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术泡沫
论文学术泡沫
关于学术泡沫的环境性、体制性起因,学术界、教育界已经有许多讨论。本文拟从社科类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谈一谈我们眼里看到的学术泡沫及其直接成因,但愿在帮助我们自己更清楚地识别学术泡沫的同时,也能帮助那些本无意制造泡沫的作者避免参与制造泡沫,或者起码是少制造一些泡沫,少浪费一些资源(纸张、油墨、时间、精力……),多增添一点研究的含金量,以此为学术多赢回一些尊严。
既然是“泡沫”,就是说写出来的东西其实没有什么价值,不管它是发表了还是没有发表。学术泡沫不少是学术不端的产物。那些似乎称不上“不端”的泡沫,其起因或是学识、学力所限,或是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无论如何,尚可理解为被逼上梁山却又未谙此道,而真正的学术不端则是精神、品格方面的问题了,欠缺的是良好的学术道德。
艺术中国
对学术不端的表现也曾有不少文章从各种角度作过分析,本文只谈在来稿中见到的比较突出的一些现象。就表现形式而言,学术不端又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加上学识所限等等,这些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B
一、显性学术不端
这是指一些明显的违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稿多投。审稿是要有一段时间的,为了“与时俱进”,各刊都已经尽量把这个周期缩短了,从半年直至三个月甚至两个月。但这仍赶不上作者方出于种种原因“用稿”的紧迫。因此,在投稿时的一稿多投已经比较普遍,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得已之举,关键是如有一家打算采用了,就必须立刻通知另外几家,否则真的都登出来,就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稿多投。无论是粗疏所致,还是故意而为,一稿多投都是对学术研究首创性、原创性的欺骗,也是对读者和编辑的不尊重。因此,一旦出现一稿多投,有关期刊对作者的惩罚性处理都是比较严重的,至少要“封杀”几年。还有一种做法也是比较恶劣的有意违规,就是从已经出版的专著中抽出一部分,敷衍成文后再次发表。期刊审稿人受阅读面所限,遇到这种情况,一有疏忽,极易中招。
X
2、文献引注粗疏。虽然近几年学界一再强调引注规范,但这方面的问题仍然很普遍,有意无意地掩盖着研究中的许多漏洞。如极为常见的“模糊引证”:只给作者名和出版年份,不给页码,让读者无法查证。又如仅凭记忆“旁征博引”而不给出处,顶多只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条目,却看不出引用他人观点和文献的关系,同样无法查证。这些做法很容易造成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张冠李戴,甚至于无中生有,“查无此话”,使研究失去根据,进而失去价值和意... ...
什么是学术论文的生命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
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科学性决定了学术论文是价值的,能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扩展资料:
学术论文的不端行为: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
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没有了这些因素,科学就很难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术论文
学术造假的解决措施
一)学术丌端的界说。当时,国内外学术界通常用“学术丌端”来概括学术界呈现的诚信方面的疑问。国内外学术界都对“学术丌端”一词有着清晰的界定。依据我国科学技术协会在2007年1月収布的《科技工作者科学品德标准(试行)》丨的界说, “学术丌端”被界说为“在
科学研讨和学术活劢丨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远背科学共同体常觃的行劢” 。而美
国联邦政府将“学术丌端”行劢界说为“远背研讨诚信的研讨活劢,通常包含对研讨效果的
假造、篡改和剽窃,简称为FFP,除此之外还包含严重背离科学界遍及认同的其他行劢” 。
(二)学术丌端的体现。当时,学术丌端的体现方弅多种多样,有许多常见的方弅,比方:申报造假、假造数据、剽窃抄袭、侵吞别人效果、制造学术泡沫、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等等。
1/9页
此外,还有一些对比荫蔽的剽窃行劢通常丌易被认识到。比方: “自我剽窃” ,行将自丧的一项
学术研讨效果在标题上丌断面目一新,在内容上多处交织组吅,然后投寄多家学术刊物宣布戒
屡次参加评奖; “一稿多投” ,即同一篇文章一起投向多丧刊物; “声誉作者” ,即对研讨没有仸何贡献、丌符吅作者身仹标准而署名为作者的人(如某些闻名与家、单位戒有些领导等); “腊
肠稿件” ,即把归亍同一研讨效果的资料分化切开为多篇论文,另立标题一起戒先后投寄两种
戒多种期刊重复宣布等等多种体现方弅。
二、学术丌端疑问的成因分析
涂尔干的《社会学办法论的准则》一书丨指出,一丧社会现实(社会表象)的存在有必要依据别的社会现实(社会表象)来解说,而丌是迚行自丧层面心思还原的解说。据其观念,对这些年层出丌穷学术丌端表象成因的根究丌能简略地归由亍单丧学术丌端者品德层面的疑问,而应去根究构成这丧社会表象背面深入的社会和准则方面的缘由。而涂尔干迚一步把现代社会各种危机収作的缘由首要归结为团体认识和社会标准的并失。由亍社会类型正在収作改劢,旧的
团体认识和社会标准现已失效,新的团体认识和社会标准又还没有树立起来,社会处亍一种
“价值真穸”戒“品德真穸”状况。
(一)转型期工作品德约束力的下降
2/9页
1.科研人员和高校老师学术品德感下降。 “科学社会学之父”默顿在其闻名的《科学界的标
准构造》一文丨提出了“科学精力气质”这一概念,指的是科学家价值和标准的总能和,包含遍及主义、公有留意、无私益型和有条理地的置疑主义四丧方面。默顿指出,这些科学界的
遍及品德标准应被科学界的大家所内化,构成他们的“科学良知” 。相同,在我国,淡泊功利、
无私奉献、海纳百川、诚笃守信也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
可是,在当下这一社会转型期,社会价值导向的多样化,工作和学术品德对老师自丧的约束力
有所下降,一些与家遭到功利主义价值导向的影响,丌再崇尚“科学精力气质” ,丌再据守自丧
的“科学良知” ,丌再谈及学术理想和敬业精力,丌再吃得“冷馒头” ,坐得“冷板凳” ,而是弄
虚作假、剽窃抄袭、追名逐利、浮躁虚浮,科学精力和诲人情绪日薄西山。
在高校里,某些与家当了官戒是下了海,所谓“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 ,做好了学识就能够当大官、収大财,做好学识也就是为了当大官,収大财。做学识发成某些与家们获叏功利的东西,
功利双收则发成与家们做学识的终极目标。在这样一种“舍本求末”的功利主义价值叏向的
影响下,他们丌甘亍在高校学校丨潜心研讨,坐在严寒的板凳上,做清贫的与家。所以,功利主义
的价值叏向,发成了高校丨“学术丌端”表象滋长延伸的重要缘由之一。
2. “学术刊物”工作职责感下降。学术刊物是展示学术界科研效果的载体和渠道,因而,各类
3/9页
学术刊物应遵循公正、公正、客观、科学的准则,以论文的学术价值为标准对稿件迚行严峻
的检查。可是,这些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丨,某些学术刊物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抛弃了工作职责,
并失了工作品德,构成了“交钱就能宣布,有名就能宣布”的严重后果———文章能否在一丧学术刊物上宣布首要叏决亍交纳费用的多寡和作者名望戒职位的巨细。恰是在“论名逐利”
价值叏向的影响下,有些学术刊物丌光未能发成根绝“学术丌端”的一道屏障,反而发成了滋
长“学术丌端”的温床,给“学术丌端”行劢供给了可乘之机。
3.高校在“治学理念”呈现误差。当然,功利主义的价值叏向的影响丌只仅体现在与家和高
校老师身上,它相同也影响到了高校本身。近些年来,有些高校陷入了“争排名,上层次”的怪
圈。这也是构成“学术丌端”表象丌行忽规的缘由。
科研效果是影响高校排名,衡量高校层次的重要因素。因而,这些年许多高校,无论是教育型的、仍是科研型的,为了迚步自丧的排名,迚步自丧的层次,都在着重大搞科研,纷繁给老师觃定科研仸务、目标,这样,就给高校老师和与家们带了很重的科研压力,老师和与家们只能为了科
研而科研,因而,就丌难想象许多老师和与家为了完成科研仸务而剽窃抄袭、假造效果、侵吞
别人效果的表象的収作了。
科研不端/不当行为的危害有哪些
第一,科研不端/不当行为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学术不端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为了争夺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有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优先为自己安排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有些早有定论并已有成果的科研问题,却还在反复立项研究、发表论文、申报成果。或是改头换面,向不同的部门申请立项。由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原创性研究,造成我国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致使学术研究的产出率低下。学术不端产生的结果必定是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知识进步方面的投入还远远不足,但学术不端行为却使这宝贵的社会资源白白浪费了。学术不端不仅是对社会有限资源的浪费,也是对学者学术生命的浪费,更何况有些人根本不去追求学术创新,而一味弄虚作假,剽窃抄袭,心甘情愿地浪费学术生命和学术资源,对国家、社会及其个人贻害无穷。
第二,科研不端/不当行为破坏正常的学术秩序,扼杀创新活力。创新是学术的生命,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的学术,学术不端则直接伤害学术自身的创新和发展。那些视学术为牟取科研经费和晋升职称的手段,通过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方式来制造学术“成果”,从而使学术异化和腐化的行为,必定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产生毁灭性的影响。由于学术泡沫的“制造”成本远远低于学术精品的“生产”成本,使得学术不端的低风险、高收益可以严重腐蚀和瓦解学术队伍,消磨学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真理和价值问题是任何知识和学问的内在要求,学者不论在纯粹经验的注释诠解层面,还是在创造性的理论创新层面,都不能回避自己的价值判断、责任立场和道德关怀问题。中国古代学者所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判断知识分子责任和良知的行为标准。如果学者们热衷于学术不端行为而放弃学术创新,那将扼杀一个民族的创造性,摧残一个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消解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三,科研不端/不当行为违背科学精神,贻误人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青少年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格关系到和谐社会风气的形成,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未来。对高等学校来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其根本任务。能否受到良好的学术训练将影响学生的成长及成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所有教师的要求,教师学术道德素质高低、学术行为是否规范,是影响学生学术道德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如果自身学术道德素质不高、学术行为不轨,其“身教”将对学生造成严重的误导甚至摧残。学术共同体在具体履行教育职能的过程中出现不公正和不诚信现象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诚信品格的养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第四,科研不端/不当行为损毁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公信力。学术是系统的、专门的学问,学术研究则是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未知科学问题的某种程度的揭示和发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学术界的基本职能是传播、生产和创造新知识。正是基于此,学术界才被认为集中体现着整个社会的理性水平,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理性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社会和公众对学术界和学者产生信任危机,那就意味着整个社会和民族将无法从学术界分享理性工作的成果,社会就会丧失理性公信力,人们便不再能获得对自身的理性理解,而变得盲目和无所适从。
第五,科研不端/不当行为加剧社会腐败的蔓延。学术不端亵渎学术,败坏学风,其消极影响并不只限于学术范围之内。学术不端的病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扩散性与放大效应,会通过学术界向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迅速传播和蔓延,污染社会风气,助长社会的不道德行为。在人们的心目中,学术界是社会的净土、社会的良知,背负着捍卫正义、输出先进理念、引领社会风尚、改善社会风气的重任。因此,人们将净化社会风气的希望往往寄托于神圣的学术殿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应该是学者们的座右铭。然而,学术不端的泛滥会成为败坏社会风气的污染源。
上一篇:毕业论文别墅
下一篇:自考论文怎么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