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让的议论文素材
礼让的议论文素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礼让的作文写作素材,欢迎大家分享。
近日,河南鲁山县一对特困姐弟俩互推让对方上学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据悉,在他们的家庭里父亲残疾,奶奶瘫痪,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他们生活十分贫困,每天步行六、七公里上学。
3月20日上午,对于鲁山县四棵树乡代坪村村民何民喜、陈丑,以及四棵树乡沃沟村的潘清军等5户居民来说是个喜悦的日子。当天,平顶山卫东农村商业银行的10名职工一起来到四棵树乡,给他们每家送去了550元现金、两袋大米、两袋面粉、一壶食用油和衣服等生活物品。
“这都是同事们自掏腰包筹集资金购买的物品。”平顶山卫东农村商业银行职工、爱心人士胡璁告诉记者,从平顶山市爱心之家的工作人员王石岭处得知四棵树乡有5户居民急需帮助后,他就和同事韩道平等人一起到这几户村民家中进行了探望。
代坪村的陈圆圆今年9岁,弟弟8岁,姐弟俩的父亲一年前遭遇事故去世,母亲又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家庭重担完全落在了六七十岁的爷爷和奶奶身上,经济紧张;代坪村村民何民喜有两个儿子,一个8岁、一个5岁,妻子3年前溺水身亡,让本就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可即便如此,何民喜还得照看年迈的叔叔和爷爷,一家人生活十分不易。记者在何民喜家中看到,房屋四处透风,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姐弟俩喜欢在学校吃饭,因为有肉吃。姐姐说让弟弟上学,自己帮爸爸干活养家;弟弟说让姐姐上学,自己是男子汉。
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有网友表示“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么?”对此,有网友回复表示“学费都是免费的,但是这一大家人没有生活来源……”“免的只是学费,还有一堆有的没的的.费用。”“这姐弟俩不仅仅是上学的费用,他们心里的担子太重了。想要为父亲为他们的家分担一点吧。”
“他们真的太困难了,以后咱还得继续帮助他们。”爱心人士韩道平12岁的儿子贾翔淇得知母亲等人要去深山献爱心后,随即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作业本、铅笔等文具,随母亲一起来到四棵树乡,为5个家庭的8个孩子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作文素材 古今中外尊重礼让的故事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 "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5、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文明礼仪的作文素材
导语:作文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文明礼仪的作文素材(精选5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文明礼仪就好比跳跳糖,跳走了烦恼,跳来了欢乐,不信,你尝尝,我可是尝试过了。
以前的我,总是不讨大家喜欢的。这是为什么呢?往下瞧瞧吧。
我对待朋友,并没有那亲热劲儿,看到了,只是冷冰冰地称“喂”就了事了。而当我需要朋友帮助时,我还想使唤奴隶一样,对他们指手画脚,冷眉相对,仿佛自己高高在上;而朋友需要帮助时,自己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帮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当他们批评我不对的地方时,我却像一头发狂的狮子,不但没认错,还理直气壮地跟他们吵起来,嫌他们多管闲事,还用了不文明的词语。
渐渐地,我与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了,烦恼自然也越来越多。
而那一次,林老师让我们创办“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的手抄报,也是在那一次,我认识到了文明礼仪,也慢慢学会了文明礼仪。
就是在那时,我便有了一个华丽的“大变身”,不信?那大家就看看现在的我吧。
遇见朋友,不再是那冷冰冰的喂字了,而是亲昵的叫朋友的名字了朋友脸上突然露出了吃惊的表情,随后拍拍我的肩膀,笑了起来。当我需要朋友帮助时,我会怀着感激的心让他们帮助,朋友干的劲也多了许多;当朋友需要帮助时,我也会倾心倾力,尽力帮助。当他们指出我不足之处时,我也会虚心接受,谁叫“忠言逆耳利于行”呢?
渐渐地,我与朋友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了,欢乐自然也越来越多。
从中,我也明白了,文明礼仪有多么的重要。也发现了,其实人与人之间有一道镜子,你对它笑,它自然对你笑,你对它凶,它也自然对你凶。
再看看当今的生活,是的,我们要肯定,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可是人们的文明礼仪意识却迟迟没有提升。不要认为文明礼仪很难,它只是一点点,是你们的举手之劳而已。
当遇到熟人,只要对他问一声好就可以了;上课听讲时,只要认真听就可以了;当要到别人房间时,只要敲三下门就可以了……虽然它只是你的一小步,但它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文明礼仪就好比跳跳糖,跳走了野蛮的社会,跳来了和谐美好的生活!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明礼仪不是代表着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永久的习惯,生活中的一部分。让祖国变成文明的一个国家,让外国人更瞧得起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让文明礼仪一直留在我们心里,变成如同上班上学一样的平常。让文明礼仪想好朋友一样,在生活中帮助我们,提醒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国人,也是一个文明的人民。让外国人以前对我们的印象全部删除,让他们重新对我们另眼相看吧。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国有着悠久的礼仪传统。随找社会的发展,文明礼仪也不断发展,并加入新的内涵,能给人以启迪和力量。
那么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路上相遇时的甜甜微笑,文明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文明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宽容,文明是见到师长的问好,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文明是看到有人做错事的主动制止.....文明就在我们平时的生活琐事中。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思绪随轻风飞回起点。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曾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古训。当今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交往,无不闪耀着文明礼仪的光辉。身为跨世纪新一代的我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学习生活中有岂能缺少文明礼仪的相伴?
记得新学期开始时,学校要举行黑板报比赛,为了集体荣誉,大家踊跃参与。但是由于黑板过高,许多同学会三五下直接跳到桌子上,可是同学们却不约而同从别处拿来一张旧报纸铺在桌上,之后再小心翼翼的站上去,临走时还将桌子擦了一遍又一遍再放回原处。看到这一幕,我感动了许久,也思考了很长时间,一直以来,人们把文明看得很重。文明其实就只有一张纸的厚度,甚至只是一句话的感动。
一句“你好”,绽放了你我的笑容;一声“对不起”,融释了心中的冰雪;一句“您先走”,换得了他人的赞许;一语“我帮你”,架起了心灵的沟通....
正如老子所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文明礼仪,不能仅仅停留那一刻,更应该注重平时的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
但有时面对形形色色的事物,我们那一片纯净的心灵净土也会蒙上灰尘——比如在课间嬉戏打闹,玩危险的游戏;不爱护花草树木,随意攀折树枝;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却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难坚持的事。谁说我们稚嫩的双手画不出祖国的宏伟蓝图?谁说我们尚未丰满的羽翼撑不起祖国广阔的天空?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讲文明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文明礼仪是一种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前一段时间,我光荣地被评为校文明礼仪之星。做为文明礼仪之星,就应始终把文明礼仪记在心中,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做好同学们的表率。
一天,我正往教室里走,忽然发现二年级有五、六个同学被三年级的同学欺负,有的被打哭了,我感到十分气愤,马上走上前去,站在他们中间,劝说三年级那几个同学:“人人都在争做文明学生,你们怎么以大欺小呀!”那个三年级的同学却哈哈大笑,对我说:“用你管呀!滚开,小心我扁你!”我严肃地说道:“大孩子欺负小弟弟,光荣吗?”三年级的同学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我又耐心地给他们讲道理:“你们不应该以大欺小。尊老爱幼,团结同学,那才是你们应该做的。”他们听了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好意思地跑开了。小弟弟们围住我,向我道谢:“谢谢你,大哥哥。”我说:“这是文明礼仪之星应该做的。”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不乱闯红灯。同学们,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有义务去学习文明、实践文明。最后,我强烈呼吁:让我们人人争做文明少年,时刻牢记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文明的、和谐的校园生活吧!
老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文明礼貌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但你们知道讲文明懂礼貌应该怎样做呢?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首先,我们要孝敬父母。父母花了无数心血,抚育我们成长,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的恩情,对父母要有礼貌。关心体贴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
其次,我们要友爱助人。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需要友爱和帮助。友爱助人,能使人蓬勃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我们要谦恭礼让。谦恭礼让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我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恭礼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恭礼让有得于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四岁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这正说明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短缺。
第四,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欺骗人。
第五,我们要严己宽人。我们熟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严于律己”的意思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宽以待人”的意思就是要多多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和原谅别人的过失。可我们同学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有一位同学踩了另一位同学的脚。他连说对不起,而那位同学却不愿原谅他。最后都忍不住了,互相打了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严己宽人,这样会避免许多争论和吵架。
大家都清楚讲文明懂礼貌应该怎样做了吧!那就开始行动吧!让漂亮的文明礼貌之花开满我们美丽的校园。
礼让的素材
“你让我让,文明风尚”。听了这句话,一定会让人产生一种温暖又亲切的感觉。在现代社会中,有谁能真正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礼让方面,现代人远远不如古代人。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那种懂得谦让的精神打动了许多人。可是,现代的人们大多数都是遇到问题互不相让,导致悲剧继而连三地发生。
报纸上曾经登过这样一则新闻。一天晚上,杨某某参加了一个宴席,喝醉了酒。虽然醉了,但他还是“勇敢”地开车,准备回家。可是,在路上,他的车与受害人蔡某某的车相刮擦。俩人都喝高了,见自己的车都被刮伤,火冒三丈,都拉开车门,下了车,互相指责起来。由于两个人当仁不让。很快,由一点点的小火苗发展成了大火灾。杨某某见吵不过蔡某某,恼羞成怒、气急败坏,竟扬起巴掌,扬言要打蔡某某。蔡某某一点儿也不怕。竟伸过脸去,让他打。杨某某暴跳如雷,顺手抄起一块砖头,扑向蔡某某,两人扭打成一团,杨某某的妻子也在车上,但是,她非但不阻止丈夫这不文明的行为,还在一旁煽风点火,最后竟把许多人高马大的小伙子叫来,一起打蔡某某。后来,悲剧发生了,蔡某某被活生生打死了。
如果,他们当时都肯退一步,这样的悲剧还能发生吗?为什么在这个社会上,出现问题时,不是用文明的方法去解决,而是要用那么鲁莽的方式去摆平呢?大家为什么都不能退一步呢?
“让”,是一种文明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可以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文明。
在生活中,小时通常可以用“让”来解决,譬如:当搭车人多时,我们要退到一边,让老人先上;当朋友之间闹矛盾时,只要退一步,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时,“让”也能阻止一些大事故的发生。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
同学们,你们在人际交往中,是否也做到了文明礼让呢?大家想想看:一个小小的“让”字,就能引发那么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这足以说明,一个充满文明的社会,是永远离不开“让”字的。请大家牢牢记住:你让我让,文明风尚!
这样的一组镜头你也许并不陌生:在食堂排队打饭,总有不少人蜂拥插队;在公汽站台候车,虽然车上有足够的坐位,人们却推搡着涌向车门;两辆车在狭窄的路上迎面相逢,司机互不相让,结果造成交通堵塞……
太多的争抢场面,让我看到了人们辞让之心的缺失。
《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孔融让梨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年幼的孔融将大梨辞让给兄长,自己却拿那只最小的,辞让的美德成为千古美谈。
这只是小让,我相信只要能控制自我意识,人人都应该能做到。
再说那春秋时的鲍叔牙,齐桓公欲任用他为相,但他坚决辞让,说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并举荐管仲为相。他的辞让,不仅让管仲免去了牢狱之灾,更让齐桓公得到良才辅佐,得以逐鹿中原,成就霸业。
这是大让,鲍叔牙把万人争夺的职位拱手相让,胸怀是何等宽广!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世贸中心大楼里的人们尽管在慌张逃命,却仍然保持着谦让风度,谦让让场面变得有秩序,这为他们的撤离赢得了时间。让人最感动的是有一位盲人,牵着一只导盲犬,居然在人们的谦让和关照下一路畅通,顺利逃生,人们就像“泰坦尼克号”下沉时一样有绅士风度,纷纷让这位盲人先走。
这是生死攸关的辞让,人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弱者,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辞让,是人类最伟大、高尚、美好的品德,犹如一颗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人类精神这条璀璨的项链上。
然而,辞让并非一味地无原则退让。腐败的清政府为了苟安,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不是辞让,而是懦弱无能;汪精卫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迫利诱,卑躬屈膝,建立傀儡政权,这也不是辞让,而是贪婪背叛。
辞让,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关爱。石墩桥上,我将与一位行人迎面相遇。此时,我应站在另一头等候对方先过,这才是辞让。
辞让,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尊重。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人到购物窗口去购物,你应该放慢脚步,让对方先行,并且认为他理所当然应先购物,这才是辞让。
辞让,是生活中对自我的洗礼。在饭堂打饭别人不小心弄脏你的衣服时,在公汽上人多拥挤脚被人踩踏时,在寝室同学冒冒失失打碎你的开水瓶时,学会辞让,得理而让人,就如同你为自己在春风里种下一朵鲜花,会让你的心灵芬芳;学会礼让,得理而饶人,就如同黑暗里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将照亮你灵魂前行的路,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辞让,礼之端也。
有人说,礼让是一种谦让的美德;有人说,礼让会使每个人活在幸福中;有人说,礼让会让黑白的世界变得绚丽。
礼让常常是发生在不经意的小事上,礼让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次的礼让使我记忆忧新。
那是一个炎热夏日的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知了烦躁地在树上喧叫着。我和妈妈排队等着坐公交车。
看,车来了,于是在车站等了许久的人们便蜂拥而上,去争抢座位。这时,一位白发苍苍、眼角布满了皱纹的老者迈着蹒跚的步伐登上了公交车,可是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他被不断摇晃的人群挤到了车厢的最里面,因为公交车的剧烈晃动而险些摔倒。这时,一双结实有力的手扶住了他,他转头一看,是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深蓝色的粗框眼镜,颇有些书生文采。
“大爷,你当心些,别摔着了!”小伙子微笑着说道。“谢谢你!”老者充满感激地说道。“没关系,大爷你坐我这儿吧,我马上就下车了。”说着,他微微起身, 伸手扶住那位老者,并慢慢地把那位老者扶到座位上去,还细心地扶他坐好。老者坐定后,他淡淡地笑了,老者回应了他一个苍老而深切的微笑。就这一老一少之间 的相视一笑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车到站了,那位小伙子下了车。望着远去的背影,
我更深地明白了何为礼让。
在公交车上,有无数的年轻人,但是为什么就只有那位小伙子愿意给那位老者让座呢?!这不仅仅是一个偶然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在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里,礼让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高尚品质。何为礼让?礼为礼仪、让为谦让,礼让为一种谦让的礼仪。
礼仪会使一个粗俗不堪的人,变成一个文质彬彬的人。礼仪无处不在,它和你是如影随形,它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的品质,亦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的素质。
礼让是我们不可遗弃的朋友,如果没有礼让,社会将会是怎样的?这实在令人无法想象。
从这个不足挂齿的小事上便可以看出,礼让的行为会使人们肃然起敬,礼让会在你需要它的时候时刻为你服务,也会在你不需要它时让你暴露出你的缺点。
所以,请我们人人都要学会礼让!因为礼让可以让你变成一个高贵、高雅的人!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上一篇:一个月后论文查重
下一篇:维稳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