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的毕业论文
假币的毕业论文
论文:
1948年,经华北、山东、陕甘宁、晋绥解放区人民政府商定,将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于当年12月正式成立中国人民银行。从1948年底到1990年,42年间我国共发行四套人民币、七种金属币、十一套流通纪念金属币。自1979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金、银贵金属币,累计达一百余套。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期是从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其前期尚处战争环境,因而印刷地点多,共发行了十二种面额、六十种版别。第一套人民币俗称旧币,其一万元等于第二套人民币的一元。
第二套人民币自1955年3月1日至1962年4月20日止,共发行十一种面额、十三种版别。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起开始发行,到1981年止,共发行十种面额、十二种版别。第三套人民币设计精美,印刷清晰,是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设备、纸张、油墨和先进工艺印刷而成,防伪造性能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五元券被国内外公认为纸币精品。
第四套人民币1987年4月27日发行,至1988年9月22日,共发行九种面额、九种版别。第四套人民币设计第一次用手工雕刻领袖肖像和其他人像做图案主景;票面上的人像、风景、装饰图皆精细生动、庄重大方、布局合理,显露出我国民族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现代气息,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我国的人民币印刷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防伪技术,印制过程中采用了机雕、手雕综合制版,先进的接线印刷技术,固定水印钞纸等特殊方式,防伪性能甚佳。如第四套人民币,采用手工雕刻人像主景、特种油墨及其他技术手段,使其具备了高水平的防伪能力。
对于一般人来说,说别伪造的人民币也是能做到的。以第四套人民币为例,简便易行的方法是“一看二摸三检验”。一看:用眼观察,真钞人像图案点、线光洁清楚,线条深浅粗细富于变化而不紊乱,既逼真又传神;票面上的图纤细清晰,色彩过渡自然。二摸:用手指轻抚票面,隐约似有凹凸感,真钞纸质虽薄但坚挺且富韧性。三检验:举起钞票对着阳光或灯光,在人民币左侧明显可见水印图案。如五元币是古钱币,十元币是农民头像,伍拾元币是炼钢工人头像,一百元币则是毛泽东同志头像。
建国后的金属流通币,从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迄今已发行一分、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共七种金属硬币。从1984年10月1日起,我国又先后发行了有面值并兼流通、收藏双重功能的纪念币十一套十六种,如建国三十五周年一元纪念币,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币、国际和平年纪念币等等。
我国金、银贵金属纪念币生产起步较晚,但成就斐然,举世瞩目。首先是品种繁多,如熊猫系列金银币、中国生肖系列纪念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纪念币、珍稀动物纪念币等等。其次,我国贵金属币铸造精湛、规格齐全、成色标准、工艺特殊、造型优美、装璜高雅,在世界贵金属币中独树一帜,是国际市场的精品。1983年,“中国壬戌年纪念银币”首获国际大奖。1985年,“中国熊猫金银币(83年版)”、“马可·波罗纪念币”等又获三项国际大奖。去年9月,我国又成功地生产出材质不同、色泽相异的金、银镶嵌币,成为第三届香港钱币展销会的珍贵纪念章。
帮我想一个法学本科的毕业论文题目
《刑法学》参考选题
1. 论我国体制改革时期刑法观念的转变
2. 论毛泽东的刑法思想
3. 论邓小平的刑法思想
4. 论罪刑法定原则对我国刑法发展的指导意义
5. 论主客观一致的刑事责任原则
6. 论罪行相适应原则与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关系
7. 论我国刑法的协调完善
8. 论“一国两制”条件下的刑法适用
9. 论“引渡制度”条件下的刑法适用
10. 论刑法的溯及力
11. 论刑法的时间效力
12. 论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的补充修改权
13. 论加强刑法的立法解释
14. 论刑法司法解释的冲突及其完善
15. 论刑法的立法编纂
16. 论刑法体系结构的完善
17. 论刑事判例制度的建立
18. 论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9. 犯罪客体性质确定的内在依据
20. 论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21. 论不作为犯罪的基本特征
22. 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未遂形式
23. 论犯罪结果的客观形式及量刑意义
24. 论“明知”的范围和程度
25. 论间接故意的动机、目的问题
26. 论“认识错误”在定罪量刑中的意义
27. 论意外事件的实际判定
28. 论刑事责任年龄分期的完善
29. 论刑事责任的依据
30. 论刑法中的特殊主体
31. 论刑事责任能力的认定标准
32. 单位犯罪主体的理论探讨与司法适用
33. 对刑法中几种法人可以构成犯罪的评价
34. 法人犯罪的比较研究
35. 法人刑事责任能力探讨
36. 论防卫中的不法侵害
37. 论防卫不适时
38. 论假想防卫的法律性质
39. 论防卫过当的罪过性质
40. 论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41. 论犯罪预备的特征与结构
42. 论犯罪预备刑事责任的根据探讨
43. 论“犯罪着手”的认定标准
44. 放弃重复性侵害行为的性质
45. 论犯罪既遂的形式
46. 共同犯罪的共同故意探讨
47. 共同犯罪人种类的划分依据探讨
48.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原则探讨
49. 论主犯的认定标准
50. 论从犯的认定标准
51. 胁从犯能否成为独立的共犯种类
52. 论教唆犯罪的性质
53. 论教唆犯罪的未遂
54. 论教唆犯罪的量刑原则
55. 论结合犯
56. 论结果加重犯
57. 论牵连犯的争议及完善
58. 论连续犯
59. 论吸收犯
60. 论举止犯
61. 论持续犯
62. 论想象竞合犯
63. 论法条竞合犯的适用原则
64. 论刑法中的混合罪过形式
65. 论数罪并罚制度的完善
66. 论共同犯罪中的中止问题
67. 论刑罚目的与综合治理(刑罚有效性研究)
68. 论刑罚权的理论基础
69. 经济改革与刑罚体系的完善
70. 论管制刑的发展趋势
71. 论拘役的发展趋势
72. 死刑存废论评析
73. 论罚金刑发展趋势
74. 论剥夺政治权利的完善
75. 论没收财产刑的完善
76. 论特别自首的认定
77. 论自首的量刑原则
78. 论自首与立功
79. 论累犯制度的完善
80. 量刑中个人情感评析
81. 量刑平衡探讨
82. 量刑情节的重叠与选择适用
83. 论死缓的适用
84. 论缓刑的发展趋势
85. 同种数罪应否并罚
86. 论假释的立法完善
87. 论刑法的时效制度
88. 罪名立法研究
89. 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立法体系研究
90.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客体
91. 论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险犯的既遂与未遂
92. 论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构成要件
93. 论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94. 论重大责任事故罪
95. 经济犯罪概念探讨
96. 论走私罪的立法完善
97. 论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
98. 论挪用公款罪“归个人使用的认定”
99. 安乐死探讨
100. 强奸罪若干问题探讨
101. 刑讯逼供罪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
102. 诬告陷害罪刑事责任
103. 侮辱罪、诽谤罪的人格名誉范围
104. 论报复陷害罪
105. 论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分
106. 论刑法中的财产关系与财物性质
107. 论盗窃罪的数额问题
108. 论侵占罪
109. 盗卖技术资料的定罪问题探讨
110. 论诈骗罪
111. 论合同纠纷与诈骗犯罪
112. 论敲诈勒索罪
113. 论贪污罪的主体
114. 贪污罪的立法完善
115. 论亲属之间的盗窃行为
116. 论妨害公务罪
117. 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若干问题探讨
118. 论脱逃罪
119. 论窝藏、包庇罪
120. 论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法完善
121. 卖淫、嫖娼诸问题探讨
122. 金融犯罪具体问题探讨
123. 证券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124. 计算机犯罪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
125. 期货犯罪研究
126. 淫秽物品犯罪研究
127. 论毒品犯罪
128. 论破坏文物古迹犯罪
129. 论偷越国边境罪
130. 论重婚罪
131. 通奸问题探讨及立法完善
132. 虐待罪、遗弃罪若干问题探讨及立法完善
133. 渎职罪主体探讨
134. 论贿赂罪的若干问题
135. 论泄露国家秘密罪
136. 玩忽职守罪的立法探讨
137. 军职罪若干问题研究
138. 污染犯罪研究
139. 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法完善
140. 不正当竞争犯罪研究
141. 商业贿赂犯罪研究
142. 论挪用资金罪
143. 假币犯罪研究
144. 国家工作人员的认定
《民法学》参考选题
1. 试论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2. 地产制度研究
3. 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5.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与转让
6. 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 证券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8. 完整我国证券制度之管见
9. 完整我国地产制度之管见
10. 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
11. 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研究
12. 如何完善我国的票据制度
13. 期货交易与期货市场
14.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研究
15. 竞业禁止论
16. 市场经济与民法
17. 民法对交易安全的保护
18. 论我国民事判例法制度的创设
19. 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20. 论法人财产权的性质
21. 论反不当竞争
22. 试论隐名合伙
23. 略论民法中对推定的适用
24. 试论债与民事责任的区别
25.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法的性质与内容
26. 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探讨
27. 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初探
28. 论社会主义法人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29. 诉讼时效制度初探
30. 论我国所有权制度
31. 论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32. 试论我国国家财产所有权的行使
33. 试论我国集体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34. 我国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性质、内容及其发展
35. 论我国合同制度的完善
36. 试论我国保险合同的特点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7. 论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38. 代理制度初探
39. 试论知识产权的范围及法律特征
40. 试论我国结知识产权的保护及其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1. 试论著作权的几个问题
42. 论我国的发明制度
43. 专利制度初探
44. 论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性质
45. 民法与经济体制改革
46. 如何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
47. 论合伙
48. 私营企业的法律调整
49. 个体工商户的探讨
50. 社会主义法人制度研究
51. 劳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探讨
52. “两权分离”初探
53. 论融资租赁
54. 谈对股票、债券的管理
55. 物在民法中的作用
56. 民事责任研究
57. 谈对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
58. 法人赔偿制度研究
59. 谈产品责任
60. 论我国商标法的形成与发展
61. 论商标的专用权
62. 论商标注册
63. 论商标的侵权行为及处理
64. 谈商标的保护范围
65. 论外国商标法规的特点
66. 谈出口商标的使用
67. 引进技术中的商标
68. 谈我国的商标管理
69. 论商标的国际保护
70. 论版权
71. 论侵犯版权行为
72. 谈版权的国际保护
73. 论我国的版权制度
74. 论我国继承制度的原则和特点
75. 论社会主义财产继承问题
76. 论法定继承中几个问题(如法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继承份额等)
77. 论遗嘱继承中的若干问题(如遗嘱的有效条件、遗嘱的变更和撤销、遗赠抚养协议等)
78. 论代位继承
79. 遗嘱制度的特点与意义
80. 民法典体系探讨
81. 社会主义民法的特点研究
82. 企业破产法律问题研究
83. 企业兼并法律问题研究
84. 联营各方利益与责任问题研究
85. 公民人身权的法律保护
86. 新闻自由与名誉权
87.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初探
88. 股份制度初探
89. 科技成果转让与协作的法律问题
《婚姻家庭与继承》参考选题
1. 马克思主义论恋爱、婚姻和家庭问题
2. 婚姻家庭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试论婚姻的基础
4. 论婚姻自由(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
5. 婚姻关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
6. 试析婚约问题
7. 事实婚与重婚问题研究
8. 结婚仪式与结婚登记制度
9. 论通奸
10. 旧中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批判与研究
11. 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研究
12. 试论婚姻的无效与撤销问题
13. 婚姻的法律效力
14. 夫妻财产制度与配偶继承权
15. 离婚中的法律原则与道德原则
16. 论我国社会主义离婚制度
17. 离婚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后果
18. 外国离婚法的比较研究
19. 家庭职能与家庭建设
20. 我国人口政策与计划生育法
21. 试论家庭伦理观念与家庭伦理秩序
22. 亲属制度研究与亲属的法律效力
23. 试析家庭领域中的财产纠纷
24. 收养制度研究
25. 监护问题初探
26. 涉外婚姻的法律调整
27. 论我国的收养制度
28. 老人婚姻问题研究
29. 离婚后的子女监护问题研究
30. 对离婚纠纷的调解
31. 谈离婚诉讼中的几个问题
32. 如何正确掌握离婚标准
33. 浅论家庭伦理观念与家庭管理
34. 论别居
《刑事诉讼法》参考选题
1. 经济改革与刑事诉讼法
2.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特征
3. 论我国刑事诉讼学的体系
4. 追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统一性
5. 在刑事诉讼中保障人权的体现
6. 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
7. 论适用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
8.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主体
9. 关于赋予刑事被害人回避权的探讨
10. 论我国刑事诉讼的主体
11. 论我国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体系
12. 论刑事诉讼法各基本原则的相互关系
13. 论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配合与制约
14.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制度
15. 疑罪从无原则
16. 庭审辩护是刑事辩护的重心
17. 公开审判论
18. 在刑事诉讼中专门机关必须与群众结合
19.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诉讼地位
20. 两审终审制
21. 辩护律师职责
22.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23. 如何充分发挥律师的辩护作用
24. 论指定辩护与拒绝辩护
25.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辖
26. 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
27. 论职能管辖与职权分工的关系
28. 如何正确适用变通管辖
29. 在刑事诉讼中怎样贯彻回避制度
30. 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
31. 如何正确适用拘传
32. 如何正确适用逮捕
33. 论刑事拘留的正确适用
34. 如何正确适用强制措施
35. 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36. 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原则
37. 论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特点
38. 客观性是我国刑事证据的最本质特征
39. 试论证据的法律性
40. 试论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41. 谈谈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42.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的承担
43. 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44. 一切证据必须查证属实
45. 谈谈判断证据的主观条件
46. 谈谈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方法
47.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
48. 谈谈对书证的审查判断
49. 怎样运用间接证据
50. 论证人制度
51. 怎样正确对待鉴定结论
52. 刑事被告人的诉讼地位与证明责任
53. 怎样正确理解“基本事实、基本证据”
54. 谈谈我国涉外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55. 谈谈我国证据制度
56. 自由心证是否适用我国的刑事诉讼
57. 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特点
58. 论立案监督
59. 如何正确适用取保候审措施
60. 关于律师参与诉讼适用回避的探讨
61. 视听资料的法律属性及运用规则
62. 试论我国的预审制度
63. 我国刑事诉讼的侦查原则
64. 谈谈人民检察院的侦查监督
65. 谈谈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作用
66. 谈谈人民检察院的审判监督
67. 试论我国的公诉制度
68. 存疑不起诉的适用
69. 相对不起诉的适用
70. 我国刑事自诉案件中的反诉
71. 论刑事诉讼中的撤诉
72. 刑事自诉案件的诉讼特点
73.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上诉不加刑原则
74. 试论我国申诉制度
75. 论书面审理方式
76. 论第二审程序中的直接审理
77. 谈谈侦查实验的适用
78. 刑事诉讼与综合治理
79.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
80.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
81. 试论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监督
82. 人民检察院对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权的探讨
83. 刑事诉讼中怎样正确适用提审
84. 关于司法损害赔偿制度的探讨
85.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再审程序
86. 司法行政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和作用
87. 论死刑复核制度
88. 关于强制医疗程序的探讨
89. 如何正确适用并案处理与另案处理
90. 正确掌握自诉案件与损害赔偿案件的界限
91. 怎样对待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
92. 论人民检察院的侦查权
93. 论证据和证据材料
94.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任务
95. 论证据在法学理论上的分类
96.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二审程序的特点
97. 关于涉外刑事诉讼的探讨
98.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时限
99. 评无罪推定
100. 评有罪推定
101. 马克思主义论审判程序
《民事诉讼法》参考选题
1.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点
2. 民诉辩论原则探讨
3.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原则
4. 论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优越性
5.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6. 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7. 论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8. 律师在民诉中的地位和作用
9. 论仲裁中的自愿原则
10. 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代理
11.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
12. 论民事诉讼中的诉
13. 论我国申请再审制度的特点
14. 简单民事案件与简易程序
15.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特殊地域管辖
16. 试述财产保全制度
17.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执行
18. 特别程序审理案件范围的扩大
19. 论我国的公证制度
20. 解决民事纠纷同综合治理的关系
21. 调解在仲裁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我国民事诉讼法任务
23. 论协议管辖
24. 试论我国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
25. 论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法律性质
26. 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7. 试述我国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
28. 论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监督
29. 论民事诉讼中简易程序的适用
30. 试论督促诉讼的特点
31. 对民事诉讼代理人法律责任的探讨
32. 论反诉
33. 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
34. 海事法院管辖权研究
35. 试论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般原则
36. 对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司法协助的适用
37. 人民检察院参加民事诉讼问题探讨
38.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比较研究
39. 民事举证责任研究
40. 破产还债程序若干问题探讨
41. 论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
42. 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43. 对当事人范围的探讨
44. 对民事执行几个问题的探讨
45. 试论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管辖
46. 论民事诉讼中视听资料的运用
47. 论执行担保制度
48. 关于被告不出庭的思考
49. 涉台民事诉讼法规的调整与适用
50.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公示催告程序
51. 论民事诉讼中的诉权
52. 论民事诉讼证据的特点
53. 认真贯彻执行程序与有效解决“执行”的作用
54. 论仲裁协议的有效性
55. 论我国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
《行政法》参考选题
1、 论我国行政监督制度
2、 论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3、 论加强行政立法
4、 论对行政规章的审查
5、 浅谈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
6、 关于建立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构想
7、 试论行政上的授权
8、 试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9、 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
10、试论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审查
求助专业人士 - 中西社会信任危机 毕业论文 参考书目?
可以参考一下这篇文章:
我凭什么信任你 —当前的信任危机与对策 作者:彭泗清(北京大学)
近几年来,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和贪赃枉法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力极大的病毒,渗透到社
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给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和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害.这种病毒的发
作,使社会上弥漫着不信任的情绪,导致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这就是信任危机.
信任对于社会生活,就象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要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就要求人们对
生活中的一切有一个基本的信任.否则,人们就会提心吊胆,草木皆兵.试想一下,如果我
们看到美酒,首先想到的不是甘甜可口,而是它会不会让人双目失明;如果我们看到微笑,
第一个联想不是友善,而是笑里藏刀;如果我们踏上外观宏伟的大桥,第一反应不是闲庭信
步的轻松,而是如履薄冰的紧张(担心它突然坍塌);如果我们去医院做阑尾手术,却总害
怕胃被切掉;如果我们在马路上救助一个遭遇车祸的陌生人,却被他的亲友当作肇事者......
那么,我们还能够正常地生活吗 可惜的是,这一个个匪夷所思的"如果",却早已是一个
个众所周知的真实故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一 信任危机的六种表现
信任危机有两个方面,一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和贪赃枉法的泛滥,也就是说,在我们
的生活中,不少东西,不少人本身的可信度很低,不值得信任;二是不信任心态的普遍化,
即人们对很多事物和个人不信任,包括对一些本来值得信任的也持怀疑态度.这种不信任的
心态,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和贪赃枉法泛滥的心理后果,它对社会生活的危害,可能比这
些现象本身还要严重.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不信任心态的各种表现.
1 对商品和服务的不信任
现在,不少人在购买商品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不是假货 无论是对街头小店,还
是对国营大店,人们都有这种担心.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一批人靠制假贩假为生.制假的
技术越来越高明,一些假冒商品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贩假的手段越来越巧妙,一些
假货在流通领域通行无阻,甚至比正牌商品还顺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地方利益纵容造假行
为,一些执法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包庇造假贩假者.1992年3月,《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
曾经以"疯狂的黑潮"来形容遍及全国的假冒行为.几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大"打假"的
力度,推行"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但是,这种黑潮却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打假专
业户"们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值得注意的是,假冒伪劣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大,由日用消费品
(假烟假酒,假名牌服装,假化妆品,假电器等),到生产资料(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
假钢材等);由小件商品,到大型工程(如前不久震惊全国的重庆塌桥事故,杭州劣质堤防,
还有不少祸国殃民的豆腐渣工程);由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如盗版书以及一些虽是正版
但错误百出的书籍);由对普通老百姓的欺骗,到对国家和整个社会的欺骗(例如一些人用
假文凭,假证件骗取工作,一些企业用假报关单骗取国家外汇,用假合资证明骗取优惠政策,
用假发票偷税漏税等,此外,假币伪钞的问题也已经相当严重).
假冒伪劣在服务领域也同样存在.在全国,无证经营的"江湖医生"的广告到处可见.
在北京,一些人经常在居民楼里散发各种"小广告",冒用国营煤气天然气公司的名义,贩
卖质次价高的服务.即使是由正规厂家或机构提供的服务,也存在乱收费和质量差等问题.
客观地说,近年来,名牌产品和优质服务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但是,由于假
冒伪劣的波及面很广,也由于真假难辨,良莠难分,很多人只好对所有的商品和服务都抱着
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2 对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人不信任,并进一步扩展到对所有外人不信任
对商品和服务的不信任导致了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如生产厂家和销售服务人员
的不信任.一些不法分子和不法厂商的坑蒙拐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对市场的
信心,破坏了很多行业的信誉,使不少坚持规范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和个人也被殃及.更为严
重的是,这种状况使不少人产生"人心不古"的感慨,认为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人都是唯利是
图,从而对陌生人抱有一种普遍的不信任态度.有一段顺口溜较为典型地反映了这种心态:
"五十年代人帮人,六十年代人整人,七十年代人防人,八十年代各人顾各人,九十年代人
宰人".
3 对熟人甚至对亲朋好友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与熟人之间和亲友之间越来越多地卷入经济交换有关.长久以来,人们一直
信奉"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把亲朋好友当作值得信赖的力量.对于熟人,人们也相
信"兔子不吃窝边草",认为熟人之间不会发生坑蒙拐骗的行为.然而,在今天,人们突然
发现熟人甚至亲朋好友也并不那么可靠."杀熟"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合伙办公司的好朋
友反目为仇的故事也时有所闻.对熟人和亲友之间朴素的信任感破坏得最为严重的可能是传
销活动.传销本来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方式,但是当它被引入中国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
畸形发展,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传销网络往往是依靠熟人和亲友关系建立起来的,病态
的传销使很多人上当受骗,而直接的骗子,即传销者的上线,往往是熟人或亲友.
4 对管理者及执法者的不信任
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的泛滥,是与一些管理者和执法者的贪赃枉法相辅相成的.在不少
地方,"打假"成了"假打",一些贪污腐败分子与制假贩假者相互勾结,对社会巧取豪夺.
一些官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任人唯亲.社会上曾经流传一段名为"十种人"的顺口溜,
描写了不同领域中的腐败分子:"第一种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第二种人大盖帽,吃
了原告吃被告,......"这段顺口溜虽然不无夸张的成分,但是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一些
管理者和执法者的不信任情绪.
5 对法规制度的不信任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进展很大,各种地方性,行业性的法规也在逐步建立,各
类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制度也日益健全.但是,由于法规制度本身还不完善,也由于法规的执
行过程存在问题,如有法不依,权大于法等,使得不少时候,法规制度还难以落实,在一些
地方,法制只是一纸空文.法规已经很多,但是法治还离我们很远.一些人总认为制度是死
的,人是活的.法律的权威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相应地,不少人对法规制度也持一种不
信任的态度.
6 对基本价值观的不信任
这是最深层的不信任.当人们觉得人心不古的时候,对人性也就会产生怀疑.一些过去
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念也会动摇.例如,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将诚实,善良,互助,同
情,守法等当作个人必备的基本道德,但是,近年来,这些道德观念成为一些文学作品调侃
的对象,它们的正当性受到挑战.有些学者指出,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渴望堕落"的心态;
有些人提出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口号;有些人试图发展一套背离原有的价值观念的
生活方式.
在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里,也难免出现不信任的情况,但是,其不信任往往针对明确的
对象,局限于具体的特定的范围,不会扩大化.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当前的中国,不
信任已经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浅层的不信任发展到深层的不信任,由局部的,个
别的不信任扩大为普遍的不信任,由理性的,依赖证据的不信任转变成情绪性的,不自觉的,
无条件的不信任.正是这种不信任的深化和扩大化,使我们认为中国社会面临信任危机.那
么,不信任为什么会深化 为什么会扩大化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信任是如
何产生和维持的.
二 信任的产生和维持
信任问题自古就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信任象空气一样被当
作理所当然的存在, 在社会科学中一直以沉默的面目出现,没有成为学者们注意的焦点.在
1950年代, 心理学家开始对人际信任进行实验研究.近十几年来, 信任已成为西方社会科学
界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几年,一些学者开始对中国人的信任行为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信任,一是人际信任,二是社会信任.人际信任以个人
因素和私人关系为基础,是根据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和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产
生的信任.它的影响因素包括对对方的人品和能力的了解,双方的熟悉程度,双方个人背景
的相似性,双方关系的好坏等.社会信任是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 是建立在法理(法
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对社会信任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
些人将它看作法规制度的产物, 认为人们之所以守信用, 是因为受到法规制度的制约, 不敢
作出背信弃义的行为, 之所以信任他人, 是因为相信这些社会机制的有效性.另外一些人认
为社会信任是文化价值观的产物, 人们之所以守信用或信任他人, 是因为文化中含有倡导诚
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内化.这两种理解事实上对应着两种不同类
型的社会信任,前者是法制性的社会信任,后者是道德性的社会信任.
在传统社会中,信任行为的主要形态是人际信任和道德性的社会信任.很显然,人际信
任只能存在于熟人之间,因此它的范围比较小,往往局限于一个小圈子.在传统农业社会,
人们基本上生活在熟人圈子中,单靠人际信任和朴素的道德规范就可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
行.传统社会中的商品和服务往往由手工作坊提供,对它们的信任也以人际信任为基础,人
们看重的是生产经营者的信誉,注重的往往是带有个人特色的"老字号"和"老师傅".在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由法制产生信任的机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可以基于非个人
性的社会规章制度, 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他人信任.
在现代社会中,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社会化程度很高,个人化色彩很淡,对它们的信任也
不可能以人际信任为基础,而必须依赖于标准化的管理和严格的监督.在今天,人们同样注
重生产经营者的信誉,企业也力图创造名牌,但是,建立信誉的方式与传统社会不同,靠的
主要是制度因素,如比行业标准更高更严的管理和监督.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对人
的信任,还是对物的信任,都必须借助法制手段.当然,人际信任并没有从现代社会中消失,
私人之间的信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信任,还是以相互的了解和情感的关联为基础,但是,
在某种程度上,法制因素已经渗透到现代的人际信任之中,例如,对于婚姻家庭关系,传统
社会主要靠习俗来制约,现代社会则有一系列的法律来规范,一些现代夫妻,不仅有山盟海
誓,还有婚姻合同.
三 信任危机的根源
上面的讨论表明,建立和维持信任的机制主要有三种:一是个人因素与私人关系,二是
法规制度,三是道德规范.在现代社会中,这三种机制各有用武之地,在不少场合还需要它
们的相互配合.这三种机制是否健全有效,决定了社会中信任水平的高低.考察一下中国社
会中这些信任建立机制的情况,就不难找出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根源.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传
统社会中的信任模式.
1 中国传统信任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信任主要是通过私人关系来建立, 以人际信任为核心,道德性的社
会信任也往往建立在人际信任的基础上,法制性的社会信任则很少.
中国传统的人际信任很有特色,它靠双方关系中的义务关联来保证人际信任,靠个人尽
力履行义务,并将义务扩大化来发展信任.在传统的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的地位往往是不
对等的,人们被教导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诚奉献,耻于索取",而不要主动表达
自己的愿望和要求自己的权利.这种道德规范对个人的要求非常高,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没
有其它措施相配合,它可能带来两个负面的效果:其一,真诚奉献者的权利可能得不到有效
的保障,而不守规范的人可能坐享其成,即所谓的好人吃亏,小人得势,其实际效果往往是
鼓励违背规范;其二,如果要求个人服从这种规范的社会压力很大,一些道德水准达不到这
种高境界的人可能口是心非,表里不一,成为所谓的伪君子.由于从外表行为很难辨别真伪,
人们就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作为对策,这种防人之心使得人际信任往往
需要较长时间的考验才能建立,而且局限于小范围内.
在中国传统的信任行为中,普遍性的社会信任不是靠法规制度来建立,而是试图通过道
德楷模的示范,如"君子","圣贤","英雄","模范"的带头作用来形成.这种机制要有效
地运转,必须具备很多条件,例如,带头的榜样必须是无私的真诚的奉献者,而且得到群众
的认可;榜样的行为必须是最有影响力的,即没有其他相反的力量来与榜样抗衡;群众必须
真诚地学英雄,见行动.这种机制当然有它的优点,如果行之有效,它具有很大的社会动员
作用.但是,这种机制过分依赖个别道德精英自我牺牲式的奉献行为,以道德高尚和纯洁作
为信任的一个重要基础,有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机制可能是相当脆弱的,
一方面,它对道德精英过分苛求,使他们要承受巨大的道德压力,并可能使社会上最优秀的
分子得到最差的待遇,造成极其荒谬的不公平,结果使绝大多数的人不敢成为真正的道德精
英,妨碍了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当社会上扮演道德精英角色的人出现问题时,
整个信任体系就可能崩溃,个别人的道德问题可能引发全社会的道德危机和信任危机.
中国传统社会也有很多的法规制度,但是却只有人治,而没有法治,因此也就缺乏法制
性的社会信任.在注重人治的社会中,规章制度能否深入人心,往往是由法规制定者和执行
者的个人行为的道德性来决定的.法规制度本身的权威没有独立地建立起来.所以,人们对
基本价值观的信任,对法规制度的信任都是以对法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个人信任为前提的.
按照中国传统的"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应该是道德精英.但是,
现实与理想往往相距甚远.
2 目前的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
简单地说,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
性的社会信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法制性的社会信任还没有有效地建立
起来.
首先,传统的人际信任主要存在于长期的,稳定的,利益没有完全分化的熟人关系之中.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跟陌生人交
往的机会越来越多,这种交往常常是临时的,变化的,而且双方的利益关系可能是竞争性的.
在熟人关系中,交往的动机和方式也不同于过去.因此,传统社会中那种强调个人义务,忽
视个人权利的信任发展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人际关系.但是,对于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中
如何建立人际信任,人们还缺乏准备,社会舆论也缺乏切实可行的引导,因此不少人难免误
入歧途.一些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加强了防人之心;一些人觉得既然"先人后己"老吃
亏,就干脆"先己后人",多了利己之心;还有一些人信奉起"厚黑学"来,滋生了害人之
心.
其次,在推行市场经济的今天,靠榜样示范来建立道德性的社会信任的方式已经遇到了
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承认社会成员之间个体利益的分化,承认平等交换的正当性,
因此,虽然市场经济不反对无私奉献的道德行为,但是,它更注重社会公平,强调权利与义
务的对等,付出和收获的平衡.按照这种逻辑,对社会贡献大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报酬和奖
赏,而不是做自我牺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行让一部分技能突出或经营有方的人"先
富起来"的政策,正是这种逻辑的体现.可惜的是,我国的道德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现实,还没有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切实可行的新的道德规范.
第三,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信任还非常缺乏.在现代社会中,仅有道德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健全法制并落实法治,社会才能良性运行,社会信任才能获得根本性的保证.广义地说,
法治是管理社会的一种方式.一些人将当前的信任危机归咎为所谓的道德滑坡,这种说法当
然不无道理,但是,如果我们有完善的法治,道德滑坡就不可能滑那么厉害,退一万步,即
使道德水平降到最低点,人们的行为也会因为法治的约束而滑不下来.可以说,法规不健全
和法治不落实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和贪赃枉法泛滥的最重要的原因.例如,假冒伪劣之所
以屡禁不止,与我国目前很多行业的标准化水平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有关.在发达国家,
推行标准化是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的重要措施.如果对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制定了
具体的严格的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且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全过程的严格检查
和监督,那么,假冒伪劣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遏制.
四 重建信任的对策
根据上面的分析,信任的重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加强各个领域中的制度化建设,并树立法规制度的独立权威.对产品和服务,要
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对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要制定行业规范;对管理者和执法者,要制
定详细的工作规章.而且,这些标准,规范和规章,都应该向全社会公开,让人们知晓.只
有这样,我们才能由过去主要依赖于人的道德自律,转变为主要依赖于客观的制约措施.值
得指出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例如,目前,一些地方正在推行
"政府采购",用公开透明的招标方法来购买政府部门所需的物资,从制度上杜绝了此领域
中的贪污腐败行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第二,健全监督机制.监督有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内部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如生
产厂家自己的质量监测,和系统内部上级对下级的检查.外部监督则是指由有公信力而且有
控制力的第三者来实行监督.目前,尤其需要加强外部监督.没有有效的外部监督,内部监
督就可能流于形式.例如,在以前,我国医疗事故的鉴定主要由医院自身来执行,或者由卫
生主管部门来负责,由于一些医院及其主管部门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往往将本来应该由医院
方面承担的责任推卸给患者,结果引起很强烈的不满.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此做了改革,由
法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局外人"与医方一起组成鉴定小组,大大提高了鉴定的公正
性.此外,我国去年推出的特派稽查员工作,由于从制度上保证了稽查员的独立性,如直属
国务院领导,稽查期间的吃住和交通全部自己解决,不准从企业接受任何"好处"等,已经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必须指出的是,外部监督应该是多层次
的,监督者也应该接受监督.这就要求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扩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广度
和深度.
第三,将道德建立在一个现实的基础上.在社会生活中,如果道德规范过于理想,要求
人达到一个高不可攀的水平,那么,这种道德就会很脆弱,甚至很虚假.如果将道德建立在
一个很理想的基础上,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少数精英人物苦苦地追求高尚的道德,而大
多数人表里不一,实际行为处于很低的道德水平.只有建立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才能使大
多数社会成员都达到正常的道德水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道德基础是平等互利,而不
是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一种高贵的品德,个人可以以此来要求自己,但是社会不应该以此
来要求所有人.
第四,调整人际交往的规则,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际信任.在新的条件下,人际信任
很难再靠某一方的以身作则来维持,很多时候也不可能靠传统的人际资源来保证.我们应该
树立平等互利的意识,讲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在新的基础上,增加人际信任的程度.
如何解决信任危机,重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信任心态的转变,更需
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只有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有了根本的好转,全社会的信任水平才可能恢
复正常.
上一篇:一般的论文查重率
下一篇:论文答辩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