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研究论文
政治建设研究论文
新时期企业工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究论文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而企业工会是工会的组织基础,是企业党支部联系员工和群众的重要纽带,在思想建设方面具有其他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从工会的地位、目标、创新方法等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探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新时期;工会;思想政治工作
[DOI].2017.10.163
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任何一个组织在搞好一线生产的同时,都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它是我们增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发扬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重要途径。工会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主体,该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呢?
1要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中准确定位工会的主体职能
工会作为群众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其工作内容和目标是和党政建设高度一致的,紧紧围绕“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发挥促进和保障的作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渗透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正确认识员工和企业之间的主体作用,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1.1改变错误认识,勇于担当
在企业长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工会干部中也许有的人会认为,企业政工人员的职责才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工会的工作就是组织一些活动,发一些福利。其实不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提炼和宣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精神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其核心作用不容小觑的。所以,各级工会工作者要提高认识,发光发热,勇于担当。
1.2工会要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实际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工会要准确定位,做好配角,搞好宣传,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们对工作要积极负责,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消除职工思想顾虑,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把个人人生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高度统一,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展示个人能力,群策群力,推动组织发展。
1.3当好维权使者,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企业工会要积极组织工人对《宪法》《民法通则》《妇女权益保障法》等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同时要对企业《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保护职工、保护妇女权利和维护企业和员工共同利益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纪意识,成为一个好员工,自觉维护法律。同时,实事求是面对在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基于公平的原则,公正、公开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及时关注和解决职工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好职工群众的坚强后盾。
2企业工会要高瞻远瞩,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企业工会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实现工会与职工群众零距离接触,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工会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最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培训干部和工人“政治素质高、思想品质优、工作纪律严”的战斗集体,同时,工会组织应积极深入一线工人中,了解员工,帮助员工解决冲突,解决实际困难,听取职工的心声和呼声,真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目前,我们公司的很多一线员工存在一些矛盾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唯一的出路,所以,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实际,我们通过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去了解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每一名基层群众都关注着公司的成长,能够认识到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生存息息相关,企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工人的收入,现在的员工非常真实,也很朴实简单,就是想要一个富有的生活。大家反对空谈,注重实效,所以,掌握了这些思想动态,我们可以有的放矢,加大工作力度,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
4要注重工作实效
4.1职工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整体工作
企业工会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实际效果,真正起到教育、帮助的作用,就应该融入实际的具体工作中,努力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工作过程中。如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业务分开,将不会有长足的进步。
4.2必须适合职工群众需要
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离不开正确的群众路线,无论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内容,其形式和方式必须适合基层干部群众。坚持广泛宣传党支部对于集团政策的贯彻和解读,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正确引导,大力推广先进模范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员工建立和巩固主人翁精神,振奋工人的士气,增强信心。
4.3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政策水平
员工感觉迷茫的、不明白的问题,都是一些政策的问题,这需要工会干部首先自己理解透彻。工会干部要不断学习新理论,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能很好地掌握、利用相关政策向工人做解释,做宣传,应注意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坚持走出去,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改变工作方法和手段,努力取得实效。
5进一步落实幸福感提升计划,做好精准关爱
围绕员工生活,倡导幸福感建设的目标及愿景,开展关爱员工一揽子工程,深化“五小工程”和“职工之家”建设。
(1)关注员工诉求,准确把握队伍思想状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做到“五必谈、六必访”,知员工情、答员工疑、解员工难、聚员工心。
(2)关心员工生活,精准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每年坚持做好除夕走访基层慰问活动。
(3)做好员工心理关爱和辅导。在企业内部进一步打造EAP心理咨询中心,全面推进企业员工的心理咨询工作,详细建立员工心理档案,并将员工心理情况干预及谈心工作纳入企业党建内容,实现“整合心理资源共赢美好未来”的企业愿景。
6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发挥工会的阵地优势
在企业,各种职工活动室、图书馆、阅览室、职工之家、职工活动阵地延伸到各个项目。这些活动场地不只是休闲,也是一个工人教育、学习的地方,更是工会用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阵地。工会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职工培训,宣传先进,表彰先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开展“开创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人才”活动,激励员工终身学习,这是工会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7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方法
7.1思想政治教育上升到素质教育,并作为职工考核和评职的一项内容
一是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纳入企业的目标管理,包括企业员工在入职、晋升、奖励和惩罚等成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思想觉悟不高、政治意识差的员工,将会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二是深入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在典型选树中,以业绩为导向,以具有先进性、时代性为标准,打造一批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基层先进。在典型宣传中,深入挖掘其感人事迹,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发挥榜样的力量,集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7.2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企业工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详而有实,要有特定的创新载体作为操作平台。
第一,要搞好一个新的直观的教育平台。包括使用党务板报、宣传栏、墙体广告和其他形式,宣传思想政治导向,促进党政建设,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
第二,要打造好企业文化的创新平台。企业文化建设平台提供了新的载体,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也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很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如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是叠加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进一步利用好内部刊物,宣传企业动态,弘扬企业文化。
第三,要完善网络媒体形式的载体。网络以其效率高、方便、广泛的优势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思想政治工作应尽快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工作和渗透的覆盖面。
8结论
简而言之,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工会组织不仅应该全面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而且应该远见未来,敢于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去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实处,成为政治优势,最终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干建勇.物资企业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101-103.
[2]符明.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路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学理论,2010(34):349-350.
[3]张汝霞.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升残疾人综合素质方面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市场,2016(47).
[4]罗柏华.新时期媒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探微[J].中国市场,2016(47).
[5]范建新.论当前报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国市场,2016(47).
[6]于敬岩.思想政治工作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6(21).
关于政治制度的论文 怎么写 ? 大家帮下忙ha
首先要熟知政治制度都包括哪些方面,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其次根据所出题的问题,想想有哪些可用的知识点.
然后也可根据时事政治写一些有关这方面的题材.
最后再做一个总体分析,总结中心内容.些组后一个点题之句即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人民民主专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求一篇"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感言"为题的小论文
共和国60周年感言--刘国光谈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刘国光
文章来源 空
共和国六十年,是怎么走过来的?前三十年,从新民主主义走起,走向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又从中国原有的社会主义,走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根据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原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在一个较长时间实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等到条件成熟时,再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
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又有“两个革命阶段必须衔接”,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之间不容横插上某一个阶段的论述。这可以理解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就要开始。
实际情况的演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于农村阶级分化的出现,城市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发展,经过三年恢复时期,就提出了从建国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从1957年到1978年,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摸索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因为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方面要求过急,也办了许多超越阶段的错事。主要表现是追求过高过纯的所有制结构和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忽视了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条件下,非公经济和市场经济存在的必要性。换言之,没有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的特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等处曾经涉及。他说“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又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的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2]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初级阶段”,是在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说,“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3]。这是从毛泽东上述论断中发展出来的。
以后,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进一步根据中国国情,继承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传统,第一次宣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新阶段。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由此决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又得到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基本经济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6]这样,就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轮廓、框架和内涵,勾画得非常清晰。
在我们党一系列文件已经明确指出并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在这一条道路上取得非凡成就多年后,我国意识形态界还有人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当做尚未解决的问题来讨论。一些人提出花样百出的“社会主义”概念和口号,诸如“民主社会主义”、“人民社会主义”、”宪决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并且使劲儿地往我们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里面钻。例如,说什么“我们这几年实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人民社会主义”。这些所谓的“社会主义”,不提四项基本原则,无视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全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东西。这些“主义”竟堂而皇之地在我们的公开媒体上嚣闹,说明我们对“言论自由”实在是放得很开了。
3、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新民主主义的回归
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近来又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回归到新民主主义”一说,认为“1949年夺取政权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成功了。夺取政权后,抛弃了新民主主义,急急忙忙搞社会主义,失败的很惨。1978年以后重新回到新民主主义的建设思路,成功得举世瞩目”。又说“这可以用来总结共和国60年的经历。”[7]作者丝毫不懂得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质,全盘否定前30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故意抬高后30年的成功将其归因于新民主主义的复归。这些说法漏洞太多,这里不拟详析。但要注意他说的一段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演变而来,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发展”[8]这一段话有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作用,需要明辨。
应该说,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用意,在于纠正过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要求过急,犯了某些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失误,如在所有制结构上要求一大二公三纯等等。“改革开放”后用“初级阶段”的名义,将这些不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做法逐渐纠正过来。“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或基础,就是公有制为主体下多种所有制并存与发展,其中允许私人资本经营的存在和发展,又是关键的关键。就这一条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策是相通的。
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和建国前制定的“共同纲领”,都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包括私人资本主义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并指出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尽可能利用城乡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当时是势所必然。但是由于操之过急,改造过头,造成私人资本经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完全消失,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政策松动以后,才逐渐恢复发展,现在又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这一变化提供了理论前提和依据。在一定意义上,这一变化确实具有后退的性质,实行了某些类似新民主主义的政策,特别是对待私人资本的政策。但是我们不能把改革中的这一必要的后退看成是复归新民主主义,因为改革本身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前30年建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是推倒前30年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退回到建国初期曾经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4、两个时期对非公经济政策的差异
即使在对私人资本和非公经济领域,新时期的政策也与过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情况不尽相同。简而言之,根据七届二中全会和“共同纲领”的决定,[9]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对于私人资本经济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节制资本”的方针,鼓励和扶持私人资本经营有利于国计民生经济事业,而有关国家经济命脉和足以操纵国民生计的事业均由国家统一经营,还鼓励私人资本与国家资本合作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以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以当时总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国民经济中私人资本和其他非公经济所占比重逐渐缩小,而公有制经济比重则逐渐增大。这也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自然归宿。
新时期对非公经济采取的政策,与过去“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有很犬的不同。简而言之,现时期的政策可以归结为豪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六字方针,而没有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限制”和“节制资本”的规定。并且,根据“国发2005年3号文件”,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领域,没有规定私人资本向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而让国有企业以股份化和私有化作为改革目标的选项。总之,新时期对非公经济的攻策,比新民主主义时期宽松得多,甚至有些相反。使改革开放至今,私人资本经营不但在绝对额上飞速增长,而且在国民经济部分所占比重也一反新民主主义时期下降的总趋势,而一路上跃。这种趋势目前尚在继续,许多人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公有制为主体的地位。这里有改革初期非公经济起点低的缘由,有改革以来阶级形势变化的背景,也有政策和策略的考虑,等等,本文暂不详论。总之,现时政策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有很大的不同,则是不容否定的。同时应该说,现时期对非公经济所采取的政策,不能离开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大前提,要时时考虑坚持社会主义的大方向。在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中,不能忘记还有“引导”二字。我们要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政策,以利于非公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说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复归,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5、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随着我国国势的增强和加入全球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登上世界舞台,作为一种模式,成为热议的话题。各方面对中国模式有不同的解说,我个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核心,就是允许资本主义因素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存在,但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方向。
这也是理解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中国的特殊表现的关键所在。为什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没有卷入过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漩涡?就是因为当时苏联和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没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因此不受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干扰。为什么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把中国也卷进去了,使中国发生前所未有的困难?除了过深陷入外向型经济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自已内部经济随着市场化和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资本主义因素大量生长起来,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也发生作用的影响。为什么中国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能够表现相当不错,应付裕如,一枝独秀,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所羡慕称道?就是因为中国运用了社会主义制度中集中国家办量办大事,以计划导向来调控经济的能力。我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此作过分析,不再赘述。
有些人以中国模式中允许资本主义因素的存在,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歪称为或者歪曲为资本主义模式,甚至说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资本主义”,我认为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因为坚持了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特别是坚持了这个棋式中的社会主义因素,我们才能屹立于世界经济危机之中,处置较好。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在国家宏观计划导向下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更加重视社会公平,用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来反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以及两极分化,把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受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规律的干扰,保持中国社会主义的特色!
党建研究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我整理了党建论文格式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一:《党建工作研究》
摘要:党的的召开为我们的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被写入党章。本文首先分析党在各个探索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理论成果,然后指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在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党的;党建工作;建议
中国共产党的第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经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了党章修改的建议,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写入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行动指南。党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招开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额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实践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党的的召开对于党在新时期团结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有重大的意义,党的的召开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的共产党员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继续的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发,推动社会的各个行业朝着科学发展,安定和谐的局面发展。
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理论以及关于党的建设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基本理论及党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面对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中国的革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思想理论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指引,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 经验 的 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的党非常重视党建工作,在党内开展 文化 理论的学习,以及整风运动,提高了党组织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的党的基本理论以及党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经过广泛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新的认识。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困难,但那都是暂时的,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带集体。邓小平结合世界发展的形式,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了改革开放等一些列举措,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党的建设上,注重党员理论知识和政治意识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全体党员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三)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在党的基本理论以及党建工作
经过改革开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了综合国力。当代社会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世界多级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党审时度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新时期党的建设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始终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我们的党在党员内部开展拒腐防变的理论 教育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全体党员的理论知识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都取得显著增强。
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加强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做好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我们党完成各项任务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二)加强党建工作是保障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经过近百年奋斗历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的结合,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我们的党在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只要抓好党建工作,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领导能力。
三、在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充分重视党校的作用,努力的培养积极分子
为了壮大党的队伍,我们的党应该充分的重视“党校培训”计划的实施,培养出更多的积极分子。要充分的认识到党校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为党的队伍提供有充足的人才保障,才能提高的党的战斗力。在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其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每一名积极分子都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良好的人才。
(二)创新党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党建文化
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党员管理体制的建设,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党员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党建工作的实施,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在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党员的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党员的文化修养,增强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重视基层党小组的建设,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办事效率。全体党员都应该树立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党的管理体制建设为契机,努力的提高每一名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在新时期要更加充分的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
[1]薛明飞.有关“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J].南京大学学报.2008,12(4):22-24.
[2]朱明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开展党建工作[J].求是,2008,20(7):33-35.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二:《强化党建创新 推动企业党建工作》
【摘要】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涉及范围广、考虑因素多。党建工作能为企业、职工解决诸多问题。可以有效的促进职工与企业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工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需要党建工作紧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需要党建工作不断的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创新党建推动企业
一、创新是党建工作的动力源泉
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求作风严谨、态度端正。党建工作更是一项生机勃勃与创新的事业。
1、无论何种创造,都需要有一个全新的、有创意的观念作指导。党建工作,需要在当前形势和工作任务面前发挥高能力,提升全面水平,要在观念上来突破。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
2、创新能够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持续步入更高的层面。回顾历史,一部关于党的建设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一部不断除旧迎新的历史。从近几年党建工作的实际经验看,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挑衅战,我们的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如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增强了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了企务公开等,进一步缩短了党组织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有效的路径,与时代要求相协调,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涯中,产生了很大的进步效应。但这些改革与创新仍然是初层次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善于发现,持之以恒地开辟新思路,才能推动党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3、当前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有着辽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我们今天的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譬如,以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为标志的经济领域处处体现着活力,如何在这一新天地里造就党建工作的华丽篇章,是全基层党组织都考虑和实践的新问题。此外,伴随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前进的脚步,多元化的思维使人们的认知世界绚丽多彩,这当中也存在一些消极思想的干扰。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急切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又要在行动上主动出击,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探索,才能使党建工作走在新形势的前列,实现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全面创新,全面出击
1、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突破。调查研究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为此,要在组织系统兴起积极调研之风,竭尽全力构建全面的调研机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思路,做出新对策,完成新成果;通过调研开阔视野,把握命脉,形成合理的、有效的认识。对于有新意的调研成果,要勇于放在工作中试验,并着重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于成熟的经验,要提升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办法、建议和规章,督导基层工作,提高全面的工作能力。
2、抓突破,在工作重点上新意。没有新意,就没有进步,更没有发展。抓住关键点,就是把握了主要矛盾。组织部门要围绕主要工作,寻寻找工作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要塞,大力实践,创意性地展开工作。当前形势下,尤其是要抓紧干部制度改革这个要点。因为干部制度改革带动全局、左右全局、影响着全局,直接关系到我党的全面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出发,紧密围绕党建工作的重点、疑点问题,全力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做模范。
3、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提高创新意识。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策略,通过塑造各种的典型,带动党建工作全面开展,推进整体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步入基层全方位筛选各种有力途径、寻找各层次的模范,运用扶持、帮助、指导的 方法 ,总结有效的经验,提升典范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典范存在的不足和疑难,努力构造党建工作的模范群体,以此带动整个党建工作持续发展,使党建工作在典范的影响下持续创新,整全面推进。
4、抓规范,在工作机制上提高创意。党建工作要有新意,需要以积极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各级党建部门要全面创新机制,防止和杜绝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促使党建工作的“三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合理剖析和分析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步骤,用以指导和筹谋党建工作。要明确 岗位职责 ,严厉岗位纪律,真正在党建战线形成一系列职责明了、程序规范、执行有力、方便运转的工作机制,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提供坚实的后盾。
三、改进手段、探索新思路
1、方法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点。新时期党组织要认证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党建工作需要着眼于整体推进和全面贯彻,同时,考虑方式上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要有党建方面的刚性的教育和管理,又要有人性化的鼓励和关怀。要做到“上下沟通及时,及时处理问题”。拓宽视野、敞开思路,努力增强党建工作的活跃性。
2、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途径和舞台。充分利用网络简单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优势,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每一位党组成员,牢靠掌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拓展党员教育的 渠道 、促进党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推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拓宽联系广大职工的路子,丰富服务职工的内容,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3、取缔论资排辈,让党组织拥有良好的人类资源。高素质的队伍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敢用人才、成就人才。不断改革和创新用人机制。切实把想做事、会做事、干实事和职工拥护的优秀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出来,予以重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在 政策法规 、技术、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对党组织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优秀者的素质和能力,努力为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激发广大党员坚定信念、 爱岗敬业 、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4、改变学风作风,摒弃不良作风,促进党组织只能更好的发挥。学风和作风可以直接反应党组织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能更好的发挥服务广大职工的作用。企业党建工作面对的是广大职工,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好人民的切实利益,是党组织吸引人、凝聚人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方面要以转变作风为契机、积极推进服务型党建工作。转变作风,提高党组织水平,做好人民的标兵。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先春.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党的建设,2006(10).
[2]王宪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党建研究,2006(01).
[3]韦振碧.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党建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一、引言
在 企业管理 中,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它们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想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将这两想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两项工作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重要性,依照融合工作的基本原则进行两项工作的互相融合。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重要性
1.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实现双赢局面
企业进行公司治理的做作用就是要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企业必须跟紧改革形势,做到企业治理的与时俱进。我国的企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同时还是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每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有党组织,并经常开展党建工作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得到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由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就能够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通过二者的统合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实现双赢局面。
2.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完善
由于企业形式的多样化,不同的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企业的党建工作就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模式开展,实现不同企业党建工作的差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企业党建工作能够与公司治理互相适应。国有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中包括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作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一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的对党建工作进行完善。
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中开展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必须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保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为了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加强对公司治理工作的完善,保证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基本利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完善公司治理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保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要对企业内部所有部门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和,实现利益平衡,实行合理的制约与激励制度,杜绝重大决策失误的出现。企业的党建工作目标也要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保持一致性,两者之间仅在工作方式与体制建设方面存在非对抗性的差异。只要避开这些差异,合理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实现它们目标的一致性。
2.保证两者协同发展
想要实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就必须保证两者的协同发展,杜绝两者之间出现不和谐的情况。还要根据公司治理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从中找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相互融合最佳时机,实现两者的融合,使它们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建立理论基础,创建良好的经济形势,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具体方法
1.促进两方面人才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两方面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进行党组织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企业管理者与党组织间的距离,实现人才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此外,好友的企业采用企业决策者与党员互相交叉任职的形式,促进企业决策者与党员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工作的共同发展。
2.召开管理者与党组织的联合会议
想要这种方法能够顺利实施,要求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的权力以及地位实现平等,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企业党组织成员在参加党务工作时,必须保持自己的专职人员身份,不能在参加党务工作的同时兼任其他工作岗位。会议的举行由企业管理者与党组织成员共同负责,会议的内容就是对企业内的重大事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坚持民主原则,并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探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能够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工作的完善,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两者之间的融合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1. 2017党建论文范文
2. 党建信息格式范文
3. 大学生党建论文范文
4. 党建论文范文参考
5. 大学生党建论文范文
上一篇:毕业论文音乐提纲
下一篇:研究李贺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