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形策论文的题目

发布时间:2023-03-02 04:54

形策论文的题目

形势与政策都是很好写的,老师会给你们话题,比如台湾、钓鱼岛、西藏、中美关系、住房问题等,随你们自己挑。在这里面找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写,一般是在网上找5篇左右的相关资料,按老师的字数要求(一般是1500-3000字),整理出一片论文出来。注意,形势与政策的论文没有太大的格式限制,把内容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例如:写领土问题可以包括:领土问题的历史由来,发展现状,建议或解决方案,最后写自己的感想。但是,不管你怎么摘抄,最后一段最好是写些关于自己的感想,不要通篇复制黏贴。开头引题的话也尽量用自己的话写,这样老师看了比较喜欢。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形势与政策论文,4个题目,随便选一个发给我,要求2000字,谢谢。

本学期,学校老师给我们上了《形势与政策》课后,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弄清楚了他们关系,我想这形势就是我们面临无形的推人前进的压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们的按照客观事实制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吧!它们的关系就是互补互促进的关系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与教育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为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的草本任务是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关系草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场、有较强的分析和适应能力。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基本理沦,对于掌握形势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基本形势是变化的,但在一个时期内,形势的发展有其规律性和必然性,如当代世界格局、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国内改革开放的总趋势等,在一段时间乃至更长时期都是相对稳定的,把国际形势、国内形势中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内容进行归纳,可以构成基本形势的框架。
热点问题是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有时形势(尤其是国际形势)受偶然性囚素影明而发生突然性的较大变化,由这种变化引发的、产生一定程度影响的问题,我们称之为热点问题这一部分内容业然也遵循形势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和总的变化规律,但由于时问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及受偶然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一段时期内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例如神舟六号飞天成功。这都是值得我们高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积极进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如旱灾害,森林退化,空气污染,党的十六大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必须统一规划,实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想要取得大的发展就要了解国际局势,当前国际处在深度复杂的变化之中,总来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难得机会,同时也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大学生要抓住机会。但是我国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在的孩子还没有上学念书,有的人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有的人均收入还不过百元,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需要我们大学生努力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要不断努力创新,实现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形势,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大学生绝对过剩,数据统计说明,美国和日本接受高等教育和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比重为25%和23%,而我国仅为5%,显然我国大学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原因有二:其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增长速度超过了社会新提供的比较理想的岗位的增速,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获取同样岗位难度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大,例如有个高校辅导员岗位竟然有1000多个大学生去竞争。第二,一些大学生择业时“高不成,低不就”,陷入选择性的怪圈子。所以要从根本改变大学生选择性失业问题,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更好地符合国际形势趋势,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求一篇关于形式与政策的期末论文,题目是海南应该如何发展。

中国南海问题之我见

我国既是大陆国家,又是海洋国家。保护主权完整是我们的责任。近年来,在南海等地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南海问题反映出海洋政治社会对海权、海洋资源的关注以及海防、海洋军力和海洋安全等问题。

在本学年的《形势与政策》课和最近新闻报道中我了解一些关于南海争端的问题,对南海问题我自己也持有一些观点。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南海地理位置和诸岛屿组成

南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从东海往南
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位居太平洋和印度
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有东
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四大岛屿组成。南海北边是
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
越南和马来西亚,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的南海,
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
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
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
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天文学上南海是指月海之一,位于月球东半球南
部。行政区划上南海又指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整个南海几乎被大
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

二:中国南海的历史背景
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的
国家。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
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
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国古代对各海区的名称使
用混乱。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代人的地理知识有限,但是,已经认识
到中国是天下的一部分,天下虽大,不如海洋大,海洋环抱着陆地。
那时的中国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国南方海洋及附近洋
面。随着航海活动增加,对中国周围的海洋有了进一步认识。“南海”
这一地理概念覆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广阔,除了指中国南方海洋外,也
指东南亚和印度洋东部海域。 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
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
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应该指出的是“南
海”、“ 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
点,其地理坐标中心是中国,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
的。 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
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
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
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三: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和南海问题的定界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而马来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南沙群岛一共有五百多座岛屿,我国只占有九个。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尤其在今年年初,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没有和中国政府进行谈判的条件下就赤裸裸的宣布要在南海建立开采区开采资源,并肆意在南海区域出入,甚至驻兵。南海问题的形势已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政府早日解决!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四:中国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1,南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西南中沙群岛
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数据
显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
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
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仅仅在南海的曾母
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这个区
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
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
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
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
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
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西南中沙群岛
岛礁上绩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发海洋
旅游的潜在资源。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
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
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2,南海的地理优势
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南海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其在交通运输上有着绝对的优势。

3,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在当今经济日益发达人类需求不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更为突出。一些强国和发展中国家甚至是那些贫困国家为获得更多的资源,不惜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掠夺和违法开采来获取资源。甚至一些资本家为牟取更大利润也加入了这场资源掠夺大战!南海地理和资源上的绝对优势让他们乘虚而入。他们以各种借口为理由割取我国南海领土。保卫自己国家领土的完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也坚决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占有我们的领土,占有我们的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问题也就逐渐的形成。

五: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的决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为了保持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势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不断让利、释放友善信息,周边国家却不断挑战我们的政策底线,其结果是中国提出的搁置争议、和平解决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成为了自己单方面的自我约束;周边国家越发大胆地蚕食南海周边海域,进而趁势将侵占行为事实化、“合法化”。一定意义上说,正是中国避免南海问题升级的战略初衷给周边国家以错误暗示,加剧了南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持和平发展战略方向的同时更加主动、坚决地维护具体利益。一旦出现损害中国利益的行为,中国必须亮出可信的惩罚措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外交抗议。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周边国家的机会主义心理,约束其不断突破红线的“违规行为”。

2,内部政治的协调与平衡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导致了政治过程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主体开始积极发言,影响着决策过程。在南海问题上,中央政府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但地方政府、利益集团和社会舆论却希望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要求保护南海领土完整、加快油气资源开采。如何保持内部政治的平衡正在成为中国外交新的挑战。

3,解决南海问题与经营周边地区的平衡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已经建立起难以动摇的利益共同体格局。因此,我们不宜将南海问题的严重性过于放大,从而使其成为自我证实的预言。中国固然可以通过强硬手段来解决问题,但这将造成东南亚国家对华的敌对倾向和仇恨情绪,同时也将使美国军事力量在东南亚的存在永久合法化,不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大局。因此,中国需要将南海问题的解决纳入到经营周边的战略格局中加以考量,将其视为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关系的契机。具体而言,中国可以在承认各方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建立一个油气资源共享的南海能源共同体,并根据投入多少确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比例。为了保持其正常运转,应对可能的不确定性威胁,建立起某种形式的多边安全合作也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有建立起持续的共同开发格局,让各国都从中受益才能真正做到搁置争议,并将经济层面的合作拓展至政治、安全领域。这也为突破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军事安全的二元对立困境提供启示。

4,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但在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条件下我们绝不妥协,要大胆面对敌视中国侵略中国的那些国家。在国家遭受侵略的时刻我们绝不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当然,目前我国军事力量还有限,我们也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六:“我”对南海问题的态度
和平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长远生存的基本保障!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中国政府和人民更是希望全人类能和平共处。但现如今一些国家把我们爱好和平的心愿当成是儿戏,一次又一次的触犯着我们的底线,存心挑衅着我们国家。以破坏我们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手段已经开始。面对多国的挑衅,作为一名热爱自己的国家,誓死保卫我们国家安全的热血男儿,我也绝不赞同侵略者的入侵,更不能容忍他们对我们的欺辱。南海是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谁都不能否认!在和平谈判的条件下如果敌国还是嚣张不屑,我们应团结一致共同保卫国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求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营销与策划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理论类

1. 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研究

2. 略论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内涵、类型与管理

3. 浅析企业如何获取分销渠道竞争优势

4.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及道德风险的防范

5. 中国企业价格战的原因探析与对策研究

6.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营销意义

7. 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

8. 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

9. 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

10. 新经济下的企业网络与超市场契约

11. 网络经济下整合营销的新趋势

12. 整合营销在中国市场的实现途径

13. 论企业网络营销中的物流策略

14. 西方的顾客忠诚研究及实践启示

15. 基于供应链伙伴关系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

16. 顾客满意度中的顾客竞争性评价

17. 我国企业知识营销现状与对策

18. 谈企业营销费用分析和会计处理原则

19. 实施绿色营销的意义与对策

20. 试论企业销售渠道的创新与优化

21. 牛鞭效应的危害及其对策

22. 企业电子商务盈利策略探析

23. 网络时代的消费特征及营销对策

24. 国际营销中产品的包装、促销与传播

25. 我国企业营销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及运行

26. 论交易成本与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7. 论关系营销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28. 市场营销战略失误与民营企业“流星现象”

29. 现代企业的物流革命与营销创新

30. 制约我国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原因及其对策

31. 试论市场营销组合4P’S向4C’S的转变

32. 企业内部营销及其实施策略探讨

33. “定制营销”理念的前瞻及潜力刍议

34. 浅论企业的营销腐败

35. 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36.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运作模式

37. 浅谈大市场营销观念对企业的实用价值

38. 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39. 网络环境下企业创名牌的营销策略

40. 企业营销失灵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41. 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物流的合理化研究

42. 浅论“知识营销”对企业营销管理的影响

43. 基于环境管理的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44. 试论企业营销战略规划

45.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46.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想与战略管理

47. 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

48. 论企业营销的市场导向

49. 浅论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核心——忠诚度

50. 分销网络的有效管理与创新

51. 用服务“粘住”你的顾客——略论企业的服务营销

52. 论渠道价值链增值管理对策

53. 互联网技术与关系营销的实现

5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业务外包——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55. 跨文化交际中的跨国公司营销策略

56. 企业营销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

57. 略论采购成本的控制

58. 供应链中的合作与模式匹配的研究

59. 论绿色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60. 企业如何面对和参与供应链竞争

61. 客户关系管理价值链研究

62. 论市场秩序与企业信用

63.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战略

64. 新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营销e化

65. 企业供应链的结构类型研究

66. 企业虚拟经营的营销战略思考
67. 网络时代企业营销策略整合

68. 浅谈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69. 营销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

70. 信息传递障碍与营销效率研究

71. 模仿创新的特性与营销环境分析

72. 浅议利用营销中的非价格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73. 市场细分和定位技术在后发企业的应用

74. 信息系统在供应链与物流系统中的战略价值

75. “越区销售”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76. 提高顾客价值意识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77. 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78. 影响顾客忠诚度因素探析

79. 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与策略浅议

80. 论加强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绩效

81. 试论企业分销渠道的创新

82. 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经营方式与营销渠道的变革

83. 论内部营销策略组合及其应用模型

84. 论企业物流的营销战略

85. 营销策略中广告的运用

86. 产品特点与广告媒体的选择

87. 论消费心理预测

88. 消费心理与广告研究

89. 营销活动中的公共关系分析

90. 论市场渗透策略

91. 营销活动中的定价技巧

92.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市场营销的理论渊源

93. 销售管理体系分析

94. 激励因素在销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95. 谈销售计划制定的客观依据

96. 论销售管理中的目标管理

97. 为某企业设计销售管理体系

98. 谈销售管理中结构组合问题

99. 销售人员销售目标值确定的依据

100. 为某企业制定销售人员培训计划

101. 对社区电子商务服务模式的思考

102. 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

103. 工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104. 商业用户的心理特点分析

105. 代理(经销)商的心理特点

106. 我国不同职业和收人群体的消费心理现状研究

107. 不同性别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108. 不同年龄推销对象心理特点研究

109. 谈谈与推销对象的交往技巧

110. 论推销中的沟通技巧

111. 如何确定推销对象

112. 对“顾客是上帝”的认识

113. 推销成功的技巧分析

114. 传销与商业成本

115. 为什么要禁止传销活动

116. 销售工作中的渠道组合策略

117. 产品寿命周期与渠道组合策略

118. 如何合理控制销售费用

119. 重视市场调查,拓宽新产品销售渠道

120. 如何克服市场壁垒

121. 对市场分割问题的探讨

122. 民族商业的适度保护问题研究

123. 商业组织形式新探

124. 谈谈产品寿命周期与营销策略的关系

125. 关于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问题

126. 建立新型批发体制的构想

127. 论物资流通体制改革

128. 关于连锁经营运行模式的思考

129. 高消费利弊分析

130. 全球市场的形成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战略对策

131. 谈“绿色”经营与企业发展

132. 客户关系管理中客户发展的理论研究

133.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134. 论协同合作式的供应链管理

135.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产品营销策略探讨

136. 如何构建有效而畅通的营销渠道

137. 如何加强营销服务的整体内涵

138. 商品认知价值分析

139. 市场营销渠道的冲突与管理

140. 试论市场整合营销

141. 试论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

142. 试论以非价格竞争制约价格竞争

143.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新型关系

144. 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形势政策》论文,要求2000字左右,题目:浅谈形势与政策…高分酬谢

三农”问题与当代大学生是一对孪生兄弟,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生相依!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必须给予”三农”问题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一方面,“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日上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大国,而对于现代中国,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极端重要性。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素有深入农村,解民生之多艰,满腔热血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亿万农民服务的优良历史传统,尤其是我们农大学子,作为中国最好的农科院校的本科生,更加应该心系”三农”,作为中国农业事业的先锋力量,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并努力在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份子。而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与新型农民的互动,必将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独特推动力量!

为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我们必须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农业形势和”三农”问题的实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粮食与其它主要农产品由全面短缺走向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部分农产品销售不畅,导致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城乡差距大,农民负担重,农村矛盾多等经济社会问题进一步突显了出来。有人把”三农”问题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苦。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们心中不禁有一种沉重感,但是,我们不会丧失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信心,我们会带着感情去体验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计之艰难,更会从理性的高度强化责任,激发热情,不断坚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生计的总体状况:

我们先看中国农业的总体状况,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的扭转,从长远看,随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全国粮食需求增长量的趋势不会改变,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趋势不会改变,而且粮食单产提高的潜力不容盲目乐观。在建设现代化农业方面,据测算中国目前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总体来说才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而所谓的”农村穷”,反映的就是现代化建设中广袤农村公共财政收入长期不足,农村发展面貌落后的不合理状况,而所谓的”农民苦”,从总体上看,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缺吃少穿,而更多表现在收入增长缓慢,因而缺钱花,买不起商品,经济负担比较重,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就更困难。此外,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户口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都比较低,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其次,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的地位和演化特点:

一方面,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不断下降,但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始终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地位不变。另一方面,农业就业比重和农村人口比重在现代化进程中趋于不断下降,但农民群体和农业劳动者的权益应始终予以高度重视,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再有,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逐步发生变化,正在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所以,中国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尽快促进工农业关系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从而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最后,让我们来分析几个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典型:

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国改革很快就从农村开始了。根据专家调研,中国长三角农村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村落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相对迅速,城乡一体化景象初露端倪。比如: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经济实力雄厚,公司企业拥有国内外一流设备,热电,线材,面料,服装,化纤,烟,酒等主导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家家住别墅,户户有存款,小汽车,中央空调,摄象机等走入寻常百姓家,而且全村无赌博,无封建迷信,无重大刑事犯罪,被人们誉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第一村”!又如浙江省绍兴市新风村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实施旧村改造,分别建成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住宅园区,休闲娱乐园区,加强村庄绿化,农民公园,活动中心,义务教育,医疗服务和宽带网络等一应俱全,堪称”乡村田园,城市新区”,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还有不少传统农业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跌爬滚打,积累了发展经验,走出了又好发展的新路,比如山东省寿光市三元朱村。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要不失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增强信心,正视”三农”现实问题,深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改革,不断加强农业,建设农村,支持和扶助农民,那么,建设小康社会,城乡更加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分析完”三农”问题的现状,让我们来简单梳理中央所提出的若干重大方针政策及作出的一系列的重要工作部署,从而更好的认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出台之前中央一贯的政策脉络,更好的理解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

一,始终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其主要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等等。

二,认真落实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略;

三,大力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四,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即首先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其次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和经营创新,最后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五,继续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制度创新

对”三农”问题具有一定了解后,现在来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话题,所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实际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它是党和国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发展一贯的战略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多次使用这个提法。那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哪里呢?我认为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个新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很强的现实可能性与紧迫性,二是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新的更全面的发展目标,在这样的具体而实际的发展目标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通过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近期阶段性任务,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远景展望,中长期规划与阶段任务相结合的系统工程。

了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概念以后,让我们来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以及其近期工作:

首先来明确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覆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其主要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20字总体要求,具体描绘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前景。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三农”问题依然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我们可以主要从三个层面阐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首先是新农村建设的长期艰巨任务,其次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任务,再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保障业务。

最后来了解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近期工作:

1,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突出发展生产这个首要任务,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转化;

3,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树立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反对愚昧的新风气,提高亿万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

4,切实加强农民工工作,更好地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5,重视发展县城经济,加快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

6,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7,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管理,为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土地载体;

8,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没有市场,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9,抓住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新时期,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一方面为我们青年知识分子成长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一方面为新型农民的成长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继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更加深入农村和农民,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建设新农村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而且,根据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只有深入农村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国情,而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希望就在于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而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也正需要着我们这一代热血青年在历史的舞台上书写我们的青春风采。所以我们作为在校大学生同样需要关注“三农”问题,需要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紧密的联系起来,热火朝天地利用一切机会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确实,我们广大青年作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舞台上书写当代青年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而这也预示了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明天!

上一篇:酒吧学位论文

下一篇:期末论文格式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