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地图毕业论文
谭盾地图毕业论文
谭盾把民间音乐的表演,和交响乐队以及大提琴的对位,作为协奏曲中的一种文化对话。他把原始民间音乐进行剪辑后,原封不动地在与交响乐的对应中展示出来。根据“听音寻路”的思维原则,谭盾是在用音乐的对话,在这部交响乐作品中进行“文化寻根”。
在这部音乐作品中,谭盾通过影像,还展现了“吹树叶”、“打溜子”、“飞歌”、“石鼓”、“苗族唢呐”、“芦笙”等等民间音乐的吹奏、演唱、舞蹈等等场面,最让人感动的是苗家女歌手与大提琴的“飞歌对话”:苗族歌手一段放歌,似乎在寻找远方的亲人,稍倾,影像中的她,好像在等待回音,此时,大提琴一段令人思绪顿起的旋律,让屏幕上的苗家女脸露笑容,于是,一段爱情“飞歌”又嘹亮响起……。这种戏剧性的表现,让这部作品显然增添了不少情趣。
这部《地图》通过交响乐队表现的主题,是现代人对中国民间音乐的重新审视,对文化之根的再度思考。在这一点上,谭盾以奇出异想的聪明,生动地实现了他的创作构思。然而,如果以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去看待,由于影像中采用的民间音乐表演场景比较单薄,因此还显得猎奇的色彩多了一些。如果谭盾能在记录的影像中,多加入一些产生这些音乐的生活形态,以此与现代音乐相对应,就更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深度和思想深度。
谭盾心中的《地图》
把流动的地图带回家
结合自身谈谈对谭盾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谭盾作品我很难给你一堆理性的理解,我就说说感受吧。有一段时间我经历了某些痛苦,心里很难过,感觉需要点音乐去碰一下心里的某个位置。于是我像前几次一样打开播放器,带上耳机,听贝多芬。这次居然无感,心里还是难受。于是改听莫扎特、肖邦、马勒这些同样著名的心灵鸡汤,然而依然是很难受。但是当我听到谭盾的《纸乐》,慢慢地跟着他的思路走,却忽然发现我的内心已经受到了滋养。那是一种比贝多芬的更温柔,比莫扎特的更深沉,比肖邦的更干净,比马勒的更宽广的,前所未有的神奇感受。
求 梁衡 写谭盾的文章
1957年8月8日,谭盾出生于湖南长沙丝茅冲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父亲在部队工作,母亲是部队医院的一名医生。谭盾从小并没有比一般人更好地接受音乐熏陶的条件。说起谭盾与音乐结缘,还带有一点传奇色彩,小时候在乡下,谭盾最喜欢追随民间,为红白喜事做道场的乐师,谭盾认为这些人能够用音乐与前生来世对话,谭盾也想成为这样的艺人。因此他违背家人让他学医的愿望,总是拿着把破旧的琴一直苦练。
如果时光追溯到几十年前,你肯定会看到在长沙郊外一个叫丝茅冲的地方,在红白喜事的人群里,一个打着赤脚的少年,他就站在那些艺人跟前,昂着头,目光中带着兴奋和痴迷。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满身尘土的乡下小子,有一天会站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音乐家。
和那些自小受到正统音乐教育的人相比,从小听着巫师术士们音乐长大的谭盾, 接触音乐的最初方式,显然是富有传奇性的。这让他的音乐之路染上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而正是这种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东西,让谭盾的音乐生机勃勃,感人至深。
谭盾知道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去表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这手段和他少年时受到的影响息息相关。他曾经多次谈到一个故事,年轻的时候,他在湘西遇见一个会用石头奏乐的老人,那些看似普通的石头,总会在老人手里奏出美妙的音乐。更神奇的是,每次演奏完,老人都会将石头丢在地上,排列出《易经》中的种种卦象。
谭盾痴迷了。这件事情也象很多年前的童年记忆一样,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脑海里。许多年后,当他想为波士顿交响乐团创作交响乐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那个老人。他曾回到湘西去找,但是老人已经去世。自此之后,没有人知道石头音乐怎么演奏了。
这件事情直接促成了谭盾后来的重要作品《地图》。其中有一个“石鼓“的段落,表演者正是谭盾本人,他双手握着不同的石头,不断的敲击、拍打、磨擦。那段音乐激情飞扬,配合大屏幕上不断出现的石头落在地上的各种图案,神秘而感人,谭盾用这种方式完成了对那位老人的纪念。
对于谭盾来说,音乐就是生活本身,生活就是音乐的来源。在很多场合,谭盾总是乐于谈他的童年,在泥土和民间艺人歌声中的童年,这样的童年,这样的记忆,对于他来说,是永远的表达方式。
谭盾有一把很特别的小提琴,说这把小提琴特别,是因为它只有3根弦。谭盾说这把琴是用舅舅的军转机会换来的,因为第四根弦价格贵,一直买不起。可就是这样一把琴,成了谭盾音乐之路的起点。
1975年,谭盾被下放到了雷锋的故乡,他已为自己从此就和音乐无缘了。一年之后,事情有了转机。1976年湖南京剧团在下乡演出时发生了翻船事故,人员伤亡很多,省里决定招收一批音乐家把京剧团重新组建起来,拉得一手好胡琴的谭盾被挑中了。
1977年,高考恢复了,谭盾以“农民音乐家”的身份被推荐参加了考试。高考决定了谭盾一生的命运。坐着火车去高考,因为没有钱,谭盾只能逃票。为了逃避查票,他做了一块“厕所已坏”的牌子挂在厕所门上。“那次我在厕所里憋了二十几个小时,只吃了几个随身带的茶叶蛋,又饿又臭,难受极了。”火车到站的时候,谭盾已经筋疲力尽。
考试的时候,谭盾拿着他那把3根弦的小提琴站在了老师面前,老师让他拉一段莫扎特的曲子,他不知道莫扎特是谁,也没听说过贝多芬。谭盾把他的那把小提琴当成二胡拉,可正是音乐里面那种扎根于泥土的东西,感染了主考老师,最终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据说谭盾是挑着一根扁担,前面一个背包后面一个水桶进校园的,当时班上就有人叫他“湖南地主”。从湖南到北京谭盾是带着一肚子湖南民歌来的。和那些受过正统音乐教育的同学相比,谭盾显然有很大差距,但是音乐方面的天份和湖南人的执著,使他成了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更被誉为当时中央音乐学院的“四大才子”之一。
1979年,谭盾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在这个交响乐中,他用了很多板鼓、萧等民族乐器和一些前卫的技术、音响。作品一出来就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欣赏,也有人反对、批评。谭盾不为所动,不断在声音、技术上进行探索。1983年的交响乐《风雅颂》获得了国际作曲大奖,其后的一些作品也都在国际上屡屡折桂,尚在学校的谭盾成了最早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作曲家。
这个时候,谭盾有些不满足了,他需要一个更大的舞台,一个能够彻底给他自由的舞台——他要出国。
1986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奖学金的谭盾,带着改变西方音乐的决心,来到了纽约。这时候的谭盾象一个高贵的骑士,有着自己的理想。他要把中国音乐带到世界,让世界聆听来自中国的声音;他要用自己的自由和想像,用自己的思考来完成对传统音乐的革新与颠覆。
但是迎接他的,却是一条异常艰辛的道路。和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为了生活,谭盾曾在餐馆里洗盘子。此外他还要到街头去拉琴。“我一般都是在凌晨3点钟拉琴,因为白天要读书,傍晚要去打一份工,到晚上10点钟再做功课,做完功课就想明天的饭钱怎么办,明天买书的钱哪里来?然后就拎着提琴上街拉一段。在纽约的学习很艰苦,但是也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谭盾拉琴的时候有一个黑人朋友也在街头拉琴。10年之后,已经功成名就的谭盾经过那个地方,发现那个黑人朋友还在那里拉。见到谭盾,黑人朋友很高兴,问他现在在哪里拉琴,谭盾说在林肯中心。黑人朋友羡慕地告诉谭盾,在林肯中心的外面拉能赚到不少钱。谭盾只是笑笑,他没告诉这个昔日和自己抢位子的朋友,自已在林肯中心里面拉。
人们都说,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谭盾有的,是骨子里的执著,这是他成功的关键。留学生活塑造了谭盾,这个从湖南展趐的雄鹰,经过风雨的锤炼,终于在异国的土地上逆风高飞。开始的时候,《纽约时报》对谭盾中西融合的音乐尝试大加讽刺:“谭盾根本不会写交响乐,他还是回中国写二胡吧。”十年之后,《纽约时报》把他评为“全球十大音乐家”之一。
从1990年开始,谭盾进行了一系列试图把剧场表演和乐队结合起来的“乐队剧场”创作,其中为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乐队写的《鬼戏》及为日本NHK交响乐团创作的《门》因其特别的表现方式而引起轰动。1995年受德国著名作曲家汉斯推荐,谭盾成为慕尼黑国际音乐戏剧比赛评委;1996年受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满澈提名,获加拿大格兰.格德音乐奖;1997年,他被德国权威音乐杂志《歌剧世界》评为“本年度最佳作曲家”;1999年,谭盾荣获当今世界最权威的格威文美尔作曲大奖;2001年,他因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赢得使他声名远播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金像奖。
在众多人眼里,谭盾是个音乐界的异数。纸张、陶器、水,这些对于别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东西,经过他的手就会成为震动乐坛的“有机音乐”。谭盾的成功和他获得的那些荣誉,源于他站在中国和世界的交汇点上形成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和他的留学获得显然是分不开的。
他像一个骑士,驰骋于音乐的原野,热烈而执著,用自己的音乐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杨燕迪的论文及文章
《对于我国音乐理论工作的一点看法》(《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对我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现状的思考》(《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4期)《音乐体验的层次与方式》(《人民音乐》1986年第8期)《自我意识与音乐思维》(与孙国忠、洛秦合作,《上海艺术家》1987年第2期)《音乐史家的自诘与迷惑》(《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2期)《现代音乐的荒诞状态》(《中国音乐报》1989年2月3日第3版)《在突破中寻找自身》(《中国音乐报》1989年3月17日第3版)《1989年音乐学方法论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1990年卷)《实证主义及其衰落--二次大战后英美音乐学发展述评》(《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1期)《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黄钟》1990年第1期)《关于西方音乐书目翻译的选题推荐》(《音乐学术信息》1990年第1期)《寻找自立--谈西方音乐研究在中国的意义》(《人民音乐》1990年第2期)《荒诞及其本质--西方先锋派音乐中的主体抛弃与自我肯定》(《音乐生活》1990年第3期)《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上、下,《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第3期)《西方音乐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代表著述》(上、下, 《艺苑》音乐版,1992年第2期、第3期。)《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音乐研究》1993年第4期)《无言的恳谈--漫话室内乐》(《音乐爱好者》1994年第5期)《音乐断想》(十二则,《音乐爱好者》1994年第6期)《今日权威碟评》(CD乐评四则,《音乐爱好者》1994年第6期)《音乐中的幽默》(《音乐爱好者》,1995年第1期)《西方音乐断代史研究导论》 (上、下,与孙国忠合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第3期)《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 (《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4期。本文曾获上海市九四年至九五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听乐与读乐》(《音乐爱好者》1995年第6期)《悲歌经典莎翁情--写在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沪首演之际》(《歌剧艺术研究》1996年第3期。删节版《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载《新民晚报》1996年5月26日第15版。《唱片感受与现场体验》(《现代音响技术》1996年第7号)《孤傲天才 现代隐士--记钢琴怪杰格伦·古尔德》(《东方歌声》1996年第11期)《个体感悟与东方寓言--评97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海外华人作品音乐会》(《音乐周报》1997年12月19日第3版)《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1期)《经典故事 重新诠释--刘敦南舞剧〈梁祝〉观后》(《人民音乐》1998每第1期)《责任与人性的冲突――写在中国首演〈阿依达〉之际》(《文汇报》1998年9月2日第8版"笔会"专刊,《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6期转载)《音乐的心灵回声――贺〈音乐爱好者〉发刊百期》(《文汇报》1998年10月18日第4版"笔会"专刊)《浮士德传奇的歌剧演绎》(《文汇报》1998年11月15日"笔会"专刊第4版;《歌剧艺术研究》1999年第1期转载)《歌剧〈浮士德〉:背景、诠释与评价》(上海大剧院98年11月下旬上演歌剧《浮士德》节目单专论)《古诺〈浮士德〉的上海之旅》(《新民晚报》1998年11月20日第32版;《歌剧艺术研究》1999年第1期转载)《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起源、音乐功能与展望》(《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6期》)《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音乐艺术》1998年第4期)《体验合奏之乐》《新民晚报》(1998年12月18日第32版)《1996年西方音乐研究综述》(载《中国音乐年鉴》1997卷)《解读〈茶花女〉:现实主义与心理洞察》(载1999年12月上海大剧院演出《茶花女》节目单,后转载于《音乐爱好者》2000年第1期)《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评克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音乐艺术》2000年第1期)《期待郑京和》(《新民晚报》(2000年4月6日第17版)《〈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译后琐记》(《音乐艺术》2000年第2期)《坚守抑或退却?》(《文汇报》2000年2月24日第11版)《"专业乐迷"自白录》(《文汇报》2000年7月4日第11版)《〈简明牛津音乐史〉简介》(《音乐爱好者》2000年第3期)《巴赫的神性》(《爱乐》2000年第3期)《启蒙和觉醒――莫扎特〈魔笛〉的内》(《文汇报》9月9日第9版)《非常时代的诗意锻造――重听田丰交响合唱〈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音乐周报》2000年9月15日第3版)《科普兰研究的新启示――读何平新著〈科普兰与他的音乐世界〉》(《中国音乐学》2000年第3期。)《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注释解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绪论》( 载《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未来的同代人――古斯塔夫·马勒》(载《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艺术歌曲创作漫谈――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观后记》(《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寻访中国音乐之"真"》(《读书》2001年第2期)《〈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本前言》(删节版,《音乐爱好者》2001年第2期;另,此文的全文以""超越时间"的音乐史"为题刊登在《读书》杂志2001年第10期)《威尔第百年祭》(《爱乐》2000年第1、2期合刊)《展望理想的"音乐学生态"》(《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命运无情――谈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新民晚报》2001年5月27日第12版)《艺无止境――从李云迪获得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说起》(《文汇报》2001年7月11日第11版)《以音乐透析政治――上海大剧院音乐会歌剧〈唐·卡洛〉观后》(《爱乐》2001年第9期)《形式的困境》(舒巧与杨燕迪对话录,《艺术世界》2001年第11期)《豪放的或隽永的》(回顾中国的爱乐杂志,《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1年11月1日,第23版)《听莫扎特三境》(载《文汇报》5月28日,《爱乐》2002年第4期)《现代音乐与中西文化――从《响趣》音乐会谈起》(瞿小松、杨燕迪、孙国忠三人谈话录,《爱乐》2002 年第6期)《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笔谈》(载《光明日报》2002年3月21日)《音乐的"双城荟萃"》(《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删节版载《文汇报》2002年7月27日)《〈波希米亚人〉的诗意》(载《文汇报》2002年12月22日第八版)《日常生活的诗意――〈波希米亚人〉观后》(《歌剧艺术研究》2003年第1期)《经典的枕边书》(《剑桥插图音乐指南》书评),《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1月10日第8版;另转载于《音乐爱好者》2003年第2期,更名为《学术型的音乐普及――读〈剑桥插图音乐指南〉》)。《19世纪浪漫主义的交响音乐》(载《美的启迪――全国著名专家谈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第239-273页)《音乐与媒体》(《文汇报》2003年4月30日第13版《音乐·鉴赏》)。《社会批判与人性和解――〈费加罗的婚姻〉的人文/音乐解读》(《歌剧艺术》2003年第3)6、《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兼及其它》(《文汇报》2003年8月8日第11版)
上一篇:复旦学位论文
下一篇:议论文范文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