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人论文题目
网络与人论文题目
网络是什么?通过这张神奇的网,有人实现了他网络英雄的梦想,有人却因此失去了她最纯真的梦。网络,它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都不是。它首先是全球最大的媒体资源库,同时它也是拉近我们人际距离的一个工具。全世界正由这种工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际圈。在这个交际圈中,网络可以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中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1)从生活方式上,网络上出现了虚拟学校、虚拟社区。
很多朋友可以通过这种虚拟的学校的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甚至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取得学士学位的。虚拟学校和虚拟社区的出现,使我们在地缘群体、血缘群体和业缘群体之外,又有了“网缘群体”。如我的虚拟班级、QQ群体等,它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包括跟明星老师之间交流的心理隔膜也随之打破,扩大了我们交流的时空。网络可以使你认识很多人,也可以使很多人认识你,这样你的人际圈子自然会变得更大,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当然也更方便。网络无疑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从劳动方式上,网络的信息交流达到空前的自由和便利。
当今社会,信息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在网络上,最常用、最传统的一项功能,就是电子邮件服务。它作为一种快捷、安全、廉价的联络方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使用,人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再是虚幻的梦想了。相隔遥远的两个人,用电子邮件在一秒钟之内就实现邮件的传递。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的新型联络方式,电子邮件以其显著的优点,极大加强了人们的联系,网络自然是拉近了人际距离。
(3)从思维方式上来,网络的互动性思维可以使人们的交往更加深入。
在网络时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取相关信息,而不必像看电视一样单向思维,在有限的频道中选择目标频道、接受频道传递单向传递的信息。这种互动思维方式的交流,因虚拟网络的匿名性使交往更加真实,大家知道,交往行为中存在诸如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年龄的因素而扭曲交往的真实性与平等性,而在虚拟网络的交往中他们的身份与权力在交往中不起任何作用,这使得交往变得更加真实与平等,促成双方更加深入地交流。请问,还有哪一种方法可以像这样地拉近人际距离呢?
综上所述,我方坚信,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网络,毫无疑问,它是个实实在在的虚拟空间。因为,没有人看到过网络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网络的存在完全依靠终端电脑、服务器、网站以及线路的连接,而且还要有数量庞大的网民,所有这一切,便组成了网络体系了。网络的服务人员,网络的使用人员,在网络中都是抽去了人的自然面貌(姓氏、年龄、性别、身长体重等等),政治背景,素质品德。因此,我们可以把网络上的人,称作“虚拟人”。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称作“现实人”。
那么,虚拟人与现实人有什么异同,两者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回答它,可能是一个七嘴八舌,其说不一的结果哟。少不了要智仁相见了。
虚拟人应该是现实人的化身,不过,并不是一一对应的自然化身。而是将现实人着了色的,给予修饰,或是按目标塑造后,再抛到网络上成为虚拟人的。所以,虚拟人与现实人,虽然是化身,映象,影子的关系,但却是不尽相同的两个东西了。虚拟人与现实人的对应关系存在,但绝对不等价的啊。只是,虚拟人是由现实人来塑造的,难免留下现实人的道德观与人生观的痕迹的。
现实生活中的人可以同时是若干个网络虚拟人,被人们巧妙地戏称为穿“马甲”。但在一个现实人不停地变化身份而成为多个虚拟人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留下些“蛛丝马迹”。一个穿了“马甲”的现实人,也许他要在自己的矛盾体中寻找统一,也许他要让自己的想法拥有更多的支持者,也许他心存疑虑不敢或不便去“自己面对”,也许他心怀叵测“化了妆”要去伤人……
笔者目前在两个全国性大网站拥有自己的Blog,也是两个论坛的版主。实话实说,在每个论坛里同时有着不同的ID,不过很少用那个被人称之为“马甲”的。之所以用过,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活跃论坛气氛、提高论坛人气,无偿为论坛作好服务;二是自己可以从不同角度回复帖子,尽己可能地引导其他朋友分析一些很有意义但挺“枯燥”的东西;三是利用非版主身份更好与个别网友对话,以期达到真理越辨越明,但又不致于激烈的辩论使版主和个别网友“失和气”而影响论坛发展的目的。
虚拟人是个很有意思的个体。他可以是一个现实人同时裂变下的若干产物,也有一个虚拟人是若干现实人共同组成的复合体,既然这样,虚拟人的“性别”、“年龄”就更加虚拟了。在现实生活中,现实人如果在决定一件事情时这也要听那也要纳,最终自己也同样成了一个众人思想集一身的复合体;一个现实人,在这个人面前一套,在那个人面前一套,他实际在生活中也同样扮演的是“穿马甲”虚拟人的角色,我们说,这个人“不诚实”或“一会唱红脸、一会唱白脸”。
现实人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虚拟人在这方面理所应当也有。个别现实人在生活中不善言辞、温文尔雅、举止文明,但一旦成了虚拟人,便立刻来了“勇气”,变得口无遮拦、意识低级、粗话连篇,这是不道德的体现,不属于个别人认为的“张扬个性”,反而是“把无知当成了个性”;也有个别人在生活中实在地讲,他并不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好人”,甚至是个几乎“十恶不赦”的人,但成了虚拟人后,便良心发现地发起了慈悲,谈吐有节、品德高尚、彬彬有礼,这可以说是伪装,不过要承认的是他起码还知道什么是好歹,哪怕是在虚拟空间里做一回好人,或许对现实中的他多少有些帮助。
虚拟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尊重自己的,很少有人眼看着别人反对自己甚至指着自己(网名)骂,心里没感觉、不生气的。也恰恰因为这样的尊重,绝大多数虚拟人都很注意与他人为善,十分珍惜虚拟空间里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友谊和真心交流,也同时在意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被他人的认可。对于虚拟人所获得的认可值,某种角度上理解是这个现实人生活中实际能力的的体现。在现实中,一个人要成功,除了自己要具备真才实学的真本事外,很大程度上还可以借助一些“非原生自身力量”,如金钱、权力、社会关系等。而在虚拟空间里的虚拟人,要“出人头地”几乎全得靠自己了,因为钱在这里起不上什么作用,权在这里也变得虚拟、软弱,仅“关系”可以利用,但这种“关系”的建立决不象社会关系那样复杂,却比某些社会关系纯洁,这种“关系”的建立更加认可一个人的才能和所付出的真诚。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好一个生活中的现实人,让现实人健康高尚的心灵去感召虚拟空间里的虚拟人,让虚拟人再去不断充实现实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网络这个虚拟空间里得到宝贵的元素,获得取之不尽的现实中很难得到的东西,最终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网络工程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分组交换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飞速发展,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Internet得到广泛运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一)
1.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资源计划(ERP)
2. 零售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3. CA认证规范化研究
4. 全自动试管开盖机
5. 小盘彩票最优化投资方案设计与研究
6.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预测性调查报告
7.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
8. 计算机考证考务系统(B/S模式)
9. 在线考试系统(B/S模式)
10. 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设计
11. 酒店网站设计
12. 学生网上练习自测系统设计
13.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类及案例剖析
14. 基于AJAX技术的商务网站设计
15.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
16. Delphi+ADO数据库系统设计分析及应用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二)
1. 基于 Web的分布式 EMC数据库集成查询系统
2. 基于 Web的网络课程的设计
3. 基于工作流的业务系统开发
4. B1级安全数据库设计的设计与实现
5. 数据库加密及密钥管理方法研究
6. 企业应用集成(EAI)中数据集成技术的应用
7. 音像制品网上租赁管理系统
8. 网上购物网站的制作
9. 在线考试系统
10. 学生网络成绩管理系统
11.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BPR)的研究
12. Delphi的组件开发方法
13. 文件加密解密
14. 网络通信QoS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开发
15. 基于WinSock端对端QoS网络传输实验测试器的开发
16. 基于SmartDocument网络办公系统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开发
17. 网络文件传输实现技术的应用与性能分析
18. 企业形象设计
19. 计算机局域网改建设计
20. 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
21. 网吧的规划与设计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基于数据仓库连锁店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研究
2. VC开发基于 Office 组件应用程序
3. 从 XML到关系数据库映射技术研究
4. ORACLE9i 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研究与实践
5. MIS系统统用报表的设计与实现
6. 数字机顶盒系统的软件加密设计
7. 网上体育用品店的ASP实现
8. 基于ASP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9. 基于ASP的考务管理系统
10. 如何在网上营销好生意
11. 网上商店顾客消费心理的研究
12. 信息产品与网络营销
13. 网络营销中的广告策略研究
14. 网络营销中的价格策略研究
15. 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16. 网络营销中的竞争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1. 关于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2.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选范文
3. 有关于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4. 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2017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网络工程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写论文的首要环节,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网络工程的论文题目有哪些吧,希望我能帮到你!
网络工程论文题目(一)
1、办公业务对象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
2、基于 Web的分布式EMC数据库集成查询系统
3、基于 Web的网络课程的设计
4、基于工作流的业务系统开发
5、B1级安全数据库设计的设计与实现
6、数据库加密及密钥管理 方法 研究
7、企业应用集成(EAI)中数据集成技术的应用
8、基于数据仓库连锁店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研究
9、VC开发基于 Office 组件应用程序
10、从XML到关系数据库映射技术研究
11、ORACLE9i 数据库系统性能优化研究与实践
12、MIS系统统用报表的设计与实现
13、数字机顶盒系统的软件加密设计
网络工程论文题目(二)
1、入侵检测技术研究
2、复杂环境下网络嗅探技术的应用及防范 措施
3、网络病毒技术研究
4、网络蠕虫传播模型的研究
5、无尺度网络中邮件蠕虫的传播与控制
6、网络 系统安全 风险评估
7、电子投票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8、网络中基于椭圆曲线密码的密钥管理方案
9、 无线网络 中的安全问题研究
10、移动Ipv6 网络中的重定向攻击的防御
11、网格安全代理系统MyProxy 的安全框架
12、一种数字证书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实现模型
13、基于移动代理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研究
14、一种基于交互行为的DDoS攻击防御方法
15、访问控制技术研究
16、基于Cookie 的跨域单点登录认证机制分析
17、基于LDAP和SOAP 的校园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8、自动入侵响应系统的研究
19、集成安全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20、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21、基于IPSec 的安全研究
网络工程论文题目(三)
1、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Online Judge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基于Delphi 与OpenGL的三维图形环境的构建
4、基于图像处理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
5、.NET平台下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与应用
6、基于PDA移动导航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7、基于C/S结构的数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基于嵌入式Linux和MiniGUI 的E-mail客户端软件的实现
网络给人的影响700字议论文
谈起网络,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相信有些同学会说:“网络是新世纪生活的中心,是我们学习、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部分”。不可否认,网络对我们的生活及对
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后伴随而来的负面报道也在日益增多。就以4月17日在南昌发生的一名高中生玩游戏猝死事件为例,未成年人沉迷网吧不回家、热衷网上游戏甚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等各类事故令人触目惊心。还有6月16日北京的一家网吧着火事件,当人们还沉浸在城市的一片宁静时,25条年轻的生命正离我们远去,这何不让我们痛恨网吧,这间接成为杀害这些年轻生命的凶手,形成了对未成年人产生巨大影响的“精神梦幻海洋”。
在我们当中,很多同学因为上网,落下了功课,将自己的学业抛之脑后;还有一部分迷上了网上游戏,成天泡在网吧里打游戏;而在我们深刻体验
带来的网上交流的
时,已无法逃脱它的“光影”,年少的我们被套在虚拟的世界里,还当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大陆。正因为一些网站上有文化垃圾的存在,给我们上网很容易带来一些副作用,加上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还无法摆脱网络的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因为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否定网络,鱼刺卡喉咙只有偶尔,但只要我们吃鱼,就一定能得到营养。记得不久前的一篇报道:一位高度瘫痪的女孩,凭着坚强的毅力及对网络的一份执着,终于在互联网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固然作为中学生,我们上网的机会很多,互联网向我们展示了各类结构,成为我们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的确,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网络存在着一些弊端。但对于这样一种新事物,我们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不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学生,我们自然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我们辨识和思考的能力。同时,相信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我们能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应用网络这一时代工具。
21世纪是
时代,今日的莘莘学子将承担未来社会的栋梁之责。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就是闯荡未来信息时代的最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相信,运用好这一时代工具,终将会聚沙成塔,终将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关于网络的毕业论文题目,然后给几篇范文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对策分析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安全 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和防范措施。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社区及家庭等。但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也受到全所未有的威胁,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黑客的猖獗,都防不胜防。本文将着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1、技术层面对策
在技术方面,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实时扫描技术、实时监测技术、防火墙、完整性检验保护技术、病毒情况分析报告技术和系统安全管理技术。综合起来,技术层面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包括系统管理员和用户在内的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对重要部门和信息,严格做好开机查毒,及时备份数据,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2) 网络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访问控制涉及的技术比较广,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目录级控制以及属性控制等多种手段。
3)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备份是恢复数据库最容易和最能防止意外的保证方法。恢复是在意外发生后利用备份来恢复数据的操作。有三种主要备份策略:只备份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和事务日志、增量备份。
4) 应用密码技术。应用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密码手段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证。基于密码的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是当前保证信息完整性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密码技术主要包括古典密码体制、单钥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以及密钥管理。
5) 切断传播途径。对被感染的硬盘和计算机进行彻底杀毒处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U盘和程序,不随意下载网络可疑信息。
6) 提高网络反病毒技术能力。通过安装病毒防火墙,进行实时过滤。对网络服务器中的文件进行频繁扫描和监测,在工作站上采用防病毒卡,加强网络目录和文件访问权限的设置。在网络中,限制只能由服务器才允许执行的文件。
7) 研发并完善高安全的操作系统。研发具有高安全的操作系统,不给病毒得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安全。
2、管理层面对策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而且要看它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执行计算机安全保护法律、法规的力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确实有效。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教育、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不断完善和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功能、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等方面。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加强用户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提高计算机用户的安全意识,对防止计算机犯罪、抵制黑客攻击和防止计算机病毒干扰,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就要对计算机用户不断进行法制教育,包括计算机安全法、计算机犯罪法、保密法、数据保护法等,明确计算机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应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合法信息系统原则、合法用户原则、信息公开原则、信息利用原则和资源限制原则,自觉地和一切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除此之外,还应教育计算机用户和全体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为维护系统安全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计算机处理的控制和管理制度、各种资料管理制度、机房保卫管理制度、专机专用和严格分工等管理制度。
3、物理安全层面对策
要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保证系统实体有个安全的物理环境条件。这个安全的环境是指机房及其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计算机系统的环境条件。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腐蚀度、虫害、振动和冲击、电气干扰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和严格的标准。
2) 机房场地环境的选择。计算机系统选择一个合适的安装场所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选择计算机房场地,要注意其外部环境安全性、地质可靠性、场地抗电磁干扰性,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并避免设在建筑物高层和用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还要注意出入口的管理。
3) 机房的安全防护。机房的安全防护是针对环境的物理灾害和防止未授权的个人或团体破坏、篡改或盗窃网络设施、重要数据而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为做到区域安全,首先,应考虑物理访问控制来识别访问用户的身份,并对其合法性进行验证;其次,对来访者必须限定其活动范围;第三,要在计算机系统中心设备外设多层安全防护圈,以防止非法暴力入侵;第四设备所在的建筑物应具有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设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技术、设备、管理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安全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是综合各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将安全操作系统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等综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我们必须做到管理和技术并重,安全技术必须结合安全措施,并加强计算机立法和执法的力度,建立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标准。此外,由于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犯罪等技术是不分国界的,因此必须进行充分的国际合作,来共同对付日益猖獗的计算机犯罪和计算机病毒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千里.网络安全新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龙冬阳.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常建平,靳慧云,娄梅枝,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投稿的论文查重率
下一篇:工程设计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