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密陀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09:59

密陀僧研究论文

1、毕业论文的概念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地质专业毕业论文属于科技论文的范畴,它和其他科技论文一样,是一种综合性的应用文体,它除了说明、记叙外,还要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2、毕业论文的种类

毕业论文也叫学位论文,它是为获得某一学位而写的。按获得学位的高低不同,毕业论文又可分为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学士论文。我们这里只讨论学士论文。按照论证方法,毕业论文又可分为立论性的和驳论性的,前者以论证正面观点为主,后者则以反驳反面观点为
主。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要求和原则

1、目的

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适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的某一问题,锻炼自己独立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以及通过论文解决某一学术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学术论文打下基础。同时,撰写毕
业论文也是一种学术交流手段。

2、要求

毕业论文也和其他科技论文一样,首先要求有独创性。即要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白己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其次,主题要突出,论点要鲜明。在确定论题时首先要确定论点,因为论点是论文的灵魂。第三,材料要丰富可靠。后者很重要。如果选用的材料是虚假的,那么前提条件不真实,得出的结论就很难正确。第四,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第五,语言简洁、概念明确。如果语言拖泥带水,概念模糊不清,其意义就很难表达出来。

3、原则

常言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撰写毕业论文应遵循如下原则:①正确性,即论点正确,推理数据可靠;②客观性,即遵重事实,不感情用事,不凭空想象;③公正性,即要有科学态度,在选材时不能只选择印证由己观点的材料,而将相反的材料统统舍掉;④确证性,即得出的结论确实可靠,经得起验证和反驳;⑤可读性,即语句通顺,文笔流畅;⑥保密性,按国家规定应予保密的内容,未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不得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三、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

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应遵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阶段。

1、熟悉环境

所谓熟悉环境,就是要对你所工作的区域的地质概况、前人工作程度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其方法有:①认真查阅有关地质图、广泛阅读已有的地质资料;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初步的野外踏勘,掌握该区地层、岩石、构造特征,矿床类型及地下水出露情况等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选题。

2、确定论题

确定论题也即选题。选题是决定论文成败的关键,可谓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对于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其选题原则有:①要有创新勇气和开拓精神。即要敢于探求新理论,提出新观点、作出新解释,还要注意观察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寻求新规律、得出新结果。②应选择那些具有科学价值的题目。③应选择对国民经济有一定使用价值的题目。④要考虑到我国的资源特点和现有生产力水平以及地理环境等情况。例如在某些交通极不发达的地区,即使发现矿床,由于生产力水平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这些矿床也只能是“呆矿”。⑤要选择新课题。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地查阅一些资料,以免选择那些早已被证实了的课题。⑥要量力而行。题目有大有小,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多,不易论述清楚,易于失败。如《论中国板块构造》,如果全面论述,可以写一本很厚很厚的专著,显然不宜选作毕业论文的题目。而象《内蒙哈尔哈达膝折构造研究》,这样只局限于某个点上的题目却有可能写好。但是,选择的题目也不能过小。题目过小,轻而易举,反映不出水平,不利于锻炼。⑦要选择有兴趣、有基础、有资料、容易展开的题目。如果你很喜欢构造,那么你就不要勉强选择矿床的题目。

一般情况是老师出题,但也可以经过老师批准,自己选题。题目确定后,紧跟着的工作就是广泛搜集资料。

3、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时应注意:一边搜集资料一边思考问题,每当发现了新问题首先要问个“为什么。”这样,搜集资料的过程也是研究问题、思考钻研的过程,同时也是自己观点形成的过程。②要围绕自己的题目、分清主次,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使搜集来的资料象一堆乱麻,捋不出头绪。由于毕业实习时间短,所以应尽量搜集那些最重要的、关系最紧密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③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应注意采集标本,并用素描图和照片把那些具有特征的地质现象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对证明某个问题具有无可争辨的权威力量。④了解文献检索,掌握更多的文字资料。

4、列出提纲

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就可以按照论文的组成部分列出一个尽可能详细的提纲。列提纲可以帮助作者从全局着眼,树立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明确层次和重点,便于分析和对比。列提纲之前,应首先确定你所选用的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见后而介绍)。

5、材料取舍

选材时,应先将你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类,然后把无关紧要的材料全部舍去。有些同学觉得材料得来很不容易,现在要把它们弃之一旁实在可惜。但是为了突出重点,使文章简洁精炼,不能不舍疼割爱。

6、拟写草稿

拟写草稿时应尽可能把所有通过取舍选出来的材料都写进去,这样比写好后再找材料往里填要好得多。同时,要把所用的图、表和照片整理出来,编好号码准备放入正文。

7、删改、定稿

写完初稿,经过反复修改后才能定稿。修改时,注意不要让宝贵时间用在说废话上。《文心雕龙》上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褥为巧”就是这个道理。要将那些写上不能增辉,去掉并不失色的词、句尽量删去。有人提出在定稿时要做到:“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科学与美学相结合。”这就是说,语言文字要讲求文学性但又不失严肃,字迹要清楚端正,版面安排要讲究艺术性。誊写清楚后再把所有的图、表和照片放入相应的位置。

8、准备答辨

论文写好后并不是大事完结,还要对所论述的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思考,准备论文答辨。

论文答辩是撰写毕业论文的最后一环,通过论文答辨进一步检查作者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理论基础、有创造性的见解、有充分扎实的理由。

答辨会上,审查委员会提出问题,作者可以略作思考后再作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一般是在本论文所涉及的专题范围之内,而不是整个学科全面知识的考核。如论文论述的是某个矿床的成因,那么所提出的问题也只在矿床这个范围内,而不是整个地质学科。

第二章 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形式决定于内容,而内容又通过形式得到表现。科技论文有自己的写作方式和体例结构,但这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许多部分组成,而对于每一篇文章来说,也不是所有部分都应该具备,毕业论文一般较简单,它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题 目

毕业论文的题目必须简洁朴素、涵义确切,要能把全篇的主要内容,研究的对象、解决的问题,或是所研究的某些问题之间的关系,直接了当地表达出来,不得涵蓄隐晦,让人琢磨不透。对于地质专业的论文,其题目要求简单、直观、清楚。一个好的题目,应该给读者提供一些淮确的信息和情报。一般来说,题目以陈述式或提问式的较多,它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例如《云南个房大坪子首次发现密陀僧、铅黄及铅丹共生》。读者看了题目就会产生阅读全文的欲望,想看一看这三个矿物是怎样共产的。再如《对<球自转与全球构造>一文的质疑》,一看题目就知道作者是一个地质力学的反对者。那么他究竟提出了什么质疑?他自己有什么新的见解?请看全文。

在含有古生物名称的题目中,一般应将其学名写出。例如《河北邢台地区Basilicu(Basilla)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如果一个题目不足以概括论文的内容,也可采用加副标题的办法,加以补充。

有的老师要求写出英文题目,因为题目一般都是短语,所以其中的题目多用V-ing形式。

值得提出的是,在写论文题目时要注意节省用字,可要可不要的字应尽量删去。例如:《中条山地区北段绛县群和中条群变质岩原岩建造的特征及铜矿赋存条件探讨》。这个题目用了三十二个字,显得冗赘。如改为《中条山北段绛县群和中条群原岩建造特征及铜矿赋存条件》似乎较好一些。还有一些题目为了招徕读者,故作玄虚、夸大事实、题文不符,这是一种不良作风。如果文章讨论的是内蒙古温都尔庙地区板块缝合线特征,而论文却冠以《内蒙古板块构造研究》,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摘 要

科技论文一般附有摘要,毕业论文对此也有要求。摘要的特点是简短扼要、并能独立存在、独立吏用。它的作用是用精炼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原因和重要性,通过这项研究工作己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以及这些结论的意义。

摘要分情报性摘要和资料性摘要。一篇好的摘要应使读者不看正文就能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和观点,从而决定是否有必要再看正文。

摘要放在正文之前,题目之下。摘要一般用第三人称,不分段,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于摘要是否属正文的组成部分,现在尚有争议。从情报检索意义上讲,它可以单独使用,因而是独立的。但从论文的结构上讲,它又确实是论文的组成部分。本人倾向于后者。

下面是《我国“滹沱”与“震旦”地层关系问题的初步探讨》(《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一文的摘要,不一定就是范例,写出来供读者参考。

本文回顾了我国前寒武纪地层中“滹沱”与“震旦”关系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阐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此问题研究取得的进展。作者认为:
一、华北地台内部“滹沱”与“震旦”地层关系可初步肯定为上下关系;二、华北地台边缘及以外地层,随着对其“震旦”地层的厘定,下伏滹沱群的基底变质岩系的全部或一部可能相当长城系和蓟县系。

三、引 言

有人说:“如果摘要是全篇论文的略影,那么引言则是科技论文的帽子。”因为引言要向读解者释论文的主题、目的和总纲。详细地说,引言应该包括以下内容:①说明本文所研究的区域范围及对象;②说明论文的主题和写作目的、背景和原因,③前人工作的程度;④本人做了哪些工作、引用资料的来源;⑤有时间性的工作则要写明工作期限及时间。

例如《中条山北段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特点和中条群铜矿赋存条件》一文的引言是这样写的:

本文所讨论的范围是北纬35°12′20〃以北中条山地区下元古界绛县群和中元古界中条群的变质岩系。该区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之一。笔者试图在变质岩原岩类型恢复的基础上,对绛县群和中条群变质岩原岩建造特点及其演化和中条群铜矿赋存条件进行探讨。
文中的地层划分均采用孙大中等同志1978年提出的划分方案(表1)。

四、正 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论文是否能做到材料和观点的统,是否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关键在于正文的谋篇布局、逻辑结构和论证方法是否合理、得当。

1、谋篇布局

前面说的综合、分析、取舍和列提纲都属于谋篇布局的范畴。

2、逻辑结构

论文的逻辑结构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因为从根本上说,它是由论文讨论的对象的整体与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作者本人的文字和逻辑修养的素质决定的,论文讨论的对象不同,作者观察的角度和认识深度不同,形成的逻辑结构也不同。一般地讲,论文的逻辑结构可分为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和合式结构三种。

①纵式结构。其特点是论文的总论题是纵向展开的。常见的有:a.时间顺序,即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如记叙一次实验,在不同的实验阶段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实验步骤。b.事理层次,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层次展开论文。如《燕、辽、吉、苏、皖北部的震旦系》(《河北地质学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一文。作者在前言里就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北方有没有南方震旦系存在”?“然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紧接着在第二、第三部分里,作者分析了“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原因。第四部分中,作者通过地层划分与对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北方不但有南方震旦系存在,而且分布相当广泛。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②横式结构。其特点是把论文的总论题展开为几个分论题进行讨论。常见的有:a.空间分布,即论文是按照论述对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来展开的。如《北京昌平县十三陵——下庄一带推覆构造的基本特征》(《河北地质学院学报》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一文,就是通过分别描述不同地区推覆体的表现,来阐明该推覆构造的特征。b.组成部分,即论文的总论题是按照其组成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展开的,每个部分之间也可能有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以论证为主的地质论文大部分采用的是这种结构。如在以《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参见《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第26~32页)为分标题的论文章节里,作者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文展开:(一)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二)矿石的物质组成、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生成顺序;(五)矿化分带,(六)矿床成因及其形成机理;(七)矿床类型的认识。通过这几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作者关于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的基本观点。(何:序号原文如此)

在用横式结构安排文章时,应注意不要把认识对象的一切方面或一切属性不管是否必要,象开中药铺一样全罗列出来,结果便文章庞大杂乱,使人不得要领。

③合式结构。即以上两这结构的联合使用。其中有的以纵向为主,有的以横向为主。

3、论证方法

前面说过,论文的写法有论证和反驳,对于学生来说,很少用反驳方法,因此这里只介绍论证方法。根据它是直接还是间接地说明论题,论证方法又分为直接论证法和间接论证法。

①直接论证法。直接论证法是用事实材料或公正的原理直接论证论题的方法。其中又分为:a.典型材料直接论证法,即选用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极大鲜明性或代表性的事实材料来直接论证的方法。如要证明某条断层的存在,只要能找出擦痕、阶步、断层破碎带等断层的典型特征,就可以证明论证的观点。这种方法侧重于摆事实,而讲道理作分析则次之。b.完全列举直接论证法,即把所掌握的材料全部列举出来,以证明论证的观点。这种方法只在掌握的材料不多时使用。c.科学分析直接论证法,即只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材资进行科学分析而直接论证论题。这种方法侧重于讲道理,而摆事实次之。d.科学对比直接论证法,也叫类比法。即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本质属性方面的对比,从而确定这两类或两个事物在某一方面也有共同属性的方法。例如,中条群出现的变质岩浆岩,其原岩类型为拉斑玄武岩系。随着岩浆的演化,MgO减少而FeO迅速增加,演化曲线与日本的伊豆——小笠原弧中的宫岛拉斑玄武岩系相似。已知后者为岛弧(造山带)火山岩,从而可以推断,中条群的变质岩浆岩其原岩应属岛弧(造山带)火山岩。

②间接论证法。这种方法不直接论证论题的真,而是用观点和材料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论点的假,从而证明论题的正确。它可分为:a.反证法,即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观点的假,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真。b.排除法,当一个论点提出后,先假定它可能存在多种情况,然后通过分析,将假定的其他可能都排除掉,只剩下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就是要阐明的观点。例如在讨论某矿床成因时,首先提出几种成因可能,如沉积的、变质的和热液的。通过进一步工作,将前两种都排除掉,那么该矿床就是热液成因了。

在一篇文章中,上述几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也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如果能灵活地运用上述方法,那么就能大大提高文章的条理性和严谨性,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还有一种论证方法就是“图表说明法”,即用大量的图表和实物照片来阐明论证的观点,这样既可节省文字,又可帮助读者理解。文中凡需参见附录的地方都要注明,便于读者查阅。

一般讲,在正文的开头,应有“区域地质概况”一节,介绍一下工作地区的区域地质概况和大地构造位置,使读者对此有个简略的了解。如有篇文章的区域地质节一开头这样写道:“本区位于规模巨大的绍兴—江山和宁波—丽水基底断裂带之间的北东向上虞—龙泉震旦纪—古生代隆起带上,前震旦纪变质岩系长期裸露地表,缺失震旦纪—中侏罗世的沉积”(《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13页)。

五、结 论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结论就是树上的果。它是论文的逻辑发展和归宿。有经验的读者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只看论文的题目、摘要和结论。在以论证为主的论文中,结论就是作者观点的集中体现,也是论文的主题所在。如在一篇论证中条山铜矿成因类型的文章中,作者通过一系列摆事实讲道理,最后写道:“综上所述,中条山铜矿床应属于‘远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具层控特征。”这就是作者洋洋数千言所得来的最终结果。

写结论时,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用字力求鲜明、精确,不能含糊其辞、支支吾吾,更不能有第二种结论。

六、建 议

地质论文一般要提出自己的建议,提出今后应该如何做的方案。如通过矿床评价,作出矿区的远景规划;应该怎样布置钻孔等都属于建议。

七、致 谢

在你的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地质队同志的支持,这些都应在论文结束处表示感谢。

八、参考文献

论文里所引用的资料称为参考文献,把参考文献集中在论文的最后,组成参考文献表。论文之后列参考文献表:其一是沿用下来的惯例,其二是反映作者严肃的科学态度和研究工作的广泛依据;其三,当论文投寄到某个刊物的编辑部希望发表时,编辑人员要按照所列的参考文献表去查对有关资料,检查所引用的资料是否真实以及论述的观点是否早已被人所证实。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不列入参考文献表,而以脚注形式写在本页的下方。

关于参考文献的写法,目前国内外很不统一。不同的编辑部对参考文献写法的要求一也不尽相同。这里只介绍三种常用的写法。

1、编号法。即不论引用的是中文还是外文资料,均按照在正文里出现的先后顺序编成序号,然后按序号排在参考文献表内。如:

〔1〕Willis B.1907 Research in china V.1 Part1 233-236
〔2〕王竹泉1926太原榆林幅地质说明书
〔3〕Small R.J.1978 The Study of Land forms 226-238

2、姓名笔划法。即不按照资料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而按照第一个作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或笔划排列。其中,中文在前,外文在后;相同笔划者按照发表日期,早者前晚者后。如:

王日伦 陆宋文等 1980 中国上寒武系的划分和对比 中国震旦亚界 天津科学出版社
姜春潮 1957 东北南部震旦纪地层 地质学报39卷第1期
1980 An Introduction ot Ore Geology
n 1972 Ore Petrology

3、造句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不另外列出参考文献表,而是将所引用的资料以造句的形式写在正文里。如:“根据Carmichael(1972、1973、1977)提出的熔浆与矿物平衡条件计算方法,对玄武岩形成条件进行了估算。”“1977年Voder Jr.主编The Evolution of the lgneous Rochs中将硅酸盐液相不共熔列为重要的岩石成因”(《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最后谈一下参考文献的格式。一般讲,参考文献里要写出作者姓名、文章或书籍题目、发表年份、出版社名称、刊物名称及卷次和页码。其顺序为:

作者姓名→发表年份→文章题目→刊物名称→卷次→章节→页码→出版社名称。如:

Willis B.1907 Research in china V.I Part I 233-236
作者姓名 发表年份 书籍 名称 卷次 章节 页码

关于外文资料的作者姓名,有的把姓写在前,有的把名写在前。

建议,在写参考文献时,不论中文还是外文,除缩写符号以外,其他所有的标点符号均省略掉。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给印刷工人减少了工作量,二、使参考文献简洁清晰。试比较:

(何:因错码太多,略)

但要注意,用这种格式写参考文献时,每个项目之间应隔开一段距离,以示区别。

第三章 撰写毕业论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毕业论文的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和写作特点,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的风格也不强求划一。但地质专业的毕业论文毕竟不是文学作品,它应具备一定的、与其形式和内容相符的风格。概括地说,它应体现出十二个字,即清楚、确切、简明、直接、客观、朴素。科技论文不能含蓄、不能隐晦;不允许抒情,不允许夸张。有一篇毕业论文的草稿开头这样写道:“在娇阳似火的炎炎盛夏,我们第六实习队乘坐京沪线上的列车,来到了明眉秀丽的江南水乡啊!……”读了这一段,读者真不知道作者写的是抒情散文还是毕业论文。还有一位同学在镜下描述时运用夸张手法写道:“方解石的高级白干涉色象黎明的晨曦,角闪石的二级红又似天边的晚霞。显微镜就象万花筒,这里有一个花的世界;显微镜又象一个魔术师,它能在瞬息之间变化出一幅幅动人的抽象派图画!”这位同学有这么好的文学天赋,应该是一个文学家而不是玩石头的。除此之外,在措词上也应该注意。例如,在论文里和别人争论时,不要用苛刻的词句和狡辨的语气,在对别人的研究工作进行评论时,切不可推测别人的私人动机,更不能上纲上线推测别人的政治目的;对于能肯定的事实或结论,不要用“可能”、“也许”、“大概”、“或许”、“假若”等推测或假设的语气。还有一条很重要,即要实事求是、勤于动脑。有个别同学在写毕业论文时,拿来地质队或别人的资料猛抄,结果有三分之二的内容是抄来的。

二、过于相信权威

有些同学听到名家教授的意见,就当作公正的原理,不加思考,信手拈来,作为论证自己观点的可靠依据写入论文。这样做,其一是自己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其二,任何人的意见也只是意见,不能作为事实来论述。也许他的意见不正确,使你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主观臆断、夸大事实

在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不要想当然地进行推理、判断、揣测,甚至得出结论。为了避免主观臆断、得出错误结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不要把假定当作结论,②不要把未经证实的意见当作真实的。

在进行矿床评价、矿床预测、矿床储量计算时,更不能夸大事实,以免造成国家经济损失。

四、图、表、照片的处理

图、表和照片可以减少文字说明,帮助理解,但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反映一定内容的。不要把所有的图表和照片全堆到论文里,使论文成了图、表和照片的说明书。

绘图时要线条均匀,字迹工正,岩性符号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去画,不得随意编造。照片要选那些反差大、影象清晰、地质特征明显的。编号时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五、最后整理

前面说过,论文要讲究科学和美学的统一。论文写好后,要一字一格誊写清楚,把图、表和照片加上图注、表名和编号放入正文里适当的位置上。然后将论文钉上封皮,写上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使其美观大方,协调统一。

第四章 技术性问题

科技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地运用科技语言来表达学术思想。这些科技语言除专业术语外,还有公式、符号、图、表和照片等。这里选用一些最常用的符号、图、表,以说明它们在论文中的用法。

求漆画论文 好的多加分 急急急

浅谈漆画艺术的材料特征及其表现  摘要 漆画艺术可以认为是一种科学的风格审美,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艺术手法在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中的认识与表现。从漆画的材料工艺为切入点,从漆画艺术的整体材料工艺高度来寻找把握它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漆画艺术 审美特征 材料工艺 视觉艺术
  
  从原始社会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材质对任何艺术作品的成型与表现立体空间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单独提取材料对作品的表现的话,那就是材料本身的属性。不会涉及到作品的其他因素了。材料在艺术家创作过程当中,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视觉感受。就是材料本身对创作者的感受问题,它是艺术对材料本身属性观念的异化。不同的材料具有抽象性、具象性与延展性的含义,使人对材料的本身的意念化产生了联想,使材料在表现画面过程中就有了延伸度。
  漆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漆”为主要载体去表现画面,以大漆为主要的媒介材料进行创作,漆画是我国传统髹漆工艺与现代科学、现代艺术、现代工艺与现代材料的结合体。而材料是漆画艺术的根基,漆画是以大漆为主的各种材料制成的。自然造物给视觉艺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资源,不同材料体现出不同的质地,也会出现不同的美感,如日本、越南的漆画就是典型的代表。众所周知。漆画的物质材料是经过艺术家的仔细选择的,并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展现在画面上,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视觉作品。当我们在对漆画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针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和调和,各种各样的材料经过加工打磨之后,它们出现的美感是不同的。材料的选定对作者要表现的漆画观念有着很大的影响,一种材料审美语言的形成,离不开作者对各种各样的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审美特性不断选择物质材料。相反的,也影响着漆画的审美意识的产生,所谓“资质者,艺之贞也”。就是说的是材质的属性美问题。
  著名的漆艺艺术家乔十光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教育大系·美术卷·漆艺》书中就提到:“漆艺,它的含义很窄,限于漆”它的含义很宽。“漆器”“漆画”和“漆塑”。无论平面或立体造型,无论实用品和稀欣赏品,只要涉及到漆都是漆艺的范畴。显而易见,漆作为漆画中主要的材料来源,运用漆材料是漆画创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通常情况下。漆画中的材料可以使欣赏者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这种异样的审美是由材料本身所具有不同质地与外观引起的,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一幅好的漆画最大程度上取决于艺术家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和运用的适度,运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不但形成自身的材料美,还要与形式、内容相结合。同样材料的运用也应该是美的,经济价值绝非艺术价值在材料中的体现。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现在漆画的镶嵌过程中经常使用蛋皮装饰,蛋皮本是一种废弃的日常生活材料,在艺术家的手里经过艺术的加工处理成为上等的艺术材料,在蛋皮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上达到了质朴、粗旷的独特韵味。譬如在材料上近年来有人使用腰果漆、聚胺脂漆等等作为漆画的主要漆材料。合成漆也是漆画很好的物质媒材。既有高度透明的聚酯氨酯等化学漆的合理运用,也开辟拓宽了漆画媒材的使用范围,漆画用漆的透明性可根据作者与作品的需要自由调配。在配以金箔、银箔、蛋壳等。他们表现出来的漆画审美语言是不同的。可见,材质在漆画的视觉效果表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所呈现的闪闪剔透、古朴典雅、含蓄等个性内涵,这也是艺术家在追求材质与心境过程中的完美体现。
  大漆是漆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的作画材料。它的性能是极其独特的,它的质地深邃而富有光泽,拥有极好的流动性和粘合性。在漆画的材料中,作为所特有沉静、温和的属性——黑漆,它所在画面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是不容置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漆艺术便是黑色艺术。这是现代漆画所追求的。也是现代漆工艺所不可多得的,它更是漆画工艺的典型代表。黑漆温和沉稳的视觉美感就是通过水分在生漆中的作用而产生的,“磨”工艺是黑漆形成独特属性的重要手段,通过磨工艺慢慢的把黑漆中的蕴藏深沉的意蕴把打磨出来,再在上面与其他的入漆色进行搭配,呈现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金箔和银箔是漆画中的主要表面镶嵌使用材料部分,它被赋予华丽之美和闪闪发光的重要材料特性。由于受到材料本身的属性的影响,它的兼容性更加拓宽。其中金银材料有粗、有细、有箔、有粉、有点、有面等多种形式,使用的方式有干有湿、有飘、有洒、有揉、有吹等方式。这些工艺方式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由于金箔和银箔在使用的方式上采用像纸一样薄的材料,这必然要求运用贴的方式或平脱的方式等工艺制作。大大提高了工艺制作的难度。金粉和银粉的状态是粉状。这就大大拓宽了工艺的发挥性,作为调和剂来丰富颜色的内涵。
  蛋壳是在漆画创作中材料运用最多的一种,也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材料之一。由于它的“开片”美像陶瓷一样自然,在此基础上具有奇特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螺钿也是漆画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素材之一,由于它的晶莹和光亮无比的材料属性吸引大量的艺术家进行创作。螺钿不像蛋壳那样简单加工,贝类的加工工序是十分复杂的。在作画过程中,通常使用内层来贴到画面上,所以,它的光亮就能彰显出来。它经常使用在比较重要的部位,起到前后照应、增加画面氛围的作用。
  总之,漆画以独具匠心的艺术形象、极富魅力的特异材料和变幻莫测的工艺手段,以及某些特殊的表现形式,构成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性。而材料是漆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在漆画创作中不但考虑材料工艺发生关系问题,更重要的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构思问题。漆画的艺术意境美就在于注重传统材质工艺与现代绘画艺术的广泛融合,把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同所用材料工艺相结合,融会贯通,形成具有高价值(内、外)、富有现代意识的漆画艺术。这才是漆画艺术之美的关键所在。艺术家必须对材料不断的探究和运用,开阔思路,富于联想,把艺术构思、所需材料、工艺制作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具有现代时代特点的漆画作品来。 浅谈漆画艺术的前景—突破传统思维叛逆的继承   论文关键词:漆画 发展与创新 艺术作品的思想感情
  论文摘要:漆画是从中国古代漆工艺繁衍滋生出来并且结合了现代绘画形式而产生的新兴画种。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漆文化根基,漆画吸收了传统的漆器文化的工艺技法,发展到现在,面临着各种挑战,巫待突破。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的创新要用观念的转变开始,漆画艺术是创造,不是再现,更不是模仿。漆画的创新还要融入思想感情,有思想感情的作品要有艺术价值。 漆画是从中国古代漆工艺繁衍滋生出来并且结合了现代绘画形式而产生的新兴画种。以其独特的画面效果、丰富的肌理与新颖的材质表达,引起大众的好奇与喜爱激起了人们开拓审美艺术新领域的巨大热情。漆画中蕴含着古代漆工艺的辉煌体现出中国漆文化的生发起伏。新一代的画家应突破传统思维.叛逆的继承前人探索的成就,让举世瞩目的漆画散发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漆文化的根基深植于远古时期,漆器的产生以人类的物质文明和文化发展为基础。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装饰器物的需要孕育了漆器发生的胚胎夏商周时期,伴随着青铜生产工具的使用.漆器嵌玉贴金使生漆装饰艺术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油漆”制造技术的发明生漆装饰艺术体系日臻完善,漆工艺的发展突飞猛进最终迎来了秦汉时期生漆艺术的辉煌为中国漆文化的历史树立了一座高耸的丰碑三国至隋唐时期,是漆文化的消长时期它承前启后使漆器走上了向精品工艺美术品发展的轨迹,密陀僧、绿沉漆等工艺的出现就是这一时代的漆工艺发展的杰出成就而后来夹造像金银平脱工艺的兴起则迎合了时代逆转的风向:宋、元、明、清时期生漆精制关键技术的突破,把生漆工艺推向了极致。清末其工艺受日本和西洋画的影响各种纹饰相互结合绘画技法相互借鉴诞生出不少富有表现力的创新肌理体现着一定的现代绘画元素。
漆画是艺术和科学、绘画和工艺制作相结合的产物。漆画首先是画.其次才是漆首先是艺术然后才是技术首先是思想内涵,然后才是制作技巧。漆画之本在于艺术。漆画家既要重视工艺和材料的效果,又要重视漆画艺术的视觉感染力必须强调漆画的审美价值及艺术性。不能简单地应用材料也不能滥用材料和过多地应用镶嵌工艺给人一种近工艺远艺术之感。因此,提高工艺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该画种的绘画艺术性。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促进现代漆画创新式的发展。

创新从观念开始观念上的改变是根本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才能带来更大的突破。技术的进步会给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会带来观念上的冲击。人们习惯于把文化科学中最新的观念引用到艺术领域,这种新观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艺术的变革。漆画创作者要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创作经验每过一段时期重读自己崇拜的古今中外大师们的作品总有新的体会。但更重要的收获.是逐步发现他们的失足处,才感到真正跟上其步伐.更了解其探索的方向。从盲目崇拜到“叛逆‘’,是不寻常之路。教师起了承前启后之路前人的东西看多了,模仿多了进入了套路对眼前的新境界失去感受.更谈不上独立思考.岂敢怀疑老爷爷。画者应放眼世界吸取一切有益的表现手法和工具材料传统和外来的济济一堂,互相启示。漆画的作为新兴画种年轻一代应以创新为荣。
吴冠中先生说‘’叛徒”是贬词但艺术上,继承而后叛逆,是艰巨的创新。大树底下好乘凉因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来成了一片空地一代大师的盛名之下.往往牺牲了千千万万的画家。我们在传统中得益的,是启发我们在传统中失足的是模仿。模仿式的继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模仿中创新。
创新中融入感情。漆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段、表现方法,以及表现的材料、工具等等也就形成了漆画的特色,创立了现代漆画自身的艺术语言。漆画要发展技法也要不断创新但是诸多技法的创新不等于艺术的创新,艺术归根只能诞生于生活,对生活的有感而发有所爱而画画被情催发.几乎忘了技法。作品是作者与人民感情交流的产物,在人民中起共鸣这交流与共鸣应是艺术的实质。脱离感情的艺术是无生趣的是暗淡无光的,也是难以成荫的。 漆画之路是艰辛的.要求漆画探索道路上的艺术家们既要会拿来又要改造,创造要不断的往返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艺术起源于求共鸣漆画也不另外.要追求大众的共鸣就要不断的挖掘生活融入感情这也是绘画艺术的初衷

铅中毒,而后成名艺术家(双语译文)

How Important Is Lead Poisoning to Becoming a Legendary Artist?

铅中毒,而后成名艺术家?

A self-portrait of Goya being attended to by his doctor, 1820

《戈雅自画像——被医生照顾》,1820

For masters who used lead paints, such as Michelangelo and Goya, art was literally pain.

In 1713, Italian physician Bernardinus Ramazzini described in his De Morbis Artificum Diatriba a mysterious set of symptoms he was noticing among artists:

“Of the many painters I have known, almost all I found unhealthy … If we search for the cause of the cachectic and colorless appearance of the painters, as well as the melancholy feelings that they are so often victims of, we should look no further than the harmful nature of the pigments…”

对于使用铅制颜料的绘画大师,比如:米开朗基罗、戈雅,艺术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痛楚。

1713年,意大利医生纳迪诺·拉马奇尼(Bernardinus Ramazzini)[1]在其著作《工人的疾病》(De Morbis Artificum Diatriba)中,描述了他从艺术家身上察觉出的一些神秘的症状:

“在我所认识的画家中,几乎无一健康…他们多数都体质孱弱、面容苍白、多愁善感,其罪魁祸首就是那些有害的颜料。”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mak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aint and artists health, but it would take centuries for painters to switch to less-harmful materials, even as medicine gradually clued into the bodily havoc “saturnism” could wreak.

The 1834 London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 describes sharp stomach pains occurring in patients with no other evidence of intestinal disease, thus leading the authors to suspect that this “painter’s colic” was a “nervous affection” of the intestines that occurs when lead “is absorbed into the system.”

拉马奇尼是最早将颜料与画家的健康联系在一起的人之一。尽管医学逐渐发现并告知人们铅毒对人体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然而,直到几百年后,画家们才改用其他危害较小的颜料。

1834年,《伦敦医学与外科杂志》(London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描述了一种在病患中发现的没有肠道疾病伴随的剧烈的腹痛。于是,撰文的作者便怀疑“画家们的急性腹痛”可能是铅渗入人体后,肠道出现的一种“神经性疾病”。

Paints weren’t the only source of lead overdose in past centuries, though. Through the 1500s, lead was a common sweetener in wine, in the form of “litharge,” causing periodic outbreaks of intestinal distress throughout Europe. Occasionally, lead was even used as a medicine; the 11th-century Persian physician Avicenna’s Canon mentioned its usefulness in treating diarrhea. In the Middle Ages, lead could be found in makeup, chastity belts, and spermicides.

Though typesetters, tinkers, and drinkers of lead-poisoned wine fell victim to saturnism, the disease was perhaps most widespread among those who worked with paint.

不过,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并不只是绘画颜料中含有大量的铅。在整个16世纪,铅(主要是以铅黄[2]的形式)都是葡萄酒中的一种普通甜味剂。这就导致当时在欧洲间断性地爆发肠道疾病。少数情况下,铅还会被作为药物对待;11世纪波斯医生阿维森纳(Avicenna)[3]的《药典》(Canon)中就记载了可以用铅治疗腹泻。在中世纪时,铅还被用来制作化妆品、贞洁带和杀精剂。

尽管排字工人、炉匠和含铅酒类的饮用者深受铅毒所害,但中毒最广的恐怕还是跟颜料打交道的人。

The symptoms of this “colic” ranged, but they often included a “cadaverous-looking” pallor, tooth loss, fatigue, painful stomach aches, partial paralysis, and gout, a buildup of uric acid that causes arthritis—all of which resemble the symptoms of chronic lead poisoning seen today. In fact, the ailments that many renowned artists experienced didnt just prompt their gloomy works—they might have been caused by them, too.

Lead poisoning among historical figures is famously difficult to prove, in part because the condition was not known or recognized in most of their lifetimes. We can’t know whether the delusions, depression, and gout many Renaissance masters experienced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ir paint or just their physiologies.

急性腹痛患者的症状会时而改变,不过,通常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包括:脸色苍白、牙齿脱落、身体倦怠、剧烈腹痛、局部痉挛、痛风及尿酸累积引发的关节炎。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都像是患上慢性铅中毒后的症状。事实上,知名艺术家患有的病症不单促使他们创作了那些弥漫着阴郁气息的作品——病症的元凶也许就是这些作品本身。

众所周知,著名历史人物的铅中毒难以被证实。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平生的身体状况不为人所知或发现。我们无法确定那些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中出现的幻觉、抑郁和中风是由铅中毒导致的,还是只是缘于他们自身的生理机能。

Julio Montes-Santiago, and internist in Vigo, Spain, recently evaluated the existing evidence of lead poisoning among artists across five centuries for a new paper in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Based on the available descriptions of their materials and symptoms, history’s most famous sufferers of lead poisoning, he argues, likely included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Francisco Goya, Candido Portinari, and possibly Vincent Van Gogh.

近日,西班牙维戈市[4]的内科医生胡里奥·蒙特·圣地亚哥(Julio Montes-Santiago)研究了过去500年中艺术家的铅中毒现象,并对现存的相关证据进行了评估。这篇论文刊登在《脑科学研究进展》(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杂志中。蒙特·圣地亚哥指出,根据文献中对绘画材料和画家病症的描述,历史上最著名的铅中毒受害者恐怕包括: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5]、坎迪多·波尔蒂纳里(Candido Portinari)[6]及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Michelangelo in The School of Athens, 1509.

《雅典学派》中的米开朗基罗,1509

Michelangelo, for example, was painted into Raphaels fresco, The School of Athens, with a deformed, likely arthritic knee,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at, combined with letters from Michelangelo in which he complains of passing stones in his urine, suggests to Montes-Santiago that he might have suffered from paint- and wine-induced gout.

Many art historians think Van Gogh might have suffered from epilepsy and bipolar disorder, but Montes-Santiago argues that lead poisoning likely contributed to his delusions and hallucinations. The artist was known to have sucked on his brushes, possibly because lead has a sweet aftertaste. Meanwhile, other scholars have disputed the lead poisoning hypothesis, arguing that the root of Van Gogh’s distress was porphyria, malnutrition, and absinthe abuse.

蒙特·圣地亚哥在书中写道,在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派》中,米开朗基罗的膝盖看上去有些变形,似乎患有关节炎。另外,在其书信中,他也抱怨过自已尿液中的结石。这些资料让蒙特·圣地亚哥认为米开朗基罗很可能患有痛风,并且这是由其所使用的颜料和饮用的葡萄酒导致的。

许多艺术史学家认为梵高可能患有癫痫和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但蒙特·圣地亚哥认为铅中毒也许才是导致其妄想和幻觉的根源。传说梵高有吮吸笔刷的习惯,也许是由于铅有微甜的回味。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反对这种铅中毒的假说,他们认为梵高的忧郁特质是由紫质症[7]、营养不良和酗酒(苦艾酒)引起的。

Goya occasionally applied his paints directly to the canvas with his fingers, which Montes-Santiago argues is one reason he experienced problems like constipation, trembling hands, weakness of the limbs, blindness, vertigo, and tinnitus. In his famous 1820 self-portrait, Goya painted himself being embraced by his doctor.

Musicians Beethoven and Handel also might have been afflicted with saturnism, but not 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ir craft. Samples of Beethoven’s hair examined by the Pfeiffer Research Center in Illinois showed high lead concentrations, possibly as a result of the “high content of lead in the Hungarian wines that the musician drank, the repeated biting of his lead pencils, and lead-rich medicines prescribed by his doctor,” Montes-Santiago notes.

有时,戈雅会直接用手指蘸颜料作画,蒙特·圣地亚哥认为这可能是导致其便秘、手抖、四肢无力、眼瞎、头晕及耳鸣的一个原因。闻名于世的戈雅自画像创作于1820年,画中的戈雅依偎在医生的怀抱中。

音乐家贝多芬和亨德尔[8]大概也受铅毒所害,不过,却并非行业属性使然。根据位于伊利诺斯州的普菲佛研究中心(the Pfeiffer Research Center)的检测结果,贝多芬的头发样本中含有大量的铅。蒙特·圣地亚哥写道,究其原因可能“与饮用铅含量较高的匈牙利葡萄酒、经常咬铅笔及医生所开的富铅药物有关。

The best evidence for lead poisoning, though, exists for Candido Portinari, the 20th-century Brazilian painter of massive, neorealist murals. Portinari used paints that were similar to those used by Van Gogh and was diagnosed with saturnism after digestive hemorrhages prompted a hospitalization in 1954.

He was advised by doctors to switch materials, and he tried, but he ultimately returned to his old paints. He died at age 58 in 1962 after a bout of severe digestive bleeding.

然而,最确凿无疑的铅中毒患者莫过于坎迪多·波尔蒂纳里——这个创作大幅新写实主义壁画的巴西画家。波尔蒂纳里所使用的颜料与梵高的类似。他先是出现了肠道出血的情况,之后被诊断出了铅中毒。在1954年,他不得不进行住院治疗。

医生建议他更换绘画颜料,他照做了,但最终还是改用了以前的颜料。1962年,波尔蒂纳里又一次出现严重的肠道出血,之后便去世了,享年58岁。

Though some of the earlier artists may not have known abou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materials and their health, Portinari certainly must have.

尽管一些早期的画家并不清楚他们所使用的颜料与自身健康之间的关系,波尔蒂纳里却非常清楚这一点。

"Discovery of the Land" by Portinari, 1941

波尔蒂纳里的《发现新大陆》,1941

By the mid-1800s, the health impacts of lead had become clear. An 1836 book notes, for example, “The business of a Painter or Varnisher is generally, and not without reason, considered an unhealthy one. Many of the substances which he is necessarily in the habit of employing are of a nature to do injury both to the nerves and the inside.”

19世纪中叶,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了铅对人体的危害。比如,在1836年的一本书中就记录了这样的话,“通常来讲,画家和油漆匠的行当对人体健康不利,这点已有相关根据。他们对工作中不可避免要用到的材料也许感到习以为常,但这些材料却会对人体的神经及器官造成很大的伤害。”

According to Montes-Santiago, though, Portinari seemed to strongly prefer working with the lead paints, reportedly saying “They forbid me to live,” about the doctors who urged him to give them up.

“Sometimes, art hurts,” Montes-Santiago writes. “But it also can save.”

然而,根据蒙特·圣地亚哥的研究,波尔蒂纳里似乎十分偏好使用铅制颜料。据说波尔蒂纳里在谈及那些敦促他停止使用铅制颜料的医生们时说,“他们不让我活下去。”

蒙特·圣地亚哥写道,“有时,艺术会给人带来痛楚,但它也可以延展生命。”

——————————————————————————————————

译注:

[1]纳迪诺·拉马奇尼(Bernardinus Ramazzini): (1633 – 1714)意大利医生,他是最早提倡用金鸡纳皮(Cinchona Bark)(从中提取金鸡纳霜碱,又称奎宁)治疗疟疾的人之一。对医学最大贡献是在治疗职业病方面,主要成果记录在其著作《工人的疾病》中。

[2]铅黄:一氧化铅,化学式PbO,俗称铅黄、黄丹、密陀僧。为两性氧化物,常温时为淡黄色结晶粉末。用作颜料铅白、制造铅皂、冶金助溶剂、油漆催干剂、陶瓷原料、橡胶硫化促进剂、杀虫剂,铅盐塑料稳定剂原料,铅玻璃工业原料,铅盐类工业的中间原料。少量用作中药和用于蓄电池工业,

[3]阿维森纳(Avicenna):(980~1037)又称伊本.西那。塔吉克人,生于布哈拉附近。中世纪波斯哲学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文学家。所著《医典》是十七世纪以前亚洲、欧洲广大地区的主要医学教科书和参考书。主要著作还有《治疗论》、《知识论》等。

[4]维戈(Vigo):西班牙西北部的一座港城,加利西亚自治区第一大城,面积109.1平方公里,人口293,725人(2005年普查)。维戈是西甲著名足球俱乐部维戈塞尔塔的所在地。

[5]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全名: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画家。

[6]坎迪多·波尔蒂纳里(Candido Portinari):(1903-1962),巴西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也是绘画界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风格突出且具有影响力的实践者。

[7]紫质症(Porphyria):又称卟啉症、吡咯卟啉症。一种引发精神症状及皮肤对光过敏的血液病。

[8]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巴洛克音乐(Italian Baroque)的作曲家,出生于德国,后来定居并入籍英国,曾受聘为英国宫廷教堂乐长,写了约46出歌剧及36出神剧。最著名的神剧是《弥赛亚》(Messiah)、《水上音乐》组曲(Water Music)和《皇家烟火》(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亨德尔晚年得了眼疾双目失明。

参考资料:

[1]原文链接 :

[2]参考注释: s

上一篇:论文的研究角度

下一篇:自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