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后宫研究论文
北魏后宫研究论文
虽说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属于男权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会较低,但是也不是说所有的女性都只能养儿教女,被四方天地所束缚。在封建社会时期,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女官,她们与皇帝没有配偶的名分,且自身拥有一定的官职品阶,领取朝廷俸禄,主要协从管理后宫事宜,部分时候会涉及政务。
北魏女性造型
我国古代关于女官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周礼》,例如:“女祝,女奴晓祝事者”。不过,直到发展到东汉末年,真正意义上的女官才开始出现。而北魏作为汉化较为成功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周礼》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女官制度。下面就从北魏女官制度的建立和选拔入手,浅析女官制度对北魏的影响。
北魏女官制度的建立
《周礼》中虽然记载了许多古代的官职,尤其是皇室官位制度,并且对女官的分类做得也很详尽,但是这还只是一个框架,属于一个大的体系。在《周礼》中,女官从广义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官夫人系列,包括皇室和臣子的家眷,这类人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地位颇高,有的甚至能够与丈夫拥有同等的地位。另一类则是女仆系列,这一类就是为皇室和朝臣服务,数量较大,但是地位明显低于前一类。
北魏孝文帝画像
而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北魏正式建立了后宫的女官制度,让女官的定义和职责更加具体,他参考《周礼》的记载,开始“置女职,以典内事”。
也就是说,从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始,女官的品阶、责任和权位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载,这对后世女官制度的发展是具有极鲜明指导意义的。自那时开始,女官不再是含糊的嫔妃预备人选,而是区别于嫔妃制度的另一个独立体系。同时,女官的选拔、服饰、等级、职责和丧葬就有了一定的记载。
北魏女官的选拔
女官虽然带着“官”字,但是她们中的大多数仍没有脱离仆人的范围。从本质上讲,她们依旧是服务于当时的上层社会,可以被上位者任意的处理、责罚。也就是说,她们和宫女的本质并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从地位、权力以及待遇上来说,女官比宫女要高一些罢了。这一点,从女官的选拔上就有所体现,而北魏女官的选拔也分为以下三类。
北魏女宫人陶俑
鉴于古代对于选拔仆人的要求并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所以对于宫女的出身也就没有过多的计较,甚至不少的宫女都是战场上战败国家的女眷。比如说北魏历史上唯一被赐爵位的女官杨氏,她本是宋人,后因本国土地归于北魏,而进入了北魏后宫。
因为出身稍有瑕疵(但并不影响其入宫为皇室服务),所以只能从宫女做起。根据《魏书》的记载,杨氏因为“年在方笄,性志贞粹”,而被孝文昭皇后高看一眼,随后提拔为女官,自此开始在职场上大杀四方,职位不断升迁,最后甚至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被赐以爵位以示皇室恩宠。
当然,历史上诸如此类成功翻盘的宫女并不在少数,根据《魏书》记载:
因乡曲之难,家没奚宫。女郎时年五岁,随母配宫 。
聪颖洞鉴,朋中独异。十五蒙授宫内御作女尚书。
《魏书》记载里的这位女尚书就是冯氏,她就是因家属犯罪而进入皇宫为仆的女眷,后来通过学习掌握了领导技能,从而改变身份被提拔为女官。
随着北魏政策的放宽,因为获罪而进入皇宫的官员女眷的数量直线下降,这就导致可供选拔为女官的优秀女子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所以,皇室决定直接从宫外的有名气或者说是优秀女子中选拔。比如说当时有一女官高氏,就是因为“学识有文采”,随被招选入宫为女官。
北魏女宫人陶俑
到了北魏宣武帝时期,开创了贵妇担任女官的先河。《魏书》记载了宣武帝的姨母被选拔为女官的经过以及原因。
赐汤沐邑,封辽东郡君。
以椒帏任要,宜须翼辅,授内侍中,用委宫掖。
后来,这个选拔制度还得了认可和延续。毕竟这些豪门贵族的妇女比一般宫女更具管理才能,她们自小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使得她们在管理后宫事务上可以事半功倍。当然,从这个选拔途径中出来的女官,自然是不同于前两类竞选者的,她们的身份不仅仅是女官,更是朝廷要员的家眷。因此,她们不是一般的仆人阶级。
北魏女官的等级
既然是在宫中有官位的阶层,那么就必须要从服饰和等级上与一般的宫女有明显的区别,毕竟古人最是讲究“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其贵贱”(引自《服疑》)。
历史上关于北魏时期女官的等级并无确切的记载,但是根据学者的考究,北齐时期的女官制度大多是以北魏时期的女官制度为基础。由此可以推断出,北魏时期的女官等级类似于北齐,但是又有些许不一样的地方,现在可以确定的有:从一品内司,二品大监、女侍中等,三品女尚书、美人、女史等,四品才人、供人、恭使宫人等,五品春衣、女酒、奚官等。
北魏宫服
北魏女官的服饰
北魏从道武帝时期开始,官职不同,服装也不一样,为的就是彰显等级差异。根据《魏书》记载:
诏有司始制冠冕,各依品秩,以示等差。
但是巧合的是,历史上关于北魏时期女官的服饰和女官等级一样,也没有留下确切的记载。不过,同样可以通过北齐女官的服饰来进行推断。《通典》中记载的北齐时期女官服饰:
二品阙翟;三品鞠衣;四品展衣;五品、六品褖衣;七品、八品、九品,俱青纱公服。
以北齐女官服饰为参考(上文已经提到北齐的女官制度大多沿用北魏时期的标准),可以得出:北魏时期,二品女官身着红色的阙翟,三品女官则为黄色的鞠衣,四品有白色的展衣,五品就是黑色的褖衣。
北魏女官的职责
如果说服饰是女官区别的外在体现的话,那么职责的分配则是女官区别的具体体现。不过,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北魏时期对女官职责的具体记载,所以只能根据一些现有史料和墓碑志文进行简略的分析。根据《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记载,北魏时期女内司杨氏的墓志是:
化率一宫,课艺有方,上下顺厚。
从杨氏的墓志可以推断出:这内司不仅自身掌握了许多的技能,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还得传授给宫中的嫔妃们。
北魏女乐司陶俑
根据《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记载,上文中提到女尚书冯氏的墓志是:
干涉王务,贞廉两存。
从冯氏的墓志可以推断出,当时的女尚书还需要辅助皇上处理一些政务,可见女官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在后宫中发挥作用。
根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才人的主要职责是陪公主、郡主等皇室女子读书。
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根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奚官的职责就是负责后宫仆人生病和丧葬一事。
凡宫人有疾病,则供其医药,死亡,则供其衣服。
不同的女官,职责自然会有所不同,这里只是举两个例子简单说明其区别。
北魏女官的丧葬
北魏女官们在世的时候,在服饰和职责上就有很大区别,而且其去世以后,待遇也有很大差距:三品以上的女官,会被国家安葬,且朝廷很会根据其生前事迹和功绩,制作不同的墓穴。而那些三品以下的女官,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当然,那些贵妇出身的女官自然不会是这样的待遇,她们会跟自己的丈夫合葬在一起。
女官制度对于北魏的影响
纵观整个古代历史,女性官员的数量虽然远远比不上男性官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北魏时期对女官如此详细的分类和规整,还是对女性走上历史长河起到了很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女官制度也对北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女官中的女尚书既可以辅助皇帝去处理一些前朝的政务,还需要负责安排嫔妃觐见皇帝,然后还要加以记载。这里安排女官处理前朝政务,就大大削弱了宦专权作的机会。因为在东汉时期,宦官的权力可以大到可以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使得当时的朝堂黑暗不已,根据东汉末年的《桓灵时童谣》记载: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首童谣充分体现了东汉末年吏治的混乱,而这个混乱就与当时的宦官专权、乱政不无关系。而北魏时期女官的出现,从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宦官专权、乱政的出现。毕竟跟宦官比起来,女官们勾结朝臣、霍乱朝纲的几率就要小得多。
同时,女官们还会详尽的记录嫔妃们觐见皇帝的次数和地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帮助皇帝保证皇家血脉的传承。而且,这里的女官不仅仅是记录皇上和嫔妃的日常,更是对嫔妃的行动也起到了监视作用,毕竟皇宫后院历来都是男少女多,出现一些混乱之事,也不无可能。根据《梁书·杨华传》记载:
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胡太后逼通知。
由此可见,后宫的嫔妃,乃至太后,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也有可能的,而女官的出现就对后宫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为皇帝解决了后顾之忧。
女官们会辅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务、规范嫔妃们的言行,使得后宫女性成为国家女性的典范,这样更加有助于树立皇帝的形象,从而增加皇帝以及皇室在当时社会上的影响力。比如说北魏的内司,她们通常自身就有着令人佩服的技能,然后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要辅助教化后宫嫔妃。
有了女官的帮助,皇后管理后宫嫔妃自然更加得心应手。须知,后宫联系着朝廷,只有后宫安定、各司其职,朝廷也才不会受到后宫的影响,然后才可以正常的运作。
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例子就是东汉的覆灭,东汉的覆灭正是因为当时皇帝年幼力弱,后宫干涉朝政,任人唯亲,而皇帝为了抵御外戚,不得已而重用宦官。在这样的相互运作之下,就出现了所谓宦官党、外戚党,从而使得东汉官员都陷入了党派之争,使得东汉朝廷无法正常运作。
结语
综上来看,北魏女官制度的建立,积极地推动了皇室和朝廷的发展。在内,女官们可以很好的辅助皇后处理后宫事务、教御妃嫔,保证和监督后宫的正常运转。在外,女官们可以协助帝王处理朝政,减少宦官专权、乱政的风险,帮助皇帝和当时的朝廷在社会上建立了良好的形象。
再者,女官的优越待遇和不错的发展前景,也带动了整个社会女性能力和地位的提升,女性也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也就是说女性的发展,不再仅仅是局限于内室之中,她们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的走到人前,这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同时,北魏女官制度的建立对于后世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一面,正是女官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才使得女性逐渐有了和男性比肩的力量。可以说,女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女性前进的步伐。
北魏前期一直实行“立子杀母”制度,为何还无法避免太后干政?
中国古代一直有“母凭子贵”的说法,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给皇帝生了儿子,你的身份待遇就会立马上升。
这一点从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身上就能够看到,卫子夫本是歌女出身,地位低下。当时汉武帝虽然已经登基却并没有子嗣,平阳公主就将卫子夫送给了汉武帝,卫子夫连续给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汉武帝也没有立其为皇后,直到卫子夫生下汉武帝第一个儿子刘据后,没过几天汉武帝就将卫子夫立为皇后。
母以子贵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生态,在很多朝代都有所体现。
然而正是这位汉武大帝晚年却昏庸无道,宠爱钩弋夫人,想要立其与钩弋夫人生的小儿子刘弗陵为太子,被江充、苏文等人利用,设计陷害了刘据,最后使得汉武帝能够立刘弗陵能够成为太子。
然而谁没有想到的是,在立刘弗陵为太子的同时,汉武帝却做出了“立子杀母”的决定,将钩弋夫人杀死了。
汉武帝对立子杀母的解释是:“往古国家所以乱, 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处骄蹇, 淫乱自恣, 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耶, 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以汉武帝开启“立子杀母”为先例,到北魏初期将立子杀母形成制度,也是古代高度皇权发展的一个探索。
北魏初期实行这种制度就是为了避免后妃干政和外戚专权,然而在北魏初期,严格执行“立子杀母”制度的情况下,为何还会出现太后干政,并且愈演愈烈的形势呢?
北魏初期为何要建立“立子杀母”的制度
汉武帝在杀了钩弋夫人后,两汉时期的统治者依然以孝道治天下,并没有哪位皇帝再次效仿汉武帝,尽管两汉时期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事情不断发生,但是谁也没有再次使用这个政策。
到汉武帝杀了钩弋夫人四百七十多年后的北魏时期,北魏统治者吸取了汉武帝“立子杀母”政策的教训,在公元386 年北魏太祖拓跋硅建立北魏政权后,为了加强皇权,防止后宫和外戚干政,开始义无反顾的执行“立子杀母”的政策,将这一政策上升为国家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任何制度的推行都有他的社会文化背景,北魏时期会推行这种看似荒诞的政策并非偶然,我国古代从秦朝以来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不断加强,皇权也越来越至高无上,与此同时,后宫和外戚常常利用与皇帝的特殊关系,参与到政治中来。
中国古代是一个男权社会,后宫参政的情况下必然要寻求外部势力的帮助,这样就行了外戚专权的局面,西汉因此而被王莽篡位,东汉亦因此而不断被削弱。
一直到北魏时期,来自北方鲜卑民族的北魏政权,面对这样的问题显得更为棘手,因为鲜卑人不属于传统的农业民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中都拥有较高的地位,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鲜卑族拓跋部“离开母系氏族社会为时不久因而社会尊崇母权”。鲜卑族因为脱离原始社会事件并不长,难免存在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
从另一方面来说,北魏官僚体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其汉化时间较短,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政治牵制体系,反而更容易造成权力从皇帝身边溜走。
在北魏政治集团向南扩张,不断接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不断要求加强皇权的同时,必然要限制女性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然而北魏的统治者却找不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政治制度,最终北魏太祖拓跋珪采取了较为激进的“立子杀母”制度。
北魏初期“立子杀母”制度的严格执行
拓跋珪在选定自己的儿子拓跋嗣为皇位继承人后对其说:“ 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 不令妇人后与国政, 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 故吾远同汉武, 为长久之计。”
拓跋嗣的生母是刘贵人,本来也是官宦之家,在入宫后生下拓跋嗣,很受拓跋珪的宠爱,尽管没有被封为皇后,但是在后宫的地位很高,一直帮助拓跋珪掌管后宫事宜,拓跋珪最后还是决定将其杀死,被赐死是年仅33岁。
从拓跋珪立拓跋嗣杀死刘贵人开始,“立子杀母”就成为了制度,只要儿子被选为皇位继承人,那么他的生母就要被处死。
刘贵人被杀死后,她的儿子拓跋嗣极为伤感,经常“ 哀泣不能自胜” , 甚至“ 日夜号泣”,这也导致拓跋嗣与拓跋珪之间发生了矛盾,在拓跋珪的盛怒之下,拓跋嗣不得不出走,后来拓跋珪在政变中被杀后,拓跋嗣被大臣扶上皇位。
拓跋嗣登基后追尊自己的母亲刘贵人为宣穆皇后,然而拓跋嗣并未终结这项制度,反而将其延续下去。
在拓跋嗣立拓跋焘为太子的时候,其母杜贵嫔去世了,虽然史料上未记载杜贵嫔是如何去世的,但是从拓跋焘继位后追封其为皇后来看,应该也是为拓跋焘的继位献出了生命。
拓跋焘和其父亲拓跋嗣一样,在母亲死后也是经常“ 悲拗” 不已, 甚至“ 哀感旁人” , “ 连其父亲都闻而嘉叹’。
拓跋焘立拓跋浚为太子的时候,也带走了拓跋浚的母亲郁久间氏,拓跋浚立拓跋弘为太子的时候,将其生母李贵人带走了,拓跋弘立儿子拓跋宏为太子的时候,拓跋宏的生母李夫人也被带走了。
其实这样的悲剧发展成为制度性的同时,已经不是哪一位皇帝能够左右的事情了,当孝文帝拓跋宏立儿子元询为太子的时候,十分不想处死元询的生母林氏,因为林氏和孝文帝的感情很好,拓跋宏不想看着爱妻被处死。
但是当时其祖母冯太后并为接受拓跋宏去除这一制度的请求。
一边是立子杀母,另一边却是太后干政愈演愈烈?
“立子杀母”制度的推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后宫干政,是一种很激进的手段,然而在北魏时期,太后干政却屡禁不止,冯太后时期临朝听政,胡太后时期差点称帝,北魏政权的衰落跟太后干政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除了这两位太后之外,还有窦太后,常太后,高太后等几位太后干政。
北方实行“立子杀母”制度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就像明朝时期,朱元璋曾经严厉禁止太监干政,结果却是明朝是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太监干政最严重的朝代。
北魏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立子杀母”制度并不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政策,北魏初期在一条错误的路上走了将近上百年。
(一)生母虽不在,但是太后却依然有
立子杀母制度来源于西汉汉武帝时期,然而两汉时期皇帝生母担任太后时从未挟制皇帝,实际上生母往往是儿子的坚强后盾,与“立子杀母”制度不一样的是,汉朝一直是坚决执行“母以子贵”的传统。
北魏实行“立子杀母”实行上并非完全取自汉朝,也并非鲜卑族自古就有,而是民族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制度并非很完善。
“立子杀母”制度在组织后宫、外戚干政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在北魏时期,被杀的生母大多没有所谓强大的外戚,其生母对皇权也不产生影响。
更为根本的一点是生母虽然没有了,但是太后的位置还在,一旦皇帝年幼,不是生母的太后往往跟皇帝还没有更深的亲情,更容易造成权力的转移。
这一点可以从冯太后干政来看,拓跋浚的皇后冯氏并非拓跋弘的生母,但却是皇后,在拓跋弘的生母李贵人被带走后,拓跋弘登基的时候,年仅12岁,只能尊其为太后,因为皇帝年幼,冯太后不得不临朝执政,后来冯太后停止临朝执政,让献文帝拓跋弘亲政,结果拓跋弘亲政后与冯太后发生矛盾,处死了冯太后的宠臣都官尚书李弈,导致冯太后的深深不满,因此在拓跋弘17岁的时候,冯太后逼迫拓跋弘将皇位禅让给5岁的儿子拓跋宏,是为孝文帝,拓跋弘去世后,冯太后继续临朝执政。
这就是前文,拓跋宏想要废除立子杀母这项制度时,还需要请示的冯太后,冯太后并非这项制度的受害者(受害的人都下去了),反而是这项制度的受益者,当然无动于衷。
也就是说,立子杀母制度并不能解决太后干政的局面,只是从表面上排除了其生母干政的可能。
(二)“保太后”的出现依然能够干政
当皇子被确立为太子或者皇位继承人的同时,他的生母就会被赐死,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照顾皇帝,往往需要生母的替代人物,这个人物就是保姆,很多朝代都会有皇帝保姆干政的局面,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的时候,其乳母客氏就与魏忠贤专权,然而相对于明朝来说,北魏时期皇帝的保姆地位更是异常的高。
以窦太后来说,她本来是进入宫廷服役的罪犯家属,在拓跋焘出生不久,她就被选为拓跋焘的保姆,窦太后在当保姆时期对拓跋焘很是照顾,使得拓跋焘在失去生母后有一个较好的童年,拓跋焘继承皇位后对窦太后非常尊重,因此称其为“保太后”,随后改称为“皇太后”。
在战乱的紧急时期,窦太后甚至在朝廷主持起军务,并且击退了敌人。窦太后去世后,拓跋焘十分伤心,曾“诏天下大临三日” , 派专人“ 监护丧事, 溢曰惠” , 故《魏书》中有时亦以“ 惠太后” 相称。
除了窦太后外,还有文成帝拓跋浚的保姆后来也成为“保太后”。
拓跋浚的生母被带走后,“ 慈和履顺” 的常氏照顾拓跋浚的起居生活,拓跋浚继位后,和拓跋焘一样,先是尊常氏为“保太后”,后又改称为“皇太后”。
常太后当权后,不仅主持了整个后宫的事务,还开始将权力伸向朝堂,常太后的一大家子都成为朝中重臣,始终把持着大将军这样的职务。甚至连常太后死去的父母都得到追封, 致使其家族“ 时为隆盛” 。
“立子杀母”制度最终被废除
客观来说,立子杀母制度在最初的时候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微乎其微,最终的结果也与制定这项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在这项残忍的制度下,弊端也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导致了北魏皇族宗室势力的削弱,因为对于大部分后宫的妃子来说,即使是立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也不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啊。
在立子杀母政策的制约下,大部分的后妃不希望被宠幸,宠幸后不想生孩子,生孩子不想生儿子,生儿子不想让他当太子,北魏后宫很多妃子在怀孕后以打胎来对抗,导致皇室血脉的延续都出现了问题。
一旦皇帝英年早逝,就容易导致绝嗣的现象的发生。
更为让人无法想象的是,有些后妃甚至采取“杀其母,而养其子”的方式来抢夺皇帝的抚养权,使得北魏时期的宫廷生活变得异常恐怖。
“立子杀母”制度被废更是因为这种制度更是不得人心,从皇帝到太子,再到大臣都不愿意看到这种制度的实行,主要就是因为这种制度太过于血腥残忍,违背人伦。
大部分的皇帝都不希望自己的妻子被杀死,尤其是孝文帝拓跋宏不愿意处死林氏,因此说出“高祖仁恕,不欲袭前事”;
儿子不希望自己的母亲被杀死,因此拓跋嗣经常“ 哀泣不能自胜” , 甚至“ 日夜号泣”。 拓跋焘在母亲死后也是经常“ 悲拗” 不已, 甚至“ 哀感旁人” , “ 连其父亲都闻而嘉叹’;
就连大臣也不愿看到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在拓跋弘夫人李氏被杀的时候,群臣“上下莫不悼昔”,最后一位干政的太后胡太后能够两次躲过被杀,很大程度都是大臣的帮助。
在北魏政权后期,受到的儒家文化影响越来越深,“立子杀母”这一项制度越来越遭到统治者的反感,而另一方面,随着北魏政权的发展,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显现,在北魏政权逐渐衰弱的大环境下,想要彻底执行这项制度也非常困难。
最终完成废除“立子杀母”制度的胡太后,实际上也是干政的太后,胡太后原名胡充华出身低微,凭借容貌和智慧逐渐在博得宣武帝的欢心,当时皇宫后妃都不愿意生孩子,胡充华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胡充华因此说:“何缘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也?“最后剩下了孩子元诩。
元诩被立为皇太子的时候,胡充华按照北魏“立子杀母”的制度就应该被处死,但是她却躲过了这场灾难,等到元诩继位的时候,高皇后决定杀死胡充华以维持“立子杀母”这一制度,但是胡充华早就在朝廷布置下了强大的关系网,在高太后下旨杀胡充华的时候,使得胡充华能够躲避,等到元诩皇位巩固后,高太后最终不得不削发为尼,而胡充华被升格为皇太后,开始临朝称制。
胡充华最终打破了这项制度,从此之后北魏政权彻底废除了这项制度,令人唏嘘的是,不久之后北魏政权就瓦解了。
在母凭子贵的后宫中,北魏冯太后为何却不肯生孩子?
因为在北魏时期,出现了子贵母死的制度,也就是说如果皇帝将妃嫔的儿子立为太子的话,那么作为太子的母亲就必须要死。虽说这种制度是很残忍的,但是这种制度却得到了北魏统治者的认可。其实北魏之所以会建立这样的一个制度,也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的情况出现。
“子贵母死”的制度是当时北魏皇帝拓跋珪制定的,因为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外戚专权,从而导致国家动荡的例子。拓跋珪建立了北魏之后,因为看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刘邦建立政权,最后被吕后干政的情况。而且汉武帝在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下,立了当时只有七岁的刘弗陵为太子后,便直接将太子的母亲赐死了。而且在西汉和东汉时期,出现了不少因为皇帝在登基的时候比较年幼,所以作为皇帝的母亲自然是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可是就在皇帝成年的时候,原本太后是要还政的,但是却造成了太后把持朝政,架空皇帝的事情出现。
因此,拓跋珪建立了北魏之后,为了防止外戚专权,架空皇权的事情出现,所以才会成立这样的一个制度。鲜卑族人一直都有母权制度的观念,而拓跋珪建立了北魏之后,为了打破这种母权观念,建立父系社会的观念,从而建立了“子贵母死”的制度。
鲜卑族建立了北魏之后,当时的统治者拓跋珪为了削弱母权的势力,实现父子一家天下的理想,于是便想到了太子即位后,便杀掉母亲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外戚专权,同时还可以让外戚失去支撑和联系的纽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虽说“子贵母死”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戚专权,但是同样的也会带来一些弊端。比如有些太子在年轻的时候,就直接因为某些原因死了,而太子的母亲则是白死了。有些太子因为年幼便失去了母亲,所以在登基之后,便会对照顾自己的人产生不一样的感情,不仅仅会封赏很多东西,甚至还会导致一种变相的参与朝政。
上一篇:诚信修身论文题目
下一篇:用往届的论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