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论文题目
了凡四训论文题目
一、命运的创立
我在童年时代就死了父亲,因此,我的母亲叫我放弃求取功名的学业,去学习医学,学成后可以维持生活,还可以济世利人。母亲还说:"能学成一种技术,就能在社会上得到一定的地位。这是你父亲生前很久就有的心愿啊!
后来有一天,我在慈云寺遇着一位老人,相貌非凡,留着长须,潇洒出尘。我恭敬地向他作礼。他对我说:"你是官场中人,明年就要中秀才了,为什么不读书呢?"我把我的情况告诉了他,并问他姓什么,是哪里人。他回答我说:"我姓孔,云南人,得到邵康节的《皇极数》正传。这数应该传授给你。"于是我引他回家,把这详情告诉了母亲。母亲说:"你要好好招待他。"这位老人用《皇极数》为我推算,对我过去的遭遇,就是连很小的事,也都推算出来了。
这就激发了我读书的志愿。于是就和表兄沈称商量。他说:"有位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办私垫,我送你去寄学是很方便的。"这样,我就去私垫读书,拜郁为师。
孔先生给我推算:县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试,三处的名次完全相符。
孔先生再给我卜终身吉凶,说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四川的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可惜没有儿子。我把他的话,详细地记录下来。
从此以后,凡遇着考试,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算定的。最奇怪的是算我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可是食米到了七十余石的时候,屠宗师就批准我补贡。补了贡生,是廪生已经出了缺,把米折为现金发了,所以廪米就停了。我有些怀疑,认为这数不准了。后来不久,就被代行职权的杨公所驳斥,不准我补贡生,于是又食廪米了。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到我场里的备卷,叹息着说:"这五篇论文就是五奏议啊!怎么可使学识渊博的读书人终老在寒窗之下呢?"他就吩咐县官写申请的公文,批准补贡。这时廪米又停发了。我把所有领到的廪米加起来,正好是九十一石五斗啊!
我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注定的。而思想也就很安定,不作妄想追求名利了。出贡以后,到了北京,留京一年,一天到晚总是静坐,并不看书,己巳年南归,进南京国子监(大学)。在进校以前,我先去访问在栖霞山的云谷弹师,和他对坐三昼夜。禅师问我:"凡夫所以不得成为圣人,只因为妄想缠绕,你坐了三天,不见你起了一个妄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答道:"我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有定数,即使要妄想,也是没有用处的。"禅师笑着说:"我以为你是豪杰,原来是个凡夫哩。"我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说:"人们不能达到无心的境界,就要被定数所束缚。那里会没有数呢?但是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数的。大善的人,数就拘不了他;大恶的人,数也是拘他不定的。你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不是凡夫吗?"我就问他:"那么,这个数能逃得了吗?他说:"诗书里所说的,这命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福报也是我们自己求取得来的,确是很明显的教训。我们佛教的经典里说:"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贵的就是富贵,求男女就得男女。求长寿的就得长寿。"要知道,妄语乃是释迦佛的大戒,诸佛和菩萨是不会拿虚妄的假话来欺骗人的。"
我再问他:"孟子说过:求则得之。"这是一切都可以由我求得的。但我以为道德和仁义是可以努力去求取的,那功名富贵,怎么能够求得来呢?
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错,是你自己错解了。你不知道,六祖说过:'一切的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找它,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要知道,求不求在于自己,如果专诚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义,还可以得到功名和富贵呢。内外双得,那才算是有益的求,倘使不得认真地遵循正道去求,也就是说,不从心地上去求,不从积善去恶上去求,而徒然费尽精力向外追逐名利,那虽求之有道,不违犯法律道德,但所得的还是你业命中本来有的。若是由于不顾一切,过分贪求,不合道理的事去做了,那就把心里本有的德性也失掉了,岂不是内外双失吗?所以是徒劳无益的。"
禅师又问:"孔公算你终身怎么样?"我照实告诉了他。他说"你自己考虑应该登科第吗?应该有儿于吗?"我考虑了很久,回答道:我想,我是都不应该得的。因为科第中人大抵都是有福相的。我生来福薄,又不能积功累德以培植增福;而且不耐厌烦,不能容纳别人,有时还显出自己的才智以凌盖别人;率意行事,轻易发言。像这样的作风都是薄福之相,怎么配得上得科第功名呢?
"污秽的地土里,容易滋长生物;而清澈的泉水里,往往没有鱼类。"而我却是有好洁之癖的。这是不应有子的第一点。和气能生长万物,可是我却很容易发怒。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二点。和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残忍是不繁育的种因。我又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能舍己以救人。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三点。多言耗气,而我喜发议论,信口开河,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四点。喜欢喝酒,损伤精神,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五点。通宵长坐,不知道保养元气,这是我不应有子的第六点。仅就这几点,我是不应该有儿子的了。其他的过恶还多着呢,不能一一都举出来了。
禅师说:"不但是科第功名的问题啊!世界上凡是享受千金财产的人,那他一定是个千金的人物;享有百金财产的人,他一定是个百金的人物;应该饿死的,那他一定是个饿死的人物。天不过因他的操行厚薄,所作的善恶业轻重,而给他以应得的果报,何曾在应得份上,另外加上一毫的用意呢?现在你既然知道自己过去的缺点,就应该把向来不合登科第,不合有子的作风,尽情改刷。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宽恕人家原谅人家!一定要和爱!一定要爱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啊。商朝的贤君太甲说过:'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孔先生算你不登料第,不生儿于,这是天作之孽(乃是自己前世所作的业报)是可以违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尽力去作善事,多积阴德,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里自己会得不到享受呢?《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能相信吗?"
听了他的一番议论,我拜谢他,接受了他的教导。就把往日之罪,在佛前尽情发露忏悔,写了一篇疏文,先求登科,誓行三千件善事以赎罪。云谷掸师取出一本《功过格》给我,教我把所做的事,逐日登记起来,善则记数,恶就退除。还教我持诵《准提咒》,以期必验,他还说:"符家有句话,不会写符,被鬼神笑。"其实写符也没有什么秘诀,只是不动念就是了。执笔写符,先把杂念放下,在念头不动的时候,写下一点,叫做混沌开基,由此一笔挥成,更无思虑。这样写成的符也就灵了。凡祈祷立命,创立新的命运,都要从无思无虑处去感格。修身以等待之,那才是积德祈祷的正规行法。
说到修,所有身口意的过恶,都应当把它除去。说到等待,是静候时机的自然成熟,不存一毫的非分侥幸,一毫的期待思想。如有预期或将迎的心,都应当斩尽杀绝。到这地位,直造无念无求,先天之境,即此便是真实的学问。你不能做到无心的功夫,只要能持诵《准提咒》,不必计较,勿令间断。(念佛也有同样功效。)--功夫持得纯熟,于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了念头空寂不动,那就灵验了。
我的号原叫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号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了。从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约束着自己,一切心念行就和以前不同了。从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战兢惕励的景象。虽在暗室屋漏处,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别人憎恨我,或是毁谤我,自能安然容受了。
到了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他的话就不应验了。而秋闱考试就中了举人。但是我检讨自身,还是有许多的错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犹豫不决,或身勉强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能操持而醉后便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从己巳岁开始发愿直至已卯岁,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完成以后,就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岁生天启。
我每次行善事,就用笔记上。你母不能写,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鹅毛管印一个朱圈在日历本上面。或布施贫人,或买放生命,所做种种善事,有时一天多到十几圈。到了癸末年八月,三千之数已经圆满。九月十三日,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
丙戌年登第,授宝砥县长。我备空格一册,名叫《治心篇》,放在案上,所行善恶事,就是微小的也把它登记起来,夜里在庭前摆了一张桌子,焚香告天,你母见到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
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我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我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我就捐出俸银,请他在五台山斋僧一万人,代为回向。
孔公算我五十三岁要死,我虽不曾祈祷求寿,这一年居然无恙。今年我已六十九岁。《商书》说:"天道难信,因为命在变异,是不肯定的。"《周书》也说:"无命无常,修德为要。"这不是古人欺人的话。我因此相信"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这句话,是圣贤的名言。若是说,祸福是天所掌握,是天所注定的。这就是世俗浅识人的言论了。
你(天启)的命运前途,现在还不知道是怎样的,但不论如何,即使命里应该荣耀显达的,也要常作冷落寂莫想;即使时运亨通顺利的,也要常作指意逆境想;即使眼前衣食丰足的,也要常作贫穷想;即使别人对我敬爱的,也要常作谦和不骄傲想;即使门第高名望重的,也要常作卑下低微想;即使学问很优良的,也要常作浅陋想。从远一点来说,要发扬祖先的遗德,近一点来说,要弥补父母的过失,对上要报答国家的恩惠,对下要创造家庭的幸福,对外要救济别人的急难,对内要约束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天天要检查自己的不是,要改过自新。倘使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无过可改,就是一天没有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他们为什么德不加修,业不加广?只是因为因循二字耽误了一生。云谷禅师所传授的立命学说,乃是很精、很深、很真禅的道理,务必熟读而努力去实行,不得贻误了自己!
二、错误的改正
春秋时代有些官员们见到别人的说话和动作,就能凭着自己的推测,来评论这个人未来的祸福遭遇,往往很准确。这从《左传》、《国策》这些书里可以看得到。大抵吉凶的预兆虽萌芽在心里,而发现常在于四体。行为敦厚的往往得福,过于刻薄的往往遭祸。但世俗一般人们的眼里多被妄念遮障。他们说,人生的祸福是没有一定的,是测度不准的。要知道、当幸福快要到来,只须观察他的善行就可预知:灾祸将要来临,观察他所作的不善事,也就可以预卜的。
现在,我们想要得福而远祸,暂且不论行善,先须决心改过,但是改过第一要发羞耻心。应思从前的圣贤们,他们为什么百世可师,而我为什么一身瓦裂?这是因为我耽染着尘劳情欲,在私下做了坏事,还认为别人不知道,傲然没有一点惭愧之心。这样下去,必将沦堕于禽兽,而自己还不知道哩。世间可羞可耻的事是没有比这更大的了!
孟子说,耻的问题,对于人们是最重要的了。因为知耻则勇于改过;德业日新,成为圣贤;无耻则肆意妄行,人格消失,成为禽兽。所以改过是得福远祸的最切要的一着。
第二要发畏惧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我的过恶虽在隐微之间,但是天地鬼神已经看见了、知道了。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失现福。我怎么可以不惧怕呢?不仅是这样,任凭我们居住在什么地方,别人总是看得很清楚的。我虽遮盖得很密,伪装得像样,但是肺肝早已露出,到底难以隐瞒,一经被人看破,我的人格真是不值一文了,怎么能不懔然惧怕呢?
不过,只要我们留有一口气,还活着,滔天的罪恶还是可以忏悔改过的。从前有人一生作恶,到了临死的时候,方才悔悟,发了一念善心,就得到安详地善终。这是一念猛厉,足以洗涤百年之恶。譬如千年黑暗的幽谷里,拿灯来一照。那千年的黑暗,立刻就消除了。所以过错不论久近,只是以改为贵。但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容易死亡的,等到一口气不来,再要想改过,就无从悔改了,将永远沉沦在恶道里了。岂不可怕呢?
第三要发勇猛心。人们多是因循退缩,得过且过,不肯发心改过。我们必须奋发振作,不用踌躇、企惑,不烦等待拖延。小的过失,比如芒刺在身,要很快的把它拔除。大的恶行,要像毒蛇咬住了手指,急速把手指斩除,以免蛇毒入心。这是丝毫缓慢不得的!《周易》卦上说:"风雷益";就是说,雷厉风行,直接痛快地去干,是容易得到效益的。
如能具备以上这三种心,那末,有过的能立即改掉了。譬如春天的冰遇到了太阳,是没有不消溶了的。
实践改过的工夫,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工夫既然不同,效用也就有别。例如前日杀生,今日戒杀了;前日怒骂别人,今日不发脾气了,这就是事上而改的。但是强制于外,是会感到很困难的;而且病根还在,东灭西生,这不是究竟的好办法。
善于改过的人,是在事件还没有发生以前,就先明白了它道理。例如,过失在于杀生,自己就想:一切的动物都爱自己生命的,把它活活地杀死,往自己嘴里送,将我的享受建筑在它的痛苦上,能忍心吗?这样一想,我的心就会感到不安,而且它的被杀,当遇到屠割的时候,痛苦澈骨人髓;至于我为了贪一时的口福,珍膏罗列,食过即空,蔬食菜囊尽可充腹,何必杀害它的生命,减损自己的福报呢?再进一步想,有血气的动物都有灵知,都有佛性,和我是一样的。我虽不能爱之养之,但怎能日日杀割生命,使它们仇我恨我于无穷呢?想到这里,就会对食伤心,不能下咽了。
又如以前,自已是容易恼怒的,就应该想;人们有不到之处,在情理上是应该加以宽恕的。我们不能自以为是而鄙视了所不及的地方,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恨别人的学问,凡是我所行不通的,都是自己的德行没有修,不能感动他人,这是我自己要加以反省的。如果有人蛮不讲理的来干犯我,那是他的事,于我又有什么干涉。那末,毁谤的发生,都是磨练于我,玉成于我,我将欢然受赐。能够这样想,那还有什么忿怒可发呢?应知听到毁谤而不忿怒的,虽遇到谗焰薰天,也如拿火炬烧虚空,结果必自息。若是闻谤而怒,虽竭尽巧思之分辨,反如春蚕作茧,自取束缚,更增烦恼。所以忿怒不但无益,而且还有害呢。其他种种过恶,都应该依理分析。其实,一切过恶都是愚囊的行径,自害的作法,道理明白了,自然不会发生了。
什么叫做从心而改呢?一切的过失,都是根源于心,唯心所造的。我的心不妄动,过失又从那里发生呢?从事修养的人,对于好色、好名、好利、好怒,这些过失,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专注起心动念处,使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了,正如太阳当空,妖魔鬼怪就由潜伏而归于消灭,这是精密纯一的真传。既然过由心造,还须从心上去改,象斩毒树,必须断其根株,何必一条又一条地伐它的树枝,一片又一片地摘它的树叶呢?
大抵最好的办法是治心。不合理的念头,才一动起,立即发觉,一觉就立即予以消灭,倘使这样做不到,就要反复明理来消灭它。或许还是克制不了,那就要用悬崖勒马的工夫,临事强行克制,坚决地禁止不犯,克实而论,净心、明理、临事禁戒三功并施是改过的要诀。
但是决心要改过,明则要靠良朋提醒,幽则还须诸佛加被。一心忏悔,昼夜不敢懈怠,经过一七日、或二七日、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见效时,或者感觉心神情旷,或者觉得智慧开朗,或者冗忙的时候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的人而能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幛幡宝盖,种种吉祥的事。这些现象都是过消罪灭的实证。但是不得执此自高,自满自足,而不更求进步。
从前藜伯玉二十岁的时候,已经能自觉前日所做的不是,而把它都改掉了,到了二十一岁,才知道自己以前所改的,还没有完全改尽,乃至二十二岁,回顾二十一岁,还象在梦中糊涂过日,错误不少。这样,他年复一年,年年都改过,到了五十一岁的时候,还认为四十九年来所做的不对。古人对改过作为一种学问,就是这样认真去做的。我们都是凡夫,过恶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样,堆积得满身都是的。可是回思往事,往往不见得自己是有过失的,或是心粗而眼障的缘故。但是过恶深复的人,也是有徽兆的;或者感到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心常烦恼;或是看见正派的人而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沮丧的情绪;或是听到正经的话反而不生欢喜;或夜梦颠倒,甚至妄言妄动。这都是过去恶业障重的反映。倘使有一件像这样的情形,那就要自己奋发,舍旧图新,不可自误!
三、善业的积累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从前有一个姓颜人的打算把女儿嫁给孔子的父亲叔梁纥(ge),而称道他的祖宗积穗,预料他的后人,必定会有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事实证明,正是如此,因知《易经》所说确是至理名言。现在再列举往事来证明:
杨少师(荣),是福建建宁人,他的家庭是以摆渡为生。有一次,久雨之后,溪里的水泛涨起来。洪水冲毁百姓的房屋。淹死的人顺流而下。其他摇船的人,都乘这机会捞取财物,只有少师的曾祖和祖父接连救人,不去捞取一件财物,大家都嘲笑他们是笨蛋。乃至生了少师的父亲以后,家里的经济情况逐渐宽裕起来。后来生了少师,少师于二十岁就登科,官职做到三公,子孙贵盛,到现在还有许多贤德的后裔。
宁波杨自惩,早年充当县里的官吏,他存心诚厚,守法公平。那时的一个县长办事很严厉,有一回惩罚一个囚犯,把他打得血流满面。可是那县长余怒还是不息。自惩耐心劝解,使他平息怒气,不要鞭打囚犯;自惩家里很穷,别人送他的物品,一概都不接受,遇着犯人缺乏粮食,经常设法替他们解决。有一天来了新的犯人数名,饿着没有吃,可是他自己家里又刚巧缺存粮,如果给囚犯吃了,一家人就没有吃,要接饿了。但眼看囚犯们都饿得很可怜,自惩就和妻子商量。妻子问他:"囚犯从哪里来的?"自惩说:"他们从杭州来,一路上忍着饥饿,脸色都饿得发青了!"妻于听了也很同情,因此,取了自己待炊的米,拿来煮粥给囚犯们吃。后来杨自惩生了两个儿于,长子名叫守陈,次子名叫守址,做到了南北吏部侍郎(副部长之职)。长孙做了刑部侍郎,次孙做了四川的按察使。他们又都是当朝的名臣。
从前英宗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率众作乱,百姓跟从他的很多,朝廷起用鄞(yin)县张都宪(名楷)南征,用计谋擒贼,委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找到贼党的名册,于是对没参加暴动的,秘密发给他们小白旗,约定官兵来到的一天,把白旗插在门口。他严戒官兵不可乱杀,因此保全了万人的性命。后来谢的儿子谢迁中了状元,做到宰相。孙子谢丕中了探花。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是一名秀才,有一天,隆冬严寒,他早起到学校里,看见一人倒卧在雪中,抚摸那人的身体,已经是半僵了。他就把自己身上所穿的绵裘脱下来,给这入穿上,还扶着送到他的家,救活了他。太史的父亲夜间做了一个梦,有神人告诉他:"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心,我遣韩琦做你的儿了。"等到生了琢庵,取名叫琦。
台州应尚书,壮年时代在山里读书,夜间鬼声啸集,使人惊慌。但他并不惧怕。有一夜听到鬼在那里说话:"某妇人因丈夫出门久客不归,公婆逼她嫁人,明天夜里要吊死在这里,她可以替代我了。"应尚书听了以后,偷偷地把自己的田卖了,得银四两,伪造了她丈夫的信,寄银还家。她公婆见到了信,怀疑笔迹不同,但又想起信可以假造,银子是不可能假造的,想必儿子还活着。因此,就不强迫媳妇嫁人了。不久那妇人的丈夫果然回家,夫妻团聚。应尚书又听到鬼在说话:"我应该得替身,可是这个秀才破坏了我的好事."又听另一鬼说"你为什么不祸祟他?"那鬼回答说道:"这人心好,不久就要做阴德尚书(部长职位)了,我怎能降祸于他呢?"应公因此更加努力做善事。凡是遇到饥荒的年头,就捐出谷来救济穷人,遇到亲友们有急需的,就设法给他们解决;遇上非理侵犯他的事,他总是逆来顺受,不去和别人计较。后来,应公的子孙登科的,至今还很多呢!
常熟徐凤竹,名拭,他的父亲家产本来是殷富的。有一次,遇到荒年,他自己就首先放弃应收的租米,来作为同县富人们的榜样,又分谷以救济贫穷的人们。夜里听到鬼在门外喊道:"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这年凤竹果然中了举人。他的父亲因而更加努力做好事,凡是修桥铺路,供僧接众,只要是有利益于人们的事,没有不尽力做的。不久,又听到鬼在门外喊道:"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以后凤竹果然做到了两江巡抚。
嘉兴屠康僖公,初任刑部主事,亲自宿在狱中,详细地了解囚犯们的情况。发现有几个无罪的人,康僖公不认为是自已的功劳,他秘密写了报告给刑部的堂官。以后朝廷会审,堂官根据图公的报告,讯问众囚犯,事实完全与屠公的报告相符,就释放了冤枉的十余人。公又写了一份报告说:"在京都的地方,尚且有这么多受冤枉的好人,那么,四海之内广大的人民,难道没有受冤枉被压迫的好人吗?应该每隔五年差一减刑官,复查档案,仔细考查研究其实际的情况,冤枉的给他们平反。尚书代为转奏皇帝,皇帝批准了他的建议。当时屠公也被派为减刑官之一。有一次,夜梦有人告诉他:"你的命本来是没有儿子的,因为是你提议减刑,为自己造了福,因此报应,能得到三个好儿子。"当年夫人有妊,生了应损、应坤、应俊,都是官居显要的。
嘉兴包凭,字信之,他的父亲做过安徽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凭是最小的,入赘在平湖袁氏,和我的父亲交情是很密切的。他博学高才,可是屡次参加考试,都没有被录取,他爱好佛、道之学.有一天,他去仰湖游览,偶然到了一所村寺,看见一尊观音菩萨的像,因房屋破旧,圣像露立着,遭受风雨的淋漓侵蚀。凭立即取出十金,交给寺里的住持僧,叫他修缮屋宇。那和尚说:"工程大、银子少,是难以完成的。"凭再取出松布四匹,衣服七件,再作捐献。其中有一件精细麻布做的外衣是新制的。随从他的仆人劝阻他,要他把这件衣服留着自己穿。凭说:"但求圣像能够安全保存,我虽露着身体也是情愿的。"住持僧听了这话,掉下了眼泪,说道:"布施银子和布衣,还不是一件难事,只此一点供养的诚心,实再是很难得的!"以后房屋修理完毕,凭邀请他的父亲同游寺中,夜间宿在寺里;凭梦见伽蓝神来谢他,说:"你的儿女当得功名禄位。"后来凭的儿子汴、孙子芳都登科第,做了大官。
嘉善支立的父亲,在刑房工作。有一囚犯没有罪,却被判处重刑。支立的父亲很同情他、怜悯他,意欲为他反案。囚犯告诉他的妻子说:"支公的好意无以为报,明天请他到家,你以身体招待他,他或肯竭力为我设法,那我就可以不死了。"妻无奈,下泪同意。支公来到囚家,囚犯的妻亲自劝酒,并告以丈夫的吩咐。支公以为不可,但他还是尽力为囚犯作了平反。囚犯出狱后,夫妻登门叩谢,说:"你这样的厚德,是世上少有的!现在你还没有儿予,我们有一个女儿,想送给你做妾,这在情理上总是通得过吧?"支公因备了礼物,纳娶他的女儿,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立,二十岁就中了状元。立生子名高,高生子名叫禄,都是贡生,很有才学。禄生儿子大纶,又中了状元。
上面所说的十桩故事,虽然表现的事实不同,但归纳起来,只是一个善字罢了。如果更精确地来推论行善,那么善行还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需要精研明辩,才能做到真实地行善积德,自利利人。
什么叫真假呢?从前有几个儒生问中峰和尚:"佛教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可是我们看到的,有人行善子孙不兴,有人作恶而家门隆盛。佛说的因果道理是没有办法证实的。中峰说:"世俗的人情不曾洗涤掉,看问题就难以准确,以致认善为恶,认恶为善。有了这样的错误看法,还不责怪自己的是非颠倒,反而怨因果报应为无稽。"儒生们又问;"善恶的问题怎么会看成相反呢?"中峰叫他们各谈善恶的区别。有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操守是善。"中峰说:"未必如此。"
了凡了,人生了~~~《了凡四训》有感
丁酉正月,余读《了凡四训》。其段落分离,注解颇多。读前三段,始能参考说文解字,然其耗时费力,心切切,欲一探究竟。遂弃注解,一气诵完一训。
其后,诸事繁钜,搁置。然未阅之文,如百虫挠刺,心痒难耐;又如未食之珍馐,时时思念。终一日得闲,蛇吞《四训》。始觉天地晴明,曜日当空,灿然一身。遂心畅意如饮醴酪,豁然开朗似天门洞开。
余喜《易》,好猎奇,亦好究底,觉其神奇,遂读邵伟华之《人生预测学》。又以人之八字与生平,一一验证,毫厘不差,更迷之信之。此后处世,亦如了凡,知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淡然无求矣。
冥冥之中,天命已定,数机难改,终觉不甘。偶读台湾教授曾仕强《易经八卦》之解读。曾老一生苦修国学,虔心学问,其卦辞爻辞,皆从世间常理析之。始知,卦无臧否,爻辞劝善。
后,与家父谈及命运一事,是否天定而一,终不可改。父曰: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余释然如冰消,知命亦由我一半。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天命尤可违,自作孽者不可活。与《四训》中“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唯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如符契相合,浑而为一也。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因而积学工文,冀有艺声林。我本骄矜,自此低调沉静,恂恂款款,避人锋芒,念念谦虚,尘尘方便。
时值西校即撤,人心离散,惶惶不可终日。世路役役,最易沉溺。懈怠颓靡,碌碌无为者多矣。余居其间,亦自怜境遇。然而,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惟修身养心,潜心学问,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往昔,角杯撤校,只觉天崩地裂,覆灭之灾。日,晦暗暗而伤怀;夜,衾凉凉而伤心。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皆是游子。愁似春水东流无休无止,惘若斜烟横雾重遮望眼。凡情未涤,春蚕作茧,自取缠绵。而今,傲然无愧,坎坷之来,皆磨练玉成,欢然受赐。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余命带驿马,劳碌苦辛。虽身为教师,然难以安居一隅。遂任上任下,恬然而处。教书孜孜不倦,育人以德以勤。
读书多节慨,养气在吟哦。余命福星多矣,咸池生非。因而折节自持,持身颇慎,遂能安然于世。又命中兼文昌辞馆,词章灿烂,文才多显。余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此修业者所以必不可少者也。
达人知命,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此《了凡四训》于我“解其得生之天枢,析其变之惑元”尔。望余之友朋慎读之。
文清,原名张文青,笔名文清,字秋水,号三清堂主。高中语文教师,《书法报》自由撰稿人,海峡两岸黄河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河东故事”编辑。发表论文若干,散文集《站着教书》等,散见于报刊!
2016年2月作
在上小学和初中的这两个阶段,谈恋爱哪个会更幸福一点
我认为都不好 ,现在主要是学习,那只是濛濛的感觉而已 , 如果非要我选择的话,我选初中吧,初中是童年的结束,青春的开始,是最美好的!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资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资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Authoranddepartment)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络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络。 (三)摘要(Abstract)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资讯。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四)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 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是指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片语。
谈恋爱就要看你的喜好了。毕竟每个星座人都有优秀的。如果是找结婚物件的话,最好找金牛座了,金牛座对感情比较专一,对家庭负责,呵呵。最主要原因就是,我也是金牛座了。^-^
当然不可以,小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还不成熟,不可以迷糊地伤害自己的身心,应该注重保护自己和他人,另外,初夜应该到成熟的时候就给自己深爱能信任能托付的人!
你现在上初二,大概十三、四岁吧,你已经步入青春期。 “别烦我!”“烦着呢!”这是多数青少年的口头禅。烦,已经成为青春期青少年一种主要的情绪。 有些心理学家将青少年时期称为危险期、风暴压力期或狂飙期,可以用“矛盾、冲突、动荡”这六个字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最基本特点: 这时候的你们想要独立,但不能放弃依赖。一方面,随着独立意识的增长,你们向成人发表了“独立宣言”,另一方面,又反感儿童时代与成人形成的依附关系。为了剪断这种关系,采取了对抗或反抗的方式,目的不仅是抗拒权威,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存在。 你们要封闭,但又需要开放陪伴。青少年不再像儿时那样外露与直爽,尤其不愿意与父母、老师交谈,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但同时你们又在不断地寻找能推心置腹的知己,渴望向他们敞开心扉,得到同龄人的同情、理解与支援。 你们要勇敢,但时常又有怯懦相随。在某些情况下,青少年为了证明自己的成熟,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行为。但当面临缺乏经验的情景或认为自尊感将面临考验时,又会出现退缩和怯懦的表现,比如,说话时羞羞答答、脸红和不好意思等。 你们要高傲,却与自卑形影不离。青少年由于受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能力的限制,常凭一时的感觉来衡量自己。一次成绩好就自信满满,成绩不好则悲观失望。高傲和自卑情绪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他们身上形影不离,造成情绪起伏不定。 你们眷恋童年,但又否定童年。面对接踵而来的许多挑战与问题,你们彷徨、思索,你们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但与怀念童年结伴而行的便是否定童年,随着成人意识的增强,你们力争从各个方面对过去一切不成熟的痕迹进行否定。 在这些矛盾的心态下,青少年的烦恼也多种多样,有的同学烦恼自己长得快,总买衣服、鞋子,有的同学烦恼脸上的“小痘痘”,有的同学烦恼自己的眼睛总盯漂亮女生,还有的烦恼父母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 那么,如何解除这些烦恼呢? 作为青少年,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与接纳自己的变化。“不要怕长大,也不要拒绝成长,而要适应成长。”成长是人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结果,要主动学习有关心理发展的知识,通过各种途径主动了解身心变化的知识,如为什么变,怎么变,变化的结果是什么等。 其次,体验与享受自己的成长。“不要将成长带来的烦恼当烦恼,它是人生给青少年的特殊礼物,你不珍惜,它就会丢失。如果将珍贵的礼物丢失了,一是说明你们不识货,二是说明你们缺乏能力。”建议青少年努力体验这份独特的感受,并想办法去享受它。比如,喜欢孤独,那就让自己孤独一段时间,孤独够了再投入到新的活动中,但不要将这些消极的情感长期延伸下去。 最后,为自己拥有“三张人生通行证”做好准备。 三张“通行证”是20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一张是学术的、一张是职业的、一张则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创造力。在这三张“通行证”中,前两张是基础,而第三张通行证的获得绝非一日之功,也不能用知识量与文凭来衡量,它实际上是一种人格特质。这意味着,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否生存与发展,不取决于他获得了什么样的文凭和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而取决于他的人格特质,进一步说取决于他的心理健康程度。因此,作为青少年,解除现阶段的烦恼,拥有健康的心灵非常重要。 希望你读完能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啊 那时候比较单纯吧 不会越轨什么的 应该没什么的 只是大了就不好说了
婚外情,会破坏自己的命运,折寿,子孙后代也会折福,损失的比得到的大很多很多,因此导致离婚的话,折的福会更多,亲戚之间的话会折福更多,子孙后代会受影响更多。 命运存在吗,当然存在,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改变。《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书籍。作者为明代袁了凡,作于六十九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命中本无功名长寿却得功名长寿,命中无子,却得两子,书电影版和电视剧版都有,网上皆可搜到,,只有善恶可以突破命运,做每件事时的善恶,善增加,恶减少,善即使暂时吃亏,整个命运的福气是增加的,而且增加的多很多,恶正好相反。能控制住每件事做到善就不是凡人,就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当然这是需要慢慢练的。所谓修心改命就是修这个,人越善运气会越好,极善之人命运束缚不住 也可以看看陈大惠老师的讲座,网上都可以搜到
那要看你的哪位是你的深交的朋友了 你想想如果几年没联络,突然他们跟你联络还记得你,你是不是很高兴呢,我是,这种激动的程度来说,应该是小学的更激动 其实你也有答案了,对不对 相信自己的感觉吧,静静的问问你的心
个人认为有四种阶段! 第一阶段刚开始交往,能牵手已经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 第二阶段交往了一段时间,对彼此都有了些了解,这时会拥抱甚至接吻.非常期待能每天见到对方. 第三阶段热恋中,大部分人会 *** ,不但每天都想见到对方,甚至想两人合为一体,一分一秒都不要分开.一部分人在这种热恋的冲动中结婚了. 第四阶段习惯成自然,热恋的 *** 被生活中的琐碎消耗著,偶尔会有甜蜜的感觉,不过因为生活的摩擦,偶尔也会吵嘴,更多的时候是习惯了对方的存在.爱或习惯,连自己都分不清了.有些人在习惯中结婚了,也有人觉得 *** 不在,而寻找另一份 *** .
个人觉得呢,初中还是以学业为重,基础打好。不要一天就想着恋爱,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那个人放在心里,以一个健康的状态在一起。这样不会影响学习,也有甜蜜、
上一篇:南邮通达论文查重
下一篇:偃师论文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