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狂人日记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4 20:10

狂人日记学术论文

  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要“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作品虽然是一篇狂人的日记,却始终围绕着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断发生的吃人现象展开,其用意就是告诉大家,在写满“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满本都只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是鲁迅对封建道德下的定义,也是他多年来思考的结果。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然而,他们不但没有起来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着吃人。狂人为此而困惑,作者为此而愤怒:“是历来如此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来,这些人如果不改,最后终会被吃掉的,而未来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那些“或者还有”的“没有吃过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批判封建礼教的勇气,还表现了作者“忧愤深广”的人道主义情怀,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狂人日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畴。

  鲁迅仰仗自己先前所看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所学的医学知识,将狂人这个具有恐惧、多疑、知觉障碍和逻辑思维不健全等特征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描写得栩栩如生,但作品的主旨却并不是要表现他所受到的精神迫害,更不是一篇精神病人的纪实作品,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参考资料二:

  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各种体裁发展不平衡的格局。话剧从开端到成熟几乎花费了半个世纪;新诗对于传统旧诗的胜利虽然只用了短短四年,然而,它不但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涅盘过程,而且距离艺术上真正的成熟还有待时日;散文的成就最大,但是,它一开始使用的却是文学革命所反对的文言文,而且,它虽然有数量众多的名家名作,却很难找出一篇足以体现其整体成就和水平的代表之作。只有小说,虽然起步较晚,大多比较幼稚,但是,却由于产生了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出了一个奇迹:小说的开端,也就是它成熟的标志。

  这一奇迹的出现,既有鲁迅和五四文学的功劳,也有梁启超和“前五四文学”的贡献。在“前五四文学”中,小说的读者是最为庞大的,影响面也是最为广大的。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新小说》杂志,被视为启蒙文学思潮开始的标志。在此之前,《海上奇书》(1892)、《清议报》(1898)等报刊虽然也发表文学作品,但都是以“副刊”的形式出现的,而《新小说》则是近代第一份纯文学刊物。这不仅因为梁启超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的被视为启蒙文学理论旗帜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新小说》出现后,才真正形成了启蒙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近代文学刊物中的“四大名旦”无一例外全是小说刊物。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统计,清末民初大约出版了600部新小说,其中90%都是1902年以后创作,并在《新小说》、《绣像小说》等杂志上与读者见面的。“前五四小说”的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通俗的市民读者所熟悉的“章回体”形式,如晚清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和随后出现的鸳鸯蝴蝶小说等无不如此。二是采用新奇的以翻译小说为名的国外形式,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林译小说”。因此,“五四”小说的基础明显好于散文、诗歌和话剧。

  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后,鲁迅在《新青年》同仁的鼓舞和支持下,将自己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凝聚在笔尖,向整个封建传统提出了挑战。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虽然它不是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它却是第一篇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以足够的思想分量体现了新文学运动的实质,在艺术上成功地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小说形态,最早显示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从此,拉开了现代小说不断推陈出新的序幕。

  参考答案:

  《狂人日记》并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1917年6月,女作家陈衡哲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实小说”《一日》,不仅用白话,而且完全打破了旧小说的格式,写的是美国女子大学学生一天的琐事。在《狂人日记》之前,诗歌、散文也出现了用白话写作的作品。但《狂人日记》以足够的思想艺术分量,深刻体现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并且把彻底反封建的精神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狂人日记》的思想价值或划时代意义体现在对封建礼教本质的深刻揭示上。鲁迅写作《狂人日记》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作品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并没有具体地描写封建家族和礼教对人的迫害,而是通过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用主人公狂乱的思维、错乱的语言和迷乱的眼光,来揭示、点破旧礼教的实质。“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邪邪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话显然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乱语,而是对封建礼教实质的深刻揭示。同时,作品还通过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存在着互吃的关系,来揭示封建家族和礼教的极端虚伪性。作品以这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彻底批判的勇气,不仅使作品成为五四新文学彻底反封建的宣言,而且真正显示了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成为五四反封建文学的总“序言”。

  其次,《狂人日记》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新形式的成熟。《狂人日记》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不标明年月的日记、按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尤其富有创造性的是,《狂人日记》在采用白话文体时,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了一个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

  综上所述,正因为《狂人日记》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足以代表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实质,足以标志中国现代新小说的成熟,才使它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

关于狂人日记赏析

我读过一些鲁迅的 文章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呐喊》的初篇,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篇杰出的作品——《狂人 日记 》。想了解相关精彩内容请参考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文章:

狂人日记赏析1

《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篇短篇白话小说,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 文化 的朽坏。另有果戈里的同名作品《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赏析2

首先,《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当然,我们不能将作品中狂人的多疑套在鲁迅身上,这待下述。)

其次,结合鲁迅的创作情况来看,在鲁迅的小说中,有一些作品不像《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等作品侧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外现(形貌、言行、履历、事件等),而是以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的某一因素的活动为主,展示其某一精神意识倾向,比如《狂人日记》、《白光》、《长明灯》、《伤逝》等。这类作品虽有人物的言行活动,但主宰作品的因素是某种精神意识。以《狂人日记》来看,小说开头的第一部分就采用这样文字: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小说一开场,登场的是人物的意识,鲁迅不用很亮很清之类的单一视觉的文字,而用“很好”这样综合意识来把握月光。接下来,“我”出场了,但对于读者来说,“我”无形无状,更不用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年轻是年老,实质上,“我”即“我”的意识在继续牵着读者走:“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是对“很好的月光”这种感觉的意识重认;“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这一句,是意识再次把握;“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这是意识重认后新意识的出现;“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新出现的意识开始把新的客观对象纳入意识范围———注意,此处不是对赵家的狗那两眼的客观描述,而是意识对于这一事实的一种把握。“我怕得有理。”这一句,意识走向判断。依此分析的路子,使之贯串整部小说,都不难得出意识流动的轨迹。因此,从这一视角看,《狂人日记》是一部展示意识过程的一部小说,简单说,《狂人日记》是一部意识性小说。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同特征。这说明,“我”作为一个具体存在并不重要,鲁迅对于狂人的选择并不在于这个狂人是谁,而是因为选择狂人符合于鲁迅的艺术设置和艺术表述,假如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一般的人,那么鲁迅就无法在其身上表述“多疑”的这一意识。从小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这一狂人所表现出来的病状是“迫害狂”一类的共同特征。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承载物。一方面,“我”承载着狂人所共有的病状,以达到小说所要求的艺术真实的要求,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的病状在某一层次上与作家所要表述的东西相吻合。而在具体的文本创作之中,作家不可能直裸裸地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只能是遵从所选择的人物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融入自己的东西。由于艺术选择加上艺术家的艺术表述能力,鲁迅的《狂人日记》一方面极为真实地描述了“迫害狂”的征状言行,但另一方面又极为巧妙地昭示小说并不是要表现“迫害狂”的征状,而是要表述狂人所承载的合乎狂人身份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东西。也即鲁迅之所以选择狂人是因为狂人有显著的“多疑”特征,它暗合着鲁迅“多疑”意识的内核表述。所以鲁迅选择了狂人来承载“多疑”这一意识,作者着重要表现的不是这个人,而是这个“我”所承载的意识“多疑”。文化先觉者形象,是鲁迅反抗精神的形象外化。”?

这些看法都是中肯的,但没有注意狂人形象与鲁迅的差别。在《狂人日记》中,“多疑”这一意识的活动特征首先是归属于患“迫害狂”的狂人属性,这些属性是不能套在鲁迅身上的,而狂人这一艺术设置及如何设置、对于“多疑”的表述,则是按着鲁迅心灵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实现的,同时对于“多疑”的解读和描述,自然受着鲁迅“多疑”的主体支配。因此,从《狂人日记》去把握鲁迅的“多疑”成为可能,并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从中把握鲁迅的“多疑”的本质及个性色彩,必须进入作品,并以一定的 方法 对狂人的多疑与鲁迅的“多疑”加以分离。经过这样一番梳理,《狂人日记》这一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以狂人所承载的“多疑”并依据这一意识的某种特征展开的小说。

狂人日记赏析3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夜。由于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使社会各种矛盾更加复杂尖锐。鲁迅以他锐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表现了彻底的反抗。

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内容丰富,深刻。其中的奥妙也不是我现在可以完全解读,所以既然是 读后感 那么我也就记记自己的感触而不必去像写论文似的官方地,整体地概括,只是撷取一些有感触的片段,真实地反映出这一阶段的认知水平,以后再步步改进吧。

文章中的第九节给我很深的印象,“自己想吃人,又害怕被别人吃了,都……”这段话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包括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敌意,大家都觉得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觉得要进入社会就要留十二个心,事事算计,害怕被人吃了,大概指的就是对社会的恐惧和对人心的提防。自己想吃人表明了虽然很多人,抱怨社会的不公,人心的冷漠,但他自己未必是善良的,未必会不制造这种不公,未必不会对他人冷漠,抱怨只是因为他现在处于弱势的一方。这一心理反映出的是个人的自私冷漠造成社会的自私冷漠,然后社会的自私冷漠又进一步给社会中的人施加压力而造成的恶性循环。“去了这等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大部分人是厌恶那种生活的,如果拿掉这种防人之心和害人之心,那生活该是多么温暖而精彩啊,人与人互相关爱,理解,而不必人人自危,互相搀扶,共同进步,而不是互相倾轧,但从历史上看,只有出现大灾难的时候尤其是天灾的时候,人们才会同心同德地去应对这些灾难,一旦外部的灾难消失,人们又免不了要内斗了,希望有一天,这个规律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打破吧。

“这只是一条槛……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表明了人们深陷那种害人害己的处世原则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反而也拉住别人,希望能把社会对他的冷酷转嫁,旧社会封建秩序带来的压抑与伤痛,他也要让后人尝试而且死也不肯悔改,说明人性的扭曲,自私已经到了极点,以前我总奇怪,人人都说社会复杂黑暗,但为什么没有人说要去改变,现在我才明白,改变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旧势力积重难返,不是一时能够破除,个人力量微小,结果只能是被这个社会的残酷而伤得体无完肤,必须有大无畏和勇敢的牺牲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人才敢于去挑明一切黑暗,去直面社会的残酷,在一片冰冷中勇敢地站立,为真理呐喊,那样的勇士很少,而鲁迅先生就是这种人,这种人势必要走在社会的痛苦中,生活充满了斗争,有时甚至要一生潦倒困苦,更可怕的是世人的不理解冰冷的目光,而且可能失去很多个人的幸福变得十分孤独,但真正的勇士不会被打倒,就像主席同志,为了中国的革命,妻子,孩子,弟弟,妹妹,一家多人因此丧命,代价是巨大的,但为了心中的信仰,在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头,他熬过去了,并最终迎来了一个独立的新中国。

另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地方是,它的语言精练,虽然都是以极平常的文字组合成的文章,但其表意丰富,语言精妙,思想的高超,读起来竟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有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留与后人细细咂味。

文章中狂人荒诞的想法,多疑的个性,却更加逼真地展现出了封建社会对人的迫害,看似荒诞却是在写实。

狂人日记赏析4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着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 故事 :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枣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 面相 觑。……

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

然而: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呻吟,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对人类整体的批判也许并非鲁迅创作时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不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法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这征兆,我们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可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的核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沦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纪疾病“爱滋”……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才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在他看来,这呼声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狂人日记赏析5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令我印象深刻。里面的“狂人”在现在人看来就是”疯子“,但我细细品味,却有了自身的见解。

书中狂人说:“我三十年未见过明月,......赵家的狗恶狠狠地看我几眼,似乎马上就要吃了我了......”当然这都是假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三十年没见过月亮呢?狗怎么会见谁吃谁呢?所以,这都是“狂人”疯癫的想象。如果真把这当做想象的话,那就真的是在看疯子的日记。

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许是预料到自己在短暂的醒悟后,终于还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礼教所吞没,于是他在自己被吞没前的最后一篇日记中发出了“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的呼唤。作者借狂人的日记,借其狂的状态呼唤着被封建礼教所毒害的人们的人性的回归。那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正是还未被封建礼教毒害的赤子。他们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鲁迅先生生活在中国那段水深火热的革命的灰色的年代,混沌的国人还没有完全觉醒,两千年来的封建思想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只在暴力革命中取得胜利是不够的,国人的奴性思想是社会健康发展的桎梏:辛亥革命的硕果被军阀窃取,推翻清政府后又要建立另一种迫害压榨穷苦人民的帝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号角即将吹响时又爆发 出国 共彻底决裂的危机;国民党严酷的统治和持续四年之久的内战,是什么让即使取得胜利了的中国仍然动荡不安?如果改变不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迂腐和懦弱,革命的意义永远无法实现,中国的和平时代永远不会到来。先生翘首以盼的是一个和平民主、平等自由、国人相亲相爱的和谐美好的社会,他用自己的纸笔和顽固保守势力斗争、和国人的愚钝斗争、和想要奴役国人思想蒙蔽国人意志的封建势力斗争,他想反映的是那个时代黑暗的社会和悲哀的现状,唤醒国人清除封建残余,跻身革命事业,对社会的不平等奋起反击是他倾其一生所希望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到了他生命的尽头,也未能看到在他的努力下,才能够到来的正义的新世界。

在这样现实与想象相交融的日记里,鲁迅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发现。这样的理解我或许达不到,我仅能借助先生的视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历史。

关于狂人日记赏析相关文章:

★ 《狂人日记》句子赏析

★ 关于狂人日记赏析500字6篇

★ 狂人日记赏析大全

★ 有关鲁迅狂人日记

★ 狂人日记的象征意义

★ 一句话概括狂人日记

★ 狂人日记赏析

★ 关于狂人日记赏析

★ 狂人日记赏析500字6篇

★ 狂人日记赏析精选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的一个研读材料,我们学校的,你可以参考下:《狂人日记》研读

  一、作者自述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摘自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 1卷,第418—4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在这里发表了创作的短篇小说的,是鲁迅。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的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然而这激动,却是向来怠慢了绍介欧洲大陆文学的缘故。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 (N.Gogol)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一八八三年顷,尼采(Fr.Nietesche)也早借了苏鲁支(Zarathustra)的嘴,说过“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在你们里面还有许多份是虫豸。你们做过猴子,到了现在,人还尤其猴子,无论比那一个猴子”的。而且《药》的收束,也分明的留着安特莱夫(L.Andreev)式的阴冷。但后起的《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

  摘自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 6卷,第23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做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所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摘自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 4卷,第5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抵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摘自鲁迅:《致许寿裳》( 1918年8月20日)《鲁迅全集》第11卷,第35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 ,是不应该的。来信说好,大约是夜间飞禽都归巢睡觉,所以单见蝙蝠能干了。

  摘自鲁迅:《对于新潮一部分的意见》,《鲁迅全集》第 7卷,第22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二、重要评价观点

  就文章而论,唐俟君的《狂人日记》用写实笔法,达寄托( Symbolism)的旨趣,诚然是中国第一篇好小说。

  摘自 记者:《书报介绍》,《新潮》第 1卷第2号,1919年2月。

  鲁迅先生所作《狂人日记》的狂人,对于人世的见解,真个透彻极了;但是世人总不能不说他是狂人。……文化的进步、都由于有若干狂人,不问能不能,不管大家愿不愿,一个人去辟不经人迹的路。最初大家笑他,厌他,恨他,一会儿便要惊怪他,佩服他,终结还是爱他,像神明一般的待他。所以我敢决然断定,疯子是乌托邦的发明家,未来社会的制造者。

  摘自 孟真 (傅斯年):《一段疯话》,《新潮》第1卷第4号,1919年4月。

  在《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但不同于一般象征主义作品的是,《狂人日记》中的象征主义方法不是独立的,它只是依附于现实主义而存在,如同影子依附于形体而存在一样。自然,影子又并非可有可无,相反却十分重要:如果没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浓浓的影子,作者投射在狂人身上的思想光束就无从显示。可以说,现实主义方法构成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摘自 严家炎:《论〈狂人日记〉的的创作方法》,《论鲁迅的复调小说》,第 10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狂人日记》是具有最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的作品。它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出的第一声“呐喊”,多年淤积在鲁迅心中的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愤愁之情需要一次总的爆发,多年积累起来的对封建传统思想吃人本质的整体性认识需要一个概括性的发现。在这时,任何具有鲜明的特指性的事件都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个创作任务。鲁迅需要一个具体的形象,但这个具体形象又必须是一个非常态的人物。他不能象常态的人物那样对于具体事件具有太大的粘着性,不能象常态的人物那样对于现实的生活环境和思想环境具有那么大的潜在适应性 (这种适应件是存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所不能不具有的),也不能象常态的人物那样循着常规的思维逻辑由现象向本质做渐次的正常推理.鲁迅找到了“狂人”这个具有现实性的人物,实际上便是找到了一个由现实性向象征性过渡的艺术关节。他利用“狂人”的变形心理直接把现实的封建关系转化为一种象征,并由这种象征直接升华到对封建关系和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抽象本质的剥露。这里的社会思想环境是作为一个模糊的整体性画面出现的,“狂人”对它的感受首先是一种情绪性的感受。在情绪性感受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理性的本质概括,是《狂人日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的结果,仅仅依靠现实主义的真实描绘,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便不足以达到如此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而强烈的情绪性与明确的理性概括相结合,现实可能性与现实关系的变形描写相结合,则是《狂人日记》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主要标志。

  摘自 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先驱者的形象》,第 145—146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

  一方面,作品的主体“日记”的叙述,也就是狂人的感受,他摆脱了习惯眼光,感觉敏锐,对中国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有着惊人的发现:吃人,并且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另一方面,“小序”的叙述说明“日记”的作者不过是一个狂人,所以他的话不过是疯话,没有任何价值。因此实际上《狂人日记》包含了两重观点和两重叙述:一种是日记的叙述,狂人的感受;一种是“小序”的叙述,对“日记”的否定。《狂人日记》两种叙述观点是异常鲜明和强烈的对立,所以两种叙述语言是相反的:一种是文言,一种是白话。……“小序”不是把读者引向对“日记”的认同和幻觉,而是相反,“小序”是“日记”的明显断裂和猛烈颠覆。“小序”具有自己的叙述动机和叙述力量,对“日记”形成强大的压力和否定,具有扭转和消解“日记”的叙述的作用。所以,《狂人日记》不是完整,而是分裂。由此可见,“小序”是极为重要的,它具有结构性的意义。“小序”和 “日记”的矛盾造成了反讽,《狂人日记》在整体上是一个反讽的结构。

  摘自温儒敏 旷新年:《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鲁迅研究月刊》, 1990年第8期。

  三、 作品简析

  《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 4卷第5期,1918年5月15日。

  《狂人日记》发表后,代有解读,围绕《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文学史地位,曾有较多争论。

  围绕《狂人日记》作品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思想内容方面,小说是阶级论还是和平进化论,这个问题的提出,固然与小说中“狂人”“劝转”的情节相关,更重要的还是五、六十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思想文化领域的启蒙与政治领域的反帝反封建政治革命之间的紧张关系,五、六十年代的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鲁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的出发点解读小说,从政治革命的层面,而不是从思想文化启蒙层面解读“暴露家族制度与礼教的弊害”,自然难以理解小说中“劝转”的情节,当研究者把“狂人”看作一个革命战士时,尤其不能理解“劝转”;另一个问题集中在小说狂人形象的理解方面,狂人是清醒的战士还是精神病患者,曾一度有热烈的讨论,隐在这个问题背后的,实际是对于小说创作方法的简单理解,五、六十年代的文学理论中,只有革命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后来又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进步的创作方法,人们难以想象鲁迅会不使用进步的创作方法。严家炎在 1981写的《论〈狂人日记〉的创方法》一文,从小说的创作方法问题入手,一方面厘清了真假狂人的问题,同时对于《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诸观点一一作了辨析(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说、浪漫主义说、象征主义说、意识流说),提出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双管齐下”的论点,可以说,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一般学术界的认同。

  关于《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原无疑问,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公认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一九七九年夏志清在《现代文学》复刊号发表《新文学初期作家及其作品选录》(该文后收入夏志清著:《新文学的传统》,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一九七九年),认为“事实上,最早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陈衡哲的《一日》。”陈衡哲的《一日》发表于一九一七年六月的《留美学生季报》新四卷夏季卷第二号。万平近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还是〈一日〉?——与美国歌伦比亚大学夏志清教授商榷》(载《鲁迅研究》第八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认为“《一日》……共九个片断,每段都是美国学生日常琐屑生活的对话,没有人物描写,没有故事情节,更没有明确的主题,作为‘最早一篇新小说'是担当不起的。”其实,《一日》正如作者自述,是美国女子大学新生一日生活的“忠诚”“白描”,与虚构叙事的小说有重要的区别,在体裁上归入现代叙事散文更为恰当。在关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一元的理解确定的前提下,《狂人日记》的历史地位是无可争辩的,然而,一旦“现代性”问题的讨论进入文学史写作,则不同的关于“现代性”的界定,当有不同的关于“第一篇”的叙述,这,也是可以预见的吧。

  四、重要研究论著目录

  1.伊藤虎丸:《〈狂人日记〉——狂人的康复记录》,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2.严家炎:《论〈狂人日记〉的创方法》,《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3.唐弢:《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4.温儒敏:《外国文学对鲁迅〈狂人日记〉的影响》,《鲁迅研究》第8辑,1983年5月。

  5.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

  6.温儒敏、旷新年:《狂人日记:反讽的迷宫》,《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8期。

  7.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出版。

  8.钱理群:《创造新形式的先锋——鲁迅小说论》,《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刘祥安 )

  五、名师导评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1918 年 5 月发表在《新青年》第 4 卷第 5 号,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从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思想上,《狂人日记》可以被认为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狂人日记》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家族到社会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现代人的最初的觉醒意识。《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作品首先揭示了狂人周围的环境,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接着,作品通过狂人的联想,把狂人所处的环境扩展到广大的社会。狂人从“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记述联想开去,引出了一个怵目惊心的发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有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个发现又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在此基础上,作品还通过狂人的自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深广。“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于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的“中国人”。这无疑是说,封建纲常名教害了所有的中国人。作品由此表达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揭露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了强烈的反思和叛逆的精神。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食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他渴望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成功地塑造出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艺术形象。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不仅在于这确实是一个写得真实传神的迫害妄想症患者,他之所以成为狂人本身,就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暴露;而且在于作品集中描写了狂人在精神刺激造成的“强迫观念”的支配下,所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警告,以及“救救孩子”的呼喊,这呼喊以狂人病态思维为特征,表达了时代的反思与叛逆之声。在传统势力支配下的反常社会里,那些首先说出了历史真理的先驱者,也常常被视为反常,乃至被诬为狂人和疯子。狂人艺术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性意义在于,狂人的言行中包涵着的真理和正义,有激发人们联想的暗示性。狂人对他所处的环境的反常的认识,给人们一种神奇的暗示,导引着读者看到整个老中国几千年来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象。

  关于《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学术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20、30年代较多的评论者认为该小说是现实主义,建国后一般沿用这一看法,但也有人主张“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是它的基调” ;新时期以后,则有一些学者认为《狂人日记》是象征主义的作品 ,甚至有人指认《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此后有学者提出的《狂人日记》是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的观点,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的手法,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从而使之具有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生联想。《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作品的思想性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

  (朱晓进执笔)

徐行言的学术论文

90年代以来,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10篇为:1、建筑诗与建筑师《建筑师》第54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93年10月。2、艺术方法新论 《文艺理论研究》,1995/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96/2期转载。3、论《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风格,《鲁迅研究月刊》,1995/11期。4、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一声呐喊――《狂人日记》与表现主义艺术方法在新文学中的发轫,《文艺理论研究》,1996/3期。5、疯人与文化叛逆者的寓言――兼论鲁迅《狂人日记》的艺术方法及其渊源,《中国比较文学》1996/4期。6、论鲁迅艺术趣味与文艺思想的多元性――在表现主义与写实主义的二难抉择中,《文艺理论研究》1997/6期。7、论20世纪文学艺术中的“主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1期。8、“创作方法”的勃兴与式微,《福建论坛》 2008/4期。9、全球化语境下的文明碰撞与文化抉择 《跨文明对话-视界融合与文化互动》,巴蜀书社2008。10、“拿来”的尴尬与选择的迷惑---论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困扰,《文艺理论研究》2009/3期。收入《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11、Confucian Human-oriented Thought and Western Humanism(儒家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19届年会宣读,2010年8月,首尔。

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方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论文的标题。大多数作者都试图在标题中充分地反映其论文内容的信息。有些论文标题非常醒目,真正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而有些论文标题则空洞无物,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虽然有些人通过标题夸大了其论文内容,但在快速评价中,你仍应先淘汰后者,因为空洞的标题反映空洞的内容,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阅读。

  摘要是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缩影,原始论文的摘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他人做出选择和评价。但要得出某种结论,仅凭摘要提供的信息量是不够的。摘要应该是论文的精华的总结,根据摘要内容可初步淘汰那些表面化的或无关紧要的论文。但要注意的是,摘要可认为是初步表达了文章主题。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

  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

  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关于人物的学术论文
  鲁迅小说人物浅析

  【摘要】鲁迅一生大多时间生活在动乱年代,对旧中国的社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小说人物的形象入木三分,人的景况和社会环境层层紧扣,恰如其分塑造人物形象来针贬时弊,唤醒国民,引起疗救。通过其小说里人物(主要是新旧知识分子、农民)形象的浅析,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格弱点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鲁迅 小说 人物 形象 分析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从现实中走来,生动跳跃,充满时代特征和社会印痕,能给读者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时代主题的认识,善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陈士诚的“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游丝似的西关门前的黎明中”震荡;魏连殳的突然长嚎“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临死之前却提出有没有地狱的疑问。这些描写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人物命运许多都很暗淡,但读者读了并不郁闷颓废,一幅幅真实反映某个时期某些不同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画面凸显出来,作家的文风和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表现。

  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深刻剖析了一个时代,而在这个封建势力日趋崩溃的时代里,旧的东西在作垂死挣扎,但谁也挡不住滚滚的历史车轮,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民众灾难重重而尚未觉醒,知识分子在追求中充满怀疑与希望,在摆脱“空虚”和“动摇”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对农民寄予殷切的希望。小说里的农民形象虽然落后仍保持坚韧的性格,深厚的蕴藏着一种终将爆发的革命的潜力,几种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漩涡和时代的风云中淋漓尽致显现出来。

  一、旧知识分子

  鲁迅小说里的知识分子有新旧知识分子之分,“狂人”则在旧知识分子之列。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一开始,就跟“我”有关,“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简单说明“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神仙鬼怪,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熟人、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于是“我”便进入了“狂人”的自述。

  小说一开始写出“狂人”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步引起主题。狂人看到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到当前的安排。他把医生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如果肥了,便可以“吃”了。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的深刻道理。而且普遍的国人却不知道。愚昧、麻木、甚至有意无意帮助着“吃人”而不知道。日记里写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而认识到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犀利的批判,这是以前从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特征,“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和“狂人”一样类型的是《长明灯》里的试图吹熄“不灭之灯”的疯子“灯和塔”,在旧社会是宗法统治的象征。鲁迅曾经在杂感里欢呼过“塔”的倒掉,又在小说里期待着“灯‘的熄灭,他再一次选中疯子作为启发人们向封建势力宣战的形象,不断地传出”熄掉它吧“的呼声;虽然疯子最后还是被禁闭起来,然而他的”我放火“的叫喊已经广泛传播,加上孩子们的歌唱,由后一代把这个任务接受过来了。《长明灯》里的歌声和《药》里夏瑜坟上的花环都是作者希望的寄与。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写了《孔乙己》。封建社会一方面是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思想铸就了孔乙己“读书人”的自尊的性格。而另一方面又使他受到最残酷的打击和冷淡的待遇。他的性格、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践踏、蹂躏、摧残。咸亨酒店的环境,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缩影。里边是穿长衫的人要酒要菜,座着慢慢的吃喝;柜台外面则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劳动者。而孔乙己的特殊就在于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已经失去踱进房子里去的资格,仍然没有忘记“读书人”的身份,又不肯脱下又脏又破的长衫,又不愿与穿短衣的人为伍,最终流为窃贼,却还在声辩“窃书不算偷”。这些细节典型、鲜明、揭示了孔乙己悲剧的性格。作者通过人物的行动抨击了封建制度,鞭策了孔乙己的这种性格,反衬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他的精神的戕害,启发人们对那个社会合理性的深刻质疑。作者把孔乙己置身于社会的背景中去考察,既批判又同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开拓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孔乙己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廉耻的读书人和“偷”窃者;更不是一个无道德品行的人。是一个讲诚信、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他的行为并不是严重的缺陷。他的优点恰恰是那个病态社会不需要的。而这正是鲁迅作品中深刻批判的国民性弱点的主题。

  二、新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虽然多次辗转流离,青年时代的梦一件也没有实现。于是,随波逐流自我放任,无力自拔于那样的生活和思想,于是便又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无所事事。不过,他毕竟奋斗过,毕竟是新知识分子,比孔乙己要进步得多。但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他们注定命运将充满悲剧色彩。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则表现得更加阴郁、冷漠。虽不愤世嫉俗,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和社会隔绝。对他的流言不绝于耳,失业折磨着他,最终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而求于“现实”到军伐里去当一个顾问,想完成“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周围人都趋奉他、颂扬他。他是胜利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嬉笑中独自啃嚼“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

  吕纬甫和魏连殳都是理想和现实的牺牲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魏连殳性格的弱点。这种性格在小说写作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中仍然具有典型意义。   《伤逝》里子君和涓生比较年轻,是“五四”时代的人物比较叛逆,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坚决的。但是个性解放却又怎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他们沉湎在日常琐事里,未能继续向前跨开步去,不久也便让生命随着希望一起一同幻灭。

  在描绘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中,作者对知识分子不光是同情,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清醒的剖析和揭示: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三、农民

  如果说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或是受封建残害,或是“空虚”和“动摇”中碌碌无为而毁掉自己。那么,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则是受苦受难、愚昧无知、命运凄苦、逆来顺受,而不想到怎样去改变。这也是读者通常熟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身上可以说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贱”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当时的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就是在今天,我们也不否认,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阿Q的成分”。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塑造了阿Q的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贡献。

  阿Q是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无赖雇农,他去偷静修庵的萝卜,是因为自从他调戏吴妈以后,没有人再找他打短工,出现了“生计问题”,所以便去偷萝卜,而进了城一开始是给丁举人打短工,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跟着别人一起做起小偷,他偷萝卜时,表现出了极度的无赖,“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你……”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对赵太爷之流来说,生萝卜那里用得着偷,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对一般穷人来说,萝卜可能也不是充饥的好东西,而于阿Q,他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想如此“下策”干此“勾当”。平心而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是一个稍微有一点人情冷暖的地方,与其说他是一个无赖,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世态的冷酷,探究阿Q出现“生计问题”的社会根源,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是封建统治把这个“真能做”的阿Q逼上了末路。他的“违法犯罪”应归咎于社会,他的小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不是十恶不赦。真正该枪毙的是赵太爷、假洋鬼子和长衫人物等,而不是阿Q、王胡、小D,但恰恰是前者又成了新政权的投机者和把持者。如果广大农民不觉醒起来,不进行一场全面深入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阿Q们的命运永远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可悲轮回中,阿Q们遭遇的悲惨后果,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主题。通过阿Q来探掘中国国民的灵魂,“揭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希望”。

  《祝福》把人物放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农民的命运提出更为强烈的控诉。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为主角,逐层展示揭露其革命的必然性,以此痛诉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探究其社会根源。祥林嫂十分勤劳,只希望以自己不断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但她的遭遇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此外,《药》里的茶馆主人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样去改变它。祥林嫂的方式是捐门槛,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受压迫剥削而不去抗争,是作者同情而批判的一类人物。写到这些人物的时候,鲁迅的笔墨变得沉重起来,而以祥林嫂最为典型,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险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桎梏中,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作者细致描写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闰土则是天真烂漫、黄活圆实的少年形象。不过,成年后的闰土迟钝的样子,手象松树皮一样的形象与少年的形象抵消了不少。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闰土的形象在过去农村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他质朴、勤劳,象大地一样的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痛苦,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得麻木,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迫,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已经注入闰土的头脑,使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二十余年来的变化的确太大了,通过前后两个闰土的变化,真实地批判地表现出来了中国农民自卑、私心、甚至麻木。第一人称“我”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本来清楚地留在记忆里的“神奇的图画”因而也忽地模糊,写来一波三折,使简单的情节表现得跌宕有致,“我”希望下一代“新的生活”——“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说明作品的着重点不是对往昔的缅怀,而是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引导人们去确信前途:“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这些知识分子、农民的生活和经历,我们看到了当时腐朽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弱点所作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富人著:《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箭鸣著:《激动人心的优美诗章——〈故乡〉——兼评〈故乡〉分析中的若干错误论点》,《长江文艺》,1956.9.

  4.《中国现代文学史》

  5. 徐中玉著:《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上海自由出版社,1954.

  6.鲁迅著:《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7. 鲁迅著:《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9.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10.《华盖集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1.《新青年》,1919.4.第六卷第四号

  (作者单位:551700贵州省毕节市工业学校)

  
看了“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论文如何评价

2. 对学术论文的评语

3. 博士学术论文评语

4. 导师对学术论文评语

5. 关于医学学术论文评价意义与方法的探讨论文

上一篇:论文格式2020

下一篇:论文查重字数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