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与菊毕业论文
刀与菊毕业论文
《菊与刀》是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文化的一部作品,是二战时期,美国政府委托人类学家对日本文化研究,并根据研究的报告对日本进行制裁的依据。这部作品便产生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无疑,历史证明这样对日本的管理更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发展。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也完成了获悉日本文化的任务,解析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展现了日本的历史、信仰以及行为方式。这是应用人类学在研究跨国文化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应用人类学的视角在解决其他国家问题、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从《菊与刀》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文化时更注意文化载体的行为,以及行为所体现的主观意义,因此,可以得出作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日本文化的。
而生态人类学则是通过环境的特殊性来分析当地文化的多元,从中找出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因此,笔者从生态人类学视角下重新解读《菊与刀》,是在前人的研究成就上,以及《菊与刀》中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视角来分析日本文化形成的原因,从日本特殊的地域环境,以及在近现代以前,在文化、科技、教育上等受邻国影响(主要是中国)情况下的对其文化形成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通过这个民族的物质建设以及国民的行为来表现,国民的行为又反映了国民的性格,因此,国民性格是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的。于是,在介绍民族文化时,就要解读该民族的性格以及性格的形成原因。在《菊与刀》中,介绍日本民族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等等,这些矛盾的性格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日本民族从出生到死去都面临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都要无条件地遵从,因此我认为日本的文化形成了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也就形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但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独特的文化特点呢?为什么等级制度如此苛刻?为什么感恩教育如此繁杂以及对责任义务的灌输教育那么等级分明?下面则从生态人类学视角逐个分析这些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一、严格的等级观念的意义
日本民族等级观念之强、波及范围之广在东亚国家可谓是独特的。在日本要遵从皇权,无条件地服从天皇,向天皇效忠是每个日本国民的义务。关于皇权思想则在其他帝国国家也所展现。但日本国民从一出生就要教育有等级观念,拥护天皇,服从父母。至于日本家庭内部的等级,每一等级都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每个成员都要严格遵守自己的等级,不可逾越!上自天皇,下至贱民,日本封建时期的极为明确的等级制在近代日本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严格的等级观念是日本在东亚独有的文化特点。为什么日本会形成如此严厉的等级制?它引进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官僚制度,却没有引进科举制,这可是保证下层人士向上流动的唯一渠道,也是其他传统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如此注重等级,用生态人类学来解读,这是与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条件有关,日本土地面积约37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因此,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大。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特权人士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采取等级制,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也可以避免因资源的争夺而发生战争。这有点像欧洲的封建城邦,都属于地理狭小,人口众多。因此,苛刻的等级制反而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以及在苛刻的等级制度下,日本人民安于本分,能更好地利用自然环境,而不至于环境过于利用,达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苛刻的等级制是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的,也有利于日本民族在狭小的空间内生存,因此也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等级制文化。
二、恩与感恩文化的意义
在日本文化中恩就是指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我认为日本人对“恩”如此敏感,与其森严的等级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日本第一位和最大的恩情是“皇恩”,日本每个人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皇恩,让他们自己认为有幸生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万事称心,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这对于巩固等级制,让人们安于接受等级有很大的作用,“恩”要服从领导,服从上司,服从父母,也避免了内部战争的频发。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为了维护等级制,日本人一生中的最大恩主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高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现在则是天皇。这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所做的努力,进而形成了日本的“感恩文化”。
7世纪以来,日本从中国引进孔家的道德伦理体系,但是并没有接受中国的忠君爱国的思想。中国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忠君,忠君的同时君主要施仁政,爱护百姓,实行仁义,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无敌,君王的义务与权力是平行的,是有条件的遵从,有条件的“忠”与“爱”。而日本文化,关于感恩是无条件的,是单向的,是义务,是债务。我认为日本之所以没接受中国的“仁”,这是与他的严谨的等级制有关,也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无条件地接受“恩”,感恩天皇,感恩上级,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这一系列的“债务”让日本人勤勤恳恳,做好自己,回报天皇,回报父母。自从有了等级制文化,当权者为了维护等级制的存在,就强加于日本国民恩与感恩的意识,从而形成了“恩”及“感恩”文化,这独特的文化不过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而已,但在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了日本选择这一文化的意义所在。 三、日本的自卑情结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一个人必须报答情义。这“情义”到底是指什么,日本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情义,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可以理解为“报答情义”,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另一种则是指对名誉的情义,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日本在感恩文化的影响下,对人际关系中的“恩惠”分得如此之细,这在中国或是西方是没有的,这种现象也表明了长期在无条件的感恩文化中成长的日本人深怕情义的负担。至于“名誉的情义”倒是一个疑问,如此关注自身的清白本身就显示了自己内心的自卑,如果是单个个体是这样,那倒不足为奇,但成为一种民族特质、一种文化,就令人十分不解。这种奇特的文化,难道就是与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等有关吗?如果有关,为什么形成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呢?通过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析,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狭小的空间,这些环境所给予日本民族的营养,所创造的文明远远不及邻国中国文明的辉煌。因此,很早开始,日本民族就向中国学习教育、农业、医学、经济、天文等知识。可以从大国及小国这两个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看出这些环境所形成的文化,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在两个民族所表现的文化和物质优势造就了日本民族本身对其文化的自卑性。再者,日本独特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恩”与“感恩”思想,是严厉苛刻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规范的指标,是社会衡量日本国民的行为准则,所以,对于行为方面的“名誉”关乎个人的道德好或坏的关键,也是关乎是否能被国家、社会、家族接受的关键,如果失去行为方面的名誉,将会受到国家的审判、社会的惩罚、家族的排斥。因此,名誉在日本民族中就等同于生命一样,没有它,就无法生存。这也是独特的日本环境下,形成苛刻的等级制下产生的副产品。因此,日本民族就有了如此独特的自卑情结。
四、日本人重视享乐的意义
日本民族很重视饮食,他们很注重食物的美感以及食物的鲜美。他们喜欢洗浴,温泉在日本很有名气。我认为日本享乐的民族文化是日本民族在感恩、义务、情义的束缚中的解毒剂,他们喝酒、享乐来摆脱自己身心巨大的负担,偶尔的放纵能释放心里的压力,让人健康地生活。日本比较重视精神的锻炼,认为“恩”“义务”“情义”的偿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忍受苦难是日本文化的另一种方式,注重精神的磨炼,这看起来与享乐矛盾,不过都是在森严的等级制、苛刻家庭制、“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中的产物,都是面对种种“回报义务”“自我约束”的精神胜利法,享乐是压力过大的情绪“释放剂”,精神磨炼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并减轻道德约束的痛苦。其实这两项并不矛盾。
五、结语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提出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因为儿童教育时的不连续形成的,即幼儿的纵情恣意,一切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童年开始的感恩文化、行为束缚、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做不好整个家庭的反对,造成了他们长大成人后,既可以沉溺于罗曼蒂克的恋爱,也可以一变而绝对顺从家庭安排的婚姻;既可以沉缅于享乐和安逸,也可以不计一切而承受极端的义务……本尼迪克特从心理角度来诠释日本民族复杂的矛盾性格,认为教育的不连续是造成矛盾性格的主要原因。单方面地认为从幼儿早期的意识,与童年开始的苛刻的文化教育这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日本的矛盾性格,这有点夸大早期的幼儿的影响,那幼儿的恣意玩乐是否是形成日本成年沉溺于罗曼蒂克、沉湎享乐和安逸的原因呢?其实人类本身都有沉湎享乐和安逸、追求快乐的生活、趋利避害、追求自由的需求,这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的行为,这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恐怕难以站住脚。因此,笔者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由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苛刻的等级制观念出发,来诠释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对于海内外的研究做一参考。还有,二战结束已经将近七十载,日本在这些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那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是否还存在,那教育的不连续性是否还在继续,如果不存在,那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否还如以前一样激烈?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动漫产业以及服装、电子产品已波及全球,得到各个国家的喜爱。如今很多国家的学子都去日本东京大学深造,这是否可以看成日本的价值观在与世界接轨,或者是日本的价值观已不再是那么令人不可琢磨,无法理解。日本现在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行为与传统相比,变化了什么?保留了什么?笔者的这篇文章,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日本文化,也为以后的同仁研究日本现代文化做一铺垫。
急急急。。我要写《论日本的神道教与佛教》的毕业论文 请问论文大纲该怎么写啊
摘 要:日本民族是个奇特的民族,他们一方面兼容并包,善于学习,另一方面又固守传统、冥顽不灵;既有谦恭有理的一面又有倨傲蛮横的时候;同时还有举世闻名的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这些复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民族性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统一起来的呢?神道教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是日本的“本土文化”。在古代的几乎全封闭的日本,神道教的产生和自我发展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完全能够反映当时的日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思想。并且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对日本民族性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就神道教对日本民族性的形成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而进行探讨,提出了“神道教是日本民族性的核心”的观点。
关键词:神道教;日本民族性; 本土文化; 封闭; 自我发展
一 神道教
[神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书纪],书中记载[天皇信佛法,尊神道]。神道教原本是日本的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后来将历任天皇和重要的幕府将军也作为崇拜对象。公元五至八世纪,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战日本战败后,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发表宣言否认自己的神格地位,盟军总司令也要求日本废除国家神道,神道教遂成为民间宗教。虽然如此,神道教至尽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占人口的80%。
二 兼容并包的思想
1神道教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同时又不失自我个性,因为它信仰的是多神,只要发现力量,信徒们立即为其起上名字敬为神灵,并谦虚虔诚地向其学习。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日本才神话般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明治维新和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便是很好的例证。
2在近代与外国的交流中,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新兴力量认识到,没有军事力量就永远不能平等地与西方进行交涉,这个认识成为明治时代的一个动力。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必须在经济上强大起来。因此,日本整个国家狂热地呐喊这样一个口号:“富国强兵”。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向欧洲学习,于是派遣了岩仓使节团出访西方。欧洲之行的见闻震动了他们。他们折服于欧洲令人眩目的机械化文明。不久,日本的普通百姓开始崇拜“伟大的欧洲之神”。他们的赞美歌这样唱道:“伟大的欧洲之神,请保佑我们。给我们汽油灯、鹅卵石、蒸汽发动机以及发自帕台农神殿令人折服的力量吧!”于是,在短短的几年内,明治维新便取得了巨大成效,日本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与此相反,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境地。以曾国潘为首的“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开办新式学堂和各种工厂,掀起了轰动全国的“洋务运动”。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却认为接受外来思想和科技就意味着背叛祖国文化,对此百般阻挠,加之广大民众思想未开化,认为西方文明不过是雕虫小技,根本不值得去学习,因而固步自封、盲目排外,导致“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 神道是个多神教,没有像《圣经》、《可兰经》一样的教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神道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即使再激进的变革也会被最终化解吸收。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美国对日本实施占领政策。此时,日本国内一片废墟,经济完全瘫痪,国民生活困苦不堪,这时他们发现了“伟大的美国之神”。美国是一个公认的单纯的神,表面比较粗糙,但不可否认她力大无穷,崇拜她有很多好处。所以日本人一直很虔诚地学习美国的民主制度、尖端的科学技术、利用美国输入的资金,发挥模仿创造能力,再次创造了经济腾飞的神话。
由此可见, 神道教所宣扬的“崇拜一切力量,向一切力量学习,不管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的观念已深深融入日本人的思想生活中,不管是社会上层还是普通庶民,都形成了一种“兼容并包”“取长补短”的意识。正是因为这种共识,才使得日本一次又一次地从困境中迅速崛起,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三 军国主义
1军国主义是隐藏在日本民族性当中最深层的东西,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被公认为研究日本的国民性最权威的著作《菊与刀》中这样阐述日本国民性:“刀与菊,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十分介意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观感,但当别人对其劣迹一无所知时,又会被罪恶征服。”这些几乎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完美地在日本人身上融为一体,只不过不同时候表现不同方面而已。
可以说,日本的国教神道教中也孕育着军国主义。神道教的教义如是说:世界至尊之神为天照大御神(太阳女神)她要实现“八紘一宇”(四海一家),统治全世界。万世一系的天皇是“现人神”,既是神道的最高祭司,又是日军的大元帅,按神的意志征服“劣等民族”。正因为如此,日本人才打着“神的旨意”堂而皇之地入侵大陆,给被侵略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也导致自己的一场灭顶之灾。
2 令人奇怪的是,德国与日本同是战争的侵略国与战败国,为什么德国在战后的态度和行为赢得了各国的赞许,但日本政府的所作所为却至今仍被昔日受侵略的国家所指责呢?其实这还是与他们所信仰的神道教有关。
首先,他们认为这场战争是按“神的旨意”去征服“劣等民族”,所以他们的错不在于侵略,而在于战败,假若他们没有战败的话,他们根本不需要道歉。
其次,神道教认为人死后的灵魂根本上没有邪恶之分,是平等的,而且不论好人坏人,死后都将成为神,因此他们不会认为拜祭靖国神社中的甲级战犯是有任何问题的,也就不存在什么道歉问题了。相反,德国文化一直是受基督教信仰熏陶,在基督教信仰中,强调的则是认罪、悔改,所以德日两国在对待历史问题上态度会大相径庭。
四 “和”的思想
曾经有一位研究日本国民性的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日本人好比一群在水中游着的鱼,突然一个石子扔进去,被打散了,但它们很快又调整好秩序,或许是向着相反的方向游去,但绝对是井然有序的。”这反映了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即“和”的思想。
“和”指“和睦”“协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又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日本,“和”的传统由来已久,神道教的经典《日本书纪》中就记载着八百万神,居住在高天原上,他们各司其职,相处和睦,灾难来临时,团结协作,共同渡过难关。这可以说是日本团队精神的起源了。
世界著名的禅僧、佛教思想家铃木大雪在一次日内瓦会议上说:基督教把上帝和人类、上帝和自然、自然和人类分别理解为相反的两极关系。三对关系构成基督教哲学的基本内容。而神道相信上界的神灵、人类和大自然都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日本民族文化中的“三道”即书道、茶道、花道,其精髓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五 敬业精神
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可谓举世闻名,他们认为工作才是人生的本质和真正含义。因此,他们把公司当成家,勤勤恳恳、不知疲倦地工作一生,被人称作“工蜂”。其实,这也是神道教宣扬的一种精神。
根据基督教的传统,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为他们的叛逆原罪各自受到了惩罚。亚当被罚忍受挥汗谋生的痛苦,夏娃被罚忍受分娩的痛苦。工作和苦难都是原罪的惩罚,只能在家庭生活或业余生活中找到幸福。神道教中关于工作的观点却完全不同。神道认为,工作本身就是神圣的,即使是太阳女神也要在天国辛辛苦苦地种植稻米。神道教的经典著作《古事记》里还记述着神织布、修渠、打猎等情形,所有神道世界里的可敬成员都在辛勤劳作。在神道观念里生命等于工作。“命”这个词,既意味着“生命”,也意味着“使命”。不工作的人生将毫无意义。日本人常说“要感谢任何一个让你必须付出一切的工作。”努力工作是一个非常愉快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能与神灵交流,为神灵而活,与神灵共生,因神灵而生。正是因为这种神道的意识形态,日本人在努力工作中发现真正的快乐和意义。这就是日本男性在退休后的头两年为什么死亡率最高的原因所在。在拼命工作了三四十年之后,他们突然间会感到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灵魂将不工作与不生存视为等同,就干脆放弃了这个无所事事的肉体。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神道教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已经深深地融入日本人的思想、生活中。无论是兼容并包、善于接受新事物,还是黩武凶残、冥顽不灵,或是他们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都折射出神道教的思想理念。正是因为神道思想的影响,才使得这些几乎相互对立的性格特征完美地在日本人身上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民族性。因此,可以说,神道教是日本民族性的核心。
参考文献:
[1]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深见东州走近日本[M]宋勇庆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柳田国男日本民俗学现状:Ⅰ民俗的现状 Ⅱ方法论的现状[J]日本民俗学,1999,11(216)
[4] 折口信夫 现代社会与民俗学实践[J]日本民俗学, 2001,8(220)
[5] 井之口章次信仰与俗信[M]新潮社, 2001
[6]河野训日本的宗教现状及神佛融合[J]日本宗教研究,2002,10(109
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
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
第一篇: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
我怀对日本文化的好奇读完了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她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比较了日本人与美国人对相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以及两种文化的区别。与此同时她又以人类学家的身份深刻的解释了日本民族的文化本质并用菊与刀两个物象来形容日本名族的特性。她这样写到"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也许是对日本民族特性最好的诠释。
看完这本书以后,首先,令我叹服的是一位从未去过日本的人类学家竟然将日本民族的特性如此清晰与深刻的剖析出来。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菊与刀》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有所了解。本尼迪克特于1944年6月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日本,她自此研究了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 风俗 习惯,但她从未去过日本,也许这可能会带给她一生的遗憾,但是也从侧面烘托了《菊与刀》的成功。但凡对日本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同时又给人一种隐士的感觉,代表了日本民族淡定、儒雅、谦和的一面,表达了日本民族有"菊"一样的品质。然而,"刀"不禁令我想起武士身上佩戴的刀,凶残冷酷,承载着日本这个民族的坚韧的意志和坚定信念,说明了日本名族的精神中嗜血、好战的一面。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菊与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着太多日本民族的特性,充分概括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本尼迪克全面的分析了日本名族的两面性这是无疑是一种成功。
令我诧异的是在战争中的日本,所有日本人都说战争不是天皇的错,而对天皇的态度,也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现。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本尼迪克特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神风敢死队,毫不犹豫地开着飞机撞向敌军的船舰,也不难理解"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这样的"真心使命"。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近些年,日本与中国关系并非融洽,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钓鱼岛事件以及最近的南海问题都与日本脱不了关系。但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又将中日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那么中国应如何合理地处理中日关系不容忽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关键便是了解日本名族特性,并积极采取行动共同改善不和谐之音。特别是在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停滞的前提下,日中两国的合作将非常关键,中日韩自贸区的设想并付诸实施,无疑将会给东北亚地区带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日中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邦,两国之间在政治和经贸方面的关系和交流非常频繁,但围绕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很容易刺激两国国民的民族情绪。为了日中关系的稳定发展,中日之间需要理性予以对待,应该尽量避免刺激彼此的国民感情和触动彼此的国家核心利益,并尽量减少发生难以预料事情的可能性,才是处理好两国关系的正道。
第二篇:菊与刀读后感2000字
自古以来的所有战争中,士气与谋略是保证胜利的关键一环。人类在战争上投入往往是最多的,千百年来士兵手中的兵器从青铜长矛转化为燧发火枪,再从自动步枪转化为计算机控制的各种高科技武器,其本质随着物理和化学界的发展而日新月异,但是唯有士气与谋略的本质基本是亘古不变的。在战争中好的谋略会鼓舞战士们的士气,而旺盛的士气又往往是相应的谋略得到高质量的执行的关键,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士气"这种独特的精神只能由得当的谋略来提高,不会由谋略来创造。一个国家的军队所存在的"士气"是慢慢培养起来的,是由该国独有的文化经过长时间孕育熏陶出来的。"士气"的塑造往往离不开士兵所属民族的文化熏染。
合上《菊与刀》的书页,在感慨于再次系统而客观地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不禁想起了六年前的一部风靡全国的战争题材电视剧《亮剑》。在空洞、虚伪而又粗制滥造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泛滥的今天,《亮剑》能客观地通过几场著名的`战役体现出"军人"这个词所包含的的价值,实在是难能可贵。《亮剑》在让观众赞叹其历史还原度极高的同时,也在刻画中日两国军人的内心世界上潜移默化地做到了最大限度的还原。当看到荧幕上日军有组织地按照波状队形冲锋进攻独立团的阵地时,看到龟缩防御的山崎大队给予兵力数倍于己的八路军以巨大杀伤时,看到日军的"拉网式扫荡"险些消灭突围中的李云龙时,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某种形式上的震撼。我们终于知道了"日本鬼子"不是无数的抗日烂片中描绘的仁丹胡罗圈腿,而是一支善战的力量,一支异常险恶凶狠的力量。以当时的中国与日本抗衡丢掉了半壁河山,我们不委屈。
结合《菊与刀》中对大和民族精神世界的剖析,来分析《亮剑》中日本军人的"士气",我们会发现日军其实是一支受到本民族文化熏陶得很深的军队。首先日本民族是一个矛盾的民族,这点从对"菊"与"刀"意象的选取上就可以看出来。日本民族是尚武的,对武士道的崇拜,对武士刀和武士名号的珍视,在冲向强敌时对来世轮回的信仰,乃至以"玉碎"这样的美名称颂战死,都是对"尚武精神"最直接的体现;日本民族又是礼貌、谦逊而温和的,日本的孩子自小就注重品德的修养,他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利用一切精力来学习比自己先进的事物,并刻苦地、拼尽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因为他们在本民族的教育中了解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人生的"练习",是为圆满的生命所做的准备。可是在二战中两者不再矛盾——一百万日本军人谦逊到几乎没有叛逆地听从了天皇的召唤,向千疮百孔的中国展示了武士道精神的强悍。世界战争史对于武士道精神熏陶下的日本军队的评价大多是贬义的:愚蠢,盲从而守旧。对此我不敢完全苟同。纯军事理论上说日军只是在战略思想和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而"士气"则始终处于高度的疯狂状态,即使在1944年的滇西战场,换句话说只要日军的劣势得到了弥补它依旧是一支战力很强的军队。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菊与刀》的说法,虽然对武力的信奉和对心灵与精神上完美的追求是矛盾的,但是在日本人的心中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目的:使自己在世上短暂的一生得到最高质量的价值体现,即我们经常说的"精神上的升华"。而唯有战争才能使这种独特的价值观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我认为这是战时日本保持其疯狂的"士气"的根本原因,由此而催生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优势,即"菊与刀"所带来的最终"玉碎"。
对此我们中国人应该做什么呢?我们的历史远比日本要悠久丰富,但是我们却最终熏陶出了羊一样的军队。我们在近代开始成型的文化中几乎全是"菊",几乎没有"刀"。中华民族在秦时那种尚武精神到了近现代近乎磨灭,我们的军队和百姓全成了温驯的羊。现在我不知道日本还能不能培养出那支曾横扫中国的军队,我只知道中国军队应该着手认真地开始自己的民族尚武精神的培养和传播,恢复可以与"玉碎"抗衡的"亮剑"精神,让中国可以再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再次傲视大海对面那个"菊与刀"的民族。
上一篇:论文代码算查重
下一篇:地方史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