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卫风氓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18:50

卫风氓研究论文

   

      《卫风·氓》是一首古代民间歌谣,一首叙事诗,弃妇诗。《氓》以一个女子之口吻,第一人称的方式,述说了女子从恋爱到婚姻再到婚变被弃的经历,塑造了一个温柔、勤劳、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也揭露了当时婚姻生活里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卫风·氓》这首诗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比兴手法、对比的表现手法以及多种修辞的运用等。可拿来鉴赏的内容很多,本篇只就其结构方面谈一点粗浅认知。

      《氓》的结构精巧严谨,堪称完美。线索方面采用三线并行、丝丝入扣,伏笔照应自然天成、浑然一体,使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变化都在这样的结构里得以完美呈现。

线索方面:

      第一线,叙事线。全诗以“恋爱——婚变——被弃”为叙事线索,故事情节完整清晰,层次分明。诗歌的第一二章节,铺叙恋爱经过——从“来即我谋”的求婚到“秋以为期”的定情,从“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的热恋到“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出嫁。第四五节写婚变经过,重点叙述女子的辛劳、遭受的暴力以及情感的背叛——“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第五节后四句叙述女子被弃之后的遭遇——“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第二线,情感线。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而推进。恋爱阶段,女子一往情深,内心充满了甜蜜和对幸福的憧憬,所以即便“子无良媒”也依然答应“秋以为期”,决定“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婚姻生活阶段,女子的内心充满了痛苦、煎熬和愧疚——女主人公现身说法来告诫女孩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被弃之后,女子没有一味沉沦,而是做了深刻的反省,决然斩断情丝,不做留恋——“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三线,意象线。淇水是本诗里的一个主要意象,在诗歌里共出现三次,和故事发展以及情感变化巧妙吻合,不仅丰富了情节和情感,而且又一次加固结构,使之更加严谨有序。淇水第一次出现是在恋爱阶段,女子“送子涉淇”,淇水见证他们的爱情幸福,见证他们的海誓山盟;第二次出现是在女子被休弃回家的路上,“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用汤汤的淇水来表现婚后生活遭遇不幸,衬托女子的内心悲苦;第三次出现是在第六节,被弃之后的反省,“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用淇水比兴,指责男子行为无度,令人发指,也就写出婚姻生活的彻底结束和情感的彻底决裂,同时表现了女子清醒的认识和自省。

伏笔照应方面:

      《氓》这首诗歌多处伏笔,用的不着痕迹,草蛇灰线之法;多处照应,内容前后勾连,无论故事发展还是人物形象塑造都显得合情合理。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暗示氓貌相忠厚心思乖巧,伏后文情变;“将子无怒”,尽显氓的性情急躁易怒,伏后来的“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伏婚变并非由于古人认为的八字不合等天意,夯实了氓的用情不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伏婚后生活中男子的主导地位,暗示女子婚姻里的命运悲剧。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照应第一节“送子涉淇”句,不仅有眼前的淇水滔滔,女子的伤心欲绝,也掺杂着往昔的回忆,往昔与现在的重叠交错,不仅更丰富诗歌的内容,展现了女主人公更为复杂情感,也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照应前文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句,原来两人是青梅竹马,这就择清女子轻浮草率之嫌疑,强化对氓始乱终弃行为的批判,更有力地揭露了婚姻中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氓》作为一首古代民间歌谣,有如此精巧严密的结构,真是令人赞叹。

关于诗经周南中卫风氓的评析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诗经·卫风·氓》赏析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卫风·氓》共六章,章六句,二百六十三字,为《诗·国风》一百六十篇中第一大篇。《卫风·氓》这首诗一方面抒写了男女美好的爱情生活;另一方面,又揭露、批判了当时社会出现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从而表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对不平等的家庭生活和遭虐待被歧视的处境的强烈不满和怨恨。但是,对于这首现实主义的完美里巷情歌,长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注释者、批评家,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时代意识,从封建礼教出发,以儒家“诗教说”的原则,加以曲解和诋毁,称其为“ *** 之诗”,称诗中女主人为“ *** ”,不同程度地遮蔽了作品的本真面目,减损了这首诗的艺术光辉。为了剔除古人的曲解和附会,还《卫风·氓》这首诗以本来面貌,现对《氓》诗的产生年代与地域、《诗经》时期的婚姻家庭观以及《氓》这首诗的主题思想等方面加以释析。

一、《氓》诗产生的年代与地域

根据《毛诗序》言“宣公之时”可推知,《氓》大约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7世纪,距今大约2700年左右。它产生的地域,诗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和“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多处提到顿丘和淇水。对淇水没有异端,即现在从西南到东北,斜贯浚县全境的淇河故道。但对顿丘,个别古籍注释虽有异说,但大多数群经正史都把《氓》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的“顿丘”,标注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最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出版)、《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都详细注释着:“《诗·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在春秋卫地,今河南省浚县。”郦道元的《水经注》“淇水”卷中说得更为详细,曰:“淇水,迳雍榆城南,又北迳其城东,东北迳同山东,又北迳白祀山(现在白寺山)东,又北屈而西转,迳顿丘北,又屈迳顿丘县故城西,《诗》所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者也。过顿丘,淇水又东北迳枉人山(象山和善化山)东、牵城(王庄乡前军寨村)西入内黄境。”《水经注》中提到的雍榆城、同山、白祀山、枉人山和牵城,均在浚县境内。

诗中的顿丘具 *** 置在浚县什么地方,这又是史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对于这一问题,其实《水经注》中已说的比较明确,即在枉人山东、淇水南,现在的浚县屯子镇的蒋村一带。在蒋村遗址南、枉人山东2公里处,即淇水岸有一村庄,名屯子。该村南北最长处为600米,东西最宽处为400米,中间隆起,高达4米余,这里显然在当地是一个丘了。再就名称而论,它和顿丘有点音近。如果蒋村遗址确为顿丘故城,则屯子村当为原来的顿丘无疑。同时,遗址和文献记载的顿丘及顿丘故城位置相印证。

二、《诗经》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

《诗经》所处的时期,正值商代末期。受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婚恋观念集中表现为:(一)以忠贞不渝为尚,视二三其德为耻。《诗经》在赞扬和肯定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真挚专一的严肃爱情态度的同时,也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二)男女对终身大事有强烈的自由意识。在《诗经·国风》中,从很多情歌中可以看出,男女恋爱结婚是比较自由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诗反映了婚恋必须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始能正式结婚。还有一部分诗反映了恋爱婚姻受到限制和破坏,使得一些青年既想追求真正的爱情,又不得不瞻前顾后,从而陷入痛苦之中。(三)男女在相爱中,感情抒发炽热,语言表达温柔淳朴,相爱活动大胆热烈,特别是女方比男方更为主动、直率,毫无芥蒂与顾忌。同时,以原始 *** 为基础的自由恋爱,是极为普遍的。(四)劳动人民的择偶标准是重视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但首要条件还是看重人的内在美,即勤劳勇敢、善良和顺。

三、《氓》诗的主题思想

《氓》诗采用赋、比、兴和倒叙、插叙的艺术手法,通过诗中女主人公追忆她与一青年男子氓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展开情节,内容上叙述三个生活片段:一是婚前的美好爱情;二是诉说婚后不平等、不美满的家庭生活;三是对背弃信誓之人并不留恋,抱着“亦己焉哉”的决绝态度,毅然大归离开男家。它的主题有四:一是崇尚美好、自由的爱情、婚姻生活;二是申诉男女不平等、为妇之苦,对遭虐待、被歧视的地位和处境表示不满和反抗;三是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负义之徒进行揭露和批判;四是告诫社会同友要当心,不要再上那些负心郎的当。

《氓》诗一、二章,用赋直陈女主人公与氓从美好纯真的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据女主人述说,她原本是一位靠采桑、养蚕、缫丝卖钱为生的乡间桑女。在生产品交换的集市上与一青年男子氓相遇,相互在交易中接触相识。她追忆说:“当初那氓说用他的布来换我的丝,其实是借故来向我谋求婚事的。他的憨厚、朴实引起我的好感,我愿意与他相处。每次相会,我都送他渡过淇水,一直到顿丘才肯分手。他多次恳求我嫁给他,甚至一再抱怨我有意拖延佳期。我也一再向他解释说:不是我故意拖延婚期,而是你还没有选好媒人向我家正式行求婚之礼。你可千万别生我的气,那么咱就把金秋作为婚期好了。”通过相处,一个热烈追求,一个痴心相爱。经占卜问筮、说媒请亲之礼,男娶女嫁,终成婚眷。女主人公对这一段恋爱生活,是那样痴情向往。

诗中第三章,为全篇转捩点,采用比而兴和插叙手法,通过女主人公的议论和抒情,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比喻,为下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张本,来表达她的感情已由开始的爱情得意高峰,顿时跌落到失意绝望的深谷。

第六章,是这首诗的总论,是全篇的点睛之章。女主人公唱道:“开始你对我发誓,夫妻要白头偕老,如今老来却使我恨怨。淇水虽宽尚有岸,沼泽再广也有边,惟我之痛苦无限?回顾少年未嫁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此算了吧。”女主人公认为,既然你背叛初衷到情意已断、恩爱已绝的地步,我何苦为你的负情百思不解、自寻苦恼呢!对此,她并不徘徊留恋,愤而决绝大归,表现了她性格的刚毅和强烈的反抗精神。综观全诗,实为刺时之诗,是《诗经》中最有特色、最富感染力、最具批判性的上好作品。

分析《诗经卫风》氓的艺术特色

本诗是一首带有很大叙事成分的抒情诗。诗的第一、二章,女子追溯当初受氓的欺骗,与他相爱结婚的经过是叙事;第三章用了整整一章抒发了对错误爱情、不幸婚姻的悔恨和沉痛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在回忆中自然引发出来的;第四张又接着叙述被遗弃的经过,叙述中的愤恨之情不由自主地同时产生,她把一腔怨恨全部发泄到无情无义的氓身上,达到了感情的高潮;第五章叙述被休弃后遭到兄弟的咥笑,流露出的是受委屈的心情和被弃无告的伤痛;第六章回顾氓从前的种种虚情假意,表现出的是对负心男子的恨合同他坚决决绝的感情。长诗基本上是按事件发展的过程展开叙述的,诗人的感情脉搏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跳动,时而是悔,时而是自伤,时而是斥责,这种种复杂丰富的感情伴随着对事件的叙述而产生、发展,与叙事水乳交融。诗人抒发的感情由于有了叙述作基础,读者也就能更好地体会理解,引起共鸣。

诗人在叙述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尤为突出。像同一个人物前后行为的对比,从而把氓的虚伪奸诈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又如不同人物之间的思想性格的对比,女主人公的纯朴热情,善良勤劳与氓的虚伪冷酷、损人利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更加能激起读者对氓的愤恨很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再如在刻画心理状态,在描摹思想情绪上也是大量地运用了对比:“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把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诗歌种“比”的描写更是明显,从而也就自然地增强了诗的形象性,使得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含蓄、隽永。

另外,诗歌的语言形式也是丰富多变。有叠字的运用,如“蚩蚩”“涟涟”“晏晏”“旦旦”;有蝉联句式,如“抱布贸丝,匪来贸丝”、“乘彼峗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还有对偶句,如“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淇则有岸,隰则有泮”。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灵活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旋律美、音乐美,丰富了诗的艺术特色,加强了思想内容的表达。

诗经氓的续写作文800字

太阳很干燥,熙攘的集市上尘土飞扬。

你走来,匆忙却又显得那么缓慢。你走来,满脸憨厚地走入我迷离的视线,走入我的内心,如我怀中的蚕丝般的内心。

你蓬乱的头发上的尘土与草屑浸渍了你的汗味,在阳光下下旁若无地嬉戏着,钻入我的鼻孔,让我无比陶醉。 你把怀中的布匹递过来。

你把我怀中的丝绸取过去,就那样轻轻地取过去……你哪里知道呢,每一根丝都贮存了我一个个夜晚积攒下来的思念,你就那样轻轻地取过去,笑嘻嘻的,我也断不定这是憨厚还是油滑。 柔嫩的溪水刚刚冲洗过的我的双手在你的布匹上潺潺地流淌过来又流淌过去。

我的丝线却被你随意地塞到了怀里,一根也没有在你的目光里流淌过。我一根根为你编织的丝线,这世界上最弱软的丝线,就这样被你随意地塞到了怀里。

你说今天的太阳真圆,你说我的丝真柔软。 我知道你根本没有看过天上的太阳,我知道你根本没有摸过我的丝。

在这个世界上,对你而言,什么的最重要的呢?你没有关注过天上的太阳,你也并不关心我的的丝……难道你真能把我当你最重要的吗?你不是来用布匹换我的丝线的,你只是急匆匆地要给我穿上嫁衣。然而这是可以随随便便的事么?我哪里敢轻易地开口,你知道我只是个卑微而羞怯的姑娘,你可见我和别的姑娘拌过嘴,和别的小伙说过话?你呀你,你只知道一味地催逼我,你要把我催逼一个热辣辣地妹子么?一个热辣辣的妹子还能织出这么柔软地丝么? 我紧紧跟在你后边,一步一步送你呢。

亲爱的,我的目光紧紧跟在你后边,一步一步送你呢。送你送过了淇水,一直把你送到了水的南面。

你可见过我这般远地送过别人?更何况像你这样一个男子!你这土里土气只知道嗤嗤地傻笑的呆子,你可值得让我这般远地送?就这样我把你送到里淇水的对岸,然后我回来,人回来了,心却永远留在了对岸,一直跟随着你——这你可察觉? 亲爱的,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惹你心急,实在是你没有给我一个顺水推舟的借口。你只知道心焦,只知道催逼我,你可想到找一个嘴快又嘴甜的媒婆,让她来在我的手上栓根红线,也好让我半推半就,也让我的父母知道我们的事。

亲爱的,请你不要心焦,不要生气,到了秋天,带了石榴树上开满了红灯笼的时候,我一定会抛弃我的羞怯,跟你渡过淇水。 落英缤纷的秋季就是我们的婚期……字数:901字。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原文]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译文]登上高高的墙台遥望,我的爱人在哪个复关?高台远眺仍然不见复关,止不住思念泪下涟涟。转尔复关便在眼前,难禁欢喜言笑晏晏。你龟卜蓍筮请示上天,卦示兆象全无凶言,请带着你的车马前来,把我和嫁妆带到你那边。

[原文]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译文]当满枝桑叶未曾飘落,叶片青翠润泽。嗟叹无知的雀鸟呵,怎能为桑椹的香美迷惑。嗟叹善良的女子呵,怎能被男子的甜言蜜语中迷惑。男子也会在爱情中迷惑,可他们仍然可以解脱,设若女子被爱情困住,怎能再全身而退从中解脱?

[原文]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译文] 当满枝桑叶片片飘落,叶片枯黄萎顿没入尘土。自从我嫁为你家之妇,多年来不曾抱怨含辛茹苦。(某年)淇水浩浩汤汤,浸湿我车上的幔帷服裳。我未有分毫违背人妇之德,你却何时尽到了人夫之责。你言行多变没有定则,你三心二意翻覆无德。

注:文言文中的“三”“九”等数字往往并非指实际数目,而是一个数量虚词,表“很多”的意思

[原文]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译文] 来到你家为妇多年,为家务劳苦何曾有变,每日晏卧早起不知疲倦,这样的日子非止一天。(娶我前你温言好语如何动人,)娶到我好话俱都变成废言,笑颜也渐渐转为怒面。可叹兄弟不知个中细节,见我回家还拊掌发笑。(我心中酸苦无处倾诉,)静静思想所有一切,叹所托非人何其悲戚。

[原文]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译文]你说过我们要白头偕老,今日老尚未至已使我生怨。淇水波涛滚滚却也有岸,隰河壮阔也看得到边。当年我们梳着总角会宴,彼此言笑晏晏两小无猜,当时你信誓旦旦何其真诚,当时我岂能料到你今日食言。当时的不料今日既已出现,你我恩情岂不须至此了断!写作背景《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李报桃,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卫风·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就在于它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劳动妇女的实际处境和遭遇,使人们对于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男女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给妇女造成的损害,有一个富于感性的、谢谢楼主

车轮从我的伤痛上碾过

——改写《诗经*卫风*氓》

当他把最后一件行李扔上马车时,我看了他一眼,令我失望的是,他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然而,站在他身旁的情人脸上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笑容,这笑令我心中作呕,我回过头去,看了一眼我生活了多年,令我充满希望,却又使我绝望的地方。我狠狠地抽了一下马鞭,踏上了我来时的路。

曾几何时,我就预料到这一天的来临,然而我没想到它来的如此之快,贫苦交加和一次次的毒打,以使我身体和心灵伤痕累累,他的夜夜不归又是我心中的抹不去的伤痛,这一切都只因我红颜以逝,可是,想要和她相伴到老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吗?

车窗外,车轮滚滚,道路两旁的白桦依旧是成双成对,树上的鸟儿依旧是比翼双飞,可我却是孤独一人,容颜憔悴。记得来时,我依偎在他身旁,他指着窗外的红柳,说:“看见了吗?我就是那棵树,晴天为你遮阳,阴天为你遮雨。”我笑了,爱情的幸福使我陶醉。

忽然,车窗外,渐渐的水鸣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这不是淇水吗?这条如母亲般的河啊!你为何依旧如此旺盛?你还记得我当年面对你许下和他相爱一生一世的誓言吗?你还记得他握着我的手说和我白头到老吗?难道你这滔滔的流水是嘲笑我的无知与幼稚吗?淇水啊,你就这样笑吧,你永远不会有受人凌虐的记忆,永远不会有遭人遗弃的痛苦,永远不会体会到人心善变的险恶。车轮滚滚,车窗外,家乡近在咫尺,那断墙之上,又有一位楚楚动人的姑娘在眺望,也许,是在等她的心上人吧。姑娘啊,我会在心底默默地祈求上苍,愿你和心上人白头偕老。可是,我呢?谁来为我祈祷呢?这似水般的流年,流走了我的美丽与青春,流走了我对未来的企盼,留下了什么呢?只留下一个老妇人独守残年?只留给自己一颗支离破碎的心?

滚滚的车轮!你何时能停下来,让我把失去的欢乐重新拾起。似水的流年!你何时能停下来,让我把失去的容颜找回。滔滔的淇水!你何时能停下来,别再让我为你的嘲笑而哭泣。

相爱的人们!别让对方为你哭泣,难吗?

相爱的人们!陪伴彼此到天荒地老,难吗?

祝相爱的人永不分离,可这又容易吗?

淇水依旧安静地淌着,远处悠扬悦耳的琴声我已听不见,偶尔几个孩童嬉戏着跑过,我也看不见.秋风把深秋最后的几朵花打落,花瓣浮散在水面上,"流水既无情,落花何有意?"走了走了。。。。。。别了别了。

《氓》续

自我心灰意冷之后,终于与他断绝。无措之下回了娘家,依然做着劳活,就这样生活着。每天习惯了早起,就为家人做好了饭菜。平时没什么事情,也为家里洗衣打扫。生活的很平静,也没有什么人来拜访。过了好长时间,又在淇水边,我碰到了一个男子。那男子身材挺拔,看似老实忠厚。回家后便心存想念,但又担心故事重演。百般思念后,我决定再去淇水。天气已是秋日,秋风吹落了无数的叶子,铺了一地。来到淇水边,沿岸行走。看着流水,也不是望望对岸。终于,再次遇到了他,却不敢表现出对他的喜欢。平静中,内心充满了甜蜜,不敢再看便回去了。从这一天起,每天我都会来到淇水边。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打算最后去一次,等春天时再来了。快到淇水时,便看到早已停在水边的身影。走近,更近时却发现,他,在岸的这一边。他感到了我的到来,微笑着转过身们等待我慢慢走近。我慢慢一步步走近,眼睛却不敢直视。时隔多年,又在淇水我感到了久别的幸福。他向我表白了,我们约定春天再见,这个冬季格外温暖,这个冬季过得很快。到了与他约定的日子,我有些害怕。曾经的一切,都太令人难过。与他相见后,他便很关心的问候我。沿着水走,聊了不久他便提出要与我结婚。我对他讲了一个故事,便是我当年经历的事。她像是领悟到什么,就约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匆匆离开了。再次相见,他准备了礼物,却不再提到结婚的事情。就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我对他有了许多了解。那一天,他觉得时间够了,便再次提出了结婚的要求。我不敢直接回答,就邀请他过些日子到家里来。几日过去了,他终于来到了我家。他竟然把所有东西都准备齐了,光礼物就带了好多,还有一个巧嘴的媒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家人终于放心的同意把我嫁给他。他听说了,便很快将喜事办理妥当,将我迎娶回了。回家之后他一直对我很好,我便真正放下过去的一切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从此便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才发现原来人间仍有真爱的存在。

氓是写女子自述和一个男人的恋爱——结婚——被抛弃的过程 蒹葭是写男子思念“伊人”,想要追寻她,却始终可望不可即的爱情诗,抒发渴望怅惘之情。

从字面上是这个意思,不过可以上升到国家的层面,男子代表忠心为国的仕,伊人就是国君。两者叙事角度不同 一个是男子的角度 一个是女子的角度两者艺术手法不同 一个是以物起兴 抒 *** 感 一个是叙事诗 不过里面也有起兴手法两者主题不同 一个是对美好女子的向往和不即的怅惘 一个是对男子薄幸的埋怨和控诉相同点嘛 都是诗经 一个秦风一个卫风 都是表达男女之情 嗯嗯 就是这样兄弟你可以把两个混在一起写 就写女的跑了 男的去追女的 怎么追也追不到 嗯嗯。

曾经总觉得,《诗经》之于我太晦涩、太难懂,于是总想逃避,更不要说对它有什么感觉。然而今日读《氓》,却陡然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我也不知是从何而来的莫名的感动,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被震撼了。

一遍又一遍地轻声诵读,四字一句地,朗朗上口,越发竟觉得余音绕梁。这是来自一个幽怨而悲惨的妇女的灵魂深处的哀叹。几千年前的她和她的刻骨铭心的愁恨,就浓缩在这几段稀稀落落的文字里,经不得挖掘,因为一挖就是痛彻肺腑的悲哀。

一切婚姻都是从美好的爱情开始的。而诗歌开头所描绘的那令人心驰神往的两情相悦,竟是为悲戚的结局埋下的伏笔。在年轻的姑娘眼里傻得有点楞的小伙子,眼里带笑地抱着布来换丝,她就在窗前等着。一不小心四目对视,小伙子的眼里满是最纯真的热情,而她的眼里是遮掩着的爱意,突然又觉不好意思了,含羞地笑着低下了头。

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一转睛一回眸之间,都四溢着无暇的纯情。我的眼前似乎浮现出了正处花季年华的两个主人公的形象:他如何腼腆地说,她如何婉婉地辞以秋期;他如何依依不舍地走,她如何望眼欲穿地盼。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韶华与美好,是如此令人流连,又是如此稍纵即逝。“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这样的句子似乎就出于一个含着淡淡忧伤的封建 *** 。再怎样强烈的感情,都要被刻意地压制。在这含蓄婉转的话语中,在这饱含激烈的感叹号之后,隐藏着的究竟是警示?是悲呼?还是无尽的哀怨?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爱情悲剧的真面目终于原形毕露。自从她嫁给他,清苦贫寒她任劳任怨。悠悠的淇水啊,你能为我作证么?你有眼么?我对他的控诉,你都听到了么?淇水不言,只是依旧默默地将船帷沾湿。

后面的句子实在太残忍了,默读之时,心中总有隐隐的绞痛。三年的凄苦生活,她任劳任怨,“承受”就是她生命意义的全部。“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最残忍的是郎心。日日夜夜的亲密无间,最终将美好的感情慢慢消磨,留下的只有空洞、乏味和枯燥。而这一切对于任劳任怨的她,是不是太过不近人情了呢?“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孤单的身影,那个只能对镜黯然自伤的悲惨女子。

她的恨决不能用“后悔”形容得尽。她无力地质问:淇水都有岸,洼地都有边,为什么你,我的士郎,却没有行止?于此时,镜头又切到曾经年少的一幕幕。当初的怎样的海誓山盟,到头来竟全部在岁月的消磨中无影无踪。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对这样的爱情,面对这样的婚姻,手无缚鸡之力的她能说些什么呢,又能反抗些什么呢?从来不会有,也永远没有。等待着她的只有无尽的承受、承受、再承受。

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爱情悲剧。

E智网为你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观照当今,仍有启迪。 这里先忽略诗中述说方式,只是品味诗中所述,将诗有“不及”的地方,略增描述,来粗线条地再现这位女子和“氓”的情爱经历。

我和他从小在一起嬉戏玩耍,留下多少愉悦美好的回忆。后来,他们家搬到了很远的复关,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

一天,他突然拿着布到我们家来换蚕丝。看到他憨笑的样子,我知道他是以换丝为由头来见我的。

果然,他说这么些年来一直抹不去我的身影,希望我能嫁给他。我家种桑养蚕,他家缫丝织布,都是勤劳人家,他从小忠厚善良,正是我的意中人啊。

可是,女孩子的羞涩,让我不能直白地答应他。我说:“还早呢,过些时候再说吧。”

送他回家,一程又一程。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我也顾不得矜持了,就告诉他:“不是我故意拖延时日,你要找个好的媒人来跟我家里说呀。”看到他还是为难,就干脆说:“看把你着急得!你容我做些婚嫁准备,到秋凉了来迎娶我吧。”

他这一来,唤起了我的情思。他走后,没有一时不想念他。

多少次,我登到高处眺望,期待他的到来,却总是一次次地失望,一次次地落泪。 那天,他终于来了。

我远远地跑过去接到他,说笑着一起回家。他又是龟板又是蓍草地占卦卜算,大吉大利,一切如愿。

还等什么呢?我让他赶快驾车来带上我的嫁妆举办婚事。 婚后几年,我没有哪天不是早起晚睡,辛勤操劳家务,就是再苦也没有怨言。

我不知道我有什么过错,但他待我远没有从前那么好了。未嫁时信誓旦旦说要爱我一辈子,嫁过来才几年就经常对我发脾气。

原想和他白头到老啊,可这个样子白头到老又有什么意思呢? 这种处境,我跟谁说啊。娘家兄弟不了解缘由,也只是讥笑我。

静下心来想想,只能暗自神伤。 既然他违背誓言不念旧情,这样的婚姻就让它终结吧! 这样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

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但它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

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一、二两章是追叙,第一章,叙述自己由初恋而定的。

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诗人叙述到这里,情绪极度激昂,悲愤与悔恨交并,使叙述中断。

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

第五章,接着追叙,叙述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这些,都是作者的经历、内心活动、感情变化的再现,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最大的艺术成就在于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首先是弃妇的形象,她本是一个纯洁、善良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她爱过“氓”,并且对他一往情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嫁给“氓”后,她幻想着”及尔偕老”,过上好日子,因而一心持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直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失去了青春美貌,而此时,“氓”已变心,对她虐待“至于暴矣”!她孤苦无助却被兄弟讥笑,心中的悲苦无人可以诉说。但不幸的遭遇锻炼了她坚强的性格,悔恨之余,她采取了与“氓”决绝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

这是一个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氓”的形象。

他本是一个抱布换丝的小商贩,凭着花言巧语博。

氓是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

那时他是一个 很温柔的男孩,对我呵护倍至。他那痴痴的笑声,我整个人都融化了。

氓 说,他有一个愿望,就是长大后要娶我为 妻,将我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尽管 那时候我还很小,可每次听他这么说,一 种幸福感就会涌上我心头。

得像刚刚张开花瓣的雪莲,甚至还来不及 抖落身上的露水。那一天,氓抱着布来我 家买丝,脸上还是那副我最喜欢的痴痴的 笑容,只有我知道,他不是来买丝的,可 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氓之意不在丝。

他这 次来是要和我商量婚期的,这是我俩之间 的秘密,还没有禀报父母大人。这次又相 约到淇水边再商量这事。

氓有点不高兴了 ,原来他觉得我拖延了婚期。对于他那股 莫名之气,我觉得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 在无理取闹。

嚷道: “不是我拖延了婚期,而是你没有好 的媒人!” 氓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掉头 就走。我吓坏了,赶紧追上去拉住他说:“ 请你别生气,秋天我们就结婚吧!” 氓走后 的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见到他。

也许是高 洁的秋云扩展了我的视野,也许是馨香的 秋风抚平了我和氓之间的摩擦,也许是南 征的秋鸿牵动了我对他的思念,我登上那 坍坏的墙,希望能够看见他的身影。天天 在那里等他。

越等待,我心里越爱。看不见他,我会泪 流不断;可一旦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身 边,我就会忘了所有的相思之苦,取而代 之的是欢声笑语。

氓表面上还是一样的平 和,但他的内心越来越冷似的,他不再向 我提我们的婚事。可我却如此地爱他,狂 热地爱着他。

终于,我对他说:“氓,你去 占卜一下,如果没有什么不吉利的话,我 们结婚吧!” 他把我紧紧地搂进怀里,听见 那轻轻的喘气声,我觉得很温暖,很安全 。 新婚的日子里,我们过得很幸福。

氓的 朋友都羡慕他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而 我,眼里总跳动着新婚的快乐。

氓的身影 遮住了我所有的忧伤,我宁愿一辈子都住 在这避风港里,永远不出来。长,三年的贫穷日子使我不再年轻貌美, 氓则在此般生活中日渐粗暴。

往日的温柔 呵护荡然无存,他开始责骂我,后来干脆 打我。他的行为一再反复,变化无常,我 那滚烫的泪水也挽不回他那颗温柔的心。

原来幸福与爱情其实是不搭边界的两件事 ,就好像思念与相守,爱恋与离弃,不容 混淆。所以,当我此刻伤痛地爱着氓时, 还是可以找到幸福的细节。

尽管我这细节 里唯一的画面,只是,就是氓那温暖的怀 抱,痴痴的笑容和他的誓言。我在回忆里 ,不着边际的幸福,同样不着边际的痛。

快乐,还有伤痛,因为他曾经给我的温存 ,因为他不再给我的所有。失望的果实,用三年失败的婚姻灌溉…… “ 我要离开氓,我要离开他!”内心的呐喊是 那么的真实。

我可以,我真的可以离开他 ,因为我不再可以无限地忍让和体谅。也 许,发生过的种种都是为了誓言,只是为 了在以后回首时那不一样的烟火。

流光溢彩的绽放,接着是灰暗的结束。开氓后,我回到家里,家人对我的归来都 很开心。

而我的忧伤痛苦婉转到每根头发 ,如果说爱情的快乐是表现在眼神里的, 那么我的忧伤藏在头发里,没有人找得到 ,只有自己伤悼自己。是不愿再去回忆。

所有的誓言,原来真的 比时光还要脆还要空洞还要经不起考验。 只不过是,我的心里,再也没有一个叫做 氓的人。

本来属于他的那个角落从此变得 空洞,仿佛只要轻轻一敲,便有像是从几 百万年前传来的幽深而孤独的回声。从此 以后,我们将隔着整个宇宙那么大的空间 。

永不相逢。氓,忘记爱情,就像犀牛忘记早晨,像水 鸟忘记湖泊,像截肢的人忘掉自己曾经健 步如飞,像一般人所做的唯一的事——生活 下去。

长,三年的贫穷日子使我不再年轻貌美, 氓则在此般生活中日渐粗暴。往日的温柔 呵护荡然无存,他开始责骂我,后来干脆 打我。

他的行为一再反复,变化无常,我 那滚烫的泪水也挽不回他那颗温柔的心。 原来幸福与爱情其实是不搭边界的两件事 ,就好像思念与相守,爱恋与离弃,不容 混淆。

所以,当我此刻伤痛地爱着氓时, 还是可以找到幸福的细节。尽管我这细节 里唯一的画面,只是,就是氓那温暖的怀 抱,痴痴的笑容和他的誓言。

我在回忆里 ,不着边际的幸福,同样不着边际的痛。 快乐,还有伤痛,因为他曾经给我的温存 ,因为他不再给我的所有。

失望的果实,用三年失败的婚姻灌溉…… “ 我要离开氓,我要离开他!”内心的呐喊是 那么的真实。我可以,我真的可以离开他 ,因为我不再可以无限地忍让和体谅。

也 许,发生过的种种都是为了誓言,只是为 了在以后回首时那不一样的烟火。流光溢彩的绽放,接着是灰暗的结束。

开氓后,我回到家里,家人对我的归来都 很开心。而我的忧伤痛苦婉转到每根头发 ,如果说爱情的快乐是表现在眼神里的, 那么我的忧伤藏在头发里,没有人找得到 ,只有自己伤悼自己。

是不愿再去回忆。所有的誓言,原来真的 比时光还要脆还要空洞还要经不起考验。

只不过是,我的心里,再也没有一个叫做 氓的人。本来属于他的那个角落从此变得 空洞,仿佛只要轻轻一敲,便有像是从几 百万年前传来的幽深而孤独的回声。

从此 以后,我们将隔着整个宇宙那么大的空间 。永不相逢。

氓,忘记爱。

读诗文经典 |赏析《诗经·卫风·氓》

《氓》是一首弃妇自诉悲剧婚姻的叙事诗。诗中女子未及成年即与“氓”结为夫妇,历尽数年困顿生活又被“氓”休弃,回首往事,不胜唏嘘。

诗篇从最初“氓”向女子求婚开始叙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寥寥数言,将“氓”之外貌特征以及婚嫁开端交代清楚,也由言行举止传达出女子与“氓”之间相处模式以及“氓”的性格特征。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待议定婚期,女子望眼欲穿,以致泪流满面,见到“氓”即欢欣异常,见卜筮结果毫无不妥,连忙携嫁妆与“氓”迁居新宅。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婚后女子倍觉甜蜜,若斑鸠贪食桑葚,兀自陶然沉醉其间,不知危机已无声降临。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流年似水,当女子年纪渐长容色衰败,渐渐遭“氓”厌弃,纵然女子无畏生活艰辛、行无差迟,“氓”仍然毫无底线屡生事端。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面对凄怆结局,女子回忆数年婚姻生活。昼夜勤恳操劳从无懈怠,“氓”顺心遂意却日渐暴戾无常。女子由于被休弃无奈返回母家,眼见“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徒增孤独凄凉,黯然神伤“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往事如烟,女子每每回忆当初渴盼“及尔偕老”总难免悲伤“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女子烦恼悔恨却仿佛无穷无尽。脑际常常浮现昔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融洽情景恍如昨日,彼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如今却已落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沦为笑柄又无可奈何,思量无益,徒余悲恨。

《氓》通篇语言简洁,叙事清晰,情感真挚,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

诗中女子悲剧从最初已见端倪——“氓”表面憨直忠厚,只想与女子结姻,然而婚前情绪急躁、备办潦草、礼节敷衍已显露本性,女子却被表象蒙蔽,不肯深思熟虑,匆忙缔结婚约,始乱终弃诚属必然。

古代女子地位远低于男子,礼法不仅具备规范作用,更为弱势者提供权益屏障。礼法形成规范与约束,规范与约束又引申出责任,唯独婚姻双方担当责任婚姻方能长久。

纵观《氓》中婚姻悲剧,大半是由不遵礼法以及鲁莽行事导致,作为始乱终弃警醒范本流传千古。太过执拗往往容易被表象蒙蔽,思虑不周莽撞行事常常导致凄凉结局。从古及今,“氓”式悲剧不断重演,哀若不鉴,亦将复哀。光阴流转,沧海桑田,诗文中前车之鉴仍作为教训提醒读者谨慎明断、勿复重蹈覆辙。

上一篇:教育叙事论文模板

下一篇:报关行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