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严复的论文
研究严复的论文
从1895年起,严复撰写了很多政治论文,他先后发表了《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章,抨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批判了封建主义,同时赞扬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和政治观点,阐述了维新变法理论和维新变法的纲领:“鼓民力”,“开民智”,“废八股”,“兴西学”;“新民德”,他呼吁禁止鸦片与缠足。创立学院,废除专制政治,实行君主立宪。严复的这些思想对当时封闭的中国人来说如同霹雳闪电,给渴望救国图存的爱国的知识分子影响很大。
谁能帮忙找找写严复《教育救国》的毕业论文的相关资料?
严复和他的教育救国论
[font=宋体][size=10.5pt] 严复([/size][/font][size=10.5pt]1853-1921[/size][font=宋体][size=10.5pt])字又陵,又字几道,福建省候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段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 一、生平活动[/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size][/font][size=10.5pt]1866[/size][font=宋体][size=10.5pt]年考入福州船厂附设的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size][/font][size=10.5pt]1877[/size][font=宋体][size=10.5pt]年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留英期间,广泛地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及一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著作,深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size][/font][size=10.5pt]1879[/size][font=宋体][size=10.5pt]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教务长),后升为总办(校长)。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size][/font][size=10.5pt]1921[/size][font=宋体][size=10.5pt]年[/size][/font][size=10.5pt]10[/size][font=宋体][size=10.5pt]月[/size][/font][size=10.5pt]27[/size][font=宋体][size=10.5pt]日去世,终年[/size][/font][size=10.5pt]68[/size][font=宋体][size=10.5pt]岁。著作有《严几道诗文钞》等。著译编为《候官严氏丛刑》、《严译名著丛刊》。[/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 二、教育思想[/size][/font]
[font=宋体][size=10.5pt] 在复法运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的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化化。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的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的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的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的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的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size][/font]
严复的卓越的贡献是什么
是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 学、政治 学、政治经济 学、哲 学和自然科 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是中国近代 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提倡“立法为民 ,以法治国” ,宣传自由平等的法律宗旨 。树立人民主权思想 ,开拓中国近代法制观念。
人物评价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等诸多西洋学术名著,成为近代中国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离开北洋水师学堂后,严复先后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等校校长,以教育救国为己任。辛亥革命后,他一度党附袁世凯,卷入洪宪帝制,为世人诟病。
其众多译著更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他的功过是非与成败得失,值得后世用心研究总结。虽然研究严复的论著已为数不少,但相对于他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的显赫地位而言,还远远不够,尚待学界进一步挖掘材料、变换视角、革新思维,做出更为全面公正的评判。
上一篇:优秀结课论文范文
下一篇:论文知网查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