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猴头菇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27 15:27

猴头菇研究论文

第一章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

自古以来,菌类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被誉为“山珍”,与海味一样都是席上珍品。它营养丰富,滋味
鲜美,并具有独特的、其他食品无法替代的风味。它又具有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特点,更是
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
求也正逐步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正成为现代人开始普遍接受的
生活理念。正源于此,正确全面认识食用菌的营养成分,科学合理地膳食食用菌,才能真正利用好食用菌
的营养价值。
作为优质的绿色食源,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作用是很突出的。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各种食用菌的性质、功
能及作用,现将食用菌的主要营养成分介绍如下。
1、食用菌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它不仅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材料,而且是机体合成多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
原料。
人体的蛋白质含量仅次于水,约占体重的16%。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体内有10-11公斤的蛋白质。对蛋
白质的需求,以一个成人为例,每天所需蛋白质平均量为0.92g/kg,推荐摄入量每天平均为1.16g/kg体重
。蛋白质还是一种产能营养素,蛋白质供给的热量约占人体总热能的1/10(发育中的青少年占到1/6)。
食用菌粗蛋白质含量为其干重的13%-46%,远高于水果、蔬菜和粮食作物,可与肉、蛋类食物媲美,营养
价值高。比如常见食用菌干品中,猴头菇蛋白质含量为26.3%,香菇为20%,金针菇含量为162%,黑木耳为
12.1%,而鲫鱼17.1%,鸡193%,土鸡蛋14.4%,猪肉13.2%,牛肉19.9%。同时,食用菌蛋白质的质量优于
肉类。食用菌不含胆固醇,但含丰富的类甾醇(麦角固醇),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作用。而动物性
食品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但是鱼、肉类均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吃多了容易增加胆固醇的摄入量,进而引发
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
蛋白质由主要的20种基本氨基酸组成,并且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为人体所吸
收。考察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氨基酸配比是否与人体代谢的需要平衡是判定蛋白质是否优越的另一个指标
。谷物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但谷物中的氨基酸配比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要,尤其缺乏赖氨酸。禾本科作物
种子常缺乏其中的1-2种氨基酸。食用菌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平均含17-18种氨基酸、包括人
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18种
氨基酸的总量在10.71%-24.81%,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的比例为30%-50%。同时食用菌所含氨
基酸主要是L型氨基酸,70%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是极好的营养保健食品。
2、食用菌的糖类
糖类是生命的主要能源物质,人类膳食中约40%-80%的能量来源于糖类。膳食的糖类有淀粉、双糖、单糖
,通过消化吸收进入人体的则主要葡萄糖,在体内可以合成糖原。
研究表明,摄入糖以多糖的形式为好。因为摄入多糖(主要是淀粉)的同时,能获得其他营养素,以及膳
食纤维,而摄入单、双糖(主要是蔗糖)过多,能诱发龋齿、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如平菇类的多糖含量是46.6%-81.8%,双孢蘑菇干重的60%为多糖。随着食品
营养学和分子生态学的发展,人们注意到食用菌中多糖对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是很多的。例如香菇、黑木
耳、银耳、灵芝、茯苓、猴头菇、竹荪、灰树花等真菌中的某些多糖成分,具有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抗体产
生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生理功能。同时,这些真菌有些多糖还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对癌细胞具有
很强的抑制能力。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食用菌抗脂肪肝、抗衰老、抗病素等生理作用不断地得到报道

3、食用菌的脂类
脂类是脂肪、磷脂和胆固醇的总称。脂肪是人体得要的供能营养素,也是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人体合理
膳食的总能量约有20%-30%是由脂肪供给。磷脂和胆固醇是细胞的构成原料,与蛋白质构成生物膜,以及
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还是人体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脂肪的摄入过多,易导致摄取热能超过身体所需,引起超重肥胖。肥胖者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动肪硬化
、糖尿病及胆道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高脂肪膳食与肠癌、乳腺癌等发病率有一定关系。摄入脂
肪酸的种类、胆固醇的量等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
酸三大类。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和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取自食物,
故称“必须脂肪酸”,缺少它们就会产生一系列缺乏症状,如生长迟缓、皮炎等。
动物性食物蛋白含量高于植物性食物,而服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比例平衡。但是,脂肪含量也大大高于
植物性食物,且饱和脂肪酸占较大比例。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不但会引起发胖,还易引发某些心脑血管系
统的疾病。而食用菌蛋白质含量高,可与肉类相媲美,但是脂肪含量却极低,仅为干重的0.6%-3%,是很
好的高蛋白低能值食物。在其很低的脂肪含量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可有效地清
除人体血液中的垃圾,延缓衰老,还有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和血液粘稠度、预防高血压、动肪粥样硬化和脑
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是健美减肥者的首选食品。
4、食用菌的维生素
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的原料,也不供给热能,但它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必须的营养物质。缺乏时会使
人体物质代谢发生故障,甚至造成疾病,即“维生素缺乏症”,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很少但大多数维生素
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维生素的种类很多,根据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四大类。它们溶于脂肪和脂溶剂,不溶于水,再食物中与脂类共同存
在,人体摄入这类维生素以后,大部分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因此摄入过多会引起中毒,但缺乏时症状出现
缓慢。另一类为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B12及维生素C、烟酸、叶酸、生物素等。顾名
思义,水溶性维生素溶于水而不溶于脂肪及脂溶剂,在满足了人体的需要后,多余的将由尿排出,因此摄
入过量时不易出现毒性,但缺乏时症状出现较快。
维生素A是视紫质的组成部分,视紫质与夜盲症有关,故缺乏维生素A可以发生夜盲症。蜜环菌、羊肚菌、
鸡油菌以富含维生素A著称,多食此类蘑菇可以防止视力失常、夜盲症、眼角膜硬化以及皮肤炎症,还可
促进性腺功能。
食用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B12的含量比肉类还要高。它能防止恶性贫血,改善神经功能,并有降低血
脂的作用。
一般说,人体相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B1,双孢蘑菇、大红菇、黑木耳中所含的维生素B1比一般植物性食品
都要高,对提高食欲、恢复大脑功能、增加乳汁有一定好处,心脏病、神经炎、胃肠功能障碍、脚气症患
者多食此类蘑菇有助于身体康复。
维生素B2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可提高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能有效防止各种粘膜及皮
肤炎症;还能和烟酸协调进行各种解素作用。一般的食用菌都含有维生素B2,大红菇、松茸、香菇、羊肚
菌中含量更为突出。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因具有高度还原性而具有抗氧化作用。并且是羟化过程底物和酶的辅助因子,参
与胶原的合成,促进伤口愈合,并具有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动作性食物和牛奶等食
品中维生素C含量很少,但平菇、香菇、草菇、四孢蘑菇中富含维生素C,一般食用菌中也均含有。
维生素D是菇类中最常见的维生素,以香菇的含量最高,每克干香菇含128个国际单位,是以营养价值高见
称的大豆的21倍,紫菜的8倍。一个正常人每天需要维生素D为400个国际单位,这样每天食用3-4克香菇就
可以满足对维生素D的需要。维生素D是钙质成骨的必须因素。所以,多是香菇可防止儿童因钙代谢障碍所
致的佝偻病,妊妇、产妇的骨软化症,并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抗御能力。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与精子生成和繁殖能力有关。其中最突出的化学性质是抗氧化作用。它能增强细胞
抗氧化能力,有利于维持各种细胞膜的完整性。研究认为,维生素E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譬如:抗
衰老作用、抗凝血作用、增强免疫力、改善未梢血液循环、防止动脉硬化等等。灵芝、黑木耳、栗菇等菌
中维生素E含量较丰富。
以玉米和高梁为主食的人群中,有可能出现由于维生素PP(烟酸、尼克酸)引起的癞皮病,表现为皮炎、
腹泻及痴呆。四孢蘑菇、口蘑、香菇等食用菌中的含量丰富,多食有助于促进消化,保持皮肤和神经系统
的健康。
5、食用菌中的矿物盐
人体已发现有20余种必需的无机元素,约占人体重量的4-5%。其中含量较多(>5g)的有钙、磷、钾、钠
、镁、氯和硫7种,每天膳食需要都在100mg以上,成为常量无素。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
下(<0.01%)的元素。微量元素含量虽微,但与生长、发育、营养、健康、疾病、衰老等生理过程关系密切
,是重要营养素。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专家委员会确定制定山石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微量元素种类为铁、
锌、硒、碘、铜、锰、铬、氟、钼共9种。
通常,衡量食物中无机盐的质量,主要看钙、磷、铁等元素的含量,而食用菌是人类膳食所需矿物质的很
好的来源。食用菌含有丰富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其灰分一般占干重的2%-15%,除钙、镁、铁、钾、磷、
铜、锌、锰含量较高外,并且富含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防治心脑血管病等现代疾病的微量元素硒和
锗等。
(1)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之一,约占体重的2%。钙不仅是构成骨骼组织的重要矿物质成分,而且
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维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激活许多重要的酶,参与血液的凝固。缺钙可导致骨软
化病、骨质疏松症等。中国营养学会推荐18-50岁成年人的钙每天适宜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后的中老人
年为1000mg。
常见食用菌中含钙量较的多的有:黑木耳、口蘑、香菇、草菇、羊肚菌、冬菇和银耳。
(2)磷 磷占成人体重的1%,常与钙结成“搭挡”,成为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材料。磷又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参与细胞的各项能活动。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以上成年人的磷每天适摄入量为700mg,合理膳食的磷含
量往往超过人体的需要,所以人体的磷缺乏很少见。
常见的含磷量较高的食用菌有:羊肚菌、口蘑、冬菇、大红菇、黄菇、香菇、黑木耳、银耳和楱蘑。
(3)铁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铁与人体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关系。铁是血红蛋白的重
要组成成分,具有在呼吸中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作用;又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系统的组成部分;并
且对维持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需的。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由于食物中最常见的
铁形式是不溶的。且肠道内吸收很差。故缺铁性贫血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营养问题。我国营养学会推荐18岁
以上男性和女性铁的每天适宜摄入量分别是15和20mg,孕妇晚期最高到每天35mg。
常见含铁丰富的食用菌有普中红菇、珍珠白蘑、香杏白蘑、黑木耳、松蘑和香菇。它们的含铁量是一般蔬
菜的数十倍。
(4)锌 锌具有促进生长发肓,促进组织修复再生,保护皮肤健康,促进免疫功能,促进食欲、正常的物质
代谢及多种内分沁腺功能等作用。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肩不良;孕妇缺锌可导致婴儿脑发肓不良、智力
低下,即使出生后补锌也无济于事。我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男性每天锌的适宜摄入量为15.0mg,女性
11.5mg。
双孢蘑菇、口蘑、楱蘑、羊肚菌和松蘑等食用菌中含锌量相当高,就连最为常见的平菇含锌量也比牛奶高

(5)硒 硒在人体内绝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是人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合成。硒在体内起着抗氧
化功能,某些含硒酶通过消除脂质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
中,补充硒可以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硒和金属有很强的亲和力,能解除体内重金属的毒性作用,是一种
天然的对抗重金属的解毒剂。有研究指出每天硒摄入量250-300微克对致癌作用有着化学预防作用,这一
剂量对硒摄入量低或不足的人群较为明显。我国已证实硒缺乏是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食用菌中含硒最高的是双孢蘑菇,美味牛肝菌、候头菌、珍珠白蘑和松蘑中含量也较为丰富。
(6)锗 锗目前还未被认为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由于许多名贵中药材的独特医疗保健作用被认为是与
其含有丰富的有机锗有关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消炎与免疫调节、抗病毒、抗氧化,抗
衰老、降血脂等多重功能。锗化合物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型抗癌药物具有抗癌谱广、毒性极低的特点、如锗
-132作为一种广谱抗癌药物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灵芝中的有机锗被认为是灵芝防癌抗癌能力的有效成分,其含量是人参的3-6倍。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年来主编: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杨月欣主编: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3]蔡美琴主编,医学营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201、
[4]邵俊杰主编,保健食品,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陈士瑜主编,菌类谈荟,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6]张树庭,,食用蕈菌及其裁培,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
[7]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营素参考摄入量(简要本),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8]徐锦堂主编,中国药用真菌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井冈山猴头菇的优点和特点

  猴头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真菌,猴头菌性平,味甘能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国内已广泛应用于医治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食道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试验反复证明,猴头菇药用价值不断地在挖掘出新的内涵,猴头菇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抗溃疡和抗炎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保肝护肝作用

  4、抗衰老作用

  5、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

  6、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猴头菇是蘑菇的一个种类,生长在柞树干上。刚生出时呈乳白色,逐渐转微黄,采集干燥后变为黄褐色,形状酷似猴子脑袋,故称为猴头菇。猴头菇是一种著名的食品,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菇也是一种名贵药材,能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猴头菇主要产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

  又叫猴头、猴头菌,因其外形酷似小猴子的头而得名。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长期以来,人们把它同熊掌、海参、鱼翅共同列为“四大名菜”,或把它与燕窝相提并论。它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民间谚语有“多食猴头,返老还童”之说。

  猴头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是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它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以延缓人体衰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猴头能抑制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可以预防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经过蒸煮于睡前食用,对患有气管、食道及平滑肌组织疾患者有保健作用,可安眠平喘,增强细胞活力和抵抗力。

  老少皆宜。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患有咳喘的人均可食用。

  适用量:干猴头菇每次20克。

  温馨提示:人工培育的猴头菇营养成分高于野生的。食用猴头菇要经过洗涤、涨发、漂洗和烹制四个阶段,使猴头菇软烂如豆腐时,其营养成分才能完全析出。
  一、概述
  猴头菇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药用真菌,素称“蘑菇之王”,它与熊掌、燕窝、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自古以来被誉为“山珍”。
  在我国,猴头菇主要生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四川、贵州、山西、河北及湖北等。猴头菌多属腐生型食用菌,我国1959年开始人工栽培研究成功。1979我国猴头菌产量已居世界各国之首,产品已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
  猴头菇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每100g干猴头菌中含水10.2g、蛋白质26.3g、脂肪4.2g、碳水化合物44.9g、粗纤维6.4g、钙2mg、磷856mg、铁18mg、硫胺素0.69mg、胡萝卜素0.01mg、核黄素1.89mg。
  猴头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助消化,利五脏,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神经衰弱等有特异疗效,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猴头菌中含有多糖、多肽类物质,对消化道中肿瘤有一定的治疗和抑制作用。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猴头菌的外形似猴子的头,因而得名。孢子透明无色,表面光滑,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大小约6.5-7.5um×5×5.5um。菌丝细胞壁薄,具横隔,有锁状联合。菌丝直径为10-20um。
  子实体呈块状,扁半球形或头形,肉质,直径5-15cm,不分枝(与假猴头菌的区别)。新鲜时呈白色,干燥时变成黄色至浅褐色。子实体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菌刺密集下垂,覆盖整个子实体,肉刺圆筒形,刺长1-5cm,粗1-2mm,每一根细刺的表面都布满子实层,子实层上密集生长着担子及囊状体,但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
  2、生长发育
  猴头菌的生活史从担孢子萌发开始,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单核菌丝体,但不能形成子实体。只有两种性别不同的单核菌丝,通过异宗结合后才能形成有生育力的双核菌丝。此时菌丝组织化,最后形成子实体。
  3、生长发育条件
  野生猴头菌多发生于森林不太稠密,空气较流通,湿度较高及20℃左右的环境条件。
  (1)营养
  猴头菇属木材腐生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能广泛利用碳源、氮源、矿质元素及维生素等。人工栽培时,适宜树种的木屑是最经济而优良的碳源。而甘蔗渣、棉籽壳等也是理想的碳源。麸皮和米糠是良好的氮源,其它能利用的氮源还有尿素、蛋白胨、铵盐、硝酸盐等。
  生长发育过程还要适宜的C/N比,菌丝生长阶段以25:1为宜;子实体生育阶段以35-45:1最适宜。此外,猴头菌在生长中还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磷、钾、镁及钙等矿质离子。
  (2)温度
  猴头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6-34℃,最适温度为25℃左右,低于6℃,菌丝代谢作用停止;高于30℃时菌丝生长缓慢易老化,35℃时停止生长。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2-24℃,以18-20℃最适宜。当温度高于25℃时,子实体生长缓慢或不形成子实体;温度低于10℃时,子实体开始发红,随着温度的下降,色泽加深,无食用价值。
  (3)水分和湿度
  培养基质的适宜含水量为60-70%,当含水量低于50%或高于80%,猴头菌原基分化数量显著减少,子实体晚熟,产量降低。对相对湿度的要求,菌丝培养发育阶段以70%为宜;子实体形成阶段则需要达到85-90%,此时子实体生长迅速而洁白。若低于70%,则子实体表面失水严重,菇体干缩,变黄色,菌刺短,伸长不开,导致减产;反之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5%,则菌刺长而粗,菇体球心小,分枝状,形成“花菇”。一个直径5-10cm的猴头子实体,每日水分蒸发量达2-6g。
  (4)空气
  猴头菌属好气性菌类,对CO2浓度反应非常敏感,当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时,就会刺激菌柄的不断分枝,形成珊瑚状的畸形菇,因此菇房保持新鲜的空气极重要。
  (5)光照
  猴头菌菌丝生长阶段基本上不需要光,但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形成原基,需要有50lx的散射光才能刺激原基分化。子实体生长阶段则需要充足的散射光,光强度在200-400lx时,菇体生长充实而洁白,但光强高于1000lx时,菇体发红,质量差,产量下降。
  猴头菌子实体的菌刺生长具有明显的向地性,因此在管理中不宜过多地改变容器的摆设方向,否则会形成菌刺卷曲的畸形菇。
  (6)酸碱度
  猴头菌属喜酸性菌类,菌丝生长阶段在pH2.4-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但以pH4最适宜。当pH在7以上时,菌丝生长不良,菌落呈不规划状。子实体生长阶段以pH4-5最适宜。
  三、栽培技术(以袋栽培为例)
  1、品种选择
  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C9、H11、H5.28、H401、H801、Hsm。出菇快,产量较高的优良菌株主要有C9、H5.28。
  2、栽培季节
  猴头菌的栽培季节,应根据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以16-20℃为最适宜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华南地区春季在2-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10月接种栽培为佳。
  3、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
  培养料的配制:
  (1)培养料的配方:
  ① 棉籽壳50%,木屑30%,麦皮16%,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② 草粉50%,木屑26%,麦皮20%,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③ 木屑69.5%,麦皮25%,黄豆粉2%,石膏或碳酸钙2%,糖1%,尿素0.5%。
  配制时,先将主料拌和均匀,再将其它辅助料如石膏粉、过磷酸钙或糖等溶解于水后,缓慢喷洒入培养料中,料:水=1:1.2-1.5,使含水量达到70%左右。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稍闷半小时,使料充分湿润,而且吸水均匀,防止干湿不匀现象。因为猴头菌喜欢酸性,培养料中不宜加石灰,使料的pH控制在4-5之间。
  (2)装袋:前装培养料的塑料袋规格不一,但以15×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常用,每袋可装干料0.2-0.25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将料压实,上下松紧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净,以避免杂菌从袋口侵入。装满料后,从中央打上通气接种孔,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
  4、培养料的消毒:采用高压消毒灭菌,也可采用常压灭菌,当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4h以上,停火后再密闭4-6h。
  5、播种发菌
  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袋接5个穴,接种后,将菌筒搬入培养室,按“井”字形堆叠发菌,培养室内温度维持20~25℃,空气湿度65%左右,遮光培养。于菌丝生长旺盛期(接种后15天左右),温度降低至20℃左右。经20-28天培养,菌筒的菌丝基本长满,应及时将菌筒搬入菇棚进行催蕾出菇。
  6、出菇期管理:丝长满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并进行立架出菇。
  (1)调节温度: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4-20℃之间,以利其迅速生长,温度过高时,应早、晚开窗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子实体生长缓慢,应适当增加温度,促进其生长。
  (2)保持湿度:水应掌握“勤喷、少喷”的原则。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左右。湿度过大,会引起子实体早熟,质量差;湿度过低,生长缓慢,易变黄干缩。
  (3) 加强通风换气:持空气新鲜是促进子实体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通气不良,CO2过多,易出现珊瑚状畸形菇。
  (4)掌握适宜光线:头菌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若光线不足,子实体原基不易形成,对已形成的子实体,甚至造成畸形菇。但要防止阳光直晒。
  7、采收
  一般猴头生长7-10天,当猴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猴头采收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培养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一般管理好可采收3-4批菇,生物转化率达90-115%左右。

四大山珍海味之一:猴头菇

猴头菇,因为其形状酷似猴子的头而得名。

天然的猴头菇极其珍贵,在中国与熊掌、燕窝、鱼翅齐名四大山珍海味;其珍贵也被作为宫廷料理,受到历代皇帝的喜爱,也被称做梦幻的菌菇。

生态

天然的猴头菇生长在森林深处,也因为猴头菇并不会群体生长,所以不好被发现。

猴头菇喜欢生长于低温、湿气重、昼夜温度很大、日照时间很长、雨量多、树木茂密的森林且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中国有名的产地是黑龙江的大兴安岭、福建的宁德古田、江西吉安市井冈山,特别是黑龙江海林市更被誉为猴头菇之乡,生产量为全国第一。

野生的猴头菇通常生长于夏秋之际,一般生长在麻栎、山毛栎、栓皮栎、青刚栎、蒙古栎和胡桃科的胡桃倒木及活树虫孔中,悬挂于枯干或活树的枯死部分。

型态

猴头菇为齿菌科的食用菌类,子实体的菇伞和菇柄不明显,菌伞表面上有白色毛绒状肉刺,直径约为8~25cm不等。

触感柔软如海绵状,且带着奶油般的白色,慢慢成熟后转变为淡褐色,肉刺呈圆筒状,刺长约0.5-6cm,粗约1~7mm,肉质柔软容易撕裂,在中国有“菜中的肉”之称。

药用价值

除了作为食品,猴头菇也被作为中药使用,古书开始记载猴头菇的历史可以追朔到400年前的《农政全书》,当时是作为民间的一种食材。

猴头菇的营养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很好的滋养效果,且也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在中国的医学杂志刊登了,猴头菇亦有镇静作用,能够抑制自律神经失调,且也能治疗失眠。

1978年出版的《中国药用真菌》(山西人民出版社),也被介绍猴头菇能够运用在治疗胃、神经衰弱、体虚等症状的菌类。

1990年出版的《新华本草纲目》更被详细的介绍猴头菇的各种药用价值。

从猴头菇所提炼出来的浓缩液更被使用作为胃肠的药剂在市面上贩售。某品牌太**猴头菇胃肠保健口服液更是被大多数中国人熟知的,20年以上的民用保健品。

营养价值

猴头菇的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矿物质中,含有丰富的磷、铁、钙、钾、钠、镁、锌等;维他命方面也含有B1、B2、B6、B12、维生素PP等多种维他命B群。

特别是其维他命的含量,是牛肉的35倍,每100克中含有3.53毫克以上。

其对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和麦角固醇,以及各种活性多醣体也是含有很多。

猴头菇的膳食纤维也是很丰富,每100克有高达37克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肠内引发癌症的物质吸收,并有效帮助排便,其众多的功效也倍受期待。

效果 效能

猴头菇含有提高免疫力的成分,对于老人痴呆症、糖尿病、癌症、新陈代谢症候群等可有效的防止。

临床实验也发现猴头菇中所含有的D-threitol、D-arabinitol、棕榈酸等抗酸化物质,对于血液中的脂肪以及血糖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抗癌效果

猴头菇所含有的各种多醣体,能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进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的效果。

一般抗癌剂是让癌细胞停止扩散,不让癌细胞做动;而猴头菇含有的各种多醣体并不是抑制癌细胞生长,而是活化攻击癌细胞的巨噬细胞,让人体免疫力提升,进而得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效果。

猴头菇对于NGF(神经成长因子)有促进合成的作用,NGF是构成脑神经细胞的重要元素,日本东北大学的临床研究发现猴头菇的萃取液对于NGF的合成是有效果的;在日本其他的医院研究也指出摄取猴头菇能够对脑血管障碍、帕金森氏症、脊椎小脑变性症等的患者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安全

猴头菇既可以做为食品又可以作为药材使用,目前研究中并未发现服用出现副作用的报告,因此长期食用猴头菇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很低、安全性高,即使作为食品烹调,也不需要担心。

上一篇:西电论文查重网

下一篇:期刊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