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高程拟合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1 17:16

高程拟合毕业论文

学 校: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 工程测量与监理

班 级: 测绘0452

姓 名: 赵 峰

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

宿迁市市区第二次土地调查
技 术 设 计 书 说 明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地籍基础业务建设,全面提升地籍管理工作水平,满足城市建设和土地管理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宿迁市国土资源局于2007年组织开展宿迁市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市区城镇土地调查项目,建立市区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充分考虑国土资源事业快速发展对现代地籍管理的要求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和《宿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总体工作方案》编写本技术设计书,在城镇土地调查时遵照执行。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1
1.1 任务来源 1
1.2 测区概况 1
1.3 工作内容 2
二、已有资料分析 2
2.1 控制资料 2
2.2 影像资料 2
2.3 其他资料 2
三、作业技术依据 3
四、成图的基本规格与要求 3
4.1 平面坐标与高程系统 3
4.2 控制测量基本精度要求 3
4.3 地形图成图精度 4
4.4 成图的基本要求 4
五、生产技术方案 5
5.1 软硬件配置 5
5.2 生产流程图 6
六、控制测量 7
6.1 一级GPS网测量 7
6.2 二级导线施测 9
6.3 图根控制测量 10
6.4 高程测量 11
七、全野外数据采集 12
八、地形图上内容的表示要求 13
8.1 测量控制点 13
8.2 居民地及设施 13
8.3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15
8.4 交通及附属设施 16
8.5 管线及附属设施 17
8.6 水系及附属设施 18
8.7 境界 19
8.8 地貌和土质 19
8.9 植被 19
8.10 各类注记 20
8.11 图幅整饰 23
8.12 图边拼接 23
九、数据编辑与入库 23
9.1 一般要求 23
9.2 编辑原则 24
9.3 编辑要求 24
9.4 数据入库 26
十、质量控制 27
十一、提交资料 29

一、项目概况
宿迁是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新兴的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工业、农业、商贸、旅游等领域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面貌日新月异,为满足宿迁市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社会各方面提供现势、详尽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构建宿迁市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框架,推进“数字宿迁”的信息化建设。宿迁市国土资源局决定在城区110 km2的范围内实施“基础测绘”工程。
1.1 任务来源
宿迁市自1996年建市以来,市区尚未全面开展基础测绘工作。为了推动全市基础测绘工作进程,宿迁市国土资源局以全市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为契机,在开展宿迁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工程城镇土地调查项目工作中同时开展宿迁市区110 km2 全数字成图基础测绘工作。其中整个市域的基础控制测量工作(A标段)已先期实施,控制成果已提交给宿迁国土资源局,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控制资料。

2、项目组织流程图:

六、控制测量
整个市域的基础测量已由A标段完成。D、E级GPS控制点成果由宿迁市国土资源局提供,在D、E级GPS控制网基础上加密布设一级GPS 控制网,可根据项目区的特殊情况发展二级导线网或二级GPS控制网。
B、C、D三个标段必须联测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确保控制网整体精度保持一致。
测图控制网的布设,一般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别布网,逐级控制的原则。
6.1 一级GPS网测量
1、布设:一级GPS网主要沿项目区内骨干道路布设,对道路狭窄或长有树木的道路,应选择适合GPS观测的地点埋石。
2、选点:应符合GPS《规程》中5.1.2条的规定。为便于数据采集,选定的一级GPS点之间应尽可能连续通视, 点位应便于保存和使用。特殊困难地区应保证有一个通视方向,布设点位要分布均匀,一级GPS点间距一般为200~400m,平均边长在300m左右。一级GPS点的点名,一律先按标段再按顺序统一编号,如B标段1号一级 GPS点为“I-B001”,编号尽量减少漏号。
3、埋石:一级导线能埋石的地方,尽量埋设预制标石,铺装面路和混凝土构筑物上的点可嵌埋标志,预制标石用直径12mm ,长约20cm的钢筋作标志,标志顶高出标石面2-3mm,顶端刻“+”字,标石埋设时柱石面略高于地面。镶嵌标志采用铸铁标志,现场浇灌,路面开凿范围不小于10cm×10cm,开凿深度不小于25cm。为便于下一个工序查找和使用,标志应用红漆作明显标记,点位附近明显位置注明点号。
4、埋石点的资料整理:所有一级GPS点均在实地按规定绘制点之记,所在地一栏的填写应认真了解,点位说明要简洁明确,写出点至明显目标的方向距离,量注标石中心至其他地物点三处的距离,避免读错距离。在绘制略图时,应与实地方位一致。点所在图幅栏内填写1∶500图幅号。选埋结束后,及时标绘点位分布图,绘清相邻点通视方向。
5.、观测要求:GPS观测采用经法定单位检验合格的GPS接收机,要求仪器标称精度不低于10±10ppm,观测一般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模式。
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卫 星
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平均重复设站数 时段长度 数据采集间隔 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一 ≥15° ≥5 ≥1.6 ≥15min 15s ≤8

一级GPS外业观测时段长度应根据同步观测点间距离,观测条件等情况适当延长。每次设站的天线高度应量记两次。每一时段取用N-1(N为同步观测设站数)条独立基线参与平差计算。
6、平差计算:一级GPS观测基线向量解算采用经鉴定过的厂家提供的商用软件进行平差。GPS网由独立观测边组成的多个闭合多边形构成,多边形边数应≤10条。对重复边、同步环、异步环需要进行检核,重复边的限差为2 σ(σ为规程规定的相应等级限差),同步环坐标分量及附合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分别为9.0ppm和15.0ppm,对同步环、异步环检核超过限差时,应对其中部分或全部观测成果进行重测。需进行补测或重测的边,应尽量安排一起进行同步观测。各异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规定:Wx≤2 σ、Wy≤2 σ、Wz≤2 σ;环闭合差,
W≤ ,式中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σ为相应级别规定的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
GPS观测数据的后处理。应先进行无约束平差以检验GPS观测本身精度,分析检查有无粗差等,确认GPS观测精度无问题后再进行约束平差。
进行无约束平差,以检验GPS观测中有无粗差和检验GPS本身观测精度,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VΔx≤3σ, VΔy ≤3σ, VΔz≤3σ约束平差应对地面的约束点间的相互兼容情况,用附合路线检验。选用兼容性好的点作为约束点进行约束平差,同名基线约束和无约束的较差应满足:dΔx≤2σ,dΔy ≤2σ, dΔz≤2σ。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均利用经过验算合格的GPS基线后处理软件进行计算。
6.2 二级导线施测
1、布设:在一级GPS点密度不能满足数据采集需要,或因现场条件不能满足GPS观测要求导致平面控制点密度不足时,应加测二级导线点,二级导线的选点、埋石、点之记等资料整理按一级GPS点要求执行,二级导线观测采用电磁波测距导线,二级导线测量以一级GPS点或以上等级的平面控制点为起算点。
2、观测:二级导线网观测采用经法定检验单位检验合格的全站仪。
二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二 2.4 200 ≤±15 ≤±8 1/10000

二级导线编号先按标段再按顺序编号,如点号为“Ⅱ-B001”( B标段一号二级导线点),项目区不得出现重号。
水平角观测的精度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 测回数(J2) 方位角闭合差(〃)
二 ±8 1 ±16

表中N为测站数,观测方向数四个以上要归零,半测回归零差不大于±8〃,一测回内2C互差不大于±13〃,同一方向各测回互差不大于±9〃。
边长测量要求:
边长等级 仪器等级 每边测回数
二 I、Ⅱ 单向二测回

一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四次。一测回读数较差为:I级仪器不超过5mm,Ⅱ级仪器不超过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为:I级仪器不超过7mm,Ⅱ级仪器不超过15mm,观测一端气象数据,每边测定一次,温度读至0.5度,气压读至lmmHg或100Hpa。
3、平差计算:平差计算选用的软件为“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公司”开发的《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输入成果包括起始数据,方向观测值,边长,坐标,方向改正数等。精度评定包括单位权中误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等。
6.3 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在一级GPS网、二级导线网基础上加密,以满足全解析测量要求为准则。图根控制可分两级加密,主要采用导线网或附合导线。
1、图根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
边长(m) 测回数(J6)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坐标闭合差(m)
一级 1.5 150 2
1/6000 ±0.22
二级 0.9 90 1
1/4000 ±0.22

导线总长,平均边长允许放宽1.3 倍,但精度不得低于上表要求。
当总长度短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坐标闭合差小于±13cm,可不作全长相对闭合差检查。
量取的栓距必须有多余条件检核,并进行误差分配。
当附合导线中有短于10m的边长时,允许不作方位角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继续发展,附合导线的边数一般不超过12。
2、图根控制点选点:要求点位间互相通视,点位视野开阔,架设仪器安全可靠。
3、图根控制点标志:水泥路面可采用刻凿十字方法,沥青路面打水泥钉或道钉,土质地面采用木桩,标志中心用铁钉表示等方法,实地必须明显标记,便于寻找,并注明点号便于使用。
4、图根控制点编号:采用先按标段后按顺序统一编号,如B标段1号图根控制点为“T-B001”。
5、图根控制点观测:图根控制测量测距采用红外测距方式,每边观测一测回,三次读数,一测回读数较差I级仪器不超过10mm,Ⅱ级仪器不超过20mm,并进行仪器的加常数,乘常数改正及气象改正。图根导线测量应尽可能采用三联脚架施测。
6、条件许可情况下,图根控制测量允许采用GPS测量,GPS测量观测方法可以是快速静态定位模式,也可以采用RTK定位模式。
1、快速静态定位模式的技术要求:
等级 卫 星
高度角 有效观测卫星总数 平均重复设站数 时段长度 数据采集间隔 闭合环平均边数 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图根 ≥15° ≥5 ≥1.6 ≥15min 15s ≤10 ≤6

2、RTK定位模式测量要求:
以一级GPS以上控制点架设基准站,开测前和测站观测结束前,流动站应观测一个已知点,作为检核,不同测站之间应重复观测15%~20%的重合点,每点测量应在重置整周模糊度的情况下分别测量两次,点位较差在±5cm以内,取两次观测中数作为最终成果。否则两测站全部重测。
GPS-RTK观测前应对流动站天线杆上的圆气泡进行检校,观测过程中应保持天线垂直稳定。
6.4 高程测量
1、等外水准:应采用S3及以上的水准仪,双面木质区格式标尺,进行单程黑红面读数。等外水准要起闭于四等以上的水准点,布设成附合线路或结点网。
等级 路线
长度

(km) 结点
间距

(km) 视距

(m) 视距
不等差

(m) 视距
累计差

(m) 黑红面
读数差

(mm) 黑红面高差
之差
(mm) 闭合差

(mm)
等外 12 8 100 10 50 4 6 ±30

(注:L 为路线长度,取整km值)
水准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与结点间的水准路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合水准路线规定长度的0.7倍。
2、GPS高程曲面拟合法:
曲面拟合法进行GPS正常高的内插取得的高程,应在测区内至少联测6个四等以上水准点,点位应尽量均匀分布在测区的周边和中部,避免外推GPS拟合高程。

3、图根高程控制:
图根高程采用图根水准或图根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施测,也可混合使用。图根光电测距高程导线一般和图根导线同时施测,以四等水准或等外水准联测的控制点起算,边数不应超过12条。图根高程导线的高程闭合差不大于±40 mm (D为边长,以km为单位)。
图根水准起闭于四等水准或等外水准联测的控制点,路线长度不得大于8km,结点间路线长度不得大于6km,支线长度不得大于4km,视距不超过150m,仪器应尽量置中,前后视距大致相等。 高程闭合差不大于±40 mm (L为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采用S3水准仪,木质标尺单面观测读数至mm。
4、i角的检校:
经检验过的水准仪在作业开始后连续三天应进行i角检校,水准仪i角小于±20",以后每周校检一次。
七、全野外数据采集
1、全野外采集应根据原地形图、实际地形情况以及相互位置关系策划工作方案和计划。全野外采集可在图根以上等级控制点上设站,采用极坐标法采集地物点、地形点坐标。
外业采集数据,采用全站仪内存,一次采集完成避免遗漏,工作草图上应尽可能标注本测站所采集的地物点性质,以便室内成图和检查。
2、测站能直接观测到地物、地形点,且距离在150m内,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
3、采集细部数据应顾及棱镜厚度、杆状地物半径等数值的改正。对作业中个别需左右偏离(遮挡)才能测量到的细部点,利用全站仪的功能进行偏离改正。
量取的栓距必须有多余条件检核,并进行误差分配,防止地物偏扭。
4、细部点文件统一按作业日期进行编号。地物代码一般取地物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点名格式为“@****”,“@”为地物代码,“****”为地物点号。
5、隐蔽地区可采用手持测距仪、皮尺等方式丈量距离,根据实地几何关系,采用直角折线、距离交会、方向交会、方向线上点、垂线足点、矩形两点、矩形第四点等方法,求定待定点位置。
6、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将采集的碎部点数据传输至微机,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后,进行地物点的连线,构成地形图,形成拓扑关系。
7、在专用数字测图软件支持下,利用野外记录草图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地形要素勾绘。将各种地物、地貌按照《图式》的规定绘置相应的符号,将各种文字、数字按照规定的规格注记到相应的位置上。
8、根据外业采集的数据,按地形、地物等各自相应的代码,在计算机内进行数据处理,建立测区信息,对生成的地形图进行编辑。由绘图仪绘制过程图到实地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检查合格后由绘图仪绘出标准分幅图。
八、地形图上内容的表示要求
8.1 测量控制点
1、测区内C、D、E级GPS点(包括用等级GPS联测过的控制点)和一级GPS点和一、二级导线点,一律按点位坐标展绘在图上,保证控制点与周围相关地物的位置准确性。一级GPS点用《图式》3.1.5符号表示。
2、图根点、测图增补的测站不进入图形系统,但须提供成果表和电子文件。
3、等级水准点应根据点之记在实地量取其至三个明显地物点间的水平距离(按 ㎝ 级精度)后,准确标注于编辑图上。
4、四等以上水准点和经四等以上水准联测的控制点,高程注至0.001 m,用GPS静化大地水准面拟合的高程、等外水准高程和光电高程导线施测的高程,高程注至0.01 m。
8.2 居民地及设施
1、居民地是地形图的主要地物要素。为了准确反映实地各个房屋的外围轮廓和建筑特征,房屋均以墙基外角为准测绘(墙基外角距地平面小于1m时,以房角为准进行测绘)。
2、房屋上的各种装饰性建筑及设施一般不表示,如储水罐,用户安装的卫星接收天线等。
3、居民地房院落内的小花坛、水池、小菜地等不表示。
4、房顶的电梯间、楼梯间、棚不表示。
5、一层房屋在图上不注层次,统一在图外附注: “图内未注层次的房屋均为一层”。砖瓦结构的房子图内不注记,统一在图外附注:“图内未注建材性质的房屋均为砖”。
6、一般居民住房不注建材性质。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的房屋要加注“砼”,混合结构的商品宿舍楼主体部分和企事业单位较大的房屋注“混”。
7、有顶无墙或只有简易维护物,一面借助其他建筑,其他三面无墙或只有简易维护物的建筑可用棚房表示。
8、对于住宅居民区院落内的违章搭建的小棚房,其高度远低于正常围墙高度的一律不表示。
9、部队营房无法进入内部测绘,可伪装表示。
10、对在规定测图期限内正做地基工程建设,且实地不易区分其具体层次分割线和测定房屋外墙角线位置的建筑中房屋,可用地类界概略绘出其范围,并加注“××建筑工地”。
11、对于图上不易区分的院落,应在对应位置加注“院”,对于图上小于6mm2的院落可综合表示成房屋。
12、当院子有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封顶时,以普通房屋表示。
13、凡用油毛毡、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材料作屋顶和用铁皮构建的房屋均用简易房屋表示。
14、居民楼底层的车库或储藏室,高度大于2.2m,均要计入层数。对房屋楼层高度底于2.2m的假楼层不计入层数。
15、柱廊、门廊、檐廊、悬空通廊、建筑物下的通道,按图式的相应符号表示。
16、居民地内房前屋后面积大于图上6mm2的牲口房要表示,并加注“牲”。公共厕所以围墙为轮廓线,用细实线表示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并加注“厕”字,农村居民地各家自用、简陋的厕所可直接用简单房屋表示。
17、从一楼开始完全封闭的阳台、内阳台、连地阳台按房屋表示,挑阳台用虚线表示,长度小于5m的不表示。
18、街道两侧不正规的石棉瓦小雨棚、临时建筑物、装饰性的建筑物等不表示。正规的停车棚,图上大于12mm2 用棚房符号表示。
19、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测绘。房屋毗连、庭院套递,分割困难时,应根据房屋和屋脊的形态不同,屋脊高低不一,屋脊前后不齐等因素进行分割表示,不允许成片合并。
20、各种室外楼梯、台阶宽度大于1.0m或梯步大于三级的应表示。凉台、雨罩均应测绘,各单位和较大的居民区大院的大门门顶应表示、居民院落门顶、门墩不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具体有哪些呢,大家有了解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参考和阅读,希望能帮到大家!

视觉传达毕业论文题目

1.浅谈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2.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创新的研究

3.新媒体艺术语言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4.基于视觉传达艺术发展的民族传统设计创新探讨

5.数字广告中数字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6.视觉传达设计视角下的科技图像创作研究

7.动态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与研究

8.跨界与融合--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考

9.色彩符号与企业形象的视觉传达

10.汉字象形造字法在视觉传达中的设计应用

11.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现实中的应用探究

13.新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探讨

14.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表现研究

16.从空无、自然、融合三个角度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美

17.“私人定制”视觉传达中的定制式设计理念

18.数码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9.基于视觉传达要素的制造装备人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20.敦煌联珠纹的形态特征与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22.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与品牌形象的有效整合

23.现代视觉传达的多维感官设计运用探析

24.探究UI设计的视觉传达艺术

25.旅游纪念品视觉传达设计与开发

26.色彩的视觉传达在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27.基于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互补设计方法研究

28.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特征与发展研究综述

29.动态视觉传达设计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30.视觉传达的灵境语言

31.本土文化视域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及拓展重构

32.探讨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的分析

33.独特的视觉传达系统研究

34.订制婚礼中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研究

35.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应用与商业价值研究

36.基于观者位移产生的动态错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37.关于多媒体设计与视觉传达的完美结合研究

38.视觉传达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

39.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表现

40.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析

4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分析

42.视觉传达设计在空间设计中的新发展

4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研究

44.基于信息设计的视觉传达领域新应用

45.文化产业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转型

46.江汉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析

47.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性思维模式初探

48.浅析视觉传达设计创新思维的内涵及原则

49.展示空间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分析

50.女性身体元素在竞技体育中的视觉传达

51.谈信息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

52.视觉传达设计中笔墨艺术元素的应用

53.D数字化广告的视觉传达效应探析

54.论包装色彩视觉传达的话语意义

55.浅析现代婚庆视觉传达设计

56.数字时代的视觉传达专业的内涵与外延

57.视觉传达设计中抽象图形的针对性提炼与表现

58.探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设计理念

59.数字媒体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分析

60.浅谈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61.对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的表现研究

62.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63.网页设计之视觉传达研究

64.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65.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改革研究

66.景颇族服饰视觉呈现中的社会情境表述

67.视觉传达技术在茶叶包装设计上的运用

68.从视觉心理角度解读自由版式中的视觉游戏

69.基于视觉信息传达的网页界面设计研究

70.“东方葵”的图像叙事与视觉传达

71.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

72.浅析视觉营销在商品E化过程中的应用

73.广告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与探讨

74.从标志设计的演变谈视觉简化心理

75.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装饰艺术符号的融入

76.节约型包装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77.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探索

78.图表设计与可视化分析

79.技术推动观念 VR技术引发的视觉传达新观念

80.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

81.基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82.虚拟现实环境下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

83.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4.论互联网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方法和表现特性

85.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

86.考虑视觉传达效果的夜视环境视觉定位方法研究

87.当代中国设计活动中审美形态的来源--以视觉传达设计为例

88.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89.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观念

90.交通标示颜色的视觉传达作用仿真分析

91.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符号探究

92.中国传统家具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93.视觉传达设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效性研究

94.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适老性问题研究

95.黑暗中颜色刺激作用的视觉传达分析研究

96.视觉传达设计的交互动画特效制作手法探析

97.学习类网页设计中视觉传达理论的应用研究

98.字体创意设计是加深视觉传达记忆的根蒂

99.对中国甲骨文文字符号视觉传达的属性研究

100.广告视觉传达设计艺术在信息网络时代的传播研究

101.中国禅道文化中的神、意、形、色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2.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分析

103.公共艺术形态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

104.浅谈数字图像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几个要素

105.浅析视觉传达设计的情感效应

106.如何做到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与时俱进

107.试论传播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08.隐喻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9.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Graphic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研究

111.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特征与发展

112.当代视觉传达下汉字图形化设汁的形、意研究

113.网络媒体的视觉艺术传达设计研究

114.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思维探讨

115.中国传统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116.浅析视觉传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7.“新古琴双行谱”中的视觉传达设计

118.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19.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对新媒体时代地产广告的探究

120.分析创新设计理念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具体实施

12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拓展:测绘工程论文题目

1、改善GIS数字底图的质量

2、教学实习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3、数字化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数据采编

4、数字化地形测量的几个问题探讨

5、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6、数字化成图几种作业模式的分析比较

7、数字化测图与地籍信息系统研究

8、数字化测图在地籍补测中的两种应用技巧

9、数字化测图技术在郑州高新区房地产测量中的应用

10、数字化测图教学方法探讨

1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图测绘中的应用与建议

12、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与实施

1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初探

14、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15、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源影寺古砖塔测绘中的应用

16、数字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的探讨

17、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概括

18、数字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制图综合

19、数字地图系统设计

20、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几个问题探析

21、数字地籍测绘实施中的技术问题

22、数字地籍测量中GPS控制网的建立

23、数字地籍测量主要误差来源探讨

24、数字地籍测量作业探讨

25、数字地籍测量应用分析

26、数字地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及精度分析

27、数字地籍测量有关作业流程及精度控制的探讨

28、数字地籍测量精度的讨论及控制方法

29、数字平顶山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初步研究

30、数字摄影测量生产的质量控制

31、数字水准仪SPRINTERM的试验与评述

32、数字水准仪及其在机场跑道板块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33、数字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检定与精度分析

34、数字水准仪的测量算法概述

35、数字水准仪自动读数方法研究

36、数字水准仪观测模式及其应用实践

37、数字水准测量外业数据格式的转换与统一的实践

38、数字水果湖水下地形和淤泥厚度测量

39、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

40、数字测图中设站错误的内业改正

41、数字测图技术在罗营口水电站坝址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42、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与质量控

43、数字综合法用于平坦地区地形图修测

44、数字高程模型与等高线质量相关性研究

45、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

46、数字高程模型在农地整理排水渠道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47、数字高程模型地形描述精度的研究

48、数字高程模型的生产及更新

49、数字高程模型的裁剪与拼接技术

50、数学形态学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51、数据化测量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52、数码相机可量测化的研制

53、斜拉桥变形观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54、斜距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55、断面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系统研究

56、断高法在高等级公路测设中的应用

57、新州公路平面控制测量问题研究与施测

58、方位交会法在城区测量中的应用

59、方向交会法坐标计算之初探——待定点坐标的计算

60、方向后交最佳点位分析

61、施工测量中快速设站方法

62、无像控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方法

63、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测距性能测试

64、无反射镜测距的目标特性研究

65、无定向导线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66、无控制DEM表面差异探测研究

67、既有铁路航测数字化测图的特点与质量控制

68、时态地籍数据库设计与宗地历史查询的实现方法

69、明暗等高线自动绘制方法

70、智能全站仪ATR实测三维精度分析

71、智能全站仪快速测量处理系统

72、曲线拟合高程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73、曲线放样中的坐标转换及转换精度分析

74、曲线矢量数据压缩算法实现及评析

75、最小二乘平差理论在制图自动综合中的应用

76、最小二乘法在土地复垦场平整中的应用

77、最小二乘法对多周期函数的周期筛选优化

78、有关地籍调查的几个问题探讨

79、有限条件下坐标转换矩阵的确定与精化

80、有非对称缓和曲线的曲线主点测设方法

81、服务城市化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探讨

82、村庄地籍测量之初探

83、条码信号复原技术在数字水准仪中的应用

84、条码因瓦水准标尺校准方法的探讨

85、极坐标法测设平面位置的精度分析

86、构建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研究

87、栅格数据矢量化及其存在问题的解决

88、标准化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实践与体会

89、树状河系自动绘制的结构化实现

90、根据三斜距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91、桥梁墩_台的沉降观测和沉降值的预测

92、模拟GPS控制网精度估算方法研究

93、模糊数学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质量评定中的应用探讨

94、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测绘中的应用

95、气象因素对全站仪测量的影响

96、水下地形分析中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方法的研究

97、水下地形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

98、水下地形测量误差来源及处理方法探讨

99、水下地形测量高程异常点剔除方法研究

100、水位改正中虚拟验潮站的快速内插

6000字 的测绘毕业论文

我对测绘学的认识

学院: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10级4班 姓名: 学号:

作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我很有幸上了由几位著名的两院院士及教授主讲的《测绘学概论》,在这个课堂上,我不仅见到了在我国乃至世界都非常著名的院士、教授、专家,还在他们独道精辟的讲解下认识了测绘学这门学科,了解学习了很多关于测绘学的知识及其发展前景。作为专业的基础,我从课堂、图书、网络等各个方面积极的了解测绘学,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使我认识到测绘不是他们所说的“冷门专业”“辛苦专业”,获益匪浅,使我加深了对测绘的兴趣。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讲述我对测绘学的认识及感想。
测绘学古老而现代,绘学现在正在向一门刚兴起的学科—地球空间科学发展。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测绘学的发展在世界上古史时代,就有利用测绘学智丽尼罗河泛滥后农田边界整理的传说。公元前7世纪,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书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图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纪,我国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记载。公元前130年,西汉初期便有了《地形图》和《驻军图》,为目前所发现我国最早的地图。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学科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当代,由于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体系、研究领域和科学目标与传统意义上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不同。测绘学日益发展成为国内外正在兴起的一门新型学科——地球空间信息学(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Geomatics)
测绘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球(当然再未来将发展到外太空,研究其他的星球)。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逐步深化,要求精确测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从而促进了测绘学发展。因此,测绘学可以说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测绘学的研究成果是以地图为代表的信息产品,地图的演变及其制作过程、方法是测绘学进步的一个主要标志。测绘学获取观测数据的工具是测量仪器,测量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绘方法和测绘仪器的创造和改革。测绘仪器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游标经纬仪到小平板、大平板仪、水准仪、航空摄影机、摆仪、重力仪、全站仪,测量机器人,数字绘图机。成果也原来的手绘地图到数字地图,由原来的二维地图到现在的三维地图,四维地图,最近由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天地图”这一伟大成果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用意义重大。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测绘学在探索地球奥秘和规律、深入认识和研究地球的各种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测量技术可以提供几乎任意时区域分辨率系列,具有检测瞬时地理事件如地壳运动,重力场的时空变化,地球的潮汐和自转等问题,这些观测成果可以用于地球内部物质的研究,尤其在解决地球物理方面可以起到辅助作用。测绘许饿在国民经济上的作用是广泛。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为构建“数字城市”“数字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在现代化战争的今天,测绘学在武器的定位、发射、精确制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另外在防灾减灾方面,测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测量所的的地图在救灾中起指导作用,减少了灾难等带来的重大损失。在以后的发展中,测绘在防灾、减灾上仍然将发挥它的作用,民政局非常重视测绘的作用。
测绘学的分类。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海洋测绘和地图制图学等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研究和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地面点的几何位置的理论和方法。普通测量学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区域内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的理论和方法。局部区域是指在该区域内进行测绘时,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把它当作平面处理,而不影响测图精度。摄影测量学 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形态,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工程测量学 研究工程建设中设计、施工和管理各阶段测量工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为工程建设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大比例尺地图,保障工程选址合理,按设计施工和进行有效管理。海洋测绘 研究对海洋水体和海底进行测量与制图的理论和技术。为舰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地图制图学 研究地图及其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将就这几个分支按我理解简单叙述。
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学中测定地球的大小,是指测定地球椭球的大小;研究地球形状,是指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是指测定以地球椭球面为参考的地面点的位置。将地面点沿法线方向投影于地球椭球面上,用投影点在椭球面上的大地纬度和大地经度表示该点的水平位置,用地面点至投影点的法线距离表示该点的大地高程。这点的几何位置也可以用一个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来表示。大地测量工作为大规模测制地形图提供地面的水平位置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用重力勘探地下矿藏提供重力控制点,同时也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导弹和各种航天器提供地面站的精确坐标和地球重力场资料。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是1、研究全球,建立与时相依的地球参考坐标框架,研究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描述极移固体潮及地壳运动等地球动力学问题,研究高精度定位理论与方法。2、 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建立统一的大地测量坐标系,研究地壳形变(包括地壳垂直升降及水平位移),测定极移以及海洋水面地形及其变化等。研究月球及太阳系行星的形状及其重力场。3、建立和维持具有高科技水平的国家和全球的天文大地水平控制网和精密水准网以及海洋大地控制网,以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4、研究为获得高精度测量成果的仪器和方法等。5、研究地球表面向椭球面或平面的投影数学变换及有关的大地测量计算。6、研究大规模、高精度和多类别的地面网、空间网及其联合网的数学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测量数据库建立及应用等。
几何大地测量学。19世纪起,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全国天文大地测量工作,其目的并不仅是为求定地球椭球的大小,更主要的是为测制全国地形图的工作提供大量地面点的精确几何位置。为达此目的,需要解决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这就推动了几何大地测量学的发展。首先,为了检校天文大地测量的大量观测数据,消除其间的矛盾,并由此求出最可靠的结果和评定观测精度,法国的勒让德(re)于1806年首次发表了最小二乘法的理论。事实上,德国数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C.F.高斯早在1794年已经应用了这一理论推算小行星的轨道。此后他又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天文大地测量结果,把它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产生了测量平差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其次,三角形的解算和大地坐标的推算都要在椭球面上进行。高斯于1828年在其著作《曲面通论》中,提出了椭球面三角形的解法。关于大地坐标的推算,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公式。高斯还于1822年发表了椭球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正形投影法,这是大地坐标换算成平面坐标的最佳方法,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另外,为了利用天文大地测量成果推算地球椭球长半轴和扁率,德国的F.R.赫尔默特提出了在天文大地网中所有天文点的垂线偏差平方和为最小的条件下,解算与测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椭球参数及其在地球体中的定位的方法。以后这一方法被人称为面积法。
物理大地测量学。法国的勒让德(re)于1806年首次发表了最小二乘法的理论。事实上,德国数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C.F.高斯早在1794年已经应用了这一理论推算小行星的轨道。此后他又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天文大地测量结果,把它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产生了测量平差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其次,三角形的解算和大地坐标的推算都要在椭球面上进行。关于大地坐标的推算,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公式。高斯还于1822年发表了椭球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正形投影法,这是大地坐标换算成平面坐标的最佳方法,至今仍在广泛应用。另外,为了利用天文大地测量成果推算地球椭球长半轴和扁率,德国的F.R.赫尔默特提出了在天文大地网中所有天文点的垂线偏差平方和为最小的条件下,解算与测区大地水准面最佳拟合的椭球参数及其在地球体中的定位的方法。以后这一方法被人称为面积法。
卫星大地测量学。到了20世纪中叶,几何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大地测量学都已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但是,由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只能在陆地上实施,无法跨越海洋;重力测量在海洋、高山和荒漠地区也仅有少量资料,因此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的测定都未得到满意的结果。直到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之后,产生了卫星大地测量学,才使大地测量学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研究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采集被测物体的图像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和分析,以确定被测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并判断其性质的理论和方法。测绘大面积的地表形态,主要用航空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根据地面获取影像时,摄影机安放的位置不同,摄影测量学可以分为航空摄影测量学、航天摄影测量与地面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将摄影机安放在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这是摄影最常用的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所用的是一种专门的大幅面的摄影机又称航空摄影机。航天摄影测量学:随着航天、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摄影测量技术,将摄影机安装在卫星上。近几年来,高分辨率卫星摄影的成功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基本地图测图、城市、土地规划的重要资源。近地摄影测量是将摄影机安装在地面上进行的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影象与物体的基本关系、影象与地图的关系、摄影机的内方位元素、外方位元素、共线方程、立体观测方法等。在影像上进行量测和解译,主要工作在室内进行,无需接触物体本身,因而很少受气候、地理等条件的限制;所摄影像是客观物体或目标的真实反映,信息丰富、形象直观,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可以拍摄动态物体的瞬间影像,完成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测量工作;适用于大范围地形测绘,成图快、效率高;产品形式多样,可以生产纸质地形图、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摄影像等。
摄影测量学的研究方向。1、数字摄影测量:以航空影像和卫星米级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扩展计算机立体相关理论与算法,发展立体几何模型确定和精化的新方法,以及研究困难地区数字立体测图的新技术;研究近景(地面)摄影测量中的数字相机的快速检校新算法,数字影像精确匹配问题,以及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监测和土木工程建筑物(如桥梁和隧道)形变监测中的问题。2.遥感技术及应用以多光谱、多分辨率和多时相卫星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地表变迁及地质调查的遥感新方法;研究地球资源(如土地利用)变化检测的有效方法,发展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的遥感监测手段;开发监测城市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如洪水与森林、农作物病虫害)的实用遥感系统,等等。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开展干涉雷达(InSAR)等技术的地表三维重建、大范围精密地表形变(包括滑坡、城市沉降和地壳形变)探测和气象变化监测的研究。3.3S技术及应用研究车载CCD序列影像测图的方法和算法,为线性工程勘测和调查提供快速而有效的地面遥感测量手段;研究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内的3S技术集成的模式和方法,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铁路、公路建设探索全新的勘测设计手段。
地图制图学
地图制图学是研究地图及其编制和应用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用地图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亦称地图学。
地图制图学的理论与技术。地图编制研究制作地图的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制图资料的选择、分析和评价,制图区域的地理研究,图幅范围和比例尺的确定,地图投影的选择和计算,地图内容各要素的表示法,地图制图综合的原则和实施方法,制作地图的工艺和程序,以及拟定地图编辑大纲等。地图整饰研究地图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图符号和色彩设计,地貌立体表示,出版原图绘制以及地图集装帧设计等。地图制印研究地图复制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地图复照、翻版、分涂、制版、打样、印刷、装帧等工艺技术。此外,地图应用也已成为地图制图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地图分析、地图评价、地图阅读、地图量算和图上作。
地图制图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制图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和趋势为:①地图制图学作为区域性学科,其重点已由普通地图制图转移到专题地图制图,并向综合制图、实用制图和系统制图的方向发展。②地图制图学作为技术性学科,正在向机助制图方向发展,有可能逐步代替延续几千年的手工编图的作业方法。③随着地图制图学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例如,以地图图形显示、传递、转换、存储、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为内容的地图信息论和地图传输论;研究经过地图图形模式化建立地图数学模型和数字模型的地图模式论;研究用图者对地图图形和色彩的感受过程和效果的地图感受论;研究和建立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学,等等。
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控制和地形测绘、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测绘科学和技术(或称测绘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现代发展的一级学科。该学科无论怎样发展,服务领域无论怎样拓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无论怎样增多或加强,学科无论出现怎样的综合和细分,学科名称无论怎样改变,学科的本质和特点都不会改变。
工程测量学的理论平差理论。最小二乘法广泛应用于测量平差。最小二乘配置包括了平差、滤波和推估。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模型被称为概括平差模型,它是各种经典的和现代平差模型的统一模型。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表现在对模型误差的研究上,主要包括:平差中函数模型误差、随机模型误差的鉴别或诊断;模型误差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对参数和残差统计性质的影响;病态方程与控制网及其观测方案设计的关系。由于变形监测网参考点稳定性检验的需要,导致了自由网平差和拟稳平差的出现和发展。观测值粗差的研究促进了控制网可靠性理论,以及变形监测网变形和观测值粗差的可区分性理论的研究和发展。针对观测值存在粗差的客观实际,出现了稳健估计(或称抗差估计);针对法方程系数阵存在病态的可能,发展了有偏估计。与最小二乘估计相区别,稳健估计和有偏估计称为非最小二乘估计。
海洋测绘
海洋测绘是以海洋水体和海底为对象所进行的测量和海图编制工作。主要包括海道测量、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专题测量,以及航海图、海底地形图、各种海洋专题图和海洋图集等的编制。
海洋测绘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测量方法主要包括海洋地震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热流测量、海洋电法测量和海洋放射性测量。因海洋水体存在,须用海洋调查船和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快速的连续观测,一船多用,综合考察。基本测量方式包括:①路线测量。即剖面测量。了解海区的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基本特征。②面积测量。按任务定的成图比例尺,布置一定距离的测线网。比例尺越大,测网密度愈密。在海洋调查中,广泛采用无线电定位系统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海洋测量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和测量仪器设备等,同陆地测量相比,有它自己的许多特点。主要是测量内容综合性强,需多种仪器配合施测,同时完成多种观测项目;测区条件比较复杂,海面受潮汐、气象等影响起伏不定;大多为动态作业,测者不能用肉眼通视水域底部,精确测量难度较大。一般均采用无线电导航系统、电磁波测距仪器、水声定位系统、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组合系统,以及天文方法等进行控制点的测定和测点的定位;采用水声仪器、激光仪器,以及水下摄影测量方法等进行水深测量和海底地形测量;采用卫星技术、航空测量以及海洋重力测量和磁力测量等进行海洋地球物理测量。
现代测绘中的新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的飞速发展,测绘学也迎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测量理论,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的改进推动了测绘学科的发展,现在的测绘不但测量精度大大提高,测量时间大大的减少,劳动强度降低,测绘工作者也不再是人民眼中“农民工”。这些新技术包括:1、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以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中国的北斗以及在建的欧盟的GALILES为代表的的定位系统为测绘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提高了精度。2、RS(遥感),他是一种不通过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采集目标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的现代科学技术。我们武汉大学在遥感方面实力强大,遥居亚洲第一。3、数字地图制图技术。4、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5、3S集成技术。即GPS、GIS与RS技术的集成,是当前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在3S技术的集成中,GPS主要用于实时快速的提供物体的空间位置;RS用于实时快速的提供大面积的地表物质及其环境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以及他们的各种变化;GIS则是对多种来源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的平台。6、虚拟现实摸型技术,他是由计算机构成的高级人机交换系统。
测绘学博大精深,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很肤浅,但我相信在我们回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并且,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必将献身测绘事业,献身祖国的建设事业,成为一个21世纪合格的测绘工作者和祖国的建设的接班人!

工程测量技术论文

工程测量技术论文

测量也是一项精确的工作,通过测量学的学习和实习,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测量学的轮廓。如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工程测量技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充分利用控制测量技术、地形图测绘技术、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摄影测量技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等等,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一、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

全站仪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到绘图过程的自动化和一体化。国内已研制和开发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大比例尺野外成图软件,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清华山维公司的EPSW系统、南方测绘公司的CASS系统、广州开思测绘软件有限公司的SCSG系统。这些系统已在国内生产单位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论文参考网。

近年来测绘界提出的“高端全站仪”,要求它不仅能适用于各种测量工作,而且还能用作“单人全站仪”,即只需一人便可进行测图作业,而且在观测点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为获得高质量的观测成果,对仪器就要提出新的要求。

二、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应用

当测绘的面积较大或测区条件困难时,使用摄影测量技术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地面摄影测量进)行地形测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最近若干年来,摄影测量技术有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数字摄影测量技术趋于成熟并实际投入应用;第二是GPS的出现使得摄影测量的外业控制变得简单。它们都使得摄影测量方法的经济性和效率大大提高,竞争力和生命力进一步加强。

数字摄影测量也称为软拷贝摄影测量,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摄影测量对价格昂贵、光机结构复杂的专门测图仪器的依赖,是摄影测量领域的一次革命。论文参考网。基于微机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目前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自动定向、空中三角测量、自动数字地面模型生成、自动正射影像图制作和交互式数字测图以及三维景观模型采集等一系列作业,精度与通常的解析测图仪相当。虽然现在的系统尚存在不少缺陷,但数字摄影测量已成为摄影测量的技术主流。

三、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大比例尺测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灾害监测、小比例尺制图等领域均有成功的应用。但由于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较低,难以用于大比例尺制图。近年来,由于新型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片的出现,为城市或区域大比例尺制图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源。IKONOS卫星于1999年9月24日发射成功,是世界上第一颗提供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商业遥感卫星。可以提供地面分辨率达1m的IKONOS数字图像,该图像可以用于制作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地面模型和数字线划图。QuickBird是Digital Globel公司于2001年10月18日在美国发射成功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QuickBird在地面的分辨率为0.61m,能够满足更专业、更广泛应用领域的遥感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快的遥感信息源服务。2007年9月18日,Digital Globel公司宣布在加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了一颗05.m级分辨率的商业卫星W:orldView-1,WorldView-1为当今世界最具敏捷性的一颗商业卫星,这是2007年波音航空公司为Digital-Globel公司继QuickBird后成功发射的第二颗商业卫星,该图像完全满足制作11∶0000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地面模型和数字线划图,也可望在15∶000地形图的修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其它的地形测图技术

其它的地形测图技术主要是指将GPS与其它传感器集成于一定运载工具上而形成的数字测图技术及直接利用GPS测图的技术。主要包括:

1(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论文参考网。激光雷达技术是近数十年来摄影测量与遥感领域最具革命性的成就之一,是目前最先进的对地摄影测量系统。在DGPS、IMU支持下,激光扫描系统通过激光扫描器和距离传感器,经由微计算机对测量资料进行内部处理,显示或存储、输出距离和角度等资料,并与距离传感器获取的数据相匹配,经过相应软件进行一系列处理来获取被测目标的表面形态和三维坐标数据,从而进行各种量算或建立立体模型。该技术的最初目的主要是获取困难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在这些困难地区,例如森林,沙滩等,使用常规摄影测量方法费时、费力,很难获取高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数据。使用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高效、高精度地直接获取地面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2(水)下测绘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移动测绘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自动测深仪、数据采集软件和通讯设备等组成,平面测绘精度取决于GPS的作业方式和接收机的性能,高程精度则与测深仪有关。它们已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代表的产品有中海达水下测绘系统、南方水下测绘系统。3(R)TK数字测图技术。随着实时动态差分RTK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人们提出了RTK测图的设想,就是将RTK当成全站仪,配置相应的支持软件直接用于测图,该方法在地物稀少、植被覆盖不厚的测区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五、结语

GPS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常用手段。可以说,GP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本世纪测绘领域最辉煌的.成就之一。随着差分GPS定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高等级的首级网和加密网,就连图根点和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测定也广泛采用了GPS。在许多地形测量项目中,光电测距导线早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测量方法。特别是当使用全站仪时,可以将低等级的图根控制与细部地形测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总体作业效率。徕卡公司最新推出的全站仪与GPS完美结合,是集成了GPS功能的高性能全站仪(超站仪,)无需控制点、长导线和后方交会等工作,直接使用GPS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然后就可以使用全站仪进行测图、放样等工作。高程控制测量过去一直沿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耗时费力,效率较低。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国内外在这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验论证工作,目前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已可以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大部分规范也已采纳了这些成果。电子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无疑是几何水准测量很好的补充手段。同时,随着GPS在平面控制测量上日益广泛的应用,关于GPS在高程控制测量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掀起了热潮。大比例尺地形图主要指的是15∶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传统的地形图一般均是指线划图,这里不仅指线划图,而且还包括另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图种:影像图D(EM、DOM、DTM等。)目前,数字地形图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等)已取代传统的模拟地形图,成为地形测量的主要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冰,王铁生,高丽峰. GPS高程拟合模型在带状区域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 2009,(07) .

[2] 王颖,袁铭,严勇,凡亦文. 苏州市GPS水准拟合方法的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06,(04) .

[3] 熊小莉,吴迪军. GPS高程拟合模型的精度分析[J]铁道勘察, 2007,(02) .

上一篇:网购论文格式

下一篇:论文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