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毕业论文蔬菜种植

发布时间:2023-03-06 21:24

毕业论文蔬菜种植

  发展农业节水事业,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有效灌溉率,是有效缓解农业水资源的办法.我精心推荐的一些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篇一
  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摘要】在我国各个用水部门中,农业用水最多,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80%。由于农业进行节水灌溉的各项措施还没有得到充分实行,水资源浪费较大,因此,灌区全面推行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问题的一条关键途径。本文分析了节水灌溉工程技术,阐明了推行节水灌溉的成效。

  【关键词】节水 灌溉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从用水角度看,提高水的利用率,应结合灌溉水运行的环节来考虑。灌溉就是通过给农田补充水分来满足作物需求,创造作物生长良好环境条件以获得较高产量,灌溉水的运行大体可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提高水的利用率的问题。第一个环节是从水源,通过渠道或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间,提高输水的效率,对应的技术称为输配水工程技术。第二个环节是灌溉水在田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灌溉,对应的技术称为喷灌、微灌、地面灌等技术,提高灌水效率。第三个环节是作物对田间水分的利用,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由此可见,农业节水的内涵包括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配置,输配水系统的节水,田间灌溉进程的节水,作物生长水分转化过程的节水,用水管理的节水以及农艺节水增产技术措施等方面,其目的就是大幅提高水的利用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道路来。

  二、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1、渠道防渗技术

  这是为减少渠道的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而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根据使用的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石衬砌、砼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

  我国的渠道防渗科研工作始终围绕开发性能好、成本低、易于施工、便于群众掌握的防渗材料为中心, 同时研究推广新型防渗渠道断面形式和衬砌形式。如陕西省宝鸡峡灌区在近年的三大灌区更新改造过程中, 推出了一系列“U”型渠道衬砌机械, 就在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占我国总用水量80%的农灌主要输水手段是渠道, 而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为引水总量的50%~60% , 全国仅此一项年约损失水量1. 7×1011m3, 目前我国渠道防渗长度仅占需要的1/ 3~1/ 4。所以, 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是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

  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简称“管灌”,是利用低压管道代替渠道输水的一种灌水方法。“管灌”由于具有一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省水、省工、省地、省时, 增产效益显著, 农民易于掌握等优点, 颇受重视, 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已发展到30×106hm2。其中陕西省的关中、陕北地区大片机井灌区大量采用“管灌”技术。实践证明“管灌”是我国北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重要途径之一。

  3、喷灌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专门的设备将压力水喷洒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 并均匀地降落到田间的灌水方法。按设备的组成可分为机组式和管道式喷灌系统两大类。我国从70 年代开始, 发展喷灌技术, 经过20 多年的努力, 喷灌面积已发展到8×105 hm2 ,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节水、增产效益。这项技术比较适合在山丘地区、干旱缺水地区和经济作物灌区发展。

  4、微灌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专门设备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到作物根层附近土壤表层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根据灌水器的类型, 可分为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3 种。微灌技术, 我国从1974 年开始采用, 至今已发展到2×104 hm2, 这一技术适用于山丘地区、水资源非常贫乏地区, 同时因它可将灌溉、施肥、打农药结合进行, 而特别适用于经济作物的灌溉。在理论研究上, 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国条件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在设备研制生产方面, 开发研制了微灌带、孔口滴头、补偿式滴头、折射式和旋转式微喷头、脉冲滴灌设备、过滤器、进排气阀、调压器和施肥器等。

  5、改进地面灌水技术

  这是一种主要围绕传统地面灌水技术存在的灌水均匀度差、灌水定额大等缺点进行的技术改进。包括改进沟畦规格( 如长畦改短畦, 宽畦改窄畦, 短沟灌和细流沟灌等。如陕西省的洛惠渠、宝鸡峡灌区, 推广长畦改短畦, 宽畦改窄畦, 大水漫灌改小畦浅灌后, 作物生育期灌水量降低20%~30%) 和采用先进的地面灌水技术( 如波涌灌、隔沟灌、膜上灌、细索灌、水平畦灌等) 。我国有98%以上的灌溉面积采用地面灌溉, 对这一技术进行改进, 提高灌水均匀度, 节省灌溉用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 在我国最具推广价值的改进地面灌水技术有波涌灌和膜上灌两项。波涌灌是美国70 年代末推出的适于旱作灌溉的新技术。从80 年代起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对波涌灌节水机理、土壤致密层形成、入渗特性与地表水流运动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目前, 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研究浑水波涌灌问题, 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波涌灌灌水设备, 这是扩大应用波涌灌技术的关键。膜上灌是我国独创的新技术, 是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 把膜侧水流改为膜上流, 利用地膜输水, 通过膜孔和膜边侧渗给作物进行灌溉, 这项技术在新疆取得了较高的增产节水效果, 但在理论上还需进一步研究。

  6、渗灌技术

  这是一种利用地下管道系统将灌溉水引入田间、灌溉水通过管壁孔湿润根层土壤的灌水方法。在我国主要有两种, 一是管道式, 二是鼠道式。目前渗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土壤湿润不够均匀; 易导致表土返盐; 地下管道不易检修养护; 投资大, 施工要求高, 这是目前影响推广的主要原因; 在理论上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关键性技术问题尚待提高和完善。

  7、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这是在干旱、半干旱的山丘地区, 将较大强度降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汇集起来, 并在最需要时供给作物利用的技术。80 年代末我国开展了雨水汇集利用技术的研究, 如汇流表面薄层水泥处理技术、窖窑构建及布局技术、汇集效率、汇流面与种植面积比例确定等, 取得了一批有意义的成果。但在雨水引导汇集贮存和高效利用上缺乏系统化的理论研究, 未形成适宜于不同区域的汇流整体规划和与之配套的灌溉技术和作物栽培技术。近几年在甘肃东部、陕西白于山区和宁夏南部发展起来的窖灌农业就是采用典型的雨水汇集利用技术, 有的地区已把它作为扶贫工程而深受群众欢迎。

  三、推行节水灌溉的成效

  1、灌溉水利用率显著提高

  中国平均灌溉水利用率由20 世纪70 年代估算的30%左右提高到了2007 年的47.5%,单位面积平均灌溉用水量从7 950 m3/hm2 降到6 435 m3/ hm2。在灌溉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有效灌溉面积由20 世纪70 年代末的4 887 万hm2 发展到2007年的5 778.2 万hm2。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为例,1996~2006 年10 年间,中国累计投资212.6 亿元,对363 个灌区的病险工程、“卡脖子”工程和渗漏严重的渠段进行了改造,共恢复、改善、新增灌溉面积666.7 万hm2。据分析测算:项目实施前后相比,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49 提高到0.54, 灌溉水利用率由42.1%提高到47.8%;亩均灌溉水量由529m3 下降到469m3;新增节水能力125 亿m3。

  2、水分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根据对363 个已经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大型灌区的测算分析:粮食作物产量平均提高了450 kg/ 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5 亿kg;取得了国家每投入1.84 元,新增1 kg 粮食生产能力和节水1.1m3 的双重效益。

  3、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节水灌溉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良好的灌排基础设施与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有机结合,使不少节水灌溉项目区由过去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形式转变为农民合作组织、大户承包等经营形式,推进了农业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结论

  水资源短缺与节水将是我国未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主题。它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安全。继续加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投入力度,在各类灌区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滴灌技术、雨水汇集利用技术和加强用水管理等各项节水技术,将是我国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楼豫红. 我省节水灌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四川水利, 2003, 24( 2) : 10- 12.

  [2] 姜长云. 中国节水农业: 现状与发展方法[ J].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10( 10): 19- 23.
  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篇二
  建设节水型社会

  摘 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针对我国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在新时期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新要求。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建设节水型社会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从节流、治污、开源三个方面着手的想法,并具体介绍了水价调节、节水宣传、海水利用、雨水利用等新的的举措。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节约用水;水价;海水利用;雨水利用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再加上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污染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剧增,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用水量急剧增长,城市、生活、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我国粗放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在生产生活中造成了大量水资源损失,用水效率不高,节水潜力巨大。因此,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1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全国人民的节水意识逐渐加强,工企业在污水排放中的逐步规范,农业上节水灌溉的推行与落实,一些先进的节水器具的投入使用,还有一大批污水处理企业的兴起,这都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催化剂。但我国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1 水权管理的不规范

  由于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脱,事情也一拖再拖得不到有效解决。部分城市水务管理交叉严重,有时在城建、水利部门间存在真空,甚至有时带来执法中的抵触情绪。

  1.2 水资源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少数地区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破坏现有的水体。全民节水的教育仅存在纸面上,得不到有效落实,个别单位无证过量开采地下水。部分企业为躲避政府管理而迁到偏远地区,污水在当地随意排放,对当地的水体、水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1.3 节水器具的推广受阻,开发能力弱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大量先进的节水工具面向市场,但由于成本高昂,只有个别企业愿意购买。还有无论是农业灌溉的喷头还是城市的洗浴喷头质量都不过关,技术标准不统一,以低廉的的价格参与市场竞争,严重影响了节水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2 节流、治污、开源三效并举

  2.1 节流

  2.1.1推行新型农业灌溉方式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节水灌溉,发展喷灌、滴管、微灌等先进灌溉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传统农业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相比,喷灌可节水50%,微灌可节水60%—70%。同时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规划种植作物的合理布局,集中化灌溉,避免了作物之间的隔空灌溉和不均匀灌溉而浪费大量水资源。

  针对我国农村现有的土渠输水进行改造,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较大,约占到输水量的50%—70%。渠道防渗技术的利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考虑到农村现有的经济条件,采用塑料薄膜或者混凝土渠道输水,可以大大减少渗漏量,将输水效率提高到70%以上。目前我国大约只有20%左右的渠道进行了防渗处理。

  2.1.2工业节水

  据调查城市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将转化为污水,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近年来也大力推行节水,主要是因为不堪承受污水处理的高额负担。我国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的工业生产技术。根据分析指导,2010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每立方,污水处理约为10元每立方米,而工业节水费用仅需3元每立方米左右。因此,增加节水的资金投入不但为持续发展所需,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2.1.3水价调节

  我国的水价政策极不合理,一些城市的地下水超采已经十分严重,但至今这些城市的企业单位仍可无偿开采地下水,导致引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自来水厂难以运营。我们可以采用国外流行的累进制水价、高峰用水价,还可以采取分季分标准的方法控制用水。种种情况表明,水价是水资源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经济杠杆,必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制定我国现阶段的相应水价政策。

  2.1.4节水管理与宣传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完善分水协调、水价听证会等水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广泛调动用水居民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积极性。在调动大家积极性的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专门组织专业人员对用水和调水部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公众节水技能,鼓励公众创新节水新方法和新技术,有关部门协调第一时间进行推广应用。

  政府、学校、工厂等单位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节水宣传教育,培养全民节水意识,让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感和节水的重要性。

  2.2 治污

  2009年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达到5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0.2亿吨,占排放总量的44.7%。废水排放居于前四位的行业依次是造纸、化工、电力和纺织。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居不下,导致水污染相当严重。

  2.2.1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有关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是我国水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环境建设的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

  2.2.2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政府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从根本上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还有必要健全农村的凿井制度,合理规划村井布局,既要保证每户都能喝上安全的饮用水,又要达到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目的。

  2.3 开源

  2.3.1海水利用

  地球上海水量要占到全球水资源总量的97%,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大规模的海水淡化供水还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将海水降级利用,即降低它的处理标准,供人类的生产生活使用。

  海水冲厕、海水工业冷却、海水洗车等等对海水的利用都只需对海水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就可以利用。全国城市的生活用水中有5%-8%用于冲厕,利用海水冲厕可以减少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使用。随着服务行业的兴起,许多行业开始大规模使用地下水,洗车行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全国约80%的洗车用水都是开采的地下水,由于成本低廉导致他们大量无节制的浪费水资源。洗车对水的利用程度很低,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2.3.2雨水利用

  雨水是天然的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很好地利用可大大缓解现在的水资源危机。建设集雨工程,大力发展水池水窖、平原水库、塘坎、雨水拦截工程是利用雨水资源的一些合理措施。以城市为例,将建筑顶部设计成凹漏斗状,在凹处通一排水管道,管道中设置简单的过滤器。雨水通过管道流入储水池,在池中静置,其颗粒下沉或上浮至池表面。出水经设在池中部的过滤器再次过滤后由水泵送至用户变为冲洗用水、洗涤用水和院落绿化用水等等。

  参考文献

  [1]徐得潜,梅素琴. 水资源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42-48

  [2]薛英文等. 浅谈城市节水技术与管理.节水灌溉,[J]2003(3)

  [3]汪恕诚. 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要点.中国水利,2003(11)

  [4]张静,王本德,周惠成. 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探.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32-36

  作者简介

  刘文康(1993-),男,汉族,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1级本科毕业生。

  孟翔(1992-),男,汉族,甘肃武威人,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1级本科毕业生。

  潘琛(1993-),男,汉族,湖北黄冈人,郑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2011级本科毕业生。

  看了"节水新技术之栽培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论文

2. 农业科技专科毕业论文

3. 关于节约用水的议论文作文800字

4. 蔬菜栽培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科技论文

5. 农业建设发展学年论文

请进,请帮我找这样一篇论文。感谢!!!!!

找到一篇类似的,但愿对你有用!:)

《现代花卉栽培新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对美的享受日益突出。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过程中,
美化环境,发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花卉色彩,推进花卉产业化进
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乃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区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
文通过西藏花卉引种与高效种养新技术研究与示范,总结出西藏花卉引种与高效种养新技术,供参考与
应用。
关键词:现代花卉栽培新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68
花卉是色彩的来源,也是季节变化的标志;是一种
有生机的艺术品,也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结晶;是园艺
绿化、环境美化的活材料,也是用来点缀居室、居民区、
旅游景点、会场布展等公共场所的素材;是提升西藏产
业结构、带动农牧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也是高原生态环
境保护与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现代育苗技术
1.1 智能温室育苗
利用智能温室的现代化设施设备,通过对温、湿、
光及c02的自动调控,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用穴
盘播种,营养钵扦插,机械化嫁接等育苗手段,不仅能
满足花卉幼苗对温、湿、光及COz的生理需求,提高育
苗的机械化程度,而且具有省工、省料、繁殖周期短、成
活率高等特点。
智能温室育苗其主要优点:一是能创造适宜的土
壤湿度、空气湿度和良好的温光条件;二是能加快分
株、扦插、嫁接后幼苗的伤口愈合;三是一年四季均可
育苗、不受季节限制、苗床周转快、生产效率高。据西
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近两年试验与生产示范,采用连
栋智能温室育苗,比常规育苗节省工料8=5%左右,成
本降低40~60%,种苗成活率可达90—95%,而且幼
苗株型整齐健壮,叶片肥厚,根系发达,种苗商品率可
达到95以上。
1.2 电热温床育苗
电热温床育苗是冬春季快速育苗的方法之一。其
主要目的是增加苗床培养土温度。利用自动控制仪调
节温度,可为种子萌发或扦插条生根提供最适宜的土
壤温度条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原
七一农场)1986年应用电热温床扦插繁殖月季,其结
果表现发芽生根快、成活率高。
采用电热温床加小拱棚遮萌育苗,床温比一股室
温高2~3~C以上。不仅发芽快,成活率高,幼苗的根
系生长迅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而充实,而且可培育苗
壮。同时,扦插繁殖时能加速插条伤口愈合、促进生
根。
电热温床育苗靠自动控温仪调节苗床温度,操作
简便,设备可连续使用多年。
2 组培快繁技术
2.1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就是应用无菌操作技术,培养植物的离
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使其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
生长和发育的技术,又叫无菌培养或离体组织培养。
组培快繁技术繁殖快、用材少、遗传性状稳定;而且能
解决花卉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易产生的病毒危害,可大
幅度提高种苗质量和商品率。通过分离茎尖、芽尖、根
尖、胚芽、叶片、鳞片、花粉等,接种在三角瓶等人工配
置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植物细胞的再生能力,在
适宜无菌的条件下,长出不定芽或不定根,使之形成一
株新的完整植株。组织培养是进行植物快繁和保存种
质材料遗传性状以及对花卉种苗进行脱毒的一项现代
繁殖技术;也是研究植物细胞、组织的生长、分化和植
物体器官形成规律的重要科学手段。我区组培快繁研
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已用组培快繁技术先
后培育出兰花、菊花、香石竹、君子兰、大花萱草、非洲
紫罗兰、百合、月季、一品红、唐菖蒲、草红花、风信子、
水仙、仙客来、非洲菊、卓玛花等优良花卉。2004—2005
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园区办与自治区生物
研究所组培室合作,组培一品红、香石竹、非洲菊、蝴蝶
兰、满天星、长寿菊、八仙花、洋桔梗、草红花等1O多种
花卉试管苗成功,为西藏花卉商品化生产基地建设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其常用花卉诱导分化培养基选用详
见表1。
表l 几中花卉诱导分化培养基参考表
2.2 组培快繁的优点
2.2.1 能保持原有品种同有的遗传性状和特性。
2.2.2 节约繁殖材料。采集一小部分分离组织就能
繁殖出大量花苗。
2.2.3 繁殖速度快。用“一品红、蝴蝶兰”等分离组织
作培养材料,在适宜条件下经过离体培养,接种后15
— 3O天开始组织分化,一年内可繁殖大量的优质种
苗。
2.2.4 节省土地。组培快繁技术是在室内将分离组
织置三角瓶或试管内进行培养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一般30m2的培养室就能摆放上万三角瓶,可繁殖大量
优质花卉种苗。
2.2.5 去病毒。目前许多花卉病毒较为严重,直接影
响观赏价值;组培可进行苗木脱毒,使之成为无毒苗。
2.2.6 复壮品种。对于长期使用无性繁殖,并开始退
化的花卉品种,采用组培快繁,可使个体遗传性状得以
恢复。
3 花卉生长激素应用
花卉生长调节剂,是指能调控花卉生长,开花、休
眠、萌芽等过程中人工合成植物激素的总称。这类人
工合成激素在植物体内对植物生理功能和形态变化起
着重要作用。
3.1 常用花卉生长调节剂
3.1.1 植物生长素,主要有吲哚乙酸(姒),吲哚丁酸
(IB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素主要具有促进细
胞分裂,促进生根等作用。萘乙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用
途的生长调节剂,能促进苗术生长和开花,促进插条发
根,并可防治落花落果。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04
年试验示范,温室扦插“一品红”用500t,e,/g浓度萘乙
酸(NAA)快速浸蘸,对促进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起到
了明显的作用。
3.1.2 生长延缓剂和抑制剂,主要有比久(B9)、多效
唑(PP333)和矮壮素(ccc)等,具有延缓或抑制植株或
枝条生长等作用。比久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生长延
缓剂,可作矮化剂、座果剂、生根剂和保鲜剂使用。应
用在花卉上,可使花卉矮化粗壮;同时具有防止落花,
促进座果,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抗寒力等作用。西藏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花卉生产应用5%多效唑(PP333)
可湿性粉剂喷施,对防止茶用花卉,特别是“金桔”落
花、促进座果,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冬季抗寒力起到
了显著效果。矮壮素具有抑制植物营养生长,促进生
殖生长的作用。喷施矮壮素,可使花节间缩短,植株矮
化,茎秆变粗,叶片增厚,叶色亮丽。并有增强植物抗
旱、抗寒等作用,因此常用于菊花、大丽花、杜鹃、牡丹
以及盆栽葡萄等花卉的矮化处理。
3.1.3 生根粉(ABT)。ABT是一种高效、广谱性的生
根促进剂,西藏6~7月份园林绿化应用较广。一般海
棠砧木嫁接扦插育苗成活率可达80~90%。“1号生
根粉”主要用于玖瑰、米兰、海棠、佛手、罗汉松、雪松、
银杏等;“2号生根粉”主要用于月季、茶花、桅子、杜
鹃、菊花、蔷薇、倒挂金钟、石榴、小叶黄杨等;“3号生
根粉”用于苗木移栽时根系恢复,提高成活率。
3.1.4 三十烷醇。三十烷醇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
生长调节剂,不仅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和促进插条生
根以及促进花芽分化,多开花,多结果的作用,而且还
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使叶色加深并能使叶片增大。
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名贵花卉后,应用0.5/_tg/g
浓度三十烷醇喷施,不仅能促进花卉花芽分化、多开
花、多结果,而且明显增加了叶绿素含量,使叶色加深
和叶片增大。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卉上应用的效果
3.2.1 促进插条生根,有利快速繁殖。萘乙酸、吲哚
丁酸等生长素,配成适当的浓度,应用在一些不易发根
的花木上,有较明显的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春季温
室扦插葡萄条,将插条基部放入1000btg/g萘乙酸溶液
中浸泡3~5小时,取出立即扦插。扦插后50天调查,
发根率比对照高出约l倍。又如将桂花嫩枝的插条浸
入浓度为500/_tg/g的吲哚丁酸溶液中,5分钟取出,凉
干后扦插,可提前发根。再如玉兰,再生能力差,扦插
生根困难,剪取嫩枝放入2oot,e,/g萘乙酸溶液中浸泡
24小时再扦插,可促进生根成活。实践证明,茉莉、米
兰、含笑、橡皮树、五色梅、罗汉松、天竺葵、四季秋海
棠、香石竹等多种花木,应用生长素调节后,对促进生
根均有良好效果。
3.2.2 促进植株矮壮,提高观赏价值。应用矮壮素
12
“比久”处理花卉,能有效地使植株矮化,促进分枝及花
芽分化。例如天竺葵定植时土壤中拌入500t-tg/g的矮
壮素,植株高度可降低10cm左右,并能提前1~2周开
花。大丽花、菊花等用“比久”处理,矮化作用十分明
显。据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试验示范,矮壮素“比
久”对一品红、山茶、八仙花、杜鹃、火棘、五色梅、百合、
仙来客、香石竹、翠菊、彩叶草、鸡冠花、紫罗兰、矮牵
牛、万寿菊、百日草等花木均有明显矮化作用。“多效
唑”对一些花卉植株的矮化作用也十分显著,如盆栽秋
菊,在其生长中期(约于8月中下旬),用浓度20ug/g
的“多效唑”溶液喷洒,每隔l0~l5天喷1次,共喷两
次,可使植株变矮,节间缩短,叶色变绿,茎秆变硬,此
时辅之以摘心和适当施肥,即可使花型增大,花期延
长,花朵艳丽。
3.2.3 延长切花寿命。西藏海拔高,空气干燥,使
鲜切花花期受到一定影响。插花时高原人民都希望让
鲜花能多开几天,应用一些生长延缓剂,即可抑制花
卉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延长花期的目的。例如将香
石竹花枝基部用矮化素浸泡一夜,即可延长花期2~
3天。矮化素的使用浓度,夏季为50/_tg/g,冬季为l0
~ 25t-tg/g。
3.2.4 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比久”、“萘乙酸”具有防
止落花落果作用。如观叶花卉用50/J.g/g“萘乙酸”溶液
喷洒,即可防止落花。又如盆栽金桔,在座果前用
500/_tg/g浓度的“萘乙酸”(N从)溶液喷洒,即可抑制花
芽分化,防止落果。
4 BGA土壤激活剂的应用
BGA土壤激活剂不同于现有化学肥料、微生物肥
料、有机肥料、复合肥料、保水剂、生根粉等产品。它集
保水、放水、催芽、改良士壤、供给利激活营养等多种功
能于一身,除可用于正常条件下花卉种养获得养分外,
最突出特点在于花卉在难以种养的恶劣条件下(如高
寒、干旱、风沙、瘠薄等),能使花卉正常生长。2OO4
年,西藏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应用1:20 BGA激活剂与河
砂混合基质盆栽小本花卉,效果十分良好,拉萨家庭盆
栽君子兰应用BGA激活剂培养土后,春季间隔30~40
天浇水,亦可正常开花,而且表现花朵大、花期长等特
点。应用1:15 BGA激活剂与河砂混合基质营养液喷
灌技术,进行无土草坪示范,在水泥地平面,铺5crn厚
度的基质,草坪从播种到形成商品仅6o天。
5 介质应用
5.1 栽培介质
近年来,花卉栽培所用的介质,逐渐移向使用全部
无土或少土的介质。这是因为无土介质大都属于园艺
无毒类型,不需消毒程序,重量轻,质量均衡,价格便
宜,易于操作及标准化,但介质多数不含或少含养分,
栽培上应及时施用营养液。
5.1.1 树皮。西藏藏东南地区松树皮和硬木树皮,具
有良好的物理性质,能够部分代替泥炭作为盆栽介质。
新鲜树皮的主要问题是碳氮比较高,有些树皮如察隅
油桐树皮等含有对植物有害的成分,应该通过高温堆
腐或淋洗降解毒性。树皮首先要粉碎,粒子直径可以
大到10mm,一般的直径为1.5~6mm。对粒子的大小
进行筛选,细小的粒子可作为田问土壤改良剂,粗的粒
子可作为盆栽介质。木树皮作为盆栽介质,能抑制植
物寄生线虫和土壤病原菌的发生。
5.1.2 锯末。西藏藏东南林区木材加上后生产的锯
末和树皮有类似的性质,但较易分解沉积,而过于致密
则不易干燥,影响透水透气。
5.1.3 草炭。又称泥炭,泥炭是古代湖沼地带的植物
被埋藏地下,在渍水和缺氧的条件下不能完全分解的
特殊有机物。西藏羊八井地带天然草炭资源十分丰
富,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介质资源。
5.1.4 珍珠岩。珍珠岩是天然的铝硅化合物,即粉碎
的岩浆岩加热剑1000℃以上而形成的膨胀材料,具封
闭的多孔性结构。珍珠岩较轻,通气良好,无营养成
分,质地均一,不分解,阳离子代换量较低,PH7.0~
7.5。珍珠岩含有钠、铝和少量的可溶性氟,氟能伤害
某些植物,特别是在较低PH时用珍珠岩作繁殖介质
表现明显。在使用前经过2~3次淋洗,能使可溶性氟
淋火。珍珠岩较轻,容易浮在混合介质的表面。
5.1.5 蛭石。蛭石是硅酸盐材料在800~l100℃下加
热形成的云母状物质。在加热中,水分迅速失去。矿
物膨胀后相当于原来体积的20倍,其结果是增加了通
气孔隙和持水能力。蛭石呈中性至微碱性,每立方米
蛭石能吸收500~650升的水,蒸汽消毒后能释放出适
量的钾、钙、镁。蛭石长期栽培植物后,容易致密,使通
气和排水性能变筹,因此最好不做长期盆栽植物的介
质。
5.1.6 河砂。河砂通常作为盆栽混合介质的组成部
分。砂粒以0.2~0.5mm之间为好。河砂的容重较
大,河砂的持水量和阳离子代换量较小。近几年,西藏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用l:20的BGA激活剂与河沙混合
基质盆载葡萄等观果花卉、花苗生长健壮,取得了良好
的结果。
5.2 栽培介质的配制
通常盆栽介质是由两种以上的介质按一定比例配
合而成的。配合起米的介质在理化性状上比单一介质
要好。
花卉因种类、介质材料和栽培管理不同,使用介质
配方亦不同,但其总的趋向是要降低介质的容重。增
加总孔隙度和增加空气和水分的含量。介质配制比例
见表2。
表2 介质配方比侧参考表
5.3 培养土和栽培介质消毒
为保证花卉茁壮生长,对培养土和栽培介质消毒
是极重要的措施之一。除了已经消毒的袋装介质之
外,即使是一般属于同艺无毒的介质,也应在配制后进
进消毒,存储使用。多数病原微生物在60℃时经30分
钟蒸汽加热后即可死亡。锰、铅、锌等重金属经高温处
理后可溶性增加,过多的锰会造成植物毒害,使植物生
育迟缓,叶色变褐以至枯死。用氯化苦药消毒,将培养
土一层一层地倒人箱中,每10cm厚为l层,每层均匀
撒布氯化苦25rnl。然后盖好密闭,待氯化苦全部散发
后,即可使用。西藏种养花卉多为温室栽培,定植前,
将温室中午密闭3~4小时闷棚,亦可达到营养土消毒
效果。

我要毕业了 论文题目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对策

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卖难”现象
时有发生,它已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道
屏障。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调整农
产品的种植(养殖)品种、规模,既要立足
于当前效益又兼顾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市
场需求又要依据自身实力;其次是抓好流
通,以江宁市场为依托,辐射南京和周边
城市,以水、陆、空便利交通为桥梁,以
特色农产品为龙头(如横溪西瓜、土桥大
米、禄口獭兔等),在大、中城市设立营
销点,使农产品的外调、外运、外销灵活
运转,自然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储运—销售—信息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围绕市场、重视市场、研究市场、开
拓市场,最终达到建一方市场、活一方经
济、富一方百姓的新理念。二是提高服务
意识。基层政府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职能与
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优势,
搭好舞台,让农户上台唱主角,政府做好
服务甘当“配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江宁区横溪镇为促进本地区农产品升级,
不惜一切代价花巨资每年为瓜农举办一次
“西瓜节”,使“横溪西瓜”不仅在全省
乃至华东地区闻名遐迩,成为带动横溪农
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就此一项就使瓜农人
均增收350元。三是提高科技意识。首先
必须加大科学技术宣传推广力度,健全农
业科技推广体系,送知识、送科技、送信
息下乡,使优、特、新品种和现代农业科
学技术被广大农户所接受、信任和应用推
广。委派责任心强、业务精的科技骨干、
专家、学者深人到农户、田头、场棚,为
农户排忧解难,结合实际宜农则农、宜林
则林、宜草则草、宜渔则渔,不搞行政命
令或形象工程。其次是农民自身应不断增
强科技意识,加大对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的投人,提高自身档次和科学文化综合素
质,依靠科学技术发家致富。
2.夯实基础,采取多投、少取、调整
的方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
强民富民关键在于夯实农业基础,不可能
“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从多方面、多层
次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一是多投,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
人,加快农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农业基
础设施建设的投人,在继续抓好大中型水
利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村的
电、路、沟、渠、坝、库、闸和农业机械等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的投人,逐步改善
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抵御自然
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在努
力增加对农业补贴数额的同时,切实改进
补贴方法,逐步建立农民收人直接补贴制
度,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逐步完善金融
体制,加大对农业的放贷尤其是放宽对农
户的中短期小额贷款的政策,简便手续,
建立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大力支持农业生
产经营所需资金,切实为农户服务。
二是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好
农村税费改革,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各项
政策落到实处,比如近几年对电力农网进
行的全面改造,重新调整线路,更新设
备,减少自然损耗,严厉打击偷电行为,
统一电脑计费,杜绝了关系电、人情电,
为农业每年减少电费支出达50%以上。坚
持按中央“下取消、两调整、一改革”
即:取消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
业性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
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
整农业税和农业脱产政策;改革村提留征
收办法的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
制度改革等,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
策,真正使农民通过减负促增收。
三是调整。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加
入wTO后的需要,紧紧围绕提高农产品
的质量和数量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
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自主调整
种植、养殖结构,使油粮经济二元结构向
多元结构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
业、蔬菜业、林果业等优质高产、高效农
业,创品牌、创名牌。,在调整农业产业结
构的同时,切实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问
题。目前江宁区农村劳动力33.6万人,
占全区人口总量的42%,农村劳动力过剩
这个客观事实严重影响着农民收人的增
加。加快城市化进程,特别是把握好江宁
撤县设区的机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
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向二、三产
业要收人,拓宽增收空间。解决土地使用
权的矛盾,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采取
经营权有偿转让、切块置换、股田制等形
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农民
真正享有国民待遇,取缔一些带有歧视性
的限制,如消除农民工进城就业、就医、
子女人学、户籍门槛过高等障碍。

帮忙找一下植物组织培养方向的论文 ,要写毕业论文 很重要.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在世界各国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近几十年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迅速发展。利用组织培养,不仅可以大量生产优良无性系,获得人类需要的多种代
谢物质,还可获得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通过细胞融合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性,在植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种性的改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从植物快繁、花药培养发展到细胞器培养、原生质融合以及DNA重组技术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的各个领域及农业、林业、工业、医药等多种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生物科学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门学科。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试验步骤
1.1概念
植物组织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1.2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 G.Haberlandt根据细胞学理论提出了一个观点,“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至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繁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1943年,美国人White在烟草愈伤组织中偶然发现形成一个芽,证实了G.Haberlandt的论点。
不同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不同,所用的培养基也有所不同。较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MT、MS、 SH、N6、White等。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能否形成是培育出新植株的关键。通过在基础培养基里添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胚状体、不定芽、根等器官,最终获得再生植株或次生物质。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称为外植体,其主要形式有器官、胚胎、单细胞、原生质体等。根据外植体的不同,所需要的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外源激素的种类及比例等均不同。植物组织培养中,影响培养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诱导愈伤组织成败的关键在于培养条件,植物激素是诱导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关键因素。
最常用的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素是IAA、NAA和2,4一D,所需浓度为O.01~10 mg/L。最常用的细胞分裂素是KT和ABA,使用浓度为O.1~10 mg/L。KT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愈伤组织分化。ABA对植物体细胞胚的发生与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各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虽有相对专一性,但是植物的各种生理效应是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表现。
1.3试验步骤
1.3.1选择和配制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血液”,血液的成分及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培养物的生长与分化,因此了解培养基的成分、特点及其配制至关重要。
1.3.2灭茵灭菌是组织培养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通常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灭菌方法。培养基用常压或高压蒸煮等湿热灭菌、器械采用灼烧灭菌、玻璃器皿及耐热用具采用干热灭菌、不耐热的物质采用过滤灭菌、植物材料表面用消毒剂灭菌、物体表面用药剂喷雾灭菌、接种室等空间采用紫外线或熏蒸灭菌。
1.3.3接种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整个接种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l.3.4培养把培养材料放在有一定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的培养室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1.3.5试管苗驯化移栽 试管苗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与自然生长的幼苗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驯化,使之适应自然环境后才能移栽。
2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2.1植物快速繁殖和无病毒种苗生产
植物快速繁殖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Morel用茎尖培养的方法大量繁殖兰花获得成功,从此揭开了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序幕。目前,通过离体培养获得小植株并且具有快速繁殖潜力的植物已有100多科1 000种以上,有的已经发展成为工业化生产的商品。世界上80%~85%的兰花是通过组织培养进行脱毒和快速繁殖的。培养的植物种类也由观赏植物逐渐发展到园艺植物、大田作物、经济植物和药用植物等。在我国,同类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马铃薯无毒种薯和甘蔗种苗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30余种植物已进行规模化生产或中间试验。利用组织培养进行植物快速繁殖及无病毒种苗生产,不仅能够挽救珍惜濒危物种,而且能够解决植物野生资源缺乏的问题。
2.2植物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
将植物花药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再经过染色体加倍,能很快得到纯合的二倍体,这样将大大缩短育种年限。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通过花粉和花药培养已获得了几百种植物的单倍体植株。印度科学家应用这种方法培育的水稻品系,比对照产量提高15%~49%。韩国先后育成了5个优质、抗病、抗倒伏的水稻品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培育了40余种由花粉或花药发育成的单倍体植株,其中有10余种为我国首创。玉米获得了100多个纯合的自交系;橡胶获得了二倍体和三倍体植株。仅“九五”期间就育成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44个,种植面积超过660万 hm2。
2.3植物胚胎培养
杂交育种中,杂种胚常常败育,因此将早期生长的胚取出,应用组织培养方法,就有可能培育出杂交植物。已经有100篇以上幼胚培养成为植株的报道。国内外科学家应用植物胚胎培养技术获得了多种远缘杂交的重组体、栽培种和杂交品种。
2.4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
利用植物愈伤组织或细胞悬浮培养可以生产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极为迅速,已经研究了400多种植物,从培养细胞中分离到600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其中60多种在含量上超过或等于原植物,20种以上干重超过原植物的1 9,6。例如,从薯芋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生产的diosgenin用于合成甾体药物。最近抗癌药物紫杉醇一红豆杉细胞培养物,可用75t发酵罐培养,已达到商业化生产水平。另外,达到商品化水平的还有紫草、人参、黄连、老鹳草等;长春花、毛地黄、烟草等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牙签草、红花等20多种植物正在向商品化过渡。
2.5细胞融合与原生质体培养
自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首次利用纤维素酶从番茄幼苗的根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以来,到1990年已有100种以上植物的原生质体能再生植株。我国获得了30余个品种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其中包括难度较大的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如大豆、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梁、棉花等。在木本植物、药用植物、蔬菜和真菌原生质体培养方面的进展也十分迅速。国外已先后获得了种内及种间的体细胞杂种植株。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还可应用于外源基因转移、无性系变异及突变体筛选等研究,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2.6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
植物细胞突变体的筛选最早始于1959年,G. Melchers在金鱼草悬浮细胞培养中获得了温度突变体。1970年,P.S.Carlson,H.Binding和Y.M. Heimer等分别分离出烟草营养缺陷型细胞、矮牵牛抗链霉素细胞系及烟草抗苏氨酸细胞系。迄今为止,已经在不少于15个科45个种的植物细胞培养中筛选出100个以上的植物细胞突变体或变异体。其中包括抗病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小斑病突变体和小麦抗赤霉病、根腐病突变体;抗氨基酸及其类似物细胞突变体,如甘蓝型油菜抗HYP突变体[263;抗逆境胁迫细胞突变体,如水稻耐盐突变体和小麦抗盐突变体;抗除草剂细胞突变体及营养缺陷型细胞突变体,如玉米抗除草剂变异体;株高突变体的筛选,如水稻矮秆变异体。
2.7植物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
1958年,Reinert在胡萝卜的组织培养中最先发现了体细胞胚胎(胚状体)。据不完全统计,能大量产生胚状体的植物有43科92属100多种。一些重要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珍珠谷等,也能通过离体培养产生胚状体。这些胚状体用褐藻酸钠等包埋,再加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子的优点是:繁殖快速,成苗率极高;不受气候影响,四季皆可工厂化生产。上世纪80年代初,美、日、法等国家相继开展了人工种子的研究,我国也于“七五”期间开展了此项研究,并于1987年列入了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8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与种质库建立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发现和证实,为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液氮超低温保存技术,能保持很高的存活率,并且能再生出新植株和保持原来的遗传特性。如建立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种质库,不仅可以防止种质的遗传变异和退化,而且可以长期保存无病毒的原种。
2.9 植物组织培养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我国第一个T—DNA插入突变体库的构建和研究为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材料基础,为确保我国拥有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和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合作,通过建立大规模、高效的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体系,将玉米转座子Ac—Ds等外源基因导入水稻未成熟胚和种子诱导的愈伤组织,获得了1.2万个独立的T—DNA插入株系,并构建了水稻突变体的数据库。
3 展望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是20世纪科技进步的重大成果之一,为研究植物生长发育、抗性生理、激素及器官发生与胚胎发生等提供了许多良好的实验材料和有效途径。植物组织培养方法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相应拓宽了其应用范围。由于组织培养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容易掌握花芽分化和开花成因;通过胚胎培养,能够得到杂种或自交种;通过分离单倍体细胞,能培育纯合的二倍体优良品系;提高育种多样性的同时缩短了育种时间;通过突变体筛选,提高植物的品质,增强抗逆境胁迫能力,扩大植物的生长范围;将体细胞冷藏在低温下,建立基因库,达到保存物种的目的;获得药用价值高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次生产物,加快药物生产的时间并且减少了单纯依靠天然植物的被动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渗透到科研、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必将日臻完善。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

上一篇:论文歧义研究

下一篇:安庆医专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