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学位论文
mem学位论文
MEM非全硕士是值得考的,MEM全名为非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该穴位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工程管理硕士的招生对象为具有三年以上工程管理经验,具有国民教育序列理、工科本科毕业证书者(一般应具有理、工科学士学位)。
MEM其他情况简介。
MEM学位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学位论文应体现学生运用工程管理及相关工程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可以是工程管理项目设计、专题研究或案例分析报告。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须有相关工程领域管理实践专家。
MEM是什么?
MEM有四个意思,分别指的是:
1、MEM指的是工程管理硕士:
工程管理硕士,是2010由中国工程院提议,委托清华大学进行学科论证,同年批复新设置的一种专业学位。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实践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2、MEM指的是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
MEM是2-甲氧基乙氧基甲基氯的英文简写,是合成罗红霉素的中间体,也是有机化学中极重要的羟基保护基之一。
3、MEM指的是内存显示程序:
MEM是一个内存显示程序,显示所有内存驻留程序的占用情况,分为conventional常规内存和uppermemory。
4、MEM指的是希伯来语的第十三个字母的名称:
MEM,名词。希伯来语的第十三个字母的名称。缩写词为abbr。
MEM工程管理硕士的特色:
1、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MEM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工程管理实践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依托管理门类学科优势,突出了工程与管理学科相结合的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行业(建设工程、供应链工程、信息系统工程、质量工程、物流系统工程等)和企业需求设置了灵活的模块式特色方向课程,并可为企业量身定制不同的特色方向及课程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MEM、百度百科—MEM、百度百科—MEM、百度百科—MEM
浙大·MEM·研三上
MEM的课程在第四学期基本上就结束了,除非前几个学期偷懒少学了几个学分、亦或是本着钱都交了不学白不学的心态再多选几门课,正常来说最后一个学期就是写论文了,基本上不用跑学校了。毕竟大家都是打工人,少跑一趟学校还能省不少钱。
学习手册上只有两个大节点,即预答辩和正式答辩,以及初稿审核和盲审这两个小节点。尽管节点数量不多,但整体经历下来,几乎论文的所有工作量都在这几个环节了。从初稿到预答辩论文改了6稿,从预答辩到正式答辩,论文又改了5稿,哪怕是在答辩通过之后,论文还改了4稿,不可谓不艰辛啊。反过来这也说明,论文是逐渐改出来的,那些自个儿琢磨很久想要一次通过的,还是太小看这硕士论文了。
就我的经历来看,预答辩的难度甚至高于正式答辩。预答辩当时参加的9个同学,据说最后只过了3个。而正式答辩一组9个人,就1个没过。不过反过来看,预答辩过了的话,答辩也基本上没啥问题了。拉回正题,预答辩的安排跟之前的环节差不多,申请也是走工程师学院自己的系统,只要请导师在申请单上签字就可以。评审老师也是5位,不同的是导师不参与自己学生的预答辩。之前一直以为都是这样,后来看学校的答辩通告,好像很多学院的答辩,还是可以有自己的导师参与的,只是不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而已。
预答辩的形式是答辩人15分钟陈述和评委15分钟提问。现在学院已经提供了标准的ppt模板,因此直接按照模板填写相应内容就可以了,大体的逻辑跟论文是一致的,即问题背景、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以及论文总结。由于评委们忙着看你的论文,所以讲的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评委提的问题有时候还是挺刁钻的,很多时候会问很细节的东西,因此论文里的东西自己一定要明白是怎么得出来的,尤其是比例加起来不等于一的问题,经常有同学被问到。
预答辩之后就可以开始盲审过程了,当然前提是导师得先同意。我在预答辩之后几乎改了论文一半的内容,导师才同意送审。送审之前还要完成系统上规定的其他资料,比如读书报告要导师审核完,以及实践报告也上传系统。预答辩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学校的系统上完成了,不需要再在工程管理系统上提交东西了,话说学院的系统越来越多,还有提交讲座报告的系统,有时候也挺乱的。
送审之前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论文查重。论文正文一般在3万多字,加上表格、参考文献啥的,查重的时候一般会超过5万字,所以平时写的时候,尽量不要大段大段地抄,最后降重难度就大了。查重总是免不了要费点钱,因此在导师同意送审之前,还是先别查重了,毕竟我就是花了两百块钱搞定了查重后,还要大改。一般开始的时候可以先用paperyy的免费查重,等差不多了花点钱用一下paperyy的付费查重,两者差距也不会太大,付费的会比免费的稍微高一点。等改的差不多了可以用万方的查一次,万方为应届生提供了一次免费查重的机会,好像是要从学信网进去。没错,就说30+,快40了的人,也是个应届生。以我自己的经验,paperyy付费>paperyy免费>知网>万方,我自己的论文分别是3.6%>3.5%>0.9%>0.5%。因此只要基本上是自己写的,我觉得查重问题不大。
盲审总共3位老师,进度看评审老师个人,有的很快有的很慢。我自己的论文有两位在5天之内就给了结果,第三位差不多用了10来天。评审意见也很难说,有一位老师觉得我写的不咋地,而另两位老师则是就提了些标题要修改的意见。结果出来后继续跟导师沟通就行了,只要不是大修,基本上也没啥问题。
只要有修改意见,在答辩之前就要按要求改掉,并在学院提供的修改表上详细记录自己修改的地方,修改表最终还要请导师签字确认提交给学院。
正式答辩的预答辩的情况差不多,也是5位评委,然后自己导师不参与。如果论文改动不大,甚至可以直接用预答辩的ppt,不过我相信基本上还是要改过很多东西的,还是重新写过吧。
其实到了这一步,很多东西都确定了,反而没那么紧张了。自己答辩那次,排在倒数第二个,前面的听下来反复每一个都要挂,甚至有一个同学的论文,刚讲完PPT,就有评委老师说不通过。然而不管做的东西简单复杂,只要前后逻辑通顺,确实用到了工程管理的一些理论,基本也都过了。唯一没通过的那个同学,老师们觉得论文的工作量明显不是一个人能做完的。所以论文的题目可能还是不能太大,既能体现一定的价值,又是能够在一两年内完成的工作。
答辩完也不意味着结束,论文依然要继续修改。跟盲审类似,依然要填写修改记录并找导师签字,最终才能上传系统。
一开始以为答辩完就结束了,事实上答辩通过跟毕业还差好多个环节。首先导师还是会要求论文继续修改。毕竟论文写的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答辩让通过只是评委放水,真正深究起来要改的地方多的去了。其次学院会再次安排评审。论文根据答辩评委的意见进行修改后,需要提交论文和修改说明到学院,学院会安排两位专家进行评审,论文需要根据评委的意见再次修改论文。
相对预答辩之后的盲审,这次的审核还是松很多的。一方面这么多轮审核,很多问题也都改正了;另一方面在最后的节点了也不可能让学生大改。根据我的了解,大部分老师都给出了无需修改的意见,所以到这个环节就无需太担心了。
论文定稿上传系统后,就可以开始做离校准备了。尽管学院会发离校流程,但因为没有跟全日制的分开,所以里面的环节非常多。但经过我的实践,上传定稿并请导师审核后,就可以在系统上申请离校。然后去学校打印论文并上交学院,这个时候学校的各个部门会逐渐审批离校申请。如果哪个环节有点慢,可以直接去办公室找相应的老师让他审批,这样进度会比较快。等全部结束后打印离校单,交到指定的办公室,就可以拿证了。
总结起来就两件事,一个是上交论文、修改说明和授权书,一个是系统上申请离校,其他的文件都不需要。
必须要有理论支撑。学位论文毕竟不是工作总结,仅仅列出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是不行的,必须是应用了某种理论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是应用工程的技术理论解决了管理的问题,或者是应用管理的技术理论解决了工程的问题。我的论文一直到答辩,都有老师提出理论不足这个问题,一方面确实是理论方面有所缺失,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老师不一定认可你采用的理论,这也是个问题。也许论文写如何用管理方法解决工程问题,能够一定程度地避免理论不足的问题吧。
论文选题其实没有那么窄。前期过程中经常有同学论文工程不足或者管理不足,但从这次的答辩来看,只要是应用某种理论解决了实际问题,好像都让过了。比如有同学用某种理论解决产能问题,有同学用数据分析的方法降低员工离职率,这些选题都没有问题。
前后必须对应,提出了方案必须要实施,发现了问题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次答辩过程中体现的特别明显,有位老师翻看我的论文时就提出,第三章提出了的方案的一个步骤,后面实施过程中为什么再没有出现过,然后我提醒他某一页的某一个图是那个步骤实施的效果,如此他才认可。所以论文中的许多细节要非常注意,不要前面提了四个步骤,实施的时候只有三步,或者是前面提出了四个问题,后面只解决了三个。
必须体现个人的工作量,不能是团队的成果。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论文成果是独占性的,这意味着如果你团队中的另一个人也来读MEM,然后论文里的成果跟你的类似,可能会导致你的论文被投诉,后面可能会收回学位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上文中讲过的,明显是团队的工作,答辩老师可能会不认可。
整体的格式最好是直接找一个模板。经管学院提供了一个模板,但有点简陋,很多格式还是有点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导师要一个,我发给导师的十几个论文的版本其实他都有保存的,后面的同学其实完全可以找导师要一份来参考。我是比较老实的自己弄了格式,最后发现论文写得不咋地,word的格式是弄的很熟练了。
参考文献的格式最好是结合谷歌学术和知网,谷歌学术上引用做的比较好,格式一般没问题,但文献的页码总是缺一点,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一般是先复制谷歌的,然后再用知网对一遍。
不要单独一行就是一段,好像评审老师对这个问题都比较在意,我导师对我的论文指出过,预答辩的时候其他同学也被指出过。图表要放在引用的后面,比如图1.1说明了什么,那这个图1.1应该要出现在这句话的后面,这对排版有一定的要求。这两个点比较明显,其他的还是多跟导师讨论吧。
读研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吧,终究只是为了自己的执念,尽管现在提倡非全跟全日制同等对待,但事实上政府自己很多地方都会区分,跟何况是公司。所以本着读个书刷个学历找个好工作的,我觉得还是算了。MEM更适合公司本身对晋升学历要求的同学,毕竟相比MBA价格便宜很多,比起其他专业难度要小很多。
但总归还是有收获的。学术界相对工业界还是严谨一些,对人的思维和方法的训练还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写作过程对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还是有很大提升的,起码word用的熟练了。
如果再选一次,怕是不会去上学了,这些年好些事情还是被上学耽搁了,甚是遗憾。但既然决定上学了,那就一鼓作气把论文的事情搞定。最后预祝选择了这条路的各位同学,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上一篇:大工论文格式
下一篇:核桃分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