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齐女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05:49

北齐女性研究论文

谈谈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研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外美术第一次发生相互融合的重要的历史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描绘女性游玩生活的作品。

摘要: 魏晋南北朝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在这一时期,人物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作为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女性形象为主的绘画以其特有的功能能在动荡与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女性形象;功能魏晋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时期。社会的变迁、学术思潮以及审美追求的变化,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文人和艺术家受到玄学的影响,他们热爱自然,推崇艺术,这一切都为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条件。在这一时期,美术成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品,美术创作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许多士大夫参与到绘画中,也出现了一大批成就卓绝的专业画家。以女性形象为主的人物画作为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得到了重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画种分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女性形象为主的绘画种类繁多,也出现了许多善于描绘女性生活的画家。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绘画分为卷轴画、墓室壁画、画像砖和雕塑四大类。

1)卷轴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擅于卷轴画的画家很多,其中卫协、顾恺之、杨子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作了许多描绘女性形象的卷轴画。根据书画著录记载,卫协作有《列女图》、《小列女》等女性作品,顾恺之作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洛神赋图》等描绘女性形象的作品。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也描绘了贵族妇女的生活。

2)墓室壁画。

壁画主要指石窟壁画和墓室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壁画、墓室壁画非常多,其中大部分是佛教作品。墓室壁画中描绘女性形象的壁画有敦煌莫高窟的须摩提女像品,月阳胡桥出土的壁画《羽人戏虎》、《羽人戏龙》,甘肃酒家市出土的壁画《月和西工母》,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画《列女古贤图》,北魏马蹄寺出土的壁画《菩萨》,莫高窟出土的壁画《供养菩萨》、《天宫伎乐.飞天》以及炳灵寺石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中出土的壁画《伎乐天》、《菩萨像》等。上述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大都已经失传或者模糊不清,只见于文字记载。

3)雕塑。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有了很大发展,佛教造像也日益兴盛。当时许多著名的佛学大师都积极地参与了建造。佛教造像在南北朝达到了全盛时期,寺院建设和佛教造像在数量和规模上远远超过了前代。此时雕塑中的女性形象多为神化造型,被寄予人们的崇拜和期望。比如在北魏末期的洞窟里,有流传已久的西王母、娘娘、织女、嫦娥等神话人物。这些女性形象中,大多是女神崇拜的产物,如西王母、织女、嫦娥,有的是写实的肖像画。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题材分类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女性形象为主的人物绘画题材丰富,展现了魏晋南北朝人物画发展的新的审美倾向,同时也从一个重要侧面提示了当时审美观念、文化思潮和时代风气的深刻变化。

1)神话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神话题材的女性形象。卷轴画代表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张僧繇的《文殊菩萨像》,壁画代表有甘肃的《月和西工母》图。

2)娱乐宴游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以娱乐宴会为题材的女性形象。壁画有甘肃省酒泉市出土的壁画《燕居与出游》、《舞伎》、《乐伎与百戏》,李贤墓出土的壁画《伎乐》,吉林省集安县出土的壁画《歌舞》、《舞乐与侍从》,绢帛画有杨子华的《北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等。

3)社会风俗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风俗的代表作有《宁憋夫妇图》、《孝行图》等。

4)历史故事题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故事题材的代表作有《汉武帝回中图》、顾恺之的《古贤图》、谢稚的《孟母图》等。

5)仕女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仕女画的代表作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篇图》、《列女仁智图》,杨子华的《北齐贵戚游苑图》、《宫苑人物屏风》等。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手法

1)重神韵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形象多为正面,五官刻画生动,尤为注重眼睛的刻画,以达到传神的效果。如顾恺之的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尤其是注重人物眼神的刻画,顾恺之也反复强调要“以形写神”、“传神写照”。

2)重书法笔意。

从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智仁图》来看,其线条大都舒缓、绵劲而细长。从作品的线条来看,其运笔速度都比较缓慢,呈现出均匀、圆转而又自然的笔调,这与篆书的'笔法是相通的。从陆探微的传世作品《洛神》我们也可以看出陆探微的线条受到草书隶书的影响。

四、魏晋南北朝美术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功能

在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中,可以看到许多女性形象的出现。这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相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形象在绘画中体现了几个功能。

1)政教功能。

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和谢稚的《列女母仪图》、《列女贞节图》、《列女贤明图》中可以看出,在魏晋南北朝的美术作品中,许多女性形象的出现都是起着“明劝诫,著升沉”的教化功能。在这个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的时代,对女性形象的绘画大为提倡,其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礼教的地位,宣扬男尊女卑思封建伦理思想,颂扬女性德行美以及劝诫之颂和仿效之功。

2)审美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都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绘画风格从汉代的古朴、笨拙、阳刚之美逐渐向精细、婉约、阴柔之美转变,这归功于仕女画的引导。比如顾恺之用行云流水般的高古游丝描、典雅明快的色彩表现了女性的高雅,使之成为创世经典。

3)娱乐功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出现了许多描绘女性游玩生活的作品。如甘肃省酒泉市丁家闸五号墓出土的壁画《燕居与出游》、《舞伎》、《乐伎与百戏》,李贤墓出土的壁画《伎乐》,吉林省集安县出土的壁画《歌舞》,吉林省集安县出土的壁画《舞乐与侍从》等。这些描绘妇女游玩生活作品的出现,使得人物画获得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具备了更多的欣赏趣味。

五、结语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的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外美术第一次发生相互融合的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以女性形象为描绘对象的人物画获得了长远的发展,对中国人物画提供了新的思想因素、新的题材内容、新的审美趣味和新的造型手法。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魏晋玄学与顾恺之的画论》美与时代2006.1

[2]高小慧《浅论魏晋南北朝女性意识的觉醒》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3

29岁美女科学家发6篇Science论文获百万大奖,如何评价其水平?

前几天,有个很火的女科学家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她就是杨红樱。29岁的杨红樱,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今年3月16日的一次学术活动中,杨红樱获得了《自然·生物技术》2019年度华人青年科学家奖,奖金是100万元人民币。杨红樱这位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就没有这么好运,她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连续6年在《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文章过 SCI的女性成员。在2017年10月12日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当时杨红樱才29岁

杨红樱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获得《自然·生物技术》2019年度华人青年科学家奖的女性科学家之一——首位获奖华人科学家。杨老师虽然只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个普通学生,但是她的成绩却很不错。她也是近年来美国 NIH、 NATO等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最多的中国学生。杨红樱从上大学开始,就有机会参加 NIH、 NATO等国际知名学术组织,还多次参与学术活动。并且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不少于60次。杨老师目前已经有2篇文章被发表。

杨红樱在2017年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细胞凋亡和转录调控领域,并用 CRISPR/Cas9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系统——K-Methods,利用该系统,科学家们可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获得细胞死亡的相关信息。 据了解,K-Methods会将研究对象产生的大量基因组碎片切割成成千上万个单独或群体,从而影响目标 DNA序列。杨红樱团队经过了长期的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最终证明了K-Methods可以有效地诱导细胞凋亡和转录。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的论文选刊

雕镌天花乱坠的世界 辛德勇 2011-3-23所谓“天凤三年鄣郡都尉”砖铭文与秦“故鄣郡”的名称以及莽汉之际的年号问题(上) 辛德勇 2011-3-7题天一阁旧藏明刻本《天台集》 辛德勇 2011-1-13补谈所谓“匆匆不暇草书” 辛德勇 2010-12-8金匮石室与残砖断瓦 辛德勇 2010-11-17唤起废墟遗址中酣睡的文化性灵 荣新江 2010-11-15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 刘浦江 2010-10-12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 刘浦江 2010-10-12说阜昌石刻《禹迹图》与《华夷图》 辛德勇 2010-8-24掩映之间——宋代尚书内省管窥 Deng Xiaonan 2010-5-21出土材料与唐宋女性研究 Deng Xiaonan 2010-5-21The Soviet Impact on Gender Equality in China in the 1950s' Zang Jian 2010-5-7Further Remarks Sogdian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Rong Xinjiang 2010-5-7Newly discovered Chinese-Khotanese Bilingual Tallies Rong Xinjiang 2010-5-7On the Dating of the Khotanese Documents from the Area of Khotan Zhang Guangda and Rong Xinjiang 2010-5-7The Name of the So-callde Tumshuqese Langguage Rong Xinjiang 2010-5-7草原地带の突厥石人から见た东西文化交流 Wang Xiaofu 2010-5-7近世以後における中国都市形态史研究 Li Xiaocong 2010-5-7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Liu Pujiang 2010-5-7契丹名、字研究——文化人类学の视点からみた父子连名制 Liu Pujiang 2010-5-7近年における北京吴简研讨班の主要成果につぃて Luo Xin 2010-5-7中国古地図の再会——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図の整理と考察 Li Xiaocong 2010-5-7拝火教と突厥の盛衰 Wang Xiaofu 2010-5-7日本の人文学杂感――中国史研究を中心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7多面的な政治业绩と调查宋代の情报处理システム Deng Xiaonan 2010-5-7考古资料と唐宋女性史研究――唐代西北と宋代华北を事例として Deng Xiaonan 2010-5-14TheAncestors' Family Instructions:Authority and Sovereignty in Song China Deng Xiaonan 2010-5-7白江口の战いに関する历史的地名の考证 Wang Xiaofu 2010-5-7靺鞨、女真逓兴述论——渤海国を中心として Wang Xiaofu 2010-5-7Chinese maps in the Collections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i Xiaocong 2010-5-7Women Returning Home-A Topic of Chinese Women’s Liberation Zang Jian 2010-5-7Autorite imperiale et gouvernement dans la Chine medievale Deng Xiaonan 2010-5-10Wome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Confucian Culture in Song China Zang Jian 2010-5-7Women in Turfan during the Sixth to Eighth Centuries: A Look at their Activities outside the Home Deng Xiaonan 2010-5-10论细柳仓与澄邑仓 辛德勇 2010-3-25越王勾践徙都琅邪事析义 辛德勇 2010-3-22隋大兴城坊考稿 辛德勇 2010-1-22述钱塘汪氏自存本振绮堂重刻《湖船录》 辛德勇 2010-1-21一时故实,百年蓍龟 辛德勇关于《水经注图》 辛德勇契丹开国年代问题——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 刘浦江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 刘浦江《汉书》赵佗“处粤四十九年”说订讹 辛德勇题嘉庆初刻两卷本黄钺《壹斋集》 辛德勇十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形态与结构演进之研究 李孝聪论《两京新记》在中国古代城市文献编述史上的意义 辛德勇创新与因循:从“祖宗之法”看宋代政治基调 邓小南永远的挑战:略谈历史研究中的材料与议题 邓小南“真吏”新解 罗新吉木萨尔二工河古突厥文刻铭的调查与思考 罗新由草原突厥石人看东西文化交流 王小甫蒙古崛兴与政治文化 王小甫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 罗新题孙人和旧藏初印本《禹贡本义》 辛德勇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 辛德勇从《西教纪略》到《教务纪略》 辛德勇太原的异名与罗贯中的籍贯问题 辛德勇汉“元朔五年弩”鐖郭铭文述疑 辛德勇重谈中国古代以年号纪年的启用时间 辛德勇“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 邓小南《契丹地理之图》考略 刘浦江西汉宗室绝国考 陈苏镇新出吐鲁番文书所见唐龙朔年间哥逻禄部落破散问题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送使文书与阚氏高昌王国的郡县城镇 荣新江吐鲁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 荣新江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概说 荣新江浅议宋人子嗣观念变化及对妇女生活的影响 臧健张芝“匆匆不暇草书”本义辨说 辛德勇谭其骧先生写给我的一封信 辛德勇隋唐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说“借书一痴,还书一痴”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所藏元王氏《直说素书》 辛德勇《绍良书话》序言 辛德勇谈传言所说晚近存世金刻本《旧五代史》乃绝无其事 辛德勇论阙特勤之阙 罗新中韩关系视野下的《三国史记》撰作 王小甫19世纪后半期以来清朝学者编绘历史地图的主要成就 辛德勇导向的确立——兼谈宋初“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邓小南苏联对中国性别平等的影响 臧健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 陈苏镇记我买过的几部影印本古籍 辛德勇跋绍良先生旧藏无著盦辑校《草窗词》 辛德勇读《隋代墓志铭汇考》 辛德勇漫谈丛书零本的收藏 辛德勇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黄永年先生与古文献研究 辛德勇《孙吴政区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再谈“东丹国”国号问题 刘浦江默室求深,备其宣导 辛德勇汉武帝“广关”与西汉前期地域控制的变迁 辛德勇《王重民向达先生所摄敦煌西域文献照片合集》序 荣新江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序 荣新江北魏太武帝的鲜卑本名 罗新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 陈苏镇“祖宗故事”与宋代的《宝训》、《圣政》 邓小南新罗北界与唐朝辽东 王小甫金中都“永安”考 刘浦江清代城镇街头的公众文字信息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 辛德勇唐人模勒元白诗非雕版印刷说 辛德勇释《南史·宋本纪》之“禾绢闭眼诺” 辛德勇显曲江风度 见武溪风采 辛德勇上古史地研究二题 辛德勇科举制度的定义与起源申论 张希清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 阎步克“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 刘浦江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 陈苏镇论五代宋初“胡/汉”语境的消解 邓小南柔然官制续考 罗新拜火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王小甫收养:一个不可忽略的人口与社会问题——宋元民间收养习俗异同初探 臧健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荣新江孔道与平台:杀虎口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李孝聪肃慎辛氏箧存稀见明人别集题录 辛德勇 2007.6.28中国对瑞典国最早的全面记述——述清末写本《瑞典国记略》之历史由来 辛德勇 2007.6.21《冥报记》报应故事中的隋唐西京影像 辛德勇 2007.5.8准望释义——兼谈裴秀制图诸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谓沈括制图六体问题 辛德勇 2007.4.12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史》 谭其骧 2007.4.12花冤大头钱买书读 辛德勇 2007.4.12《澶渊之盟新论》前言 张希清 2007.4.5《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前言 张希清 2007.4.5黄永年先生教我读书买书 辛德勇 2007.3.20《周礼》地域职官训释——附论上古时期王官之学中的地理学体系 辛德勇 2007.3.20在老师身边读书的日子里 辛德勇 2006.3.4两汉州制新考 辛德勇 2006.3.4落伍的一年 辛德勇西汉关中龙首渠所灌溉之“卤地”抑或“恶地”与合理对待传世文献问题 辛德勇咸丰九修《毘陵徐氏宗谱》与中国古代的铜活字印本问题 辛德勇以五原郡的始设时间为例述吕祖谦之历史考辨 辛德勇一份有关《中国疆域沿革史》的学术史料——史念海《述<中国疆域沿革史>书》汉长安城的兴建与变迁 辛德勇我与绍良先生的书缘 辛德勇《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后记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宋辽金元卷)序言 张希清中国考试通史第二卷(宋辽金元)目录 张希清《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三卷(宋)简明目录 张希清“无情如造化 至公如权衡”——宋代科举封弥誊录制度述论 张希清“清、慎、勤”——为官第一箴言 张希清历史上的包公 张希清斯波义信先生北京大学座谈记录西汉时期陕西航运之地理研究 辛德勇《北宋西北战区粮食补给地理研究》序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 辛德勇河山集提要 辛德勇《靖逆记》原本判别 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前言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 辛德勇在书市的最后一个秋日里 辛德勇钱泳《记事珠》稿本经眼识略 辛德勇五德终始说之终结 刘浦江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 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 刘浦江中国古典目录学中史部之演化轨迹述略 辛德勇张家山汉简所示汉初西北隅边境解析——附论秦昭襄王长城北端的走向与九原、云中两郡的战略地位 辛德勇秦汉直道研究与直道遗迹的历史价值 辛德勇《三辅黄图校释》后述 辛德勇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 阎步克汉武帝徙民会稽史事证释 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并论秦始皇万里长城西段走向以及长城之起源诸问题 辛德勇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 阎步克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制度述论 阎步克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 罗新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阎步克北朝墓志丛札(一) 罗新北魏直勤考 阎步克墨山国之路 罗新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 罗新北大与敦煌学 荣新江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荣新江从撒马尔干到长安——中古时期粟特人的迁徙与入居 荣新江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系 王小甫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 邓小南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其长官人选 邓小南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邓小南走向再造:试谈十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邓小南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 刘浦江辽朝“横帐”考 刘浦江辽朝国号考释 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 刘浦江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 刘浦江金代捺钵研究 刘浦江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辛德勇记南明刻本《西曹秋思》——并发黄道周弹劾杨嗣昌事件之覆 辛德勇

有关对女性文学的认识1500字论文

有关对女性文学的认识为:女性文学虽然也称为女性解放文学、女性主义文学,但根据郑英子(韩国文学批评家)的看法,女性解放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都只是女性文学领域中的分支,女性文学一般指具有女性性质或由女性执笔写作的文学。

女性文学的视野是开放的、发展的系统,而不是封闭静止的,应该是女作家基于性别主体意识、性别视角表现的关注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学,或者是基于超性别意识(隐含性别主体意识)、超性别视角(隐含性别视角)表现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内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本。女性文学仍是一个有待探索和完善的命题。

女性文学充分表达独特的女性魅力和奇特理念,完善人性本身精华,展现各阶段女性充当的角色,挖掘出灵魂最深处的独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那些呐喊、那些彷徨、那些轻浮、那些坚强,体会着女性独有的信仰理念。

女性文学研究其价值:

1、审视现代社会由于受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在性别意识、性别观念、性别文化、性别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很多不和谐因素。

2、对性别文化解构和建构,对父权社会制度解构,并建构新的性别文化,既体现男性价值观也体现女性价值观,只有这样社会才有可能和谐地发展。

3、发现和展现女性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女性在感知、认知和评价上具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魅力,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独特的美学价值。

4、女性以自身的性别意识和生命体验探讨人类和社会的问题,探讨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好地完善人类文化建设。

上一篇:论文点击题目跳转

下一篇:教育部论文查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