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贝壳研究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2 16:18

贝壳研究性论文



珠母贝、马氏珠母贝和企鹅珍珠贝在海南广泛分布,是海水珍珠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三种贝类,三者分别能产生不同颜色的珍珠。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三种珍珠贝的颜色的多样性和生长性状与颜色参数的相关性,了解海南珍珠贝资源状况,为进一步培育颜色优质的珍珠提供理论基础。 珍珠是由珍珠贝外套膜形成的珍珠囊分泌的珍珠质沉积而成。在人工育珠中,提供外套膜细胞小片的珍珠贝贝壳珍珠质的颜色直接影响到珍珠的颜色(蒙钊美等1996)。珍珠的颜色是决定珍珠质量和价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贝壳珍珠质的颜色已经成为珍珠贝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本论文以野生的珠母贝、野生和养殖马氏珠母贝、企鹅珍珠贝的贝壳为研究对象,通过CSE-1检测分析系统来测定三种贝类贝壳珍珠层的三刺激值XYZ和色度值Lab,并以Lab值为指标,分别对三类珍珠贝的贝壳进行形态分析以及珍珠质颜色进行整体分析、与优质珍珠的色差、不同种群间的聚类分析、构建色品图、分析颜色指标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期望通过这样的分析能确定野生贝类形态特征、颜色特征、颜色的丰富性以及它们形态性状和Lab值之间的关系。对于养殖贝类(一龄、二龄)除进行了上述分析外,还对它们外套膜对应贝壳的珍珠层7个连续不同位点进行了颜色分析,期望获得不同位点间有哪些差异性,从而为插核细胞小片的选择提供依据。 研究结果显示,北海野生珠母贝的壳宽系数较大更适合插大核,在颜色上要好于三亚野生种群,而在生长形状与颜色的相关性上北海野生种群中的大贝颜色更好,更有利于产生优质的黑珍珠。在马氏珠母贝的野生种群中三亚野生种群颜色更好更适合做小片贝,特别是在其培育金珠方面。 对于养殖一龄和二龄马氏珠母贝,二龄马氏珠母贝颜色上要好于一龄马氏珠母贝在生长形状与颜色的相关性上二龄马氏珠母贝中的小贝颜色更好而对不同位点的颜色参数分析发现二龄马氏珠母贝小贝中的位点7颜色更好,所以可以作为选择插核细胞小片的参考。 对于企鹅珍珠贝由于一龄贝无法取得,我们仅仅分析了二龄企鹅珍珠贝,在对于不同位点的分析中,发现位点4的颜色最好,适合选为插核用细胞小片。……

走进贝雕艺术的 调查报告、小论文、学习体会各两份,计划报告、评价表各一份、研究笔记日记各五份

  贝雕 - 海南贝雕工艺早在明代就有了很高水平,并逐渐和古老的椰雕工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在,大多精制的海南贝雕,都与椰雕拼合、镶嵌而成,或者用椰雕作座架,明丽的贝雕与古朴的椰雕形成强烈对比。近几年,以椰林风光、天涯海角、火山口、博鳌等海南名胜风景区为题材制成的各种小件贝雕画很受游客欢迎,而我省创作的一些精美贝雕作品也频频在国内获奖。

  贝雕工艺中贝壳的选择 多种多样的贝壳、螺壳,形状奇持,色彩斑斓。其中虎斑贝、白玉贝、夜光贝、五爪螺、猎母螺、珍珠贝、贞洁螺、唐冠螺、七角贝、猎耳壳,以及可作烟灰缸的马蹄螺、渔民作号角的大角螺等等,都是惹人喜爱的天然工艺品,也是贝雕常用的选材,好的贝壳是贝雕工艺的基础,用光滑油亮的海贝壳雕琢、镶嵌制成的各种画屏、器具、摆设等,具有色泽明丽自然,格调名贵雅致的特色。贝雕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贝壳,制成多种多样的实用工艺品,如酒具、摆件、挂件、项链、胸饰等,其精美华责不亚于玉石
  二、活动主题的提出:

  东山岛,这里四面环海,深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沙滩深深地陶醉着每个同学,尤其是沙滩上的贝壳更形状各异、五彩斑斓,引人注目,俯首可拾。闲暇之余,同学们常结伴到海边嬉戏,从沙滩上拣回一些自己喜欢的贝壳珍藏起来。心灵手巧的同学常把它们进行一番加工制成美丽的小工艺品摆放在桌上,经过精心制作的贝壳制品确实别具一格,让人爱不释手,连手拙的同学也都心动了,跃跃欲试。虽然同学们对贝壳制作很感兴趣,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工具、及对工艺品知识和贝壳加工的方式方法知之甚少,实际做起来常事倍功半,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就贝雕的制作进行调查。我们本地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发现各种自然材料的各具特色的美,如海边的随处可见的各种贝类,色彩斑斓,再经过海水的;中刷和岁月的洗礼,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纹理、千姿百态的造型,我们何不加以开发和利用,加工成生活、学习用品或艺术品,来丰富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三、活动具体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访问、查阅资料等形式,搜集贝壳工艺品,了解贝壳加工的种类及其特征。

  2、搜集各种贝壳,进行贝壳加工创作,主要表现形式有贝雕画、贝塑、贝壳粘贴画、贝壳饰品制作,感受到贝壳利用蕴含的潜藏空间。

  3、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要认真去观察、去发现美,并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四、活动的过程、方式

  1、活动分工负责人 学生按照课题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自愿结成小组开展调查。每组设立组长一名,负责本组调查课题的各项组织领导工作,包括调查的区域、人员、时间、内容、总体规划等。小组内可根据情况设立联络员、记录员、采集员,分别负责联络相关部门进行访问、记录调查访问结果,采集贝类标本。

  2、活动步骤:

  阶段时间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7月中旬至8月下旬 查找资料、收集贝壳、实地考查贝壳加工厂、访问技术人员确定本组调查目标、 内容、调查方式及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8月上旬至8月下旬 小组合作完成贝壳作品贝壳作品的制作

  9月上旬 成果汇总贝壳制品展示,论文递交有关部门

  3、活动地点:东山南门海滩、马峦湾及贝壳艺品厂、贝壳馆

  4、具体进程

  (一)确定考察地点及访谈对象

  由全班同学共同商量、讨论决定调查内容、活动任务及方式。

  (二)根据考察地点及访谈对象进行分组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根据兴趣、爱好,采用自愿组合的方法),到贝壳艺品厂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到海边、渔民家中搜集贝壳。

  (三)各小组分别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并整理所得资料,查询相关资料。

  1、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实地考察或访谈了解有关贝壳及贝壳工艺品方面的知识.

  2、各小组找一名同学交流本组考察和访谈的收获.

  3 、展示收集到的贝壳工艺品,并进行品评,了解其制作工艺,所需工具、材料等,分析自行制作的可行性及困难所在,讨论解决方法。

  (四)贝壳作品的制作

  1、根据需要搜集贝壳。

  2、对收集到的贝壳,根据名称、类别、主要用途、贝壳形状、色彩、质地特征等信息进行初步的分类整理。

  3、名称类别贝壳形状贝壳色彩质地特征用途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加工。

  调查了解情况总结:

  到过东山岛的人,都会被那各式各样精美的贝雕工艺品就深深吸引。上世纪60年代,东山岛在福建较早办起了首家贝雕工艺厂。心灵手巧的海岛艺人利用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态等特点因材施艺,经选样、漂洗、抛光、雕镂、剪裁、上釉、嵌装等工艺,巧妙运用拼贴法、浮堆法、坯模法、支撑法、镶嵌法等,制作成盆景、烟缸、笔插、花插、项链、烛台、挂屏、玩具。甚至施以巧妙的技法,把池中的荷花、水中的游鱼、山中的狮子、塘中的鸳鸯以及大自然的风光都生趣盎然地展现出来。

  贝雕就是用有色贝壳雕刻或镶嵌成的工艺品或是直接在贝壳上加工形成的工艺品。贝壳恒久不变的色彩不像植物那样会随着生命和周围的变化而变化,它天生丽质,有着与生俱来的魔幻斑斓色彩,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奇异外貌。在东山岛浩繁的海洋贝壳当中,不但可以觅到远古时候流通的货币,还能欣赏到晶莹剔透的竖琴螺、东方鹑螺,以及罕见的夜光蝾螺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鹦鹉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唐冠螺、虎斑宝贝等等。贝壳分为好几百个品种。有珊瑚、虎斑贝、珍珠贝、鹦鹉螺、皇冠螺等,一个品种还能分出好多种贝雕作品,如珊瑚,珊瑚可以用白珊瑚制作成珊瑚盆景,珊瑚盆景十分美观,远远的看上去就好像几朵白牡丹粘在一起,永不凋谢;还可以用红珊瑚制作戒指、项链等各种首饰品。珍珠,珍珠可以制作成各种首饰;珍珠还可以磨成珍珠粉,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可以治疗头晕目眩、惊风、心烦等症状,珍珠粉还可以用来保养皮肤,美容面部;珍珠贝可以用来制作成挂屏等陈设品,还可以制作成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这些只是贝雕的一部分,贝雕还有成千上万种。

  一件好的贝雕作品需要选好的材料,所以选材料也不可马虎。选贝壳如同去市场选鱼,要是选到新鲜的鱼口感会很好,要是选到不新鲜的鱼吃起来口感就会很差,有时还会伤害身体。选贝壳也是如此,贝雕所需要的贝壳要优等的,这样制作出来的贝雕才能达到“美”的效果;要是选到劣等的贝壳,制作出来的贝雕只能达到中等的效果。但是劣等的贝壳也有它的用处,可以把它磨成粉加上石膏进行深加工。

  采购回来的贝壳都要进行清洗,不同的贝壳就要浸泡不同的药水,浸泡的时间也不同,如虎斑贝、鹦鹉螺、皇冠螺等这一类的贝壳要用较强的药水浸泡久一点,因为这些贝壳里含有残留的肉体,这些肉体会腐烂在壳内,加工起来很不方便,而且还会发出阵阵的恶臭,而像珊瑚、珍珠贝这一类的贝壳有的没有肉体,有的肉体会自动脱落,就不用浸泡那么久,药性也不能用太强的。浸泡过的贝壳就会显得特别干净,而且还会显得特别光滑。

  有的贝壳经过清洗后就不用进行细加工了。像皇冠螺、鹦鹉螺这一类的贝壳。因为往往这些贝壳都只作为摆设品罢了。只要用清水洗干净后刨光一下就可以了不用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可以直接销售。而像珊瑚、珍珠贝、虎斑贝这一类的贝壳就要进行再次的细加工。白珊瑚再次加工的时候要选一个很像蘑菇的珊瑚作为底,再用石膏加贝壳粉把白珊瑚粘成一盆珊瑚盆景;而在制作珍珠贝的时候就要把珍珠贝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图案,再把它镶进木制品上就可以了;而制作虎斑贝的时候就可以把栩栩如生的图案贴在虎斑贝上,接着进行腐蚀就可以了。我们还要把加工过的贝壳进行再次的清洗,这次的清洗与前次的清洗大有不同,因为这次的清洗只是为了让加工时所形成的脏物清洗掉。只要把贝壳浸泡在药性较弱的药水里两三分钟就可以可。清洗完的贝壳同样要进行刨光,刨光完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算完成了。

  贝雕真可堪称一绝,贝雕比仅仅需要一个完美而精致的加工过程,贝雕更需要的是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加工者,一个能把一钱不值的贝壳变成价值连城的贝雕艺术品的加工者。

  5、成果交流

  ①.展示丰富多彩的贝壳标本。

  ② 将制作的多种贝壳作品,以展览会的形式展现出来,向同学们介绍作品的构思、特色、制作方法,并邀请同学提出宝贵意见。

  ③ 交流活动心得,共同分享所历、所思、所悟。小组中每位同学口头交流,小组派一位代表全班交流(代表全组心声),每位同学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写出来与全班同学共享(张贴在教室中)。

  小组内资源共享:

  *软体动物几乎都拥有外壳----贝壳。贝类共分五大纲,即腹足钢、双壳纲、掘足纲、多板纲、头足纲。每一纲再分为若干不同的族群。

  *腹足纲贝壳:大多数腹足类贝壳在壳口后部有小的后水管沟,在壳口前部也有水管沟。螺轴上可能有褶襞,外唇则有凸齿。观察壳口面,外形呈笠形、耳形、陀螺形、螺丝形、梨形、纺锤形、琵琶形和棍棒形。

  *双壳纲贝壳:这类贝壳由左右两壳构成,两壳由一韧带边接起来;两壳合扰时可从壳底看到韧带。外形呈圆盘形、扇形、船、桨形,少数呈心形和不规则形。

  *其它纲贝壳:多板纲、掘足纲、头足纲贝类不论在种类或形态变化上,远不及腹足纲和双壳纲丰富。掘足类全部呈象牙状,稀有的头足类贝壳形状大小几乎一致,多板类的壳板则有装饰。

  *贝壳栖息地:软体动物已能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从海水日夜冲刷的岩石到阴暗的深海底,都有其特殊的软体动物群。潮汐影响生长在海边的软体动物的特征和分布,充足的日照能提供丰富的食物。软体动物最适合栖息于热带的。

  *保护栖息地:人类应尽可能不去破坏生物的栖息地。几乎每块岩石和珊瑚礁下,都是一个动植物生存的群落,一旦遭到破坏,都为它们带来灭顶之灾。如果某片海滩不断有海贝收藏者去搜寻,那么这块生物自然栖息地做便会逐渐被破坏殆尽,所以请尊重这些毫无防范能力的低等动物的生存空间。

  *贝壳的成份:碳酸钙是构成贝壳的最基本物质,另一种成分是贝壳蛋白质,腹足纲类的口盖里将含有这种蛋白质。这种成分一层叠一层地分泌,使贝壳越来越硬,有的还会产生珍珠的光泽。坚硬的贝壳从外缘处增大,随着生长逐渐增厚。因为生长的周期性和连续性,贝壳展现美丽的彩色花纹。

  * 贝壳的收藏:将贝类的肉、残物和外壳附生物清洗干净,确保贝壳完全干燥,然后将其保存在遮光闭密闭处。最后是巾上标签,分门别类,以利于收藏和检索。

  * ……主要材料:贝类的壳,如:蛤蜊、毛蚶、竹青、扇贝、贻贝、姚江贝、花螺、海蚯蚓、海胆等贝类的壳。

  五、学生的收获

  刚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那会儿,觉得很新鲜,又好玩,可是通过不断地外出参观、访问,才让我们真正明白了社会活动的艰辛和其中包含的道理,不过我们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总觉得有一种自豪感在滋长,因为觉得自己已开始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了一份更为珍贵的阅历——

  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意识到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可贵,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学会了彼此关心帮助。在此期间,我们常常是不分彼此地完成并不属于自己负责范围内的任务,有什么点子就马上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从不叫苦喊累。有了大家的共同参与,工作效率当然是大大提高了,所谓“团结就是力量”,拧在一起的一股绳子总是不容易断的。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使我们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譬如工作人员都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采访才得以顺利进行,真是感谢他们……

  六、指导教师的认识与体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让教师离开了教室,离开了讲台,离开了本学科,在学生面前常常是那么的力不从心。后生可畏,再不学习真被淘汰了。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让教师尝到了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的滋味。综合实践活动让教师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近了学生,从而更好地了解了学生,也让学生了解了老师,师生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综合实践活动对我最大的触动是,让我深切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验、去发现是我的责任

  另附:采访手记:

  马火财,现在是东山某贝雕厂的负责人。走进马师傅的工作室,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腥味,这是海的气息。他说:“我做贝雕没从师学艺,就是因为酷爱这玩意儿,日子久了自然熟能生巧,想到什么就能用手里的贝壳描绘出来。”制作贝雕需要将大小不一的贝壳打磨成各种形状,然后才能拼装组图。没有打磨的机器,他将家里的缝纫机改装成砂轮机,竟制作出了一些等优秀的作品,令当时贝雕厂里的老师傅刮目相看。这以后,陈春龙制作贝雕逐渐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技艺,那就是用小小的贝壳描绘家乡的一草一木。虽然没有正式学过绘画,但洞头的锦绣风光早已印入他的脑海,往往只需一两个晚上,他就能勾勒出一幅五六米长的工笔青绿山水画来,作为贝雕制作的总图。“总图画好以后,要再分解成各个部分,然后根据图纸中山川、海岛、花鸟等的形状,将贝壳打磨出相应的形状来。”拼装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喷漆,也就是所谓的着色,一幅作品就这样完成了。说得简单,但这一道道工序真做起来,可是要大花气力的,没个十天半月成不了事。他介绍说,贝雕创作的作品尺寸都不大,但质量非常高,而且创作过程不能完全拘泥于原先设计的图纸,要随时根据需要做变动,技术要求非常高。正因如此,马师傅才感叹:“贝雕是个好东西,但是费时间,产量又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喜欢学了。”这位老艺人,十多年来对海岛的贝雕倾注了太多感情,这门手艺急需有人继承与发扬,采访中他提到了一个心愿:那就是有更多的人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调查日记: 2007年8月15日 晴

  我和同学一起去好多旅游景点游玩,发现每个旅游景点都开着十几家店,每家店里都有卖贝雕,有的还是贝雕专买店。我们本地制作的贝雕品销量很大,达到店中工艺品的80%,可想而知,本地的贝雕工艺品数量不少,销量也不小。本地的贝雕品有的是销售到外地的。销售量达50%。这些贝雕大多数运到厦门、福州。我们还发现每家家具店里面的桌椅等家具有的都镶满了贝壳。据家具店老板讲,贝雕家具很热销,销售量比普通家具大,达到家具销量的70%。这说明了贝雕很受消费者的喜爱。

  早在宋、元前后,中国民间就流行有螺钿镶嵌和贝贴等工艺。品种有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挂屏等陈设品;各种文具、烟具、台灯等生活用品。色彩富丽,形状奇异,自然美观。主要产区有辽宁大连、山东青岛、广西北海、广东陆丰等地。

  贝雕是选用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工艺品。还是解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贝壳的应用,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商代到秦代,贝类中的一种,长期被当作货币使用。汉代以后,历代艺人利用贝壳的色泽,雕成各种图案,镶嵌在铜器、镜子、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素称“螺甸”,这种工艺目前不少地区仍有生产。

  贝壳品种多样,大的象簸箕,小的象米粒,形态繁多,色彩各异,一个贝壳还可以磨出多层色彩。所以制作的工艺品,品种多,题材广。品种有烟具,文具、台灯、发卡、瓶插、鱼缸等实用工艺品,以及各种挂屏、屏风、圆雕等艺术欣赏品。色彩都是利用贝壳固有色泽,不事渲染,别有风味。贝壳工艺美术品大多是用胶粘合。经研究改进,现在沸水里煮,不会开胶,在零下四十度低温,不会变形。

  贝雕主要产地有山东的青岛、辽宁的旅大、广西北海、广东陆丰和江苏的连云港等。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静物等为题材,珠光晶莹,古朴典雅,具有鲜明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寓意富贵吉祥。适合大型宾馆、会议厅等楼堂装饰的巨幅壁画、大型座屏,富含艺术魅力,可以突显厅堂雍容华贵和浓郁的文化气息;贝雕旅游系列纪念品、首饰、立体摆件、风景画屏等便于携带,或做旅游纪念、或馈赠亲友,深受游客钟爱。

贝壳第五段分析值得不准确的是 巧妙地呼应开头的描述 做只希望对生命的体验跟具体有认识的价值 巧妙地呼应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蝉[①]小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②]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的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③]?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么?它等了17[④]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⑤]了那烦人的聒聒!
  1980年6月23日
  贝壳[⑥]席慕蓉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来吧。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研讨与练习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读一读,写一写
  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
  3短文两篇教参
  课文研讨
  蝉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从写蝉的聒噪,到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刻意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当知道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就活一个夏天时,本来无足轻重甚至恼人的蝉令作者惊讶起来。何必这样受苦而又执著?朋友的话揭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历程就是如此,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而已。
  结尾作者写自己被这蝉的生命意义感动着,“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又照应到文章开头的“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的“烦”字上,但已经从开头的“烦”变成现在的宽恕,形成一个首尾照应又有变化的完整结构。文虽短而理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它提示着我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二、问题研究
  1.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你怎样的感受?
  我们一般说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丰。
  贝壳
  一、整体把握
  作者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海边的一枚小小的贝壳就打动了她。和《蝉》的写法不同,本文用了直入主题的方法,一上来就赞美贝壳的美: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她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和《蝉》一样,《贝壳》也是由具体细微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它们对物的观察、描摹都很细致入微。但本文柔美、细腻的特点更突出,当我们品读着它,感动像傍晚的潮汐,慢慢涌来。
  二、问题研究
  1.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练习说明
  一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旨在了解作者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现的主题。
  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从朋友说蝉埋在泥下17年,出来只活一个夏天时开始转折,小小的蝉开始令人惊讶。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二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语句的深刻意蕴。
  1.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2.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本题旨在通过对语句的揣摩,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以表达一种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2.作者并不希望建立叱咤风云的丰功伟业,她只想像那颗小小的贝壳,用仔细、精致、一丝不苟来塑造执著而美丽的形象,回馈生命,打动人们。“固执”和“简单”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表现了她并不渴求人们对她绝对地赞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种感动,希望能像贝壳的美感动她一样感动着世界。
  三对比阅读两篇课文,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二、引导学生注意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三、两篇文章都擅于细致入微地描写事物,对于蝉和贝壳这样小的东西都有仔细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四、可以给学生推荐小思和席慕蓉的其他作品,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五、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学步骤
  1.导入
  以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导入,引起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兴趣。例如:
  (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
  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
  绿草如茵花开似锦
  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
  在坠落的昏眩里
  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
  (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
  (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
  简单介绍两位作者。让学生默读两篇课文。
  2.朗读。
  3.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引出学习重点。
  4.品读课文,揣摩字句,讨论交流。
  (1)《蝉》中的“想起秋风颜色”,“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4)《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5.推荐席慕蓉或小思的另外几篇诗文,留给学生课外阅读欣赏。
  有关资料
  一、小思简介
  小思,1939年生,本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卢颿。祖籍广东番禺。196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范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1981年,以“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之论文获得硕士衔。
  小思曾任多家中学中文教师,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学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谈》《承教小记》《不迁》《彤云笺》《香港文纵》《日影行》《丰子恺漫画选绎》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从事文学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学奖评判,参与各种文学活动。
  (摘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文字略有改动)
  二、试谈小思——以《承教小记》为主(黄继持)
  读小思的文章令人气静神凝。这里故意不用“气定神闲”的“闲”字,怕引起类似“闲散”“闲逸”的联想。小思的小品与晚明的小品,两者用心是颇为不同的。她笔名的“思”字下得恰当。几乎每一篇文章,包括貌若闲逸的写景之什,都具思理,有时还严肃得几近凝重。不过,那思理是从生活实感领悟出来,又归结到真性常情的,所以能清人神志而悦人心。小思笔名,据说原来想用“夏飔”。炎夏清风,豁人心神,正堪喻其文品。至于“飔”字另一义训为“疾风”,则踔厉风发,豪放飙举者,显然不是小思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风华内敛,潜气内转,修养有素而见诸文。她不逞才情而走上艺术之路。
  在小思,大抵可以说,艺术不能离开性情与思想安然流露的韵致。性情与思想,修养工夫主要不在“文中”,正如陆放翁所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但性情与思想,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恐怕也要下一定“文中”的工夫。不过,当“文外”“诗外”者化入艺术之中,则原来的性情与思想也就成为艺术的有机成素。谈说起来,便不仅仅是揄扬作者人品道德或思想境界,而是谈“艺”所不可或缺的一环了。
  论小思的散文,或说其文词清醇雅正,针线绵密,剪裁有度;或说其淡素自然,却观之不厌;或说其情理交融,而精莹明澈;或甚且稍涉夸饰套用东坡居士评陶靖节语: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都大体上能够指出其文风貌。然而徒论风貌,毕竟不能尽作者“文心”之全。作品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作者的性情学问思想,两者关系,大抵是“不即不离,不一不二”的吧:既不可直接等同,也不可绝缘孤立。这本是文艺通则,但读小思这样的散文作家,更加不可忽略。“文心”之全,便应统摄“文外”“文中”。虽则评文规矩,只能就文论文;文中有人,可观文知人;却不能倒转过来,作出据人评文,以人代文的事体。我们寻绎小思之“思”,也只应在文中寻绎,并不是把她的思想“还原“,便算品评了她的文章。不过对于探求她的“文心”,大概还会有点帮助。
  (节选自《承教小记》,华汉文化事业公司2006年增订第廿二版)
  三、席慕蓉简介
  席慕蓉,另有笔名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等。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3年生于重庆,后随父母由香港迁至台湾。她从小酷爱绘画,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学习。后在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任教。多次举办画展,出版画册并获奖。1981年她“从来没有刻意去做过些什么努力”的诗集《七里香》由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读者喜爱。
  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写给幸福》等。
  2、《贝壳》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你怎样理解“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细、一丝不苟地做的东西或事情。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她渴望的不是人们对她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执著的爱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自谦的说法,其实是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3、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人生意义?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总结
  贝壳非常坚硬、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作者感叹“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她才会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五、欣赏探究:
  请学生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把两篇课文结合起来阅读,在对比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不同之处:
  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六、总结:
  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海边小小贝壳这些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讨论,教师鼓励性引导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
  快来一起分享吧~~~

给我一篇科学观察小论文(600字)

科技论文怎么写?

写一篇高质量的科技小论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选好课题
撰写科技小论文,首先要考虑写什么,也就是课题的选择。选择课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原则:价值原则,即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要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指导和参考的意义;可行原则,指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即撰稿者个人的专业知识、理论修养、知识面、手头资料、实验条件、周围环境,不可贪大求深,应该量力而行;新颖原则,指课题应是他人未曾研究或研究过但未解决或完全解决,要注意“文贵创新”。

二、 拟定题目
文题如目,好的题目能够叫人拍案叫绝,一眼难忘。它好似推销产品的广告词,对吸引读者起着关键作用。好的科技小论文题目要讲求三个字:准、小、新。准,指的是题目要用精练的文字将论文内容确切的揭示出来。如某位同学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肥皂的去污原理和最佳洗衣浓度》,一看题目,就可以知道论文阐述的内容,一目了然。小,指的是题目的角度小。角度小,就具有较好的指向性,文章的思路随之明朗,容易写得集中、紧凑。题目过宽,往往由于我们投入研究的精力少,范围窄,专业知识不深,而难以驾驭。如某位中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的题目是《静电除尘黑板擦的研究与制作》,题目小且具体,学生可以作深刻的阐述。新,指的是力求在题目中透露出新鲜的立意。选题新鲜,才有阅读价值。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新的发现,即使表达再好,论证再有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三、 写好开篇
文章开头处于定调的特殊位置,历来为写作者们重视。古人云:”若起不得法,则杂乱浮泛”。开头部分虽短,却是全篇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示作者的思绪和对众多材料的截取,因此落笔之前必须对全篇有总体把握。
科技小论文的开头,不一而足,并无固定的格式,但却有章法可循,这就需要对各种开头的技法细加领悟,根据写作实际灵活运用。

1、 例题引路法
写作科技小论文,开篇引题,显示了研究问题的实在性,激发读者顺藤摸瓜的愿望。如某同学撰写的《一道容易解错的力学题》一文,作者开头就摆出了一道同学们很熟悉而又容易出错的力学题,并将错误的解答过程陈述给读者,引起读者的强烈的兴趣,而急于读完全文,以知道这道题究竟错在何处。

2、 揭示背景法
将研究的问题,放置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让读者在较高的层次体味其研究的意义乃至方向性。如《乡镇工业环境污染防治对策》一文是这样开头的:“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农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在一些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影响日益突出。
这一开头就将研究的问题与命题的发展趋势,当今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影响紧扣一起,使人们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

3、 指出危害法
许多争鸣、纠错的小论文,常常指出某些弊端,让人们骤然心惊,晓知解决问题的紧迫性。

4、 概述论点法
在前言部分,作者将主要观点集中呈现给读者,给人一种整体感,这无异于交给读者一串钥匙,往下阅读便是尝试去打开一扇扇大门。

5、 设置疑问法
设置疑问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悬念,让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关注研讨的问题。

以上是写好科技小论文开头的五种方法,值得说明的是开头的方法不胜枚举,且各种方法常常是有机结合,渗透并用。

四、 分述要点

经验材料繁多复杂,怎样使它们井井有条地统一于中心论点呢?在小论文的主体部分,采用分条论述的方法,往往得心应手。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条理性强,层次清楚,给人全面深刻的立体感。当然,每个观点,都必须是深思熟虑的结晶,概述性要强,客观性要强,创新性也要强。

五、 用好材料

科技小论文不是简单地将手头材料罗列成文,深透的说理,规律的导引是其本质特征。观点和材料是相辅相成的,论文的价值体现在论题的价值,论题的价值又通过材料的论证体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会形成一篇很好的科技小论文。

六、文稿写作常识

为了减少编辑发稿时的困难,也为了减少论文排版时的差错,作者在撰写科技小论文时,还要注意掌握一些文稿写作常识。

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问题:文稿用标准稿纸书写清楚(或者用电脑打印)。每格一字,标点单独占一格。不需排印的说明文字一律用铅笔标注。书写时应使用规范的简化字,防止错别字,更不要杜撰生字。除成语、古文和引用文献的数字外,一般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公元的世纪、年、月、日、时、分、秒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1999年不能简写成99年)。五位以上的数字可用“亿”、“万”作单位。四位以上的数字连写,不用分节点;外文字母、化学符号等要写得端正清楚。外文应用印刷体书写,大小写必须分明,并用铅笔标明玩儿文种,正斜体和上下角标。此项内容请以中学教材中的写法为准,化学结构式中各个线条位置的排列必须准确;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应另行居中书写,并使用规范字体;使用规范的标点和其它的符号。书写时,破折号占两格、省略号占两格、连接号占半格,其余符号占一格。并注意顿号、逗号、冒号、分号、引号的书写位置;文稿中涉及到的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文字叙述中用法定汉语名称;文稿中的表格应由作者填写清楚。表号和表名一般在表前,说明在表后。同一表格另页再写时,前面应注明“续表”字样。表内文字末尾不加标点符号,回行顶格;文字能叙述清楚的内容,一般不用插图。使用插图必须起到图文并茂的作用。要注意文字与插图的衔接搭配,插图均应按序编号。

撰写科技小论文的方法和技巧
科技小论文是学生科学研究的总结,而不是文学作品。小论文的写法有一定的规范性,它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题目:题目要与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文不对题。题目要求简洁、新颖、吸引读者。如《为什么咸蛋黄会出油?》明了,吸引读者。研究的题目不能太大,不然无从下手。
2、引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简单说明进行该研究的目的或作者是怎样想到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起因。
3、材料和研究方法:要写清考察和观察对象、实验的材料及材料来源;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研究步骤;使用了哪些仪器等,这都要如实交代清楚,以便经得起他人的重复试验。
4、结果:是论文的论据部分。除了用文字,还可用表格中的数据,图片,照片,这样具有说服力。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实验研究的关键所在。
5、讨论:这是论文的论证和论点部分。通过实验得出了什么科学结论。并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加以说明。论点必须是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依据,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如果脱离实际,故意扩大研究成果,就失去论文的科学性,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本次的科技小论文选题可以参考丛书的有关课题,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手段。也可围绕自己劳技创意和制作过程等方面内容进行论述。论文的撰写用A4纸张

上一篇:桂林毕业论文抽检

下一篇:学本式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