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主题班会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11:58

主题班会作用论文

主题班会的重要意义
一、发现问题,积极诱导
俗话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我班从城里转入一个学生,听说他在该校是出了名的“调皮鬼”。该生个子大,性格倔强,家庭条件较好,很傲气,多数学生对他畏而远之,任课教师一提起他就摇头。课堂上捣乱纪律,脾气暴躁,还不大理睬老师。经常与任课老师发生冲突。我知道,这是他的生活环境所造成的。作为班主任,我应竭力帮助他,于是便找到他的突破口,他的优点是很讲“义气”。利用他讲“义气”的这一特点,我跟他用了“感情战术”,让他从平时、从小处体会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讲义气,就应该尊敬关爱他们。他想了想,觉得我说的很有道理,他渐渐改掉了“傲气”这个坏习惯,和同学们成了好朋友,而且上课也爱发言了。我抓住这个机会,我又与他交谈,谈了许多道理,一旦发现有丁点儿闪光之处就及时表扬。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一个月后,该生由最后一名都算不上的成绩(离进实验班差31分)提高到前二十四名,第二学月提高到十二名,中考以468分的成绩考上了二中的“宏志班”。
二、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
关爱,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班主任应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对待学生的困难,尽力帮助,真诚的关爱、体贴他们,这样使学生感受老师的亲情,人间的温暖。在教学过程中,我本着这样一个宗旨去对待每个学生,主动找他们谈心,倾听他们有什么想法和看法,了解他们的衣食、住行,尽快与他们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心桥”,有什么话、有什么事都能向你述说。从而使他们觉得学校就是自己的家,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
三、正确对待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班上有一个表现特好的学生,上晚自习与几个同学一起“吹牛”,被我发现了,我狠狠的批评了一顿,他很不服气,立即与我发生抵触。当时我很难过,觉得当老师受人气,没什么崇高的。在我一气之下,发誓不再理他,并说:“从此,我不会说你“杨飞龙”三个子。”晚自习后,他哭着到了我家里,恳求我收回我的话,并承认了错误。当时我没有理他,因为他不仅是为了此事,而是最近表现特别差。本来他是班上的特优学生,近几天来整天都没精打彩的。于是,我不管他交不交作业,上课专不专心。没想到一次单元测验下来,他从一个特优生滑到差生。看着这一变化,我惊呆了,后悔了。这不是古人说:“教不严师之惰吗”?不,我不能误人子弟!我要立即挽回我的损失。于是,我主动找他谈话,向他承认了自己言辞过激,方法不当的错误,并请求他原谅。他开始是漫不经心的听我说,后来竟簌簌地掉下泪来。沉默了一会,他才说:“我知道自己错了,但你不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受不了,在家里父母从没大声批评过我”。听了他的话,我耐心地开导:“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个人不能不犯错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拉起家常,谈起了人生……”。从那以后,他的成绩很快就上升了。后以524分的成绩居我校第一考如了一中,现已在**大学。由此,我得到启示,一定要培养学生坚强的品格,特别是承受挫折的能力。于是,我利用班会课,首先自己示范,向全班同学检讨工作中的失误,然后鼓励学生用校规校纪对照自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种方法很灵,使很多爱面子、思想严重的同学,都学会了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及时得到了矫正。
四、教师的自身典范作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作为班主任,除了要明确指导学生如何去遵守规章制度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做到,你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每天要求学生6:00到校,我5:30就起床,准时6:00到教室查看学生读书情况,并随时作好学生的记录,记录到:张三是6:21分到教室,李四是8:03分上早读,王五3:15在在操场上读书……。与学生一起参加劳动,查擦桌子、掏臭水沟、捡瓜子壳……。如此几次,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也主动捡起丢进垃圾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几个性格倔强很不遵守纪律的同学慢慢儿受到了影响。
五、上好班会课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就应该从上好每一节班会课做起。有的老师总利用班会课给学生上学科课,要么就让学生自习,忽略了班会课的重要性。十几年的班主任教学告诉我,形式不变,内容简单的机械式班会课,面面俱到、高谈阔论的说教式班会课,和表面热闹实际针对性不强的形式主义班会课,都是难有成效的,不如针对现实,一课一题,一课一式,灵活多变,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经常开展别开生面的班会话题,少点多拨,以学生为主体说话,这样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班会课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味,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初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敢说敢做、喜欢表现自己、上进心强。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班上建立“小组评比制度”,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重点”学生易出现的问题而制定评比制度。评比项目由班委会组织各小组组长共商讨制订,并在班会课上讨论通过。评比需要一批认真负责地班级积极分子,每个人负责一个小项目。然后再每周的班会课上都要评选优秀组和优秀组长。并给予小小的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班上刚刚才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几分钟后,到处都是瓜果皮、纸屑等。就此事,我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谁的地方最干净;再比一比,哪一组最干净。由劳动委员检查,各个组打分。一天下来,给扣分最少的小组中的每个同学,进行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管理,同学们都能自觉地维护班机卫生,地上的杂草都能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是学生增强了维护集体的意识,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题班会的作用介绍

主题班会的作用介绍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学生的会议或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处理、解决班级问题,开展各项活动的有效途径。

班会是学校德育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班会作为一种学校教育机制,由于其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活动理念,无形中使其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载体。

班会的意义 :班会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班会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即为主题班会,班主任如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计划地举行一些由班委会或其他学生组织的主题班会,加以引导,既可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自治能力,从而达到巩固班级体和良好班风的目的。

班会的作用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全体学生的会议或活动。班会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班会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会是一个说出心里话的场所,让学生把自己难解决的事,令自己苦恼的事写成字条,班会课收集讨论,班主任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同学们帮助出点子。经过一段班会课,学生会变得活泼开朗,沉默的孩子也会多几分欢笑。

2、班会使学生深受教育,一次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班会课往往

会给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终生美好的回忆,起到课堂教学中难以起到的作用。

3、班会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从教育意义上讲,主题班会主要是使学生明确、统一和强化对某问题的认识。

4、班会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由于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是“主角”,所以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都能得到极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加强。

5、班会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组织得当的主题班会,能产生凝聚力,起到促进班级学生团结的作用,同时由于师生共同参与,它能加深师生彼此了解,成为密切师生关系的纽带。

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已为大家公认。目前,班会已经被教育部正式列为活动课程,排入课表,其地位已与学科课程同等重要。然而,多年来,人们却忽视了它的作用,被班主任用来处理班级日常杂务,为班主任的说教提供了便利,导致班会流于形式,这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更没有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重视主题班会的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势在必行。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心得,我认为主题班会应重视以下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思想修养,确立正确人生观,增强班级凝聚力

主题班会的主要功用就是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美丑,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主观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陶冶学生高尚纯洁的情操。我们可以用打开心扉的方式让学生畅谈曾帮助过谁,或谁帮助过自己,使学生感受班集体温暖,明确遇事先人后己、互相关爱、共同进步的重要性,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动力;我们还可以通过歌舞、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交流,使他们感受班级温馨气氛,明确一个优秀班集体来自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以此提升班级凝聚力。

二、培养学生主持管理能力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和途径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主题班会,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一个绝好舞台,决不能成为教师搞一言堂甚至处理杂务的领地。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定每次班会的主题,培养学生自己主持开展班会活动的能力,通过班会使学生自行处理班级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针对班级中的现象及自己的困惑等加以讨论、争辩,还可以就争论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及应对措施。同时,通过活动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摒弃,从而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

主题班会可以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消除学生表达中的胆怯心理,使其情绪获得缓解,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便于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不知不觉中进行口头语言的表达与训练。

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采取讨论、辩论、演讲、分角色朗读等灵活多变的主题班会形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抓班会主题、找议题中心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听来比较,哪位同学说得好,好在哪里?为什么这样说好?如果让自己说应如何来说等,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等,从而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重视主题班会的作用,灵活多样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必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怎样组织和召开主题班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呢?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谈谈上好班会课的一点做法:

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应占居核心地位,俗话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主题班会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最好手段。班主任老师通过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班会主题。在主题班会课上,班主任老师围绕这些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此我注重在平时结合学校的工作,开展的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班会活动:国庆节举办了《祖国妈妈,我爱您》的主题班会,通过国情知识教育,收集祖国之最,对学生加强热爱祖国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同时结合热爱家乡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家乡荣昌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激发学生树立为家乡建设,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而努力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主旋律之一,这样让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直观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立志报效祖国的情怀。同时,我也很注重把班会课同教材相结合,例如:学习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我班就开展了《感恩》主题班会,本次活动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三个部分,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培养学生感恩的心灵。班会采取集体组织,在多媒体教室统一进行。组织学生观看著名教育学专家的讲座《感恩父母》,哑语表演《感恩的心》,诗歌朗诵等。当播放演讲《让生命充满爱》时,主题班会达到了高潮,这时泪水充满了整个教室,浸湿了师生的双眼,大部分同学泣不成声。班会的举行也超出了预期的效果。通过本次班会活动,我班的学生张宇平时经常骂爷爷、奶奶,家长反映现在特别理解长辈了,突然间像变了个人似的,大家都说他一夜之间长大了。他却笑笑说,“我现在才真正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落叶对根的感谢,我是人难道还不如草木吗?”。斤斤计较的王晓豪同学,班会活动后,同学们也说他待人特别宽厚了,处处为别人着想。可见感恩,塑造了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让我们怀带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吧!当然,班会课也结合现实,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设计。我们六年级的很多学生喜欢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对此,我开展了《健康网络 远离网瘾》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对“网络的利与弊”进行了讨论,认识到了,如果把网落当作一种学具,那你将受益匪浅;如果把网络当作一种玩具,那你将玩物丧志。会上全班37名同学都用自己的名字和真诚写下了承诺书,今后一定要健康上网。此外,举行了《珍爱生命 注意安全》、《做个有责任的.人》等班会课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我班还开展了各种辩论赛,讨论会,读书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以学生为主体,从内容到形式,从组织到落实,基本由学生自行完成。这就大大地调动了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许多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思想素质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主题班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班主任老师为每个学生的能力锻炼搭建了平台。我们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创新精神。我们高年级同学积极参与了主题班会的设计、策划、运行的整个过程,甚至有时还参与背景媒体的制作,动手、动脑能力,综合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尊重和鼓励中培养创新情感。在创新中获得的成功喜悦。特别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在活动中享受成功与自豪。学生也就多了一份自信。

当然,任何班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一节再好的班会也只能是教育的开始。因此班会还要延伸到课堂以外,及时的巩固班会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班会课的作用,使班会课切实能收到实效。

主题班会是由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专题或针对一个问题而组织的教育活动。

然而,上次在见习的时候,我发现有的老师总利用班会课给学生上学科课,要么就让学生自习,忽略了班会课的重要性。

其实,适时地开展主题班会,对班级管理会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主题班会的独特作用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师针对现实,一课一题,一课一式,灵活多变。经常开展别开生面的班会话题,可以了解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少点多拨,以学生为主体说话,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来进行德育教育,“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种复杂的渗透的方式完成,而由此所产生的影响最终也就变成人的内在稳定的心理品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正是以这种渗透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良好品德。

活动是看得见的,有形的,而教育和启发是看不见的,无形的。让有形的活动去吸引学生,让无形的教育去启发学生,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参加,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这样,日积月累地熏陶,最终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人修养,明确的生活目标。

要使主题班会真正起到教育作用,不能忽略深化主题和巩固成果,也就是在班会后要进行“追踪教育”。在主题班会活动之后,要及时掌握来自学生中的信息反馈,抓住学生思想情感方面的变化,继续加以引导,促其升华。力争在每次活动之后,让学生们的心灵深处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并使他们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及意义 为达到德育目标实施目的,德育内容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科教学、校会、班会、报告会、讨论会等来完成。在众多过程中,班会,主题班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的本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主题班会是一项重要的集体活动,是班主任通过班集体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们的高度热情和智慧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由于主题班会是在一个比较集中的时间,集中的环境下进行的教育,它强化教育渗透,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主题鲜明,针对性强。 主题班会是经过充分准备,围绕一个明确的目的召开的班会。这从鲜明的主题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例:“祖国,我的母亲” “老师——我爱您” “诚信在我心中”等,一看主题班会的名称,就能受到教育感染作用。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是导演,起着主导作用。在确定班会内容及主题时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思想学习,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二、高素质,知识性强。 主题班会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又是主题班会的主体,一个好的主题班会要看是否把学生

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是否都参与了活动。主题班会从准备到召开的整个过程,学生都在不断的学习,有的还是书本上、课堂里得不到的知识。

三、知行结合,实践性强。 德育过程特点之一,就是认识与实践。知和行的统一,重在实践,重在行为,这也是德育目的性的要求。对于初中学生不要多讲道理,应以具体的事例、典型形象去启迪、影响他们。对其行为要严格要求反复强化。直观形象的主题班会能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四、形式多样,情趣性强 。主题班会的形式很多,不拘一格。报告会,讨论会,走出去,请进来等。主题班会根据寓教于乐的特点,让学生们在唱、说、跳、讲、玩中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启迪。如“教师节”举行的主题班会,不仅使在场的老师充满了自豪、激动,而且一股强大的暖流把师生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像这样的主题班会将会永远留在学生心中。 “主题班会是德育的聚光灯”。主题班会充分发挥了它的德育功能及效应。在以学习能力培养为主要施教目标的今天 ,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基础,而智力开发的原动力则是“兴趣”。德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兴趣,从而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题班会的作用和意义

主题班会的作用和意义如下:

意义: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韦绕一定的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且有计划的举行由班委或者是其他学生组织的班会,并加以引导,不仅可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个性,愉悦生活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锻炼自理能力。

作用: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为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在班主任的指导和领导下或者是同学自发的,以班级为单位,可围绕一个或者是几个主题组织的对全班同学所开展的教育活动。

在班会上,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集体管理,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班会所开展的内容是没有限制的,丰富多彩的班会既可以是为了解决班级存在的某些问题而召开的,也可以是就某项教育展开,如文明礼貌、环境保护、学习心得交流等。

班会是学校集体活动中最主要的组织活动之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组织的对全班同学开展教育的活动。主题班会是一和极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主题班会能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对学生思想的转化和良好的班风的形成也有很大作用。

浅谈主题班会

浅谈主题班会

一、开展主题班会的目的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是母鸡也会的事,但要善于教育他们,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了。”这就把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推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爱岗敬业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使学生在这个集体中,不仅要成材,还要先成人。

1、利用主题班会营造班级气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无时无刻不发挥着显性或隐性的教育作用。班集体的环境包括两类:一类是物质环境,即教室设施、板报等,另一类是精神环境,主题班会就是精神环境的一种呈现形式,也就是建设班集体的一种手段。召开主题班会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2、利用主题班会开展集体活动

班集体只有在集体的活动中才能巩固和前进。没有活动,班集体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就感觉不到集体的存在,也就不会关心集体,为集体的利益去奋斗。因此,班集体的活动必须经常开展,而活动的方式之一就是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就是班集体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二、主题班会的特点

1、主题班会的计划性

对于人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计划、有组织的来培养实现。七年级有五新:学生新、老师新、环境新、起点新、目标新,这一年是学生接受高中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控、自理、自律能力和独立自治、自学能力,以及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为主。因此,这一年的主题班会就必须从“新” 入手,抓好每个“第一次”,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八年级是容易松懈,引起分化的阶段,就应以正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为主。因此,主题班会就要贴近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形式要多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三年级由于中考制度的限制,学生个体会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忽略班级这个整体。因此,此时的主题班会更要强调班集体的建设,提倡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打整体战。这样,主题班会的长远计划,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进行了长远的设计,使得每年、每阶段的教育工作都能有的放矢。

2、主题班会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主题班会具有思想教育、树立舆论、陶冶情操、锻炼才能等多种教育功能,但在某一学期、某一阶段,就要针对班级出现的具体问题设置主题,趁热打铁,明辨是非,及时处理在学生群体中、在个别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营造班集体积极向上的风气。例如,这届初一实验班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由于要涉及期末考试后人员的调整,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存在心理压力,情绪很容易因为受到的挫折而波动,而且只注重个体发展,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比较少。因此,在期中考试后,组织主题班会“共筑8班天地”,以此为契机,在班级中提出增强凝聚力,创优秀班集体,并征集学生心中实验班的目标。两周后,又召开反馈班会“气态、液态和固态”,指出“气态”是班级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浮躁;“液态”是明确实验班的动态调整,应是每名8班学生更好的学习的动力;“固态”是要这个集体中的每名成员必须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不使一名同学在这个集体中掉队。所做的这些工作,不是简单说教能够代替的,集体中每名学生的心声,每名学生的行为是及时开展针对性主题班会的需要。

3、主题班会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主题班会有年级、学校统一计划的内容,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注意具体班级的个别差异和特点,灵活多变的开展主题班会,变换主题班会的形式,校园内外的结合,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与娱乐的调剂等等,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主题班会贵在“认真”二字。开好一次主题班会,从班会的设计、构思、准备、组织到标题、表现形式等每一项内容,都凝聚着班主任与学生的共同心血,是师生智慧的共同结晶,是班主任责任意识、思想水平、教育艺术等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它所产生的深刻教育功能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

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题班会教育,在对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德育中起到关键作用。为了实现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全面提升,主题班会教育应“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

一、系统安排主题班会内容,是增强德育针对性的核心

人的认识总是由量变到质变,从渐变到突变螺旋式上升,所以教育要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必须按照一定的序列将德育的重点落实在课堂上,这个序列的安排应呈现出螺旋式发展特点,逐步深入。系列的设计要着眼于全局,既要注意内在的联系,又要体现各阶段的独立性。比如,中职阶段从中职生成长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中职的德育目的,可以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主线,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责任教育为核心的班会序列。中职班会系列化教育可参考以下设计:第一学期从文明养成教育入手,主要涉及入学教育、文明礼仪、遵纪守法等,第二学期从学习生活教育入手,主要涉及高效学习、学会生活、关爱生命等,第三学期从职业素质教育入手,主要涉及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团队精神等,第四学期从职业指导教育入手,主要涉及职业意识、就业指导、走向职场等。

二、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讲台的主人

主题班会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往往是一幅幅这样的画面:讲台上班主任正进行着刻板的说教,座位上同学们低头不语;班主任自编自导,学生则像任人摆布的木偶,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目前班会的弊端。说明“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德育方式的教育效果不佳。

而采用“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讲台的主人”的方式则可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说来,就是主题班会教育在形式上强调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准备、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在内容上强调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在方法上强调师生的互动和沟通,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同时提升各项能力,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趋于和谐,具有显著的实效性。

三、主题班会“系列化、规范化、课程化”的实施

系列主题是整个学期德育目标的一根主动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主题的确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一个学期为例,它应该关注班级工作的主要方面,结合班级该学期的努力方向、工作重点以及学生发展的特点、班级发展的状况,在班级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班主任指导下,确立具体符合实际需要的主题。主题可以包括学习系列、艺术系列、生活系列等,既不雷同重复,又涉及学生诸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显示出班级工作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最终有效地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启发作用。

以适合为原则,以锻炼为目的,主持人选首先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这个集体中来,增进人人的集体意识。其次,不同学期主持人员应该重组,让学生尝试与不同的同学合作,有利于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当第一学期不熟悉时,可由班主任安排胆大的、活动能力稍强的学生先进行,这样可以提供范例,也便于总结经验。后面的学期应该由学生自己报名自我推荐,从自己选择的主题入手会赢得学生工作的主动性,有利于班会的积极进展。

注意选择主题班会的新颖形式,根据学生兴趣,体现时代精神,突出青少年追求时尚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种种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将深刻的人生哲理变成生动的道德实践,具有显著的实效性。

一、主题班会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在班会课上,班主任围绕着特定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与在其它场合、其它形式的教育形式相比,它更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形成,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达到撞击后的相容;能较好地利用学生从众心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具有更高的教育效率。显然,充分利用好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开好主题班会,不仅重要,而且可减少班主任工作量,减轻班主任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主题班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

班主任老师用主题班会的形式为每个学生的能力锻炼搭建了平台。作为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求知欲望,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组织能力较强的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就让他们积极参与主题班会的设计、策划、运行的整个过程以及教室、黑板的布置,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就让他们选择自己最拿手的绝活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统筹安排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也使每位学生在尊重和鼓励中培养创新情感。在创新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特别是后进的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了成功与自豪。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广泛,个性突出, 有强烈的个人表现欲望,渴求他人对自己的良好评价。而主题班会课,正好成了展示他们个性才能的最好舞台。

三、主题班会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桥梁。

主题班会一方面是班主任展现个人才华、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共鸣,隔阂顿失。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桥粱。不仅如此,主题班会还是学生与学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主题班会可以营造一种民主、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能够消除学生表达中的胆怯心理,使其情绪获得缓解,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用打开心扉的方式让学生畅谈曾经帮助过谁,或谁帮助过自己,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感受班集体的温暖,便于他们相互间的情感交流。

四、主题班会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平台。

谈到写作,绝大部分的人都认为那仅仅是语文老师的事,谈到班会,更多的人认为利用班会课上一节语数外更为实惠,其实不然,主题班会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这一点,不是语文老师的班主任同样可以胜任。班主任全面负责班级,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虑,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写作意义的素材。素材是文章的血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写出上好的文章,没有材料是万万不能的。当然获取写作材料的途径很多,但通过主题班会来获取写作素材我觉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很好的途径。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单凭自己的双眼、一双手脚,所看到、收集到的材料毕竟有限。如果通过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谈一种自己喜爱的花卉、一种有益的树木、一道美丽的风景,讲一则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或童话,谈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说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品自己读过的一本名著、一篇美文,赏一幅名画或名曲,诵一则警句或格言。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去观察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只有这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才能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丰富写作素材。

此外,主题班会的作用还有很多,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增强班级凝聚力等等。当然,这诸多作用并非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总之,作为班主任,应高度重视主题班会的作用,灵活多样地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定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小学主题班会的价值是什么 论文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逸夫小学四年级(4)班一、前言: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以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1、什么是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从心理上来说,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当你再遇到这类情景的时候,不用过脑子就会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觉得很别扭。这说明行为已经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了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人们去监督、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去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也就是平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如:早晨起床你要刷牙,这种刷牙的动作只能行为,不能叫习惯。如果你起床后连想都不想,就自动拿起牙刷去刷牙,如果不刷牙就觉得嘴里特别扭,这种刷牙就变成了习惯。2、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一二年级又是最佳期。据研究发现,到了初中再培养习惯就难多了。一旦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再想改正就难多了。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提出十项要求,简称“习惯养成双十条”,具体内容如下:(一)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项目意义目标细化要求1、学会倾听的习惯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1、上课不做小动作,不玩玩具及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2、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看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3、要倾听老师讲解,并按要求认真练习。2、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4、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发言。5、善于发现,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向教师请教。6、课前预习知识,不明白的问题提前做好标记。3、敢于提问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7、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8、发言时,站得直,口齿清,讲普通话,声音要洪亮。4、与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9、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10、与同学交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5、自主读书的习惯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1、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12、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13、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看不健康光盘,不浏览不健康网站。1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6、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15、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头,执笔处离笔尖一寸。16、书写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洁净,不乱用涂改液和修正纸。文字和符号都要规范,格式要美观。7、自评互评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通过评价,引发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反思,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目的。17、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学会激励性的评价,既会评价自己,又会评价别人。8、搜集资料的习惯搜集资料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和习惯。18、能利用查阅图书、上网浏览、实地考察、走访调查等渠道主动搜集与学习相关的材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19、对搜集的各种资料能进行分析、归类、整合。9、动手操作的习惯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20、学生能独立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操作步骤正确。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是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环节。认真、独立、按时地完成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学习态度乃至成人以后的劳动态度都具有一定的潜在影响。21、能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完成并细心检查作业。22、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项目意义目标细化要求1、举止文明的习惯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23、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4、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25、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26、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26、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27、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28、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2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文明喝采。2、诚实守信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30、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31、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32、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3、尊重他人的习惯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33、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34、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5、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36、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37、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38、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4、守时惜时的习惯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39、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40、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41、回家后,马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事当天毕。42、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5、懂得感恩的习惯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43、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44、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45、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6、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47、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6、勤俭节约的习惯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48、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49、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50、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51、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2、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7、遵守秩序的习惯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53、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54、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55、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56、爱护学校、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8、勤于动手的习惯自己动手可以提高学生自理自立能力。57、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58、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9、锻炼身体的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学习、工作、成才的基础。锻炼身体不但能让身体结实健康,还能磨炼人的意志。59、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上好“两操两课”。60、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61、在运动中要听从指导教师的安排,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10、讲究卫生的习惯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62、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63、饭前便后洗手。64、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6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66、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7、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三、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15日-9月30日):1、召开全体教师会。由校长作报告,提高教师认识,在思想上统一。2、召开学生动员会。学习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能背诵双十条内容,初步制定各班要达到的目标。3、初步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在广泛征求全体师生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初步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针对市局提出的“习惯养成双十条”,每一条都要列出具体可行的内容,目标操作性要强。4、教根据各校情况统一制定全街道《圣城街道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和《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下发学校,各校根据教实施法进一步修改、完善本校的实施细则。师生人人手中一份良好习惯养成标准,5、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在认识上与教师保持一致,并与学校做好配合,以取得教育学生的最佳效果。(二)分步实施、强化整改阶段(06年10月-07年1月):时间习惯养成教育整改内容习惯养成教育巩固内容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第六周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第七周2、善于思考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第八周3、敢于提问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第八周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第九周期中检测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第十周与人合作的习惯守时惜时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第十一周自主读书的习惯懂得感恩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第十二周认真书写的习惯勤俭节约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第十三周自评互评的习惯按规则行动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第十三周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2、各校及教召开交流会。第十四周搜集资料的习惯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第十五周动手操作的习惯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第十六周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第十七周1、对前段的整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2、各班及学校召开交流会。3、表彰、奖励。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与人合作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评互评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1、举止文明的习惯2、诚实守信的习惯3、尊重他人的习惯4、守时惜时的习惯5、懂得感恩的习惯6、勤俭节约的习惯7、按规则行动习惯8、自己勤于动手的习惯9、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10、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第十八周以上十条内容以上十条内容此阶段最为重要,各班要做好:1、各班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明确各年级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2、注意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各班平日:坚持诵读诗文训练、三笔字训练和口算练习。每周:写一篇日记或阅读笔记。每月:进行一次学习情况评价,评价材料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3、针对不足,矫正培养。各班对照《实施细则》,查找不足,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力争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文明小公民4、各班要坚持以评价促养成,以活动促养成。坚持每日每周的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不断通过主题演讲、专项讨论、知识竞赛、我为班级添光彩、争做文明学生、重大节日庆典等多种渠道、多种活动让学生熟知标准并付诸行动,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遂渐形成良好习惯。5、组建“侦察队”,指定实施计划。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举止文明、勤俭节约、按规则行动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可采用竞赛、演讲、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双十条内容。7、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8、表彰、奖励。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评比检查。学期结束,学校对检查评比进行表彰,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及先进班集体。本阶段注意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主要材料有:(1)班级好习惯集锦。(2)不良习惯的矫正个案。(3)在活动中改正快,表现突出的同学和班级(4)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我改掉了哪些坏习惯。(5)教师的论文和反思(6)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三)巩固养成阶段(07年1月-07年7月):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形成个人良好地品质,学校仍将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督促活动落到实处。四、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成人成才的需要。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好的习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如读写姿势正确一项,就必须每次写字都要提醒学生坐正立直,坚持很长一段时期,反复训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不能企图只提醒两三次学生们就能做好。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记录簿,记录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4、教育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5、成立“养成良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各任科教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五、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方法建立评估制度。评估指标进行量化评分。六、习惯养成教育的保障措施1、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组长:丁荣明副组长:黄春霞成员:刁淑敏、魏瑞爱、林凤玲、刘效成。2、少先队组织学生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总结。将检查结果每周一在“红领巾广播站”公布。七、良好习惯养成应注意的问题:1、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各学校要高度重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要建立周例会通报制度,将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每周一次情况通报,并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进一步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2、目标要一致。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意横向和纵向之间的联系,各方面要求要协调一致,班级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任课教师的要求与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低年级与高年级的要求要一致;家庭的要求与学校的要求要一致。否则的话,学生就会无所适从。3、行为引导,反复训练。任何一种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巩固都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同时,还应狠抓行为的训练过程,可以根据训练内容进行专项训练,做到整改一条,巩固一条;再训练一条,再巩固。通过反复抓,抓反复,真正实现学生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4、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为学生做表率。作为教师都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值得保持?看自己有哪些坏习惯需要矫正?5、注重体验,激励带动。养成教育贵在主动发展。各校要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争当合格小公民”、“诚信回归,学做真人”、“告别零食,告别游戏机”、“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道德、选择行为、进行自我批评与合作竞争,从而自觉遵守规范。与此同时,组织开展“学、比、评、查、奖”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赶超先进。6、家校配合,形成合力。“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要各校要采用召开家长会,建立家校联系手册,百名教师访千家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努力做到“教孩子六年,想孩子六十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会展毕业论文正文

下一篇:论文谢词万能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