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ct检测论文
工业ct检测论文
我身边的科技史
——简记工程物理系的科技发展历程
本篇主要记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建立、发展过程、科技成果以及我对这一历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一、工程物理系的成立原因。
首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国际背景。1955年,国际局势依然很动荡,刚刚诞生不久的人民政权通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安全,使自身得到了稳定。但是出于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天嫉恨”及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共和国开始实施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等手段,妄图用19世纪以来列强欺侮弱国的方式颠覆人民政权。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和西方国家引以为“法宝”的就是他们手中的“核弹牌”,他们想以此来进行核垄断和核讹诈。
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党中央毅然作出了中国要发展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战略决策,以保卫祖国安全、打破西方威胁。1955年1月14日周总理同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钱三强谈话,询问了我国核科学研究情况。1月15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听取了李四光、刘杰、钱三强的汇报,研究了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的问题,并作出了上述决定。同时,会议决定由周总理亲自组织实施。
现在看来,当时作出这一决定主要还是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核武器,以捍卫祖国主权。核工业也几乎都是为了军事目的服务的,并没有形成后来有关核工业对国民经济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这可以从当时核工业无一例外均为军工企业的情况看出。当然,这也是当时的危险国际环境决定的,国家安全是迫切而最为重要的一环。
为了开创和发展原子能事业,急需培养大批原子能方面的技术干部。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几项措施:
1、 由刘杰、张劲夫、钱三强、蒋南翔等组成领导小组,加强对原子能干部培养工作的领导。
2、 经国务院批准,由钱三强、蒋南翔负责,在苏联、东欧的中国留学生中,选拔专业相近的学生,改学原子能专业。
3、 1955年夏开始,在北大成立物理研究室(后改技术物理系),在清华筹建工程物理系。
4、 高教部于1956年9月组织了一个以蒋南翔为团长,周培源、钱伟长、胡济民等为团员的中国高等教育考察团访苏,了解苏联培养原子能干部的有关情况。
5、 1956年3月,周总理正式批复同意高教部的《关于培养和平利用原子能干部的方案及有关问题的报告》。报告中确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增设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专业。
(这其中第2、第4条显然得益于当时中苏交好的国际背景。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又同样面对西方势力的威胁,这让苏联这位领先一步的“老大哥”有意愿帮助中国开展有关工作,组成实质上的坚强联盟。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大背景对国内一些具体事件的发生、发展是大有影响的。)
正如上列的人才培养措施所示,清华大学将成立工程物理系,这便是工物系成立的开端。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核武器的研制并不是由工物系及北大的技物系主要完成的。他们中有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了一些辅助性的外围工作,不是主力军。那项任务主要是由归国的爱国专家及他们抽调的科研人员在极为隐秘的情况下完成的。但工物系的成立起到了培养核能事业后备军的重要作用,这能够保证我国在这一关键技术领域长期发展从而间接起到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成立工物系确实是党中央和具体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的远见卓识。
二、工物系的筹建。
蒋南翔校长回国后,于1955年11月向国务院上交了访苏报告,拟定在清华大学设立实验核子物理、同位素物理、远距离自动控制、电子学技术、无线电物理、半导体及电解质、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热物理及稀有元素分离工艺共十个新专业。实际上,当时除远距离自动控制专业外,其余九个专业皆设立或启动于即将成立的工程物理系。
在师资方面,蒋南翔校长分别向高教部和北京市提出请求,为工物系配备优良师资。在中央的支持下,何东昌同志留任工物系系主任,天津大学的汪家鼎、石油工业部的李文才、留美回国的李恒德、留苏归国的张札等一些专家、教授、教师陆续调入了工物系。学校当时还从其他系和教研组抽调了许多优秀教师到工物系。蒋南翔校长在苏联考察期间,与我驻苏联大使馆有关人员商定了一部分留苏学生改学原子能专业,为师资作准备。
在招生方面,1955年以机械系工程物理专业招收一年级新生四个班,1955年9月,由北外俄语专修班调入一个年级新生一个班,1956年春由校内机械等系又调入55级学生两个班,组成一年级。同时于1955年秋由机械、动力、电机等系调入53级学生46人组成三年级,调入54级学生54人组成而年级。这样,初期的学生已经初具规模。
学校1955-1956年度第十一次校务行政会议和1956-1957年度校务行政会第一次会议,分别讨论57年本校基建任务和通过1957年房屋基本建设任务时,决定列入建设工程物理管,面积15000平方米。1958年7月建成,实际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
在各种条件初步具备的情况下,1956年10月27日,1956-1957年度校务行政会议第二次会议“议决:成立工程物理系,由何东昌同志担任系主任”。
这就是工程物理系的成立过程。
三、建系到文革前。
在这一阶段,工物系从平地起家,艰苦奋斗,建立系领导班子,筹集教师队伍,设置各专业教研组及相应的实验室,开出了全部课程,建立了核反应堆,创建了核科学技术教学科研基地“200#”,培养了我国首批核科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艰苦的核国防、核工业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工物系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期。
在这个阶段,教研组是教学、科研实体,与专业或专门化一一对应。初期只是专业小组,1958年后才陆续正式成立各教研组,分别是:核电子学教研组,实验核物理教研组,加速器教研组,计量防护教研组,理论物理教研组,同位素分离教研组,核材料教研组,反应堆教研组,放射化工教研组。
当时条件极为艰苦,大多数教研组都可谓“一穷二白”,白手起家。比如说实验核物理教研组,当时实验课开课的工作量和困难都很大。要做核物理实验,先要试制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的试制是在真空专家何增禄教授指导下,从建立特殊的玻璃真空系统开始的。为准备闪烁探测器实验,先到北大、261厂学习制作碘化钠晶体,而当时他们也尚未研制成功。组内每人一个题目,想方设法去完成。终于一年后为物9班开出了第一批核探测器方面的实验课。
但尽管条件很差,教研组的教师和部分同学还是取得了非常优秀的科研成果。对于实验核物理教研组,1959-1960年,在苏联专家别尔金和科学院梅镇岳教授的指导下,开展了光核反应、中子物理研究,并以“真刀真枪”的方式,让学生在科研任务中作毕业设计。该组还解决了高温、高压、高辐射条件下的真空密封等工艺问题,在全国首先研制成功的核反应堆控制用的电离室,解决了苏联封锁的难题。对于核电子学教研组,一方面从基础教学做起,一方面和北大、原子能所一起,在苏联专家指导下研制当时国际水平的100道多道分析器和线性脉冲放大器。为了贯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师生设计、制造单道谱仪,每套由高压电源、进位器、线性放大器、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等组成,后来这套仪器转给了营口电子仪器厂批量生产。再比方说加速器教研组,1955年蒋南翔校长访苏期间从苏联购买了一台25 MeV的电子感应加速器,苏方派专家到我校指导安装调试和应用。25MeV加速器1958年底曾达到过额定指标,但不稳定。1959年苏联专家撤走时,加速器γ射线输出为零。1960年实验室依靠年轻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采用了磁场补偿方法,不仅使加速器工作稳定了,而且射线输出超过原设计指标50%。其间实验核物理组的工作人员利用该加速器开展了建系以来第一批核反应研究。1958-1962年还建成了400KeV高压倍加器,实验核物理的工作人员在其上开展了中子物理实验研究。1959年还设计、制造了我国首台5MeV电子感应加速器,1963-1964年出束。1965年建成了2.5MeV电子回旋加速器。教学方面,1956-1959年曾聘请苏联专家讲授加速器的原理,并编写了《粒子加速器物理基础》一书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加速器教科书。计量防护教研组主要从事课程建设,同时配合200#的建堆,参加了反应堆屏蔽的理论计算和设计工作。还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组织翻译了“反应堆屏蔽手册”等书籍。此外,理论物理教研组、同位素分离教研组、核材料教研组、反应堆教研组以及放射化工教研组也都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不再赘述。
在教师方面, 这一时期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来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由校内调入年轻教师,边干边学,边学边教,虚心向校内外的专家和书本学习请教;引进优秀人才,如从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留苏、留美的科研专家中抽调优秀人才;按德才兼备原则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学与教“双肩挑”,提前工作压担子,早日得到科研教学锻炼;聘请苏联专家。这些措施对工物系师资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文革前工物系招收和部分调入的各级学生,坚持了高标准,录取分数和政治条件都是全校最高的。建系初期的教师、学生情况,充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献身祖国原子能事业的向往和自豪,也充分说明了国家、学校对培养原子能干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我还想谈一点关于专业调整变动的看法。这一时期,起初拟定在工物系设定十各专业,后来将放射性稀有元素工艺学专业调往化工系,远距离机械及自动化装置放在了电机系,电子学专业、无线电物理专业、电介质及半导体专业在1957年调入新成立的电子系。若将目光放到文革后,则会发现工物系的理论物理、固体物理、核物理教研组调往复建的物理系,生物物理研究室也调入了生物系,材料科学专业调入了材料系。
这一切变动无疑反映了校方对于各专业更为科学的认识与分类。从实际上讲,布局也确实更为合理,但却使工物系的规模不断缩小,专业、学生数也越来越少。起初庞大的工物系确实称得上是工程和物理的大结合,专业众多,系统庞大。但经历了几次调整之后工物系几乎只剩“核”了,也许这是专业的回归吧,毕竟原本就是为了“核”这一核心服务的,但却令现在的许多人对工物系是干什么的莫不着头脑。全是以核为中心难道仍可以称其为“工程物理”吗?系名似有不妥,应当与时俱进才对。当然,系内专业的变动也与国家方针有关。起初建系主要在于培养与核有关的各方面人才,无论无线电、半导体、热物理,还是电子学及自动化,只要与核相关、核工程实施中需要就全部纳入、统筹培养。实质上这是形成了一个团队,内部成员各司专业,一起做核工程的事便几乎不缺少其他专业的专业生了。这倒也是一种短期内满足国家迫切需求的方式,与国家意志相一致。但随着后来对各学科的深入认识,大家发现电子学、材料学等也各有一大片重要应用天地,其意义不亚于核工程,所以国家及学校逐渐进行了调整,以便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全面进步。以工物系形式上的部分牺牲换来了更好地为国家服务,我想这也是值得的。当然,工物系也与时俱进地新建立了一些专业方向,拓展了核科学技术地应用和研究范围,这是后话。
四、文革十年其间
1966年5月到1970年五月教育工作陷入完全停顿地状态,大部分涓埃哦是下放到农场劳动。在此期间,由军宣队与工宣队组织的“革命委员会”领导全系工作,废除原教研组建制,实行班、排、连体制,强行系、厂并,将原工物系所属专业大部分并入试化厂200#。所属教师参加该厂的“斗、批、改”及厂内有关的科研、生产、教学工作。
广大教师虽身受多种干扰,仍然想方设法多给国家做一点有益的教学、科研工作。广大学员来自基层,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为了使学员们学懂、学好,教师们认真编写教材,深入工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实际讲解,还进行开门办学,理论联系实际搞技术革新,如带领学员们到水泥厂安装料位计、到燃料元件厂参加生产实验等。大多数学员很珍惜乱中难得的学习机会,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学员毕业后,很多人继续学习和深造,他们成了各领域的骨干人才。
文革中,科研处于半停顿状态,工物系取得较大进展的项目有两项:一是同位素离心分离技术的研究,改进型第二代离心机研制成功;二是加速器项目,1974年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会战,建成了国内首台医用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并投入医院使用。
五、1977年到1995年。
消除文革的影响,尽快恢复教学科研秩序;调整、改革,探索、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求得新的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广大教师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更新实验仪器,重新编写课程讲义、实验讲义,恢复、调整和重建大部分实验室。
随着核工业的逐步复兴,为了满足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人才需求,从1992级开始每年招收第二学士学位“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一个班。为适应我国核电发展的需要,还为大亚湾核电站等单位举办了多届继续教育培训班。
这个阶段,工物系有“核电子学”,“反应堆物理”和“智能物理仪器”等三门课程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类课,“核电子学”教材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和核工业部优秀教材特等奖,“离心分离理论”教材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在此期间,科研也逐步有了较大发展,完成了国家“六五”“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的铀同位素分离研究、核电安全分析等13各课题,以及“863”高技术项目――快中子反应堆方面的课题、实验工业CT研究等。承担了“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大型集装箱无损检测技术”、“海关大型货物在线检测用加速器”、“铀同位素分离技术”等的研究。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4年10月,工物系与海淀区联合成立了以研制开发工业核仪表为主的新技术企业“北京华海新技术开发公司”,这个公司是中关村和学校的第一批新技术企业之一。它对成果转化、新技术企业的兴起以及核技术的推广应用,起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六、1996年至今。
1995年9月成立了核技术研究所,撤销教研组设置。与此同时,实施了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的机制。系机关也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这些系内体制和管理机制的改革对工物系在新时期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
在“九五”“十五”期间,工物系完成了“九五”攻关项目、“十五”专项项目――离心法分离同位素的实验研究,“九五”攻关项目、“H986工程”项目――移动式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制;“十五”攻关项目、“985”项目――大型高能工业CT样机的研制等等。基础研究方面,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型工业螺旋 CT 关键物理与技术问题研究”;和物理系等共同承担的973项目“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取得较好进展。还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低温等离子体辅助制备纳电子期间单元机理的研究、球形环等离子体电流非感应建立及维持的研究”。教育部重大平台“公共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等课题。这些只是具有代表性的较大项目,工物系另外承担的项目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详细列举。
1996年开始对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进行成果转化。通过1997年同方公司投资组建的企业(即现在的“威视股份”)的形式实施集装箱系统成果转化,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探索出了“带土移植,回报苗圃”的新模式,推出了固定式、车载移动式、组合移动式系列集装箱检查系统。
工物系研制的煤灰分测量技术、低温启动器装置等的成果转化都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为了促进学科发展、促进公共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组建了以开发公共安全产品为主的辰安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在这一阶段,实验室水平进一步提高,且数量增加。新建成了“等离子体科学与聚变实验室”,“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等。“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实验室”被定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分离实验室”被评为清华大学一级实验室。各实验室都新增加了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
七、个人感受。
工物系的科技成果成绩斐然,,而它在科研体制方面的探索业是有很多优秀成果的,如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的新型体制的建立,定向生培养模式以及与时俱进地调整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国家需要等等,都极有借鉴意义。这些也是工物系领导和教师地智慧结晶。而科学建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科技史资料中得到这一启示。
当然,我认为工物系还应当在一些方面进行改进。作为大一学生,我不可能深入了解到科研、管理方面的内容,只能就教学方面从我作为学生的角度谈一点感受。我认为工物系应当在大一上下学期都增加一两门专业概论性质的课程,而不是推迟到暑假小学期时才开始。这样能让学生更早、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将来所从事地专业,了解其需求的各种能力,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平时地学习。这样的话我想大家的积极性和效率会更高;其二,我认为系里应当多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简要介绍相关设备的功能、原理和应用,以及实验室的主要科技成果和历史,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找,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安排与督导,大家可能会很少去关注那些看起来冷冰冰的仪器设备什么的。我认为组织统一参观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这对学生的成长时大有益处的;其三,应当尽早(如大一)向学生介绍将来转也的各个研究方向,以便学生心中有底,平时能够更多地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对将来选择那个方向结合自身特点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从而避免掉推研时在短期内盲目地去跟风,既不了解研究方向,也不知道自己地兴趣点。
工物系已成立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以来,在工物系工作过的教职工上千人,在工物系学习过地学生近万人,系友中有23名两院院士,13名共和国将军,一批党和国家领导干部、海内外学者、企业家,还有一大批在国防和国家重点单位的各种岗位上辛勤奉献、成绩卓著的无名英雄。工物系书写了半个世纪的辉煌篇章。
在新的征途上,我想工物系一定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祝福工物……
工物系 核71班 马晓
2007011769
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建系50周年纪念文集》 王金爱/刑振华/戚群力主编 2006年9月
《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 杨舰/戴吾三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利用计算机层析(CT)研究岩心驱替饱和度分布
李玉彬 盛强
摘要 进行油水驱替物理模拟的同时,利用CT扫描获得岩心内部定量的三维油水饱和度数据,从而直观分析岩心内部流体运移状态。研究涉及CT扫描的试验方法和过程,应用CT图像重建油水流动状态和剩余油分布状态,及其如何处理 CT数字图像。通过两个实例,成功再现了油水驱替物理模拟各个阶段的饱和度分布历史,清楚观察倒水驱以及聚合物驱等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机理。
关键词 CT 物理模拟 饱和度 聚合物驱 采收率 韵律模型 机理
一、引言
利用计算机层析(CT)研究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点是被国内外广泛接受的一种技术。其优点是:在进行岩心驱替的同时利用CT扫描获得驱替岩心内部定量的三维油水饱和度数据,从而直观分析岩心内部流体运移状态。而常规试验仅能给出整个岩心内部饱和度的平均值。
图1 体积CT扫描岩心示意图
CT用于渗流研究20余年来,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试验体系。近年来,CT研究同油藏工程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结合,推动了渗流力学的技术进步。1997年,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从美国引进了一套具有体积层析功能的微焦点工业CT系统,在渗流物理模拟、数据处理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投入,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研究手段。研究涉及 CT扫描的试验方法和过程,应用 CT图像重建油水流动状态和剩余油分布状态,及其如何对获得的切片数据进行处理。所涉及试验的过程同常规试验类似,即先抽真空饱和水,再用油驱水建立束缚水状态,然后注水驱替至残余油。不同点是在试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 CT扫描。另外,利用CT扫描驱替试验,必须在油水某一项中加入能引起射线衰减的物质,如在水相中加入NaI。
二、CT机及扫描方法
试验应用ACTIS工业CT/DR系统,系统具有先进的体积CT功能,用于扫描均质柱状岩心驱替试验,实现岩心三维空间油水饱和度的分布数值。系统配置见图1,X射线源发射锥形射线束,穿过放置在转台上的岩心;通过岩心旋转,获得投影数据,一次扫描重建100个切片,从而完成一个三维数据体的扫描。
该系统具有的射线数字照相(DR)功能用于扫描二维模型。系统配置见图2,扇形射线束穿过模型,通过模型水平位移完成一个二维DR图像。该功能用于扫描多层复合韵律油藏模型的驱替更有效。
三、CT计算饱和度分布的基本原理
将试验岩心在i、j、k三个方向上划分为若干网格体(图3),CT扫描测得每个网格体上的X射线线性衰减系数。在实际中,为方便应用将衰减系数转换成CT数,每个网格的CT数用CTijk表示。当岩心中饱和油水两相时,每个单元格CT数表示如下: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 ——油水驱替过程中每个网格的CT数;
Φijk——每个网格的孔隙度,%;
——每个网格的油饱和度,%;
——每个网格的水饱和度,%;
——每个网格岩石骨架的CT数;
CTo——油的CT数;
CTw——水的CT数。
图2 DR扫描二维驱替模型示意图
图3 岩心网格划分示意图
对完全饱和水或完全饱和油的岩心进行扫描,CT数表示如下: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式中: ——完全饱和水时每个网格的CT数;
——完全饱和油时每个网格的CT数。
由(1)、(2)和(3)式得到每个网格的油、水饱和度: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必须利用CT扫描获得完全饱和油水时的CT数分布 ,驱替过程中扫描获得不同时刻的CT数 ,即可计算得到不同时刻饱和度分布。
四、CT数字图像处理
单纯利用CT图像无法反映出驱替过程中油水的动态变化,必须对CT图像进行射线硬化处理、图像矩阵变换、射线漂移处理和体积CT位置校正等,才能进行饱和度分布的计算。
1.射线硬化处理
由于X射线是连续的多色光谱,会造成一种射线硬化的伪像。这种图像的特点是边缘灰度大、中心灰度低,这样得到的饱和度分布图像也是边缘饱和度值高,中间的值低。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利用切片CT数的平均值创建一个反硬化图像来消除射线硬化。
2.图像矩阵变换
对于多孔介质中某一质点P,以其为质心的体积为△V,其孔隙体积为△Vp,孔隙度为:
胜利油区勘探开发论文集
绘制φ和△V的曲线,当△V缩小到某个体积△V0附近时,φ开始剧烈振荡。当△V在孔隙上时,φ=1;当△V在骨架颗粒上时φ=0。对于饱和度计算亦是如此,如果简单的以CT像素矩阵为网格,将使计算的饱和度分布数值剧烈振荡。这即为进行矩阵变换的原因。
3.X射线漂移校正
由于扫描驱替试验长达十几至几十小时,在试验过程中射线检测器不断老化及外界条件的随机变化,导致相同材料的射线衰减值有相当的差别。必须利用标定材料的衰减数据对不同时间CT图像数据进行校正。
4.体积CT位置校正
一方面,体积CT应用锥形X射线束,射线的边缘和中间强度有一定差别。另一方面,体积CT除了中心切片外,其他切片实际上是再现多个椭圆体衰减值的叠加。这种两种情况导致了岩心的k方向各个切片CT数的平均值略有差别。试验需要利用均匀柱状材料进行标定。
五、应用实例
扫描均质岩心内部驱替特征
试验主要目的:研究 CT扫描驱替试验油水饱和度分布的试验和计算方法,不同渗透性均质岩心的饱和度分布特征,以及利用CT扫描确定水驱和聚合物驱的驱替规律。
试验选用均质人造岩心,在常温常压下完成,注入速度0.1ml/min;岩心渗透率684×10-3μm2,孔隙度27.8;岩心直径2.5cm,长度5.7cm;原油粘度为38mPa.s。
图4 采收率与注入倍数关系曲线图
利用CT扫描能够计算驱替过程中油水饱和度的分布、水驱剩余油分布状态、聚合物段塞残余油富集状态,同时获得采收率曲线。图4是CT图像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可以观察到注入聚合物段塞后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注入聚合物段塞后,采收率约为76%,比水驱提高约16%。
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由CT图像处理完成的轴向切片可清晰观察到(图5)。图5为试验一的成像处理结果,黑色代表高含油饱和度,白色代表高含水饱和度,反映在不同注入倍数下油水饱和度的数值分布状态。可以看出,随着水的不断注入,图像由黑变白,岩心内部含油不断减少。在水驱阶段水窜通道明显形成,在窜流通道上,油饱和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微观波及的不均匀性非常明显。注入0.2PV聚合物段塞,有效富集了水驱之后的剩余油,形成了类似活塞式的驱替。通常认为聚合物驱可提高宏观波及系数,而该试验成功地观察到其在微观上也有效地提高了波及的均匀性。
图5 不同注入倍数时的饱和度分布图
图中颜色越黑,反映油饱和度越高;从上到下水饱和度不断减少,注入倍数依次为0、0.36、1.31、2.58、2.88;1为束缚水状态,2~4为水驱过程中的饱和度分布,5为注入0.2PV聚合物段塞后注入0.4PV水后的状态
2.射线数字成象研究韵律模型驱替规律
试验目的:观察韵律模型在不同注入速度下的驱替特征,水窜通道沿渗透层的突进规律,以及油水饱和度在不同驱替阶段的的分布特点。
模型为人工烧制三层反韵律模型,尺寸为:长×高×宽=20cm×5cm×1.5cm;自上而下三层结构高度分别为1.5cm、2.5cm、1cm,渗透率分别为4μm2、2μm2、1μm2。试验在室温(25℃)下进行,平均注入线速度分别为4mm/min、2mm/min、1mm/min。驱替用油为混合机油,25℃下粘度为115mPa·s。
利用DR扫描和CT扫描一样,能够计算模型在二维平面上孔隙度的分布、驱替过程中油水饱和度的分布、水驱剩余油分布状态,以及注入采出曲线。相对CT图像数据处理,DR图像的处理较为简单,同时利用DR图像相减技术还能观察水驱微观通道。
图6 韵律模型 DR成像结果图
从图6中可以看出,两幅图像均为注入速度为1mm/min、注入0.07PV水溶液后,流体沿高渗透层窜进。图6A反映了饱和度分布状态;图6B为利用图像相减获得的流动形态图,流体的冲刷方式与经验有所差别,微观指进异常明显。
主要参考文献
[1]S L Wellington,H J Vinegar.X-Ray Computerized 16983:885~898.
[2]Agrag, Scan and Neural Network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of Detailed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Oil Saturation 35737:695~710.
刘军的学术水平
1、科研1.基于温度信息的连铸中间包钢水液位测量方法研究,博士启动基金,主要负责人,2011.1~2013.12。2. 基于最佳工艺温度的炼钢—连铸流程能耗综合优化系统,国家863项目,参加,2007.5~2010.6,已结题。3. 基于光谱、色谱、软测量等先进检测技术的在线分析装置,国家863项目,参加,2006.12~2009.12,已结题。4. 工业CT信号采集系统实验平台设计,江西省教改课题,参加,2011.1~2012.12。2、发表的论文:一种新的连铸中间包钢水液位测量方法, 电子学报.基于温场分布的熔融金属液位测量方法及应用,计量学报.基于前置反射器的多波长铸坯表面测温方法,计量学报.基于控制点鲁棒提取的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东北大学学报.
工业工程毕业论文怎么写?
我也是毕业生,前两天正在为这个事发愁,还是学长给介绍找的莫文网,效率非常高,很快就帮我解决了 这里有些选题建议,看下吧: 逆向工程中数据压缩方法研究 广西高峰锡矿100号矿体数学经济模型研究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板材成形件三维测量 清水沟磷矿品位模型及露采矿山生产动态管理 新型球磨机衬板耐磨钢的研究及生产应用 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交通流配流模型 100t转炉干法除法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区间值模糊控制研究 聚丙烯双向拉伸薄膜料BOPP-D1产品开发 后过渡金属Ni、Pd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 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技术及其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建筑设计质量评价的应用研究 波纹管热网加热器失效研究 苯装车过程的气体回收研究 石化企业重大危险设备模糊概率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新型可交联聚芳醚砜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石油化工过程人工介入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工作研究在车轮公司工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丙烯腈装置含氰废水 原油提馏装置工艺过程用能分析 大豆肽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金属带式CVT试验测控与光电扭矩传感器的研究 北京清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基于RS485网络的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设计与实现 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辨识与控制 超高频液压振动器及静压轴承机理的研究 大型冶金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 挖掘装载机反铲装置回转液压系统动态分析 酒精生产酵母菌株木糖代谢工程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关于我国行政契约的理论思考和制度设计 无线工业遥控器的研究与设计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改企建制问题探讨 阿坝槽木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投资与分析 基于Alias的逆向工业设计实践研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 黑臭河道净化试验研究及综合治理工程应用 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框架的建构 基于Web的工程图纸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 基于工业CT断层扫描快速反求技术的研究 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及策略研究 以业主为主导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生产线的平衡及优化方法研究 芳48试验区注气开发效果研究 基于ANSYS软件的接触问题分析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新型工业废渣双液注浆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冶金炼钢工业厂房施工工期进度管理 单变量辨识方法的研究与工程化应用 冷热公用工程系统与换热网络的集成优化 SL公司消防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还有什么不懂的,自己问下莫文网的老师吧,态度很好的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有哪些教研成果?
近五年,学院围绕泛函分析与非交换几何及其在动力系统中的应用、偏微分方程及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及科学计算、高维数据统计与金融、精算大数据分析等四个研究方向展开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0余项,重庆市科委重点基金3项。
在Ann. Math., Invent. Math.,J. Amer. Math. Soc.,Adv. Math.,Arch. Rational Mech. Anal.,SIAM系列期刊,J. Diff. Eqns,J. Functional Analysis,Tran. AMS,J. Reine Angew,Math. Ann.,Indiana Univ. Math. J,J. Nonlinear Sci,Israel J. Math., J. Optim. Theory Appl.,J. Global Optim.,European J. Oper. Res.,J. Comput. Phys.,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Scandinavian Actuarial Journal,IEEE系列期刊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350余篇,其中在四大世界顶级数学期刊中的Ann. Math.,Invent. Math和J. Amer. Math. Soc.上发表论文3篇。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项。撰写学术专著3本。
学院充分发挥数学、统计学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自身优势作用,为国家和重庆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服务。例如,作为主要支撑学科之一,本学科参与“工业 CT 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等;推动重庆市数学、统计学领域专家学者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重庆数学、统计学在全国的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积极践行大众数学科普教育与活动,让百姓感受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为国家和重庆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等等。
上一篇:稀土论文文献
下一篇:别致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