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发展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6 19:57

发展与研究论文

运输与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19xx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风波的《中国交通经济分析》,该书主要公布了作者利用经济计量分析法对19xx年到xx年代中期我国国民经济和运输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

该书的计算分析工作是大量的,包括用最小二乘法(主要是一元回归分析)对旅客和货物的总运量、周转量、平均运距和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客货周转量随时间的增长关系,各种运输方式客货周转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增加量,总货物周转量与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增长关系,各省、直辖市货运量与其工业产值、人均产值和时间的增长关系,总旅客周转量与工农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消费额的增长关系,各种运输方式客货周转量的分担比例,铁路客货周转量分别与运价、国民收入消费额、工业总产值增长指数的变化关系等进行的分析资料,还包括设想的中国客货周转量Logistic曲线模型,和一个含有I2个方程、对I965?I984年进行模拟的“中国交通体系经济计量模型”。在我国目前已经公开出版的运输经济箸作中,主要利用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运输业进行综合性考察的,该书应该算是第一本。尽管该书的分折过程颇有祖糙之处,分析结论也有的地方不够严谨,但我们认为它还是在运输经济领域的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在运输与经济的关系方面,该书有几处谈到客货运输量变化的长期趋势,我们认为赴正确的。例如该书说,“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经济水平较低时,交通客运量的增长较缓,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员流动增多,交通客运量也会随之增大”;.又说“在经济发展初期,货运量急剧增加”,而“随着经$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髙,货运量的增长速度相对减缓”(见该书第丨47、21〇—页)。这些^点我们认为基本符合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各工业国在客货运输方面总的变化情况。如果该书能够充分论证这些结论,并且更具体地分析一下究竟在经济发展的什么水平上.或哪一个阶段上,客运会出现较快的增长,而货运的增长速度会下降,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对中国今后的运输发展作出预测,那么我们相信这些结论会有更强的说服力。然而该书作者的论证是不够的,我们认为他的分析与结论有些脱节,没能很好地使用他的分析工具。

第一,作者只注意了运输产品在重量和距离方面_的数量特征,没有更多地考虑在客货位移方向、速度、舒适、方便、货物物理特征(如固体、液体、体积等)、包装节约等方面的差别,社会经济不同发展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及资源方面的原因,所提出的客货运输需求是有差别的,运输业的发展不只是在人公里、吨公里方面增加运输能力,不同运输方式各自的技术经济特性也决定了它们的适用范围。运输需求和运输产品在人公里、吨公里以外的差别,在经济发展较高阶段一般表现得更为明显,对运输能力的要求也更多地表现在这些方面。运输经济研究如果不能给这些变化以足够重视,就容易使数量分析显得简单化、表面化,笫二,在对货物运量所进行的回归分析中,相关变量的选择忽视了对某些运输起着决定件影响的工业部门。例如,根据该书引用的材料,煤炭一向在铁路货运量中占首位,比例从50年代初的30钧,上升到80年代的近40%,而包括钢铁在内的冶炼物质所引起的铁路运输量竞达到本身产量的六倍以上(第62—65、130—1S1页),似是该书对铁路运输量的计算分析却没有把煤炭产量和钢铁产量引入有关回归方程,这显然降低了这种分析的说服力.实际上,根据方举教授的计算,煤炭、钢铁产量与铁路运量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煤产量与铁路运量的相关系数、钢产量与铁路运量的相关系数和该两因素与铁路运量的共同相关系数都在0.99上下,超过张风波所使用的方程。在煤炭运量比重和钢铁产量-直稳定増长的情况下,货运量的分析研究不考虑它们的影响显然是不合理的。

第三,该书关于我国运输弹性,特别是货运弹性的分析,与对今后运输需求的预测发生明显矛盾。该书第119页说:总f运量对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弹性值,19xx-19x'x年为1.312,19xx—19xx年为0.9G61,19xx-19xx年则下降为0.65〇6,考虑到这一时期运力不足,实际潜花的货运量应略多于统计的运量,“可以认为现在我国货运量的实际弹性值已达到〇.7左右,

即生产与货运较为平衡的理想值。”又认为这种下降说明了‘‘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日趋成熟、合理。”在第215页也计算出我国货物周转量与国民经济的短期弹性值为0.6?42。然而该书又转而预测道:“目前我国正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交通需求量必然急速增长。今后10年左右,交通运输增长率极快,货运的平均年增长率将接近国民经济增长率”,20年以后货运的增长将减缓,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率。难以理解货运与工业产值和国民经济之间已经比较理想的0.65?0.7的弹性值何以一下子又上升到1左右,即“货运量的平均年增长率接近国民经济的增长率”。对于一本以计量方法为主要工具的著作,我们有理由要求说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说明货运突然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另外,该书对各种运输弹性的分析一律依据对数回归方程计算,以便得到常数的弹性值。我们知道,根据经济分析中弹性值的计算方法,只有指数型变化的模型才能利用对数方程计算出常数的弹性值,其他类型的模型,包括线性模型,都没有这样简《中国交通运输经济分析》一书中建立的'大部分回归方程都是一元线性或多元线性的,但是作者在用对数方程简化计算有关弹性值的时候,却没有给予必要的解释或说明,使人们对这些弹性值的准确性表示怀疑。简化计算是允许的,但应该说明对原模型进行简化计算的条件是什么。

第四,该书的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为中国交通体系建立了一个经济计量模型,模型本身包括12个方程式。模型的好坏并不仅在于方程式的多少,能用比较少的方程式最好,但要求这些方程式本身的概括性较强,能够较准确地描述实际经济系统的运动。张风波的模型建立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然而他的模型存在相当严重的缺陷,这里仅指出如下几点:(1)除煤炭和钢铁产量外,我国经济统计中几个最重要的总量指标,如工农业总产值和社会总产值,没有包括在模型中,而作者在书中曾多次分析过它们与运输量'之间的密切联系;(2)书内货运总量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货物周转量之和,竟然没有包括管道。管道是重要的能源运输方式,I9xx年我国管道运输周转量已超过6〕0亿吨公里,为当年交通部门公路运输周转量的I.7倍,忽视这种重要运输方式的模型是不完整的;(3)已有的12个方程本身也有待仔细推敲?例如方程1(铁路货物周转量=1147.15+1.1256工业总产值一61.C417肮空货物周转量),一共两个自变量,如果说工业总产值对运量的影响程度相当夭的话,那么航空货物周转量对铁路货运的影响目前应该说是非常小的,因为该书第88页的资料也表明,民间航空在:总货物周转量中的分担率在8年代中仅有钧。为什么把影响最小的变量放在方程里呢?

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从整体空间环境、空间布局、独特品质、城市文化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的构成要素,对济南近年来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域文化、继承、发展、济南

“世界名都大邑之所以能成功地支配了各国的历史,那只是因为这些城市始终能够代表它们的民族和文明,并把绝大部分流传给后代。”[1]著名规划建筑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带给城市规划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城市发展继承并延续地域文化特征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前提。在规划建设中,做好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非常重要。本文试以济南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人群构成的不同所存在的区域性的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构成地域文化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它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2]

2、济南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2.1山、水、城交融的整体空间环境

济南南依泰山,北临黄河,总揽齐鲁,地处鲁中低山丘陵与华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山湖遥遥相望,形成山水相依的城市地理形态和独特的城市空间特色。济南的城市空间特色是山、泉、湖、河、城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南部是恢廓苍翠的自然山体,中部名泉荟萃、湖光山色,北部是蜿蜒曲折的黄河以及鹊山、华山等众多平地凸起的小山头。

这种山、水、城交融的独特自然景观与济南几千年的文化内涵相互融合,形成了济南独特的城市风貌和空间特色。总体来讲,济南大气厚重,具有北方城市粗放的性格;济南独特的泉水文化,又赋予了这座城市另一面的景致,城市总是因为有了水而显得清灵俊秀,济南因了浸润在城市肌理中的泉群水系而比普通的北方城市多生出了一股轻盈,有了几分“烟雨江南”的柔美。

2.2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景观资源

济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历史文化街区、特色街区共有8处。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四门塔、灵岩寺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省级历史优秀建筑5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5处;区、县级依法登记保护的`文物328处;普查登记在册文物约1000余处。

2.3“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空间布局

济南古城是在明府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城池四周由护城河围合,面积3。26平方公里。平面布局以其形状不甚规整、四门不对称为特色,加之有天然的泉水和依山建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济南商埠开辟于上世纪初,商埠区的规划和建设是中国城建史上中西合壁的典范。1904年,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振兴民族实业的“自开商埠”便应运而生。百年以来,商埠区的空间格局一直延续下来,揭示了济南近代城市规划的序幕。东西并列的古城和商埠,形成济南城市空间演变历史上“古城商埠,双星闪耀”的格局。

2.4“泉水文化”的独特品质

泉水是济南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济南自古以来就以泉水丰沛而闻名于世,城市因此有了一个别称“泉城”。甘纯的泉水给城市注入了灵气与活力,赋予了济南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广义讲,泉城文化景观资源应包括“泉水”、“泉城”、“泉村”、“泉文化”等四泉文化景观资源。泉水是四泉文化的核心。济南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众多泉水的形成。济南泉水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数量众多、形态优美、水质优良、文人诗韵等诸多方面。

2.5“包容厚重”的城市文化

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东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济南,具有各种文化的兼容性。济南处在西陆东海之间,古文化与今文化之间,城市不大也不小,处于“中庸之道”的状态,这是它典型的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特征就形成了济南厚重朴实,温婉宽容的城市气质。[5]

3、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进展

3.1济南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工作情况概述

近年来,济南市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近年来,《泉城特色风貌带规划》、《泉城特色标志区规划》、《济南商埠区历史文化城区保护策略研究》等20多项规划研究相继编制完成,大明湖东扩等精品工程相继实施,济南古城区及商埠区保护初见成效。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定期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检查,体制机制基本完善。三是注重提取并形成文化特征符号。例如策划了“天下泉城”、 “守望泉城”等专题片,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征符号。在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方面,着力塑造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主会场“东荷西柳“的设计中,就以市花荷花、市树柳树为母题,进一步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四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地域文化特色深入人心。例如,如自2013年起每年8月举办“泉水文化节”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进一步强化了济南泉水之城的地域文化特色。

3.2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工作的不足

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与济南独特的文化特色资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有待梳理,在新城区、郊区或者大都市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例如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崖遗址等的宣传推介不够。二是保护与发展实施机制有待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统筹协调。三是市政、交通、财政等专项有待优化。在古城区、商埠区,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等方面,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四是区域文化发展战略不够明确,对大区域文化发展战略重视不够,区域文化的认同感有待进一步强化。 3。3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基于对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的进展及不足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对历史古迹、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做好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搜集相关资料,从龙山文化、舜文化、孝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对龙山黑陶、舜耕山、郭氏孝堂山、灵岩寺、齐长城、鹊华秋色图等文化遗产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努力塑造含蓄内敛、格调清新的新型文明城市。[6]二是创新地域文化特色继承与发展实施机制。亟需在市财政、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投融资平台大量投入的基础上,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建社会融资渠道,引导市场化运作,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共同推动保护改造工作的实施。三是调整优化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延续地域文化传统,深入挖掘文化优势,营造宜居环境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感。四是积极倡导公众参与。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应充分考虑群众的发展愿望和利益诉求,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其规划、建设工作应在适宜的阶段组织公众进行参与,科学合理决策,选择部分有责任心的企业或个人参与规划实施。

4、结语

伊利尔?沙里宁指出:“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发展之魂,是城市个性的集中体现。从济南的案例可以看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在前期研究、体制机制、法规建设、规划实施等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地域文化特色资源绝对是块宝,而且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在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继承与发展方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知己知彼、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重视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采取科学的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形成鲜明的城市个性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竞争力。

青岛物流现状与发展的研究论文

1.交通行业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方法研究 [Admin|][2008年8月23日][3]
【摘要 (中文/英文)】 加强物流统计工作是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国家于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和报表制度,这是首次将物流统计工作提到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的高度。但是,作为物流统计基础的行业物流统计,却没有与其同步发展。目前,作为与现代物流业关联十分密切且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交通行业尚没有开展现代物流统计调查,现行的交通行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也不适应交通行业向现代物流业融合拓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必须研究并建立适应交通行业发展需要的交通行业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方法,为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引导交通行业现代物流的健康、持续发展。 [详情……]
2.青岛港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Admin|][2008年8月22日][6]
【摘要 (中文/英文)】 物流业在我国发展迅猛,许多传统的货物运输服务、代理等企业,在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在世界经济的关联性大发展的趋势下,功能不断拓宽,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 [详情……]
3.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Admin|][2008年8月17日][44]
【摘要 (中文/英文)】 连锁零售业的发展与物流配送紧密相连,配送水平成为衡量一个连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标准,配送模式直接关系到连锁零售企业的配送水平,选用何种配送模式对连锁零售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战略上的问题。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物流配送模式成为我国物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在介绍相关连锁与配送的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首先研究了美、德等发达国家的物流配送业发展现状,继而总结了我国连锁零售企业配送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详情……]
4.电子商务时代综合物流代理研究 [Admin|][2008年8月16日][25]
【摘要 (中文/英文)】 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网络化的趋势,决定了21世纪将是物流代理业蓬勃发展的世纪。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的特点。现代物流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已迅速地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各个领域,对整个生产流通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改变企业传统的销售方式以及消费者的购物方式,使得送货上门等物流服务成为必然,也促进了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详情……]
5.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应用研究 [Admin|][2008年8月10日][14]
【摘要 (中文/英文)】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情况综合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从本质上讲是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推广所产生的新价值,也就是第三利润的源泉。可以认为物流成本的节约就是物流科学创造的新价值,这种新价值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所共享。降低客户企业的经营成本就是提高自身的经营业绩,这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双赢”战略。物流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盈利,如何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正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有必要从现代物流成本管理的观念出发,寻找物流成本管理及控制的方法。 [详情……]
+SQL物流管理系统 [Admin|][2008年6月10日][289]
基本信息设置主要用来完成物流企业内一些基本信息的编辑操作,其主要包括【部门资料设置】、【职务信息设置】、【公司资料设置】、【员工资料设置】、【客户资料设置】、【司机资料设置】和【车辆资料设置】。 [详情……]
7.物流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dmin|][2008年3月21日][1580]
摘要 : 随着 Web 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物流管理方式发生了的变化。基于网络的物流管理系统也就产生了。现今, JSP 技术就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这篇论文研究了 JSP 技术和物流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 并对网站的两种模式 B/S 和 C/S 系统进行了探讨。以 JSWDK 作为网站的开发工具, SQL SRVER 作为后台数据库服务器,设计和实现了一个 物流网站系统 。论文介绍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及系统的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重点叙述了三个模块,一是用户购物模块,二是用户留言簿模块,三是管理模块,分别完成用户购物,用户留言,信息管理等功能。 [详情……]
8.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Admin|][2008年3月12日][294]
在过去20年里,我国经济一直处于持续和稳定的发展过程中,截止2003年9月,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3,735个,合同外金额9072.6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882.04亿美元。世界500强中除少部分公司因为我国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在中国投资外,几乎都在华进行了投资,涉及制造领域以及多数服务领域,分布在全国除西藏和宁夏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市。这些外资公司及跨国公司增强了我国的生产制造技术,并使我国成为全球的"世界工厂"[1]。 [详情……]
9.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153]
摘要 近些年来,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准确计算与控制成为企业寻求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企业不仅需要准确掌握物流系统各子系统、各环节的具体成本来保证生产经营和客户服务的盈利率,而且需要掌握更详尽的物流成本信息来确定成本削减的环节并对整个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以提高企业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本文采用作业成本法力图准确地计算出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从而为物流管理和控制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开辟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第三源泉;为企业物流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为制定物流价格提供资料。 [详情……]
10.制造企业物流成本ABC计量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70]
摘要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至今难以核算,企业内部多数物流成本仍混在其他的费用中,不将此分离核算清楚,就不能看清物流成本全貌,也无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管理。现在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结构认识模糊,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传统的会计计量方法和模型也没有将物流成本同其他成本中剥离出来,企业计量出来的物流成本就不准确,也无法为物流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同时也给制造企业改善物流作业带来很大的困难。 [详情……]
11.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119]
摘要 本文在对以往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物流成本的特性、物流系统的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理论问题的探讨,并结合目前国内企业在成本会计中对物流成本的处理方法,指出了我国企业现行的物流成本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现行物流成本管理的建议以及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观点。最后,通过实施问卷调查和具体的案例研究,对我国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管理的活动中遇到的若干具体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 [详情……]
12.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195]
摘要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己逐渐被企业界所重视,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有效地管理与控制也己成为现代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分析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从而探讨有效控制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方法,有利于企业提高利润,增强市场竞争力。 [详情……]
13.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96]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企业面对变化无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传统的、机械的采购、生产、物流模式己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必须快速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采购供应周期、生产加工周期、流通配送周期,全面降低企业作业链全过程的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往往过于强调通过产量的扩大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通过采用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预期的利润。 [详情……]
14.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88]
【中文摘要】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的以作业为基础对成本进行计算和管理的方法,自引入我国以来,受到我国学者的高度重视。但相关研究大部分是围绕制造企业进行的。由于物流企业增加了许多复杂的、多元的、混合的作业,使得物流企业的间接成本超过了直接成本,传统成本法己不能满足物流企业进行高水平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要求。论文从微观的、物流提供者的角度研究作业成本核算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并探索一种有效的核算物流成本的方法。 [详情……]
15.作业成本法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55]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以及我国成功加入WTO,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营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而成本管理正是这一转变的核心,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的关键要素与先决条件。作为我国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资金相对短缺,企业实力也相对薄弱,尤其是在现有的物流企业中,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和长远发展,企业就必须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从而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详情……]
16.企业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130]
【中文摘要】 物流管理是当今企业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而物流成本的有效管理与控制又是成功进行物流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重要作用已经为人们所知晓,如何控制物流成本,以尽可能小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是企业物流部门以及物流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从理论上解决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合理分配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详情……]
17.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Admin|][2008年3月9日][162]
【中文摘要】 当前物流成本控制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在我国物流发展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物流设施和技术、物流理论及物流产业政策,真正对物流成本管理控制的研究则极为有限。 [详情……]
18.物流信息化下的零售业新商业模式探索 [Admin|][2008年3月9日][99]
【中文摘要】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数字化革命将又一次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利用高速、互联、便宜的网络,信息化在全球范围的各种领域内得到空前的发展。商务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信息之一,工商界都在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除了少数的无形商品,大部分的有形商品需要物流的配合与支撑。信息的全球化给物流在全球范围内高效、快速的运作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详情……]
19.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与管理 [Admin|][2008年3月9日][53]
【中文摘要】 当前物流成本控制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虽然在我国物流发展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物流设施和技术、物流理论及物流产业政策,真正对物流成本管理控制的研究则极为有限。当前物流成本过高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巨大障碍,它很大程度抵消了我国人力资源上的相对优势。物流要真正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必须要通过对物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把物流成本降下来。本文通过对物流成本的基本构成和国内外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经验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详情……]
20.作业成本法下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核算的研究 [Admin|][2008年3月9日][49]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以及我国成功加入WTO,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外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营方式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而成本管理正是这一转变的核心,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和企业决策的关键要素与先决条件。作为我国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资金相对短缺,企业实力也相对薄弱,尤其是在现有的物流企业中,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和长远发展,企业就必须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成本核算体系,从而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详情……]

上一篇:论文研究思虑

下一篇:天价鱼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