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论文题目
潘先生论文题目
分类: 草堂话谱
潘光旦撰序的《王氏宗谱》
潘光旦先生是我国现代家谱学的创立者之一。他书房里那一副很有名的对联“寻自身快乐,光他姓门楣”,我拿来当作了座右铭。潘先生出梁启超门下,学贯中西,率先对家谱学史予以梳理,并从家谱与宗法的关系、家谱的效用、家谱方法论三个方面提出了新的家谱学理论。读他的文字总有一种睿智让我惊喜,总有一种哲理让我叹服。有时候看到不谋而合的地方,还会有一种荣幸——原来潘先生也是这样想的。
在旧书店里看到这部多达四十册的修于民国三十六年的三槐堂木活字本黄冈《王氏宗谱》首册前面的序言时,就觉得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序为手书上版,应是油印,且为现代白话文。看多了木活字本的旧家谱,看油印本就会耳目一新,这毫不稀奇,但旧家谱中白话文且分段并标点的序言并不多见。翻到后面,落款为“民国三十六年五月二日国立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潘光旦敬撰”,那份惊喜就无法形容了。
王氏为湖北黄冈望族,始祖贞一,字坚珉,源自太仓,至宋迁江西饶州府,明洪武初茂材,历任黄郡司马,治绩丕著,大协民心,遂占籍黄冈,后裔散居黄冈各处,尤以赤山潭为大宗。这个家族仅从入清后的十世算起,在谱中《科名录》记载进士就有一十四人。入民国后,毕业于黄浦军官学校、北海警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江西将校讲习所、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湖北官佐子弟学校、湖北警官学校、第四集团军随营军官学校、东三省讲武厅、中央军校、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及各大学者更是指不胜屈。如请潘光旦先生作序的子寿,名康,就毕业国立西南联立大学,其时为北平清华大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先生在序中说:“清华研究所同学王君子寿,最近谈起他的父亲,觉民先生,主持族中修谱事将近告成,要我写一篇序文,正式的序文我不便写,因为谱稿远在黄冈,我无法看到,没有依据,子寿所交阅的以前若干次修谱时几篇序文以及子寿所转述的一些话是不够作依据的,不得已,与子寿商量,写了一篇关于家谱的意义的文稿,作为代序”。
潘先生的这一篇《家谱还有什么意义?——湖北黄冈王氏家谱代序》的论文,后来收录于《潘光旦文集·第十卷》。他在序中提出了家谱的七个意义:
一、尊祖;
二、敬宗;
三、收族或联族;
四、婚姻严姓氏之防;
五、选择官员;
六、爱重门第;
七、选择婚姻。
然后逐一分折,认为不合时宜者大可放弃或改进。在第三条“收族或联族”,他说“收族的意义,与尊祖一样,也还是值得保留的,……应有一个限制,即亦应以真有血缘关系以至于确有实际的团体生活关系者为度。前此大姓人家喜欢编制所谓《通谱》的,凡属同姓的派系,照单全收,不特不问是否同出一源,且不问是否属于传统的所谓汉族,于是,即就王氏而论,其间于姬姓之王而外,更有赐姓之王、易姓之王、虏姓之王,甚至于连带有王字的复姓,如王官、王孙之类也一并网罗在内。为了实践收族的至意,作此种努力的人,可以说是其志可嘉,其心可谅,而其愚妄为不可及了”。想起前些天与上林兄在金华参加“寻根文化研讨会”,就餐时坐在我旁边的正好是“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理事长王听兰先生,他们正在编绘《中华王氏统宗世系图》和编撰《中华王氏大通谱》,他们的“中华王氏文化研究中心的会员已经复盖全国23个省(市),形成了一个有效的团队”。听说我手上有不少王氏家谱,说以后一定要跟我联系。对王先生这样执着的热心人,我一直是敬重的,我在答应他的同时,提出了“姓氏的来源各异,你们是怎么来分辩各支的派系的”这样的问题,后来不知谁转迁了话题,没有再讨论下去。我想,王听兰先生们也许就是潘先生所说“其志可嘉”的那些人,他们的努力,与潘先生所说的那些前辈们似乎一脉相承。
潘先生又说:“四种比较新鲜的意义或功用值得分别提出:一是培植所谓谨始怀来的优生意识;二是增进个人对于一己品性的认识;三是帮助人类遗传的研究;四是在史学中多确立一个专精的部门。”并设计了如何实施的方案,但自己也承认:“上文所论的种种意义,一时当然还说不上,事实上,在流行的家牒里,无论中外,能兼筹并顾到这许多意义的怕是一种都找不到”。所以,潘先生又寄望:“我更相信,将来的家谱,包括黄冈王氏,下一次的续修本在内,一定可以把上文所论的若干意义逐渐的表达出来”。
恐怕要让潘先生失望的是,到目前为止,能接近以前旧家谱质量的新修家谱也难得一见,更不要遑论新修谱能超过或有所改进了。
潘先生在后面又提到了在黄冈的其它王氏,他说:“黄冈王氏不止一族,其中著称的派系不一而足,从《明史》、《黄州府志》和《黄冈县志》所可考见者,有明嘉、万间户部尚书王廷瞻之系……”,巧的是,记载王廷瞻世系的黄冈《王氏宗谱》我也藏一部,与王子寿家族的王氏同时成谱,也是民国三十六年的修本,共五十册,为孝友堂木活字本,这个家族当地称为“赤膊龙王氏”,也是元末自江西饶州府迁来。
潘先生的这一篇《家谱还有什么意义?——湖北黄冈王氏家谱代序》论文,学者、专家看过的怕是不少,但又有几位看到过这篇序原出处的黄冈《王氏宗谱》呢?潘先生的序多达四千余言,序虽不必因谱而传,但家谱因序言而成名谱,却也是事实。
分享:
求“宽容是放纵”辩论的材料和陈词,立场要坚定!
原本我不想谈这个主题,象是坐在教室是做语文题目似的,很是别扭。见有人进来,自已也跟着进来,是为凑个热闹。只可惜我没有规范坐的习惯,干脆选一张背对讲台的桌子,任意作点文罢。
题目是“宽容与放纵”,为了好论一点,文中多加个词:“不宽容”。
既然行为不规范,“宽容”与“放纵”及“不宽容”之间的关系也不会规范到哪里去,就象小孩子玩橡皮泥,让它们在手里变变形,即使是说正常的,也多少让它不要太正常。顺便也让简单的变得复杂点,复杂的变得简单些。
一论、宽容比不宽容好。
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也是很简单的词意运用,可偏偏大人物也做不到,甚至一个国家也做不到。一例:秦始皇是个大人物,百姓家里有铁器都不能宽容,偏偏这些没铁器的就把他的江山夺了。二例:日本有个“脑库”,初见介绍时以为是什么大科研机构或首脑机构,了解后才发现,是些民间小研究组织,全国到处都有,日政府是不仅宽容它们存在,并大力支持。你也别小瞧了它们,这种组织日本全国到处都有,研究什么的也都有,比方说研究打中国的,就不知有多少处,要真与中国打起来的话,它就会发挥大作用了。日本简直是在搞一场人民战争,想必是侵华时从中国学去的,而中国去却忘记不会用了。
二论、宽容等于放纵。
《左传》:得胜将军救败军落水者反而被俘;中国宽容送归日本高级战犯实是放虎归山,再次让其举起侵华宣传的大旗;现在对于偷盗者,多用罚款释放,反而偷抢猖獗。忆想织金旧县长王佐,凡有偷抢行为者,不论罪之大小,皆重罚,每时县城平安,夜晚可开门而睡。四例说明,凡偷抢者,凡侵略者,对其宽容即是放纵。
三论、放纵比宽容好。
评论一个社会的好坏,不是看其名称,而是看对人的解放程度。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的解放过程,即从奴役到半奴役,从半奴役再到自由的过程。所以,社会发展的学问,就是人类解放而走向自由的学问。为什么呢?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就是人,人被捆绑了如何发展社会?而封建社会对于奴隶社会来说就是对人的放纵,资本主义对于封建社会来说也是对人的放纵。社会对人的关系就是:宽容比不宽容好,放纵比宽容好。中国最发达的两个朝代汉唐,就是对百姓最为宽容甚至于接近放纵的时代。
仅举以上。表面看不宽容、宽容与放纵都很简单,但又有几人能做到?就以第三论来说,社会发展到今天,就经历了几千年。可见能运用好这三个词,就是很大的学问。
读了张福贵《宽容的道德哲学——兼答贺仲明先生》(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一文,很高兴看到我和他之间对《潘先生在难中》文本意义上的理解已基本达成共识,也就是说,这场讨论应该可以结束了。然而,正如张先生所意识到的,我与他在作品理解分歧背后寓含的是知识分子问题上的深刻对立,这种对立不单是个人之间的,而是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我觉得还有必要对张先生所谈的知识分子道德问题谈些自己不同的看法。张先生的文章主要围绕着宽容来谈(虽然他在篇首曾声称“并不主张知识分子整体放弃作为社会良心和正义的责任”,但他的落脚点无疑是在知识分子应该“以无害于他人和社会为底线”,要求整个社会对“平凡甚或平庸”进行宽容。或者说,整个文章的观点与张先生曾对知识分子所做的界定形成了事实上的尖锐对立),因此,本文也集中于这方面。
张先生在篇首对宽容的阐述无疑是有道理的,宽容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现代精神,我们的社会文化需要培植宽容的心态和宽容的精神氛围。但我认为,讲宽容,需要强调两个重要的前提,一是看宽容的对象,二是宽容有限度。从对象而论,宽容应该首先是针对别人,而不是对自己,如果一味要求别人对自己宽容,而对别人苛刻,那样的宽容就成了自私和放纵的托词;其次,从限度而论,宽容不是纵容,不能失去必要的原则,例如一个人犯点小过失可以被宽容,但如果触犯了法律,就不应该以宽容来原宥了。所以,宽容固然是美德,但需要一定的警醒,它如果被滥用,就有可能会成为怂恿,或者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
宽容的限度问题张先生在文中已经提到,只是我认为还需要进行一点补正,即宽容并不排斥批评。就《潘先生在难中》而言,潘先生当然不是不可原谅的坏人,他的缺点也可以得到人们的宽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行为不能被批评,不管怎样,一个人或一种行为之所以需要被宽容,本身就意味着他(或它)是不合适的,只是其程度还在可原谅的范围之内而已。批评他(它)所存在的缺点,促使其更完善,更美好,不但不悖于人的美德,而且也应属于美德范畴——这也是我写文章与张先生商榷,以及众多对潘先生持批评立场的文章存在的理由。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也是张先生与我分歧关键之所在,是潘先生的行为究竟能不能够成为一种可以推广的知识分子道德要求。这在深层次上关涉到如何理解知识分子的概念以及当下社会知识分子的责任问题。
知识分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就当前而论,一般都认为知识分子至少应该有两种层面的含义,一种是职业知识分子,另一种是公共知识分子 。前者或者也叫技术知识分子,它不强求思想内涵,更多作为一种职业来理解,后者则具有比较传统的含义,更多强调其作为“社会的良心”含义。二者内涵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同,大众对他们的期待也不同。
张先生所谈的主要是职业知识分子层面的意思,他对潘先生的辩解和宽容要求也都是建立在这一层面之上的,以此而论,张先生的观点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张先生这一观点的存在前提问题,即:潘先生和我们所生活的具体社会现实究竟有没有达到张先生所声称的“充分职业化”要求?这个问题其实是不应该存在疑问的:无论是潘先生所生活的20世纪20年代,还是张先生和我们共同生活的现在,都还远远不是“一个充分职业化社会”。失去了这一前提,张先生将职业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主体期待的愿望也就失去了基础,他所对潘先生以及当前知识分子的“宽容”道德要求也就失去了合理性。
我们侧重谈当前的中国现实。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剧烈的转型中,强烈的贫富分化和不公正,腐败的泛滥,以及道德的诚信度的严重下降等,都迫切需要有人来承担批评的责任(尽管这一责任的承担还受到种种阻力,但绝对不应该成为逃避的理由和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知识分子超越职业限制,进行公共领域的社会和文化批评,应该是顺应时世的要求,而绝对不是凌空蹈虚的清高之谈。最直观地说,知识分子较之普通老百姓接受了更多的文化教育,生活更稳定,也有更多可以进行发言的场所,它没有理由逃避当前社会的批评和建设任务。从更高的角度上讲,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在任何时代都应该承担起知识传递和文化引领的双重职责,如果不能承担,那就是它的失职,其后果必然是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近年来,中国大众对知识分子不再抱有以往那么高的期待,其原因是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正丧失掉它的独立和正直形象,失去了自己敢于抗击黑暗、为弱者代言的优秀传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前社会文化的许多弊端,与作为社会文化主体成分的知识分子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自律下降有直接关系。比如我和张先生都身处其中的高等教育界,以往应该是属于比较廉洁自律的地方,人们对它也保持着比较好的期待,但近年来,高校的腐败已经震动社会,高校知识分子形象也随之堕落。这一点,与张先生文章刊发于同一期杂志上的杨春时先生的文章就有所论及:“启蒙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消失了,变成了有知识的小市民——岗位知识分子,人类的良心失落,批判的声音消失。”
当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现实公共知识分子匮乏的格局并不意味着我们社会不再需要公共知识分子,相反,它对知识分子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它既要求知识分子承担社会启蒙和批判的责任,更要求知识分子在启蒙他人和批判他人之前进行必要的自我启蒙和道德自律。
张先生文章也谈到了“自律”,只是他的“自律”内涵不是对知识分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是以之作为排斥对知识分子进行必要道德要求的借口,他的“自律”与他的“宽容”是互为表里的——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张先生突然将宽容的内涵从个人道德行为置换为社会道德规范,提出“在宽容的社会环境中构成的道德自律才是至真的道德境界。相反,在不宽容的社会中依靠他律而建立的道德人格则不仅具有强迫性,而且包含有虚假的成分”,事实上就是将对他人的宽容要求转向了对当前知识分子的自我要求,“自律”,已经转化成了自我宽容。
张先生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自己的前提,即认为知识分子不应该承担“平庸”之外的责任,为此,他别出心裁地提出“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两个层面的概念,将知识分子的责任降低到“无害的平庸”层面。
从张先生论证的反复和巧妙可以见出他用心的良苦,然而,张先生的推论却有着太多的漏洞。首先,张先生对“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区分就颇为荒唐,无论是按照字面还是专业上的意义,这两个概念都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区别,更不存在遵守义务而不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我当然相信这不是由于张先生的无知,而是因为他太急于为他的“宽容”说法了,也就是说,他太急于为他的“知识分子”摆脱责任了,才会忽略了“义务”其实就是无法逃避的“责任”。其实,知识分子倒并非没有底线,但那应该是做人的底线,即不做违反人性的事情。至于作为知识分子的底线,它的“义务”就是它应尽的“责任”,无可逃避也无可选择。
其次,从“自律”和“他律”而论,张先生的区分也颇有问题。二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任何自律能够失去他律的前提,也没有任何他律不需要自律为基础。除非人人皆为圣贤,否则,失去了“他律”规范的“自律”,就会成为道德泛滥的代名词。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中,正如我们在前面分析的,知识分子正普遍失去“道德自律”,迫切需要社会文化重建道德规范,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如果真的照张先生所说的做,失去了外在的规范,失去了道德标准和约束力,中国的社会文化和知识分子道德将获得绝对自由,但也同时会陷入到难以想像的堕落困境。可以说,在张先生所对宽容和自律进行的推理和结论中,我看到我最初的担心已经成为了现实:“宽容”和“自律”,事实上变成了自我放纵和逃避责任的代名词。
我和张先生的分歧如此之大,反映当前知识分子文化的混乱和多元,我当然不可能勉强张先生赞成我的观点,正如我们不可能要求当前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成为公共知识分子——事实上,我自己也并没有达到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的要求,但我愿意以此为理想,而绝对不满足在“被宽容”的平庸当中,不愿意做一个当代的“潘先生”。而且,我也相信,这一想法肯定会得到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同,毕竟,至少就目前为止,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种文化,都不曾将知识分子道德定位在“平凡甚或平庸”的标准上,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知识分子会自甘于平庸。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文学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功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鉴赏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关键词:文学鉴赏;当代文学
一、传统与现代 教学 方法 交互运用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其实不然。以鲁迅《狂人 日记 》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入手。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 报告 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 总结 、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 留学 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 反思 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入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 文化 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
影像之于课堂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重视,其一是限制学生的 想象力 ,其二是难以体味文字之美。对于不喜阅读文字、只通过电影或其他艺术形式了解文学作品的学生而言,作品是以一种固化了的形象出现的,这就弱化了小说为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再者,电影与文学作品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转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改编,一部分图像无法或很难展示的部分必然会丢失,其他内容也会经由导演或编剧的理解产生一些“误差”,或增或减或变。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正是戏文专业学生发挥其专业特长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可引入比较的视野,在对改编的评价中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准。同时,老师也可指导学生讲文学作品自己改编成剧本,表演并制作成短片,既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为文学与影视教学之间搭起了合作的桥梁,不同课程之间若能相互沟通配合,让学生既不必增加学习负担又能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复杂,单一的教学方法通常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要综合运用讲授、范例、问题、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使之相辅相成。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设备也越来越普及,电影、电视、图片等不同艺术形式也应参与到课堂教学,通过与文学作品的互读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文学课程要与应用型专业的专业特征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金圣叹文学鉴赏主体论左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11-3010
2、夏丐尊文学鉴赏教学论辩证(上)王荣生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 科学版)1999-10-308
摘要:让今天的学生真正回到语文的世界,唤起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出高雅的读书品位和审美能力,方法主要有:创设课堂活动,营造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展开鉴赏;注重涵泳品味,紧扣语言,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突出感性体验,加强诵读,在审美思辨中学习鉴赏;设法调动情绪,注入激情,在情感的磁场中对话。
关键词:兴趣 师生互动 品味 诵读 激情
现在的青少年常常拒绝传统,追求时尚,观念功利,情感冷漠,在审美能力、审美品位和审美追求上有着鲜明的特征。他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读图听碟,游走于短信网文,对文学的经典斜目以视,对文化大师敬而远之,常以另类自喜,以愤青自居,视纯真为傻,看严肃为呆。对文学、对语文的兴趣已经近乎漠然,或许因为中考、高考,才把他们留在了中学语文的课堂里。如何让今天的学生真正回到语文的世界,唤起对语文的热爱?如何培养出高雅的读书品位和审美能力?这些问题都十分严峻地摆在了我们语文教师的面前,让我们这些以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为己任的语文教师不得不深入思考。
一、创设课堂活动,营造情境,在师生互动中展开鉴赏
通常对文学教学不感兴趣甚至冷漠的原因大致有三方面:一是阅读文本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是教学流程千篇一律,把动态的认知审美过程变成了静态的程式图解,造成学生对阅读教学索然无味,产生冷漠厌倦心理;三是面对应试升学的压力,教师把凝聚作者激情与心血的作品肢解为若干语言文字训练题目,也就很难勾起学生的阅读激情。总之,单一刻板的教学模式是产生冷漠心理的主要原因,而要改变这种心理状态,就要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努力改变单调的学习环境,不求巨细无遗、面面俱到的教学程式,力求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的教学灵动,加强双边或多边的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充满生机,促成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心境和阅读愿望。
二、注重涵泳品味,紧扣语言,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鉴赏
要让文学鉴赏真正得以落实,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形象的塑造需要语言,意境的构成离不开语言,作品的深意蕴含于语言。要努力去挖掘文字背后的空白,咀嚼词句内部的情味,由此拓展想象,领受涵泳的兴味,感受语言的魅力。
1.要品出语言所创造的有意味意境。文学的意义常常由意象、意境所表达。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常常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而意境则是作家主观情思与客体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文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认识意象,感受意境。
2.要品出力透纸背的言语内涵。文学作品的语言所表现的意义,并不是呈现在同一个层面上,有表层和深层之分,而文学语言的意蕴、意味和意境,有着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体味语言的丰富性是进行文学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姓“语”的体现。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懂得欣赏小说细节的深刻意蕴,学会揣摩话剧台词的潜台词,注意诗歌意象的意义指向,弄清 散文 语言的言外之意……
三、突出感性体验,加强诵读,在审美思辨中学习鉴赏
文学作品的魅力常常是在持续不断的反复中显现出来的。诵读的作用自不待言,但如何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滋味、读出独到的体验,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是我们应当很好研究的。
首先,汉语的音韵美、节奏美、韵律美,其感悟的最好方法是“读”。“读”是手段,感悟是目的。“读”不仅能对 文章 内容进行把握,更能对语言文字的诸多美进行欣赏、品评。问题是“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到读出一种美感来;由读出节奏、韵味到读出一种情感来。读出美感和读出情感是读的最高境界。在阅读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据言语对象的描述,以类似的情感体验,去领悟作者自我抒发或从旁描述的出神入化,把握作者内心所感的至真至诚,从而激发敏锐的语感。因此,这些就要教师设计出多种多样的“读”的形式,如学生读、教师读、专家读、默读、对读、齐读、范读、分角色读、配乐读、小组读、趣读、美读,读出层次,读出变化,读出韵味,读出个性,读出一片读的新天地。
其次,“涵泳工夫兴味长”。在文学欣赏中,不断地“涵泳”是达成欣赏目标的重要手段。从文学欣赏的意义上说,一篇作品的全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被某一阶段的读者读解完,只有在不断延伸的接受链条中,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逐渐被读者发掘出来。教学过程中注意适时提取学生熟知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温故而知新,便会获得新的审美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课,初中读时,对作品中情感的把握未必准确,也体会不深,到了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一定会在年轻的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读出生活,读出成长,读出思想。初读《项脊轩志》,未必能深悟那力透纸背的亲情,当他(她)学会了从生活的细节中发现真情,获得的美感一定有别于初读之时。因此,教学中可以把学生以往学过的文学作品进行复读性训练,使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 经验 。
再则,要注重个性化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要通过作品的语言,全面地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涵泳和体悟潜藏在作品中的内在意蕴和情趣,解除萦绕于字里行间的理趣、意趣和情趣,进行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情智整合与生成,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着力创设问题情境,注意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形成学生发现问题的沃土,在看似无疑处发现无限烟波。
四、设法调动情绪,注入激情,在情感的磁场中对话
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语文教学的诸元素——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学生、教师,都是离不开“情”的,可见,语文教学的活动恰似一个情感投入的“场”。很难想象缺乏情感的文学鉴赏活动该是多么枯燥索然。文学欣赏需要审美的能力,要审美,必须要有激情的燃烧。激情是体验文学韵味的情感支点,激情是体验文学趣味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可以说,没有激情,便没有审美;没有审美,便没有文学的教学。激情的表达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它有时是深邃,启迪思考;有时是诗意,激发想象;有时是幽默,调节气氛。激情充溢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空间,才是奔腾飞动的川流。
总之,语文的课堂需要激情,语文的学习需要兴趣,语文的教学需要活力,让我们用热情去照亮语文的课堂,用激情去点燃文学的火把,用互动去激发教学的活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培养学生文学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建筑与文学的焊接──论中国建筑的意境鉴赏指引侯幼彬华中建筑1995-09-2011
2、叶圣陶论文学鉴赏潘新和;语文建设2006-06-018
文学鉴赏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浅谈汉语言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3. 古代文学论文范文精选
4.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 汉语言文学论文作品范文
现当道文学作品中有没有比较偏一点的作品,就是不错的但是很少人写关于它的论文的,介绍一下
我在想,写自己不擅长的作品,为什么不写大众化的呢,这样写才会有对比性,而且我又不知道你的读过的作品有哪些,还不要小说,唉~我努力找一些吧,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茅盾文学奖作品
散文: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谈》
刘亮程的乡村散文都可以
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读之既启人深思,又引人入胜。
饱含激情,富有诗意,不时有警言妙语散布其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坠网劳蛛》
庐隐《海滨故人》
王统照《湖畔儿语》、《沉船》
王鲁彦《柚子》、《黄金》
上一篇:极限论文的题目
下一篇:的期刊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