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投稿毕业论文引用

发布时间:2023-03-07 04:41

投稿毕业论文引用

1、对于列出已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一般不要引用未发表的数据、摘要、论文或其他间接材料。实在是需要引用这类材料的话,可以用括弧标注出来。如果是已被接收、将要发表的论文就可以引用,但要在将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名后注明/npress或Forthcoming(即将出版)。

2、投稿之前对照所引用文献的原始出处,认真检查参考文献那部分。投稿接受后,也需要对校样再做检查。

3、在检查的时候要确保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保列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都确实在正文中被引用到了。

毕业论文怎么引用文献

一、要遵循规则

就像致谢一样,参考文献部分也有需要遵守的特定规则。

第一,只列出已发表的有影响的参考文献。尽量不要引用未发表的数据、摘要、论文或其他间接材料。

如果实在需要引用这类材料,可以用括弧标注出来,或像一些期刊允许的那样在正文中用脚注标注出来。

已被接收、将要发表的论文可以引用,但要在将发表该论文的期刊名后注明“In Press”或“Forthcoming”(即将出版)。

其次,在投稿前要对照所引用文献的原始出处,仔细检查参考文献部分。在投稿被接受后,也最好对校样再做检查。有经验的图书管理员知道,论文里出现错误最多的部分就是参考文献。

还要记住的是,检查的时候要确信在论文正文中引用的文献都确实列在参考文献部分中,也要确信列在参考文献部分的文章都确实在正文中被引用到。

二、 参考文献的格式

各种期刊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格式上有很大不同。有人查阅了52种科技期刊,发现这些期刊使用了33种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M.O'Connor,.J.1[6104]:31,1978)。

有些期刊会给出所引用文献的全名,有些则不会;有些期刊要求论文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页码范围,有些则只要求给出所引用文献的首页页码。聪明的作者会搜集好所引用文献的所有相关条目,这样在撰写论文的时候就具备所有必要的信息。

要对已有的信息做删减和编辑是很容易的;但要重新搜索二十多篇甚至更多的论文,用来将参考文献的题名和页码补齐,却非常费劲。即使知道欲投稿期刊通常采用精简的参考文献格式(比如,不给出题名),最好还是为所有引用的参考文献做完备的记录。

论文中如何正确引用参考文献

论文参考文献正确引用如下:

一、引用的参考文献要忠实于原文

参考文献,即是对该文献的借鉴和参考,我们要在保留原文献的理论中进行借鉴,作者无权更改原作者的本意,只需向读者介绍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

作者可以对原作者使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和结论等发表看法,但不能肆意更改,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要想忠实于原文,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之前仔细阅读原文,正确理解作者的本意,尽量不要转引,以免以讹传讹,损害原作者、读者,还有自己。

二、应注意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三、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应该和论文的信息量成正相关。比如,一篇研究论文只有很少的研究结果,却在讨论中引用大量文献来进行解释和假设,这样不太好。不过,有些杂志对文献数量有限制。最好奉行“少而精”的原则。

四、尽量选用较新的文献

较新的文献更能突出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自己科研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能为SCI杂志的影响因子做点贡献。但是,有些自己领域很经典的文献还是不能落下。

参考文献如何引用

关于参考文献引用

1、对于观点需要重新总结,用自己的话,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重新在文章中描述一遍, 并注释。

2、对于数字需要准确的使用(数据的环境,条件等等),标明来源并注释。

3、对于一些经典的话需要引用原文的,需要在文章将原文用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并注明出处。

4、专业论文应该尽量引用专业来源,而不要引用非专业来源。

5、专业论文应该尽量引用专业来源,而不要引用非专业来源。

参考文献国家标准

1、前言

(1)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出版物中的文后 参考 文献 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的符号、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 方法 以及参考文献标注法。

(2)本标准专供著者与编者编纂文后参考文献使用,而不是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纂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2、名词、术语

(1)文后参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

(2)识别题名: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ISDS) 认可的某种连续出版物唯一的名称。

3、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本标准分别规定了专著、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著中析出的文献以及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的著录格式。在五种著录格式中,凡是标注“供选择”字样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选择项目,其余的著录项目系参考文献的主要项目。可以按本标准第 6 章的规定或根据文献自身的特征取舍选择项目。

大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参考”了他人论文,会被认定抄袭吗?

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如果文章参考借鉴了他人的已有研究成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被认定为抄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又会安然无恙呢?对此,一部分大学生并不能够把握分寸。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对已有学术成果的合理参考借鉴,在研究工作中被普遍允许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现在,教育部门严厉打击学术不端,是否意味着,今后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完全不能引用和借鉴他人的已发表论文呢?这种想法,当然是片面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学术论文的撰写,本身就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提升的过程。如果我们不去学习他人的已有学术成果,想要一个人在单打独斗的过程中实现学术提升,基本上很难。实际上,现在的学科分得越来越细,我们想要有所突破,都要建立在他人的研究基础上,才能取得非常微弱的突破。

其次,借鉴他人已有学术成果,必须符合规范

虽然说,学术研究允许我们借鉴他们的已有成果,而且可以在自己的学术论文中引用这些成果,但是,不管我们借鉴还是用,都必须合乎学术规范。关于这方面的要求,很多学术刊物在投稿要求上,都会给出相应标准。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如果你引用了他人的成果,没有标注清楚,让别人误认为是你自己的独立研究成果,这种情况,就容易触犯学术不端。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旦被别人揪出来,通常都是很难回应的。

再次,在学术研究中,如何避免陷入抄袭的质疑?

作为大学生,如果我们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想要避免自己撰写的文章被别人扣上抄袭的帽子,首先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学术规范。如果你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成果,一定要通过引述或引用的形式,让其他读者一眼就能够识别出来。另外,如果自己的研究论文和别人的已发表论文框架和主要观点都一致,或者说自己引用的内容太多,超过了一定比例,或者说自己文章的核心观点,完全来源于别人的既有观点,都有可能被认定抄袭。

总之,对别人论文的借鉴和学习,是学界普遍允许的做法。但是,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一定要讲究学术规范,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被质疑抄袭的尴尬境地。

上一篇:中班毕业论文

下一篇:论文题目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