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霍金
毕业论文霍金
时间简史,万物简史。《时间简史续编》 是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睿智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 《时间简史》 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性。该书本来就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绞尽脑汁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只能当科幻小说看。《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拟空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人的生存方式及进化原理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时间简史中,霍金念念不忘的就是大统一理论,这是爱因斯坦未竟的梦想。霍金在本书中坦言,不能用单独的美妙的公式描述和预测宇宙的每一件事情,因为量子理论的测不准原理决定了宇宙是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统一的。在本书中,霍金通过地图模型来说明宇宙的多样性可能需要一族理论来进行描述。 《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他个人认为这只是研究理论物理目前的最小单位)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极端与极端的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未来的魅力》本书以史蒂芬·威廉·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饶有有趣的问题。 《果壳中的宇宙》该书是霍金教授继《时间简史》后最重要的著作。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再次把我们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在霍金教授的世界里,真理和幻想有时只是一线之差。霍金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提示我们对宇宙的展开充分的想象,并以他独特的热情,邀请我们一起展开一场非凡的时空之旅。《时间简史——从宇宙空间大爆炸到黑洞》(1988年撰写)这本书是霍金的代表作。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在这本书中,霍金将试图勾勒出我们心目中的宇宙历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并有机结合各类宗教学理论。在第一讲里,他将简要地回顾过去关于宇宙的构想,并说明我们是如何得到目前的图像的。这或许可以称之为宇宙史的历史。 第二讲将解释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种引力理论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宇宙不可能是绝对静止的,它不得不或是膨胀,或是收缩。而这又意味着,在前200亿年到前100亿年之间,必定有某一时刻,那时宇宙的密度为无穷大或是脱离了某个空间,这就产生了所谓的大爆炸。它极可能就是宇宙的开端。 第三讲将谈谈黑洞。黑洞是当某个巨大的星球,或者更大的天体,受其自身引力吸引而自行塌缩(塌陷并紧缩)时形成的(另一种猜测:黑洞是脱离了某个集合空间中的某一元素)。综合感性的哲学理论,“任何事物在时间和空间的洗礼下必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可能正是白洞产生的原因。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及狭义相对论,宇宙中可能存在无数黑(白)洞,(也可能我们存在的世界正是黑(白)洞的某一分支)。而有关他们的历史,可能是某一领域的终结,也或许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因为知识领略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知道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广(狭)义相对论是经典理论(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的理想状态),包括量子力学的不确定原理。 第四讲将讲述量子力学如何允许能量从黑洞泄漏出来。黑(白)洞并不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可怕。 第五讲将把量子力学思想应用于大爆炸和宇宙的起源。这就得出了这样的设想:时空可能在范围(维)上有限,但没有边缘。这或许类似于地球表面,但它多了两维。 第六讲将说明这个新的边界条件如何能用现有的知识结构解释这个问题:尽管物理学定律是时(空)间对称的,但根据化学理论中的微观粒子守恒,任何物质(包括真空状态等),即使是“最”稳定的,也会在本质上发生“相对微小”的变化(具体解释请见化学领域的微观粒子(带电粒子的绕核“行星”运转)。 最后,第七讲将讲述我们正如何试图找寻一种统一的理论,如何能把involve量子力学、引力(etc.)的物理学及其他学科(“包括”很智慧地谈到“人”有不灭灵魂的宗教学)真正大一统地联系成一“片”知识的“海洋”。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就能真正理解了宇宙(involve natural power),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 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interesting的theories和discriptions。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 史蒂芬·霍金与第一任妻子珍·王尔德 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空)间、有黑(白)洞引起的初始宇宙,维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在三年工作量并不巨大的学习之后,他获得了一等自然科学荣誉学位,之后进入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当时牛津大学还没有宇宙学这个专业,于是他试图努力开创。尽管他希望能够跟当时在剑桥的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身边做研究,但是他的导师却是丹尼斯·西艾玛(Dens Scama)。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成为一名研究员,后来成为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Gonvlle and Caius College)的教授。 1992年耗资350万英镑的同名电影问世。霍金坚信关于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数学来表达,世人应当可以通过电影——这一视听媒介来了解他那深奥莫测的学说。本书是关于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是一本当代有关宇宙科学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做,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时间简史》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编》是为向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 《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中文版发行于2008年年初,这本书由史蒂芬·霍金、其女儿露西·霍金、其学生克里斯托弗·加尔法德所著,是史蒂芬·霍金的“儿童”时期“科普三部曲”之一,这本书当中论黑洞以及很多部分都简述了霍金的新想法,这本书在国内外好评如潮。 新纪录片《跟随霍金进入宇宙》10年4月25日在美国探索频道播出。2004年-斯蒂芬·威廉·霍金的霍金悖论与信息守恒 2004年7月21日,在爱尔兰都柏林举行的“第17届国际广义相对论和万有引力大会”上,霍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弯,表示自己原来的观点错了,信息应该守恒。宣布了他对宇宙黑洞的最新研究结果:黑洞并非如他和其他大多数物理学家以前认为的那样,对其周遭的一切“完全吞食”,事实上被吸入黑洞深处的物质的某些信息实际上可能会在某个时候释放出来:信息守恒。原因是先前把黑洞想得太理想化了,把黑洞热辐射也想得太理想化了。不过,霍金一直没有给出严格的证明来支持自己的新观点。索恩表示此事不能由霍金一个人说了算,他仍坚持信息不守恒的看法。普瑞斯基则表示没有听懂霍金的演讲,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赢了。目前,这一牵扯到量子论基础的敏感问题还远未解决。 黑洞理论的研究已经超出了黑洞本身,它不仅通过信息疑难触及了量子论的重要基石——幺正性,而且掀开了探讨时间性质的新篇章。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黑洞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最初人们认为黑洞是一颗死亡了的星体,什么东西都可以掉进去,但任何东西都跑不出来。1974年霍金证明黑洞有温度、有辐射。霍金辐射的发现使黑洞和霍金本人都变得家喻户晓。 20世纪80年代以后,黑洞研究的重点逐渐从温度转向信息佯谬。人们早已知道,黑洞外部观测者会失去形成黑洞以及后来落入黑洞的物质的几乎全部信息,这就是“无毛定理”。著名的“霍金辐射”理论.所谓“毛”是指“信息”。黑洞只剩下总质量、总电荷和总角动量3根“毛”可以被外界探知。人们最初认为,虽然外部观测者不能探知黑洞内部物质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并没有从宇宙中消失,只不过隐藏在了黑洞的内部。霍金辐射发现之后,人们知道黑洞中的物质最后将全部转化为热辐射,而热辐射几乎不带出任何信息。这样,形成和落入黑洞的物质的信息将从宇宙中消失,信息不再守恒,不仅重子数守恒、轻子数守恒等定律不再成立,量子论的幺正性也将受到破坏。面对如此严重的理论困难,物理学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理论物理学家大都相信信息守恒,坚信幺正性这一量子论的基石不会被破坏。总之,信息应该守恒。以霍金和索恩为代表的相对论专家则认为信息不一定守恒,幺正性完全有可能被破坏。为此,霍金和索恩与坚信信息守恒的普瑞斯基打赌。 "这种理论从诞生之初就遇到了麻烦:它同很多科学家坚持的"信息守恒定律"互为矛盾.这一度被人们称为"黑洞悖论". 如同19世纪的科学家断定了能量守恒定律一样,20世纪的许多科学家提出了信息守恒一说——假如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信息守恒定律"无疑将成为科学界最为重要的定律,也许比物质,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更为深远.霍金的黑洞理论引起的激烈争执就是"信息"在黑洞中是否能够保存,守恒."
霍金公开博士论文 最牛论文致使剑桥大学网站崩溃
为庆祝“开放获取周”,英国剑桥大学23日首次在网上公开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的博士论文,结果引发人们极大的兴趣,紧接着,由于下载人数太多,致使剑桥大学网站崩溃。大神吧友,来看看这论文写得怎么样?
使剑桥大学将1966年霍金在24岁时撰写的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免费发布在学校网站上,供公众下载。然而论文上线后不久,网站服务器便访问人数过多而崩溃了。周一下午,该网页需要数分钟才能打开。不过,打开后网页上没有显示任何内容。
剑桥大学发言人斯图尔特·罗伯特说:“我们在公开霍金博士的论文之后,收到了大量反馈,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一共有将近6万次下载,因此,访问我们网站的用户可能会发现它比平时慢,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打开”。剑桥大学网站上霍金博士论文《宇宙膨胀的性质》下载页面现已恢复正常下载。
这篇名为“宇宙扩张的属性”的论文,共有134页。论文中,霍金利用宇宙的膨胀理论来挑战现有的引力理论,他认为,由于早期的摄动,星系是无法形成的。霍金还提供了一种引力辐射和膨胀的模型,表明时空奇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听上去是不是有些生涩难懂,尽管如此,大众依旧对这位传奇的物理学大师充满了好奇。剑桥大学透露,这篇论文是剑桥大学图书馆中最多人要求阅览的论文,从去年5月迄今有199次,且要求者多来自一般大众,而非学术界。要求阅览数第2名的论文仅有13次。此前霍金的论文只能在剑桥大学图书馆里读到,或者需要支付86美元来获取电子版。
霍金:鼓励全世界人民仰望星空
在网站崩溃之前霍金发声明称:“很高兴这么多人对我的论文感兴趣,希望他们看了之后不会失望!”
霍金说,公开博士论文的目的是鼓励全世界人民仰望星空,不要只着眼于脚下;去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去理解这个太空世界。“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取的,应该不仅仅是我的论文,还应该包括在人类理解范围内每一个伟大思想进行的探索。”
霍金还说:“每一代人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就像我在剑桥大学读博时受到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启发一样。”
据悉,写作这篇博士论文时,霍金已经确诊了“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虽然最初的诊断结果称,时年21岁的霍金仅剩下两年寿命,但半个多世纪以来,霍金不仅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同时还成为剑桥大学教授。他在1988年出版的《时间简史》是世界上最为成功的科普书籍,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销量超过千万。
剑桥大学:“开放获取”打破获取知识的屏障
学术交流副主任亚瑟·史密斯博士表示“开放获取”能够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消除人与知识间的屏障,科学、医学和技术各领域能够实现新的突破。他强调,尤其重要的是对博士研究知识的传播。博士论文包含大量独特的未被开发的信息正等着被使用,但通常这些内容都被排除在大众视野之外。
“从2019年10月起,所有剑桥大学的博士毕业生都被要求提交电子版博士论文,以便保存。”史密斯博士称,希望更多学生能像霍金教授一样让自己的论文“开放获取”。同时,他表示“会邀请剑桥校友考虑将他们的论文‘开放获取’”。
在最近的一次庆祝活动中,剑桥大学图书馆服务主任杰西卡·加德纳说:“剑桥是牛顿和达尔文等人的物理论文的‘家’。我们非常小心地保存他们留在纸上的研究数据,并通过我们的数字图书馆和公众分享。”
霍金的成长历程500字
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那一天。中小学时期,霍金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作业不整洁,字也写得不好。但也许是由于他喜欢独立思考的
缘故,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爱因斯坦。霍金喜欢与要好的同学探讨和争论问题,内容从宗教、神学到无线电、天文、物理无所不谈。他们讨论过宇宙起源是否需要上帝帮助,也讨论过宇宙中遥远星系发生红移的原因。少年时代的霍金不相信宇宙膨胀的说法,认为红移必定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例如光线在长途跋涉中累了以至于变红。霍金从小就对宇宙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学校里的物理课却一点未能吸引他,他觉得物理课十分枯燥,远比不上化学那么有趣,化学课经常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爆炸之类。霍金的父亲则极力主张他学医,或者学生物。但年轻的霍金有自己的主意。他认为物理学比化学、医学、生物学更基本,是最基础的科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涉及他感兴趣的那些关于宇宙的基本问题,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物理作为自己一生的研究领域。
霍金17岁考入牛津大学。他觉得理论物理有两个方向可供他选择:一个是宏观的、大尺度时空的宇宙学,另一个是微观的、小尺度的基本粒子物理。他认为基本粒子缺乏合适的理论,虽然科学家发现了许多粒子,但他们做的只不过是和植物学一样把粒子进行分类。霍金对这样的研究不感兴趣。他认为宇宙学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即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因此他选择了这个方向。当时,牛津大学没有人研究宇宙学,于是霍金在牛津毕业后,就到剑桥大学去做研究生。
不幸的是,在牛津毕业的前一年,20岁的霍金,患了严重的疾病——进行性肌肉萎缩。起初此病发展很快,霍金23岁结婚时,已不得不拄拐杖。
报考研究生时,霍金原本想追随著名相对论天体物理学家霍伊尔。霍伊尔当时正在研究稳恒态宇宙模型。该模型认为,宇宙膨胀过程中,不断有物质从真空中产生,宇宙中物质的密度始终保持恒定。霍金对这个模型非常感兴趣。但是,霍伊尔不要他,他只好跟了原来未曾听说过的西阿玛教授。西阿玛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主动管研究生,你愿意做什么研究就做什么。但西阿玛总是在办公室坐着,学生可以随时找到他。对于学生提的问题,西阿玛会给他介绍有关的专家,有关的书籍,也会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建议。霍金一开始看不起西阿玛,后来逐渐认识到西阿玛是一位非常适合自己的好老师。他给了霍金充分的时间,充分的选题自由,并给了他最需要的帮助——介绍别的专家。事实表明,西阿玛的确是极好的导师。当前世界上最优秀的相对论专家,几乎有三分之一是他的学生,除霍金外,还有卡特、瑞斯、艾利斯等。
轮椅上的物理学大师
刚做西阿玛的研究生时,霍金仍对霍伊尔的稳恒态宇宙模型感兴趣,常跑到霍伊尔研究生纳里卡的办公室去,帮他计算。在计算中他发现霍伊尔的稳恒态模型有难以克服的内在困难,应该否定。霍金博士论文的前一部分,就是证明稳恒态模型不对。博士论文的后一部分是关于奇性定理的。西阿玛把牛津大学的数学教授彭若斯(或译作“彭罗斯”)拉过来研究相对论,又介绍霍金认识了他,霍金从彭若斯那里学到了现代微分几何。
当时彭若斯已经给出了奇性定理的第一个证明。该定理是说,任何一个物理时空都一定存在时间有开始或有结束的过程。时间有没有开始和结束,原本是哲学家和神学家讨论的问题,现在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站出来说时间有开始和结束,其意义之重大可想而知。看了彭若斯的证明后,霍金给出了奇性定理的第二种证明。不过霍金最初的证明有漏洞,后来他又重新给出了完美的证明。霍金从此展开了他的研究生涯。
糟糕的是,霍金的病发展很快,不久就不能行走了。他坐在特制的小车上,用手按动小车上的按钮前后行走。他把书和杂志复印后在一个长条桌上一张张铺开,然后驱动小车慢慢移动,边移边看。他说话越来越困难,只有他的妻子、学生、私人医生和护士可以听懂他的讲话,后来不得不给他装了个电子发声器。唯一健全的是他的大脑,不仅健全,而且超常。他不好利用纸笔,于是把所有的知识都储存在大脑中,并在那里思考计算,然后口述,让助手写在黑板上,与别人讨论。霍金以超常的毅力对理论物理作出了极其杰出的贡献。
1972年,霍金提出黑洞“面积定理”。这个定理指出,黑洞的表面积随时间变化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物质落入黑洞、两个黑洞相撞等导致黑洞面积增加的过程,是可以发生的。而一个黑洞分裂为两个黑洞的情况,由于会导致黑洞总面积减少,因而是不可能发生的过程。面积定理不禁使人想起热力学中的“熵”。熵是物质混乱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自然过程(孤立或绝热系统)中,熵只能随时间增加,不可能减少。但是黑洞面积与熵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东西,这样去联想它们,是不是太荒唐了呢?
热力学告诉人们,如果黑洞有熵,就同时应该有温度。难道黑洞真的有温度吗?为此人们进行了热烈的争论。1973年霍金、巴丁、卡特等卓有成就的黑洞专家联名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可以模仿热力学定律给黑洞定义一个温度,但黑洞的温度不能看做真实温度,因为黑洞没有热辐射(不可能有任何物质跑出黑洞!),而有真实温度的物体,应该有热辐射。但是几个月后,霍金就宣称,他已证明黑洞有热辐射,黑洞的温度是真实的。
黑洞热辐射的发现,是黑洞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时空理论的重大突破。这种辐射,后来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老师西阿玛声称,霍金的重大发现,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西阿玛还说,自己对广义相对论研究有两个重大贡献,第一是培养了霍金这个学生,第二是动员了数学家彭若斯来研究相对论。
霍金在生活上非常乐观。他患病初期,还参加划船比赛,他已无力划浆,但坚持掌舵。全身瘫痪后,仍去参加舞会,他把电钮一按,小车高速旋转,不小心压了别人的脚趾。有一次,他从一个山坡下来,故意开玩笑让小车往下冲,“结果我们的这位引力专家,被万有引力一下子抛进了路边的花丛里”。1985年霍金第一次来中国访问,曾到中国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学。他坚持要看举世闻名的长城,几个中国学生把他连人带车抬上了居庸关。后来,他又两次访问中国,并先后在中国科技会堂和人民大会堂向公众发表科普演讲,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
乐观的霍金早已突破了医生预言的寿命界限,他的思想仍然在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中遨翔。
不过,霍金不赞同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看法。针对爱因斯坦“上帝不掷骰子”的说法,他反驳道:“上帝不仅掷骰子,而且有时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了。”那看不见的地方,就是黑洞。
在科学前沿写成的科幻小说
霍金,这位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不仅走在科学研究的最前列,而且写出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例如《时间简史》、《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果壳中的宇宙》等,向广大读者通俗地介绍了相对论、量子论和宇宙学的前沿。最近,这位童心未泯的学者,又和他的女儿露西等一起,合写了《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这本科学幻想小说是献给少年儿童的一件珍贵礼物。
它描写两个普通的孩子,如何走出平凡的家庭生活,在科学家埃利克的指导下,借助一台叫做“Cosmos”的超级电脑畅游宇宙。而“Cosmos”正是现实生活中霍金进行研究的一台真实电脑的名字。
他们游历了太阳系中的木星、土星等行星,并在小行星带中经历了险境。然而最为惊险的事情是埃利克落入了“黑洞”。黑洞是任何物体都逃不出来的天体。就在他陷入绝境的时候,霍金运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让“Cosmos”这台超级电脑扮演救星的角色。“Cosmos”从太空中收集落入黑洞的埃利克的信息,并用这些信息重新构建了他,让他从黑洞中逃出。
霍金是一位充满幽默、爱开玩笑的学者。他经常为学术问题与其他学者“打赌”,他的办公室保留着不少打赌的证书。我们的这位科学大师在打赌中却未必会是赢家。近年来比较出名的一次打赌是关于落入黑洞的信息能否跑出来的争论。最初,霍金与另一位相对论专家索恩(以研究时空隧道与时间机器而闻名)认为落入黑洞的信息不可能逃出来,会随着黑洞的蒸发而消失,因此宇宙中的信息不守恒。另一位物理学家普瑞斯基则认为宇宙中的信息应该守恒,落入黑洞的信息一定有某种机制泄露出来,或者在黑洞中保持到永远。2004年,霍金突然改变态度,认为信息应该守恒,落入黑洞的信息可以逃出来,主要原因是以往把黑洞想得太理想化了,真实的黑洞不会把信息锁死。在爱尔兰召开的相对论研讨会上,霍金公开承认自己输了,并按赌约当场送给了普瑞斯基一年的杂志。不过,索恩不承认输了,他坚持认为落入黑洞的信息跑不出来,会随着黑洞的蒸发而消失,信息不会守恒。索恩认为这个问题不能由霍金一个人说了算。今天,有关争论仍在继续中。
霍金在《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一书中描写的从黑洞中提取信息的情节,其科学依据就是霍金近来对黑洞的认识。
如果真的任何信息都逃不出黑洞,那么这本书的故事就要另写了。
这本书的译者杜欣欣女士是吴忠超先生的夫人。他们夫妇与霍金一家有着亲密的友谊。吴忠超先生专门研究广义相对论、黑洞和宇宙学。霍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指导他完成关于极早期宇宙的博士论文,霍金和他还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于1985年发表在《物理学通讯》上。吴忠超先生是最早把《时间简史》等著名科普读物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人。后来,吴忠超、杜欣欣夫妇曾一起翻译过霍金的著作《时空本性》、《霍金讲演录》等,编著了《无中生有》等书,在国内有不小影响。
这本书的作者和翻译者,都想通过这本书让孩子们产生对科学的向往与兴趣。现在,这本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愿它给少年朋友们带来知识与欢乐。
霍金的资料
斯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史蒂芬·威廉姆·霍金於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生於英格兰 牛津。他父母原住在伦敦北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牛津被认?是一个生 育孩子较安全的地方。他八岁时,他家搬到圣·爱尔本斯,伦敦北面20英里的一 个小镇。十一岁时,史蒂芬到圣·爱尔本斯学校上学,然后上牛津的"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他父亲上过的学院。虽然他父亲想让他学医,但他 却想学数学。而大学学院没开数学专业,所以他选择了学物理。在大学学院学了 三年,没花多大工夫,他被授予自然科学甲等荣誉学位。 然后史蒂芬到康桥做宇宙学研究,那个时候在牛津还没有一个人从事宇宙学研 究。他的导师是丹尼斯·西马,虽然他本希望弗雷德·霍依尔做他的导师的,弗 雷德·霍依尔当时正在康桥工作。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刚维尔·塞斯学院先是 做助研,后来便做职业研究工作。1973年史蒂芬离开天文学院来到应用数学和理 论物理系。自1979年,史蒂芬做"路克斯"数学教授。这个职位是1663年根据莱 佛仁德·亨利·路克斯的遗嘱以路克斯留下的钱作?基金创建的。路克斯曾经是 该大学的英国议员。第一个获得"路克斯"数学教授职位的是依扎克·巴罗, 然后是依扎克·牛顿。 史蒂芬·霍金一直从事宇宙的基本定律的研究工作。与罗杰·彭罗斯一起,他 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暗示了空间和时间是从大爆炸奇点处开始而至黑洞结 束。这些结果显示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是必要的,这是二十世纪前 半世纪的另一个科学发展。他发现的这样一个结合的一个后果是黑洞不应该是完 全黑的,黑洞向外辐射,最终蒸发,消失。另一个推测是宇宙在想象的时间裏没 有边缘,它是无限的。这将意味著宇宙形成的方式完全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 他发表的著作包括:与G.F.R.艾利斯合著的《时空的大规模结构》,与W.以色 列合著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世纪眺望》和与W.以色列合著的《重力300年》 。史蒂芬·霍金有两部畅销书:他的最畅销书--《时间简史》,和后来的《黑 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霍金教授有十二个荣誉学位。1982年他被授予CBE,1989年获荣誉夥伴称号。 他获得过许多奖励,奖金,奖牌。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国家科学学会会员。 史蒂芬·霍金继续把他的家庭生活(他有三个子女和一个孙子女),他的理论 物理研究与广泛的旅行和演讲结合起来。
生平
1942年1月8日
出生于英国的牛津。
1962年
在牛津大学完成物理学学位课程,搬到剑桥大学攻读研究生,英国天文学家福雷德·霍伊尔(1915-),霍金青少年时代心目中的一位英雄,是这里的天文学教授。霍金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
1965年
被授予博士学位。他的研究表明:用来解释黑洞崩溃的数学方程式,也可以解释从一个点开始膨涨的宇宙。
1970年
霍金研究黑洞的特性。他预言,来自黑洞(现在叫霍金辐射)的射线辐射及黑洞的表面积永远也不会减少。
1974年
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他继续证明,黑洞有温度,黑洞发出热辐射,以及气化导致质量减少。
1980年
任剑桥大学数学鲁卡斯教授(艾萨克·牛顿曾任此职)。
1988年
出版《时间简史》,成为关于量子物理学与相对论最畅销的书。
1996年至今
继续在剑桥大学工作。
上一篇:毕业论文写现状
下一篇:我的老师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