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论文题目
坛经论文题目
论文要想写好,写出色,先确定题目,一定要和老师商量,因为你喜欢的并不一定是老师喜欢的,然后把要写作的论点确定了,然后再找资料选择论据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最后给老师列个大纲看一下确定框架,同意了在开始着手写。 不知道你六祖坛经与饮食文化方面的论文准备往哪个方向写,老师认可同意了吗? 你学校对你论文还有什么要求?例如字数,排版格式等? 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 以下总结几点技术上的经验,未必是对的(对其他方向的可能还是错的),但或许对后面几级的师弟师妹有参考作用。 一、长编 1、 遇到可能有用的材料就随手记下。 写作论文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有同学抱怨,脑子里有一些判断,却不记得根据什么材料,或者是某一段材料很重要,因是辗转搜来的,要用到时反而搜不到了。所以遇上有关的、可能有用的材料就随手记下吧,不一定要录全,但至少给自己留下关键词和路径。 有时写论文是一个从“听材料说话”到“向材料问话”的过程,对材料的收集、排比、分类,也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 2、 录材料要注明出处、页码。 我最初录材料时并不注意注明出处、页码,觉得这段材料将来未必会用上,而且书就在手边,将来成文了再找不迟。后来发现并非如此,即时注下只要多花几秒钟,过后翻检的时间数倍于此,另外,写作学术史时,安排论著前后的一个根据即是最初发表的时间,录材料时注明版次,写学术史也方便许多,特别是处理一堆年份相近的论著。 二、初稿 尽可能全面地写下自己的思考。 初稿是提交给导师看的,我一开始总觉得这个不成熟那个太琐屑,什么都不太敢写。师兄教育之后,我在初稿中就将长编中的想法都写给老师看。导师毕竟是导师,看到你的初稿,就能判断什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是可行的,什么是有继续挖掘的空间的。我的定稿和初稿相去甚远,初稿中的一些琐屑之处已经连缀,不成熟之处也被导师点醒,在有限时间里不可能做好的部分也被安排在本科论文之后。 三、答辩稿 1、 古代纪年第一次出现时括号标明公元年份。 2、 注意格式。 答辩稿要按照学校的规范修改。可能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六点:1、答辩稿使用脚注,方便老师阅读;2、使用“下一页分节符”,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之间可使用分隔符,方便标页码和将来转尾注,分节符word07在“页面引用”中第二栏“分隔符”下拉菜单第二栏第一个;3、正文开始之后重新标页码,如已使用分节符,插入页码之后,点击页码进入编辑状态时,在“设计”中第一栏中“页码”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页码格式”,起始页码输入“1”,就可重新标页码了,若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也重新标页,选择“续前节”即可;4、引用第一栏提供自动生成目录功能;5、自动生成目录之时,需要对文档分级,若使用“格式”,修改原格式比较麻烦,若使用“大纲视图”分级,可能会在前面带点,我是用右键选择“段落”,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选择“缩进和间距”标签,编辑第一栏“常规”中的“大纲级别”,这样不会修改原文格式;6、慎用格式刷,格式刷会把注释标号也刷上的。 3、 关键词的翻译可参考学位论文。 如果是一些专业而冷僻的术语(比如我遇上的“诗史互证”),可以到论文库检索用到该“关键词”的学位论文。 4、 引言和结语要认真写。 因为我们交论文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能拖就拖”,即使你不拖也会有别人拖,所以论文收半齐并发到各位老师手上,可能已经很晚了。而且老师可能对你所作的论文并不是太熟悉。所以引言和结语对答辩很重要,决定了老师的第一印象。引言要对一些常识作简要的介绍,结语要好好总结全文,最好能总结文章的创见及与学界对话之处。 四、定稿 脚注转尾注。 如果答辩稿已经写好致谢,那就只剩下“脚注转尾注”一事了。可能要注意四点:1、如果编号是罗马数字,注意转成阿拉伯数字(可以不用圈圈);2、右键点击“便笺选项”,在弹出的“脚注和尾注”对话框中,第三栏“应用更改”中将更改应用于“本节”,这样格式会结束于分页符之前,尾注格式才不会影响到后面的“参考文献”和“致谢“;3、“尾注”部分上下有横线,需要去除,选择“视图”中的“普通视图”,再选择“引用”中的“显示备注”,在跳出的框框中选择“尾注分隔符”,下面会出现一条短线,删除,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出现一条长线,删除;4、更改完成后,要记得更新目录。
期末考试论文1000字 题目是:佛教的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谈谈对基本教义的理解 答得好的再加分 复制粘贴的免
你们老师真有意思,难道是佛教徒?哈哈,我希望我们期末考试也是这题目,哈哈。佛教的理论要说的话还是相当深奥的,它的字面意思并不深奥,关键是领悟的层次不一样。嘴巴可以说出很高层次的境界,做的事却不一定高尚。按我的理解来说,佛教有两个既是统一,有又差别的层次。一个是小乘,就是通过观自己的心的变化来达到领悟生死的道理,不再受生死轮回。第二个是大乘,就是发菩提心帮助人,别人有困难我们就施以援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这两者相辅相成,自修厉害的,帮助别人就容易了,所以有的高僧能力很强,做法事祈雨都很灵验,可以说普泽一方,教化一方,你可以去看下虚云老和尚在西安祈雪的故事。但是自修很厉害,不去帮助别人,就福利了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很多人都提倡大乘,心要大,要发大愿。地藏菩萨有句话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他的意思不是说我光做坏事,我就要进地狱,而是说我要承担世界上所有人承担的痛苦,不要让他们再受苦。让地狱的苦都加在我身上,不要加在他人身上。具体你可以去看《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地藏菩萨愿力不可思议,威神不可思议。其他菩萨也是一样的,都有普渡世人的愿力。
夜深了,就打这么多吧。祝考试顺利。
求关于禅宗的论文(或是儒家道家楚骚)
浅论禅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编辑本段]历史简介
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以参究、禅定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
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来来到嵩山(今河南登封市)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并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编辑本段]顿悟祖师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神秀作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忍以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编辑本段]传承弟子
惠能弟子中最负盛名的是南岳怀让(677~744)与青原行思( ?~740 )。另有神会居洛阳菏泽寺,创菏泽宗,被尊为七祖。门下有磁州智如、益州南印等。怀让住古南岳天柱山,创南岳系。青原住江西吉安,创青原系。怀让弟子道一(709~788)尊称马祖。其门下怀海影响最大,称洪州禅。怀海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希运门人义玄( ?~867 )在河北镇州创临济宗。灵佑与其弟子仰山慧寂(814~890)创沩仰宗。行思门下石头希迁(700~790)一系数传至洞山良价 ,再传至曹山本寂,师徒共创曹洞宗。希迁另一弟子天皇道悟数传至义存(822~908),其门下师备之再传文益(885~958)创法眼宗,住金陵清凉寺;师备同门文偃(?~949)住韶州云门山,创云门宗。晚唐至五代,禅宗发展极盛。两宋之后,儒道释三教合流,禅宗风格略变。大量“公案” 、“诵古”文字著述问世。宋代 ,临济宗中又分出方会( 992~1049 )所创之杨岐宗和慧南( 1002~1069 )所创之黄龙宗。元明之后,禅净合流形势大成,禅宗衰微。
禅宗流入朝鲜始于神秀门下之新罗僧信行(704~779),所传为北宗禅。马祖门下之道义则将南宗禅带到朝鲜( 820 )。越南禅宗最早为天喜禅派,为从僧璨受禅法之毗尼多流支( ?~594 )所创。南宋时,日僧荣西在天台山受法,禅宗临济黄龙派随传入日本;南宋末中国僧人东渡日本又传去杨岐禅法。13世纪初日僧道元又将曹洞禅法带至日本。稍晚从百丈怀海受禅法之无言通创无言通禅派;后更有黄龙系(一说云门系)的草堂禅派(11世纪)和临济系的竹林禅派(13世纪末)等。 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日本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至今不衰。禅宗少林潘国静
[编辑本段]五家七派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在豫章洞山(今江西宜丰洞山)普利院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弘扬师法。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曹洞宗以自忘来完成自我的实现。
临济宗。黄檗希运禅师住持宜丰的黄檗山寺(今江西境内)时初露端倪,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建临济院后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临济宗传至楚圆门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临济宗认为无位真人就是真实的自我。
沩仰宗。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于湖南宁乡沩山密印寺。沩仰宗强调机和用,信位和人位,及文字和精神之间的差别。沩山在得意忘言这一点上跟庄子完全相同。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云门宗一面逍遥于无极,一面又回返人间。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法眼宗完全奠基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
杨岐派。方会创立。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
[编辑本段]禅学点滴
禅学,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它们的起源,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因此禅的开展,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因此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你也许以为这故事太美了,可能不是真的;而我却认为正因为它太美了,不可能是假的。禅的生命并不依靠历史的事实。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故事,显然他已把握住禅的精神——因花微笑,由笑花开。
迦叶,据说是印度禅的初祖,在他以后传了二十七代,至菩提达摩是第二十八祖,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达摩来到中国后,便成了中国禅的初祖。所以达摩在禅宗史上,可说是沟通中印思想的一座桥梁。
印度禅这二十八祖的法统,据考证是后人捏造的(译者按,胡适博士在菏泽大师神会传中曾考证过),在梵文中也没有印度禅宗法统的记载。禅宗的这个“禅”字本来是从巴利文 Jhāna “禅那”音译来的(梵文是Dhyāna),但其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禅那”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是指一种有层次的冥想,而“禅”以中国祖师所了解的,那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一种参证。他们一再地提醒学生,冥想和思索,都会失去禅的精神。
胡适博士曾发挥说:
“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也许这不是一种有目的的革命,而是自然的转变,但无论是革命或是转变,“禅”不同于“禅那”却是事实。铃木大拙博士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证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像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救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以笔者的看法,禅宗的形成最早是受到大乘佛学的推动,否则单靠老庄等道家思想的复兴,实不足以构成禅宗那种生龙活虎般的精神。不过说起来好像是矛盾的,由于大乘佛学的推动使老庄的透彻见解,在禅的方式上获得了复兴和发展。汤姆士默顿(Thomas Merton)先生曾极有见地地说:“唐代的禅师才是真正继承了庄子思想影响的人。”
我们也可以说,禅师们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庄的见地一致的,道德经的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至于禅和庄子的关系,铃木大拙博士分析得非常清楚,他说:“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
如果这种说法不错,那么庄子的根本精神是禅的核心。唯一的不同,是庄子仍然停留在纯粹的悟力中,而禅则发展为一种导致开悟的训练;这种训练也是今天日本禅的特殊贡献。
因此懂得庄子心斋,坐忘,朝彻的境界后,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禅的本质.
[编辑本段]三种境界
①心斋:
“心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和颜回的一段对话,据说颜回有一次要到卫国去游说,孔子浇了他一盆冷水,认为他一身的功夫还没有做到纯一不乱的境界,如果贸然去谏,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是颜回便向孔子请教方法,孔子告诉他要“心斋”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心。”
②坐忘:
“坐忘”两字的原意,莱济(Legge)翻为“我坐着而忘了一切”,伽尔斯(Ciles)和林语堂翻为“我坐着而忘了自己”,冯友兰翻为“忘了一切”,铃木大拙翻为“心忘”,我认为这个“坐”字不应从字面上去体味,它的意思,可以说是坐于忘,或沉入于忘的境界。这个忘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忘己和忘物,不仅要坐着才能忘,而是在任何情形中都能忘。下面是庄子描写有关坐忘的故事:
有一次,颜回告诉孔子说,他的功夫大有进步,已忘了仁义,孔子认为他还不够深刻。过了几天,他告诉孔子说他已忘了礼乐,孔子仍然没有加以赞许。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告诉孔子说他已“坐忘”了。这境界连孔子也有所不知,反问颜回,颜回解释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③朝彻
“朝彻”是道家修练的一种境界,庄子曾描写过一段有关朝彻的故事。
有一次,有人问女偊,为什么他年纪那么大了,但容貌还是嫩得像小孩一样,女偊告诉他这是得了道的功效。那人又问女偊:他是否可以学道呢?女偊坦白地说他不是学道的材料;接着便把自己教学生卜梁倚的经过告诉他说:
“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上面,笔者之所以冗长地引证了庄子的这三段文字,乃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禅的种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禅师们都是佛家,但他们对于老庄思想的偏爱,却影响了他们在佛学中选取了那些和老庄相似的旨趣,而作特殊的发展。
此外,庄子“真人”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代的禅师,最显著的是临济义玄,和他开展出来的临济宗都以真人为最高境界。庄子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是强调存在先于知,这也是禅的一大特色——先存在而后能知。禅的思想正好和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相反,而是“我在故我思。”
[编辑本段]禅学应用
最近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ia)有一位墨芬蒂(William.C.Mcfadden)教授,曾召集了一个为期三日的各大学学生会议,讨论目前大学青年紧张心理的因素,他在“是什么使他们烦恼”一文中简述会议的经过说:
“当一切可能的紧张因素都列举出来后,一位学生说:“这些原因统统是,又统统都不是。我总觉得还有一个别的原因”。另一位附和说:“我也觉得有那么一个说不出的东西使我烦恼”?又有一位说:“这个令人烦恼的东西,好像是虚空无物的,但是如何才能描写这个虚空呢”?还有些认为是缺少嗔,或美所致。但这些看法都立刻被否定了,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恍恍惚惚,不可名状,最后有一位口若悬河的学生作了如下的结论,他说:“在我们的心灵中,总觉得欠缺空间,使我们透不过气来””。
墨教授接着发挥说:
“人类心灵的不安由来已久,他们寻求绝对,寻求不朽,寻求永恒,寻求无限。但事实上这个绝对既然是无限的,那么一定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界限的,是一种类似虚空无物的东西。这个无限如果可以界限的话,那就不再是无限了。
这位作者并没有想到禅和道家。但他却揭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看法,使我们了解为什么禅和道家是如此的吸引了西方青年,他们希望从禅和道家中去寻求那个使他们烦恼的东西。他们已厌倦那些既定的观念以及传统的宗教信条。传统的禅学对他们来说,好像几何学一样,只强调那些可以传达的,而完全忽略了那些不能传达的。这个不能传达的东西就是禅和道家探讨的天地。禅和道家并不是真能传达那个不能传达的东西,而是他们有方法把它引托出来,使我们的心境开阔,有更多呼吸的空间。
中国精神的最大特色,不是喜作有系统的观念说明,我们最动人的诗,就是那些“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绝句,能够用字、声色所表现的,都不是最真实的。中国精神是超出字、声、色之上,它是借字以写无限,借声以说无响,借色以明无形,也就是借物质以烘托精神。
[编辑本段]中西差异
斯曲兰催(Lytton Strachey)读了伽尔斯所翻的中国诗后,曾比较希腊和中国诗的差别说:“希腊的艺术,在文字方面的造诣,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它永远地寻求最好的表现,在希腊诗集中最精彩的抒情诗,实质上都是格言式的,这和中国的抒情诗大不相同。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它完全是呈现在一种不可思议,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气氛中。”
譬如李白的那首五言绝句: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峨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斯曲兰催会评赞这首诗说:
“突然的,帘子卷起来了,一刹那间,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图画。使我们的心灵化作一只游艇,在不可思议的,愈流愈广的想像之河上飘荡。这一类的诗,富于写意,但并不是一个摄影式的记录,而是对于切身体会到的经验,用微妙的笔触表达了出来。”
这就是中国的诗画和生活艺术的风格,这也就是禅的风格,在这方面,禅可以说是中国精神的象征。
西方文明,可说是希腊精神的产物,在目前已发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西方的好学深思之士,反而感觉不足,也就在这时,认识到东方的伟大。由于东方人反都注意力集中于西方的科学文明,因此禅的那种两难的论法对西方人的吸引力远胜过东方人,事实上,今天禅的精神已渗入到西方思想的前锋,将来又会反转来影响东方。人性本是一致的,是超越了东西方的;而且唯有超越东西,才能综合东西,假如我要作个预言的话,我将说这种综合必先成熟于西方,然后再散布到全世界。
东方人最好记得爱伦维特(Alan Watts)所说:作为禅学源头的庄子哲学是和现代人的境遇息息相关的。维特认为庄子和查定(Teilhardde Chardin)在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种看法比起牛顿把宇宙看成像弹子球撞击那样的机械化,显然是更近于二十世纪的科学了。
另一方面,西方人也应认清禅并不是完全没有理性和节奏的,它的疯狂中自有法则,默顿说得好:
“在某些西方人圈子里所流行的禅只是适合于精神上的混乱而已。它表现了他们对习俗、伦理和宗教的一种不可理解的不满。它象征了他们在机械所窒息的世界中要恢复自性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只恢复意识经验,使西方的禅学带有道德放任的色彩,而忽略了中国和日本禅宗那种严格的训练和严肃的传统。庄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易被今天一般人误作放荡不羁,其实庄子早就强调不要劝别人去做他们自己所不知的事情。我们要了解庄子对儒家的批评是怀疑的,也是很实际的。庄子的哲学在本质上,是宗教的,玄秘的,是追求一种绝对圆满的境界”。笔者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描绘出禅的真面目。本书之所以只写唐代的大禅师,乃是因为由于他们的真知彻悟,和特殊的个性才创造了禅宗。
禅宗有一段公案说:慧可向达摩大师请教安心法门,因为他总是感觉自己的心不能安。达摩说,你先把你的心找出来,我再给你安心。慧可是一个有着较高佛学造诣的佛教徒,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禅宗二祖。他遵循达摩的话去找自己的心,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只好说,我找不到。达摩说,我已经为你安心完毕。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让你找你的心,你能找得到吗?显然,你也找不到。因为三心不住,即过去之心不住,现在之心不住,未来之心不住。你的心是不住的呀。也就是说,你的心并不执着于任何外物。《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六祖闻此而开悟。这里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执着于法,执着于物,执着于我,那么你就会产生妄念。其实这世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流转变化。请问你能执着于什么?你的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根本不需要你去安。要说安,你顺其自然不就安了吗?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船过水无痕”。这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就是那船,而你的心就是那水。船曾经在水面上行驶过,且留下过倒影,但是水就是水,依然不舍昼夜地流去,何曾被铭刻些许痕迹?你的心本自圆满具足,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你只是被贪嗔痴所惑。你要做的就是内心无喘外屏诸缘。
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为为中心,写论文一篇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如果有人问我,有什么样的学问是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问题,并且已经对其中一些问题找到了解答的——我会指向佛学。如果有人再问我,有什么样的学问能使我们的心灵有寄托,内心更完美、更丰富、更祥和——我会再度指向佛学。
我记起少年时,曾在公园里遇见过一位慈祥的新加坡游方老和尚,他拍着我的脑袋说我有慧根,并拉着我合影留念,回新加坡后,他还给我寄来了照片和几本介绍佛教故事的连环画。也许佛家真能帮助我获得解脱,于是我找出了那些连环画,从佛里寻找心灵的平衡。
说老实话,由于从小受的教育,我在思想中一直认为佛教是封建迷信,只有那些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才信。最终改变我观念的是连环画中关于佛祖出家的故事,这是世界文献中探索人类生命意义的最有名的故事之一,它通过四个路见的景象,象征性地描述了佛学的源起和要解决的问题。
佛祖释迦牟尼原来叫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静饭王的王子。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婆罗门相者预言他会离家修游,成为一个出家苦修的圣人,并告诫,不要让他看见任何不幸的事物,如落叶、死尸等。
国王为了让王位后继有人,就禁止他离开王宫,并用宫廷无尽的奢华和雍容富贵包围起王子,极力把他同任何不幸的情境隔开。
就这样,乔达摩长大了,只知道有富贵和享乐。
后来,他娶了年轻貌美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并有了一个儿子。
然而有一天,他终于走出了王宫。在他的皇家马车中,他被车外的景象惊呆了,他看到一个非常衰老的女人。
他忙问驾车的人:“这个女人怎么了?”
他被告知,每个人最终都会像这女人一样变得苍老衰弱。
继续前行,又遇到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和一个没有双腿在路边行乞的残疾人。王子吃惊地领悟到,每个人都会受到病痛的折磨。
后来,他们又遇到了一列抬着尸体的送葬队伍,当他知道每个有生命的存在物都将会死去时,他深深地震惊了。但就在他心绪不宁、萦绕在老、病、死的苦恼时,他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眼睛注视着他,并对他很平静地微笑。
“在人世的苦海中,这个人为什么还会欣喜?”乔达摩惊问。
“他是一位圣者,”赶车人答道,“他已经获得了真理并因此得到了解脱。”
这些新的发现,唤起了王子内心对人类的深刻同情。他想,当周围的世界充满苦难的时候,他怎么能够置身于现在这种人为的幸福之中呢?而他又怎能忽视这残酷的事实,那就是他心爱的妻子和儿子终将忍受老迈的痛苦和死亡的结局。
乔达摩王子立志离家修行,以寻求解脱人的生老病死,烦恼忧愁之道。于是,在一个深夜,王子望了望熟睡中的妻子和儿子最后一眼,便迅速离开王宫。就这样,29岁的王子毅然抛弃了自己熟悉和钟爱的一切,开始了新的求道生活。
出家后,乔达摩先后向两位大师学习,接受苦行方式,磨砺心志,努力通过苦修和无为来探寻人生的至理。
他与其他极端禁欲者一样,为了怕吃进小生物而杀生,就只喝滤过的水;为了避免呼吸时吸进小虫子就带上呼吸面具;走路时小心翼翼以防踩到虫蚁身上;进食极少从而减少嗜食的欲望。
6年的苦行使乔达摩的身体极度的虚弱,像一具行尸走肉。
一天,当他在尼连禅河边洗浴时,突然疲乏无力地倒在水中。要不是抓住岸边垂下的树枝,乔达摩可能就会被缓缓的流水淹死。
上岸后,乔达摩又瘫倒在岸边。这时一名牧羊女在河边发现了他,送他一杯羊乳。
从那天开始,乔达摩意识到苦行不能悟道,事实上饥饿和脱水只能让他心神散乱,干扰思维,至今仍一无所获。他决心放弃这种极端的苦行,滋补身体以便精进求法。
最后,乔达摩来到一株繁茂的菩提树下,跏趺而坐,誓言“不证菩提,决不移身”。乔达摩专心一念,很快进入冥思的高深定境。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已能够脱离感觉、情感和欲望,进入一种纯粹的清明之境。在第七天的早晨,他睁开眼睛,看到了晨星。在刹那间,他证道了——在突生的极乐中,顿悟生死之源、灭苦之法及究竟极乐。
自此,乔达摩成为佛佗,意为觉悟者,人们称他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
霍姆斯大法官曾说:科学是对次要的需要做出主要的贡献,而宗教的成就不论多小,却至少是针对最重要的事物。
科学给人类带来了飞跃的发展,但它只是关于物质世界的学问,而宗教探讨的却是关于心灵的,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佛祖创立佛教正是为了帮助人们从人生的生老病死、烦恼忧愁中获得解脱。
那么佛祖悟出了什么呢?我们怎样才能在人世的苦海中像那位圣人一样保持一种欣喜呢?
佛学高深玄奥,仅经籍的数量就是任何一门宗教所无法比肩的,我印象中的佛学造旨高深的人士都是藏于深山满腹经纶的高僧,他们都要穷尽一生来研习佛学。清末民初的弘一法师,曾经是一浊世公子,放浪形骸;而后又留学国外,专心学画,最后造诣堪称一代名师,连鲁迅等大师都以能拥有他的墨宝为荣;到了晚年,他却抛弃这一切,潜心研习佛学,著述了多本佛学书藉,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律宗高僧。傅雷形容他的人生经历了三个境界:物质的、精神的、灵魂的。
佛学于我自然难以企及,但以我的浅见,佛学的主要思想还是“万物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我国能称得上“佛经”的,大都翻译自梵文,惟一的国产经书《坛经》,是由著名的传奇人物六祖惠能说法,其弟子法海集录。关于惠能,曾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当年神秀为了取得五祖的衣钵成为法嗣继承人,在璧上书写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不识字的惠能却作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两首偈反映了两人“空”的不同境界。神秀要“时时勤拂拭”,才能保持空;而惠能本体就是“空”,“何处惹尘埃”。
佛教认为世间有轮回,人生是一种痛苦,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如梦幻泡影,因此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太执着,只有苦修行,悟得正道,才可以脱离轮回之苦。
既然人世可以轮回,人生又是一种痛苦,那死亡就是一种解脱,所以死也就没什么可怕了;而且世间万物皆空,将一切看空,就不会争名夺利,得到、失去都无所谓,那当然不会执着,不执着也就没有了烦恼、痛苦。
世事无常,人们所执着的万事万物,到头来就像竹篮打水,仍是一场空,也就是“色即是空”;而我们在摒弃俗世的各种杂念,保持一种“空”的境界时,就是在安享心灵的祥和,也是在为自己修福,于是“空即是色”。
我曾想,如果我的人生能重新选择,我应该做两年和尚,当两年兵。当兵是为了磨炼意志,增强纪律性,将自己融于集体之中;做和尚则是为了先学会将万物看空,知道用空空如也的心态对待人生,放弃执着,懂得享受心境的宁静祥和。
佛学不仅帮助我从父亲去世的痛苦中获得了解脱,还提高了我的人生境界,使我看穿了世间的虚幻,少了许多痛苦和烦恼,心境能保持宁静、祥和。
现在的世人身处各种欲望的漩流中,变得越来越浮躁,已看不到人们真正发自内心的宁静、祥和的微笑了。佛祖的捻花一笑,虽是静坐,祥和的神情,却已飞跃世间一切,那正是心灵修炼到最高境界的表现。因为他坐在了那个生命的根本之上,再也没有一丝的不和谐。
对于我而言,我崇尚佛学,也喜欢佛学,并从佛学中找到了心灵的平衡。但我天生就是一个生命力旺盛,喜欢享受,充满各种欲望的人,因此我无法出世,我始终只能像贾宝玉形容自己的那样,是一个“槛外人”。
记得雍政皇帝在临去世前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一生信佛。但父亲将这样的一副重担交给了我,我不得不杀一些人。——我没有佛缘啊!”历史形象中向来残暴的雍政大帝,临死前的忏悔竟然是这样的。
我想我的生命力太旺盛了,各种欲望太强烈了,我可以将万物看空,但无法将生命本身看空,我与佛教也是有缘无分了。
上一篇:论文引用一样文献
下一篇:支架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