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论文建模
定性研究论文建模
论文模型构建方法如下:
首先要明确撰写论文的目的。
建模通常是由一些部门根据实际需要而提出的,也许那些部门还在经济上提供了资助,这时论文具有向特定部门汇报的目的,但即使在其他情况下,都要求对建模全过程作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小结,使有关的技术人员读了之后,相信模型假设的合理性,理解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所用方法的适用性,从而确信该模型的数据和结论,放心地应用于实践中。
当然,一篇好的论文是以作者所建立的模型的科学性为前提的。其次,要注意论文的条理性。
(一)问题提出和假设的合理性
在撰写论文时,应该把读者想象为对你所研究的问题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一个群体,因此,首先要简单地说明问题的情景,即要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列出必要数据,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研究对象的关键信息的内容,它的目的在于使读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个印象,以便擅于思考的读者自己也可以尝试解决问题。历届建模竞赛的试题可以看作是情景说明的范例。
对情景的说明,不可能也不必要提供问题的每个细节。由此而来建立模型还是不够的,还要补充一些假设,模型假设是建立模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和优劣。所以,应该细致地分析实际问题,从大量的变量中筛选出最能表现问题本质的变量,并简化它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就应该在论文的“问题的假设”部分中体现。
由于假设一般不是实际问题直接提供的,它们因人而异,所以在撰写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论文中的假设要以严格、确切的语言来表达,使读者不致产生任何曲解。
(2)所提出的假设确实是建立模型所必需的,与建立模型无关的假设只会扰乱读者的思考。
(3)假设应验证其合理性。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分析问题过程中得出,例如从问题的性质出发做出合乎常识的假设;或者由观察所给数据的图像,得到变量的函数形式;也可以参考其他资料由类 推得到。对于后者应指出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二)模型的建立
在做出假设后,我们就可以在论文中引进变量及其记号,抽象而确切地表达它们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方法,最后顺利地建立方程式或归纳为其他形式的问题,此处,一定要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即说理的方法,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得到模型的过程上下文之间切忌逻辑推理过程中跃度过大,影响论文的说服力,需要推理和论证的地方,应该有推导的过程而且应该力求严谨。
引用现成定理时,要先验证满足定理的条件。论文中用到的各种符号,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总之,要把得到模型的过程表达清楚,使读者获得判断模型科学性的一个依据。
(三)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把实际问题归结为一定的问题后,就要求解或进行分析。在数值求解时应对计算方法有所说明,并给出所使用软件的名称或者给出计算程序。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曲线和曲面示意图,来形象地表达数值计算结果。基于计算结果,可以用由分析方法得到一些对实践有所帮助的结论。
有些模型需要作稳定性或其他定性分析。这时应该指出所依据的理论,并在推理或计算的基础上得出明确的结论。
在模型建立和分析的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可以用清晰的定理或命题的形式陈述出来。结论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可以用助记的形式列出。定理和命题必须写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四)模型的讨论
对所作的模型,可以作多方面的讨论。例如可以就不同的情景,探索模型将如何变化。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文章一开始所作的某些假设,指出由此模型的变化。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所得的结果。有时不妨拓广思路,考虑由于建模方法的不同选择而引起的变化。
通常,应该对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加以讨论比较,并实事求是地指出模型的使用范围。
除正文外,论文和竞赛答卷都要求写出摘要。我们不要忽视摘要的写作。因为它会给读者和评卷人第一印象。摘要应把论文的主要思路、结论和模型的特色讲清楚,让人看到论文的新意。
语言是构成论文的基本元素。建模论文的语言与其他科学论文的语言一样,要求达意、干练。不要把一句句子写得太长,使人不甚卒读。语言中应多用客观陈述句,切忌使用你、我、他等代名词和带主观意向的语句。在英语论文写作中应多用被动语态,科学命题与判断过程一般使用现在时态。
最后,论文的书写和附图也都很重要。附图中的图形应有明确的说明,字迹力求端正。
论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是什么意思?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基于对所研究对象的深入分析或了解。通常情况下,当样本规模比较小,但是需要对所研究问题需要有全面、详细和丰富的描述时,会采用定性研究。比如,采用案例分析(case study)时,重点是用语言文字详细描述你的研究、访谈和选择案例的过程如何展开。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经常使用灵活的数据收集方法,需要表达出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并强调时间发生的背景和意义。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为:participant observation, focus group, qualitative interviews, discourse analysis,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visuamethods。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访谈(Qualitative Interviews)。定性访谈的重点就是研究者通过一系列诱导式的提问从被采访者中获得他们经验的深入理解。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通常在社科类英文论文中用到,因为社会科学中的硏究很多情况下只能靠客观观察,并且硏究的可重复性很低,所以我们常常使用归纳法来得出结论。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的目的就是用定性的资料来说明、解释或者预测真实世界的现象。这种方法获得的资料比较丰富,另外一个优点是给研究者较大的诠释空间,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也有它的缺点。首先就是人力成本比较高,因为要通过直接观察和访谈来收集数据。第二,因为被观察对象通常是一个特定的群体,而且数据的收集都是基于研究人员的个人观察,所以结论的客观性很难保证,同时也很难推广到更加广泛的场合。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的归纳法不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使用Deductive(演绎)法来得出结论。演绎法就是通过使用现有的文献和理论来形成假设或者命题,再通过收集适当的数据,分析数据来检验这些假设或命题。如果分析结果一致,那就说明假设成立。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通常采用科学的方法,其中包括变量的实验控制和操作、收集经验数据、数据建模与分析等等。在商科毕业论文中,通常采用的定量分析为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survey)。在问卷调查中,研究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选定的样本了解情况或者征询意见。问卷调查的好处是能够同时对大批目标用于进行测验,用时短,数据大。问卷通常由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组成。由此可见,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的核心就是定量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的结果往往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优势,并且可以建立研究问题与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相当快地收集和分析数据,研究结果也更为可靠客观。如果调查样本是有效的随机样本,那么我们可以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整个人群。而它的缺点是数据不如定性研究来的详细,大规模的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成本也会非常昂贵。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的区别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了解到这两种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依据不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的依据来源于现实资料数据,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的依据来源于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研究手段不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主要运用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学科基础不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以概率论、统计学为接触,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则以逻辑学为基础。结论的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而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
论文建模是什么?
问题一:写论文时老师说的建模是什么?怎么操作? 建模就是需要根据你研究的论文数据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来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然后进行相关的论证分析。
问题二:建模论文 建立模型是什么意思 模型是什么 50分 建模好象是指那种CAD或3DMAX做图用的,就是做一张结构图~~~
问题三:如何写好一篇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文章格式模版
题目:明确题目意思
一、摘要:500个字左右,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二、关键字:3-5个
三.问题重述。略
四. 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1)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2)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五. 模型的建立
(1) 基本模型:
1) 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2) 基本模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2) 简化模型
1) 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
2) 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3)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不追求数学上:高(级)、深(刻)、难(度大)。
u 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u 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u 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4)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
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推广部分
(5)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u 分析:中肯、确切
u 术语:专业、内行;;
u 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u 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u 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六. 模型求解
(1)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
尽可能论证严密。
(2)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3)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4)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七、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1)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
(2)福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3)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4)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
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5)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6) 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
最后结论要明确。
八.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九、参考文献.十、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
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
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n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n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n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问题四:请问论文里怎么建立模型? 文里怎么建立模型?
肯定比较多杀
问题五:建模论文中 摘要和问题分析 有什么区别 摘要:就是把你用的软件,方法,思路简单的介绍一下,通过摘要就大概了解你的整篇论文。
问题分析:就是问你这是一类什么问题,规划?优化储预测?还是什么.......
他们的重要性也不一样,摘要写的好就大概能把论文的水平提一个档次!
祝你数模之路走好!!!
问题六:什么是论文模型,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本科的毕业论文。关于概念不是很清楚。 你所谓的模型我想大体有两种吧:
一,是论文格式的范畴
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论文格式的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饥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二,是文章自身结构的范畴
例如一个论点要有几个论据组成,这几个论据要如何围绕此论点展开全方位的立体论述等。
问题七:写论文时老师说的建模是什么?怎么操作? 建模就是需要根据你研究的论文数据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来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然后进行相关的论证分析。
问题八:如何写好一篇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文章格式模版
题目:明确题目意思
一、摘要:500个字左右,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果
二、关键字:3-5个
三.问题重述。略
四. 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1)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2)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五. 模型的建立
(1) 基本模型:
1) 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2) 基本模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2) 简化模型
1) 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
2) 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3)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不追求数学上:高(级)、深(刻)、难(度大)。
u 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u 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u 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4)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
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推广部分
(5)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u 分析:中肯、确切
u 术语:专业、内行;;
u 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u 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u 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六. 模型求解
(1)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
尽可能论证严密。
(2)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3)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4)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七、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1)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
(2)福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3)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4)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
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5)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6) 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
最后结论要明确。
八.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九、参考文献.十、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
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
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n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n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n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问题九:建模论文 建立模型是什么意思 模型是什么 50分 建模好象是指那种CAD或3DMAX做图用的,就是做一张结构图~~~
问题十:建模论文中 摘要和问题分析 有什么区别 摘要:就是把你用的软件,方法,思路简单的介绍一下,通过摘要就大概了解你的整篇论文。
问题分析:就是问你这是一类什么问题,规划?优化储预测?还是什么.......
他们的重要性也不一样,摘要写的好就大概能把论文的水平提一个档次!
祝你数模之路走好!!!
定性研究论文框架:学术论文的八股文写作方法
写在前面:
大部分的学术论文,基本遵循了 “前言/背景介绍→文献回顾→研究方法/设计→研究结果→讨论” 的框架。换句话说,当你在写作一篇学术论文时,完全可以按照上述路径架构自己的论文,然后在这个框架中,填充自己的具体研究内容就可以了。
前言/背景介绍
描述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社会背景和清晰阐述具体研究问题。如研究在哪里开展的,研究的社会背景和脉络是什么,以及本研究对该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等方面的有什么重要意义。
将本研究问题和具体的研究目标跟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健康问题或相关知识、理论联系起来。简要论述为什么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该研究问题。
文献回顾
首先,回顾与本研究问题相关的最新研究发现。
其次,简要讨论相关的,尤其是研究对象相关理论视角。
然后,指出在回应类似研究问题的复杂性时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可能会遇到的局限。
最后,总结以往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阐述开展本研究的原因、研究过程以及执行步骤。应注意,如果定性研究只是研究所采取的混合研究方法(mixed methods)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文章中应尽早明确这一点。
描述研究者的价值判断或者所持观点和立场,包括可能会影响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研究者的个人特征和背景。描述作者的反身性(reflexivity)不仅能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作者是如何看待研究对象和研究本身,而且对透明化(transparent)研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部分一般需交代以下各方面要求的内容,但也视具体研究而定,如不适用,请简述原因:
具体研究方法
01
确定具体的研究视角或方法(例如传记法、叙事研究法、民族志法、扎根理论法、现象学法和影像发声方法等)。
简要描述研究中用到的理论视角和关键概念(允许使用图表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
告诉读者关于选择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这个方法适合此研究问题,以及所选的研究方法将如何完成论文所描述的研究目标。
招募和抽样过程
02
详细阐明研究成员是如何招募来的。如果研究的对象是人的话,他们是如何参与到本研究中的。
清楚描述抽样方法和抽样的类型(如目的性抽样、方便性抽样、滚雪球抽样等)。
汇报样本量以及样本的特征,被调查者是否存在中途退出或拒绝参与的情况,并解释为什么该样本量足够满足本研究需求。
详细描述本研究抽样方法在内的研究单位、涉及物质环境及调查环境,但需要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
描述样本饱和状态是如何执行、记录和实现的(例如,不再进一步收集新的数据,是因为增加的数据对产生的理论贡献很少,或对研究结果/主题几乎没有新的影响和变化)。
数据收集过程
03
收集数据的方法。详细描述收集数据的方法(例如访谈法、观察法、文献资料法等),从而帮助读者了解该研究数据的潜在充分性(如对每一位被调查者不仅只是一次访谈,还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谁收集数据。汇报数据收集者的信息,以及他们是否接受过相关定性研究训练等简要的背景信息。如何保证数据准确度。数据是否经过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即有三个以上研究人员对定性数据和结果进行相互检验与核查)。假如是单个研究人员在单个时间点收集的数据,则应标注此研究局限。
说明研究中是否采取了特殊的数据收集方法。详细介绍这些特殊的方法,解释为什么选择此方法,或是此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的优势之处。
“在哪”及“何时”收集的数据。标注数据收集的地点,以及数据收集的时间。
如果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那么还需要汇报不同方法之间是如何相互补充的。
数据分析
04
提供数据分析的详细步骤,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对研究主题分析进行充分描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研究主题是如何产生的;这些信息是增强研究发现可信度的关键。
描述用于提炼研究主题的标准。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来表述数字或频率,比如若干(a number of)或者一些(some);相反地,可以使用一些能相对清楚表达频次概念的词汇,例如很少(few)、许多(many)、最多(most)、大多数(a majority)。
确定编码者(coder)的数量。
如果有多个编码者,需解释编码者之间一般是如何保持一致的(编码标准),以及对不一致的编码是如何处理的。
描述设计和检验编码过程的步骤。
描述所有步骤中如何建立内部信度(interrater reliability)或者一致性(concordance)。
描述如何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credibility)、可转换性(transferability)、可核查性(auditability)、可确定性(confirmability)或者其他方面的好的标准。例如,同行核检(peerdebriefing)、审核追踪(audit trail)、负性个案分析(negative case analysis)、长期的参与观察(prolonged engagement)、数据三角校正(datatriangulation)、内部成员校验(member checking)等。
如使用了软件辅助分析数据,可考虑标注所使用的定性数据分析软件的类型。例如,如果软件的使用对于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具有重要影响,那么标明软件的类型就是比较关键的信息。
研究伦理
05
明确说明该研究是否获得相关伦理审查委员会(如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的审核和批准(或者豁免)。
描述知情同意书的发放过程(如口头或书面形式)。
简要描述如何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以及匿名化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在论文报告中应使用化名。
此外,还应描述如何确保研究数据的安全。
文章应避免汇报那些对了解调查方法或理解研究发现的不重要的信息,以防止不经意间暴露被调查者的身份。例如,当研究场所的相关信息并不是解释选择该研究方法的关键因素,那么应该避免长篇大论地对研究场所进行过于详细的描述。
结果或发现
结果(或研究发现)部分应该呈现从分析中提炼出来的主题,换言之,这部分的内容不应只是简单的描述性内容,而应挖掘现象背后的东西,如:检验不同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讨论某些现象之间的规律,而非简单地报告一系列主题。此外,应考虑是否能找到某些理论来帮助解释研究发现。
指出研究发现之间的可能存在的复杂性,如果有可能,还应指出那些意想不到的研究发现。
谨慎引用研究对象的语录以丰富文章,从而让研究对象自己“发声”来支持所要呈现的研究主题或对其他观点进行进一步阐释。
确保引文充分和准确地表达想要呈现的主题、话题或概念等。
确保研究发现和文章的阐释跟引文之间是相互联结的。
研究的引文可以来自多种渠道和形式。例如,为了防止信息遗忘,研究人员可能引用来自数据刚收集完后的详细的田野笔记。
必要的话,可加入能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研究的图表。但是,这些图表不应该重复文本可以表达清楚的内容,而应该用于帮助阐明那些靠文本很难完全描述的某个概念或某种关系。这些图表应该清楚易懂,作者应清楚地标注图例或注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图表。
讨论
总结研究发现,并将这些发现跟研究问题联系起来。
讨论本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例如,有关定性研究普遍会遇到的抽样的局限性,或是相对较少的样本量或缺乏深度的数据也许会降低研究的推广性(transferability)。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性研究中,缺少普遍性或概括性(generalizability)并非是一种不足。
阐述研究发现如何有助于丰富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知识,或对发展相关政策起到的影响或贡献作用。
解释研究发现可以应用到社会工作相关实践、研究或者公共政策领域的方法。描述研究发现是如何丰富和贡献相关领域知识,即描述研究发现是否与以往相关文献或理论相符合,或者对现有的知识或理论进行了补充。
留学生毕业论文Methodology怎么写比较好?
要想完成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难度还是比较高的,尤其在写Methodology的时候,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留学生毕业论文Methodology 怎么写?
一、留学生毕业论文的方法论有哪些?
首先, Methodology的中文意思是方法论, 也就是说,写论文时使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研究分析方法, 并讲述你选择这种方法的原因,
以及这些方法是如何应用于研究的. 那么毕业论文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下面, 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论:
1.调查法
它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运用观察法, 问卷调查, 个案研究等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有计划, 系统调查,
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所有问题制成表格并分发给相关人员, 然后收集获得的答案进行比较, 分析, 整合, 归纳.
2.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主题调查相关文献, 通过调查文献获取信息, 覆盖面广, 了解过去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在前人的基础上加深自己的理解.
3.实证研究法
根据当前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 提出研究设计, 并利用相关科学设备操作研究对象, 并测试, 观察, 记录它的变化,
研究事物的因果关系是通过条件与现象的关系来确定的.
4.定量研究法
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测试研究假设, 通过收集图表, 具体事实与主题相关. 一般记录以数字为主的观察, 理工科或商科常见的论文.
5.定性研究法
主要用于理解相关概念和研究经验, 一般来说,收集文本介绍有助于深入了解主题. 采访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记录以文字描述为主的观察和文献综述.
二、Method和Methodology有什么区别?
1) Method: 研究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操作, 包括访谈, 实验或测量观察. Method它可以包含很多信息, 便于研究人员详细探讨结论.
2) Methodology: 理论内容或指导思想, 方法论为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通常是方法论的两个主要方向。
用于指导方法的应用.
三、Research Methodology怎么写?
写方法论, 一般分为多步骤. 各学科, 商科论文的Methodology写作比较难, 以商科论文的写作步骤为例Methodology怎么写.
Step1、介绍研究设计
首先, 本次研究的重点需要明确展示, 接着围绕Methodology方法论部分将涉及哪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为什么不同的方法论通常适用于相应的内容.
Step2、阐述研究理念
阐述研究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关系到读者能否理解你的研究思路. 一般分为三种:
Positivism(实证主义): 以严格的数据事实验证研究假设, 用于解释各种社会现象.
Interpretivism(解释): 通过定性分析获得普遍接受的结论, 常用于无法用数据解释的人文学科.
Post Positivism(后实证主义):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综合应用. 该研究概念常用于商业论文.
Step3、研究方法及相关流程
一般来说, 针对您选择的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或两者结合, 解释你是如何获取数据的, 在商业领域, 若要获得社会数据,
往往可采用观察和调查访谈等定性研究的方式; 若需获取专业数据, 定性研究通常采用数学建模或测量研究等方法.
Step4、分析数据数据
您需要详细分析收集到的文献, 即数据分析方法. 如果没有这个环节, 堆叠所有信息, 主题呼应不好, 因此,您需要使用某种方法来解释数据, 分析整合,
为了清晰的研究方案.
四、Research Proposal的Methodology怎么写?
Step1、研究设计
简述研究方案中的思路, 围绕Proposal的主题, 主要是指明写作逻辑或具体方法.
Step2、数据收集方法
在收集数据之前, 准备方法明确, 例如,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 抽取的样本需要多少, 抽样法是指什么? 这些都需要简要说明.
Step3、数据分析
分析如何处理数据, 这种分析能给研究带来什么, 最终能找到什么结果.
Step4、考虑潜在影响
本研究是否有潜在危害, 例如是否会伤害到参与人员的隐私等一系列问题,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
上一篇:学术论文评奖
下一篇:生信引用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