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曾熙研究论文黄

发布时间:2023-02-28 17:00

曾熙研究论文黄

黄孝纾(1900-1964),字公渚,号匑庵、匑厂,别号霜腴、辅唐山民、灌园客、沤社词客、天茶翁等。福建省闽侯县人。黄孝纾先生出身仕宦之家,其父黄石荪是晚清翰林,曾任青州知府、济南知府,为官颇具政声。1912年宣统退位后,举家迁居青岛。黄石荪学识渊博,并且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其青岛寓所“潜志堂”所藏的万卷古籍为黄孝纾先生幼年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黄孝纾先生自幼好学,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多得难以胜数,扎实的文学功底造就了他多才多艺的文化底蕴,先生青年时期便在经学、书画和诗词等方面显示出过人的天赋。1924年,黄孝纾先生迁居上海,并受我国著名藏书家刘翰贻所聘,为其主持嘉业堂藏书楼。在1924年至1934年的十年间,黄孝纾先生在嘉业堂校雠古籍、考订舛伪、鉴别版本,为此得以博览群书,亲见各种宋元珍本、明清刻本,这为他的版本目录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孝纾先生在嘉业堂工作之余,同时还在上海南洋公学、上海暨南大学任职。在上海期间,黄孝纾先生曾师从古典文学大师陈三力,学习古典诗词,并得到词学大师况周颐的指点,极大的丰富了自己文学修养。1930年在上海与词坛宿将、古典文学大师陈三立、冯煦、朱孝臧等,结成“沤社”,作诗填词,活跃于文坛,并从事词学研究。1934年,黄孝纾先生回到了离别十年的青岛,在山东大学中文系任职教授,讲授古典文学。黄孝纾先生对古代诗文的韵味、意境深有体会,讲课不习惯用现代文艺理论术语去分析作品。先生在课堂上评赏名章佳句常常高声吟诵,原本晦涩难懂的诗文在先生的吟诵下其韵味、意境往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受学生欢迎。先生吟诵诗文,每每读到会心处,便会突然停下,催促在坐的学生:“把这几句圈下来,圈下来!”黄先生自己的书本也上密密麻麻的画满了圈。除文学史外,黄孝纾先生在版本目录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曾在山东大学讲授目录学。黄孝纾先生待学生热情诚恳,学生也喜欢向先生请教问题,经常有学生到先生家请教问题因过于专心而忘记时间。黄孝纾先生学识渊博,精通韵律、词、诗、赋的写作,在骈文写作方面亦有很深的造诣,他的骈文在当时是一流的,近现代著名词论家冯煦把他与李详、孙德谦并列为骈文三大家。由于黄孝纾先生骈文创作的声望,当时有不少名家著作都请他作序,夏敬观1931年2月刊行的《汉短箫铙歌注》就是由先生作的序。黄孝纾先生在教学之余,亦从事著述,其选注的《欧阳永叔文》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因注视详细明了,评论中肯,很受读者喜爱,一度再版。黄孝纾先生曾将自己所作词、诗、文、赋,亲手编订成《匑厂文稿》六卷,一代宗师陈三力为其题签——“匑厂文稿”,1935年刻板印刷,后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将其编入第七十三辑。黄孝纾先生酷爱崂山山水,所著《崂山集》主要写崂山风光,多为游记之作,分为词之部、诗之部、文之部三部分,各部前皆有题词,篇后有黄云眉、张伯驹等人的评语。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将《崂山集》编入第四辑。此外,先生留下的著作尚有《黄山谷诗选注》、《楚辞选》(与陆侃如、高亨合著)、《秦汉金石文选》、《欧阳修词选译》等。黄孝纾先生书法绘画也颇受时人重视,曾受其故乡前辈林纾、曾熙、罗振玉等金石书画家的指导,并与当时著名的国画家汤涤、陈曾寿、夏敬观、叶恭绰、黄宾虹等组成上海“康桥画社”,并举办画展,受到画界好评。解放后,启功、张伯驹先生来青岛,都到黄先生在观海二路的寓所拜访,泼墨交流。黄孝纾先生书画作品配其诗词书法,在青岛被誉为国画界第一人。建国初期,黄孝纾先生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生还担任过青岛市政协第二届与第三届委员和常委,山东省美协会员,青岛市文联常委等。1958年秋,山东大学的主体部分迁往济南,黄孝纾先生因为身体健康欠佳,且酷爱崂山山水,没有随校迁往济南,仍然留在青岛从事古典文学研究。黄孝纾先生精通文物字画,常为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鉴定真伪,没想到在20世纪60年代的“四清运动”中被诬以“不辨真伪”的罪名。1964年64岁的黄孝纾先生从青岛前往济南接受批判,会后自缢身亡。 我总想提起笔来为先生写点什么,三十六年过去了,始终未能成篇,这其间的原因,人们是能够想到的。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通知我,决定出版我1964年寄给他们的一部书稿 《秋谨诗文选》,其时我正在一穷乡僻壤教中学语文。在《前言》的结尾我加上了这样一段话:这本小书写成于一九六四年初夏,当时我正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教中国近代文学史,在先师冯沅君教授的指导下学习注释秋谨诗文;许多疑点几乎都是先师口授手教。书写成送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冯先生又为我审查了除词选注释外的全部稿子;当时远在青岛休养的我的老师黄公渚教授抱病审查了词选注释的稿子。岁月不居,时间过去了十五年,今天当承蒙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力帮助再次修改这个小选本时,两位先生已远离人间;而我在十年浩劫中因反对四人帮,也颇有不幸的遭遇,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借此书出版的机会,谨在此向先师冯沅君教授、黄公渚教授表示我最真诚的悼念!这大约是三十年来在公开出版的书报中唯一的一点纪念文字了。先生身后之凄凉于此可见。尤其可悲的,作为全国著名的词赋家、书画家、学者,山东大学中文系的教授,现在不必说山大文学院的学生,就连文学院的许多教师也不知黄孝纾为何人了。黄孝纾 (1900-1964),字公渚,号 厂(音qióng han ),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先生天资颖慧,自幼好学,又有家学渊源,学业进展很快。青年时代即结识名流,与陈三立、朱祖谋、李详、李拔可游。后应我国著名藏书家刘翰贻之聘,主持嘉业堂十年,校雠古籍,编写书目,因能遍读刘氏所藏书,以是奠定了先生深厚的国学根基。此后四方贽请业者接踵而至,“隐然为东南大师”(李宣龚:《 厂文稿 ·序》),时先生尚不到30岁。黄先生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学养丰厚,又有名师指点,造诣很高。他不仅是古典诗词的研究专家,又是古典诗词的创作家。先生于诗、词、赋、骈文,样样精通,出口珠玉,华章连篇,成就很高,这已有近现代许多著名诗人、词人,如陈三立、李宣龚、朱孝臧、况周颐、叶恭绰等前辈的评论,不必我辞费。特别是先生的赋和骈文更是拨戟天外,自成一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南社诗人周子美老先生曾在信中告我:黄先生青年时代曾步庾信的《哀江南赋》韵写成 《哀时命赋》,此文一出,传诵大江南北,有洛阳纸贵之誉,以是先生有“江南才子”之称。近现代著名词论家冯煦谓今世能为六朝文者,黄孝纾与李审言 (详)、孙益庵(德谦)鼎足而三。先生其时只是二十几岁,故钱基博先生在他的 《现代中国文学史》(增订本,1936年世界书局出版)中将黄孝纾列为骈文四大家之一 (另三人为刘师培、李详、孙德谦),从而确立了黄先生在骈文史上的地位。后来陈柱 (1890-1944)又著《四十年来吾国之文学略谈》(1936年交通大学出版),全书分五章,在 “骈文”、“诗”和“词”三章中均论及先生。不必多摘章引句,即可见黄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令人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对黄先生在词赋创作上的成就、价值并不大了解 (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自称为研究古典文学的人),更谈不到研究了。我想只能有一种解释:黄先生的创作本属阳春白雪,我辈只是一些下里巴人而已。曲高和寡,自古亦然。说到这里,我又想起黄先生的讲课。正因为黄先生有丰富的古典词赋创作实践,故他对古诗词的内蕴、意境、音律均有很深的体味,亦精于鉴赏。但先生的鉴赏主要是涵咏、品味,殊少滔滔宏论。1956年,我读大二,先生为我级 (1955级)讲魏晋文学,其作品选课极具特色。然先生之讲授诗词,主要是吟诵、品味和圈点。如讲谢灵运《登池上楼》,讲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时,先生赞叹品味多时:“这两句好,这两句好”,“啊,圈,圈,圈”;讲陶渊明的《归园居》,讲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先生亦是如前一样赞叹圈点。赞叹中包含着品味,往往数分钟之久,极具感情色彩。但请君且莫误会,以为黄先生这样讲授,学生恐怕很难领会吧,其实不然。先生讲的魏晋南北朝诗文,同学们感受很深(作品选讲义注得很明白,学生均可看懂其字面义)。至今先生讲课的声容笑貌,仍宛在眼前。后来我给学生讲授古诗词时,由于自己学养不足,又缺乏对古典诗词的创作体验,就很难像黄先生那样通过吟咏,将诗的奥妙、韵味表达出来。黄先生是山东大学的老教授,早在三十年代就已是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主讲“古今体诗及习作”、“词及习作”、“汉魏六朝文及习作”、“唐宋文”等课程,抗战胜利后又在山东大学讲诗词及“目录学”。先生治学广泛,著作很多,除他的诗文创作专集《 庵文稿》、《崂山集》外,共编著尚有《秦汉金石文选》、《天问达诂》、《楚辞选》(与他人合作)、《欧阳永叔文》、《欧阳修词选译》,以及论文《清词纪事序言》、《关于词匠问题》等。在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中,冯 (沅君)、陆 (侃如)、高 (亨)、萧(涤非)、黄(孝纾),人称 “五岳”,他们都是解放后山东大学古典文学专业的奠基者。 “在昔日摩诘,画中常有诗;非惟画则然,于诗亦有之。画与试诉和,诗待画发挥;即诗而即画,相依勿相离。匑(音工)庵工诗者,人称为黄师;不知其画秒,乃亦其诗奇”。这首诗是著名诗人、画家夏敬观先生为黄公渚先生所作。现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还能够记得黄公渚先生了,即使他在青岛居住生活了二十几年,岛城也很少有人记得他。黄公渚,(1900-1966)原名黄孝纾, 字頵士,公渚,号匑庵,别号霜腴、辅唐山民,福建长乐人。父黄石苏,光绪中叶以翰林转御史,历官皖、鲁。黄孝纾服习庭训,少治经学,喜考据,精训沾,善书画,少有“岭南才子”之誉,与弟黄君坦(1961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黄公孟有“江夏三黄”之目。其画风受同乡前辈林琴南影响,以山水为长,初法“四王”,后效沈石田、文征明、李流芳等名家,得黄宾虹指教,晚年师法造化,搜妙创真,笔力刚健、力透纸背,信笔拈来,妙合自然,诗、书、画融为一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辛亥革命后,其父隐居青岛,孝纾与父同居“滨海一楼,朝夕相慰”(刘承斡《匑厂文稿·序》)。 1924年,鬻画上海,旋主刘承翰嘉业堂十年,遍读所藏书籍。四方执贽请业者,接踵而至,“隐然为东南大师”(李宣龚《匑厂文稿·序》)。两年后,获晤况周颐,精研词章。1927年,与陈三立、朱祖谋、潘飞声、夏敬现、吴昌硕、诸宗元诸老宿雅集,以诗酒相酬唱。其诗古文辞,董康评述云:黄诗“萧廖高奇,有千仞揽辉之概”(《匑厂文稿·序》)。古文“雅洁道粹,揆诸韩、柳、欧、曾义法无悖也”(李宣龚《匑厂文稿·序》)。骈文喜汪中、洪亮吉,上窥六朝,尤致力于范晔、郦道元、庾信诸家,故其文“葩而不靡,渊而不暖,格高而气昌,未尝不令人凄悲怀与为低昂也”(袁思亮《匑厂文稿序》)。上世纪八十年代,南社诗人周子美老先生曾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黄>黄ersonName>先生青年时代曾步庾信的《哀江南赋》韵写成《哀时命赋》,此文一出,传诵大江南北,有洛阳纸贵之誉,以是先生有“江南才子”之称。近现代著名词论家冯煦谓今世能为六朝文者,黄孝纾与李审言 (详)、孙益庵(德谦)鼎足而三。先生其时只是二十几岁,故钱基博先生在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增订本,1936年世界书局出版)中将黄孝纾列为骈文四大家之一 (另三人为刘师培、李详、孙德谦),从而确立了黄先生在骈文史上的地位。后来陈柱 (1890-1944)又著《四十年来吾国之文学略谈》(1936年交通大学出版),全书分五章,在 “骈文”、“诗”和“词”三章中均论及先生。不必多摘章引句,即可见黄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黄先生历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文科教授(早在三十年代就已是国立山东大学的教授),主讲“古今体诗及习作”、“词及习作”、“汉魏六朝文及习作”、“唐宋文”等课程,抗战胜利后在山东大学讲诗词及“目录学”。先生治学广泛,著作很多,除他的诗文创作专集《匑庵文稿》、《崂山集》外,共编著尚有《秦汉金石文选》、《天问达诂》、《楚辞选》(与他人合作)、《欧阳永叔文》、《欧阳修词选译》,《黄山谷诗选注》以及论文《清词纪事序言》、《关于词匠问题》等。先生因其深厚文学素养和旧体诗词之深厚功底,在国画界被尊为青岛第一人。曾与南北画家潘天寿、俞剑华、王雪涛、李苦禅等共同举办过画展,受到好评。解放后,启功、张伯驹等来青,都到他寓中泼墨交流,诗词酬唱,是青岛著名的雅聚。1956年山大北迁济南,先生年高,且喜爱崂山风景,未随校前往,郑逸梅在《艺林散叶》中说:黄公渚热爱崂山,对景写生,成30幅,影印赠存(其实是百幅)。山大每年送两名研究生来青受业,先生诲人不倦,对求教者无不悉心指点。博物馆有鉴定不决的文物,往往登门听取先生的意见,私人藏品也有请先生过目的,先生来者不拒,尽自己所知为人排难解惑。然而最终就是从为别人鉴定字画上,引出了以真伪假的欲加之罪。1964年,先生以64岁高龄前往济南接受批判,会后就在泉城自缢身亡。 文革尚未开始,先生以一死避开了以后更大的侮辱与劫难。他没看到家中三位性情刚烈的老太太,坐在一起,传递着一瓶敌敌畏,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他没有看到祖孙三代苦心收集的善本书籍、金石拓片、古今字画以及自己几尺厚的书画创作、文学手稿,毁于一炬;也没有看到后人飘零,故居易主。1980年山大给先生平反,补开追悼会,会上老学者殷孟伦先生难抑心中悲愤之情,禁不住拍案怒诘:像黄先生这样的全才大家,今后到哪里去找? 果然只二三十年,黄孝纾这个名字,在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岛城文化界也知者寥寥了。现在,只能凭着几位知情前辈的回忆,仅存的一点劫后余灰,书本上零星的片断记载,勾勒出一个依稀的淡淡的轮廓。许多次,我走过观海山下的那座小楼,小巷寂寂,庭院空空,现有的主人将小楼内外装修得很好,当年的遗迹还有吗?近日在灯下偶翻现代史学家、藏书家谢国桢先生的《江浙访书记》,见到这样一条:1962年余避暑青岛,访黄公渚先生于观海二路之寓庐,寻以清初胶东之人文,公渚赠余《静安子诗文集》,曰:此青州之古文家也,然笔力微弱,似不足以称之。 少年学画,得知黄师为岛上画界“三老”之一(另二人为杜宗甫、赫保真),只恨无缘得见先生笔墨。2002年夏天,碰到岛城藏书家邹先生,邹先生藏书四十余载,两年前身患绝症,子女对书籍不惜之,欲将书籍转让于我。我因住房太小,只要了邹先生的古籍三百册。回家后翻阅,发现书中钤印不少。仔细看时,却是黄公渚先生旧藏,并且多带有眉批,先生之笔墨,历历在目,蝇头行楷似串珠,美不胜收,心中欣喜不已。后询之邹先生,邹先生也不知公渚、匑庵、霜腴为何人,惜哉!冬季,于友人处收得黄孝纾先生31岁所作《苹渚秋泛图》,为背临王石谷之作,设色澹雅,用笔娴熟,虽因年龄因素功力略低,但仍显大气。今春又购得为诗人王统照所作的山水一帧,其购图考究,赭石设色温润,确为黄先生散见作品中之精品。“意会前贤吾不孤,风香卷廉绕画书”,在春日的和风中写下这么多,当作是对黄师的纪念罢!

中国四大书院

  包括:衡阳石鼓书院,江西九江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石鼓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合江亭、禹碑亭、敬业堂、棂星门、朱陵洞等。蒸水出环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横其前,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而石鼓正当其中,横截江流,秦然若素。“衡州八景”有“石鼓江山锦绣华”、“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三景集聚于此。 石鼓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六朝的千年学府,书院屡经扩建修葺,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旷敏本、赵大洲、林学易、王敬所、蔡汝南、胡东山、李同野、罗近隐、王闿运、曾熙等人在此执教,在衡阳培育了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等一大批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名人。诸葛湖南衡阳石鼓书院亮、罗含、郦道元、齐映、宇文炫、杜甫、吕温、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范成大、辛弃疾、文天祥、徐霞客等接踵至此,或讲学授徒,或赋诗作记,或题壁刻碑,或寻幽揽胜,其状蔚为壮观。 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石鼓书院曾鼎盛千年,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正所谓“石出蒸湘攻错玉,鼓响衡阳岳震南天”!但不幸的是,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寇炮火。2006年6月,衡阳市政府重修石鼓书院。 石鼓之名一说,石鼓四面凭虚,其形如鼓,因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故以状得名。” 另一说,是因它三面环水,水浪花击石,其声如鼓。晋时谀仲初《观石鼓诗》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从《水经注》来看,秦代以前,石鼓之名就载于史册。山北面有一石洞,名为“朱陵后洞”,《水经注》上说“有石鼓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意思是说如果在“朱陵后洞”内听到湘江水的鸣叫,就会发生战争;《潇湘听雨录》记载:此洞为“灵洞”、“真仙遗迹”,在此祈祷能求子、除病。 三国时期,建安20年(215年)武侯诸葛亮居住在石鼓山,督零陵、长沙、桂阳三郡军赋。因此,后人在石鼓山的南面建“武侯庙”(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后被迁移至石鼓山上李忠节祠旁,改名为“武侯祠”【祠内有张南轩书《武侯祠记》(楷书体书),此碑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失】。 唐贞观时期(公元627-650年)衡州刺史宇文炫辟石鼓东岸西溪间为游览胜地,题“东崖”、“西溪”四字,刻于东西岸壁上;天宝年(742~755)间,著名道士董奉先在“朱陵后洞”栖息,修炼九华丹,杜甫《忆苦行》诗中有“更忆衡阳董炼师”之句;懒残和尚常来洞栖息,又名朱陵仙洞;“诗圣”杜甫大历4年(769)3月中旬和大历5年夏两度到达衡州城,每次都在石鼓山下停泊上岸和离开,曾在此留诗数首。当杜甫第二次离开衡州城,便病故于耒水旁的方田驿(今耒阳市高炉乡龙王庙),时年59岁。德宗贞元3年(787),宰相齐映贬到衡州任刺史,在山之东面建一凉亭,取名为“合江亭”。顺宗永贞元年(805)大文豪韩愈由广东至湖北,途径衡州,齐映请韩愈为此亭写下著名的《合江亭序》“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后人建“绿净阁”以此为纪念韩愈。地以人传,石鼓名声大振,成为后世文人骚客“朝圣”之地。宪宗元和年间(806-820),有“唐代八大诗人之一”美誉的衡州刺史吕温,任期间又对合江亭进行扩建装修;衡阳秀才(唐朝,秀才为最高荣誉,相当于现在“院士”)李宽在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之雏型。刺史吕温曾访之,并作《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日记其事。 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为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始唐元和年间,州人李宽之所为,至国初时尝赐敕额”。《国朝石鼓志》卷一事迹篇:“案文献通考赐额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与朱子记国初者合”);宋至道3年(997),衡州郡人李士真在石鼓书院内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仁宗景佑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这时,他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给皇帝,宋仁宗阅后,便赐额“石鼓书院”。由于石鼓书院“独享”两度被宋朝皇帝“赐额”的殊荣,而步入石鼓书院的“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与睢阳(又名应天府书院)、岳麓、白鹿洞齐名的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首。当时全国许多名流都至此讲学;如文学家苏轼、理学鼻祖周敦颐等……。孝宗淳熙14年(1187)理学大师朱熹、张栻在此讲学,朱熹作《石鼓书院记》;张栻在亭中立碑,亲书韩愈《合江亭》诗和《石鼓书院记》,后人将此镌制成石碑,置于石鼓书院内,名曰“三绝碑”。仁宗庆历4年(1044)石鼓书院成为衡州路的官办学府,有正式教授1人,主要“以经术教导”学生。度宗咸淳10年(1274年)正月,湖南提刑、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驻衡州时,作诗《合江亭》:“天上名鹑尾,人间说虎头。春风千万曲,合水两三洲。……”;谆照十二年(1185),部使者潘田青(一作畴)就原址建屋数间,榜以鼓额,“将以俟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未竟而去。提刑宋若水继成,奉先圣先师之像,集国子监及本道诸州印书藏其中。请朱嘉作记,诫诸生勿为科举功名所乱,而要辨明义利,有志“为己之学”。时戴溪为山长,与诸生讲《论语》,有《石鼓论语问答》3卷。七年林田井学教授兼山长凡三年,“补葺经创”,鼎新书院,并刊大字本《尚书全解》40卷。南宋开庆元年(1259),书院毁于兵火。景定元年(1260)提刑俞琰(一作俞炎)命山长李访“扫地更新”,“尽复旧观”,增辟园圃,仰高楼,取明德新民文章,为诸生丕扬其义,绝响再闻,士风作振”。提刑黄斡又置田35亩,“以赡生徒”。宋末著名音乐家郭沔曾寄居住石鼓山上,他泛舟于湘江上,创作出“潇湘水云(雾)”这首著名的琴曲。 元朝,继续办学。然其田于至元十九年(1292)为灵岩寺僧强占,经邓大白、王复、康庄、程敬直等历任山长长达62年争讼,才得归还。元末又毁于兵火。 明清时石鼓书院不断扩大,明永乐十一年(1413),知府史中重修书院以待旅游学者,设礼殿祭祀孔子,乾张祠祭祀韩愈、张拭。天顺、弘治年间均有修葺。正德四年(1509)叶钊为山长,讲圣贤身心之学、道德之首,剖晰疑义、阐发幽微“时学者翕然云从”。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至书院讲论“体认”之学,理学家、教育家王守仁的传人邹守益亦来大倡“良知”之说。二十八年,知府蔡汝楠以书院为朱熹、张栻、湛若水、邹守益“过氏之地”,乃重整书院,订立规约,以学文敦行、辨声慎习、等伦常、识仁体训士,刊《说经札记》、《衡汀间辨》、《太极问答》等,“忘倦”达4年(1549-1552)。又请赵大洲、皮鹿门等“海内名公”讲学其中,诸士环听,“宛然一邹鲁洙泗之夙也。”。著名地理学家徐弘祖在其《徐霞客游记》中对石鼓的景色有详细描述;万历四十的(1612)巡抚记事,观察邓云霄大修书院,以“铸士陶昆”、建有讲堂、敬义堂、回澜堂、大规模、仰高楼、砥柱中流坊、棂星门、风雩、沦浪、禹碑、合江诸亭、其他“殿祠号舍,罔不完葺”,规模极一时之盛,崇祯十五年提学高世泰修葺。青年时的王船山更是多次写诗词颂扬石鼓书院。明朝末年,书院再次毁于兵火。 清世祖顺治经略大臣洪承畴,将石鼓书院作为军事指挥所。同年偏沅巡抚袁廓宇上奏清庭,申请重建石鼓书院,衡阳县知县余天溥具体负责修复工程。此时,山上建有合江亭、禹王碑、武侯祠、大观楼、会讲堂、忠节祠、七贤祠等建筑。石鼓书院为清政府允许恢复的第一家书院,这一时期,书院科举化,石鼓书院成为传授举业、培养科举人才的基地。康熙七年(1668),知府张奇勋扩建号舍20余间,“拔衡士之隽者肄业其中,每月两试之,士风称最盛”。二十八年,知府崔鸣捐俸“增其所未备”、“督率师徒援古证今,析疑问难”其中。时七贤祠、仰高、大观二楼,敬业堂、留待轩、浩然台、合江亭及东西斋房等、“日日髹、丹碧上耸、焕然巨观”。山长多一时之选,如陈正雅、余廷松、林学易、易廷彦、罗瑛、皆湖南名进士,然所援多为科举之业。咸丰3年(1853)9月~咸丰4年正月(1854),曾国藩、彭玉麟在衡州创建湘军水师,驻石鼓,石鼓书院附近的水面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石鼓书院改为衡阳官立中学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民国时期,相继改为“衡郡女子职业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湖南三师),后由于石鼓山无法满足新型学校要求,学校被迁移至金鳌山;此时,石鼓书院便成为供人游览、祈祀的风景文化名胜。 1944年7月,石鼓书院原有的楼、阁、亭、祠等建筑物,在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中被于日军焚毁。故址内还有唐、明、清碑刻多处。 1964年,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来衡阳视察时,要求恢复衡阳的名胜古迹,诸如石鼓书院、回雁峰等。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限于历史条件,仅培植了树木花圃,建以亭榭,在废墟上建了一座石鼓公园,无法恢复当时的建筑和陈列。 1998年,国家邮政部发行“古代书院”即宋代四大书院邮票时,事先曾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终因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以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代之。 2009年,石鼓书院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湖南省衡阳市石鼓书院广场举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的“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共有4枚,分别为湖南的石鼓书院、江苏的安定书院、江西的鹅湖书院、海南的东坡书院,每枚邮票面值1.20元,由当代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范曾和著名画家邹玉利设计,以国画形式表现。
  石鼓书院概貌
  石鼓书院经过近十次的重修,在修葺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其原貌,现在的石鼓书院主要是由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朱陵洞组成。 始入石鼓书院,穿过大门,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是禹碑亭。禹碑亭亭柱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此联为我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题,在禹碑亭中央放置着一块禹碑,为蝌蚪文所做,禹碑为大禹治水功成在南岳衡山 岣嵝峰所刻,最早见于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其后史乘屡有记载。衡阳石鼓山禹碑亭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位于石鼓山南面。 明代杨慎为禹碑作释文亦置于此。 穿过禹碑亭,来到石鼓书院二门前,只见篆书对联“名修千佛上;至味五经中”于门上,石鼓山与道教文化有颇深渊源,后建立石鼓书院以“四书五经”作为正统教育教材,这幅对联是对石鼓书院的真实写照。 透过二门,看到眼前有两个祠堂,位居其右的为“武侯祠”,位于左的为“李忠节公祠”,武侯祠和李忠节公祠与石鼓书院都没有很多联系,但是由于这两位英雄的事迹都发生在石鼓山,遂将其移至石鼓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初设讲堂5间,斋室52间。 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则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继续扩建书院的规模,增设了藏书楼、“礼殿”(又称“孔子堂”),并“塑先师十哲之像,画七十二贤”;一方面积极取得了朝廷对岳麓兴学的支持,以促进书院的更大发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赐书岳麓书院,其中有《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等经书。当时书院学生正式定额六十余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经学家周式担任山长主持岳麓书院后,书院得到迅速的发展,学生定额愈百人,周式本人还得到宋真宗的召见和鼓励。,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 到南宋的乾道年间,岳麓书院达到鼎盛时期。
  湖湘学派
  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岳麓书院,他以反对科举利禄之学、培养传道济民的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面,提出“循序渐进”、“博约相须”、“学思并进”、“知行互发”、“慎思审择”等原则;在学术研究方面,强调“传道”、“求仁”、“率性立命”。从而培养出一批如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等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湖湘学派多数学者也在岳麓书院学习过。一时间,大批游学的士子前来书院研习理学问难论辩,有的还“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当时的岳麓书院成为全国闻名的传习理学的基地。南宋淳熙七年(1180),张木式去世后,朱熹、真德秀等人对岳麓书院的办学和传播理学,也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朱熹还将《白鹿洞书院教条》人微言轻正式的学规,颁于岳麓书院。,朱熹曾两次来此讲学,当时学生达千人,从而使岳麓书院有“潇湘洙泗”之誉,几与孔子在家乡讲学的地方并称。 从元、明至清初,由于战乱,岳麓书院曾两度遭到焚毁,后来虽然得以重建和恢复,已不复旧观。清初。书院被禁。后康熙为了表彰理学,放宽书院政策。康熙二十六的(1687)御书“学达性天”匾额,并以十三经、二十一史、经书讲义等遣送至岳麓山,乾隆九年(1744)又御书“道南正脉”匾额送至岳麓山,岳麓书院又得以复兴。复兴后的麓书院,除了对斋舍屡加扩建外,其书院性质也由民办而逐渐演化为官办。随着乾嘉考据学的兴起,岳麓书院往往由从事诂经考史的著名汉学家主持,学习的内容也由理学转向经史考证,特别是在王文清主院期间,更以“群经教授诸子”。此后罗典任山长,“唯以治经论文,启诱后进”。道光年间巡抚吴荣光在岳麓书院增设“湘水校经堂”,专以研习汉学为主。岳麓书院的最后一任山长是王先谦,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经学家。 清代的岳麓书院,集聚了一代常识博洽、德高望重的大师,培养出诸如王夫之、陶树、魏源、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藩、郭嵩涛、李元度、唐才常、沈荩、杨昌济等著名的湖湘学者。
  千年学府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议的呼声中,延续了近千年的岳麓书院正式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 书院大门横匾“岳麓书院”四个大字,两边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讲堂正中悬清乾隆御书“道南正脉”匾,左右壁有石刻“忠、孝、廉、节”四个高1.6米、宽1.2米大字。左右两廊有清欧阳正焕所书“整齐严肃”石刻。讲堂屏风正向刊张村撰《岳麓书院记》。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编辑本段]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书院简介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书院学制
  嵩阳书院学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唐朝,兴盛于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兴学堂以后书院制才被废除。教学特点: 嵩阳书院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经过近千年的衡读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教学经验,其特点主要是: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受地域限制。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知训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气节感染学生。
  名家辈出
  嵩阳书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颗明珠,我国古代的高等学府。 宋初,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经五代久乱之后,都喜欢在山林中找个安静的地方聚众讲学。登封是尧、舜、禹、周公等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据记载,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号称“二程”的程颐,程颢在嵩阳书院讲学10余年,对学生一团和气,平易近人,讲学鲜感,通俗易懂,宣道劝仪,循循善诱。学生虚来实归,皆都获益,有“如沐春风”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开封选拔举人,录取名额一县不足一人,仅登封就中了五个。名儒景冬,就这于嵩阳书院,中进士后,曾九任御史。嵩阳书院正是拥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条件,声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为北宋影响最大的书院之一。
  书院珍宝
  院内的汉封将军柏人称“稀世珍宝”。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二将军柏比大将军柏大得多,为什么被封为“第二”呢?这里有个“先入为主”的传说,动人的传说,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泼墨挥毫,赋诗赞颂,更留给人们以启示。 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门外的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称。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古时,人们是怎样将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来,凡到嵩阳书院的游人都要提及这个问题。在民间,“智立唐碑”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嵩阳书院在我国历史上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瞻富,景观奇特名扬古今。山峦环拱、溪水长流、松柏参天、环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纪故宫铭而文明。书院主要文物有西汉的“将军柏”和唐朝的“大唐碑”。
  千年道场
  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以圣地之后,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景佑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以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这的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 嵩阳书院在古代并不是单纯的指一个院落而言,而是由一个主体院落和周围多个单体建筑群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较广阔。大至而言,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除我们看到的嵩阳书院建筑外,属于书院的建筑物,比较有名的还有位于嵩阳书院东北逍遥谷叠石溪中的天光云影亭、观澜亭、川上亭和位于太室山虎头峰西麓的嵩阳书院别墅-君子亭;书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岭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筑。
  [编辑本段]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应天书院位于商丘旧城州之东。其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 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于l043年将应天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院。 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扩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学家晏殊出任应天知府,聘请著名学者王洙为书院“说书”,王洙博学多才,应天府书院在他主持下“其名声著天下”。仁宗景佑二年,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晏殊又聘请因服丧而退居睢阳的范仲淹执教,任教期间,范仲淹撰写《南京书院提名记》。当时的应天府书院,是中州的一大学府,据《宋史》记载:“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晏殊)始。”从大中祥符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相继登科,而魁甲英雄,仪羽台阁,盖翩翩焉,未见其止”。明正德六年迁城,应天书院也迁往今地——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北。现存有大成殿、明伦堂、月芽池等建筑。原大成殿内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伦堂为学堂。这两座建筑均为歇山式建筑。

王宏的书法艺术

王宏还是国家一级美术师,律师。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企(事)业文联主席,湖南省企事业书法家协会主席,衡阳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湖南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怀素草书研究会主任,湖南省书协主席团成员,湖南省书协草书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王宏自幼习书,师承百家,传统功底扎实。毗邻王夫之故居,自幼受儒家文化湖湘一脉宗师学说熏陶,酷爱文学、书法。1978年,考入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系统地学习汉字形音义及古汉语、古典文学、哲学、美学理论。1998年,王宏担任衡阳市副市长。与时任长沙市长谭仲池、株洲市长肖雅瑜构成政坛上的一道风景线:谭仲池是诗人市长,肖雅瑜为音乐家市长、王宏则是书法家市长,一时被湖南政坛和文坛传为佳话。王宏自幼习书,早期受同里先贤曾熙影响,钟情真书,从魏碑《张黑女》、《张猛龙》、《郑文公》入手,临池不辍,深得雄强雍容之气象。后受毛泽东的影响,迷于狂草。楷书习《张猛龙》、《张黑女》、《郑文公碑》、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隶书的《张迁碑》、《曹全碑》;草书走《急就章》、《自叙帖》之路。从正书、行书到狂草,王宏的笔法越来越酣畅淋漓,书法技艺也越来越高超。在参加国家一级美术师评审时,王宏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精湛的线条艺术、公认的创新成果折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评委,成为满票通过的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宏在临习历代草书经典法帖的过程中,潜心研究前贤们草书运笔、结字、谋篇的规律,独创了三米字格草书行定位法,以行定位,分解草字,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工具,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近 十 年来,潜心研究“颠张狂素”,形成沉着痛快的狂草书风。研习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孙过庭《书谱》等经典名帖,形成浪漫豪放、沉着痛快的抒情书风。对行书《兰亭序》、隶书《张迁》、《曹全》等名碑帖,也勤加揣摩,多有心得。作品以郑(文公)体真书和狂草著称,多次在《中国书法》、《中国书法报》、《理论与研究》、《书法界》、《十方》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多次入选国展,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碑林收藏、刊刻,并被作为政府礼品馈赠国际友人、贵宾。作品入选全国公务员书法展、全国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书法展、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等国展,并获全国申奥特别奖。狂草代表作《李白·将进酒》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作为精品赠给北京奥组委永久收藏。已出版十余部书法作品、研究专集。出版书法专著《王宏书法》、《王宏草书集》、《湖湘书法百家·王宏草书》等。其中《张旭〈古诗四首〉习字帖》、《三米格草书习字帖》(一至三卷、湖南文艺出版社)、《三米格草书水写帖》(一至五卷、湖南美术出版社)被作为大学书法专业教材。设计的狂草书法临写方法“三米字行定位法”,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被聘为中南大学等多家大学书法艺术客座教授。《中国书法》杂志2008年第九期,2011年第八期分别介绍了王宏的书法成就,发表了王宏的书法论文。《书法导报》、《艺术中国》、《理论与创新》、《凤凰生活》、《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了王宏的书法成就。王宏还独创了大草一笔书福的写法。整个福字一笔写成,行笔流畅,形如凤头龙身,又似仙翁拄杖、弥勒坐床,涨墨枯笔并现,包含示多好三字,喻示多福好运。并精心选用印有仙鹤、寿桃、祥云或飞龙、图案的上等帝王黄宣纸,盖上带有观音像印章,在作品中揉入儒、释、道传统文化诸多吉祥元素,深受藏家欢迎。王宏热心书法活动组织工作、热心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工作。担任省书协主席团成员以来,先后参与策划组织“衡阳书法周”、“湖湘书法月”活动和“千里湘江书法长廊艺术工程”活动,承办省书协交办的邀请中国书协副主席赵长青、聂成文来湘讲学活动,取得了成功。承办“全国草书名家邀请展”、“湖南省首届企事业书法展”,为衡阳书法艺术走向全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先后在长沙双文轩和湖南省展览馆举办“王宏书法展”,获得圆满成功。王宏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后捐出作品和现金达五十余万元,用于救灾(病)、资助贫困学子、英烈遗属和社会公益事业。

齐白石的生平资料?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

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生平简介详细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一八六三年冬月二十二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名纯芝,字渭清,又字兰亭。27岁改名璜,字频生,别号白石山人,又号寄园。

1870年,从外祖父周雨若读书,常用习字本、账薄纸作画。

1878年,拜周之美为师学习雕花木工。做木工之余,以残本《芥子园》为师,习花鸟、人物画。

1888年,拜民间艺人萧芗陔为师学画肖像。

1889年,拜胡沁园、陈少蕃为师学诗文,得胡沁园帮助,脱离木工生活,专习绘画,为人作肖像养家。

1894年,与王仲言等七人结“龙山诗社”,被推选为社长。后与黎松庵等结“罗山诗社”,一起吟诗、作画、摹刻金石。

1899年,拜湘潭名士王闿运为师学习诗文。同年刊第一套印谱《寄园印存》,印学丁敬、黄易,规矩精密,可以乱真。

1900年,居住于莲花峰下梅公祠,自称“百梅书屋”,并在院内盖一小屋,名“借山吟馆”。致力于绘画、作诗。

1902年,应夏午诒邀请,赴西安教画。在西安结识樊樊山,尽观樊所藏八大山人、金农等名家书画。是年,其花鸟画风一变,走上写意画路径。

1903年,从西安到北京,结识曾熙、李瑞荃等,期间夏午诒拟向慈禧太后推荐齐白石做内廷供奉,坚辞之。夏天,从北京过上海,回湖南,此为“五出五归”的第一次远游。

1904年,随王闿运赴江西,游庐山、南昌等地,刊印《白石草衣金石刻画》,王闿运为其作序。

1905年,赴广西,游桂林。与蔡锷、黄兴相识。

1906年,春节后,过梧州经广州到钦州,郭葆生留其教画。饱览郭所藏徐渭、八大、金农诸名家真迹。用功作画,其间常为郭代笔。秋,回湘潭,以教画薪金购置旧屋并数十亩水田。

1907年,春夏之交,再赴钦州,游肇庆、端溪。冬,回湘潭。

1908年,春天即赴广州。是年,仅回湘潭小住几天,其余时间皆在广州度过。

1909年,在广州过春节,后去钦州。初夏赴上海,以卖画为生。夏秋之间,游苏州。往南京拜访李梅庵,为其治印三方。10月返回湘潭,至此结束“五出五归”的远游生活。其后在家乡葺“寄萍堂”,开始8年的山居生活,潜心吟诗作画。对八大山人、石涛的花鸟画多所取法,画笔更见简练,但草虫写生,多工致,间或以写意出之。书法学金农,得其神髓。

1917年,为避土匪之扰赴北京。正赶上“张勋复辟”,匆匆去天津避难。局势稍定,复归北京,在琉璃厂南纸铺挂润格卖画。期间和老朋友樊樊山、夏午诒、郭葆生等往来甚密。并结识陈师曾、姚茫父、陈半丁等。其中与陈师曾订交,对晚年齐白石有极大影响。是年冬,离京返湘,乡居一年。

1919年,与胡宝珠结婚,从此定居北京。

1923年,陈师曾在南京病逝,数次题诗痛悼好友。1925年,春,大病,人事不知七昼夜。卧病榻月余,停止作画、刻印。梅兰芳正式拜师学画。

1926年,母亲、父亲相继去世。两度停止作画、刻印。

1927年,应林风眠邀请,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1928年,印行《白石诗草》《借山吟馆诗草》(手写本影印)

1933年,印行《白石诗草》(八卷铅印本)

1936年,游四川。在川结识黄宾虹。

1937年,听信长沙舒贻上算命说,用瞒天过海法,自署77岁。是年7月,北平沦陷,心情悲愤,轻易不见客。

1940年,农历正月,妻陈君春去世,撰《祭陈夫人》文。为反抗日寇及汉奸的骚扰索画,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白,谢绝见客。

1944年1月,继室胡宝珠病故。6月,拒绝北平艺专配给用煤。

1946年,抗战结束,复又在琉璃厂挂润格,恢复卖画刻印。10月,去南京、上海办画展,200多张画全部卖出,带回一捆捆“法币”,如同废纸,竟买不到10袋面粉。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参加周恩来总理招待宴会。为毛泽东刻石印两方。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0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4月间,曾和毛泽东共进晚餐,朱德作陪。10月,把82岁时所作的《鹰》和篆书对联“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赠送毛泽东。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冬,为《人民日报》画《和平鸽》1951年2月,画作10余幅参加沈阳市“抗美援朝书画义卖展览会”。

1952年,用三天时间,为北京亚太地区和平大会创作丈二巨幅《白花与和平鸽》。同年,多次创作题为《和平胜利》《和平万岁》的作品。

1953年1月7日,北京文化艺术界200余人参加“齐白石90岁生日庆祝会”,文化部授予齐白石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称号。周恩来出席了晚间的庆祝宴会。担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10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任理事会主席。

1954年4月28日,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齐白石绘画展览会”8月,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9月15日,出席首届全国人代会。

1955年6月,与陈半丁、何香凝等14位画家为世界和平大会合作巨幅《和平颂》。

1956年4月27日,世界和平理事会宣布授予齐白石国际和平奖金,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授奖仪式。周恩来总理亲自到场祝贺。

1957年5月15日,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5--6月间,作最后一幅作品《牡丹》。9月16日,在北京医院逝世。9月22日上午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公祭。

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社会评价

毕加索: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

朗绍君:在吴昌硕之后,齐白石将中国传统书画推进一步,输入新的生命血液。齐白石是全才,齐白石赋予作品以质朴清新的农民情感,赋予文人画形式以新的生命力和现代性。齐白石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追求者,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奋斗中所显示的创造精神,具有楷模性。

余秋雨:大地赋予了齐白石至高的艺术成就,而齐白石的性格与“天趣”密切,农民般的朴实,孩童般的天真。齐白石是湖湘文化和京都文化的结合,自我造化而成大器的。齐白石与湖湘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

王仲:齐白石在艺术上的成功,告诉我们:真理是朴素的,艺术的真谛是平凡而简朴的,后现代主义者们把问题复杂化,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另有难言之隐。只要根植于人民、根植于健康人性基础上执著的审美理想和信念,有不断遵循艺术规律实践的坚强意志,这是齐白石用自身作为榜样,留给我们21世纪中国艺术家最珍贵的启示。

绘画理论:

1.本质论

齐白石在北京定居后,内心却是“故里山花此时开也”的思想轨迹。齐白石不可能将家乡草木赶过黄河带到北京,但家乡草木却作为一种自然信息随齐白石来到北京,并化作艺术信息传达出来,以实现齐白石心理的平衡。齐白石刻了许多寄托着怀乡之情的闲文印,如“吾家衡岳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齐白石自抒胸臆的第一主题。

齐白石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如:“登高时近倍思乡,饮酒簪花更断肠,寄语南飞天上雁,心随君侣到星塘。”又如“饱谱尘世味,夜夜梦星塘”、“此时正是梅开际,老屋檐前花有无”,这些诗句是齐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余”时所些的肺腑之语。变法和着变意,变意和着变法,乡心伴着童心,童心也总念乡心。

2.造型论:

每个造型艺术家都有自己造型上的美学尺度。当齐白石画牵牛花,时叶皆作正面观,花皆作侧面观,花苞皆直如红烛,这是局部的一致和整体气势的统一,是造型的特色。

而牡丹花的丰艳,棕树冲天的意趣,不倒翁的泥玩具样式,背向的牛那浑圆的形,侧向的虾那狭长的形,猫头鹰的类如轴承结构般的眼,这些纯造型上的表现,既与物形有关,也与画家的感受方式有关。

齐白石描绘工细草虫的本领带有民间手艺人炫耀技能的因素,那些粗笔枝叶与工细草虫在同一画幅中的出现,体现出了对比的美,这种美是齐白石农民兼文人的双重人格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构成论

强化色彩表现力,把黑作为一种色彩和其他色彩的对照,海派艺术家已经有所突破。齐白石海派的基础上大胆地引进了民间艺术的审美特色,使色调更加纯化。齐白石保留了以墨为主的中国画特色,并以此树立形象的骨干,而对花朵、果实、鸟虫往往施以明亮的饱和的色彩,是将文人的写意花鸟画和民间泥玩具的彩绘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综合体。

齐白石作品《荷塘翠鸟》中的墨叶、红花、翠羽,《荷花鸳鸯》中的焦墨叶、深红花,黑色、黄色、绿色合成的彩羽,《好样》中的墨叶子、黄葫芦、红瓢虫,这些都是典型的齐白石色彩构成。它属于形式,也属于内容,因为那是对乡间风物本身色彩的提炼,是一种热烈的乡思情感的流露。

齐白石画虾时,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有着高妙的技巧。

4.思维论:

欣赏齐白石的画虾、山川、草木、鸡鸭鱼虫,会当作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来画的。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就是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作品《自称》中的鼠儿就是生活中喜欢称体重的小孩!把青蛙的一只腿用草拴住,看它怎样地呼叫挣扎,本身就是齐白石早年的恶作剧。

齐白石作画思维方式和做诗的思维是一致的,和齐白石在诗歌中把春雨梨花视作垂泪送别人,和“梨花若是多情种,应忆相随种树?”的诗句,是一样的构思方法。它不仅是拟人的,而且是倾注着情感的拟人化方式,也是齐白石的精神寄托。

特别是在那些小鸡、青蛙、蝌蚪、麻雀、老鼠之类的小动物身上,最见齐白石的一片童心,最见齐白石对儿童生活的怀恋,最见齐白石的天真、可爱。在这类作品里,可看齐白石从根子里所保持的民间艺术风味不仅是拟人化,而且充满了艺术幽默。齐白石悟出了此中奥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齐白石

湖南籍的书画家哪些最有名气?

欧阳询 唐代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
封渤海县男。书法学二王,
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具,世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张怀瓘《书断》称其书:“八体尽能,笔力劲险,篆体尤精,
飞白冠绝,峻于古人。” 又称:“真行之书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 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奇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传世碑刻有《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碑》、《虞恭公碑》、《皇甫诞碑》、《房彦谦碑》等,墨迹有《张翰帖》、《卜商帖》、《梦奠帖》等,编有《艺术类聚》一百卷。

欧阳通 唐代书法家。字师通,潭州临湘人。欧阳询子。官殿中监。继承家法,而险峻过之。世称“小欧”。相传晚年用狸毛为笔, 覆以兔毫,
以犀象牙为笔管,无此笔则不作书。南宋董卣《广川书跋》评其书:“笔力劲健,尽得家风,但微伤丰浓,故有愧于父。至于惊奇跳骏, 不避危险,则无异也。”
传世墨迹有正书《道因碑》、《泉男生墓志》等。

怀素 (725-785)唐代书法家。僧人。俗姓钱,字藏真,
长沙(今属湖南)人。
上元三年(762)诏住西太原寺。工书。尤擅狂草,兴到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变化莫测而又法度谨严。晚年书趋于平淡。学书贫无纸,曾种芭蕉万余株,取叶练字,名其居为:“绿天庵”;
相传精勤学书,
秃笔成冢。南宋陈思《书小史》载:“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至再三,盘板皆穿。”受笔法于金吾兵曹邬彤,彤转述张旭。狂草继承张旭而有所发展,称为“以狂继颠”。与张旭齐名,世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巨大。传世墨迹有《苦笋帖》、《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刻本《圣母帖》、《律公帖》等。

髡残 俗姓刘,字介丘,号石溪,又号石道人、残道者等。湖广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好游名山在川,后寓江苏江宁(今南京)牛首祖堂山幽栖寺。精绘山水,师法王蒙,善用秃笔和干笔皴擦,淡墨渲染,间以淡赭,境界奇辟,气韵浑厚,景物稠密,笔墨高古,以真山实水为粉本,"奥境奇辟,缅貌幽浑",名垂海内。与石涛合称“二石”,又与朱耷、弘仁、石涛合称“清初四画僧”。

何绍基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人书法家兼诗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暖叟,一作猿臂翁,因其执笔县肘,若开劲弩,故取李广猿臂弯弓之义。官至文渊校理,武英殿篆修、学政等职。曾主讲长沙城南书院、寓长高码头东洲草堂。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史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有《东洲草堂集》。何氏晚年寓沪,卒于吴县,归葬长沙南郊石人冲。
他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
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何是一位大书法家,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在晚清宋诗派中他是一位健将,擅于描绘山川。如其七律《元象》中有“石根水怒水根石,天外山惊山外天”一联,上句比喻人世风波之复杂、险恶,下句又展示人类进步之不可限量,耐人咀嚼。
何绍基为官,因言事降调,于是远离官场,周游各地,以书法著作自娱,晚年倦游,在长沙生活,与黄道让、王先谦、王闿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曾纪泽 清末著名外交家,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少负俊才”,1870年(同治九年)由荫生补户部员外郎,1877年(光绪三年)承袭一等勇毅侯。1878年(光绪四年)充出使英法大臣,补太常寺少卿,转大理寺。从光绪四年至光绪十一年(1878年至1885年)他作为清政府的外交官员,奉命出使英、法、俄等国。在这期间,他恪守“替国家保全大局”的信条,极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不折不挠,与列强唇枪舌剑,在外交上取得很大的成就。

毛泽东 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形象盖过了其他的一切,或者说,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与他伟人形象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他精书法,是中国当代的书法巨匠,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毛泽东的书法采千古之遗韵,熔百家于一炉,龙蛇飞舞,俏俊飘逸,大气磅礴,豪放酣畅。
毛泽东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家。8岁进私塾,对毛笔字的书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自此与翰墨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当代书法巨匠。早期的书法艺术即得力于钟王,在汉魏、隋碑、章草、晋唐楷书等前人碑帖的基础上下了较深的功夫,为他一生的书法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指挥中国革命各个战略阶段之余,一直不忘他的书法实践,时常披览碑帖,从江西根据地到延安,毛泽东身边别无长物,却一直把晋唐小楷等他阅读临写过的法帖带在身边。他的书法成就在于狂草,来源于张旭、怀素。
中年以后,形成了独到的个人风格:汪洋恣肆,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视觉美感。他的字,既充满激情,又有理性。看他的草书,视线不由自主地受到牵引,随着他草书的线条、用笔,时紧时密,时快时慢。笼罩在他草书制造的“气场”中,就像在现实生活中被他伟人风范所吸引一样。

齐白石 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1963年诞辰100周年之际被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等等。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等传世。
早年曾做雕花木匠,后从当地文化人陈少蕃、胡沁园学习诗文、篆刻、书法、绘画。遂以卖画、刻印为生。中年曾多次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诗宗樊增祥,用真心,有古民歌意趣。制印取法秦权、汉印、汉碑额,单刀直下,豪快有力。书学何子贞、金冬心、李北海、《天发神谶》、《三公山》,晚年参以曹子建碑。绘画在陈师曾支持下有“衰年变法”,在博大与精微之间游刃。做了不少“千古绝唱”的“好文章”。
齐白石像中国所有书法家一样,都有一个出入古贤门庭的学书过程。如他所说:“书法得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的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金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他一生中最有成就的书体应是行书与篆书,但行书终生未脱李北海形神,篆书至死未跳出《天发神谶碑》藩篱。当然,个别行书单字部首换上郑板桥的写法,如走之最为明显。这倒有了变法的意识。篆书用笔上,改方起为圆起,尖收为平出,转折加重顿笔,亦是其篆书的新格。

齐白石的行书作品,形神酷似李北海《李思训》碑,神采飞扬,堪称精品。他曾借苏轼的话说自己“我书意造本无法”则是英雄欺人了。他自辩说“我是学习人家,不是摹仿人家,学的是笔墨精神,不管外形像不像。”(与胡橐谈临摹)其实,他学习也好,摹仿也好,既有取外形的,也有取笔墨精神的。取形取神是学书的前后过程,每位书家都有个中甘苦,大可不必闪烁共词。他的作品颇为率真劲健,横划向右上耸,以取气势,但有耸右肩之嫌。有时行笔太快,一划而过,虽有笔力,但缺少内在的力美蕴含,稍嫌油气,而大起大落的甩笔出锋,笔到手未到,看似凶狠劲利,实则单薄村野气。他为了造势,一味以偏锋出锋为能,看似雄强,却无内涵隽永之味,识者自当鉴之。20世纪的人们由于种种非艺术的原因,仅凭小花、小草、小鸟、小虫、小鱼、小虾、小摆设等日常小物象,以及草野书法便把他捧上大师的宝座,确实捧过了头。若说他是一介普通的民间书画家,却又委屈了他。只有观照他的作品本身审美价值,才是他艺术定位的标准。作为一代名家,齐白石当之无愧。

曾熙
字季子、子缉,号俟园,晚号农髯。湖南衡阳人。早年与李瑞清同在北京做官,共研书法。清朝灭亡之后,归隐故里。后因生活窘迫,接受李瑞清到上海卖字之邀。从此,“南曾北李”,名扬十里洋场。
曾熙书法学《石鼓文》、《夏承碑》、《华山碑》、《史晨碑》、钟繇、二王,尤好《瘗鹤铭》和《金刚经》,自号“南宗“,以与“北宗”的李瑞清相敌,用笔圆通流畅,线条柔和润泽。所以他的书法是学魏碑而能得秀雅婉丽之美。又能以碑入帖,书法饶有晋人疏朗秀逸的风度。其实,曾熙北碑也写得不坏,只因当初李瑞清已经以善写北碑名闻遐迩,而名声为李瑞清所掩而已。曾李两人是交情相当好的朋友,在当时上海滩被传为美谈,“文人相轻“的恶习,在曾、李二人身上不曾见到。

谭延闿 民国时期,在朝的显贵许多能写一手好字,但最著名的莫过于谭延闿、于右任二家。
谭延闿,字祖安、祖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谭延闿一直是国民党政府里的高官,管制行政院院长、并二任国民政府主席,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结体宽博,顾盼自雄。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颜真卿楷书自从被米南宫批判之后,一直不很被重视,宋、元、明三代不出一个善写颜字的大家。清初基本上是董其昌书法的天下。直到清中叶刘石庵以及后来钱沣、何绍基、翁同和等出,颜书才始得到复兴。但清代书家多数还是写行草书,篆隶也颇有好手,只是规规矩矩的楷书尚不多见。钱沣是一时名家了,学颜字得其神趣,气象浑穆。但横平竖直处时显板硬,不若鲁公之灵妙。即使如此,同时代及后世,楷书领域内,钱沣也是罕有其匹的。楷书是能显示真功夫的,一点一画,稍有偏差,一望便知。
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他尤以颜字楷书誉满天下。谭延闿可以说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

易元吉 北宋画家,字庆之,长沙(今湖南省长沙市)人。原工花鸟蜂蝶,后见到赵昌作品,自认为其精绝处难以超越,乃立志致力于他人所未到处,于是转攻猿猴。易元吉的画生动而不刻板,深受北宋鉴赏家、书画家米芾赞许,推崇为“徐熙后一人而已”。他虽以善画猿獐著称,但其花鸟画也很精妙。因此沈括在《图画歌》中谓:“惟有长沙易元吉,岂止猿猴人不及”。

陈少梅 (1909-1954)名云彰,字少梅,号升湖,湖南衡山人。
自幼随其父陈嘉言习诗文书法,15岁入中国画学研究会,为金北楼最後一位弟子 。
17岁入湖社画会 。
1930年,其作品曾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百年纪念会美术银牌奖

1931年赴天津,主持湖社画会天津分会,以卖画为生,并课徒授画,於京、津、沪举办画展 。
1949年後曾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 。
1953年迁居北京,次年因病逝世 。
擅山水、人物、工写兼能 。
在艺术上师法唐寅、仇英、吴伟、戴进,旁参倪云林,上追郭熙、马远、夏圭,崇尚“北宗”而探求自家风格 。
早年作品有《西园雅集图》等,後期有《江南春》、《浴牛图》等 。
《小姑山》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
逝後,天津为其举办了遗作展览 。
有《陈少梅画选》、《陈少梅画辑》、《陈少梅画集》等行世。

黄永玉 黄永玉,1924年出于湖南省凤凰县,土家族人,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十六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副主席。
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写过、出版老祖宗多种画册,还有《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书。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亚、德国、意大得和中国内地、香港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段辉 段辉,男,1961年9月出生,湖南省新化人。岳阳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水彩、水粉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从事水彩画的创作和教学。在艺术上追求朴实、抒情、和谐美,在技法上充分发挥水彩画的特色,力求以写实的表现手法创造个人的艺术风格。作品《青铜》获“第2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悠悠岁月》获“第4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铜奖。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在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展览。

段江华 段江华,男,1963年生于湖南省麻阳。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讲师。198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3画室,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9年至今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湖南油画学会主席、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参加在北京国际艺苑主办的“湖南油画邀请展”,作品《花》为国际艺苑美术馆收藏。1994年作品《王·后·2号》参加第2届中国油画展,获金奖。1995年
作品《捆扎的王和后》参加第8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并赴日本展出。同年随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做学术访问交流。1996年作品《王》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年展;作品《天门》参加第3届中国油画年展,并被主办单位收藏。1998年作品《圣地》参加’98中国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画大展”。

上一篇:论文综述有模板吗

下一篇:报表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