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文娱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3-03-03 11:46

文娱论文题目

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术本身的社会功能等三方面阐述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击性能, 还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活跃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成为最广泛、最普及的运动 项目之一,得到了蓬勃而健康的发展。同时,通过国际体育交往,我国武术已开始流行世界,逐步为世界各国 人民所喜爱。
武术运动主要包括技击和套路两种运动形式,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 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被称之为“套路运动”。一般认为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 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之所以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就 在于它来自技击,而又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正如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样,而套路中绝大多数 动作取材于技击,仍保持了实用技击的一面,既具有攻防特点,又具有健身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
1、人的生理需要是套路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起因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庞大而凶猛的野兽对原始人的生存是一个主要的威胁。狩猎,是原始人类 为了维护生存所必需的活动。一个猎手,同时也是战士,战斗时的武器,也就是狩猎的工具。严酷的生活条件 ,迫使人类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并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及部落战争中发展徒手或简单武器的攻防格斗 技能。如拳打脚踢、躲闪、跳跃、摔跌等,这就是拳术的萌芽。劈、砍、扎、刺、撩则是武术长短器械使用方 法的萌芽。可见,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当战争胜利后或劳动休息时,人们往往会把战斗和狩猎致胜的技术以“舞”的形式表演一番以示威武和荣 誉。用这种“舞”的形式把攻防动作予以抽象再现,目的是抒发自己的心情感受或表演一下技击方法。在战争 中动用成功的一拳一腿、一击一刺没有固定的动作规格。因而在舞练的过程中也没有呆板的程式。经过漫长的 历史岁月,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技击方式及“舞”的形式都在不断提高。这种没有程式的舞练逐渐 变成了有程式和表现主题的“武舞”。以后“武舞”随着“舞”的艺术因素不断增多,“武”的攻防格斗因素 减少,而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一种艺术活动,而“武舞”中的舞练形式及丰富的演练技巧都成了以后套路技艺 中的主要内容。
2、人的心理需要促进套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世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其它事物的推动和制约。武术的套路运动作为人为的艺术, 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定受到人类的制约和推动。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维持生命)以后,接着而来的 便是心理需要了。心理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们各种情趣的满足,这种情趣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社会物质生 产的发展而发展。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一种艺术要想得以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也势必随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而 改变,这是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战争繁多,“武舞”虽是经过加工提炼过的技击动作,但它仍较近于实战。 到了中国古代文化高度发展的唐代,由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为各种艺术的 繁盛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可以从唐代诗人杜甫所描绘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看出当时“武舞”的 特点和性质。“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看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低昂……”从这首诗中,我们 可以看出它和原始社会中“武舞”的区别。即原始社会的“武舞”有实战意义,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从表演艺术 效果为主,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和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及人们审美观的发展而发展有关。
套路是由许多连续活动的技击动作和艺术动作构成。人们不仅能从这些动作中获得外在形体美的感受,而 且还能从动作力度的强弱、运动速度的快慢、沉浮节奏上的对比中获得国画般意境美的感受,使人们产生无限 的联想。这种联想的产生,可以使人们的感情得以抒发,而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套路除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外,还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它的健身价值和欣赏价值一样,从套路萌芽之日起就被人们所认识了。正是人们 健身和艺术欣赏的需要,才使其得以产生和发展。
3、套路的自身功能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武术套路源于技击,我们可以从武术套路的绝大多数动作都体现了攻防的方法中得以证明,但它又不同于 技击。如果用套路中的动作来进行实战显然是不符合实践需要的。因此套路不等于攻防实战,它是技击动作经 人们改造、组织和提炼后再加入其它艺术内容串连编排而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产越加丰富,套路内 容和各种演练技巧就越加多样,从而出现了象“木兰拳”等这样很少有实战技术意义的观赏和健身类拳术。
构成套路内容的动作不具备实战技击的要求,这种性质决定了套路的发展方向。在套路尚未完全成形以前 ,从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套路或是武术套路的雏形是多以“武舞”或“健舞”的舞蹈形式出现 。如《干戚舞》、《东海黄公》、《破陈乐》等,这些“武舞”表现与技击有关的场面都是从实战的动作中加 工提炼编排而成,而武舞的目的:一是伸展人们的筋骨,锻炼人们的身体;二是表现生活,从昔日战争和人兽 相斗场面的再现中激发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套路内容多数取材于技击,因而技击内容的发展无疑也将促进其形式——套路的发展。殷周交替时出现了 朴素的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武术家越女是把“阴阳五行学说”运用到武术技击中的 古代前人之一。在《吴越春秋》中越女所谈的创术之道,精辟地阐述了动与静、快与慢、攻与守、虚与实、逆 与顺等矛盾的辩证关系,这种用阴阳这一古代哲学的朴素的辩证法来解释剑理的思想对以后套路的演练风格起 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后人把实战技击中的阴阳学说运用到套路中,并加以改造使其为套路的演练效果服务。 从今天的“刚柔虚实、动静疾徐、起伏转折”等套路节奏转换的特点中,不难看出这一影响所产生的效果之大 。正是这种节奏的参入,套路才得以能充分表现攻防技击含意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才使得其更加符合人们健 身和审美的需要。在表演和演练的过程中,通过这种节奏所组织起来的步法、动作、姿态和动作组合,实际就 是套路表演中动作意义的主要提示,从视觉和本体感觉上感染观者和练者,从而直接从套路演练中感受套路动 作的寓意。所以,套路这种功能的存在是它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4、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势
目前,人们习惯于把武术称之为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而实际上这是现代人从现代社会意识出发给它下的 定义。中华武术在其千百年的发生、发展历史中,一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的影响,并受到中国封建 社会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其社会环境的制约,它在表现形式上是一种格斗手段和大众的文娱活动形式,至 少在近代体育传入中国之前是这样的。所以在没有受到现代体育规范之前,武术不可能是现代体育的内容之一 。严格地说,这种状况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改变的,武术这种社会功能的转变是人们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 对武术做出的选择。武术的实际性,在今天只能与其他体育项目存在的目的一样,使锻炼达到自我身心锻炼, 就象西方人学习拳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打架,而是为了比赛、为了强健身体。只有这样,武术才有可能被大多 数人所接受。
我们今天社会所需要的武术套路运动,应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技与西方现代体育融合的一种人体锻炼形式。 它在内容上可以是传统的、民族的,但在形式上必须是现代的、中西通用的。武术套路做为一种被规范了的体 育运动项目,才有可能被生活在其它文化传统氛围中的人所接受。武术作为传统的一种格斗手段,已渐渐地趋 向消亡,这是我们今天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的宝贵遗产时,我们必须站 在时代的高度。对于传统,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传统的东西仅是现代社会的点缀。因为现代人、现代社会正 在不断创造和形成新的传统,这种新的传统离他们更近,更具有实际意义。对于武术,人们亦会以同样的态度 对待,所以发展武术套路运动必须从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迈向奥运会,成为被世界更多的民族所接受的 一种良好的健身体育项目才是唯一的出路。
综上所述,人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使武术套路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武术套路的形成与完善同社会的进 步发展有着直接联系。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界抗争中以求生存为目的,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 们逐渐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武术套路必须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种发展方向又直接和 人们的各种需要发生着必然的联系,即人们的需要决定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

求传统文化,民间艺术论文,

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看现代设计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身所特有的精神内涵和表征文化。在当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形势
下,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变为视觉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及传统
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增强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感染力,体现了现代
设计的历史厚重感的同时也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融合时代特色,对提高现
代平面设计的艺术价值起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视觉形象;现代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先辈
在漫长的岁月中向往美好、追求光明而上下求索的
精神沉淀,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传统
的文化价值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来说是
巨大的资源,不仅体现为一种历史怀旧情结、历史
记忆和寻找可以安慰、表现和确认自身历史性的东
西,而且也体现为一种传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体系
及展示某种能够体现自我、民族和国家身份的文化
形象。
文化是设计理念产生之源泉,背离传统文化的
设计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单纯地
拷贝或间接地挪用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又将丧失
艺术的感染力。因此,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
代设计的关系,将传承民族文化与发展中国特色的
现代设计有机地融合,使其在现代设计中更为广泛
和深入的应用,是当今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文思想的意向载体,它
所追求的和谐、节制、朴素和含蓄的思想是与中国
传统的人文、自然、哲学观一脉相承的,是基于儒、
道、释三家互补交融、兼容并蓄观念的注解。中国
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意境和
精神,印证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积养、品行和操守。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广泛而丰富,如传统的哲学思
想、古典文学、书画艺术、民间艺术、园林、建筑、音
乐、戏剧、饮食、茶道等等[2]。这些都是中国当代设
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
中国现代设计师中,有人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知
识,面对庞杂的设计资源往往会不知所措,或张冠
李戴,或随意发挥。下面就以利于感知的物质属性
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归类。(1)建筑:
华表、庙宇、古塔、寺院、园林、民宅(四合院、窑洞
等)、长城、天安门、牌坊、亭、檐、木雕、砖雕、石雕
等。(2)生活用品:炊具、食器、灯具、雨具、计时器、
货币、化妆用具、学习用品、服饰用品等。(3)生产用
具:衡器、农具、运输工具、渔具、木制工具、制陶工
具、冶炼工具、织绣工具等。(4)文娱用品:戏剧用
品、体育用品、博弈用具、书法、印章、国画、宠物用
具等。(5)民俗用品:荷包、门神、年画、剪纸、风筝、
脸谱、对联、中国结、中秋月饼等。(6)宗教礼仪用
品:神器、神像雕塑、壁画、祭祀用品、占卜用品等。
(7)人格化的自然:昆仑山、五岳、长江、黄河、井、黄
土地、五针松、竹子、牡丹、梅花、莲花、葫芦、寿桃、
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等[3]。(8)其他:兵器、刑具
等。
传统文化元素的这些可视形象或是人类为了
生产生活创造的用具和用品,或是因无知和恐惧制
造的怪异物品,或是志趣把玩的用品,或是借物抒
怀的自然景象……在历史长河中都渐渐演变成中
国人精神特质的典型形象,把它们作为我们视觉传
达的图形语言,有着极强的民族个性。因此,追寻
中国传统文化印迹,从中寻找智慧的启迪,汲取丰
富的营养,才能不断充实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宝库。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沉淀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犹如一座
巨大的宝库为现代设计者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素材。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中国画技法的再现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和墨色作为中国绘画
的语言表现了我们民族绘画语言独有的审美特征。
中国绘画的线条充分发挥了中国毛笔、水墨及宣纸
的特性,具有丰富的笔墨技法变化趣味,具有东方
特有艺术美感。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一个
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设计思想完美结合的经典设
计。会徽中奥运五环蓝、黑、红、黄、绿的典型颜色
组成五角星形状,以中国手工艺品的“盘长”方式环
扣在一起,在表现元素上采用了中国绘画的笔迹,
暗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用绘画笔迹组成的“同心
结”或“中国结”,寓意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合
作和交流[4]。中国绘画元素及其表现技法在平面
设计中的应用,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和
表现语言,开拓了平面设计的创作思路。
2.中国画意境的再现
中国绘画艺术在美学上重于营造意境,意境一
般从虚灵的空间即画中之无形处(留白处)产生。
中国画的留白之虚与笔墨之实交相辉映,虚虚实
实,相辅相成,使绘画作品达到通体皆灵的完美境
界。在现代图形设计中,为了便于形象的传播,加
深读者记忆,要求设计简洁、集中、概括又意味深
长。中国传统艺术中空白、虚形的表现方式已体现
在许多现代设计师的作品当中。陈幼坚设计的“前
卫新形象设计公司”标志中运用了中国画的技法,
让观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红色的圆使人想起冉冉升
起的太阳,上部的“一”就是太阳上空的云彩。这种
图形之间奇妙的组合,在全神贯注于一个物形的同
时又能注意到之外的空白处,使观众全面领略图形
所要传播的信息,是现代图形创意的亮点。
艺术和设计是相通的,从中国画的空灵意境到
图形设计的负空间、虚拟形,再到建筑设计的简约
含蓄,看不出有什么本质的不同[5]。艺术家和设计
师擅长于找出一个共同的着力点:把中国传统绘画
的审美内涵作用于现代设计,增强设计的艺术感染
力,使之带有无尽的韵味和悠远的意境。正如王国
维所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
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二)书法篆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1.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宗白华先生说:“中国书法是一种艺术,能表现
人格,创造意境。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
为符号阶段,而是走上艺术美的方向,成为表达民
族美感的工具,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和各具个性的
视觉美感,并形成了完美的审美意识。”把书法融入
到设计中,丰富了视觉表达语言,提高了文化品位,
更符合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审美文化定式。
书法能使简约的线条生成繁复丰富的气韵之
美。这种美是书法艺术形式美的灵魂。而书法线
条之间的抽象之美,通过用笔的急缓、润涩、顿挫,
产生音乐般的律动,洋溢在字里行间,演绎出千变
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艺术形象。平面设计中有不
少成功的作品正是借鉴了这种用笔和书体形态,才
增添了设计作品诗一般的意境,较高的文化品位与
民族特色,为平面设计注入了新的血液。靳埭强设
计的招贴《山》、《云》、《风》就是中国书法元素在平
面设计中应用与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作者用浓、
淡墨变化的字迹来组成整个画面的形式,采用空白
的底色,精心安排了水墨的浓淡变化,而且匠心独
运将其字融合了甲骨文、如意纹、书法。这组招贴
设计,让观众强烈感到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魅
力[3]。2010年亚运会会徽设计以草书构成申亚城
市“广州”二字,点线富于动感,传达了强烈的现代
城市精神、人文精神和亚运精神。草书流畅飞动的
艺术特征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使标志图案舒展、
自由、活泼、灵动,体现了时代的节奏与动感。这件
标志作品堪称运用汉字书法表现形式设计的成功
之作。
2.篆刻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的视觉形象语言,其外部
特征与内在意蕴完美结合,显示了鲜明的民族特
色,代表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篆刻的艺术形式以其自身显著的特征,如:色
彩、式样、造型、结构等。各元素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和沉淀之后,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中的灵感
源泉,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如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印章艺术在平面设计
中运用较为成功的范列之一。这个设计之所以成
功,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它体现了中国特色,寓现
代于传统之中,“中国印”代表浓重、深厚的中国意
蕴。印章本身的特性成为设计的一部分,它是一种
诚信的象征与表现,与奥运精神相结合,体现了中
国的独特文化,并恰如其分地象征着中国式的承
诺。该标志图案通过单纯、简洁的图形语言,准确、
生动地向人们传达出奥运信息,鲜明醒目,给人以
深刻的中国印象。所以,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引入到
我们的设计中,使之自然融合,对提高现代设计的
价值起着重要作用。
(三)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应用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创造
了丰富多彩、极具民族特色的图形。从原始时期的
洞窟岩画起传统图形演变出多样又统一的格调,带
有浓郁的东方民族特色。我们的传统图形正是在
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它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
的装饰,也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化、对象化的图
示,在这些朴素的图形背后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祝福;有着无形的宇宙观;有着更广阔、更生动的
人生感悟[6]。比如吉祥图形,在我国明清以来是非
常盛行的,“形必有意,意必吉祥”,百事如意以柏
(百)、柿(事)、如意三种素材所组成,比喻事事称心
如意;“和合二仙”源出于唐代人物,是我国传说中
象征相爱的神,一持荷花一持宝盒,借荷(和)、盒
(合)之形寓意象征合家团圆、婚姻美满之意。这一
类还有寿星、连(莲)年有鱼、五子登科等等,这些都
体现着中国农耕文明下的民生愿望,也是中国传统
文化中中庸思想的体现。再如太极图的格律是一
种阴阳对立、相互转化的世界观、物质观,可概括为
宇宙观[7]。它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中天人合一的
自然观念,太极图的内敛、封闭轮回、平衡完满、和
谐稳定的特征又使它可以延伸到如万字纹、回纹以
及中国很多文化图形中。
传统图形是借助于用一定的物象来表达一定
的精神内涵与情感特征。对传统图形的应用并非
拘泥于完整的形式沿袭,而是着眼于创新。将传统
图形的深厚内涵和完美形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
起来达到“古为今用”,进而充分展现出独特的中国
文化风采。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
是源于佛教八宝中八吉祥之一的“盘长”的造型,盘
长纹样的“同心结”,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
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
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上下相连的
“心”,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
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着心的服务
理念。LOGO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
情结的颜色,代表热情、奔放、有活力。象征快乐与
好运的红色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并给人强烈
的视觉冲击力,与中国联通“创新、活力、时尚”的企
业定位相吻合。水墨中的黑则是最具包容与凝聚
力的颜色,是高贵与稳重的象征,红色和黑色搭配
具有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水墨黑字体中
中国红的双“i”是点睛之笔,既像两个人在随时随地
沟通,体现了“让一切自由连通”的品牌精神,又在
竖式组合中巧妙地构成了吉祥穗造型,强化了联通
在客户心中吉祥的形象。这种吉祥寓意的完美使
用,使得该设计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亲和力,更增添
了丰富的文化气息。
中国传统图形追求和谐、节制、朴素和委婉的
思想与中国传统的人文自然观、哲学观一脉相承,
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文化趣味。向
往艺术生活,讲究内敛恬静,平淡天真的境界,正是
传统图形被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图形中蕴
含的人文情趣、精神关怀使现代设计的意蕴不仅仅
停留在物态设计上,而是更多地指向人与人之间
递关怀的主题。
三、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现代再设
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现代再设计应是一种
现代化的转型,而决不应是生硬地照搬,简单的挪
用或是随心所欲的组合。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身
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现代设计
语言、现代设计概念,从传统元素中取其形态然后
再利用现代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
法,将这些提取的造型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
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
韵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设计势必要配合当
今简约生活原则及时代风尚潮流,倾向简约的个
性。我们可把一些繁杂、细腻的中国传统艺术,根
据需要,保留图形的韵味予以简化创新,融入于
代设计。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设计即是成功的一
例。设计师以春秋战国时的货币之一———布币与
汉字“人”为造型元素,标志基本形态为向心式的稳
定三角形。三个布币向心组合形成基本形与中心
负形均为人”字,众多的“人”就有了“人民”的意义
该造型动静结合、方中寓圆、简洁大方。
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再设计要有新意、有现代
感,还必须在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传统艺术元
素的神韵提炼出来,重新与现代形态相结合,以新
的视觉形象彰显一个民族的创新活力[8]。中国典
型的传统图式———太极图以S形的骨式结构体现
了对立统一、永恒运动、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意
象。根据这个意象设计出的凤凰卫视中文台台标,
文化底蕴深厚,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借凤与凰
的吉祥安康寓意,预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
化的历史性整合重组。图形简洁凝练,极富动感。
凤尾和凰尾突出开放的特点,表现出凤凰卫视“开
拓新视野,传播新感受,记录新生活,创造新文化”
的理念。
四、结束语
在现代设计作品中,往往存在着对传统文化所
产生的一种亲近中的陌生,亲近是由于传统文化中
历史的积淀引发的,而陌生则是由于缺乏时代的印
记产生的。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运用
一定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结合现代的审美
情趣和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进行消
化吸收和深层次的再设计,使其既不失民族传统
性,又不乏现代设计的时代感。设计主体也只有在
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
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
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民族的、符合
新时代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
计。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流传久远。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元素为平面设
计的符号,表明中国的现代设计在往民族化的方向
上发展。这不是一种表面上的搬用与模仿,也不是
停留在对“形”的简单的挪用和堆砌上,而必须对其
中的观念性意义、文化内涵予以领悟和把握,同时
吸收现代设计理念,适应现代审美习惯,扩展设计
思维空间,在造型、表现手法、精神内涵等方面对传
统文化艺术元素加以改造、提炼、运用与创新,形成
特有的、民族化的设计艺术,做到继承与创新相结
合。

参考文献:
[1] 唐德阳.中国文化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1994:16.
[2] 李学英,舒彤.中国传统图形赏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
社,1994:16.
[3] 杭间,何洁,靳棣强.岁寒三友[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4] 赵炬宇,赵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J].艺术探
索,2006,20(4):84-85.
[5] 柳燕子.含蓄的力量———由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谈现代设
计[J].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37-138.
[6] 顾林,龚继先.中国民间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社,1992:18.
[7] 张蓉,韩鹏杰,陆卫明.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M].西安:西安
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4.
[8] 殷玲玲.谈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的表现[D].苏州:苏州大
学,2007.

如何确定论文题目.doc

一:如何确定论文题目: 确定论文题目----必需: 1。先找一个(有资料的或自己或家人了解的)项目(如果项目大可写其中的一个子项目)--要明白什么是项目---重要特点是一次性,不可重复性。 注:先有一个项目(这可以通过同事,朋友,父母,亲友或自己曾经干过的项目。这样可以有较丰富的资料,当然也可以在网站收集)注意项目的特征,项目不是工作和生产。 2。再根据项目管理九大模块---确定写那一方面(不可写几个方面)--确定的原则是有的可写(即有资料)。 注:然后考虑研究该项目的哪方面的内容(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材料采购管理,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等等。这要看那方面资料掌握丰富,只选一方面写,这样容易写的深入一些。 3。也可以根据项目管理九大模块确定写那一方面,然后对相应案例进行分析。 4.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写作大纲----即章节目录。 二:论文写作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按章节目录写) 第一部分 论述所研究的问题是项目及主要特征 第二部分 阐述研究该项目所用的理论 第三部分 1、项目背景、研究的内容 2、提出研究的问题,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后果 3、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四部分 用所学习的项目管理理论为工具,分析并解决上述问题(参考项目管理案例)。 第五部分 结论 1、根据项目的评估与论证的理论去分析解决上述问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对还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说明, 3、阐述通过研究自己对项目管理的主要收获 注意----每章要有两节以上内容。 三:下面介绍别人的一些题目供参考 1. 成本管理在温州中学体育场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2. 质量管理在隆华公寓工程项目钻孔灌注桩中的应用 3. 七里海稻田立体种养生态农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4. 质量管理在GQ1620 固定式起重机建造项目中的应用 5. 成本管理在珠江道排水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6. 质量管理在唐津高速公路路面防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 7. 福建省青云山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8.《成本管理在上海交运物流山东蔬菜运输项目中的应用》 9.《风险管理在天津市祺林园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应用 》 10.质量管理在天津国际轮胎厂新轮胎试制项目中的应用 11.成本管理在某某供热站供暖节煤项目中的应用 12.生命周期方法在土地资源动态监测项目中的应用 1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在顺通超市筹建中的应用》 14.《质量管理在大同浑源县麻庄公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15.某眼镜品牌开发项目试制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研究 四:什么是项目 项目的概念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给出,既可以从项目的投资者、所有者、使用者、实施者和项目的政府监管部门等不同的角度,也可以从不同的专业领域,向建筑、软件开发、新产品试制、服务提供、管理咨询等角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角度给出。 项目的概念: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有一定独特性、一次性的工作。 项目的特点 从本质上说,项目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不管科研项目、服务项目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 项目具有以下共同特性: 1. 目的性 项目的目的性是指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 独特性 项目的独特性是指项目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3. 一次性 项目的一次性是指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明确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有始有终(不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 4. 制约性 项目的制约性是指每个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观条件和资源的制约。 5. 其他特性 这包括:项目的创新性和风险性、项目过程的渐进性、项目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 现代项目类型 (1)新产品获新服务的开发项目 例如,新型家用电冰箱、空调器的研制开发项目和新型旅游服务开发项目等。 (2)技术改造与技术革新项目 例如,现有设备或生产线、生产场地的更新改造项目和生产工艺技术的革新项目等。 (3)组织结构、人员配备或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项目 例如,一个企业的组织再造项目,或一个政府机构的职能转变与人员精简项目等。 (4)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 例如,纳米技术与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生命科学的技术与理研究和开发项目等。 (5)信息系统的集成或应用软件开发项目 例如,国家金税工程、金卡工程等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开发项目,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与开发项目;会计软件、游戏软件、办公软件、操作软件、教育软件等各种各样的软件的开发项目等。 (6)建筑物、设施或民宅的建设项目 例如,政府的办公大楼、学校的教学和行政管理大楼、商业写字楼、大型旅馆饭店、民用住宅、工业厂房、商业货栈、水利枢纽、物流中心等建设项目。 (7)政府、政治或社会团体组织和推行的新行动 例如,希望工程项目、光彩工程项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项目、对外开发项目、申办奥运会项目、国庆阅兵项目等。 (8)大型体育比赛项目或文娱演出项目 例如,奥运会比赛项目、世界杯比赛项目、国庆晚会演出项目、春节晚会演出项目、救灾义演项目、巡回演出项目、系列大奖赛项目等。 (9)开展一项新经营活动的项目 例如,有奖销售活动、降价促销活动、大型广告宣传活动、新型售后服务推广活动等,也都属于项目的范畴。 项目管理和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

求一篇广西民俗论文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提要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
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
游的发展趋势。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
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
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
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民俗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
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
一切技术与文艺。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
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
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内容丰富
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
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
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
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
的海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
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
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
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
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将成为
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
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
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
客。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民俗旅游”有着自
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
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
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
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
缺的基本手段。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
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
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
表。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
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民俗体现民族
的生活,并因各民族生存空间不同而各有差
异。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反映出
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民俗旅游的开发
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不应胡乱建设、猎奇,这
样才使旅游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气息。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3、情趣的乐观性。民间生活追求向上的、
乐观的,应与悲观绝缘,民俗旅游的开发要以
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功能的习俗为体裁,
让游客在旅行当中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乐趣
与美感,杜绝以迷信、不健康的内容作为民俗
旅游产品去开发。
4、主体的对外性。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
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因此,民族
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
的吸引力。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
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
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民俗文化村、园。目前,广西建有许多
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
俗文化旅游产品。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
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
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
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
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
引力。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
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
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
(二)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
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
介绍。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
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
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2.4万平方
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
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
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
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
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另外,靖西
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
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
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
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值得一提的
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
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
(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广西有11个少
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
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如壮族的蚂拐
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

上一篇:纺织服装论文格式

下一篇:毕业论文三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