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毕业论文
家政毕业论文
我觉得家政专业的毕业论文会非常难写。原因如下。
一是任何专业的毕业论文都要依据其本身的专业内容、专业体验、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发展前景来写。家政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在于,家政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应的,论文要与实际的工作经验、工作技能相对应,对理论性的要求比较小,毕竟,对于一个月嫂来说,你要做的是如何照顾好产妇,而不是从书本中学习照顾产妇的理论。纸上谈兵终究不是做好家政的途径。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谁会真的有时间、有意愿去体验一个月嫂的工作呢。就算学生们愿意去在实际工作中加深专业技能的提升,问题在于家政服务的工作地点主要在别人的家庭,对于一个年轻的学生来说,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工作是否承担着更大的风险,而这样的风险该如何化解。
二是,家政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对于这样的专业来说,写论文没有多少前例可以参考。这就要求学生的论文几乎完全来自于自己的思考,也就对学生的创新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我觉得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促进学生的就业,设置家政专业势在必行。但是,由于是新兴专业,对教学模式的选择、对学生实习方式的选择和组织、对学习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的化解、对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理应进行更多的探索。
在39个雇主家漂流写作的家政阿姨
一个年过五十的家政服务员,希望在休息时间自由写作,这种要求是否可笑、甚至荒唐?
在东北下岗后,尹晓炜只身北漂,16年来一直从事家政工作。
写作给了她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但也因为这个爱好,她找工作时需要做出更多让步,不过,“只要能让我看书,能让我写东西,我就能坚持。”
英国作家伍尔芙说,女人要写作,要有金钱和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这两样,尹晓炜都没有。
中国有3500万家政工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女性。尹晓炜的背后,是一群姐妹的故事。她们在城市家庭之间腾挪,忍受若隐若现的歧视和不公。
尹晓炜用得最久的笔名是“尘埃”,像尘埃一样渺小,或许比尘埃更轻。
但即便只是一粒尘埃,也渴望有自己的方向。
作者-孟影
编辑-流落南方
内容总监-吴薇
6点半,尹晓炜准时起床,98岁的老人会在半小时后醒来。
她照顾他穿衣、上厕所、洗漱。早饭后,先扶老人到沙发上吸氧,再去打扫厨房和卫生间,随后给老人喂药。
“500ml的营养液,上午一碗,下午一碗,再喂他吃一个猕猴桃。”
天冷了,不用带老人去遛弯。尹晓炜想起,昨天老人的女儿送来十斤芥菜,正好洗了切了做咸菜,留着全家平时吃。
这是尹晓炜来北京做家政的第16个年头,也是她经历的第39个雇主家庭。
她对这户人家很满意。因为雇主同意,只要不影响工作,她可以在自己的休息时间写作。
尹晓炜和老人同屋,一人一张床,方便夜间看护。晚上8点老人睡下,尹晓炜开始一天中属于自己的时光。
老人药多,她把废弃的药盒和说明书细心地拆开,摊平,在上面打好格子,作为初稿的稿纸。写完一篇后,再一个字一个字敲进手机的备忘录里。
有时她也去厨房写,桌边有个插座,方便给手机充电。老人的家人总说,你去书房写多好。她想了想,还是没去。
对尹晓炜来说,可写的东西很多。写故乡,写父亲,写和家政姐妹郊游,写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大多刊登在一个面向女工的公众号上。
除了写作,她也爱看书,最喜欢何伟的《江城》。
2019年,尹晓炜参加了“落地生根”家政女工写作计划。能坚持完成作业的学员几乎没有,她算是一个。
老师和她聊了聊,说你可以写一本纪实性的《北漂》,并帮着拟了十八个章节的方向。她如今写到了第十章。
46个废弃药盒背面,是《北漂》第十章16000字的初稿
尹晓炜知道,自己不会是那种出书成名的作家。
她出生在黑龙江依安县,那是一个盛产土豆、玉米的地方。小时候,老师常常拿她的作文当范文。她最喜欢给同学讲故事,看了《西游记》,课间就给同学们现编《东游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回来的故事。
她的青春时光,也曾像当时的东北一样丰沛富饶。中学毕业后进了国营建筑单位,先在工地搬砖,后来因为胆子大不恐高,当上了塔吊司机。夏天雨后,塔吊电路系统不稳定,一启动按钮就会挨电打。但一个女司机,坐在高高的塔吊车驾驶舱内,飒爽极了。
她有一个小书箱,收着她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写的第一首诗、和小姐妹出去玩的游记,还有每年的岁末总结。
很快她结了婚,生活“像秋日的暖阳照在身上一样”。意外在2000年来临,丈夫查出肝癌,半年后去世,只给她留下5000元外债。那年,她30岁。
雪上加霜,尹晓炜自己也下岗了,同东北下岗大潮里千千万万的女人们一样。
怎么活下去?尹晓炜先去大庆一家私立幼儿园打工。一年后,幼儿园效益不好倒闭,她再辗转去了江苏。
在远房亲戚家打过工,进过工厂,当过租书店的店员,还给私人客运公司跑过车,跟着两部依维柯和金龙,跑无锡、南京东华门,负责卖票。
那是她人生里最低谷的三年,无依无靠,还经历过三次车祸和一次煤气中毒。
最难的时候找不到工作,她去找在饭店打工的小姐妹。小姐妹小心翼翼地问领班:可以让我姐姐在这吃顿饭吗?
看到领班瞥来的蔑视眼神,尹晓炜慌忙找了个理由离开。她心里难过,“我原本也是个塔吊司机,怎么混到这地步,连饭都吃不上了??”
大约就在那时候,她重新拿起了笔。在鸡舍改造的出租屋里,写作对她是最无用的事,但她感觉,不管写点什么,都像是对自己的慰藉。
2005年她结束南漂,回东北的火锅店打工。一个小姐妹劝她,你一个人没牵挂,上北京干保姆多好,一个月管吃管住800块钱,不比这火锅店每月350块钱强?
经妇联介绍,尹晓炜匆匆踏上去北京的火车,最终落脚在西三旗的金都家政公司。
从此,一个个雇主家庭标记了尹晓炜的人生。
第一个家庭是部队上的,老人的儿女都对她不错,只是老太太不知为什么,总“呲登”她。袜子、头巾、钥匙,找不到就当着她骂,找到就轻描淡写说忘了。
为了省水,不让她在家上厕所,只许去外面的公共卫生间。每顿给一个馒头——大爷是抗战老兵,有各种米面油福利,但老太太说,那是给老头一个人的待遇,几个人吃就不够了。
尹晓炜不敢言语,休息时回到家政公司说给相熟的老师。对方听了没说话,去食堂用大塑料袋包了一大兜咸菜让她带走。第二天,老太太对她说,“家里没有菜了,把你咸菜拿出来点”。
她渐渐了解,原来保姆的生活是这样的。但刚来北京,她没钱也不敢走,最终坚持了九个月,也是在那户家庭里干得最久的一个。
这些年,尹晓炜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家庭,不是没动过转行的念头,“可外面那么多大学生还找不到工作呢,我一个底层小老百姓又能怎样呢?”
有位88岁老太太的举动最让她羞愤。一到尹晓炜的休息日,老太太一改平日晚起的习惯,清晨六点进她房间细细搜查。有时还会搜身,“儿子送我的小棉袄不见了”。回来后,老太太也会细细盘问今天见了什么人,聊了什么。
但尹晓炜最终还是没走。因为她发现,老太太只在意财物,其他不关心。“只要能让我看书,能让我写东西,我就能坚持”。
更何况,她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房间,晚上关上门,就可以自由地写点什么。
老太太在这事儿上很开明:你爱写写吧,我不看。
在家政公司等活儿时,尹晓炜在地铺上写作
2017年,尹晓炜的文章被一个公众号选用,她拿到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100元。当时她的笔名是“尘埃”——北京这么大,自己却像尘埃一样渺小,或许,比尘埃更轻。
但北京也能让人圆梦。她报名参加了工人大学,为期半年,网络授课,每周都有一位大学老师讲课和布置作业。雇主的女儿特别好,听说她业余在上网络课,还给装了一个路由器。
在课堂上,尹晓炜第一次听说“城乡问题”“乡村建设”,第一次读到《苏菲的世界》《大灭绝时代》,第一次参与课堂讨论,也躲在卫生间里写出了第一篇毕业论文——老太太心疼电费,晚上不让在房间里开灯。
第一次看到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的活动海报时,尹晓炜踌躇了半天,不敢进去。
“我想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别进去就被骗了出不来了。”
鸿雁主要服务以家政工为主的流动妇女,活动中心只是一个布置简单的地下室,常年开放。家政阿姨们可以在这里参加手工小组,学习中医刮痧,唱唱歌,跳跳舞。
这些年,尹晓炜一直没有更换家政公司,就是想离鸿雁近一点。很多家政姐妹无论离得多远,周末休息时都要回来看看。
“在客户家,我们几乎都是被压制的,只需要动手干活儿,不需要你表达,更不需要你有想法。在家政公司也是,如果几个人凑到一起聊天声音大了,也会被训斥。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我们终于可以没有任何戒备,想说什么说什么了。”尹晓炜说。
在这里,尹晓炜对文字的热情是被鼓励的,她还报名了写作课。
2020年1月,一位策展艺术家结合她的经历,在国外做了一个名为《足迹》的展览,给她发了300元的劳务费。起先她不知道该不该拿,艺术家告诉她,“大家都有份”。
“特别胆小”,尹晓炜形容自己的性格。这两年,她的勇气似乎多了一些。
疫情之前,她交了1200元中介费找了一份新工作。中介老师告诉她:这女雇主脾气不太好,你到那忍着点,好好干,亏不着你。
等上门后,尹晓炜发现中介老师真没“骗”她。这位90后全职太太总是无缘无故发火。尹晓炜第一天抱孩子下楼遛弯,其他家的阿姨逗孩子:小苹果,你家又换阿姨啦?
就在尹晓炜也想离开时,疫情爆发了。
相熟的家政姐妹,要么春节后被困在老家失去收入,要么人在北京但无工可上,原本可以交钱住宿的家政公司陆续关了门店,她们只好像逃难一样到处腾挪。
尹晓炜觉得,相比她们,自己受点气不算什么。
她小心翼翼地干活儿,女雇主也越来越习惯加码,足够让她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9点甚至10点。终于撑到疫情缓解,女雇主听说她要离职,大发雷霆:除非你找一个合适的人顶替,否则不许走。如果新来的人不合适,你还得回来继续干!
尹晓炜赶紧联系当初的中介老师,发现自己已被拉黑。她还是坚持要走,女主人态度强硬:钱在我老公那,你走可以,但工资给不了。
尹晓炜对此不陌生,过去常有雇主让她放弃休假赚加班费,最后不予兑现,她也只能算了。
“社会上对家政工有各种说法,但这么多年我看到的现实是,绝大多数家政工是没有谈判筹码的。”尹晓炜说。
鸿雁的负责人梅若、工人大学的吕老师都给她打电话出主意,鼓励她一定要争取自己的权益。
尹晓炜想了一夜,第二天,她鼓足勇气地去和女雇主谈判。她只知道一点,如果没拿到钱就不能走。僵持许久,女雇主终于极不情愿地把工资结了。
讨薪成功,尹晓炜来北京这么多年,这还是第一次。
“保姆是社会最底层的一个服务行业,被人很瞧不起的一个行业。我从事这个职业,看到很多不平等、不公平,但为了生存也只能妥协。既然没地方说理去,就自己写出来吧。”尹晓炜说。
她在文章里揭露家政公司的做法:
卫生间对家政服务员上锁,只许工作人员使用。
夏天想用也行,洗衣服一件3块钱,包括内衣。洗澡20分钟10块钱,洗头一次3块钱。
公司鼓励雇主大额充值,应允换人换到满意为止。为了游说雇主购买保险,不惜丑化整个家政工群体:“万一保姆在你家偷东西呢?”
最让尹晓炜和姐妹们不平的是,“家政服务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和体检证明方能上岗,可客户的健康状况又如何保证呢?”
中国有3500万家政工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女性。在鸿雁负责人梅若看来,家政服务员就像城市里的隐形人,无处不在却又不被看见。
尹晓炜曾向一个男雇主提出,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她能否有一个自己的房间?
对方强势回应:你要自己的房间干啥?你就得24小时盯着老人!也有女雇主说,你别休息了,我给你钱,你们出来干活儿不就是为了钱吗?
“在传统的观念里,保姆是佣人、老妈子,是没有个人空间和个人需求的。如果你有想法,别人就会觉得你不正常。”尹晓炜说。
北漂16年,尹晓炜始终被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萦绕。没有家人,没有孩子,没有固定住处,如果不做这个工作,未来要去哪里呢?
“所以写作就是我的一个支撑。人来世上一回,终究都是要离开的。但把这个过程用文字留下来,就没有白来这一回。”
也有人给尹晓炜介绍对象,她都觉得不合适,不合适就不要勉强,“人不应成为别人的附属品。”
现在她只想存点钱。或许未来能在小地方买套房子,结束十多年来的漫长漂泊,安心写作。她把自己的笔名改成了“墨辰”,“辰”代表希望。
几个月前,尹晓炜发表文章的公众号宣布停止更新,向女工们告别:“我们相信,就算没有了我们,大家还是会继续在自己的舞台上,以创作滋养勇气,活出尊严,让微小而确切的声音成为互相支持的力量。”
尹晓炜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通知,写道:曲终人未散。感恩相遇,前路珍重。
我要一篇工商管理的毕业论文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对策分析
摘要:企业生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效益,员工发展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业绩,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管
理业绩。对于新疆乃至中国的企业来说,如何找到能鉴别员工的能力,激励员工的潜力,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代表先进管理理念的业绩管理技术,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绩效考核正是提高企业管理水
平、激励优秀员工的有力法宝和基本工具。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
手段之一。本文结合了新疆企业的现状,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为主,对新疆企业员工绩效考核进行了分析,并提
出了提升新疆企业绩效考核的对策分析。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激励
一、员工绩效考核对企业的意义
企业生存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效益,员工发展
的关键是要有突出的业绩,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
题是管理业绩。对于新疆乃至中国的企业来说,如
何找到能鉴别员工的能力,激励员工的潜力,发挥
员工的聪明才智,代表先进管理理念的业绩管理技
术,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绩
效考核正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激励优秀员工的有
力法宝和基本工具。绩效考核在企业中的重要作
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绩效考核是人员任用的依据,是“识人”的主要
手段,而“识人”又是“用人”的主要前提,绩效考核
是决定人员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只有通过全
面、严格的考核,才能发现员工的素质,进行合理的
晋升或降低,更好的调配企业的人员,绩效考核是进
行人员培训的依据。人员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
基本手段,但不能千篇一律,应有针对性,要针对员
工自身的不足以及公司业绩的需要进行学习和训
练,绩效考核是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手段,以考核的
结果为依据,才能准确地确定奖、罚的对象和等级。
二、新疆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新疆企业的绩效考核和
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
1、大部分企业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从绩效
管理的目的来看,72.9%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薪酬与
绩效结合起来”是绩效考核的主要目的;有20.10%
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绩效管理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员
工的绩效目标”;有7.0%的被调查企业把“改变企业
的组织文化”视为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从绩效管
理制度的制订来看,有59.30%被调查企业的“中层
管理者”参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订,有16.50%被
调查企业的“一般员工”参与了绩效管理制度的制
订。以上的调查数据表明,无论从“绩效管理的目
的”,还是从“绩效管理制度的制订”,新疆企业关于
绩效管理的定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大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还存
在众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在已实施绩效考核的被调
查企业中,采用“目标考核”最多,占51.2%;采用“工
作述职”和“量表法”,分别占31.8%、9.3%;通过其他
方式如“360度考核”等方式所占比例分别占
15.4%。从考核内容看,首要考核内容选择“业绩”的
比例最高,达到84.9%;而对态度和技能考核偏低,
分别为8.6%、6.5%。在绩效考核的维度上,45%的人
选择上级评价,89%的人选择了自我评价,74%的人
选择了同级评价,57%的人选择了下级评价。这表
明,新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在执行的过程还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新疆企业还
需要花大力气来完善现有的绩效管理体系。
3、大部分企业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不高。大部
分被调查企业对“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考核的
过程”和“绩效考核的方法”并不是很满意,有
45.50%左右的认为“一般”,有16.3%左右的认为“不
是很满意”,有10.4%左右的认为“非常不满意”。绝
大部分被调查企业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绩
效考核的实施效果”和“绩效辅导/反馈”并不是很
满意,有36.90%以上的认为“一般”,有24.8%左右
的认为“不是很满意”,有12.8%左右的认为“非常不
满意”。这些数据表明,很大一部分被调查企业对绩
效管理体系的满意度不高。
三、新疆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
据调查,新疆企业中有30%~50%的员工认为,
企业的绩效考核是无效的。追根溯源,往往是由于
企业在设计、实施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时出现了各种
问题所致。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新疆
企业绩效考核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方面:观念
上:由于新疆企业自身的特点,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多数企业还处在经验管理时期,没有真正进入科学
管理阶段,经常表现出“为管理而管理”,对绩效管
理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大部分企业把
绩效考核当成了绩效管理的全部工作。对绩效考核
的看法依然停留在监督员工工作、为员工奖惩提供
依据等层面上,在考核之前没有和员工进行有效充
分的沟通,没有确定工作的目标及标准。最终导致
绩效管理工作的失败。
制度上:新疆企业不太重视以未来远景的构建
来引导企业发展,绩效考核的基础目的在于引导员
工的思维和行动的方向,这就需要企业对未来有足
够的想象力,构思企业的发展,凝聚企业所有资源,
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实际上,如果企业没有很好地
使绩效考核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联系,不仅会使
管理人员迷失方向,也导致管理资源的浪费。
操作上:绩效考核的信息不对称,考核之前员
工对考核的内容和程度并不了解,考核之后员工不
知道考核的结果如何。考核时为了使考核能够尽量
客观化,而片面地追求细化和工作量,考核规则越
来越细,考核周期越来越短,考核表格越来越多,考
核工作成了一件劳心费力的琐事。久而久之,员工
便会抱怨考核程序的繁琐,怀疑精确计量的必要,
最终往往是虎头蛇尾,草草了事。
四、提升新疆企业绩效考核水平的对策分析
新疆企业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的主要障
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计划可控性差,年初制
定的绩效目标,年底能否完成全凭运气。二是企业
内部缺少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如果给每个人制定严
格的考核目标,经常会造成内部不团结。因此,新疆
企业的绩效管理系统应该更灵活、更人性化。要使
绩效考核真正落实到实处,不仅仅是方式方法的问
题,关键是认识问题和执行问题。要以考核促进员
工的发展,通过考核发现员工的不足,进行人力资
源开发,纠正员工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的偏差。
1、更新观念,加强内部管理。鉴于新疆企业普
遍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管理基础薄弱、获利不稳
定等现状,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其具
体情况以促进企业管理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改
变管理观念,强化制度。粗放式的管理已经不能适
应公司的发展,管理应重视和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不然,评价永远是量的评价,而忽略了质的评价。加
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力资
源部组织、策划、管理、指导、监督,各部门管理者应
积极主动参与、配合和执行。这不仅仅是人力资源
部的工作,而是全公司本身的工作。部门利益至上
只会导致公司资源的浪费,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
模之后,整合公司的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让公司
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发挥公司整体优势。
2、完整理解绩效考核内容和科学设计绩效考
核指标。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疆市场,企业不仅面
临着国内同行业的竞争,而且越来越强的感受到跨
国企业的竞争压力。要想生存和发展,关键问题是
要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一切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
管理技术都不是目的,这些都应服务于一个目标,
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能。在企业中,人是最积
极、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合
理地制定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指标,调动员工的积极
性,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3、组织绩效考核面谈和绩效沟通。相当多的企
业在实际绩效考核过程中,忽视了考评面谈这一环
节。企业的传统做法要么是在考评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
(下转第48页)
-40-结束,将考评结果公布后,执行强制
的“机械式”的奖惩、提薪或升迁,不计后果;要么就
是考评时轰轰列烈,考评完后相安无事,结果谁
也不知道,考评纯粹成了走过场。殊不知考评面谈
是考评结果反馈和营造考评氛围十分重要的一
种方式。
加强绩效沟通,其目的就是为了“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主管与下属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进
步。一方面,主管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使
管理者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绩
效。另一方面,员工在实施绩效计划的过程中,通过
沟通了解其执行情况,加以分析和辅导,可以预先
控制影响绩效目标完成的因素,排除干扰。
总而言之,我们要根据我们的环境推行绩效考
核,而通过绩效考核再造管理模式才是我们新疆企
业最终的目的。绩效考核能给新疆企业带来资源整
合,优化人力资源,使公司在激烈竞争与飞速变化
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的质量、成本、创新以及提供新
产品的速度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约翰·韦思特伍德.绩效评估.长春出版社.
2004,3.
[2]爱德华·E·劳勒.卓越的价值———基于绩效
的薪酬方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7.
[3]高永富.绩效跃进.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1
[4]陈国嘉.绩效考核.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12
[5]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1、2002、2003、
2004年
[6]张毕西.加强绩效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江
苏商论.2006年第7期
[7]尤建新.员工绩效评估的难点和对策.财贸研
究.2006年第1期
[8]孙晓燕.绩效管理再认识.科技与管理.2006
年第1期
[9]纪新华.关于绩效考核最终目的的探讨.北
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第3期
[10]刘蕊.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北大出版社.
2004,12
前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工作是否创造性地开展
工作,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党员、党员干部先进性
的标准应以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来衡量。先进
性的基本要求是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这是
法律的底线,行动上的体现是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执行能
力。只有打好思想基础,方可谈得上在保持先进性
的条件下发展党的先进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他用另一种
方式诠释了先进性,我认为这有异曲同工之妙,如
果说共产党员按他所说的“成功同心圆”做“最好的
自己”,就一定能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发挥共产党员
的先进性。他希望大家可以做到:用诚信的价值观
指导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完整、均衡地培训“勇气、
胸怀、自信、自省、积极、同理心”这六种态度;用态
度指导“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
人际交流、合作沟通”这六种行为;用“选择成功”的
智慧,寻找并选择最适合自己、最完整和均衡的成
功之路———用中庸拒绝极端;用务实发挥影响;用
冷静掌控抉择;用学习积累经验;用自觉端正态度;
用真心追随智慧。可见,执行力是个人的行为表现,
反映其人生态度,根子在其构成的精神家园———价
值观或者说世界观上。
按照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要求,我处认真学
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做到六个
“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
神特别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部
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发挥好参谋职能作用,大力营建让广大干
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参照
省委《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办法》,对局属各地勘单位党政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要围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组织人事工作提出的新
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全局的组织(人事)
工作,切实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组织(人事)
工作中去,努力提高全局执行力,为构建和谐地质
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跪求一篇毕业论文,题为《浅谈服务行政》,谢谢!
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xxx
学号:
专业:行政管理本科
年级:秋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一、绪论
随着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
况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着重从社区这一角度探讨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
二、本论
(一)当前“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
1、患病就医难
2、啃老现象不容乐观
3、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4、孤单无助缺少交流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1、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2、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3、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4、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5、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三、结论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在生活和精神方面需要得到关心、帮助和慰籍。研究“空巢老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关键词:和谐社区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改善措施
“四代同堂”曾是中国沿袭几千年的传统家庭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庭模式已被分解。现在很多城镇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独守空巢”,他们在对儿女“看不见”的思念中度日,而儿女们忙于工作和应酬,经常把老人“遗忘”了。福州市区凤凰北新村一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在家中孤独去世。老人的几个子女虽住在福州,但却没有和他同住。显然,这是一位“空巢老人”。这位老人的孤独去世警示世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尚需探索,在我国“老龄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候应先破解“养老”难题。
一、当前“空巢
什么是空巢?据说“空巢”一说最初起源于一则童话:在一片茂密的山林里,栖息着很多小鸟,它们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歌唱,然而在这片山林里,却有一对老鸟趴在窝中,它们心中感叹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都飞走了,剩下我们两个老的好凄凉、好孤单……单从字义上讲,空巢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的空虚、寂寞的状态。换句话说,空巢家庭即是指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是指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据调查,在这些“空巢老人”中,不少“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享受着亲情的滋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也有相当部分老人孤独无助,患病时没钱看病,健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患病就医难。“空巢老人”在过着“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寂寥生活的同时,最需要“三大保障”,即:经济供养保障、医疗药费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南京普通老职工每月退休金在1000多元,只能用于日常支出,遇到疾病等就无能为力了。“空巢老人”中,长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80%,并且不少人都是多病缠身。据了解,南京城市“空巢老人”每年平均医药费支出为5000元,很多人没有医保,因病致贫现象突出。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人常见的病症。他们当中,参加医疗保险的老人仅占50%左右。目前,多数退休工人退休金普遍不高,这笔钱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尚可,遇到重大疾病就捉襟见肘了。还有,老人一般得的都是“富贵病”,近一半的老人患病时自己买药治疗,药用久了,老人多半觉得花那么多钱也治不好病,还不如少吃或不吃药。由此对他们而言,参与医疗保险显得尤为重要。
2、孤单无助缺少交流。空巢感也就是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里又增添了思念、自怜和无助等复杂的情感体验。有空巢感的老人,大都心情抑郁,惆怅孤寂,行为退缩。他们中许多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有的老人在老伴离去后,由于子女反对或思想观念陈旧,不敢或拒绝再婚。他们本来就性格内向,整日里又一人独守空房,心理郁闷势必影响其自身健康状况。
3、啃老现象不容乐观。据调查,虽然“空巢”老人子女中85%有收入,但70%的老人得不到子女的赡养或医疗费用 资助。且由于子女下岗、购房或孙辈上学择校等原因,他们还得挤出微薄的退休金,帮助子女承担开支。
4、生活条件有待改善。部分“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阴暗潮湿,日常卫生保洁不到位,还把日常用品堆放于床的周围,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显得紊乱窄小。他们年老体弱,还得买菜煮饭。为图方便省事,常常煮一顿吃三餐,有的还为省钱,排队购买降价打折食物。
甚至有的老人还在使用被淘汰的煤炭炉。
5、养老方式受到制约。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在农村仍占主要地位。老年人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靠子女亲人的关爱。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老人们的养儿防老观念也在逐渐淡化,他们认为依靠社会提供养老帮助是今后养老趋势。虽然在养老观念上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收入低是影响老人养老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
二、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
在现代城市里,“邻里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已成为一大遗憾,俗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关爱“空巢老人”已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不少地方都对养老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街道、社区、社会志愿者团体也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给予了多方帮助。针对街道
“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建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职能部门指导下,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把“守望工程”作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事项开展,以社区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增强社区老龄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
(一)关心“空巢老人”健康
定时为“空巢老人”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并定期开展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健康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定期上门为老人做免费体检,并制定社区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年检表、高龄“空巢老人”健康基本情况表和高龄“空巢老人”健康随访表,这些措施的实行将有效地避免延期诊断和突发疾病的可能性发生。街道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免费开通绿色代购通道,开展为老人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和器具免费配送服务,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直接到社区服务站登记所需要的商品和规格,即可送到老人的家中。此外,社区服务中心还可以开展一系列专为老人提供的无偿服务,如:免费办理120安全出行卡、免费发放健康杂志《社康服务》、免费发放健康食谱及食物相克表、定期上门传授居家养生保健操和手疗操等,这些服务必将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二)探索居家养老方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非营利的公共服务,来解决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有机结合,是依托社区、以社区服务为保障,把社区养老服务延伸到家庭的一种社会养老模式。与之相对的是机构养老。由于短期内我国不可能建立大量社会福利设施来安置大批老年人,即使是以后社会保障有了很大发展,考虑到大多数老年人在家居住的愿望。因此,以社区-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是我国养老模式的一大特色和主流养老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
1、社区服务直接、成本低、覆盖广、服务方式灵活,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问题的共识。西方发达国家解决老龄问题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老龄化初期,政府大规模办机构进行养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养老回归社区;最后回到家庭,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体系。国外养老福利服务的经验表明,单纯依靠政府举办大中型老年福利机构解决养老问题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实际需求纷纷进行养老福利服务的战略调整,把大量的养老经费用于居家养老服务,并且制定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法规政策。社区层面的居家养老成为国际社会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全球共识,并进行了各国的实践探索。20世纪90年代,英国将养老纳入社区,采取社区照顾方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法国设立了老年人专业社区。美国、德国、荷兰等,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都超过90%。瑞典的社区服务方案鼓励老人在家生活。澳大利亚目前有提供居家养老照料的服务机构3000多个,接受服务老人50多万,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足老年人口的5%。在推行了几年西方式的养老院养老模式不成功的情况下,80年代末,日本逐渐构建起了居家养老、居家看护为发展方向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居家养老体制。现在,日本有96.9%的老人居家养老。香港采取社区照顾的原则,强调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政府为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发展一系列的服务支援,包括家务助理服务、老人日间护理服务等2。中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按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平均不能自理8.81%计算,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规模为1289万人,2010年增加为1531万人,2020年达到2184万人,2030年超过3000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假设按照10%需要入住养老院计算,仅高龄老人所需要的养老床位,为150万张,2010年为213万张,2020年为307万张,2030年则需要424万张。目前,社会能提供的养老床位数只有约60---70万张;大约有6%-8%的老年人口愿意到养老机构去养老,85%以上的老年人有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因此,通过健全与完善社区照料服务体系,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对设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经济供给由国家承担,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在家庭进行;把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国家将居家养老省下来的公共养老设施费用,补贴给居家养老和发展社区服务,以法规形式规范化,成为一定历史阶段下老龄社会稳定的养老模式。
2、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中华民族家庭养老源远流长,主要是三方面:经济赡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老年群体作为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符合老年人“恋家”(把“小家庭”扩展到了社区这一“大家庭”)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是老年人子女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社区“一老一小”的生活环境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以其经济、文化、社会等特性最具有地缘和亲缘优势。正如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所说,“社区养老是目前缓解我国养老机构不足、城区土地有限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许多家庭两代人都能接受的,既可延续赡养老人的传统,又能减轻子女压力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3、居家养老服务充分考虑了老年群体自身的需求。据我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一年中经常在住地附近活动的占50.1%,在市内活动的占15.6%,去外地活动占有1.4%。这说明,绝大多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空间除了家庭就是社区。社区成为最重要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对社区服务要求最多、需求最迫切、最实际的是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目标就是在社区环境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建立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网络,协助老年人融入社区。在社区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亲朋好友、熟人也能使老人精神愉悦。这些有利于恢复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能力,使他们在社区里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关系。这些正体现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助人自助”的工作目标。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率先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的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三)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养老模式,需要庞大的社会资源支付。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也是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服务要立足于社区,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家政服务、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服务网络,为居家老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发达国家在研究老年人的社会支持问题和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时,特别注重不同群体和不同组织,即家庭、亲属、朋友、邻里和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照料服务中的职能分工。当前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大难题是有能力承接服务的中介组织匮乏。在此背景下,部分基层政府尝试通过建立专职队伍和依托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辐射的办法,以求突破瓶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中介机构(包括部分养老服务超市),主要从事收集养老服务信息,开展养老、维权、保健、旅游和咨询等服务。在养老服务队伍上,提供照料的主要是女性(离家近、收入稳定、工作时间有弹性、一般是老人的邻居,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责任和感情的驱动)。
(四)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
各地要贯彻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则,组织广大老年人开展娱乐、健身、读报、看电视、上老年大学、短途旅游等各项活动,特别要鼓励、引导“空巢老人”走出家门,参加室内外各种活动。
1、创建“星级”老年活动中心。要按照“星级”老年活动中心标准,改变过去单一搓麻将现象,设置电视、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种活动项目,组织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开展各种趣味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消除孤独寂寞感。
2、成立老年文体组织。各社区都要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与老年人协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组织广大老年人参加门球、气排球、健身球等各种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生活,锻炼老年人体魄。并经常组织开展小型文体比赛,促进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的开展。
3、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老年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广大老年人都可以参加学习,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养生保健知识,既增长知识,又能消除孤独感,丰富晚年生活。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大学工作,就近设立教学点,争取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学习。各教学点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在课前、课后开展各种趣味性文体活动,组织学员外出观光,调动学员积极性。
(五)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还是不够。每个社区都应该掌握空巢老人情况,把他们的资料包括健康状况登记在案,方便志愿者提供及时的、个性化服务。对“空巢老人”的身体、家庭状况、思想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遇到突发性状况,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取措施联系亲属,并通过经常性走访及时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可以制作“街道‘空巢老人’连心卡”,上面记载街道联系人、小区联系人电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制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联系卡,发到所有“空巢老人”的手中,使他们随时都能在急需的时候找到服务人员。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空巢老年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地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来建强、张乐:《传统家庭养老冷落“空巢老人”》,载于《福州日报》10月30日。
2、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
3、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关爱“空巢老人”维护和谐社会》,10月27日。
4、严秀华:《关爱“空巢老人”构建和谐社会》,载于《闽南日报》,2月8日,第1版。
5、王庆华:《空巢老人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首席医学网08月22日。
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答辩时间:-11-8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
早上好,我是07秋行管本科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从确定题目、拟定提纲到完成初稿、二稿、三稿到最后的定稿,得到了x老师的精心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论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今年8月份的时候知道老师让我们先选定论文题目,写什么题呢?真伤脑筋,一天路过公交公司门口看见里面的“老人活动中心”正在施工,心里想政府如此关爱老人,然而关爱老人也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于是开始上网收集相关资料,网上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的11%。还显示人口普查时,全国65岁以上的单身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而这年龄段的老年夫妇中11.4%是空巢家庭。11月17日,因改装水表,邻居们才发现,家住南京大桥南路40号一楼的丁老太太已死在家中。据邻居们回忆,最后见到她是在三天前。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中国,类似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为此,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管问题,杜绝类似的悲剧再度发生,已成为一个涉及千千万万个家庭、牵动着社会神经的敏感话题。为此,研究“空巢老人”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于是最终将论文题目定为《“空巢老人”问题状况及其对策研究》。
其次,说说文章的具体结构。
论文着重探讨利用社区这一窗口关爱“空巢老人”的途径:关心“空巢老人”健康;探索居家养老方式;发挥社会力量来关心“空巢老人”;鼓励“空巢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空巢老人”信息网络。
只有切实做好“关爱空巢老人”,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健康的生活。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本论文对如何改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探索不够深入,还需要继续进行思考和探索。
最后,再次感谢x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给与的悉心帮助与指导;其次我要感谢各位专业老师在这两年来我的教育与培养,使我初步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感谢本专业同学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和你们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很快乐!也很难忘!
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进行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论文检测工具大全
下一篇:毕业论文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