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禅学毕业论文
关于禅学毕业论文
浅论禅宗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禅是禅那(巴利文Jhāna,梵文dhyāna)的简称,汉译为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以期证悟本自心性,这叫参禅,所以名为禅宗。禅的种类很多,有声闻禅、有菩萨禅、有次第禅、有顿超禅。禅学方面,在中国有一支异军特起,那就是所谓“教外别传”的禅宗。这个宗所传习的,不是古来传习的次第禅,而是直指心性的顿修顿悟的祖师禅。
[编辑本段]历史简介
以菩提达摩为中国始祖,故又称达摩宗;也因自称得佛心印,又称为佛心宗。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以参究、禅定为方法,以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
相传中国禅为菩提达摩(南朝宋末人)创立,达摩于北魏末年首先活动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市),后来来到嵩山(今河南登封市)少林寺,面壁九年修持佛法,修习禅定,倡二入四行之禅修原则,以《楞伽经》授徒,后世以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以嵩山少林寺为禅宗祖庭,嵩山少林寺并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达摩在少林寺有嗣法弟子慧可、道育等,僧璨为再传。璨弟子为道信。信弟子弘忍立东山法门 ,为禅宗五祖。门下分赴两京弘法,名重一时。其中有神秀 、惠能二人分立北宗渐门与南宗顿门。神秀住荆州玉泉寺 ,晚年入京,为三帝国师,弟子有嵩山普寂、终南山义福;惠能居韶州曹溪宝林寺,门下甚众,以惠能为六祖。时称"南能北秀"。北宗主张"拂尘看净"的渐修,数传后即衰微;南宗传承很广,成为禅宗正统,以《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为主要教义根据,代表作为《六祖坛经》。
[编辑本段]顿悟祖师
六祖慧能是禅宗的发扬光大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世界佛教史尤其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慧能以后,禅宗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禅宗使中国佛教发展到了顶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禅宗佛学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理性化,几乎完全没有神学气息。禅宗修持以定慧一体为特色。后世禅宗流入禅语机锋、呈口舌之辩,违反了禅宗的本意。禅宗强调心性的运用,以明心见性为宗旨,对中华气功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巨大贡献。
相传南北二宗之争,始自五祖弘忍选嗣法弟子。神秀作偈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忍以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忍以为得其禅之心要,故密授法衣,认可其嗣法地位。以后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认为舍离文字,直探心源,闻言当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才是修禅正途。其禅法可概言为无所住而生其心,即由定发慧。
[编辑本段]传承弟子
惠能弟子中最负盛名的是南岳怀让(677~744)与青原行思( ?~740 )。另有神会居洛阳菏泽寺,创菏泽宗,被尊为七祖。门下有磁州智如、益州南印等。怀让住古南岳天柱山,创南岳系。青原住江西吉安,创青原系。怀让弟子道一(709~788)尊称马祖。其门下怀海影响最大,称洪州禅。怀海弟子有黄檗希运,沩山灵佑。希运门人义玄( ?~867 )在河北镇州创临济宗。灵佑与其弟子仰山慧寂(814~890)创沩仰宗。行思门下石头希迁(700~790)一系数传至洞山良价 ,再传至曹山本寂,师徒共创曹洞宗。希迁另一弟子天皇道悟数传至义存(822~908),其门下师备之再传文益(885~958)创法眼宗,住金陵清凉寺;师备同门文偃(?~949)住韶州云门山,创云门宗。晚唐至五代,禅宗发展极盛。两宋之后,儒道释三教合流,禅宗风格略变。大量“公案” 、“诵古”文字著述问世。宋代 ,临济宗中又分出方会( 992~1049 )所创之杨岐宗和慧南( 1002~1069 )所创之黄龙宗。元明之后,禅净合流形势大成,禅宗衰微。
禅宗流入朝鲜始于神秀门下之新罗僧信行(704~779),所传为北宗禅。马祖门下之道义则将南宗禅带到朝鲜( 820 )。越南禅宗最早为天喜禅派,为从僧璨受禅法之毗尼多流支( ?~594 )所创。南宋时,日僧荣西在天台山受法,禅宗临济黄龙派随传入日本;南宋末中国僧人东渡日本又传去杨岐禅法。13世纪初日僧道元又将曹洞禅法带至日本。稍晚从百丈怀海受禅法之无言通创无言通禅派;后更有黄龙系(一说云门系)的草堂禅派(11世纪)和临济系的竹林禅派(13世纪末)等。 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日本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至今不衰。禅宗少林潘国静
[编辑本段]五家七派
曹洞宗。由洞山良价与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良价禅师治所在今江西宜丰县洞山,良价的弟子本寂在豫章洞山(今江西宜丰洞山)普利院学法数年,后到曹山(今江西宜黄境内)弘扬师法。由于良价住洞山,本寂居曹山,所以禅林中把师徒两人创立、弘扬的新禅宗称为“曹洞宗”。曹洞宗以自忘来完成自我的实现。
临济宗。黄檗希运禅师住持宜丰的黄檗山寺(今江西境内)时初露端倪,义玄从希运学法33年之后往镇州(河北正定)建临济院后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临济宗传至楚圆门下,又分出黄龙派、杨岐派。临济宗认为无位真人就是真实的自我。
沩仰宗。沩山灵佑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于湖南宁乡沩山密印寺。沩仰宗强调机和用,信位和人位,及文字和精神之间的差别。沩山在得意忘言这一点上跟庄子完全相同。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云门宗一面逍遥于无极,一面又回返人间。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法眼宗完全奠基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
杨岐派。方会创立。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
[编辑本段]禅学点滴
禅学,像所有活泼的传统一样,它们的起源,都是充满了许多神话和传奇,因此禅的开展,也自然和释迦牟尼佛发生了关系。
据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说法,他拿着一朵花,面对大家,一言不发,这时听众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只有迦叶会心地一笑。于是释迦牟尼便高兴地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因此禅便在一朵花和一个微笑之间诞生了。你也许以为这故事太美了,可能不是真的;而我却认为正因为它太美了,不可能是假的。禅的生命并不依靠历史的事实。无论是谁创造了这个故事,显然他已把握住禅的精神——因花微笑,由笑花开。
迦叶,据说是印度禅的初祖,在他以后传了二十七代,至菩提达摩是第二十八祖,也是印度禅的最后一祖。达摩来到中国后,便成了中国禅的初祖。所以达摩在禅宗史上,可说是沟通中印思想的一座桥梁。
印度禅这二十八祖的法统,据考证是后人捏造的(译者按,胡适博士在菏泽大师神会传中曾考证过),在梵文中也没有印度禅宗法统的记载。禅宗的这个“禅”字本来是从巴利文 Jhāna “禅那”音译来的(梵文是Dhyāna),但其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禅那”是指一种精神的集中,是指一种有层次的冥想,而“禅”以中国祖师所了解的,那是指对本体的一种领悟,或是指对自性的一种参证。他们一再地提醒学生,冥想和思索,都会失去禅的精神。
胡适博士曾发挥说:
“中国禅并不来自于印度的瑜珈或禅那,相反的,却是对瑜珈或禅那的一种革命。”
也许这不是一种有目的的革命,而是自然的转变,但无论是革命或是转变,“禅”不同于“禅那”却是事实。铃木大拙博士曾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
他认为中国人把禅解作顿悟,是一种创见,也足证中国人不愿囫囵吞枣似的吸收印度佛学,他说:“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像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救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以笔者的看法,禅宗的形成最早是受到大乘佛学的推动,否则单靠老庄等道家思想的复兴,实不足以构成禅宗那种生龙活虎般的精神。不过说起来好像是矛盾的,由于大乘佛学的推动使老庄的透彻见解,在禅的方式上获得了复兴和发展。汤姆士默顿(Thomas Merton)先生曾极有见地地说:“唐代的禅师才是真正继承了庄子思想影响的人。”
我们也可以说,禅师们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庄的见地一致的,道德经的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至于禅和庄子的关系,铃木大拙博士分析得非常清楚,他说:“禅师的最明显的特质是在于强调内心的自证。这种自证,和庄子的坐忘,心斋和朝彻是如出一辙的。”
如果这种说法不错,那么庄子的根本精神是禅的核心。唯一的不同,是庄子仍然停留在纯粹的悟力中,而禅则发展为一种导致开悟的训练;这种训练也是今天日本禅的特殊贡献。
因此懂得庄子心斋,坐忘,朝彻的境界后,将有助于我们了解禅的本质.
[编辑本段]三种境界
①心斋:
“心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和颜回的一段对话,据说颜回有一次要到卫国去游说,孔子浇了他一盆冷水,认为他一身的功夫还没有做到纯一不乱的境界,如果贸然去谏,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是颜回便向孔子请教方法,孔子告诉他要“心斋”说:“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心。”
②坐忘:
“坐忘”两字的原意,莱济(Legge)翻为“我坐着而忘了一切”,伽尔斯(Ciles)和林语堂翻为“我坐着而忘了自己”,冯友兰翻为“忘了一切”,铃木大拙翻为“心忘”,我认为这个“坐”字不应从字面上去体味,它的意思,可以说是坐于忘,或沉入于忘的境界。这个忘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忘己和忘物,不仅要坐着才能忘,而是在任何情形中都能忘。下面是庄子描写有关坐忘的故事:
有一次,颜回告诉孔子说,他的功夫大有进步,已忘了仁义,孔子认为他还不够深刻。过了几天,他告诉孔子说他已忘了礼乐,孔子仍然没有加以赞许。再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告诉孔子说他已“坐忘”了。这境界连孔子也有所不知,反问颜回,颜回解释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③朝彻
“朝彻”是道家修练的一种境界,庄子曾描写过一段有关朝彻的故事。
有一次,有人问女偊,为什么他年纪那么大了,但容貌还是嫩得像小孩一样,女偊告诉他这是得了道的功效。那人又问女偊:他是否可以学道呢?女偊坦白地说他不是学道的材料;接着便把自己教学生卜梁倚的经过告诉他说:
“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上面,笔者之所以冗长地引证了庄子的这三段文字,乃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禅的种子。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禅师们都是佛家,但他们对于老庄思想的偏爱,却影响了他们在佛学中选取了那些和老庄相似的旨趣,而作特殊的发展。
此外,庄子“真人”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代的禅师,最显著的是临济义玄,和他开展出来的临济宗都以真人为最高境界。庄子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夫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这是强调存在先于知,这也是禅的一大特色——先存在而后能知。禅的思想正好和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相反,而是“我在故我思。”
[编辑本段]禅学应用
最近美国弗吉尼亚州(Virginia)有一位墨芬蒂(William.C.Mcfadden)教授,曾召集了一个为期三日的各大学学生会议,讨论目前大学青年紧张心理的因素,他在“是什么使他们烦恼”一文中简述会议的经过说:
“当一切可能的紧张因素都列举出来后,一位学生说:“这些原因统统是,又统统都不是。我总觉得还有一个别的原因”。另一位附和说:“我也觉得有那么一个说不出的东西使我烦恼”?又有一位说:“这个令人烦恼的东西,好像是虚空无物的,但是如何才能描写这个虚空呢”?还有些认为是缺少嗔,或美所致。但这些看法都立刻被否定了,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恍恍惚惚,不可名状,最后有一位口若悬河的学生作了如下的结论,他说:“在我们的心灵中,总觉得欠缺空间,使我们透不过气来””。
墨教授接着发挥说:
“人类心灵的不安由来已久,他们寻求绝对,寻求不朽,寻求永恒,寻求无限。但事实上这个绝对既然是无限的,那么一定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界限的,是一种类似虚空无物的东西。这个无限如果可以界限的话,那就不再是无限了。
这位作者并没有想到禅和道家。但他却揭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看法,使我们了解为什么禅和道家是如此的吸引了西方青年,他们希望从禅和道家中去寻求那个使他们烦恼的东西。他们已厌倦那些既定的观念以及传统的宗教信条。传统的禅学对他们来说,好像几何学一样,只强调那些可以传达的,而完全忽略了那些不能传达的。这个不能传达的东西就是禅和道家探讨的天地。禅和道家并不是真能传达那个不能传达的东西,而是他们有方法把它引托出来,使我们的心境开阔,有更多呼吸的空间。
中国精神的最大特色,不是喜作有系统的观念说明,我们最动人的诗,就是那些“言有穷而意无尽”的绝句,能够用字、声色所表现的,都不是最真实的。中国精神是超出字、声、色之上,它是借字以写无限,借声以说无响,借色以明无形,也就是借物质以烘托精神。
[编辑本段]中西差异
斯曲兰催(Lytton Strachey)读了伽尔斯所翻的中国诗后,曾比较希腊和中国诗的差别说:“希腊的艺术,在文字方面的造诣,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它永远地寻求最好的表现,在希腊诗集中最精彩的抒情诗,实质上都是格言式的,这和中国的抒情诗大不相同。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终结的,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它完全是呈现在一种不可思议,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气氛中。”
譬如李白的那首五言绝句: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峨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斯曲兰催会评赞这首诗说:
“突然的,帘子卷起来了,一刹那间,呈现出一幅动人的图画。使我们的心灵化作一只游艇,在不可思议的,愈流愈广的想像之河上飘荡。这一类的诗,富于写意,但并不是一个摄影式的记录,而是对于切身体会到的经验,用微妙的笔触表达了出来。”
这就是中国的诗画和生活艺术的风格,这也就是禅的风格,在这方面,禅可以说是中国精神的象征。
西方文明,可说是希腊精神的产物,在目前已发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西方的好学深思之士,反而感觉不足,也就在这时,认识到东方的伟大。由于东方人反都注意力集中于西方的科学文明,因此禅的那种两难的论法对西方人的吸引力远胜过东方人,事实上,今天禅的精神已渗入到西方思想的前锋,将来又会反转来影响东方。人性本是一致的,是超越了东西方的;而且唯有超越东西,才能综合东西,假如我要作个预言的话,我将说这种综合必先成熟于西方,然后再散布到全世界。
东方人最好记得爱伦维特(Alan Watts)所说:作为禅学源头的庄子哲学是和现代人的境遇息息相关的。维特认为庄子和查定(Teilhardde Chardin)在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种看法比起牛顿把宇宙看成像弹子球撞击那样的机械化,显然是更近于二十世纪的科学了。
另一方面,西方人也应认清禅并不是完全没有理性和节奏的,它的疯狂中自有法则,默顿说得好:
“在某些西方人圈子里所流行的禅只是适合于精神上的混乱而已。它表现了他们对习俗、伦理和宗教的一种不可理解的不满。它象征了他们在机械所窒息的世界中要恢复自性的迫切需要。但是由于只恢复意识经验,使西方的禅学带有道德放任的色彩,而忽略了中国和日本禅宗那种严格的训练和严肃的传统。庄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易被今天一般人误作放荡不羁,其实庄子早就强调不要劝别人去做他们自己所不知的事情。我们要了解庄子对儒家的批评是怀疑的,也是很实际的。庄子的哲学在本质上,是宗教的,玄秘的,是追求一种绝对圆满的境界”。笔者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描绘出禅的真面目。本书之所以只写唐代的大禅师,乃是因为由于他们的真知彻悟,和特殊的个性才创造了禅宗。
禅宗有一段公案说:慧可向达摩大师请教安心法门,因为他总是感觉自己的心不能安。达摩说,你先把你的心找出来,我再给你安心。慧可是一个有着较高佛学造诣的佛教徒,也就是后来的中国禅宗二祖。他遵循达摩的话去找自己的心,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只好说,我找不到。达摩说,我已经为你安心完毕。这是什么意思?
如果让你找你的心,你能找得到吗?显然,你也找不到。因为三心不住,即过去之心不住,现在之心不住,未来之心不住。你的心是不住的呀。也就是说,你的心并不执着于任何外物。《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六祖闻此而开悟。这里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如果你执着于法,执着于物,执着于我,那么你就会产生妄念。其实这世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流转变化。请问你能执着于什么?你的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根本不需要你去安。要说安,你顺其自然不就安了吗?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船过水无痕”。这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就是那船,而你的心就是那水。船曾经在水面上行驶过,且留下过倒影,但是水就是水,依然不舍昼夜地流去,何曾被铭刻些许痕迹?你的心本自圆满具足,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你只是被贪嗔痴所惑。你要做的就是内心无喘外屏诸缘。
如何写关于“雪窦禅师有一诗一兔横身当古路苍鹰一见便生擒可怜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议论文
雪窦禅师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全诗为:一兔横身当古路 苍鹰一见便生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 只向枯桩境里寻 理解:一只兔子横躺在一条路上,打猎的时候,老鹰在空中一看,大路中间躺著一只兔子, 这个老鹰冲下来就把兔子叼走了。可怜猎犬无灵性,打猎的时候,那个猎狗靠鼻子闻, 跑过来闻了半天,到处找兔子。只向枯桩境里寻,只好向枯树根的空洞里拚命找。雪窦 禅师是禅宗的大师,骂世上这一班学禅宗的人,参公案啊,参话头啊,都像这个猎犬一 样,只向枯桩境里寻。如果是大智慧的人,会像那个老鹰一样,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这个境界 就空了。我们后面的猎狗勤快得拚命跑,转啊转啊,跑啊跑啊,就在那里找这个境界。
禅宗机锋:这是谈禅与讲禅学者最乐于称道的禅学,其实,妨碍禅宗慧命
的延续,与学禅容易走入狂妄歧途的原因,就是后人过于爱好机锋的过失。机锋,
本来是由六祖开始启其端倪,到了马祖道一,与百丈、黄檗,临济禅师们的手里,
变本加厉地一变,而形成唐、宋时代禅宗最新颖的教授法;佛教、佛学原来对于教
授法的原则,就有所谓“契机”的术语,佛学的机,有包括学者的资质、学力,与
临时所采用机会等教授法的几个意义,所以“契机”一辞,是对于当教授师的人,
必须注重教授法的原则。
到了禅宗的禅师们手里,加以活泼运用,无论说法开示,与启发学人慧思的方
法和语句,便都如珠之走盘,不可方物了,机锋呢!包括教授法的运用,有快利如
锋,如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的意义,综合唐、宋以来禅宗宗师们机锋、转语的教学
精义,恰如孔子所说的教授法“不愤不发,不悱不启”的作用。机锋对于问答上的
运用,有时是说非成是,说是成非,有时是称许,有时是否定,从无一个定法可循,
但无论如何,它的目的,在于考核学人的见地与实证的工夫,以及引起他的怀疑,
自参自悟自肯的作用。因此禅宗宗师们的机锋、转语,往往有迥出意表,非义所思,
甚至妙语解颐,隽永无穷的机锋作略,虽然如此,这些机锋、转语,不是早已宿构
在胸,都是临机对答,语语从天真中流露;机锋的运用,都在当时现场的一语、一
默、一动作之间的表示,并非学习禅宗的人,要随时随地醉心在机锋妙语之间。朋、
清以后,禅宗衰落,往往有些冒充禅师的传法,事先宿构成四言八旬,似韵文非韵
文的机锋偈语,以当传法的法宝,甚至有请人预先作好,宣诵一番,也便记成语录,
传之后世,好各之甚,及于方外,非常可叹。不过现在学习禅学的人,都把机锋、
转语的妙用,当作排学的中心,甚之,讲讲古代禅师们的公案、机锋,便以此表示
禅学的精要,尽在是矣!岂不更有遗憾吗?宋代雪窦重显禅师,对于学禅著禅的人,
早已有诗斥责,如云:
一免横身当古路,苍鹰瞥见便生擒。可怜猎犬无灵性,只向枯桩境里
寻。
又云:
潦倒云门泛铁船,江南江北竞头看。可怜多少垂钩者,随例茫茫失钓
竿。
又云:
王转珠国佛祖言,精通犹是污心田。老卢只解长春米,何得风流万古传
(云门,是宋代云门文偃禅师的别号。老卢,是指六祖俗家的姓氏)。
例一(这是一则平实的机锋):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马祖,问:如何是佛?祖曰:即心是佛?师即大悟。
唐贞元中,居于大梅山勤县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时盐官(禅师名)会下一僧入山
采柱杖,迷路至庵所,问曰:和尚住此山来多少时也?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
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说似盐官,盐官曰:我在江西时,
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增否?遂令僧去请师出,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
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马祖闻师住山,又令
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祖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道:即心是佛,我便
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口,举似马
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
师恩厚重 铭心不忘
师恩厚重 铭心不忘
——记我的导师冯淑然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自从学习了韩文公的《师说》文章之后,一直很信服这句话,尤其遇到冯老师淑然之后,更是深有体会。因为冯老师的所做所为完全符合这句话。
与老师的相逢是在大一下学期,当时冯老师教授我们班一门正课,很遗憾,我忘记了这门必修课的名称,但冯老师讲课的音容笑貌却永远铭记于心。当时的自己,总是坐在前排,凭借着自己的一些小聪明和稍微知道一些事情,总是把课堂搞的很乱,如果可以说成是“活跃”我也愿意。每每有回答错误的问题,冯老师总能认认真真的做出解答,使我受益匪浅。而后冯老师又给我们讲授唐宋一段的古代文学,由于自己对诗词歌赋之类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总是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冯老师绝不会见怪。冯老师讲课之时虽然声音比较小,但却完全可以保证一字一句都送入听者的耳中。但凡认真听讲之人,都能学到很多东西。因为冯老师的课绝不会完全按照课本进行,而是旁征博引,有许多课外知识补充。冯老师对禅学颇有研究,学校附近有一座大乐林寺,每每论及此,老师总做出解答,乐林寺是藏式宗教,寺院的一系列建筑规格应该怎样,等等。现在每入一寺,总能将冯老师的教授活学活用。冯老师也开授禅学和诗学的课程,遗憾的事,当时的自己上课之时,总做一系列的杂事,不去认真听讲,想再听已然不可能啦。
与冯老师之间最多的交集,恐怕要数春草诗社的一系列事情吧。如上文所说,每次上冯老师课时总是“捣乱”,使老师记住了我。在学院要求开办社团,开展活动的时候,我被冯老师选中,担任春草诗社社长一职。“春草”一名有冯老师确定,希望诗社可以像春草一样,不死不灭,又由于高校所在内蒙地区,所以春草也是草原文化的象征。实在是佩服。
诗歌原本就是皇冠顶上最耀眼的宝石,所以参加诗社的人很少,但也有三四十人,更多是由于冯老师而参加。举办活动,我负责联系社员,确定场地等,冯老师则负责联系其他老师开展讲座。每一位老师都对诗社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冯老师作为诗社的指导教师、策划人,更是功不可没。无论我提出一些关于诗社的什么要求,冯老师总是尽量去满足。保证了一系列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最大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中华好诗词”的胜利举办。
“中话好诗词”活动是诗社一年一度的大事,有初赛,复赛,决赛组成,初赛、复赛的试题全有我来完成,冯老师对我绝对信任,对所出的试题,全部使用。要求其他老师监考,阅卷。决赛之时,并要求德高望重的老师担任评委。决赛的题目之中,有一题,诗词鉴赏,必须有老师出题完成。冯老师放下手中的一系列工作,第一时间完成这道题目的创作。活动结束后,冯老师对活动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对我及社员大为赞赏。使我在全体老师面前扬名。事后,每一位老师见到我发出“你就是张栋”的慨叹时,心,真有点不好意思。
学院为了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我毅然决然地选则冯淑然老师作为我的导师。淑然老师对我的学业指导,真是大为上心,每一次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总能做出解答,有些时候老师认为微信打字解决不了事情,总是第一时间打来电话,做出解释。四年之间,我主动给老师打电话的时候还真是有点屈指可数,而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次数真是多之又多。
毕业论文是每一位学生必须完成的作业。原本我以为论文写作,不过是文字的堆砌,不把论文放在心上。当自己辛苦写成的几千字文章交到老师面前,而被否定后,心里及其不是滋味。本来以为平常和冯老师关系那么好,就算文章写的不好,也不至于完全退回。而后,冯老师把一系列论文写作要求,规矩告诉我,豁然开朗。才明白老师的爱生之心。我的论文是关于赵云形象的分析,当时的自己由于一系列繁杂的事情,不能很好的去查资料。淑然老师帮我查找了许多关于赵云的资料,我之所以能在六天之内写成万字的文章,并取得零重复率的好成绩,与冯老师的帮助有着莫大的关系。最后的论文答辩,在老师的帮助下,惊艳全场,再一次使我内心“嘚瑟”一下。非常感谢淑然老师。
老师性格开朗,丝毫没有城府。喜欢用诗词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早起游玩,无事逛街等等还记得总是和老师说一些老家的事情,而每每说起,总是笑声不断,河北是怎样,河南又是怎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和老师在一起,没有不开心的时候。诗词歌赋都可以轻松抒情,我也常和老师有一些所谓的应和。感觉美美哒。
老师对工作是及其的认真,常常可以看到,很晚的时候老师才离开办公室。当然,与淑然老师闲着没事的时候也会出去饱饱吃上一顿。老师不喜欢肉食,但每次总是点许多肉菜,很显然是让我来吃。冯老师总是让我多吃一点,好好的照顾我自己。而每次到了结账之时,老师总是不让我动用小金库,说我还是学生,生活多不容易,等工作之后再请她吃饭,掏空小金库。还说,有时间到河南,一定要好好的让我做东。
毕业到现在也好长时间啦,可我因为工作不稳定的原因,心想辜负了老师的企望,不好意思再见老师,所以到现在也没有和老师联系过。每次拿起手机,想和老师联系的时候,却又最终选择放弃。期待着可以和老师的再次见面,期待着把我的小金库掏空,期待着淑然老师来河南,让我做东。
老师啊老师,弟子对不起您啊!
中国园林'的名称及其特点的论文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吴隽宇 肖 艺
摘 要: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景妙何在?曰: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
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也。这句话一语道破了中
国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
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
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
之意,即所谓的“意境”。意境,实质上是造园主内心情
感、哲理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又是
欣赏者在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
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
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因此,
园林景物,取自然之山、水、石组织成景,寥寥几物便使
游人大有“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言”之感。中国园林艺
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
它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
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
中。因此,无论从园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
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
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
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
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
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
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
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
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
园林发展之一斑。
!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
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
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
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
展的历程。在儒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
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
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
“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
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
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
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
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
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
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
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
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
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
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
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
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
为天人是相通的,倡“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
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
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
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
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
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
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
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
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
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
一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
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
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
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
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
“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
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
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
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
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
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
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
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
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
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
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
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
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
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天地以自然
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
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
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
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
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
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
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
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
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
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其精神表现为崇尚
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
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
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
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
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
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
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本
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
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
“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
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种在宫苑
里凿池筑岛,用造园的方式来摹拟东海神山,对传统中
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
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
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
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
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
“前唐中(池)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
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
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术空间,产生高低错落、
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
(!)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
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
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
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
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
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
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
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
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
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
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
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
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
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
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
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
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基本组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
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
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
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
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
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
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
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
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
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
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
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己获
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
佛即我心;
(!)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
或顿悟发见本心;
(%)“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
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
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
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到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
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
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
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
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
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
度上构筑了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
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
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
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
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
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
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
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
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
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
空间。小何以大?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
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
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
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
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
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
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
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现。一是景观本
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
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
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
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
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
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
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
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
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
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入世和进取精神。为
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
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
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
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
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
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的玄学进一
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了“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
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
的境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
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
夫艺术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
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一次失去平衡,这
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
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
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
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
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
一,从而在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
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结 语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
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自然
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
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
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
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上一篇:合伙制度研究论文
下一篇:苏大本科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