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梁漱溟论文答辩

发布时间:2023-03-07 20:37

梁漱溟论文答辩

梁漱溟:人生有三大根本问题,你解决了哪个问题

二、人生三大问题说

  在梁漱溟那里,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是放在其文化理论的框架中展开的。按照他的看法,不同的文化主要解决不同的人生问题。所谓“问题”,是指生活中人类所遇到的障碍或困难之类。解决了某种困难障碍,就会获得某种自由程度,不断地争取前进,问题将有深浅、先后的次第,一问题的解决,常即转入进一层的问题。质言之,梁漱溟从其文化演进观点出发,认为文化学术是人类生活中所倚以解决问题的,有什么人生问题,就产生什么人类文化,当社会发展前进到不同阶段,那时人生问题从而有所不同,便自有其不同文化学术出现。通过对三种人生问题的探讨,梁漱溟阐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

  人生三大问题说,是梁漱溟人生哲学中的一个根本观念。人们始终在解决人生问题的实践中,而人生根本问题有哪些呢?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梁漱溟一贯认为,人生存有性质不同的三大问题:(一)人对物的问题;(二)人对人的问题;(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对于人类生活中所遇到的这三大不同的问题,人们为应付解决这些问题将有三不同的人生态度,因而人类文化发展亦将有次第不同的三期。

  (一)人对物的问题。梁漱溟指出:“第一问题是人对于物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即眼前面之自然界;——此其性质上为我们所满足者。”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要获得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而物质生活资料必要从自然界中取得,因而人类生活中首先遇到的问题便是人对物(自然界)的问题。那么,人们在应付解决这个问题时应持什么态度呢?他说:“第一态度是两眼常向前看,逼直向前要求去,从对方下手改造客观境地以解决问题,而得满足于外者。”所谓“第一态度”就是“向前要求”的奋斗态度。也就是说,人们必须用力向外,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客体),不断地解决主体与客体的矛盾,通过改造环境来满足自己的基本欲求。“第一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问题,梁漱溟所说的“第一态度”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二)人对人的问题。“第二问题是人对于人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所谓‘他心’;——此其性质上为得到满足与否不由我方决定者。”“他心”是指对方的心思,在“我”的心理范围之外,能否满足是没有根据把握的。这个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组织秩序的基础。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的角度来概括人的本质属性。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维持社会发展和人类和谐的先决条件。

梁漱溟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适当态度是:“第二态度是两眼常转回看自家这里,‘反求诸己’,‘尽其在我’,调和融洽我与对方之间,或超越彼此对待,以变换主观自适于这境地为问题之解决,在而得满足于内者。”这“第二态度”与前面“第一态度”截然相反。前者主张“向前要求”,后者主张“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前者的目的是“满足于外”,后者则“满足于内”。这就是说,“第二态度”要从一味向外用心思转回到自身上,以调和沟通双方的情感交流,彼此和谐融洽而获得内心的愉快与满足。通过比较“第一态度”与“第二态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梁漱溟的人生主张,即不能把对“物”的态度应用到“人”的身上,对物与对人的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表现出科学理性精神,后者表现出道德人文精神。

(三)人对自身生命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类生命的本质的问题。梁漱溟说:“第三个问题是人对于自己的问题,为当前之碍者乃在自己生命本身;——此其性质上为绝对不能满足者。”如何解决人的身心性命的问题,这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超越自身的束缚,突破时空的限制,从有限走向无限,从而获得永恒的人生意义,这是古今玄学家们追求的目标。在梁漱溟看来,这也是人类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这个问题的障碍在于自身,因而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态度就绝异于前面两种。于是,梁漱溟提出他的“第三种态度”:“它是以取消问题为问题之解决,以根本不生问题为最上之满足。”

这个态度既不像第一态度的改造局面,也不像第二态度的改变自己的意思,而只想“根本上将问题取消”。这就必须摒弃各种物欲人欲,而“反躬以体认自家生命,其道即在此自觉心加强扩大,以至最后解脱于世俗生命”。在这里,梁漱溟的“第三态度”对于宇宙人生表现出一种超然出世的思想态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宗教色彩。

  人生三大问题说,实质上是如何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生命之间关系的原则性问题的理论探讨。这三大问题确是一切人生问题的根本性问题。古今中外的一切哲人都对这些问题做过不同程度的思考和探索,但这些问题似乎都未有真正获得彻底解决。梁漱溟把它们集中而明确提出来,并指出其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思想态度,这是难能可贵的。

人生问题说,从某种意义上看,它突出反映了人生意义之所在。即在于不断地解决人生问题,从而获取生命的更大自由和解放。而且,我们可以由此人生三大问题而引发出相应的人生三大境界:一是功利境界,二是道德境界,三是圆满境界。

功利境界在于人对物的满足,道德境界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获得思想情感的满足,圆满境界在于实现生命的自由与永恒。这三大境界表现出深浅不同的三大层次,也体现了人生发展的不同方向。

梁漱溟反复指出,人生三大问题说与文化三期发展说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说:“人类当第一问题之下,持第一态度走去,即成就其第一期文化,从而自然引入第二问题,转到第二态度,成就其第二期文化;又将自然引入第三问题,转到第三态度,成就其第三期文化。”并指出:“现代文明在第一期中,但正处于第一期末,就要转入第二期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世界大转变将到来,那正是把人生第二问题提到人们面前,要人们彼此本着第二态度行事,而其第一态度只用于应付大自然界。”

关于文化三期发展说,我们前文已有所论述,在此不必多言。而我们要指出的是,梁漱溟强调对待不同的人生问题要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特别肯定了人生态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这说明他看到了人类在创造文化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看到了文化差异的现象背后有深层的主观原因,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虽然他承认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主张,但他强调意识的第一性使他与唯物史观截然相对。

总之,梁漱溟的哲学思想都是以“人”的问题为中心问题,这也是关于“文化与人生”的学问。他所主张的人生态度将有助于提高人类的精神境界。

(本文摘自我大四论文《文化与人生——浅谈梁漱溟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关于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人心与人生》等著作的学习心得,于1996年3月8日完成的第一手稿,惜乎第二、三稿已丢失。)

成为股市高手要读多少书

没有读过几百本经典,不足以谈独立思考。股市是否是这样其实我觉得,主要是读书和自己的感悟,我比较愚钝,不勤奋但是喜欢读书,应该是找捷径的方法。读书加思考是所有学习的起点。

曾经因为不去思考不停读书,这就是另外一种偷懒。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还是有些区别,所有一定有自己的见解。 推荐初学者。

这句话在认知人类社会方面很正确,在俯视股市投资方面更正确,因为股市浓缩了人性的全部优点和缺点,尤其需要独立思考。但,很多投资者(包括一些基金经理和投资教父级的人物)所谓的独立思考,不是被巴菲特 洗脑,就是把索罗斯洗脑,根本没有真正的独立思考,他们的大脑只不过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不广泛阅读,上穷经典,下涉百科,中谙人事,根本不可能独立思考。那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投资高手,到底需要读什么书才叫独立思考呢?今天我就尝试给大家列个书单,当然我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好书,我也不能保持每个人读完这些书会成为投资高手,但我敢说,读完这些书,会让你更加容易成为高手,乃至大师。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1、《金融炼金术》
《金融炼金术》是阐述索罗斯投资哲学和思路的夯顶之作,是投资大师索罗斯亲手操刀的经典作品。该书的伟大之处是从哲学的高度来俯视投资,并从可错性、反身性和非均衡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被我们习以为常的经济学和投资学。索罗斯本人对该书也非常重视,上个世纪索罗斯曾来中国和当时顶尖的经济学家交流,彼时,索罗斯把该书的第一章拿出来讨论,据说气氛异常热烈。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在美国的索罗斯书房与索罗斯彻夜讨论这本书的第一章的理论,也就是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
《金融炼金术》非常晦涩难懂,也许有人压根读不到第10页,也许有人读着读着就总是怀疑翻译的水平有问题,反正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刚上市的时候,美国也没有多少人能明白索罗斯说些什么,很多人是因为索罗斯的名气太大才买一两本来装点书柜。正是因为难读懂,所以很多人因为读懂了这本书成为索罗斯的朋友或者搭档,吉姆罗杰斯就读得津津有味,德鲁肯米勒和琼斯更是被该书提出的理论所倾倒,最后他们都成立索罗斯的合作者。
这本书我推荐给大家排名第一的书 ,其价值无与伦比、傲视群倸。无论你是否想成为大家,只要想在股市生存,我都建议你读一读这本书。如果你对索罗斯想再多了解点,不妨再延伸阅读几本索罗斯的书:《超越金融 : 索罗斯的哲学》、《索罗斯的救赎:一个自私的人如何缔造了一个无私的基金会》、《与索罗斯一起走过的日子》、《乔治索罗斯金融投资思想研究(博士论文)》,等等。
2、《彼得 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是美国最牛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两本旷世之作,该书最大的特点不是其作者的伟大身份,而是其毫无保留的态度和倾囊而售的大公无私精神。读者两本书,你会发现,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恨不得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甚至把你当成他的关门弟子。我读这两本书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烈的相见恨晚之感。
彼得林奇所属什么类型的投资者呢?技术派把他当成价值投资者,价值派把他当成成长派投资者,成长派把他当成调研派投资者,它的标签很难贴。但他的投资业绩却很好贴,同时代基金业第一,你没有看错,他管理基金的时代,巴菲特索罗斯也让他三分。这么牛逼的一个大师,如果他把自己的所有投资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你,你说你该有多么幸运?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难能可贵的时,彼得林奇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写者两本书,没有任何晦涩的概念和复杂的数学公式,更没有高深的哲学和投资理论,在很多地方甚至还害怕我们读不懂,给出了专门的注解。可以这样说,这是一部连小学毕业都能读得懂的书。如果你以为通俗易懂就没有价值,那就大错特错了。巴菲特看到彼得林奇的书后,给林奇拨个长途电话,老股神激动地说:我是奥马哈的巴菲特,我刚刚读完你的书,我非常喜欢。继而邀请林奇去巴菲特在奥马哈的办公室。只有对手才知道什么样的对手可怕,只有英雄才会惜英雄!在我的印象中,能把投资的大道理举重若轻的讲清楚、能用如此平白如水的语言描绘金融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能够把复杂的金融知识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讲透彻,只有彼得林奇一人。索罗斯、巴菲特也许投资水平更高,但其文字的亲近性和毫无保留的精神,远远不及林奇。
3、《巴菲特之道》、《证券分析》
巴菲特自己没有写过书,市场多是解释巴菲特的书,如果真正想了解巴菲特的投资思想,最好看巴菲特的演讲稿和他写给股东的信,以及观察他的投资案例。如果非要选择一本书来了解巴菲特,我建议是《巴菲特之道》。该书同样通俗易懂,把不同阶段巴菲特的投资思想都做了整理,而且还有大量的案例分析。
巴菲特现在已经成了投资界的宗教,其倡导的价值投资在中国有众多的信徒,如果想深入的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本人建议延伸阅读几本于此有关的书:《证券分析》、《聪明的投资者》。等等。
4、《股票作手回忆录》
其实我是想推荐三本书,分别是《股票作手回忆录》、《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商----股票作手杰西利佛莫尔操盘秘诀》、《股票大作操盘术》,有些地区也把后两本合为一本,还有人把后两本中的一本翻译为《杰西利佛莫尔:投机之王》。这三本书,特别是《股票作手回忆录》,在散户中具有作《圣经》一样的地位。这三本书合起来基本可以窥见脍炙人口、传奇一生的股市奇才利佛莫尔的投资思想。《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传纪作家拉斐尔根据利佛莫尔原型创作的小说,《操盘秘诀》和《操盘术》则是利佛莫尔晚年亲手操刀的作品。
利佛莫尔在投资界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是一个传奇,它在投资领域的影响力如同马拉多拉之于足球 、乔丹之于篮球 、李小龙之于功夫。在投资的草莽时代,当大家的投资思想和工具还处于原始的石器与火的时候,他就已经天纵英才的发明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思想与方法,比如遵从趋势、学会止损、仓位管理、控制情绪、独立思想、不要相信内幕消息,等等。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些东西不太重要,我恰恰觉得这些东西极其重要,重要的就像能够挥之即来的空气和水一样-----------太重要了反而让我们觉得它好像不重要,这些东西在利佛莫尔的书中都有生动的介绍。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当然,利佛莫尔最终的结局是悲剧,他饮弹自杀。但这一点也无损于他的投资思想,它失败恰恰说明它投资思想的伟大,就连发明这种思想的人本身也不能违背这种思想,如同韩非商鞅一样,这些人物的死亡恰恰以反证法的方式证明其方法论的威力无穷。利佛莫尔失败的核心在于三个方面的失控:情绪管理、仓位、与趋势对抗。我在自己的书《股市极客思考录》对此有详细的解读,并从周易的角度,从《渊海子平》和《了凡四训》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解读。
利佛莫尔最终是悲剧的,正是如此他的投资得失更有警示意义,他本身就是一本书。
5、《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
这两本书是介绍两位投资大师的:比尔米勒和西蒙斯。两本书的全名分别是《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解读量化投资:西蒙斯用公式打败市场的故事》。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其投资界大师辈出、群星璀璨,现在介绍的比尔米勒和西蒙斯也可以称为大师。
比尔米勒是新型的价值投资派,他具有原教旨主义价值派的底蕴,又具有与时俱进实用至上的风骨,他在亚马逊和戴尔的股票上赚得比上帝还多,在其他互联网和高科技 企业上也是动辄赚上百倍甚至千倍,但在次贷危机中又屡次踩地雷,成败得失在他身上都体现的很明显,这是一个传奇人物,介绍他投资策略的书不可不读。西蒙斯则是另外一个怪杰,他是数学家,与华人数学泰斗陈省身一道研究出新的数学理论:陈氏-西蒙斯定理。后来他转战华尔街,西蒙斯用一系列数据证明了自己的成功:1989年到2009年间,他操盘的大奖章基金平均年回报率高达35%,较同期标普500指数年均回报率高20多个百分点,比“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的操盘表现都高出10余个百分点。即便是在次贷危机爆发的2007年,该基金的回报率仍高达85%。这样的神人,也不可不读。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6、《笑傲股市》《克罗谈投资》
《笑傲股市》、《克罗谈投资》分别是美国投资大师威廉欧奈尔和克罗的杰作,前者是美国灵活派的投资大师,非常有灵气,他以极大的创造性打通了基本面和技术面之间的通道,独创CANSLIM选股模式,把右侧交易和基本分析挥发到极致;后者是期货 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因为他的贡献多在期货领域,所以单纯炒股票的人知道他的不是很多,但他的水平同意不可低估,特别是他在期货领域的一个个实战案例让人拍案叫绝,其在白糖 期货上的战役可谓大开大阖、信马由缰,尽显大师风范。
7、《股市极客思考录----十年磨一剑之龙头股战法揭秘》
该书第一稿曾以《十年磨一剑》命名,后来更改为我们看到的名字。该书的核心是龙头股战法,但是其立基点却不是龙头股,而是风险控制。书中作者提出一个核心观点:如果不学会风险控制,你在股市中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作者从自己的切身经历谈起,尤其是经历牛熊,经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之后,作者笔下的股市就不再是简单的技术与策略,而是对股神背后的根本逻辑和终极问题的追问,那就是:到底如何战胜风险、如何在股市安身立命!作者开门见山谈分风险,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把股市风险分析得淋漓尽致,可谓字字滴血、刀刀见肉,特别是写到风险类型和风险背后的逻辑时,其笔法仿佛特警破案一样,层层剥皮、抽丝剥茧,把股市的风险一丝不挂的展示在读者面前。当真相大白,风险剖析完毕之后,作者提出了一个终极问题:如果解决风险?这正是本书后面的章节要回答的,接下来作者用将近300页40万字的篇幅来回答如果解决风险。
风险的解决之策的另一面就是是利润的攫取之策,该书从形而上、形而下两个角度去探索这个问题。形而上的角度是独特的股市思维和投资思想,形而下是对趋势、行情、热点、题材、涨停板特别是对龙头股的把握。该书最精彩的篇章是龙头股篇,作者把十年压箱底的绝活都抖了出来,阅读龙头股篇,会让你有一种快意恩仇、荡气回肠之感。龙头股战法属于股市里最天马行空、最恣意wanyan的战法,一旦掌握了这种战法并从内心深处做到知行合一,可以达到捻花成佛、一剑封喉的境界。为了探究龙头股战法,作者还从《易经》中寻求哲学灵感,并把八卦、风水中的理论引入龙头股战法中去,书中关于龙脉之论以及乾卦的运用会让你脑洞大开。
该书虽然没有上市,但书中的部分章节已经成为广为流传,成为“泛滥成灾”的网络文章。该书第九章的内容《我为什么把止损看得比天还重要》被新浪、搜狐、凤凰网、天涯以及各大股票论坛、各大证券公司的公众微信 号改头换面后广为盗版,剑未出鞘,剑气已经在万里之外,哥还未出江湖,江湖就已经到处有人打着哥的旗号招摇过市。
8、《金融怪杰》《民间股神》
“金融怪杰”全名是《金融怪杰:华尔街的顶尖交易员》,它还有一个姊妹篇叫《股市奇才》,它是美国环球基金高管、投资界实战高手杰克D斯瓦格的杰作。杰克D斯瓦格本身是一个实战派的投资高手,期货、外汇、股票面面皆通。杰克D斯瓦格是一位投资奇才,但他的投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他遇到瓶颈,怎么也突破不了。为了寻找突破,他遍访名师,后来就把访问名师过程中的提问与对方的回答整理成书,这就是我要推荐给大家的《金融怪杰》。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因为作者是带着问题去提问的,而回答者是当时投资界的风云人物,包括大名鼎鼎的罗杰斯、威廉欧奈尔、琼斯、马丁舒华兹。采访类的书籍最害怕陷入僵化的一问一答,就像记者的采访稿,但该书不是,因为作为作者的杰克D斯瓦格本身是投资界实战人物,他提的问题都是投资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而不是为采访而采访。阅读本书,你会发现作者的很多提问都非常见功底,没有投资经验的人根本提不出那么有水平的问题。这是一本非常难得的充满实战的问答录。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国内有一位与杰克D斯瓦格相似的作者,他也写了一套采访股市高手的丛书,他叫白青山,书叫《民间股神》。与杰克D斯瓦格相比,白青山的身份就差很多,后者根本不炒股,只是个记者,所以书中的问题的深度远不及前者;而且,《民间股神》书中采访的所谓的股神,很多名不副实,真正的A股股神,比如王亚伟 、徐翔、葛卫东,白青山囿于身份的原因,根本采访不到,所以《民间股神》档次低于《金融怪杰》。但,我依然给大家推荐这套丛书,因为这已经是国内采类投资书籍的最高水平,白青山虽然是记者出身,但他的敬业精神远非一般记者可比。笔者跟白青山有过几次接触,据我了解,他为了采访“股神”们,可以蹲点在被采访操盘室里几个星期,甚至同吃同住。而且,该书还是采访到一些高手的,实战性还很强。《民间股神》共1—7集,我建议大家每本都看,实在没有精力,至少要看2、3、5集。
9、《日本蜡烛图技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前者是史蒂夫尼森著,后者是约翰墨菲著。关于K线,我建议技术派的人士把它当做童子功来练,因为它确实是基本功。K线是日被的本间宗久发明的,最初是用来记录稻谷和大米的价格,后来发现在股票市场上非常实用,所以被挖掘出来。关于K线的书汗牛充栋,良莠不齐,如果有可能,我建议大家读台北出版的《酒店战法K线图:本间宗久翁秘录》,如果找不到该书,可用丁圣元翻译的《日被蜡烛图技术----古老东方投资术的现代指南》来代替。K线技术如果修炼大家,可以起到“开天眼”的境界,能够准确预测顶和底,本人在5000点上方逃顶靠的就是K线分析,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修行K线技术。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也是丁圣元翻译的,虽然书以期货冠名,但其实用性非常广泛,股票、外汇、商品无所不及,该书对形态、均线、波浪理论、道氏理论、缺口理论、资金管理甚至江恩理论都有涉及。我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也多次引用该书,并把该书作者约翰墨菲称之为技术分析的最大整理者。该书内容比较庞杂,细腻而有深度,想成为操盘手的人不可不读。
10、《解读江恩理论系列》、《缠中说禅》
江恩是一个不好评价的人物,一方面有记者报道他能够精准的预测期货价格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其靠投资积累的财富巨大;另一方又有人----甚至他的儿子亲口对外界说,江恩其实没有从投资上赚多少钱,他的财富主要靠稿费。因为年代久远,其原始数据已经丢失,而且笔者英文不是很好,考据江恩的真实性需要查阅大量英语原版资料,所以笔者也无法给出一个定论。但是,说江恩是技术分析理论上的集大成者应该没有人反对,我当年在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就提出过这个观点,那帮学究们没有提出个什么不同看法。江恩对技术分析的贡献非常大,他把星相学、几何学、中国的24节气理论都囊括到技术分析中来,更让人惊叹的是,江恩说他从《圣经》中找到股价波动的答案。在投资界,有人崇拜江恩崇拜得五体投地,把他当神,甚至不容许别人说句批评的话;有人则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斥之为骗子、欺世盗名。这当中到底谁对?笔者先不给答案,读了他的书后,各位看官自有答案。解读江恩的书,本人推荐《江恩华尔街45年》《解读江恩理论系列》。
国内也有一位像江恩一样神秘而又不好评价的人物:缠中说禅。他通过博客陆续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让投资界兴奋的是,这些文章提出了很多不同于传统股市的逻辑,大家称之为缠论。缠论非常不好理解,没有悟性的投资者是学不会的,其逻辑怪异、自成体系。关于缠中说禅和缠论,众说纷纭,有人称之为天人天书,有人不屑一顾。缠中说禅的身份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因为这仅仅是一个笔名,至于作者是什么身份、什么来头,没有人知道,仿佛天外来客。而且缠论仅仅是通过博客来发表,后来又突然消失了,这让缠中说禅更加神秘。本人曾潜心研究缠论,没有完全参透,但是其精髓还是有营养的,所以推荐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一书。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11、《十年一梦》、《从亏损到盈利》
这两本书的全名分别是《十年一梦:一个操盘手的自白》《从亏损到赢利-----股票、期货、外汇实战总结》,其作者均是实战派的高手,而且都是以期货投资为主。为什么推荐期货人士写的书呢?因为真正的高手是没有界限的,不懂十八般武器,难成大器。这两本书的作者青泽和马博均为实战派投资高手,他们的文笔也非常出彩,记得自己第一次读这两本书时,被里面的心理描写深深打动,特别是描绘投资过程中的心境时,把那种时尔张狂急躁、时尔痛苦挣扎、时尔赌性泛滥写得淋漓尽致,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令人拍案叫绝。更难能可贵的是,二位都把投资过程中的真实经历和案例写入书中,而且毫不掩饰自己曾经的失败和幼稚,书中展示给人的不是得道之后的快意恩仇,而是寻道过程中痛苦而又坎坷的心路历程。这样的书,我建议必读。
12、《海龟交易法则》、《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投资天赋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可以培养?柯蒂斯·费思用自己的试验来证明,其试验结果的精髓就在《海龟交易法则》一书中。我第一次读海龟交易法则是在去南沙 的旅游地铁上,还清晰的记得第一读该书的兴奋感,真是相见恨晚、如获至宝。书中有大量的关于行为金融学的描绘,正是该书第一次开启了我探寻行为金融学的欲望。《赌客信条》是一本只探索行为经济学的书,是我读研究生期间接触到的好书,这本书虽然不写股票,但每一个字对股市都有用。
13、《投资大围猎:你是猎手还是猎物》、《短线赌钱与长线赌命》
有人证实就有人证伪,证实容易,证伪很难,所以我见到证伪的书籍就特别爱不释手。这两本书恰恰是证伪的好文章,前者证伪以基本分析和大师级人物为主,后者以证伪技术分析和散户的金科玉律为主。读这两本书你会发现,我们很多习以为常的常识和惯用的投资策略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作者像啄木鸟一样帮我跳出哪些东西不靠谱,哪些东西在忽悠人,哪些东西干脆是骗人的伎俩。
14、《货币战争》
货币战争是一本奇书,相传当年各大金融 机构高管人手一册。很多主流经济学家对该书嗤之以鼻,说是阴谋论,主流经济学家没有一个不批判该书的。后来也有个别经济学家因为阅历的增加,才恍然醒悟,看清该书的价值。经济学家李稻葵曾经在一个电视节目中说,他在德国的经历让他觉得阴谋论并非无稽之谈。后来有人问宋鸿兵:别人批判你、污蔑你,你怎么不争辩?宋鸿兵说:批评我的问题没有一个值得我回应的。其潜台词就是很多批评只是扣帽子,批评者提出的批判对货币战争这本书的逻辑一点也没有构成威胁。香港的梁文道也加入批判大军,他说货币战争这本书和国外的某某电影 几乎是一样的,是抄袭电影。宋鸿兵听到之后回答很绝妙:找个懂英语的把那个电影台词翻译一遍不就知道是不是抄袭了?一时,梁文道无语。
这么多年,真正能够称得上另辟蹊径、独立思考的书,我认为只有货币战争这一本。该书的价值不是书中的情节和观点,而是作者研究经济和政治的视角和逻辑。我认为该书是从真正意义上贯彻了马克思的“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的这一思想。炒股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因为逻辑是相通的,不了解金融背后的大逻辑,就做不好股票的小逻辑。
15、《道德经》、《孙子兵法》
在我眼里,道德经是研究根本规律的,孙子兵法是其在军事上的运用,法家是其在政治领域的运用。读道德经,对超然物外洞悉万物规律都有帮助,对股市更有帮助。
道可道、非常道;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之至弱、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道德经中的很多很多思想,对研究股市非常具有触类旁通、启迪思考的作用。孙子兵法秉承老子的思想,易中天曾说过,道德经是哲学辩证法、孙子兵法是军事辩证法,孙子中的很多思想确实和老子是想通的。孙子中有很多精辟的理论: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致人而不致于人;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
我认为,这些理论可以直接用在股市上。国内研究孙子的高手是北大的李零教授,如果大家想深入了解孙子兵法,建议看他的版本《兵以诈立------我读孙子》。
16、《金刚经》、《周易》、《了凡四训》
炒股炒到最后比的是心境、是厚德载物。从哲学上,我一直固执的认为:
人生终极的物质水平的高低,已大抵由累世修行的福报大小所决定,拼命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命运,然而效果有限。如果要改变物质其果,必须修行、行善。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正是此意。
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修心、修性,不得不修佛,不得不通易经。炒股不是为了简单的赚钱,而是为了造福自己的身边人、造福这个社会。初级投资者是为了赚钱,为亲人贡献物质;高级投资者投资是为了造福社会,巴菲特索罗斯皆是大慈善家,取之于社会造福于社会。再高级的投资者,是把投资当成一种修行,如果你投资做好了,你的性格会给合中庸合道。就像下围棋,吴清源说,围棋会帮你完善你的内心。
17、《mao*选集》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抛开功过是非,mao*对军事和斗争哲学的研究已达化界,任正非、宗庆后、史玉柱、马云 等无不从mao*思想中吸取智慧。梁漱溟评价他:“以其道易天下者”;高华评价他,是“紧怀传教之志,兼有办事之才”的“君师合一”的人物。毛的思想对研究复杂的金融博弈非常有意义,建议大家阅读《mao*选集》。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读读高华关于他的书。
18、《阴阳一调百病消》《思考中医 》
这是中医书,推荐它,你懂的。本人研究中医好多年,伤寒论、黄帝内经、温病无不涉猎,朱丹溪、叶天士、张锡纯、刘渡舟、李可也了解一二,但我不准备给大家推荐这些书,因为中医书籍之难非一般人所能读懂。我从通俗的角度给大家推荐罗大伦和刘力红的书,前者秉承中医各家理论,不偏于火神,也不执迷于温病,走的是中和路线,对养身非常有帮助。后者用现代语言解读伤寒论,对了解中医思维非常有帮助。对于外行,读这两本足以。
好书不能穷尽,暂且重点给大家推荐以上书籍。我相信,如果你潜心阅读了以上书籍,哪怕之吸收其中10%的精华,你就足以成为高手。
另,本人再列个书单,不做详细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读。
《大投机家》系列
《金融交易学-----一个专业投资者的至深感悟》
《投资者的扑克:操盘18年手记》
《投资总监的告白:投资理念揭盲与重塑》
《选股攻略》
《股市艺术与财富----新投资理念的总结》
《股市幸存者如是说》
《道破天机》
《宁波高手》
《时间的玫瑰》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邱国鹭)、
《向中国股神学炒股-----段永平的80条炒股妙招》

访问老钱庄股市直播(),专业的股市分析师为你免费解答。

如何学习



在21世纪如何学习

柯俊
Commencement的意思是“启始”,就是学习的开始,也是事业的开始。学习的开始是终生学习的开始,“活到老,学到老”,你毕业后要更好地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才能学得更多,这些都是学习,所以叫作Commencement。

如何学习这个问题,同学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得到一些体验,那是不是各方面都学到了呢?不一定。各人家庭不同,社会经验也不同,在学习上的体验也会不同。30年前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有位教授,是澳大利亚的首席电子显微镜专家,他带着全家来中国休假,一行五人:爸,妈,14岁、12岁的两个姐姐,8岁的弟弟。他爸住在我们这儿,每天上班。由于我们那儿没有办公室,所以只好在电子显微室旁边腾出一间小屋子,里面放了一张办公桌,这位父亲每天就在那儿办公。我们的许多同学就带着问题去向他请教,他对任何问题都不拒绝。他觉得他到中国来休假,需要了解中国,希望与中国学生接触,建立中澳友谊。如果他不坐在那儿上班,他就对不起澳大利亚的纳税人。这是他的敬业精神的表现。孩子的两个姐姐和妈妈都在学中文,她们想要了解中国;弟弟年龄小,借了一副乒乓球拍学打球,结果弄丢了一块。怎么办呢?他们不是像我们所想的父母出钱买一块就完了,而是由姐姐主持家庭会议,父母在旁边充当顾问,来讨论这事应如何解决。讨论的结果自然是买一块来赔,但谁出钱呢?你自己弄丢的当然得你自己想法出钱去买。于是小孩就挖空心思想法挣钱买球拍,他首先想自己会做些什么——他们这些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外国父母从孩子们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们的谋生之道。若某一天父母不幸突然去世,我们的孩子就没法了,不过我们中国的亲戚家属观念浓厚,孩子们总会有人照顾,而外国的孩子们就会想办法去谋生。于是这个孩子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招待所大门口摆了个地摊,帮司机擦汽车,一次两毛钱,最后赚了20元钱。赔了球拍以后,还剩下12元钱,怎么处置呢?于是又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姐姐认为这钱应属公有,因为这钱是你擦车人家给的。孩子自己也说他其实并未擦够100辆车,别人见他可怜,每次都给了一元钱,所以这不属于合法劳动所得,应予充公。不久以后,他们要回去,才发现球拍在床底下。现在这球拍属于谁呢?又开了第三次家庭会议。大家认为这拍子应当充公,算作小孩捐献给大家的用品,因而把旧球拍又交还给了我们的招待所。这是很好的家庭教育,是公德教育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后来他们到牛津大学,当时正值英国的中学生作文竞赛,孩子的姐姐就以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获得了全英的特等作文奖。

我发现我们的教育与外国的有所不同,我们的教育常在无形中完成。我不知在座的同学有多少进过幼儿园,有多少人做过抢板凳的游戏10人抢9个位置。我常问,这是资本主义教育还是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常常说,如果未坐着凳子的同学腿不好,或老师的身体不好,你让座,那是雷锋精神;如果你坐在那儿不动,那肯定是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精神。但这种抢板凳的游戏又培养了孩子们的一种什么精神呢?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澳大利亚的那一家对孩子是很好的教育,自己挣钱,严守纪律,而且又培养了孩子的组织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我们现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缺乏组织能力,今后到社会上也会缺乏这一点。梁漱溟先生曾说,东方民族是礼仪之邦,但在成人中却有些不足,这不足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公共观念比较缺乏,如乱扔果皮纸屑等,就是说社会公德比较差;第二是守法精神不够;第三就是缺乏组织能力。这些情况在大学里面也存在,所以有知识的人素质并不一定高,没有能力而只有知识也很难发挥社会作用。如果素质不高,就算有知识、有能力,也可能偶尔会搞出点成果,但危险性就更大了,因为偷东西的水平也比别人高了。

面对21世纪,我们的学习任务更重。因为21世纪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虽有一段间歇的和平,但总的说来,局部战争始终未停,竞争也仍然激烈。柯达公司与我国几乎所有的彩色胶片公司合作,唯独只有保定的乐凯公司没有。柯达公司准备投10亿美元到我国建厂,决心消灭掉所有的国产彩色胶卷,然后就可以摆架子了。这不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政治、军事的竞争。所以我们不能只是靠引进然后照做,而必须自己研制。

北京化工学院、清华大学都对毕业生进行过调查,发现5年之内换工作的、改行的至少有50%。所以在学校里学得过窄,肯定没有好处。从国内来看,由于经济体制的转轨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每个工厂、科研单位就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人才也须适应市场的需要。社会需要的是那种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扎实的基础及各方面的能力较强的人才。所以经济体制转轨后,社会对研究生、大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现在不太注重专业对口,每一个人在一生中会不断改变自己的工作,美国人平均是5次,就是说一个人对社会要有高度的适应性。我曾经问冶金部部长,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他说,专业课要现代化,要对专业的现代发展有深入的了解,但不必讲得太细。最主要的还是要打好基础。基础要雄厚,知识面要宽,能力要强,素质要高。专业课学多了用处不大,将来不知道你会干什么。我说,可不是你今天当了部长,早知道你会当部长,我当时就应该办一个部长专业。可我们办不了,没有教师。我自己没当过部长,教师当中也没有谁当过部长。而且,即使我办了个部长专业,你今天也肯定当不了部长。就是让部长来教部长专业,我看,那个学部长专业的,如果没有创新精神的话,他肯定当不了部长。所以,不能只是一味地讲专业对口。教育部现在提出来,培养的学生要有高度的适应性。这样,就要搞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对课程只能减,不能加,要把没用的重复的东西,都给删去。对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学生一是认为学习最重要的东西是基础理论,二是认为专业知识的用处甚微,另外换工作的也较频繁。这就要求毕业生在社会上既要发挥螺丝钉的作用,但这个螺丝钉最好是万能螺丝钉,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1世纪的竞争是创造性的竞争,这就要求要有扎实的基础,以不变应万变。我对新来的研究生说:一个工厂要出合格的产品,首先其原料必须合格,这是毋容置疑的。你想做合格的研究生,你进来时这块料就必须是合格的。那么你们是不是合格呢?当然你们是经过严格的考试考进来的,当然合格。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现在要进行本科教学改革,这就说明本科教育是不合格的,而你恰恰是在不合格的本科教育下完成大学学业的,所以,你这块材料还有些不足。因此我们的任务很艰巨,要你把这块不合格的料改造成21世纪的合格产品。这不仅指知识、业务,而且还指素质和能力。所以,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其次,要有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否则,你就不可能有创新。第三是合作和团队精神,组织能力,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第四是卓越的口才和书面表达能力,比如英语,不能每天就只背、记,更重要的要写、要用。我们现在的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练,不实验。有一次我们请了美国的一位姓卢的教授来参观我们的物理实验室,他看完后觉得很不错,然后就问我们有多少次实验。一位教师回答说有18次实验。这够多了。不过我们的时间太少,只做了8个。卢教授说:“我们有24个实验,只做两个。”回来后我问教师们有何感受,他们说:“其实外国的水平和我们也差不多,他们只做两个实验,而我们做了8个。”我认为我们的水平同别人的水平相差24倍。我们现在的情况是,老师先讲了实验,并由老师安排,让你去做实验,去验证,这就使学生根本不是在自己学习。所以我跟一位工程院院士、博导说,带研究生应像牧羊人一样。牧羊人需要找出一块水草很肥的地方,并要有一只带头羊,然后才能放牧,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让羊被狼吃掉,或掉下悬崖被摔死。现在教授都是自己割下草来喂羊,而不是在牧羊,羊不会自己找草吃。所以这说明要学会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很重要一条,首先要察看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正。我们培养的学生到底有哪些长处和不足?长处就不多说了,这里主要讲一下弱点与不足。

第一是专业过细过窄。现在教改的方向就是要拓宽专业口径。因为知识面一窄,就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工科的。科学研究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一个问题,然后找出规律,是认识自然的。工程师是另外一个类型的,工程师是在模糊条件下工作的。所谓模糊条件,比如说,你要修长江大桥,你要了解水位,还要了解风力,水位是变化的,风力可能是大风,也可能是龙卷风。这些都是测不准的。你要考虑这些不确定的、模糊因素的综合影响,然后你再做出不够确切的估计,做出模糊的决策,做出设计,且这个设计不能出差错,要确保安全。你看,这够困难吧?现在,由于受这些不确定的因素的影响,工程的安全系数是越来越小。从这个意义上讲,工程师比科学家要难得多。所以,工程师必须有宽广的知识,知识面不能太窄。

第二是学习不巩固。现在许多老师上课都用自己写的教材,他讲的内容比教材的要少,同学们在课本上重要地方划上红线,以便在考前重点记忆。我们那儿每门课考试之前都停课三天,我想大概就是想让学生在这三天之内背教材。要是学生把基本原理都搞懂了,那还要那三天做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像中学考大学那样,连续考三天呢所以未经过深入思考的知识,学后必然忘。我曾问毕业班的学生:“你们学过哪些课程?对这些课程有什么样的评论?”他们笑着不回答。我说:“我给你们总结一下看对与否。你们上的这些课程都似曾相识。”他们笑了,直点头。造成这种状况,有很多原因,现在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课堂上必须都讲懂。只有中国,是必须当堂讲懂,所以必然下课就忘。有位博士生出国,今天下飞机,明天就考试,门门考试都得了优,把美国人吓一跳,没见过这么好的学生。但最后给他一个课题他就不知如何办了,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干过。英国剑桥大学有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一共培养了七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几十个皇家学会会员。在他手下读博士学位,能见他五次就不错了。第一面,他先看你是不是块好原料。行了,他告知你,搞核物理有那些问题,你自己去找书看。然后,你提出个计划,跟他商量。他认可了,你回去做实验。等你实验做过了,数据、题目都出来了,你找他谈。他认可了,然后就找人来,给你找碴,挑毛病。最后,你再与他讨论,他认可了,你就可以答辩了。他就是这样带博士生的。我们的老师管得非常紧,反而培养不出好学生。这样做,许多东西就没有搞透,也不深入。过去说,学而习之,现在是学而不习。所以中国的教育是想在课堂上把什么都教懂,结果课后必然什么也不懂。

第三点是能力差,缺乏实际的训练,动手能力差,观察能力差,自学能力差。苹果机发明人找了一个叫sully的人,是哈佛大学管理系毕业的。他以前是搞饮料销售的,干得不错。他到苹果机公司后,很快就把该公司经营搞起来了。他后来写了一本传记叫《从糖水到苹果》,其中有一段谈到,他最受益的是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在剑桥和牛津大学,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促进一个人的发展,发展其智力,好奇心,而不是像美国大学那样,无究无尽地讲课。我看这本传记时就想,如果美国的教师都是无穷无尽地讲课。那我们这儿实在是无法描述了。再一个问题就是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差。我们现在的大课题都是单干户,所以大学里要发展合作精神。剑桥大学每个系甚至学校都有公共地方让大家互相交流讨论。中国向来是以单干为主,如打麻将、踢毽子等,而外国人打篮球、桥牌、足球,都是集体性的,很有团队精神。所以现在许多比较优秀的有成绩的毕业生在大学里基本上都做过学生干部,因为那培养了他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组织能力。要提倡学生一入大学就搞科研,甚至在小学就搞科研。我曾碰到一位华裔夫妇,他们的小孩才小学四年级,抱着一大堆书,问她干嘛,她说她确定了一个科研题目,父母不能帮忙。她研究什么问题呢?她研究盐鸭蛋的腌制问题。鸭蛋是越腌越咸,重量也随之增大,但鸭蛋还往水面上漂,她就研究腌蛋的时间和盐的重量关系。于是她就每天都称盐和蛋的重量,测出鸭蛋上浮的高度,最后做了一个很漂亮的数据图。她把数据图拿到班上去作报告,然后大家讨论。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盐进入了鸭蛋,蛋的重量大了,反而往上漂?后来就有人发现,是空气进去了。可空气又是从哪里进去的?鸭蛋又没有窟窿,这就启发了她的思考。外国大学里搞课题,不只让同班同学搞,而是要找不同专业的学生来一起搞,他们从小就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第四点是理工学生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素质薄弱,对国情、历史了解甚少,经济、法律知识缺乏。学工的学生毕业后要在社会中同人交往,不懂经济、法律是不行的。

第五是心理素质较差,经不起考验、打击、挫折,自信心差。

第六是创新能力差。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传授知识,只能背老师讲过的、书本上有的知识,不能越雷池一步。老师考试也是考自己讲过的知识,而讲过的知识都是书本上有的。书本写得好,可以培养你的思维和创造能力;若写得不好,就只能教有限的知识。所以学生还得自己去学。循规蹈矩就只能是模仿而就不会有超越,学校的教育既可以激发创造力,又可以扼杀创造力。所以专业知识过窄,不可能有创造性;书本学得多不一定就有创造性。那么,是不是中国人就没有创造能力呢?不是。我们古代不是有很多重大发明吗?至少有十个问鼎世界的重大发明。第一是水稻的栽培,第二是蚕丝的发明,第三是瓷器,第四是生铁的发明,第五是中药的发明,第六是套马骑马的技术,再加上四大发明,就是十大发明了。不过创造能力要靠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工作,不然就会失去创造,所以细心观察很重要。我们现在老说投入不够,设备差。好像科研就只是要设备,要钱。我们可以举许多博士论文没花什么钱就做得非常精巧的。如何设计好实验,关键是要有思想。再一点就要当机立断,拿得起,放得下。另外,工科学生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工程意识,脑子里没有生产之弦、经济之弦、市场之弦,所以搞出来的东西没有用。

未来21世纪不是谁都能在其中得到发展的,而只能是那些肯为其付出代价的、勤奋努力的学生。

(摘自《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论乡村教育的发展的论文

论乡村教育的发展的论文

[摘 要] 乡村教育经百年发展,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与意义。近代,梁漱溟先生在山东邹平县创办的乡农学校旨在实现政教合一,启发农民自觉,从而实现村民自治;新时期,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带领河南辉县的年轻教师创办社区大学,发展成人教育,意在唤醒逐渐被城市文明弱化和边缘化的乡土记忆,传续乡土文化的根脉。通过比较两种乡村教育形式在建设背景、内容设置、产生影响上的不同,探究现如今乡村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思考世代乡村教育实践者的责任担当与价值实现。

[关键词] 乡村教育;乡农学校;社区大学

梁漱溟先生曾说,乡村问题的解决,第一固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第二亦必须靠有知识、有眼光、有新的方法、新的技术的人与他合起来,方能解决问题,而两者的结合势必要依附于乡村教育的建立。

一、乡村教育创办的背景

1.乡农学校的创办

梁漱溟认为近代中国问题的实质是文化失调, 西方的入侵使中国人深刻意识到了自身的两大缺点: 缺乏团体组织意识和不重视科学技术。而救国之道则是“重构文化”, 即调和中西方文化, 汲取西方文化中的重团体组织和科学技术的长处,保留中国的固有精神。由于当时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聚集在农村,因此改良旧中国的重担自然落在了农村。乡农学校既是行政机关,又是教育机关。强调其行政机关,则注重实行乡村教育与地方自治相结合,将中国的地方自治放到教育中来,即作为学生的村民要以团体为重,关心村庄公共事务,积极发表意见。作为教育机关,则体现在教员讲授乡村建设的`课程,主要有阐发“中国民族精神”的“精神陶炼”和因地因时制宜的“实用技术”。

2.社区大学的创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城市文化的诸多要素正以突飞猛进之势冲击着乡村,从而改写了“乡土中国”的发展轨迹。在这场以“离土”为主旋律的文化大迁徙中,乡村的社会生态日趋瓦解,村教育更因落入“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而面临深度危机。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规模撤点并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导致大量村庄学校急剧消失。为了追逐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父母陪孩子进城读书已成为乡村普遍的事实。这种教育改革政策在强调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割断了孩子与乡土的联系。

3.两者在乡村教育目的方面的比较

梁漱溟先生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自治制度,即同时把乡农学校作为乡村的自治组织。以乡村教育机构及其所进行的民众教育作为整个乡村建设的基础,乡农学校既是民众教育机构又是乡村行政机构,意在通过教育唤起民众,进而开展乡村建设。孙庆忠教授提出教育即唤醒的理念,通过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恢复农村家庭教育的功能,进而更好的延续乡土文化。不同的时代背景使乡村教育承担着不同的使命,无论是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还是唤醒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观念,皆反映出乡村教育对乡村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乡农学校、社区大学的内容设置

乡农学校的性质为团体组织,有明确的范围划分,而社区大学则以乡村学校为中心,向周围村落延展进行乡村教育运动,无地域范围的划分。源于乡农学校行政机的属性,四大结构各有明确的职责、权利与义务,均对总体发生作用,由此构成组织,维持了学校的稳定运转。设有类似于现行的地方立法、司法机关,结构严明。社区大学的机构设置更趋于扁平化,没有严格的层级限制,适合向外延拓。

乡农学校的课程开设注重精神陶冶,包括启发农民自觉,培养村民的公共意识与参与意识,同时强调对校长、校董会的绝对服从。社区大学的课程注重对乡土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村民对自身乡土文化的认同,进而言传身教促进家庭教育功能的恢复。

三、从功能主义视角比较两者运行的现实影响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方案是以乡村为基本单位,中心环节是通过乡农学校,引导农民关心社区问题、参与政治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成就一个权力来自人民的自治式的民主政治。他相信具有高度传统修养又掌握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应当并且能够指导混乱中的中国走上正确的道路。寄希望于知识分子来复兴农村的功能主义理论在面对遭受外来侵略的巨大社会变迁中显得微不足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社区大学的运行理念则体现了帕森斯对行动类型划分的三个层次。通过成人教育,首先唤醒对乡土文化的认知,让学员重新审视乡土事物的价值,进而从内心接受并且潜移默化的落实到行动中,以达到重视教育、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乡土教育目的。即从认知乡土文化的价值到用鉴赏的眼光审其意义,再到言传身教高度评价乡村教育。

四、如今乡村学校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乡村教育目前的发展出路要从农村教育本身的功能定位出发,改变农村教育城市文化导向的基本设定,丰富农村教育的乡土文化内涵,以寻求农村教育与乡村社会适切、与乡土文化协调的道路。笔者总结为以下几点:组建具有乡土情结的教师队伍、利用社区资源营造乡土文化教育氛围、实现乡土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

五、世代乡村教育实践者的责任担当

梁漱溟将自己的乡农学校建设总结为:“尽管并非全无是处,我诚然错了”,半个世纪后,中国农村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文化问题,这些问题促使人们重读梁老的乡村教育理论。“只有经过田野的洗礼,学生才能对社会学有自己的理解,才能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是孙庆忠教授对专业学生进行“成人训练”的教育理念。孙庆忠带领学生深入田野,助力提升村民改变处境、创造生活的能力,这种身体力行的乡村实践,小而言之是以文化干预的方式所做的村落减贫和脱贫实验,大而言之是在寻找乡村复育之道。

笔者看来,梁漱溟与孙庆忠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选择乡村教育的目的、路径不同,却都执着于同一件事:做一名理想主义者,简单而纯粹,拥有关注乡村、服务乡村的情怀和生命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困境中依然热爱生活并且对美和智慧抱以积极想象。

参考文献:

[1]《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乡村组织之乡农学校一章.

[2]《梁漱溟自传》梁漱溟——我为何有乡村建设的主张一章.

[3]《乡村教育视域下乡土文化的割裂与传承》李长娟.

[4]《论梁漱溟创办的乡农学校》端木凡义.

[5]《农村教育与乡土文化的传承》路仕平.

[6]《文化失忆与农村教育的使命》孙庆忠.

[7]《本科生研究性教学的教育关怀》孙庆忠.

高二造假的作文议论文

【题目再现】

阅读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近日,许多人批评一些教材造假,特别是名人故事编造痕迹明显。有考证者认为,爱迪生用镜子反光原理照明帮助医生为妈妈做阑尾炎手术的故事不符合当时的科技事实,还有陈毅探母、苹果砸中牛顿脑袋等故事都是缺少依据的。一些编造的名人名言被广泛引用,甚至被放到高考题中。

对造假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榜样应该是客观真实的;但也有人认为,故事和名言不代表事实,没必要在细节上过于追求真实。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

一、围绕着材料展开,明确态度,对于“教材造假”到底怎么看,要观点鲜明。在此基础上,再适当拓展。切不可直接谈“诚信”“细节”的重要性。

二、无论哪一种观点,都要说出必要的依据:

1.“不朽的是精神”“不必拘泥故事的真实”“造假未必就是错”;

分论点可有:

①历史从来就没有最客观、最真实。只是相对而言,这是历史、故事的本质。

②一些名人受人敬仰,其励志故事更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只要能弘扬美德,能给人以力量,能抚慰心灵,即使是假的,也有正面意义。

③让儿童觉得未来美好可期,有足够的理由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憧憬未来,修身养性。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阅读中形成良好的素养,形成基本的判断。我们要在指引下懂得生活学习的方向,而非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

⑥每一个民族、国家、个人的每一段历史,都是埋在心中的一粒种子。只要向上向善向美,那就让他长成参天大树吧!

2.“还我一片真实的蓝天”“独爱真实”

论点:榜样应该是客观真实的,失去了真实,就会妨碍我们认识真实的世界 。

真实不应该被掩埋,人们应该看穿虚假的外衣。

分论点:

①真实是我们客观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培养理性的必要条件。

②虚假影响我们队问题的正确判断,是一种精神上的欺骗与奴役。

③构建理性、真实、客观的社会环境,才能使我们免受虚假的侵扰。

④教材担负着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担,自身都虚假,何以教人?一个民族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是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⑤教材造假,是为愚民;学术造假,是为欺世。

⑥叫人单纯,叫人善良,步入社会,叫人失望,叫人牢骚不平。钱钟书劝人不要让孩子读《伊索寓言》,就是不让孩子学的太过幼稚,不能适应社会。这些虚假的东西,到底要引人走向何方呢?

三、语言要干净,有文采;看问题抓住关键,引材料要准确新颖。

四、字数一定要超过800字标志,卷面必须干净漂亮。

【优秀习作】

揭开造假的面纱

不惟科技事实,歪用原理给爱迪生作假;毫无依据,探母心切为陈毅造假;滥引乱用,高考试题误导莘莘学子,给中华之未来造假……面对学术上的造假与苟且,吾民不可欺,亮出批评这把利剑,揭开虚假的面纱。(材料整合加工,引出主题,并鲜明有力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于开头便可窥探该同学语言之成熟、犀利。)

一个文化上虚假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因为它没有了希望。名人故事,教学材料之造假使下一代处在假象中,还原事实真相,将这“苟且的放过”扼杀于摇篮中。(站在民族的高度上,揭示学术造假之危害。)

“文字不可轻作,轻作则流为‘猾’,流为苟且;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文坛领袖胡适之如是说,胡适之以严谨治学著称,做人在疑处无疑,做学问在无疑处有疑。因为学术是庄重的,学术上造假则一国历史造假,一国世代造假,胡适之秉承严谨治学的作风孕育了清华北大一代又一代国家栋梁,正是胡适在学术上如此认真的态度,才使之享誉文坛,如此计较,是为真爱。

温源宁曾说:“梁漱溟多滑,胡适之多肉,梁漱溟应位儒林,胡适之则入文苑。”能与胡适之比肩,就是因为梁漱溟真实可信的态度,有人说,没有梁漱溟,清华就不是清华。一向以厚德载物著称的清华,总是给人以厚重精华之感,殊不知清华厚重踏实的本分源于梁漱溟做事的认真,上课永远是那样稳重,说话总是那么有分寸,不肯说错一句话,生活中总是千篇一律循规蹈矩,但只要是学术问题,梁漱溟定要追究到底。(紧扣学术造假举例论证,从正面阐释学术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来不得半点造假。)

所以说,清华的真,源于胡、梁的真;而反观当下,颂扬民警之英勇,“撼”卫祖国河山;传承高洁之精神,却濯清“廉”而妖。试问,这种倡导如何能够使一民族以其文化之敦厚而经久不衰?如何能够形成严谨敦实的.治学之风?面对一些人“没必要在细节上过于追求真实的舆论”,“文化上绝不苟且”即是有力回击!(反面事例简洁精炼,反问句式增强气势。)

“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一代怪杰辜鸿铭是时代的反抗者,更是良心的反抗者,面对造假,面对苟且,他要批评,他要骂,要痛骂,他骂的也痛快!他毕生忠实于传统文化,精真于传统文化,他硬是咬文嚼字,宁可做真小人,也绝不做伪君子。(辜鸿铭一例没能抓住其“批判”,“痛骂”“造假”、“苟且”之处,因此议论空泛。)

教材造假岂可恕?名言编造岂可恕?高考出题错用岂可恕?孔子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文化的纯美可以删除每个人脸上的浮躁和冷漠;文化不“纯”,社会便浮躁,民族便将倾,揭开造假的面纱,用纯美普渡众生。(结尾点睛之笔,揭示出了学术求真、求纯的意义。)

不朽的是精神

(对谢冕“富有的是精神”一句改造,充分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近日,针对教材引用的某些名人故事或言论是否客观真实,人们产生了争论。有人认为此事无可厚非,有人认为榜样理应真实。而在我看来,榜样本身是真实的,这毋庸置疑;而榜样之所以为榜样,根本在于他们不朽的精神。只要精义能够传达,细节上的修饰又有何妨?(在绝大多数同学对造假持批判态度时,该同学却将立意定义为“不拘细节,汲取精神”,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爱迪生用镜子反光原理照明帮助医生为妈妈做阑尾炎手术的故事,被人指出不符合当时的科技实情,但爱迪生长大后成为“发明大王”却是不争的事实;剑桥园里根本不曾有过哪颗苹果砸中了牛顿智慧的大脑,但这也不根本妨碍他成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大科学家。即便这些流传的故事、名言有所失真,但这些伟人们依旧有资格成为我们的榜样。无论有没有这些细节上的纰缪,故事对后人的影响却是始终存在的。这种影响,或像一盏明灯,点亮后人前行的道路;或像一口大钟,音韵优美经久不歇启人心智。所以,榜样所留给后人的最有价值的事物恰在于那不朽的精神。(分析材料,为自己的论点张本。)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古训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圣人。单着并不妨碍榜样的存在,也不能剥夺这些轶事存在的权力。某些善意的修饰恰恰造就了美丽的谎言。谁能说丢失的假项链不是对马蒂尔德一次精神的洗礼?说能说一千根琴弦的谎言换来的不是小瞎子的重生?或许瓦特从没有从顶起的壶盖中得到灵感,但却吸引无数后辈从平凡的小事中创造伟大的不平凡;也许爱因斯坦也不曾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将最多再存活4年”的言论,但这句流传的名言却激起无数环保人士对小小昆虫的关注。(当许多同学喊着缺乏素材时,这位同学给大家一个很好的提示:到我们的教材中挖掘素材,为我所用。)

钱钟书曾说小孩子不宜读《伊索寓言》,因为那样会把小孩子教的太单纯。那么,榜样的过分美好会使后人在追索中迷失吗?非也。寄托在这些榜样身上的是人们对美好人生的希冀,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人们对自身发展的信心。这些流传不止的奇闻轶事点缀在历史长河的画卷里,使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向往着美好的未来,并创造着美好的未来。(认识的高度决定了立意的深度。)

这样的故事,不朽的是精神,为什么不让它流传呢?(再次点题,反问句引人深思。)

浮沫涤尽现真实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哪里有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罢了。”此言已成为教人勤奋努力的不二之选,但极少有人关注,此句还有另一半:“但喝咖啡的时间也是很必要的。”鲁迅话中想要表达的,绝非仅仅“勤奋”这一项,但被很多人断章取义,妄加引用,这种现象引人深思。

如今是一个“榜样”遍布的时代,工作上有绩效榜样,道德上有精神榜样,但在“全民榜样”的浪潮中,编造和虚构的屡见不鲜却在昭示着“真实”的缺失。榜样应是人们动力的源泉,“榜样”若存虚假、编造,建立在其上的力量便如浮沫,未有切实根基,一吹即散。(由大家熟知的鲁迅名言引入,可读性强,此时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又有说服力。)

韩寒曾在接受来访时笑言:“现在微信、朋友圈里很多心灵鸡汤会注出处是韩寒,但一看就知不会是我说出的话,这时候若看见自己的朋友忘情地点赞,心情真是百感交集。”这样编造痕迹明显的名言,却因为要博得关注度与点击率被胡乱编出。若不加以辨认和区分,那么现代人正如生活在巨大的虚假骗局中,要辨真假、步履维艰。(论证层次一:被动接受信息的民众难辨信息真假。)

教材、名人故事是儿童认知世界,塑造个人价值观的第一步,编者应恪守“真实”的宗旨,使他们对世界有一个建立在客观与真实之上的认识。因此不论是名人故事亦或名人名言,都应再三验实才可投印。作为知识的传播工具,教材书本向人们展示的,应是更为真实客观的内容。(论证层次二:教材、名人故事等信息事关儿童价值观形成,需恪守“真实“原则。)

作为传播消息,塑造榜样的大众媒体更应持真实精神,否则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乞孩”江立维,被媒体誉为最独立坚韧的代表。但事后却被人证实,他的情况并不是节目中那样糟,这是节目为播出效果而故意为之。此消息一出,曾为其捐款的人们纷纷大呼上当,其实人们真正在意的,并不是捐出的款,而是付出信任却落空的失望,是对榜样原是一场欺骗的愤懑。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中国媒体或是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度,都是极大的震撼。(论证层次三:作为传播消息,塑造榜样的大众媒体更应持真实精神。论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韩寒、微信圈、江立维等无不显示该同学关注当下的视角,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古人有言:“繁华落尽见真淳。”而我却说:“浮沫涤尽现真实。”虚构与编造再合理,也代替不了真实。

我们不惧怕赤裸,只惧怕虚无。(“赤裸”、“虚无”下得好,于轻描淡写中,发人深思。)

上一篇:英语仿写毕业论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没有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