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种族主义论文文献

发布时间:2023-03-04 06:18

种族主义论文文献

在知网上搜了几篇可能相关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1]谢剑玲. 美国电影中刻板化的华人形象[D].南昌大学,2012.
[2]苏滨. 2013~2017年美国警察枪杀黑人事件的媒介呈现研究[D].兰州大学,2018.
[3]谢晓霞.媒体视角下的美国种族现状——基于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典型事件[J].新闻传播,2018(02):13-16.
[4]来莎莎.从《新闻文化》看媒体对性别问题和种族问题的呈现[J].商,2016(26):231+193.
[5]樊云. 论种族主义阴影下黑人媒体地位的演变与美国媒体的实质[D].云南大学,2011.

求一些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种族歧视的背景

种族歧视(racial discrimination)

意思为:种族与种族之间的鄙视。

资产阶级根据种族和民族特征,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其他种族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现象。在阶级社会里,种族歧视实质上是阶级问题。

种族歧视在古代即已存在,但其现代形式是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的,至今,在世界上若干地区仍存在种族歧视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反动统治阶级采取立法、行政和其他措施,鼓吹和散布种族优越和种族仇恨学说等造成的。种族歧视的表现有公开的、合法的,有隐蔽的、实际的。在南非,种族歧视突出地表现为种族隔离,这是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基本国策,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最近半个多世纪里,白人种族主义当局颁布的种族歧视法令就多达100多项。美洲的黑人、印第安人,大洋洲的土著居民,欧洲的原殖民地移民、少数民族和外国工人,亚洲的“部落民”和种姓集团等,都是今天种族歧视的受害者。

种族歧视是对人类尊严的凌辱,受到了国际舆论和国际组织的一再谴责。1963年11月20日,《联合国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宣言》第一次宣告,要迅速消除世界上一切种族歧视。 1966年3月7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规定:在政治、经济、社会、 文化或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交通工具、旅馆、餐馆、咖啡馆、戏院、公园等),禁止一切种族歧视。缔约国承担义务,防止、禁止并消除各种种族歧视,特别是种族分离和种族隔离,保证不分种族和民族,人人有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权利。凡传播种族优越或仇恨思想,煽动种族歧视,对任何种族或民族煽动和实施强暴行为,概为犯罪,应依法惩处。1973年11月30日,联合国通过《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再次明确宣布,凡犯有种族隔离行为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即为犯罪,应负国际罪责。
回答者: zhxr63近报载中国女公民赵燕无端被美国边防人员粗暴殴打一案,告上联邦法庭,但结果败诉,白人陪审团一边倒地判被告无罪。赵燕的人权被侵犯了。评论者列举了赵燕败诉的理由:去了不应该去的地方;不当伸手入包里似拿武器;在法庭痛哭使人反感;坐轮椅上法庭似博人同情等等。这些都不是真正败诉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败在种族歧视。因为陪审团的白人内心早有定案“你输定了”。

我们生活在美国或多或少都遭受到种族歧视。某年我们全家由洛杉矶度假回来,回程时路经680公路。当时有四五辆汽车在飞驰,忽然警察把我车截停发告票。我说:“警察先生你为什么只选择我的车?还有几辆车很快地飞驰啊?”警察说:“不错,有几辆车在飞驰,可我不能全部都把他们拦截下来啊,其实你的车跑得最快!如你不服气,可上法庭去和法官讲。”但事实是,根据统计,62%拿罚票的都是非裔和墨西哥裔等少数族裔,白人占少数。数字说明了种族歧视。

还有几年前我经营加油站生意时,雇请了一位白人青少年,他只干了3个多月,有一天早上打电话来辞职不干了。我一计算钱箱,他当班的时段短少了 200多元,还有汽车修理间的架上也不见了3箱车油,我就报警。菲蒙警局派了一位白人女警察来查案,我就向她细述情况了,当她一听到雇员的名字是白人的名字时,我意识到她很勉强抄下名字,并冷冷地对我说:“你知道吗?如你告上法庭你都是输定的,而且他的家人也会反控你。”我是原告,可她在警告和阻吓我,这不是很明显的种族歧视吗?

又再看看我们周边发生的案例,中国女人熊晶争儿子案,可法庭判她死去的白人丈夫的妹妹有权领养她的儿子,她是亲生母亲,但不能领养。还有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当经济有问题时,将女儿托养给一对白人夫妇,后来想要回女儿,白人夫妇拒绝了,结果上法庭,陪审团也判白人夫妇赢了。血缘至亲都不能争回自己的亲生骨肉,真是侵犯人权,不平等。

还有著名的陈果仁案,遭白人杀害,陪审团只轻判被告。还有警员滥用暴力,借自卫杀害了圣何塞越南裔小女人,韩国人女婿和丈人两条命,被告上法庭,陪审团也判他们无罪。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案,西点军校出身的华裔余上尉被控间谍被关押,都是由于种族歧视。

无论军中、官员、警员、百姓、陪审团,他们嘴巴不说,但内心普遍有种族歧视现象。黑人民权领袖金博士说:“我有一个梦,所有人都平等。”距今已 40多年了,还没有大进步。要争取改变这现象,不再受歧视和欺压,亚裔人民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形成政治上强有力的力量。(来源/美国《星岛日报》,作者/林曦)
参考资料:
回答者: 八亿楼 - 高级魔法师 七级 12-3 18:46

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论文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家,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她的 文化 是英国文化的移植和再创造。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澳大利亚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论澳大利亚文化认同转型

摘 要:澳大利亚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土著文化阶段、民族文化阶段和多元文化阶段。其每一阶段向另一阶段的转化都有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年轻的澳大利亚是在多次的文化认同转型中走向成熟的,其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利用外界发展自身的典范。

关键词:澳大利亚;文化认同;转型

对于澳大利亚文化性格的建立,黄源深老师在其著作中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澳大利亚的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土著文化阶段、民族文化阶段以及多元文化阶段。土著文化即在澳洲延续四万年的原住民文化,虽然几近被随英国殖民的西方文明所入侵与扼杀,但仍对后来澳洲文化的发展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至于民族文化阶段则是从1788年英国进入澳洲的殖民文化开始,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演化,才逐渐发展成可称为“澳大利亚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格。就在其移民社会丰富内涵以及开放发展的趋势下,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多元性渐成为其文化社会的重要成份。自70年代起,这种对多元宽容态度的提倡,便成为澳大利亚政府主要的文化政策方向。黄源深认为,澳大利亚的当代文化表现在社会层面上是粗犷豁达、平等实际、物质文明、浪漫无羁。这种民族文化融合了宽容多元的精神,在多元异种文化刺激下而能绽放出丰富的生命力。

18世纪经历圈地运动及工业革命的英国,大量的农村人口为了谋生而集中到城市。然而过度拥挤的人口以及高消费使得谋生并不容易,城市里出现了大批穷苦的劳工及贫民。面对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与尖锐摩擦造成的各种社会问题,城市里犯罪率不断上升,英国政府的对应 方法 则是不断加重及扩大刑罚严惩以期吓阻。为了解决监狱人满为患及城市人口过度拥挤的问题,英国政府开始将囚犯流放至美澳等地,且往往将底层民众所犯的轻罪加重判刑以符合流放标准。如此做法一方面可以舒缓城市人口压力及社会问题,二来又可以拓展海外殖民地。

由于在北美爆发脱离英国的独立战争,澳洲成为英国政府继北美之后替代流放罪犯的地方。1788年,英国派出由菲利浦总督(Arthur Phillip)率领的第一舰队载来首批移民抵达澳洲,罪犯及军人构成了澳洲这批最早移民的主要成员,其后在澳洲发现金矿后及移民奖励政策下,自由移民才逐渐成为多数,直到1868年全澳废除流犯政策为止,英国已经在澳洲流放多达168,000名罪犯。在今天,一般便以1788年作为现今澳大利亚联邦创建所能追溯到最早的一年。

这种罪犯流放史的 经验 ,对澳大利亚民族的集体心理可能构成了深层的影响。1788年1月26日,菲利浦总督在悉尼湾(Sydney Cove)举办了简单隆重的典礼,宣告英国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正式成立,后来更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的 国庆节 。然而对今天的澳大利亚人民而言, 1788年并不是一个纯然荣耀的一年。1788年是英国正式将势力伸入澳洲建立殖民地,同时也是首批发配澳洲之流犯抵达的一年;它象征的是英国的荣耀,而不是澳大利亚的荣耀。和怀抱梦想前往美国的清教徒相比,这些澳大利亚早期的移民特质也不一样。这些早年来到澳洲的人们并非为寻找新天地而来,而是一群被英国政府及社会所放逐到遥远荒陆的有罪之人和社会底层民众,他们是被迫待在澳洲的一群无奈的英国人。在这个背景下早期移民澳大利亚的群体自然较难积极发展出独立的自我价值及荣耀,他们的荣耀理当来自于大不列颠帝国殖民的延伸,然而却是原本在国内的社会地位、文化、生活水平都较为低落的一群。澳大利亚在过去对母国的心态可以说是景仰却隐含有相形自卑的潜在意识,这使得他们早年似乎不断的在寻求英国的认同,并强调以身为不列颠人的身份为荣。这种自信的失落让他们可能特别意识到并强化在面对非西方文明时的优越感。

此外,在澳大利亚的早期移民建立其以白种移民为主社群组织后,便一直想象着一个脆弱的自我。这种想象的来源因素很多,除了前所提及的政经历史发展因素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其孤立偏远的地理位置所致。澳洲的偏远位置、晚起步的发展、相对稀少的人口,都让早年的澳洲白种移民感到不安,担心自己被西方遗弃。这种脆弱性的想象带来不安,使澳洲希望尽可能的以各种方式确认自己居于西方国家,并以身为大英帝国的一员为其归宿。而在外在物质的联系上,早期的澳洲移民时常必须依赖母国的接济,在经济开始发展后,与英国以及日后与美国的贸易,构成了经济上最大的支柱,而其国防在二战前更是依赖英国的保护。在这种脆弱不安感和前所提及的自信相对失落的背景下,澳人便倾向于追求心理上的归属感及外部实质上的依赖,导出澳人比 其它 国家更在意确保自己身为优越西方的一份子,且与强大英美均维持好友。

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便可能在这种心态下成为澳大利亚联邦成立时的基本国策,对于中国和日本等亚太劳工移民的进入,澳大利亚以白人为主的社群在早期显得相当忧虑,澳人因为特别在意自己的西方身分而刻意对亚洲移民加以区隔歧视。如前所述,由于在西方世界内的自信相对不足,澳人在面对非西方文化时因而特别易于产生优越感,藉由歧视他们来获取自信失落的慰藉。虽然身处亚太,但澳大利亚过去在论述上认为亚洲是“另一个世界”,然而由于他们实际在地理位置上又和“另一个世界”较为接近,加以前述脆弱性的想象,使得他们对于“亚洲黄种人”可能带来的威胁特别敏感。让澳大利亚早期在亚洲特别感到威胁的国家有二,一为甫成为新兴强国的黄种日本,二为拥有庞大人口且被西方世界认为是最能代表“东方”的中国。一直到二次大战后,在澳洲开始转向多元开放的五零年代以前,澳人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从纯粹西方国家的角度来想象自己,并透过英美来认识世界。

澳大利亚对母国英国从崇拜并安于其传统关系,到产生不满与 反思 ,在历史上有一次重大事件可作为转折点。澳大利亚早年在外交上仅关注于与母国的联系,对外并未有太多独立发展的外交政策,在外交制度上甚至由英国来代表澳大利亚。二次大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日本南侵瓦解大英帝国在东南亚的防线已经兵临澳洲本土之际,英国首相丘吉尔否决了澳洲朝野的求援请求,还准备将澳洲在中东战场的精锐第七师军团调往缅甸支持。在危急时刻澳洲国会通过召回澳洲第七师的决议,出身工党的科廷(John Curtin)并在激辩中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宣告澳大利亚认为太平洋战争对澳洲而言是一场主要的战争,澳大利亚应该要有自立的能力,并且在外交上将转而关注与美国的合作。太平洋战争确实引起了澳洲对自我身份的反思,澳大利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位于亚太的国家,而日本兵临城下与英国轻视帝国边陲战场的态度,强烈刺激了澳大利亚要保卫“自己”的这种想法,促成澳大利亚有别于大英帝国的自我独立意识。

二战后澳大利亚转向追随美国,然而这种追随已经和过去从属英国的关系不一样,澳大利亚和美国在历史记忆中的政治位阶同属独立后的英国殖民地,美国像是澳大利亚的一个优秀的兄长。在这个时期,澳大利亚在政治上的主体性已渐崭露。二次大战结束后,澳大利亚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和欧美各国有了实质性的政治交流和平等地位。在冷战格局下,澳大利亚追随着美国以两大阵营对峙的观点来认识世界。1972年,工党领袖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成为澳洲,取代了战后长期执政有着亲英美传统的自由党,采取了反战等非亲美策略,开启了新澳大利亚外交政策上崭新的一页,同时白澳政策也在此时正式被废除。

不久之后,发生全澳震撼的政治事件,1975年工党的经济政策失误导致政治陷入僵局,惠特拉姆向时任总督一职的克尔(John Kerr)请求参议院改选,而寇尔竟宣布以总督职权解除民选惠特拉姆的职务。这个事件确实激起澳洲民众再次对自我走出英国关系的省思。且在此之前英国加入欧盟的这件事,其实已经对澳大利亚传统亲英的人士造成相当大的打击。70年代,先是美国反传统的浪潮影响到澳大利亚新兴社会风气,且各国移民的大量加入,使得多元民族的现实打破了文化一元的情况,澳大利亚政府在80年代宣布采取“多元文化”作为正式的政策方向。

澳大利亚所呈现的文化多元性似乎与美国不同,其既想要改变过去依附推崇英国文化作为唯一主流的立场,然而在自我价值相对薄弱下并没有很强的主体文化基础。由于他们不似美国拥有“美国精神”般的也有某种澳大利亚精神,或说澳大利亚精神是在后来才逐渐形成并以开放、多元和自然为期待,因此他们的文化主体性质可能更易接受各种外来的刺激影响。美国文化的多元性是将各种文化吸纳进美国这个主体,然而澳大利亚的文化主体则由于没有强烈的基本元素,而使得各种外来文化更容易生存且可能直接形塑文化构成,宽松开放的文化主体使澳大利亚能去追求展现出一种“世界性”特质的理想。

这种澳大利亚对自己拥有“世界性”期待的理想,除了表现在尊重国内的多元文化共生外,还展现在澳洲对国际事务的态度。澳洲自二战后便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对事务的意见上,努力表现超然中立,从一种以世界为考虑的高度上去思考。在这种世界性的展现中,澳人可以找到了心理上属于自己的价值与荣耀。且由于站在这种高度去思考,而使澳大利亚能对以往极依赖的“西方”世界有所批判,例如在环保、军事等议题上皆曾与传统西方国家对立,而人权议题更在白澳政策废除后成为外交主题之一。澳大利亚对追求世界性的开展和对澳洲自我定位的省思是相关联的,澳大利亚在走出英国、反省一昧追随美国以及放弃极力确保自己为西方欧洲国家的进程中,开始逐步整理自己的身份定位。这时,澳大利亚的地理偏远位置反而能有利于在国际发声时显得超然中立,而国内多元民族文化的提倡以及原民传统则留下的自然思维等,皆有利于其对世界性追求的开展。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并不是说她的亲英美传统消失了,事实上无论是亲英美策略或者以国家战略利益考虑的态度一直都存在。而在社会上的各种文化元素中,根源英美的文化生活方式仍然是最强势的主流。英语能说得好,可说是在当地生活获得尊重的必要条件。白澳政策虽然已经废除,但部分澳洲白人仍有这种排斥亚裔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的想法,白人作为主流优越的印象也仍存在一些澳洲民众的心中。1998年由激进种族主义者汉森(Pauline Hanson)所创立的一族党(One Nation Party),主张排斥非白人移民,尤其针对影响日益增加的亚裔文化,该党竟在当年的选举获得89席中的11席国会席次。虽然一族党后来遭到不分族群许多民众的多次抗议并衰微解散,但可知种族主义思维仍然存在于澳洲,并可获得一些支持。

年轻的澳大利亚是在多次的文化认同转型中走向成熟的,原因就在于澳大利亚是一个善于利用、借鉴他国的国家。这种拥有多元性、开放性、世界性的自我期待,使澳大利亚社会逐渐走向开放和多元化,正在面向世界、融入世界。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Dalrymple Rawdon. Continental Draft: Australia’s Search for a Reagional Identity. Burlington, Vt. : Ashgate. 2003.

[2] Lachlan Strahan. Australia's China :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 黄源深. 澳大利亚文学史〔M〕. 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 出版社,1997.

[4] 黄源深:从孤独中走向世界―澳大利亚文化简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 阮西湖 . 澳大利亚民族志 [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6] 吴祯福 . 澳大利亚历史 [M].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2.

[7] 张安:.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与优越 [J], 《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05

[8]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史[M]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 张天: 澳洲史 [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试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

摘要:澳大利亚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移民的国家,而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确保了多民族文化的平等和谐发展,不仅丰富了国家的教育资源,而且使得社会得以全面的发展。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教育独具特色,这不仅反映在国家政策提供的有利保障,而且在具体的实施方法、策略、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教育

一、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澳大利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移民的国家,移民的情况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其主要经历了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澳大利亚第一次移民潮是土著人,他们大约在6万年前到达澳洲。他们代表着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遗产,对现代澳洲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第二次移民浪潮从1788第一船队登陆植物湾起到1945年,主要是英国人和爱尔兰人移民。1847年,90%的澳洲人口是英国人,其它来自欧洲.只有不到l%来自亚洲。第三次移民潮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澳洲接收了来自许多非欧洲国家与地区的新移民。这些新移民以他们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澳大利亚的社会状况,尤其是近些来自印度支那的难民潮也更深地影响着澳大利亚社会特性。移民,澳大利亚这一主要的社会元素,给澳大利亚社会打上了多元文化的印记。

与此同时,移民结构的改变也决定了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发展演变。同时,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也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同化阶段(190l一20世纪60年代中期),1901年制定的这个移民限制法将移民的范畴仅仅局限在英国和爱尔兰,所有在澳洲定居下来的移民都应接受澳洲主流文化的同化,以便尽快融入澳大利亚社会。第二个阶段为融合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至1972年,出于改善国际形象的迫切要求和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同化政策开始改变。1966年政府开始改革移民法,并对非欧洲移民的限制进行了修改,允许“杰出”非欧洲移民澳大利亚,也对“白澳”政策进行了抑制。随着1972年惠特拉姆政府正式终止这个限制性的政策,并提出了尊重移民地位的主张。他指出解决移民政策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第三阶段是自1972起多元文化的实行。1973年,“多元文化”被政府正式提出,各个少数民族积极回应,纷纷成立全国性的组织以便在主体文化中能够提倡或体现他们的传统与语言。

自1979年起,澳大利亚成立了多元文化事务学院.旨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加强澳洲社会的凝聚力,促进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宽容。之后到1989年,多元文化事务顾问委员会在广泛咨询和接受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队国家议程》,并且确定了多元文化的三个方面,即文化认同、社会公正以及经济效益。随着这一议程的提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逐渐趋于完善,最终被确立为澳大利亚处理民族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一项基本国策。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移民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并且明确要坚持多元化的原则。1996年,霍华德向众议院提出了新的移民法案,重申文化多样性原则和无歧视的民族政策,议会一致通过。1999年,澳大利亚国民多远文化咨询委员会在名为《新世纪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主义:趋向包容性》的 报告 中阐明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方针原则和今后的发展方向。2000年,澳大利亚政府建立了多元化澳大利亚文员会,对多元文化进行监督和管理。2003年,澳政府再次颁布《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多元一体》,重申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要举措。

二、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市随着多元文化政策的产生而产生,但是它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一直奉行“白澳政策”,拒绝非欧洲地区的移民。当时澳大利亚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借鉴英国的,实行同化教育,而且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来自欧洲的白人移民。也就是说,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非欧洲移民接受到的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政府对移民学生采取“被动的通话教育”政策,政府认为移民学生自己必须主动去适应学习环境、语言和学习习惯,学校没有义务和责任做出任何改变,政府只允许学校使用英语进行授课,限制其他语言在课堂中的使用。

然而,变革不是在一瞬间完成的,它并没有得到现实的尊重。到了80年代早期,澳大利亚所有的州几乎都接受了多元文化政策。可以说,在澳大利亚,没有哪个学校没有受到多元文化政策的影响。教学资源的编制也反映了教育部门的政策。虽然各州的政策努力使教师融入到多元文化的政策中来,但是,真实的落实,尤其是没有较多移民学生的学校里,这些政策的落实都只是象征性的。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整个课程体系的实施都是各行其道,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这就导致了1984年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咨询文员会的建立。1973年.政府组建了多个移民教育调查委员会,并在各州学校成立组织委员会,并细致地调查了移民 儿童 的教育问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掀起了一股多元文化教育浪潮。到80年代,澳大利亚各州已完全接受了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从80年代初期开始,联邦政府以及各州开始制定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多元文化教育实施方法。1987年中期,联邦政府又制定出了国家语言政策,提出“非英语教学语言”。这就肯定了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价值,并提供资金在中小学、成人教育机构中进行英语为第二语言和非英语语言的教学研究。1989年出台的《关于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议程》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实施纲领。该议程的实施,使得来自不同家庭、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经历和传统得到充分的尊重,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且承认所有学生对学校、社区及社会所作的贡献。另外,联邦政府还制定了发展和提高土著居民教育的政策,以增加土著居民的教育、就业的机会。从此,澳大利亚由多民族、多种族人口形成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事业开始得到全面发展。

三、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政府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澳大利亚政府非常重视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并成立组织了相关部门负责多元文化教育以及多元文化课程。国家设立多元文化教育委员会,各个州成立多元文化教育的政府顾问委员会或相应的管理机构,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不仅如此,澳大利益对土著居民的教育问题也日益重视,各州政府不但拨资金以提高土著学生入学率和教育质量,还在进行教育拨款时向土著学生较多的地区和州倾斜。

(二)构成了一套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澳大利亚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取多元文化政策,为多元文化创造有利的条件,联邦政府和各州都高度重视并支持多元文化课程的开发,并且成立相关的部门负责多元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课程。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课程反映在课程文化背景、课程目的、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管理实施中。课程的设立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要求。澳大利亚强调国家执行多元文化主义,而国家统一推动多元文化课程是其多远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特点。澳大利亚在全国范围内把普通教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人都必须重点学习的共同基础课程,其内容包括社会认为一切成员都应具备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具有规定性。另一部分是选修课程,是一套可以根据学生愿望、兴趣、才能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的需要来确定的内容,由各州、各校自行选择。在课程管理方面,澳大利亚中小学实行分权、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联邦政府不直接管理全国中小学的课程.只对各州中小学课程发展给予指导和资助。学校也为教师提供课程发展的空间,允许教师自主开发多元文化课程。

(三)保护和发展本国语言的多元化特点

澳大利亚政府为了保护本国语言的多元化特色,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1997年澳大利亚颁布了《语言问题国家政策》,这是澳大利亚第一部明确的官方语言政策。该政策规定了英语为澳大利亚的国语和官方语言,并一直坚持以下四条澳大利亚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1)确保英语的支配地位;(2)保护其他语言的稳定发展;(3)提供英语外其他语言的服务工作;(4)提供学习第一语言的机会。同时注重土著语言的保护和研究。

(四)注重多元文化师资的培养

学生背景的多元化给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就使得教师必须学习如何满足多民族学生的需要,必须设计、安排出可行的课堂管理制度,必须设计有文化交融的课程进行教学。政府还在高等教育院校设置教师培训专业项目,主要为从事多元文化教学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教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使用多元文化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使用批判性的教育方法和成熟的语言教学。此外,政府还招聘和培训土著教职员工,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土著学生的需要,同时要求所有任课教师掌握土著居民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政府为加强土著教师队伍建设,还制定了一系列的 措施 对土著居民教育的教师给予种种优惠等。

四、 澳大利亚多远文化教育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我国作为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面临着处理教育一体化与多元化之间协调的问题。我国一直在不断努力探索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途径与模式,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如何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还是我们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澳大利亚宽容、开放、民主的多元化教育模式为我国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借鉴价值。

(一) 必须确立民族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理念

我国的民族教育与澳洲多元文化教育在发生的背景、实施的内容和方法、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各个级别的民族学校,甚至有民族学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到目前并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补充部分,民族性没有得到体现;也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双语教育也是停留在摸索阶段.并没有一套体系遵循;课程设置上忽视民族 传统文化 建设,民族学校与内地同科目,开展“应试”与“升学”教育。因此,我国的民族教育要坚持开放、民主、宽容的态度,认识到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立多元文化理念。充分体现我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性,这样才能使教育的发展既有国家的一体性又彰显民族文化的多元化。

(二)教育政策要向民族教育倾斜

澳大利亚制定为多元化教育的实施和执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条文、法令、法规等,从而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和顺利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和政策上的依据。此外,这些法规法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每项法律法规的制定都有相应的人员、财务和组织机构做保障。我国在制定公共教育政策时,要按照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在政策制定、实施、资金保障层面要确保我国民族教育多元化发展,建立民族地区教育补偿机制,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要将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具体措施与我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促进其本土化转化。

(三)为培养多元文化师资力量提供必要条件

师资力量的提高和完善是多元文化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我国师资培养课程体系基本上全国趋同,很少有涉及对教师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的训练。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要改善现有的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更新多元文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将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教育知能纳人多元文化背景中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其次,少数民族可以聘请民间的一些艺人、长者、学者担任民族学校的客座教师,不定期和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帮助教师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此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要定期定向拨款资助教师培训,同时注重对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能够使教师顺利应对跨文化的教育教学情境,辨别学生不同文化的行为模式,使用学生熟悉的教学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参考文献]

[1] 孙燕.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时代教育.2011.1.

[2] 孟凡丽.多元文化背景中地方课程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 杨洪贵.战后移民与澳大利亚人口变迁[J].渝西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2.5.

[4] 姜峰,刘丽莉.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目标援助)法案》[J].中国民族教育,2009,(5):41—43.

[5] 郑信哲.澳大利亚的民族教育发展特色[J].世界民族,2000.

希特勒上台原因的文献综述

工人贫困时代希特勒起家——民族复仇心理被纳粹利用

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但是德国工人阶级之不幸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的那样,他们贫困,而且被资本主义剥夺了个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战败地位使德国工人阶级和被雇佣的公薪阶层购买力直线下降,虽然他们得到的钞票增加,但是到了1923年11月,1,000,000,000,000马克的购买力相当于1914年的1马克。这时,德国政府实际处于瘫痪和分裂状态。
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德国军队,为一名下士。战后,希特勒在德军慕尼黑司令部任联络员,实际是调查地方党派活动的特务。1919年,他参加了“德意志工人党”的活动,因显示了演讲的才能而被邀请入党。1920年,希特勒退伍,成为党的领导人之一,他把党名改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
改组前的“工人党”领导人是工人和学者,改组后的“工人党”领导核心里面新增了退役和现役军人,例如赫斯与戈林是前空军飞行员,罗姆当时在慕尼黑地区司令部工作。改组后的党纲明确了党的民族复仇主义方向,主张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和排斥犹太人。也有字面上的“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大企业国有”、“废除利息奴役制”、“重新分配土地”、“取消地租和投机”以及许多有关社会福利的承诺等等。希特勒参与炮制的纲领前半部迎合当时流行的民族复仇主义,后半部是为了与左派争夺工人阶级。
纳粹党初期的主要活动是群众集会,在慕尼黑和周围城镇的啤酒馆或马戏棚里,主要演讲人是希特勒。同时纳粹拥有一个类似武装民兵的组织“冲锋队”,其成员中包括退伍军人和失业工人,他们的武器是从德军仓库里面偷窃或抢劫出来的。希特勒善于利用演讲煽动群众的情绪,一旦爆发群众冲突,就由冲锋队担任保镖并且对左派大打出手。
1923年11月,希特勒因为一次轻率的政治冒险“啤酒馆暴动”而被捕,在巴伐利亚州法院的公开审判会上,善于演讲煽动的希特勒大出风头,成为全德国报纸上的新闻人物。他以叛国罪被处5年徒刑,但是由于地方当局的袒护,实际坐牢不足1年。在监狱里面希特勒口述,由他的难友纪录写成《我的奋斗》,这本书后来成为纳粹圣经。
纳粹——“国家社会主义”实际上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种族主义。在《我的奋斗》中这样表述:“谁想活下去,就必须战斗。谁不想在这个世界上战斗,谁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法则就是永恒的斗争。”——“国家只是达到一定目的的手段。它的目的和用途就是维护种族的存在。……国家只是容器,种族是容器的内容。”
世界上的各种种族主义都互不相容,希特勒的种族主义理论也如同犹太教的《旧约》,必须有神学基础,希特勒神学也是在他的苦难时期(虽然坐牢的时间仅有九个月)创造出来的。他说:“过去一切伟大的文明所以衰微,都是由于血统污染的结果,有独创性的种族逐渐消亡。”这个理论酷似2000年前的以色列——犹太种族主义。希特勒认为自己是德国人的救世主,他公开宣布自己创造的神话:“如果我们把人类分成三大类——文化的创造者,文化的承载者,文化的破坏者——那么,只有雅利安种族可以看作是第一类的代表。”他把犹太人划入第三类,号召雅利安种族清除犹太人的破坏和污染。这种论调能被基督教徒接受,在欧洲,反对犹太人的宗教情绪由来已久,在基督教改革的故乡德国,人们的宗教情绪与政治特别容易结合。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透露了他的宣传鼓动的秘诀:“每一种宣传都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就是有计划的片面态度。……宣传决不能对真相进行客观调查……宣传只能陈述事实中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对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支配思想和行为的是情绪,而不是清醒的理智。不过这种情绪并不是……高度分化的,情绪只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个极端:要么是爱,要么是恨。……”虽然希特勒并不隐瞒他愚弄人的秘诀,但是他仍然是当时德国顶尖的宣传鼓动家,因此而被推举为纳粹领袖,并且在各个党派争取群众的宣传战中独占鳌头。
激发民族情绪,借钱赌博——拿犹太人开刀,一箭双雕

希特勒反对民主,迷信暴力,在《我的奋斗》里也谈到敌人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所以成功,是由于政治目的和暴力配合完美。日耳曼民族所以失去促进日耳曼民族发展的一切实际希望,就是由于暴力和经过明智选择的政治目的不能坚决配合。”——“缺乏能开创新局面的伟大理想,总是意味着战斗力有一定的局限。坚信有权利使用武器——哪怕是最残酷的武器,这个信念,总是同有必要重新对世界革命改造的热烈信念联系在一起。”这就表明希特勒的纳粹路线是推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武装夺取政权。这种理论很容易与反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左派理论混淆,把追随左派的群众拉到纳粹旗帜之下。
《纳粹圣经》发出号召:“如果……要在历史面前为我们民族获得一个神圣的伟大使命,它就必须……无视传统和偏见,敢于把我们民族及其力量聚集起来,奋勇向前,走出这个民族今天的狭隘生存空间,走向新的土地……”——“德国要么成为世界强国,要么什么也不是。”这就是说德国人的和平民主愿望一概是传统和偏见,鼓吹德国民族向外侵略扩张。希特勒要让德国人变成不怕倾家荡产的赌徒,也暴露了希特勒狂热的权力欲,为了获取权力,他用民族命运做赌注,哪怕把德国输得精光。
有些学者认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独裁者兼军事统帅似乎都有类似的赌徒心理,尤其是外来的军事统帅——例如古代希腊联军统帅亚历山大是马其顿人,中世纪埃及军事统帅萨拉丁是库尔德人,拿破仑是科西嘉人,希特勒是奥地利人,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似乎是用别人的家产作赌注,没有后顾之忧。虽然赌博有输有赢,但是这类赌徒的胆略往往出乎常人的预料,辉煌的胜利更使他们倍受崇拜;崇拜者的心理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话:“远方来的和尚会念经。”
希特勒为什么选择倒霉的犹太人开刀?除了利用宗教情绪获取基督教徒的支持以外还有两个目标,一是领土野心——德国的东方邻国是欧洲犹太人最多的地区。二是反共——马克思是犹太人,第二国际领袖伯恩施坦是犹太人,1928年以前的苏联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都是犹太人,在第三国际工作的犹太人也不少,帮助中国建党的第三国际代表马林是荷兰籍犹太人(他最后死于纳粹的集中营)。
德国诗人海涅与马克思有忘年之交,也是就犹太人。海涅在1834年所写的论文《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表现了德国诗人的哲学才能,他用诗人的观察力揭示了德国民族性格和特殊的民族心理,所以对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有更加深刻的分析,从而推测德国的未来:
“德国人比起拉丁民族来说毕竟是好复仇的民族。……德国人在憎恨时也是唯心主义者。……我们憎恨敌人内心深处的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他们的思想。……我们德国人憎恨得彻底,憎恨得持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第二篇)
“自然哲学家之所以可怕则在于他和自然的原始威力结合在一起,在于他能唤起古代日尔曼泛神论的魔力,而在这种泛神论中唤醒了一种我们在日尔曼人中间常见的斗争意欲,……基督教……固然在某种意义上缓和了日尔曼粗野的斗争意欲,但仍未能摧毁它;……德国将要上演一出好戏,和这出戏比较,法国革命只不过是一首天真无邪的牧歌。”(前书第三篇)
1870年的普法战争和1914年的世界大战都证实了海涅的预言。海涅的预言着眼于“日尔曼泛神论的魔力”,自然哲学和泛神论虽然都是“日尔曼斗争意欲”的心理根源,但是它们没有把“日尔曼斗争意欲”发挥到极至程度。所以海涅预料德国的战神只是“身披铠甲,头戴战盔,手里拿着矛枪的智慧女神。”后来,希特勒把德国自然哲学偷换为“种族哲学”,同时,日尔曼泛神论塑造的战神变成唯一的民族偶像——国家元首。希特勒是否读过海涅?别人不得而知,犹太人海涅的书完全销毁,德国人再也听不见海涅100年前发出的善意警告了。
希特勒的选票从哪里来?——三权分立为什么失去作用?

1924—1928年的德国已经渡过了战后的低谷,经济开始复苏。由于在魏玛制定的共和宪法生效,所以1925年以后的德国被称为魏玛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是旧帝国的末代司令官兴登堡元帅,他对于帝国旧军人的顽固势力和战后新兴党派都能宽容,所以暂时维持了社会各种力量的平衡与稳定。在此期间,希特勒依靠纳粹党内旧军人的效忠,在德国军队里扩大了影响。
从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萧条打破了德国的各派势力的暂时平衡,到了1932年,德国登记失业人数超过600万,工人阶级分别投入共产党和纳粹党两个激进阵营。可惜那时苏联仍然贫穷,对于德国工人的吸引力不足,纳粹党放弃了与大企业主对抗的政策,争取到大资本家的支持。纳粹党的影响迅速增长可以从选举所得票数看出——在国会议员的选举中,纳粹党得票数为1928年80万,1930年640万,1932年1375万,从一个小党变成国会第一大党,但是纳粹没有得到超过半数的国会席位。在总统选举中,希特勒在1930年得票650万,1932年第一轮得票1150万,第二轮希特勒与兴登堡对决,希特勒得票率不足37 %,堡兴登得票率超过了63 %。
1933年1月底,兴登堡总统下令组织联合政府,由希特勒任总理,前任总理(德国最大的联邦普鲁士国家专员)巴本任副总理。这时发生了很难解释的变化,德国共产党提出对巴本的弹劾案,这个议案立刻得到纳粹党的支持,组织联合政府的总统命令被国会的决议推翻,总统下令解散国会。3月5日新一届国会选举揭晓,共产党得票上升,成为国会第二大党,这也许是共产党弹劾巴本的目的。但是纳粹第二号人物普鲁士内政部长戈林在2月28日炮制了“国会纵火案”,诬陷纵火犯是共产党,戈林立即下令搜捕共产党人,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新国会的共产党席位上空无一人,社会民主党的席位也有许多空缺,纳粹议员占据了国会的绝对多数席位。
纵火犯选择了对纳粹最有利的时机——如果早两天放火,共产党候选人会因为破坏选举的罪名而被取消资格,这部分选票可能转投给社会民主党,对于纳粹不利;如果晚两天放火,共产党候选人已经成为议员,要经过国会批准才能逮捕,也对纳粹不利。——国会纵火案的策划者和受益者显然是纳粹。国会纵火案的审判拖延了一年,最后宣判被诬告的共产党领袖无罪释放,但是在这一年间的政局变动已经不可逆转——
1933年3月,国会通过了纳粹党起草的《消除人民和国家痛苦法》,它把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说成是人民和国家的痛苦,为了消除痛苦,就把国会的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批准对外缔约,批准国家预算等)一律授予纳粹内阁,总理希特勒集大权于一身,成为“合法的”独裁者。同年4月,中间党派掌权的9个邦政府和邦议会都被希特勒总理派来的纳粹专员强行接管,理由是这里发生了动乱,德国从此由联邦制变成中央集权。希特勒5月下令解散一切工会,6月宣布社会民主党为叛国分子的组织,7月,纳粹以外的其它政党一律“自动解散”。10月,希特勒宣布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这个政策在11月12日的公民投票中的支持率为95 %,同时举行的国会议员选举中纳粹候选人得票3900万张,占据了国会的绝大多数席位。
德国人为什么崇拜希特勒?——为什么相信纳粹圣经?

退出日内瓦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的政策符合德国民族复仇主义者的愿望,也解除了德国军队重新武装的限制,希特勒由此得到军队各级指挥官的拥护。
曾经为创建纳粹党立下功勋的“冲锋队”这时已经成为拥有250万成员的第二武装,但是居功自傲的冲锋队领导人罗姆是希特勒的潜在的竞争者,希特勒早就让他更信任的希姆莱另外组织了“党卫队”。1934年6月底,希特勒召开一次冲锋队领导人会议,用突然袭击的方式逮捕了全体冲锋队领导人,随即枪决,又借机处决了纳粹内部的其他竞争者。随后希特勒在国会宣布:“在这个时刻,我要为德国人民的命运负责,因此我已成为德国人民的最高审判者。……我下令枪决这一叛国案的魁首,……让国民知道,任何人威胁到民族的存在……都不可能不受惩罚!”希特勒亲自宣布他自己是民族救星,拥有超越法律的生杀大权。
希特勒消灭冲锋队的果断行动被看作是大义灭亲,纳粹在民间的恶劣行径一概算做冲锋队的罪名,希特勒更加得到军队和人民的拥护,在党内的独裁者地位更加巩固。
1934年8月,兴登堡病死,希特勒接管了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的权力,成为“国家和人民的元首”。为此举行的公民投票顺利通过。
为什么德国人要投纳粹的票?他们为什么把希特勒看作德国的救星?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德国的国情不仅仅是生产力,还有沉淀在德国人思想中的历史——从日耳曼民族大迁移到基督教改革,从普法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从黑格尔到尼采。
在欧洲民族大迁移的各部蛮族里面,落脚在德国土地上的这部分日耳曼人和原属罗马帝国居民的混血较少(这就是希特勒所夸耀的“雅利安血统”),因此这里保留了更多的野蛮习惯,经济也比较落后,但是人们对于基督教的信仰更加虔诚。500年以后当然德国已经与欧洲一起进步了,他们的信仰仍然受罗马教皇的控制,在德国爆发的基督教改革也有民族主义的因素。德国古典哲学继承了基督教改革的传统,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又把“日耳曼世界”捧到天上,黑格尔的“上帝作品”到君主立宪制度为止。1870年以后德国统一,教派之争也从此结束,德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但是君主立宪制度好景不常,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皇帝被革命推翻,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也失效了。
希特勒读书不多,他从来不承认别人对自己的影响,只是夸耀自己的独创性和天才。喜欢哲学的德国人认为《我的奋斗》里面的雅利安血统主义继承了黑格尔《历史哲学》里的日耳曼民族主义;希特勒哲学虽然简单粗糙,却正好是大部分德国人容易接受的下里巴人。这个时代的德国人也接受尼采哲学,只不过希特勒用流*氓式的狂妄代替了尼采学者式的傲慢,尼采的“超人”是无权者的幻想,他晚年才发生了歇斯底里;希特勒是“超人”式的现实偶像,他掌权后歇斯底里可以随时发作。
《我的奋斗》的发行量比德国有史以来一切哲学著作销售量的总合还多,到1933年,《我的奋斗》已经再版66次,单在1940年就销售了600万册。
德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1900—1980)是犹太人,1934年移居美国。弗洛姆属于法兰克福学派,这派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继承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心分析方法,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中的多元化进展。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有如是说:
“个人无价值的观念,个人之在根本上不能自立,以及个人之需要服从外在权威,这一切也是希特勒理论的主题,可是希特勒理论的主题却不强调自由与道德的原则,而自由与道德的原则却是新教(基督教)的产物。
“人类失去了自动行为的能力,是法西斯主义可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根本原因。确定民主制度与法西斯主义之间区别的真正意义,只有一个方法。民主制度是一种创造经济、政治、及文化的条件,以便可以充分发展个人的制度。法西斯主义则是个人服从外在的目标,以减弱个人个性的发展。
“希特勒及具有和希特勒同样人格结构的德国人民,都认为任何相信战争会取消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在扯谎。……”
在《人格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弗洛姆说:“……大多数的德国工人的人格形态,都具有服从权力的人格特性。……这些人格特性包括有虐待狂和被虐待狂;纳粹的意识形态一方面可以引起这些特征的喜欢,一方面也加强了这些特征;于是新的人格特征变成有效的力量,帮助德国帝国主义的扩张。”
弗洛姆在《精神分析与宗教》里说:“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图腾崇拜吗?有很多。我们如果想理解像法西斯这样的体系为什么会占据千万人的心,他们何以准备为原则而牺牲诚实和理性……就必须考虑他们的取向中的图腾的和宗教的性质。”
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把德国的民族特色人格化,他认为偶像崇拜就是人格化的“图腾崇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权力人格”承认一元哲学的“必然”决定论;从宗教神学的角度来说,“权力人格”崇拜“前定”的权威;所以信徒们接受一个绝对权威人物的支配。——弗洛姆当然读过海涅的论文,也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他继承了海涅对于德国民族的心理分析,也注解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无个性”的阶级分析,不幸数百年来德国人民多次陷于欧洲战祸,战争毒害给民族心理留下深刻的伤痕。
德国人变态的宗教狂热与民族自大狂热被煽动起来,成为投入一场战争的兴奋剂,这是发动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可缺少的准备。相对而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为人们准备的战争兴奋剂显然效力不足,因此意大利人民觉悟较早,他们在1943年7月推翻了墨索里尼。在战争中意大利人付出33万生命;德国人民一直奉陪到底,付出了800万生命为希特勒殉葬。
按照弗洛姆的“社会人格”的观点看来,战前日本人的“权力人格”特征比德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权力人格”的由来有历史根源,那就是德国和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较晚,经济发展速度反而较快,民主传统较少,封建主义和政教合一的习惯残余较多,所以对外侵略政策和国内的强权政治都得到支持。

这就是原因!还不够仔细吗?说到底就是特殊时代早就了特殊的希特勒。

上一篇:毕业论文插画艺术

下一篇:钢表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