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抽屉文献
论文抽屉文献
策略一:为学生搭建文献查找的平台 1、指导学生明确文献资料查找的方向 信息资料可谓浩如烟海,要想在这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又不迷失其中,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感。有的放矢即懂得哪些文献是可靠的、哪些文献会让我们的查找更加便捷,能在哪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文献,在活动中哪些问题适合使用文献研究法。这些方面的能力将在学生一生的研究中起作用,而这种能力习得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 文献资料的类型很多,按照文献的固有形式可分为文字文献、数字文献、声音文献和图象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剪报、特种文献、统计年鉴、统计表格、唱片、磁带、地图、图片等;按照文献的来源划分,可分为一次文献(包括图书、期刊、论文、调查报告、会议记录、实验报告,是实践的记录与总结,具有原创性。)二次文献(是由一次文献提炼出来了,如目录,题录,索引,文摘。在二次文献中,我们不能获得作者的观点,只是为了研究者提供检索的方便,使我们更快地找到所要的东西。)三次文献(是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检索、筛选、综合分析而成的,如综述与述评。)对于查阅文献资料而言,最理想的场所是图书馆。也可在班级组织读书活动和借阅活动,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读书资料。 当然,还可以向个人借阅,博物馆、展览馆、商场都可以成为资料收集的场所。上网也是一个好办法,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搜索方法,输入关键字,运用搜索引擎,一下子很快就能找到许多相关的信息。 2、指导学生了解文献资料查找与记录方法 用什么方式查找文献,要根据学生的主题需要以及学校周边的资源状况而定,查找的范围应该是由近及远逐步扩大的,如从家里的图书开始查,到学校的图书馆再到其它的图书馆。图书馆一般设有外借处和阅览室,外借处会有一排卡片柜,图书的书名是按图书的类别,分装在一只只小抽屉里,卡片上有书名、作(译)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第几版、内容提要等,这些卡片是按书名的第一个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的,查找很方便,只要按这个顺序,就能够很快找到你需要的图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图书馆还配备了电子检索系统,会让查阅更便捷。 如果所需要的内容很短,可以用做摘录的方法进行记录,查阅百科全书及辞典之类的工具书,一般是带着问题去查,如想了解某一人物、某一专业术语、某一个事件等,同查《新华字典》一样查,比较方便。如果要查找某一年的某一事件、数据,就可以查阅相关的《年鉴》。 策略二:按图索骥,将需要的文献列表,为学生提供参考的书目 2、 确认需要查找的信息种类,是某一数据、概念、还是某一观点,完成需要的信息列表。 3、 根据需要的信息列表,确定选择检索的工具,即确定是通过百科全书等参考性工具书(a,)还是通过报刊索引等检索性工具书进行查找。 4、 确定检索的途径,即去校图书室还是需要去更大一些的图书馆查找,或是向老师或相关专家咨询,由他们给出建议查找的书目。 5、 确定检索的方法,是从最近出版的书籍和期刊开始往前查,还是限查某几年的书籍和期刊等。 6、 利用检索工具书所提供的查找线索进行查找。 7、 找到你所需要的文献,索取该文献。 8、 阅读文献,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策略三:任务驱动,作业单式的指导 查阅文献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定的技能,而这一技能是在不断地查阅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必须让学生亲自去尝试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查阅文献时不仅需要耐心、细致、仔细,还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并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而不是到图书馆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为了便于活动指导的落实,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式,设计相应的作业单,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管理与指导。 策略四:指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处理 整理资料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是承上启下的一环,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初,教师可要求学生同时对资料及时进行整理,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分门别类的整理;在主题活动进行的每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及时将资料进行阶段性整理。 1、制作文献卡片。 用卡片的形式进行文献目录的登记,便于快速查找。 要从收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资料,就必须对文献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去除假材料,去掉重复、过时的资料,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阐明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以及含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但对孤证材料要特别慎重。 2、为文献资料排序、编目。 如果收集到的资料比较多,还需要对资料进行分类、排序与编目。为了今后研究时查阅的方便,一般采用首字母开头的方式进行编目。每一条目上一般要写出该文献的出处,包括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在何处查阅等。 3、对文献资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后,接下来的工作
医学文献的查阅
简称查阅文献,就是选择、阅读、积累和应用医学文献资料的工作。查阅文献用于以下情况:①临床工作中为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及估计治疗结果,了解对已知疾病病因、检验、治疗的新发展;②教学中为增补新进展的资料;③科学研究过程中决定研究课题(了解哪些方面仍属空白,尚无人做过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并使研究符合现实需要和医学科学的发展);选择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开始前了解有关问题的发展历史、现状、动向,以作出科学预见);判断、解决研究过程中发生的未料到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原设想和计划;总结临床经验,分析病例并做文献复习;研究告一阶段后,撰写研究报告等等。当代医学文献资料浩如烟海,要想从中查到所需要的文献,就必须掌握方法,否则便无从下手或事倍功半。寻找文献的最方便办法为请教有关专家,但目前医学分科日益繁细,往往不易找到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专家。最根本的办法是自己查找文献。根据不同的目的,查找文献的步骤也不一样,如尚未确定研究题目时可查找某一范围的进展性文献、综述、会议录及专题论文集等,以选定研究方向和主题。如欲了解某一课题的概况,可查综述文献,以获得较全面的概括知识,并可根据这类文献中所列参考文献得知在某方面有重要工作的研究者姓名及有关文献,再向纵深探究,并从主题及著者索引进一步追踪近期文献。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某一课题,或解决某个问题,可直接查阅文摘或文题索引。检索查阅文摘,可立即看到文献内容,筛查到所要检索的文题,再去查阅全文。但文摘与全文出版的时差较长,利用文题索引却能找到更近期的文献,其缺点是必须逐篇查阅全文。对一课题欲求较全面(从以前到最近的)的了解,除查找综述外查阅文摘及文题索引时,一般从现在往前追溯5~10年(但经典性文献则不受年限限制),然后再继续从最新的现期期刊逐期追随索查。选择文献则需学会使用检索工具书。有关医学的检索工具书颇多,常用的有:查找综述性文献的检索工具书。如《医学索引》(美国)的“医学综述题录”。刊载综合性文献的书刊。包括年度评论,如《医学年度评论》等;评论性杂志;进展性书刊等专著。专题论文集或会议录。美国的《医学索引》(IM)为世界上最普遍应用的检索工具书之一,只录文题,不附文摘,每月一期,与原文献的出版时差约3个月。每年出版年度累积索引。1991年收编中国生物医学刊物44种(包括台湾 9种)。每期及每年编排的顺序均为:医学综述题录、主题部分、著者部分。可从主题及著者索引检出所需文献。用IM检索时,必须从所规定的主题词索查(每年一月号或年度累积索引的第一卷中载有主题词表)。查阅时可试用关键词(文题、摘要、论文内含有实质意义的词)在主题词表中寻找规定的主题词。收编的刊物名称表列于每年一月号中(或累积索引的第二卷),1986年起每年单印一本,如:《1986年收录期刊名单》(1986),内有刊名全文及规范化的缩写备查。荷兰的《医学文摘》(EM),共分47个专业分册,可自主题及著者索引检索。美国的《生物学文摘》(BA),可从主题关键词及著者索引检索,主题索引分左、中、右三栏,关键词居中栏,主题上、下文分别排在关键词两侧,索引中的斜线(/) 为题目开头标志。另外还有生物系统(分类)、生物属类(种类)及概念索引。美国的《化学文摘》(CA),为医药、化学、化工检索的重要工具书,其中收编有关生物医学文献杂志800多种。医学内容可自主题及著者索引查索;化学物质可自分子式、化学物质、环系、杂原子等索引检索;并有专利索引。医学文献以25个器官、组织的名称(心、肝等)为标题,以疾病或紊乱、肿瘤、化学毒物、物理损害为副标题,下设一级说明语(疾病名称)、二级说明语(治疗处理等),也可直按用其他器官和组织(25个以外的)名称标题查,或直接以各种疾病症状名称标题查。美国的《最新期刊索引》(CC),分CC/LS(生命科学)及CC/CP(临床实践),除新出期刊题录外,尚有“近期新书目录”。苏联的《医学文摘》(МРЖ)。有目次及著者索引。日本的《医学中央杂志》,有件名(主题)索引及人名(著者)索引,均按日本五十音图顺序排列。中国的《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学)》,有分类索引及主题索引(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收编公开及内部期刊、汇编、学术会议资料等。中国的《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学)》有分类及主题索引(汉语拼音字顺排列)收编外文现刊546种,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物10种,《医学索引(IM)》未收编杂志64种及少量医学特种文献之中文译题。中国《中国医学文摘》分内、外科等13个专业分册,收编中国公开出版杂志及学报的文摘。可以主题索引检索。各种检索工具书的查阅方法虽不尽同,但从主题、关键词、著者入手再熟习一下各工具书的特点,当不难使用检索刊查到所需要的文献题录(或摘要)。究竟选用哪一种检索工具书,则根据所要探索的领域、检索目的及熟悉的语种优先选用。目前有好几种检索刊物均已建立电子计算机检资料库,世界各地均能在计算机终端检索,方便、迅速(见医学情报服务)。通过检索查得所需文献并找到书刊原文后,可先阅读该文摘要,以了解该文之梗概,若确是所需的文献,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否则便可舍弃,以节约不必花费的时间,精读与泛读应当结合,才能得到比较完备的知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阅读过程中记笔记或卡片,久之便可积累很多文献,使掌握的知识逐渐系统化和广泛起来。每篇笔记或卡片必须准确无误的写上文献著者、出处(书刊名、年份、卷期页数)以便引用或查找原文。要记下该文的重点、特点、特殊试验方法和新的假说结论。可以是提纲式或摘录式的抄写;也可以是文摘式。经过通读思考和领会、提炼、重组写下的文摘笔记虽然费时,但可帮助深刻领会和记忆,也可提高写作和阅读力。记在活页笔记本便于分类整理,但较易散失,写在装订好的笔记本上时,或分类分册记录,或在一本笔记本的首页上写出笔记目录,以便于查找。记在卡片上,则可以更加灵活地编排,容易查找,同类卡片放在一起,少量卡片可置封袋内或用橡筋捆扎;量多时应置卡片盒中或卡片柜抽屉中,利用指引卡作更加详细的分类,这样查索尤其方便。原则上以一文一片为好。因此卡片记载更须精简扼要,笔记长短不受限制。卡片须注意保存免于散失。撰写教材、讲稿、报告、综述时抽取适用文题的卡片加编排应用,更是得心应手。
浅谈高校阅览室环境污染与读者健康论文
浅谈高校阅览室环境污染与读者健康论文
摘要: 文章从高校图书阅览室的环境污染与读者及工作人员健康的角度,分析了阅览室的污染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论述了加强图书馆的公共卫生工作对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是十分重要的,并提出防治措施。
论文关键词: 图书馆,环境污染,措施
一、 阅览室的污染源及其对读者的危害
大学图书阅览室是人群最密集,流量最频繁的公共场所。优良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益处,不利的环境将给人们带来多种疾病。于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源及危害有以下几个渠道:
1、气体。据专家测试结论显示:室内空气中污染程度常常是室外污染的2-3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更高,在阅览室等人群集中的场所开门后1小时,空气的细菌含量就等于室外60%;开门超过9小时后,超出室外的9倍;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最高时可达室外的4倍。(1)读者、工作人员呼出的气体,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据专家测试结果显示:人体的代谢产物中,从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49种,通过皮肤表面排出的有171种。(2)附在书籍上的灰尘,室外来的飘尘、粉尘、悬浮微粒等无孔不入。污染空气环境的气体,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分布到全身,诱发各种疾病。空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的时间不同等因素,对人体均可产生不同的危害。(3)期刊合订本封面的漆布、书籍的印刷油墨、建筑材料、阅览桌椅的油漆等所释放出来的气味,均可造成污染。
2、固体废物。据观察,有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随便乱扔的现象很普遍。现在不少学生经常把早餐带进阅览室,吃完后将塑料袋、饮料盒等垃圾扔在阅览室的抽屉里,极大地影响了阅览室的卫生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3、现代化设备所产生的污染和危害。随着图书馆现代化设施的运用。图书阅览室前台服务是一个面向读者的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待无数的读者,每天无数次地使用计算机和激光扫描器进工作、频繁接触各种有可能被病菌污染的图书、期刊、报纸等信息载体,其电磁波扰乱人体自然生理节律,引起头痛、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症状,能造成人体热调节系统失调,导致心率加快,呼吸障碍的病态等。
4、发挥性有机物在室内的污染的危害。各种涂料,书架及阅览桌椅的表面漆层乃至人体本身都会产生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如各种烃类、醛类、醇类以及卤代烃和胺类。人的呼气也可以排出数十种机物,如丙二醛、异丙烯等。在各种挥发性有机物中,甲醛是对人体构成危害的室内重要污染物,对眼粘膜、鼻腔及上呼吸道有强剌激作用。甲醛同时还是一种潜在致癌物。
5、阅览室环境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炎热的夏天,温度较高,使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会发生中暑现象。就我晋中学院图书馆阅览室为例,大阅览室700多平方米,有300多人的坐位,再加上十几万册的书,没有装一台吊扇,大阅览室的窗户又特别的小,通风也不好,人在里面很难适应。如果冬天温度过低时,尽管人的头脑清醒,但引起寒颤,甚至发抖,着凉感冒,还会影响人的智力。其实人体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据专家研究结果:有利工作学习的环境温度为15-20度。
二、减少图书阅览室污染的有效措施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阅览室的规模相应扩大,读者越来越多,于是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改善高校图书馆卫生状况,控制疾病传播,保护读者及馆内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1、 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抓好图书馆卫生工作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对于高等校图书馆卫生方面内容只提到“改善灯光、通风、防寒防暑等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高校图书馆对卫生部门出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相关卫生标准掌握甚少,在实际工作中只注意卫生清洁、 视引起的疾病的潜在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卫生工作,改善图书馆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宣传、学习、普及工作,增强工作人员和广大师生读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2、 经常保持通风、净化室内空气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高环保观念,环保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搞卫生的同时,要注意保持阅览室的整洁美观,经常打扫卫生,定期通风、除湿, 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图书馆必须每天保持通风、清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如:工作人员上班要开窗通风换气;谁要是看见地面的垃圾,就随手拣起来丢到垃圾桶去等。做到人人环保,事事环保,这样才能使我们阅览环境更加美丽、更富有生气。开窗通风还可以排除室内挥发性有机物,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安装空气净化器。
3、定期除尘、采取多种方法去除细菌 尘土主要由阅览室人员流动带起地面尘土和书架积尘。环境的清洁、整齐是人们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外因,也是防止微生物等生存的一种有效措施。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卫生岗位责任制,使读者与工作人员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诸如阅览室、借阅处的卫生规定和消毒制度,图书防护规定等。阅览室应日日清扫保持清洁、书库应以湿式工具和吸尘器为主清除灰尘。
4、定期对出借后的图书、期刊进行常规消毒。做好对书刊消毒工作是搞好图书馆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校图书馆对图书外借的期限通常规定为1月, 在这期间图书馆对它的使用环境是否良好、借阅者身体是否健康等状况一无所知,因而图书归还后存在带菌的隐患,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毒就直接上架,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且热门图书往往是在归还后还没有上架就又被借出,这也不利于读者的健康。据朱伯相在“公用图书卫生学调查”一文中,经过对两个图书馆的图书卫生学调,
查分析,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0%和10%,同时发现阳性图书的阅读人次均在30以上。山东某防疫站对图书的带菌调查结果,图书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3%。以上充分说明图书是图书馆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图书的消毒是十分必要的。为便于归还图书及时流通,图书馆应设一小面积消毒室,对当班归还的图书先消毒再上架,以免图书成为病菌的传染源。在这消毒方法除紫外线照射法外, 还可用环氧烷、环氧丙烷、溴甲烷和甲醛等物质熏蒸消毒。这类消毒剂穿透力强,可深入孔隙和疏松物质的内部, 比较适合书刊消毒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穿透性熏蒸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特别要注意安全。
结束语
搞好图书阅览室的卫生防疫工作,不仅有利于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做好各种消毒工作不仅是一项文明管理的政策措施,也体现高校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精神。在我们做好这此工作的同时,也要教育我们的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读者不仅要保护图书使其不破损,还要保持图书阅览室的清洁卫生,以免图书成为疾病传染的媒介;教育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阅览室的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梅军,21世纪图书馆应强化健康意识.[J]贵图学刊2003,(1)5页
(2)赵丰丰,图书馆与卫生防疫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60-62
(3)朱文刚,王文英,图书馆的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4) 402-404
上一篇:金点子小论文范文
下一篇:短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