《关雎》、《卫风--硕人》中的描写。

(二)内在之美,如贤淑、执著、纯洁等,分别从《邶风--燕燕》、《周南--卷耳》等几首诗歌中评价分析。

四、《诗经》中女性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一)整体陈述《诗经》从古至今对后世的`影响。

(二)《诗经》对后人的教育性意义 。

(三)《诗经》对古今文学的意义及重要贡献。

(四)《诗经》中的情感观对古今社会的影响。

参考文献:

杨天宇:《诗经---朴素的歌声》;国学基础教程——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褚 斌杰:《诗经全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褚 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聂石樵:《诗经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

张 晶:《诗学与美学的感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中文学科论文

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应当首先立足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只要是高素质的中文学科学生,相信不但适应面广,而且发展后劲也足。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文学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内容摘要】文学经典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文本,在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艺术生获取知识、认识生活、培育情感表现力、提高审美能力、拓展精神空间、塑建审美境界、健全心理与人格、提升道德水准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专业艺术;文学经典;教育

高等艺术教育包括普及性艺术教育和专业性艺术教育。专业性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美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各门类艺术人才。文学是艺术之母,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众多文学文本中,文学经典犹如文学深海里的宝库,在专业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学经典是艺术生获取知识的宝库、认识生活的教科书。当今的艺术专业与其他学科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相互迁移、融会贯通,使艺术生获取通识知识,依然是专业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同时,生活是艺术的创作源泉,积累生活阅历是加强艺术修养的必备功课。

中国电影戏剧理论家洪深认为,演员最好自己去阅历人生,次之直接观察人生①,即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都有助于艺术才能的发挥。文学经典是知识的宝库,是生活的教科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内容丰富。读《卫风•伯兮》《小雅•采薇》,可窥见古代徭役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读《郑风•子衿》《邶风•静女》《郑风•将仲子》《邶风•谷风》《卫风•氓》,可了解古人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读《豳风•七月》,可明了奴隶在一年中的劳动与生活。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即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红楼梦》里,生活图景洋洋大观,园林建筑、酒水菜肴、衣着服饰、方剂药单历历在目。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人们从中所学到的东西,甚至“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②。文学经典能够潜移默化地培育艺术生的情感表现力。情感是艺术的法则与灵魂,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乐记》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认为“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斯坦尼在他的表演体系中表示“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统帅,创作的推动者和动力”就是“情感”③。

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有疏远、淡漠的倾向,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一个人情感丰富不丰富,善不善于体验、表达、处理情感,表明了一个人的情感表现力。情感表现力是人的情感发生、感受、表达、提升、创造、处理等的综合能力。比如演员在创造角色形象时,情感的创造非常重要。而创造角色情感首先要有相关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缺乏情感表现力,就无法创造人物的情绪体验,反之,就比较容易把握角色的情绪与情感,从而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情感表现力既是先天质素,也是后天能力。可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培养,也可以在文学艺术活动中培育。情感是文学的本质。经过审美的提升,文学情感比日常生活情感更具美质。文学经典以恰当精妙的语词,以描写、叙述、比喻、暗示、象征等手法,细腻地展现人的复杂的内心活动。通过系列练习,读者可增强情感感受能力。文学经典可提高艺术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文学经典作为艺术,首先是审美的。“没有审美价值,文学经典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立命之本。”④通过美的艺术形式,文学经典把现实中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典型地表现出来,形成美的艺术形象。审美感知能力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对作品欣赏品评时,欣赏者凭借感知能力捕捉形象画面,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把握能力会得以培养和强化。审美想象能力是最突出的审美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带有创造性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可以使人才思敏捷,一个情节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绘、一个比喻的运用、一个词语的取舍,无不与作者的想象力相关。艺术对想象力的要求是丰富而活跃的,对艺术来说,想象力是极为可贵的品质。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⑤想象是文学经典飞翔的翅膀,“在文学的建筑工艺学上,想象力成为最重要的建筑师”⑥。

马克思推崇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因为它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想象贯穿在文学意象创造和文学欣赏再创造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训练和文学欣赏操作可以培养受教者的审美想象能力。此外,描写艺术的佳作让受教者体验各种口味的美感。“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林嗣环《口技》),让人体验民间仿声艺术的魔力;“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魏学洢《核舟记》),让人体验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让人体验琵琶女演技的高超;“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让人体验公孙大娘刚柔相济、吞吐自如的舞蹈风神。在此,文学与艺术水乳交融,引人无限遐思。文学经典能够拓展艺术生的精神空间,塑建其审美境界。艺术是精神活动的产物,人的精神活动越丰富,艺术创造力就越强。“艺术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在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活动中产生一种身心的喜悦,一种美感的喜悦,从而进入一种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生境界。”⑦文学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让人的精神活动越来越丰富,精神空间越来越宽广。学者钱理群曾指出,要用“科学的眼睛”和“文学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才会丰富多彩⑧。

文学经典构筑了独特的心灵空间,“在超感性的体悟中,人们摆脱了感性物态和现实生活的种种羁绊,使精神获得升华,从现实境界进入到理想的境界”⑨。通过对文学的审美形式意味的感受、领悟,使情感、心灵受到涤荡、净化,从而塑建审美的人生境界。文学经典能够健全艺术生的心理与人格,提升其道德水准。艺术之路漫漫,既有快乐幸福,也有辛苦、痛楚甚至折磨。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是专业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作为心灵活动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载体,文学经典是心灵的栖息地。“在什么地方人才能找到自己梦牵魂绕的心灵家园呢?回答当然只能在文学与其他艺术里,因为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人既置身于一个个十分具体的境界又可以对它们来开审美的距离,获得心灵的满足。”⑩文学经典让人宣泄内在情感,心灵得到解放。“艺术在我们身上引起的温和的麻醉,可以暂时抵消加在生活需要上的压抑。”文学可以疗伤,“艺术本质上是肯定,是幸福,是生存的神话,是人们的自我救治、自我保健。”

文学经典使人心胸开阔、心灵纯洁、人格完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孔子认为,君子人格的养成从始至终都离不开文艺经典的熏陶与启迪。“文学的目的……就是在人们的灵魂中间唤起羞耻、愤怒和英勇,并想尽办法使人变得高尚有力,使他们能够以神圣的美的精神鼓舞自己的生活。”文学经典的精神道德力量巨大。屈赋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杜诗的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圣洁情怀,保尔相信自己、不怕困难,牛虻信念坚定、敢于牺牲,令众多读者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文学不是一门职业,但是,它对于人们认识自身的感情世界的丰富性,洞察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学习美,感受美,传播美,进而提高人的整体性修养,有着根本性的意义。”要之,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使文学经典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共通性质,能使接受艺术教育的人触类旁通,对艺术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一、阅读中外经典文学名著:拓宽文学视野,积淀文学素养

无论是莎士比亚还是塞林格,无论是儒家还是佛家,无论是孔老夫子还是老庄,《道德经》也好,《论语》也罢,无论是原著还是集注,无论是《本草纲目》、《黄帝内经》,还是西方哲学史、艺术史、音乐史,或者是《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再或者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汤姆索亚历险记》、《阿拉伯神话》等等;不管它归为哪一类:中国的、世界的;文学的、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只要是经典的,我们就拿来读就好了。当我们阅读时,伴随我们的是思考。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把原来不完善的知识结构加以完善使它更科学更完整,也可能把原先认为对的推翻建立新的知识或认识结构,还可能把原来没意识到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的内容识别出来,存在脑子里等等。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过程,一个学习过程。通过阅读提高理解能力是阅读的伟大意义所在。古语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得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这个道理:读得多了也就会写了。人们常说:学艺之道无他,唯手熟耳。

二、阅读的方法也很重要: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我们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主要是积累,看见单词背单词,看见句子分析句子,看见语法查语法。可是到了后来,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量也上来了,这时我们就要讲究学习方法了。首先,精读和泛读应用于不同的阅读。有时候一些经典段落,或经典文章我们当然要精读,反复读,反复推敲,甚至要背下来或者准备一个本子抄下来进行收集整理。有时候文章的内容很吸引人或是因为很有名,针对这样的情况,不妨采用泛读,先一睹为快。精读的例子不胜枚举: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拿破仑大将军竟然读了六遍。马克思的《资本论》,毛主席也一定读了不止一遍。然而对于报纸杂志,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泛读而已。其次,阅读的来源不同,阅读方法自然也不相同。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资料库的完善,我们可以容易地找到我们想阅读的内容,这时我们常常跳读,速读或者泛读即可。以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生为例:万方数据库,知网,SC(I国际)发表等都可以利用借鉴。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看看写这些文章的规范是什么?关键看看别人是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自己应从哪些方面着手?众所周知,各种数据库里的文章都是我们的阅读素材,因为他们代表着前沿及方向,也告诉我们在这个领域别人是怎么做的。这样可以指导我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方法。最后,阅读时做笔记是必须的。学到的知识终归会有忘记的时候。伟人读书、写书都要做笔记,何况我们呢?这样做不但方便我们日后查用,而且抄写可以加深印象,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整理和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学习的意义。另外,看原声电影,看网络视频,浏览国外网站都可以好有效的辅助英语学习。书读得多了,就有写的冲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仅提高了理解力,还提高了写作能力。即,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三、教授的指导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学习,教授的知道是不可或缺、弥足珍贵的。教授是在多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后经过孜孜不倦的科研,逐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作为我们的前辈,我们可以分享到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和学习心得。另外,教授的指导对于我们的深入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如果在教授的带领下,就能受到启发,受到监督,受到指正。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学习或研究任务。阅读的方法,阅读的素材,思考的方式,自己观点的得出等都需要专业的指导。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

四、结语

诗经中赋、比、兴的文学表现意义

二、赋、比、兴的美学意义
孔子曾有“言足以志,文足以言”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说法,强调文辞应当有所修饰,形式也是要讲究的,目的是更好地表现内容。《论语 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里“质”指人之本质,“文” 指政教礼乐,孔子关于文质的论述,后人将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理论。《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也就为其内容的表现增添了更多的美学内涵。
(一)诗经中的赋,实现忘情融物的叙事效果
赋比较少受到学者的注意和争论。李泽厚先生认为赋指的是“白描式的记事、状物、抒情、意,特别是指前两者。”通过赋这种修辞手法,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陈述观点,使虽然缺乏足够形象的文章,由于具有一定的气势、意境等等审美素质,而成为后人长久欣赏、诵读和模仿的范本《七月》把农奴一年到头的劳动生活逐月陈述,这是叙事的基本手法,在《诗经》中是大量运用的。运用这种手法,如果能在选材上和遣词造句上下功夫,是能创造出很多优美的诗篇来的。
《卫风·氓》这首诗的开头,用赋的手法来叙述主人公恋爱的开始。用叙述的手法记叙事件使故事显得真实动人,读者能够从作者娓娓道来的诗句中体会诗歌情感。笔者认为,文学作品体现出来的美就是这种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清秀之美,在音韵起伏、一唱三叹反复回环的表现形式中,蕴含了委婉悠长的意味,这正是情感、理智与想像的结合,是中国诗歌美学特征的体现。
《诗经》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与演唱的表演方式是紧密相连的。要达到吟唱的效果,势必考虑到叙述需要,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赋这种表现手法在《诗经》中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以叙述为基础,其他表达方式才能成为可能。赋的铺陈叙述,使读者达到忘情融物的境界。笔者认为,忘情融物思想在这里得到体现。《诗经》中不乏记叙描写的诗歌。娓娓道来的故事、描写自然景物的诗篇,往往能引领读者达到自身情感与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的境界。读者的情感已经超越世俗的“人情”,而达到“天情”。读者此时的情感就是顺应自然之情,独守精、神,以自然之情融入世界。
(二)诗经中的比,使所描写对象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比,指比喻。包括明喻与暗喻,如“首如飞蓬”“中心如醉”属于明喻;“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属于暗喻。比的目的在于将所描写的对象本质或形状形象更加呼之欲出。中国文学一向
以抒情著称,然而并非所有的情感抒发都能成为艺术。李泽厚先生认为:“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统一,才能构成具有一定普遍必然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相应
感染效果”。仅有铺陈叙述的诗歌,是谈不上有审美效果的。
(三)兴深化情感,进一步升华审美感受
兴,又叫起兴,在《诗经》中常常出现作者为了咏叹某物,先涉及其它事物并由此引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上的一种表现手法。《诗经》中对于“兴”的运用也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互通感情。《关雎》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先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后写君子与淑女的爱情。雎鸠是雌雄定偶的,自然地与男女爱情的忠贞联系起来。这种起兴属于前后两个事物有联系的情况。又如:“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小雅 鸳鸯》)
渲染气氛。《诗经》中有写起兴的诗句,从内容上与后边所咏之事无必然的联系,但在气氛上却有某些相通之处。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邶风 谷风》)诗
中作者渲染一种气氛,使这种气氛与所要表达的内容达到一致。借以为喻。他物与所咏之事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便被借以起兴。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一美人,伤如之何。寤
寐无为,涕泗滂沱。(《陈风 泽陂》)在《诗经》中,还有一些地方的起兴前后两个事物之间,
即起兴之物与作者之情没有联系,而仅仅是一种压韵的关系。例如:“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秦风采苓》)
《文心雕龙》说:“比者,附也;兴者,起也”,“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兴通常都是连在一起,很难分清彼此的;都是通过外物、景象而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感和观念,才能使主观情感与想象、理解结合联系在一起,得到客观化对象化,构成饱满的艺术形象深入读者内心,使艺术形象染上一层情感的色彩。这种情感往往不再是个人主观的情绪,而是融合了欣赏者的理解、想像后的客观形象。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文学形象既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模拟,也不是主观情感的任意发挥,更不是只述诸于概念的理性认识;相反,它成为非概念所能穷尽,非认识所能囊括,具有情感感染力量的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
就此,文学形象就达到了中国美学中“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了。比兴中创造的诗境,同样能够创造出“落花无言”的美学意境。这里举一个例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 蒹葭》)诗中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较为抽象,但是诗句通过叙述抒情相结合,使读者能够结合主观情感与想像进行理解,使主观情感形象化,自主形成可感的艺术形象。这样的艺术形象并不是通过作者从外貌的描写塑造出来的,因此说诗歌是达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境界。诗歌运用蒹葭、白露、水等物的渲染,又形成了一定的诗歌意境,所谓落花之美,不用文辞来修饰。庄子美学理论中,曾提到文艺创作审美形象的“得意忘言”的问题,其中涉及到文学创作中由言而意的审美过程。庄子“得意忘言”理论中也强调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借助比喻、象征等方法来启发人们的想像与联想,从而领会无限的言外之意,达到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从这个角度看,赋、比、兴这三个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已经具有中国美学的审美价值,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成为百代不衰的文学作品。
不知道亲想要一篇多长的呢?其实也是知网上的论文,如果太长的话自己删减一下吧O(∩_∩)O~留邮箱给你发过去也好

谁能帮我下载中国知网上的论文,关于孟姜女传说的,邮箱:297769063@

上面很多篇呀,你要哪篇,不可能全要吧?

[1]本报记者 谢国苍. 孟姜女的家乡在彭阳?[N]. 宁夏日报,2008-11-20(003).
[2]刘睿,秋美. 孟姜女和孟姜女河的传说[J]. 内蒙古林业,2009,(1).
[3]乌丙安. 《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J]. 民俗研究,2009,(3).
[4]陶思炎. 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J]. 民俗研究,2009,(3).
[5]刁统菊,郭海红. 孟姜女传说“在地化”后的传承特征分析——以山东淄河镇的孟姜女传说为例[J]. 民俗研究,2009,(4).
[6]洪淑苓. 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与孟姜女形象——以台湾大学杨云萍文库所藏资料为范畴[J]. 民间文化论坛,2006,(5).
[7]方芸,蔡际洲. 《孟姜女》歌系的基本曲调——《孟姜女》歌系研究之一[J]. 音乐探索,2007,(4).
[8]黄秉泽. 从杞梁妻到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故事的起源和嬗变[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9]乌丙安. 《孟姜女传说》口头遗产及其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评述[A]. .[C].: ,2009:.
[10]陶思炎. 人鱼与孟姜女——孟姜女原型探论[A]. .[C].: ,2009:.
[11]杨永华. 从淄河地区孟姜女小调看“孟姜女”的性格特征[A]. .[C].: ,2009:.
[12]李林. 三 论文摘要 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与孟姜女形象——以台湾大学杨云萍文库所藏资料为范畴[A]. 刘守华,白庚胜 主编.[C].: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2-323.
[13]何方. 学术活动 孟姜女是杞梁妻吗?——江、浙、沪三省市孟姜女传说学术讨论会[A]. 吕林 主编.[C].: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403-404.
[14]图片 孟姜女祠内的孟姜女塑像[A]. 贺文涛,谢常山 主编.[C].: ,2010:P21.
[15]冯利华. 孟姜女形象及故事主干情节的社会文化成因——刘向《列女传》齐杞梁妻故事内涵新探[J]. 天府新论,2009,(3).
[16]胡健国. 傩神女娲的化身——孟姜女[J]. 艺海,2009,(12).
[17]章军华. 孟戏的民俗心理沉淀与嬗变——以江西广昌甘竹刘家、曾家村族《孟姜女》戏曲为例[J]. 艺术百家,2007,(3).
[18]吴民. 孟姜女不姓孟——说古人称行第的习俗[J].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1).
[19]冉苒. 从孟姜女不姓孟谈古人的行第称[J]. 贵州文史丛刊,1998,(3).
[20]冯智全. 苏州民歌《孟姜女》在“吴歌”中的流变[J]. 中国音乐,2010,(3).
[21]关意宁. 国乐典藏之江南小调《孟姜女》[J]. 音乐生活,2011,(4).
[22]孙超. 《孟姜女传说》与齐鲁文化——兼谈其中的主要文化素[J]. 管子学刊,2011,(1).
[23]冯志英. 把脉孟姜女[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5).
[24]李艳. 浅谈新民歌《孟姜女》及艺术处理[J]. 黄河之声,2011,(6).
[25]何荣智,孙朋飞. 孟姜女故事与电视——以《九尾狐与仙鹤》为例[J]. 美与时代(下),2011,(6).
[26]魏晓欣. 文化创新视野下的秩序与人权——对“孟姜女哭长城”故事的反思[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
[27]孙俊钰. 歌曲《孟姜女》及其艺术表现[J]. 内蒙古艺术,2011,(1).
[28]徐宏图. 南戏的遗踪《孟姜女》考略[J]. 中华戏曲,2003,(1).
[29]徐宏图. 南戏遗踪高腔本《孟姜女》续考[J]. 中华戏曲,2004,(1).
[30]杨亮才. 孟姜女[J]. 西北民族研究,2010,(1).
[31]左玉倩,李郑实. 齐长城黄石关的“孟姜女纪铭碑”[J]. 山东档案,2010,(1).
[32]潘冠泽. 《孟姜女》:江苏民歌与艺术歌曲的比较[J]. 艺海,2010,(4).
[33]周尚义. 孟姜女形象探源[J]. 武陵学刊,2010,(2).
[34]王振岩,李琳. 石武客运专线东孟姜女河特大桥(32+48+32)m预应力现浇连续梁跨新菏铁路施工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2010,(9).
[35]张新朋. 《孟姜女变文》、《破魔变》残片考辨二题[J]. 文献,2010,(4).
[36]冉明. 从艺术歌曲《孟姜女》谈声乐演唱的情感表现[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
[37]耿家林. 民歌《孟姜女》的演变及其影响[J]. 艺术研究,2009,(1).
[38]朱雯珺. 浅析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特点——以《孟姜女》为例[J]. 才智,2009,(2).
[39]黄震云. 周代金文和《诗经》孟姜女的身世性别[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0]王国彪. 朝鲜汉诗中的孟姜女传说[J]. 民族文学研究,2009,(2).
[41]刘波,林世田. 《孟姜女变文》残卷的缀合、校录及相关问题研究[J]. 文献,2009,(2).
[42]薛海萍. 浅析艺术歌曲《孟姜女》的钢琴伴奏[J]. 民族音乐,2009,(4).
[43]唐海燕. 从《孟姜女》的艺术特征看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2).
[44]帅志刚. 新编声乐作品《孟姜女》的演唱分析与艺术表现[J]. 科技信息,2009,(16).
[45]徐柏荣. 顾颉刚与孟姜女[J]. 博览群书,2009,(5).
[46]王雯. 浅谈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孟姜女》为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
[47]黄雪玲. 评苏童《碧奴》对孟姜女传说的再叙述[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8]孔祥萍. 从声乐作品《孟姜女》看歌曲感情的培养和训练[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49]孙芳. 穿越千年的眼泪——论苏童对孟姜女传说的重述[J]. 大众文艺(理论),2009,(16).
[50]高立权,高长城,魏强,李相龙. 孟姜女庙:千古传唱的长城故事[J]. 中国文化遗产,2009,(5).

关于诗经研究的毕业论文选题

两千年来,论诗者多矣。各个方面皆论述颇深。重复老调子,只是拾人牙慧而已。我建议你讨论一下诗经与原始风俗问题,用人类学、风俗学、社会学眼光来解读诗经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闻一多那代人开始的,相对其他话题比较新颖,涉及跨学科问题,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很有意思。建议你先读一读闻一多《诗经》类著作,如《匡斋尺度》、《诗经通义》甲乙、《诗经新义》,或许能有所启发。后人从这个角度研究的也不少,翻出几本典范,来读一读,看看除此之外能不能有新的视野和认识。只要有一点,一篇不错的论文就可以出来了。

上一篇:影响类论文范文

下一篇:知网论文要查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