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斗拱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13:25

斗拱研究论文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叁升叁种。

  (实拍栱:柱头上置一短横木,底边两端向上弯起,形似栱,两端不置散斗,直承檐枋。

  出一跳柱头:多用于楼阁中,自墙上用华栱挑出相当距离承檐,在华栱头上施一斗叁升或一斗二升。)

  斗栱发展到南北朝,由于佛教兴盛,出现了兽形栱、花栱。仍是仅出一跳以一斗二升为常见,与汉、晋比较仅多用补间铺作,形式多为人字栱。

  至隋代,斗栱中重要构架——昂出现。

  唐代各种斗栱样式已经定型,宋代有了完备的规制,从最简单的不出跳的“把头交颈造”及出一跳的“斗口跳”;最大可以出五跳,达到八铺作的硕大斗栱,再加上昂和上昂的配合,几乎重要的斗栱都出现了。当时的出跳多则在跳上减一些构件的叫“偷心造”,不减的叫“计心造”。

  元代以后差不多全为计心造。斗栱中各跳仅用一层栱的单称单栱造,各跳用两层栱称重栱造。个别地区于正心用叁层栱是为特殊情况。

  元代以前除四铺作出一跳的用插昂外,凡两跳以上大多是在第一跳用华栱,到元代假昂出现后才用有第一跳用昂的实例。

  清代建筑中出两跳的斗栱也多用重昂样式。辽代和北宋近辽地区建筑中出现了“斜栱”,早期仅在转角斗栱中用抹角栱,稍后出现了45度斜栱、60度斜栱。金代出现了40度及60度斜栱并用在一朵斗栱中的实例。元代和金代相似,唯有明代用斜栱较小,个别有些用斜昂(假昂)的,清代许多地方建筑中又多用斜栱和斜昂,但雕饰增多与明前式样极易分别;明中叶出现一种“如意斗栱”,见于清初牌楼上、广西容县的经略台的真武阁是一个例证。

  关于几踩:

  1、说斗栱几踩,这个“几”是奇数的。

  2、斗栱向内、外挑出,清代叫“出踩”,以正心栱为中心向内或向外每加出一排栱,就叫一踩。(栱与栱之间水平轴线距离叫“拽架”,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规定每个拽架宽3斗口),如向内外各挑出一拽架叫叁踩,面阔方向列叁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两拽架叫五踩,面阔方向列五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叁拽架叫七踩,面阔方向列七排横栱。向内外各挑出四拽架叫九踩,面阔方向列九排横栱。(所以说几踩是:拽架数×2(里外的拽架)+1)

  关于几翘、几昂:

  1、翘、昂、撑头木、蚂蚱头都是斗栱中的纵向构件(进深的构件)。

  2、何为翘:在一攒(一组)斗栱中,与栱垂直位于栱下层的长方木,两端头呈微上弯形式的构件叫“翘”

  3、何为昂:昂是与栱十字交叉的长方木,外端头有尖,斜垂向下,内端做成翘形,也有的做成菊花头形的。如在一攒斗栱中有翘时,昂在翘上。没有翘时,昂是纵向构件中最下层。

  4、如何数翘昂:数翘、昂时不能数上撑头木(斗栱外立面看不到撑头木的端头)、蚂蚱头(在昂上的,与之平行且形似蚂蚱头的构件)。

  斗拱共有叁种不同的位置,1、在柱头上2、在屋间额枋之上3、在屋角柱头之上,这叁种各有专名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斗拱在结构上有四种重要的分件,略似弓形,位置与建筑物表面平行的叫做拱。形式与拱相同,而方向与拱成直角的叫做翘。翘之向外一端特别加长,斜向下垂的叫做昂。在拱与翘或昂的相交处,在拱两端介于上下两层的拱间,有斗形方块叫做升。与拱相交成直角形的横木叫做翘或昂。翘昂的长短以支出之远近而定,在下层的支出最少,越往上的支出越远,每支出一层,在里外两面各多加一层拱,叫做踩。不过这都是清式的叫法,图上那是宋式的斗拱。

  中国传统木构架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构件。用於柱顶、额枋和屋檐或构架间,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通称为斗栱。斗是斗形木垫块,栱是弓形的短木。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栱端之上再安斗,这样逐层纵横交错叠加,形成上大下小的托架。斗栱最初孤立地置於柱上或挑梁外端,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於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唐宋时,它同梁、枋结合为一体,除上述功能外,还成为保持木构架整体性的结构层的一部分。明清以后,斗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起源和演变目前对斗栱的起源有叁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栱。

  斗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斗栱的演变大体可分叁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西周铜器令簋上已有大斗的形像,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栱的形像(图1周至南北朝斗栱形像)。汉代的石阙(见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栱的形像。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栱承托檐檩,各个斗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栱的斗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至初唐,从西安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上还可看到佛殿柱间仍用人字栱(图2慈恩寺塔门楣石刻《说法图》)。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栱的主要特点在於柱头斗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栱中,使斗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方(即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於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栱(图3佛光寺大殿斗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图4宋《营造法式》中绘制的斗栱)。第叁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栱中,而是压在斗栱最上一跳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图5北京故宫太和殿上檐斗栱)。因此,斗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柱间斗栱由宋代的一至二组增加到六至八组。

  形制和构造斗栱叁个发展阶段中,第一阶段尚未定型。第二阶段和第叁阶段的形制和构造,可分别以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所述的斗栱为例说明。

  宋式《营造法式》中每一组斗栱称一朵,在柱上的叫柱头铺作,角柱上的叫转角铺作,二柱之间阑额上的叫补间铺作(图6宋式补间铺作斗栱构造示意)。每朵最下部有一托住整组斗栱的大斗,称栌斗。栌斗一般用在柱列中线的上边。栌斗上开十字口放前后和左右两向的栱,前后向(内外)挑出的称华栱,左右向的称泥道栱。华栱可挑出一至五层,每挑一层称一跳;挑向室外的称外跳,挑向室内的称里跳。同华栱成正交的栱称横栱,除泥道栱外,最外一跳华栱头上的横栱称令栱,用以承托外檐的橑檐方(即枋)和承托内檐天花(平或平暗)的算桯方。在柱心泥道栱和外跳令栱之间各跳跳头(即华栱头)上的横栱,都称瓜子栱。瓜子栱、泥道栱上可直接承托方木,也可再加一层横栱,称慢栱,瓜子栱、慢栱上的方木称罗汉方;宋式斗栱中向外挑出的构件除华栱外,还有斜置的下昂和上昂。下昂大体平行於屋面,昂尾压在梁下或槫(即檩)下。上昂自斗栱中心向外上方斜出,以承令栱。下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斗栱高度的条件下增加挑出长度;上昂的作用是在少增加挑出长度的条件下增加斗栱高度,二者的作用正相反。各层栱间用斗垫托、固定,斗位於栱的中心、两端或栱与昂等相交处。华栱头上的斗叫交互斗,在横栱中心的叫齐心斗,两端的叫散斗。斗栱以榫卯结合,出跳栱昂的卯口开在下方受压区,横栱的卯口开在上方。栱上的斗用木销钉与栱结合,斜置的昂则用昂栓穿透到下层的栱中进行固定。

  宋《营造法式》中的大木作规定房屋建筑的尺度、比例,均以“分”为基本模数(见材份)。这个基本模数同斗栱就有关系。所谓一“分”,指的是一“材”大小栱的断面高度的十五分之一。

求关于一个建筑欣赏的1500字左右的论文!?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还有就是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而外国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
还有就是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另外这里有一篇比较系统的, 或许更清晰一些。
不过大体说起来也就是这么几点,下面的要概括一些。

陈安国:中外城市建筑文化对比

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1.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2.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4. 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和欢愉。”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物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中国明代建筑特点论文

1、明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比较严谨、工丽、清秀、典雅,具有江南艺术的风范。大多数的民式建筑都是使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梁枋门窗大多数都是使用本色木面,显得十分雅致。

2、在明朝,官式建筑的高度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而经常可以得到日照的房屋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暖色,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朱红色。格下阴影部分大多数都是使用绿蓝相配的冷色。这种搭配不仅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悦目的对比。

3、清朝建筑的风格是雍容大度、严谨典丽、机理清晰,而且又富于人情趣味。清朝建筑的特点是,城市比较方整,但是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商店临街,街市面貌生动活泼。

4、在清朝,城市中或者是近郊一般都有风景胜地,公共游览活动场所也有所增多。重要的房屋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但是群体序列形式很多,手法很丰富。另外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造园艺术空前繁荣,造园手法最后成熟。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

5、清朝建筑突出了梁、柱、檩的直接结合,减少了斗拱这个中间层次的作用,从而简化房屋结构,节省了大量木材,达到了以更少的材料取得更大建筑空间的效果。另外在清朝建筑中还大量使用砖石,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

6、由于斗拱比例缩小,所以清朝建筑的官式建筑的出檐也相对减少了,柱比例细长,生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梁坊比例沉重,屋顶柔和的线条消失,所以呈现出拘束但是稳重严谨的风格,建筑形式精炼化,符号性增强。

7、官式建筑目前已经完全定型化、标准化,需要根据清朝政府颁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来执行,而民间则需要根据《营造正式》、《园治》来执行。另外由于制砖技术的提高,所以使用砖来建造房屋的家庭突然增多,而且城墙大多数都是以砖包砌。

关于山西运城的古代建筑论文

运城市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 | 山西 绪论 从三个方面概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因气候、土质、周边等环境制宜。 造成南北、东西等地方差异。 第二节: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从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的夏、商、周、春秋到封建时代的战国、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分析了从天然岩洞到浅穴居、从夯土高台到斗拱、木构楼阁、从封闭制里坊制度到开放的沿街设点、从《考工记》到《营造法式》。 按时代划分。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特点一:结构 我国是以木架构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的国家。包括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结构方式,尤以抬梁式为主。 抬梁式结构变化多端,结构分工分明、严谨,斗拱经历了从简到繁又到简、从机构机能到装饰化构件的转变过程,古代建筑中广泛采用。 穿斗式结构南方普遍采用,特点是小柱的穿、架构的大、柱较密。 井干式结构讲述不明,我的理解是用或方或矩或六边等断面的构件层层叠加构成房屋的壁体,承重,不知是否。现已基本不用。 我国古代木架构的特点:(1)、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分明;(2)、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3)、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4)、材料供给方便(木结构、缺点是易燃,于是宗祠大庙门口必放大水缸)。 特点二:布局 以“间”为单位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组成组群。 大体均衡对称,以纵轴或纵横为轴对称。庭院大体分两种:四合院、廊院。四合院端庄典雅、稳重方便,广泛采用;廊院日少,艺术形式较高,以高低大小、虚实明暗等手法连接主要次要建筑。 特点三:艺术形象 (1)、单座建筑从整体到部分细节,都对材料的特点、质感进行艺术加工,达到建筑的功能、结构和艺术的统一。 以屋顶建筑为例,汉代时有庑殿、歇山、悬山、囤顶、攒尖等基本形体和重檐屋顶,后来增加了勾连搭、单坡、丁字脊、十字脊、拱券顶、盔顶等(具体图形请自行搜索)。主次分明、变化多样。 (2)、组群的艺术处理。如:门前的阙、主殿、阁楼等的布局等。 (3)、市内装饰。屏风、博古架、天花、藻井等。 (4)、色彩。南北朝时代的白墙红柱到后来的白地红墙红柱门窗黄绿琉璃顶。 特点四:园林 中国的园林,不是单纯的模仿自然,二是自然的艺术再现。园林的风景就是一副展开的画卷,而且是不同的人不同的路不同天气不同的风景。层次、思想、意境的结合。 特点五:城市 因地制宜。平原城市规划工整,地形特别的城市因地制宜。道路划分轴线,道旁植树。 特点六:工官制度 历来,中国官员制度中就存在工官,在征工、征料、城市和建筑设计之余,还总结经验,统一实行建筑的“标准化”,很好的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查重一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答辩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