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毕业论文
新闻人物毕业论文
现在“创新”作为一个提倡的概念,变得流行了,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看,它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是具有推进意义的,因为我国处于进入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许多思想观念需要创新。如果说新闻学和传播学也要创新,那主要应表现在总体观念的更新和研究的深化上,要防止将“创新”解释为添加几个新名词、添加几个“新闻××学或××新闻学”、“传播××学或××传播学”,这种庸俗化的现象现在有所抬头,我们不能为此捧常
现在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原有范畴的研究发展很缓慢,而许多边缘领域却在不断地扩张,如果能够研究出扎实的成果也好,但真正有创新的不多。凡是打着“最新”、“高级”、“核心”名义的论著,几乎都是不新也不高级的东西,无法读下去。这种风气研究生中也有所表现,本来有一点思想火花,但一炒作就成了完全的泡沫。最近几年关于网络的研究,一轰而起,虽然有所成绩,但泡沫也太多了,惊人的预见、过分完美的想象、IT产业的广告宣传替代了严肃的研究,普及知识被抬高到学术研究的份上。鉴于这种情形,我认为深化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就是我们学科的创新。创新就在于深化研究,而不在于统计又增添了几个“学”和几个新名词。
就新闻学而言,原来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例如新闻、新闻价值、客观性、新闻真实、新闻媒介的职能、新闻法、新闻职业道德等等,虽然还有些论文谈到,但这方面的文章逐年减少,好象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即使是世纪之交出版的新的新闻理论的教材,虽然努力想加些新东西,但新的毕竟不多。原因在于我们对传统新闻理论的系统研究跟不上。有些新的研究领域确实取得了成绩,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这方面的“研究”,能否成立都成问题,但是“新就是好”的观念(这个话并没有说出来)走红,管它呢!结果,出来的东西不过就是把新闻学常识重新组装一遍。
深化新闻学,除了要研究新问题和新现象外,对基本范畴的研究应该重新赋予较重要的地位,近年虽然这方面的文章减少了,但是从已发表的看,多数是有深度的,由于文章较为分散,发表的时间也不集中,尚没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如果一个一个地做全面的考察,能够提出许多深入的思考。例如新闻真实,业界把它概括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样一句比喻,现在它几乎成了套话。如果学界也停留在用比喻做学问的水平上,那是不能原谅的。如果学界将新闻真实停留在“报道人物、事件、思想观点,不仅言语和细节上要准确可靠,而且发生事实的原因和对事实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等等这样的要求上,这不是研究。新闻真实与时效相关,与记者的认识能力和个人观点相关,与媒体制度和新闻运作模式相关,与即时的政治氛围和文化氛围、民族传统、宗教信仰、意识形态都有一定的联系,与新闻源和受众接受时的误读也有关,对真假的判断与价值判断、利益关系也紧密相关,这些绝不是使用一二个比喻,例如正面的“生命”比喻或负面的“妖魔化”比喻就能说清楚的。如果每个新闻学的基本范畴都能有几本确实深入研究的专著,那么我们的新闻理论教材在“新闻真实”的章节上,才能真地说出几条让人看了感到若有所悟的认识。
我们现在是把新闻理论的地犁了多遍,但缺少的是在地里的一个点上挖下去,掘一口井,涌出水来,然后再向四面扩散。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这是学科进步的一个标志。
把我们司空见惯的新闻现象看透,这才是创新。例如新闻为什么同质化、礼仪化,研究一下不断变化的新闻内容和基本不变的报道模式,仔细想想,原来它给予人们的主要不是新鲜的东西,其实质是不断加固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既定看法。这是现代新闻生产组织的标准化造成的。而这种标准化在不同的国家和意识形态下,表现方式又是千差万别的。这方面,只有个别文章谈到,深化研究也没提上日程。
《文汇报》去年7月18日发表一篇文章《“势利眼新闻”》(张金铃),从尊重人权的角度,批评媒体只用几十个字报道一堵墙倒下砸死三个民工,而却用半个版报道一个海归博士在深圳遭毒打。8月24日该报另一篇文章《新闻眼并非势利眼》(周靖竹),则用新闻价值的基本理念为媒体的正常报道作了辩护。其实,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深化新闻价值研究的一个起点。
关于传播学研究的深化,除了及时引进最新的研究成果外,重点也在于研究已有的传播学基本范畴。有两方面我觉得应该深化:
第一,深化研究人家能够得出这论那论、这模式或那模式的方法和视角。我们太不看重研究过程,这方面的译著也很少,倒是教材性的书出了一大堆。这种书当然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带来一种意料外的不好的后果,这就是人们接触到的全是结论,如何得出的结论不清楚,当然也就会看轻研究过程了,大学生知道结论就够了,但仅仅知道结论不利于研究生养成理论思维的习惯。现在正在组织翻译一批传播学经典著作,我想,这对于改变人们重结论轻过程,可能会产生作用。
第二,侧重研究已经被西方传播学界的多数承认的各种假设,何种程度上能运用到我国的环境中。真理多迈出一步就是谬误,何况各种传播学的“模式”和“论”均是理论假设,谈不上真理不真理的。我们现在的文章,相当多的结构是:传播学的某“论”说了什么,然后就作为依据论述中国大众传播方面有一个怎样的问题和应该怎样,较少考虑这这些理论假设提出的环境、时代背景与中国的差异。
例如我们常用的“议程设置论”,其环境背景是各种新闻媒体可以自由报道任何话题,自行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选择所报道的事实,因而媒体的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结果,公众也有较多的横向信息的比较。如果媒体的议程设置很大程度上是非自然的,公众只能看到某一类信息源而另一类信息源被封锁,那么根据人家在那种环境下得出的某些论点,分析这种情况下的媒体议程设置,就要对结论作出许多条件的限制。如果一种客观的观察媒体活动特点的假设,被用于主观的宣传目的,颇有些悲剧的意味。
再如“沉默的螺旋理论”,它确实说明了某种大众传播中的舆论现象,依据这一理论进行研究,用于什么目的,存在着自由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宣传观的差别。提出这一理论的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参加过纳粹党的活动,她的理论带有对纳粹经验总结的成份。作者的这一背景被揭露后,曾引起传播学界的很大震动。应当承认,她对传播学-舆论学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也要指出她的理论中含有驱逐少数人意见的成份。对于有过纳粹宣传经验的德国和有过“文革”宣传经验的中国,需要特别提醒人们警惕,防止将这一理论运用于对人民进行戈培尔式的宣传。引导舆论存在着引导伦理问题,愚弄舆论最终是要受到惩罚的。
就眼前要做的事情而言,我感到较新的传播学研究成果需要尽快普及,在普及的基础上考虑如何在我国的环境中借鉴,例如“第三人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融合论”等等。
就具体的研究课题而言,诸如“健康传播”,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我只看到一篇文章,希望能够成为新形势下传播学的一个多少被人关注的课题。健康传播、大众传播与儿童、大众传播与性别等等研究课题,具有全球的共通性,现在后两个课题在我国有已有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并没有得到传播学界的普遍关注。中国人口世界第一,中国的传播学研究要走向世界,这些课题的研究对人类的贡献可能很大,得到世界关注的可能性也很大。而基础理论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尚无法与别人在世界上竞争。鉴于这种情况,传播学研究我想得分为两个活动空间,一个是加强国内的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这是提高我们总体研究水平的基础;一个是加强能够与世界对话的具体课题的研究,诸如刚才提到的几个全球共同关心的课题。
传播学研究在中国能否研究出几个“论”或“模式”,这是人们很早就企盼的。但是学术研究不是生产工业产品,研究需要一定的相对纯粹的实验环境,而我们缺乏这种环境,因而可能总结出一些尽可能尊重新闻工作特点的传播经验,可以通过具体的量化调查得出某些我国体制下的媒体发展趋势和受众特点,但研究出多少带有普遍性的传播现象的理论假设是较为困难的。
现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批判学派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这是可喜的事情。我只是提醒一下,欧美批判学派深刻思考的对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得过于成熟而面临的问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的思考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但不宜直接用来批判这批判那。我国大众媒介的发展,总体上不是市场经济成份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立足于大众传播业的市场化建设(包括法治和职业道德建设),辅以批判,侧重点不要发生偏差。但是,批判学派的哲学的、政治经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研究方法,现在对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来说是缺乏的,我们现在简单的逻辑推理式的文章较多,给人以深刻思想的东西较少。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文以载道、经世致用的思维现在很有市场,我们确实需要一些这方面的分析性文章,但不能都是这些东西。特别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需要多一些批判学派的思维方法加以平衡。
看一下 可以不?
急求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题目要新颖,我原来的题目被老师就枪毙了)。)
新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
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论报纸的组合报道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
17、报纸品牌个性塑造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
3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3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3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40、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迁探析
41、对报纸深度报道先锋意识的美学思考
42、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43、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
44、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45、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46、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
47、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
48、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
49、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
50、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
51、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
52、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
请教高人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有没有新颖的好的选题?
唔。。新闻专业的么
1、我国新闻队伍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缺失和复位
2、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3、邓小平新闻思想研究
4、刘少奇新闻思想对当代新闻改革的启示
5、中国最近十年的新闻改革
6、新闻失实的原因和新闻失实的防范
7、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症结所在
8、略论我国当前的新闻舆论监督
9、论都市报新闻与党委机关报新闻的区别
10、论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11、论新闻自由与媒体的责任
12、论新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13、汶川地震报道研究
14、新闻类博客研究
15、发展新闻广播必要性的现实意义
16、邹韬奋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探讨
17、中西新闻评论风格之比较
18、后奥运时代的央视体育报道
19、地方新闻网站的发展策略研究
20、网络新闻标题与传播效果研究
21、论新传播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22、新传播时代媒体对个人空间的侵蚀
23、浅析如何避免新闻策划中的炒作行为
24、新农村频道如何办出特色
25、我国报纸奥运报道策划研究
26、突发性事件报道策划研究
27、探索会议新闻的创新之道——两会报道策划创新研究
28、网络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29、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塑造
30、“装嫩”时尚与广告表现
31、中国元素回归与广告表现
32、企业公益时代的广告策略研究
33、农村市场的广告传播研究
34、试析广告的创意表现
35、城市媒体的创意与开发
36、西方媒体的虚假报道与媒体自律
37、跨国传媒公司在中国的市场运营分析
38、国际传媒与国际传播(相关内容)
39、新闻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从学生的角度谈起
40、<鲁豫有约>与<杨谰访谈录>比较研究
41、专栏时评的现状和问题
42、古今民谣的时评性
43、乐府诗的新闻性
44、新闻发现力的历史性思考
45、媒体报道与地区形象的塑造
46、论记者的角色定位
47、创造良好的访问条件是采访成功之保证
48、新闻摄影实践的困惑与解惑思考
49、大学新闻专业的摄影教育之我见
50、新闻影像传播价值探讨
51、中原报刊新闻图片运用现代现状与改进对策
52、图片新闻与电视新闻关系探讨
53、新闻摄影“视觉语言化”的难点与攻克途径
54、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探讨
55、新闻的故事化问题研究
56、新闻报道平衡的思维断想
57、古诗文基本共与新闻写作
58、以人为本
——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59、新时期典型报道研究
60、论都市报崛起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61、论新时期新闻舆论监督的拓展与深化
62、转型期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研究
63、试论经济报道的社会视角
64、现代报纸新闻策划浅论
65、试论现场短新闻
66、试论体验式报道
67、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68、试论经济类报道的服务功能
69、新闻文体创新与发展研究
70、试论新闻中的数字运用
71、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
72、报纸专副刊报道研究
73、解释性报道初深
74、党报新闻标题研究
75、晚报新闻标题研究
76、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双赢”之策
77、我国转型时期的都市报研究
78、郑州报业市场现状调查与思考
79、新闻采访中的“拆墙”艺术
80、新闻从业人员的伦理困境和理性思考
81、新闻娱乐化成因刍议
82、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83、都市报民生新闻发展走向探析
84、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写作变革
85、试论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
86、党报新闻写作改革研究
87、主流媒体的品牌建设探析
88、教育类新闻报道的问题与改进
89、试论大学报的内容创新
90、网络新闻报道研究
91、大公报新闻报道研究
92、通讯的报道创新
——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为例
93、试论娱乐类“八卦新闻”
94、《南方周末》的报道特色
95、报网互动中的新闻报道创新
96、地市报的改革出路研究
97、论新闻媒体“正面报道”为主
98、广告新媒介研究
99、广告劝服与认知失谐理论
100、新闻报道“三贴近”的基本路向研究
101、改进和加强农村报道研究
102、“新闻民工”的成因和对策研究
103、《环球时报》的报道特色研究
104、浅析时政类新闻周刊的内容竞争策略
105、“政治家办报”的现代启示
106、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07、当前弱势群体传播的渠道分析
108、党报引导舆论现状及方法
109、寻找新闻背后的新闻
110、古诗词意境与新闻美感
111、古典文学修养与新闻语言
112、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古诗词经典语句在新闻标题中的改造性运用
113、古代杂文的新闻性
114、论社会新闻的“软”与“硬”
115、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16、穆青新闻主张研究
117、穆青新闻实践
118、试论散文笔法在新闻文体中的运用
119、手机媒体的组织传播功能
120、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121、手机短息与社会公共安全
122、探究现代政治广告
123、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
124、试论电视栏目策划的成功要素
125、试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趋势及特点
126、以情动人,寓情于理
——高卷入商品的情感诉求
127、试论都市报言论特色
128、人民网BBS言论选题特征分析
129、人民日报“论坛评论”特征分析
130、CBS新闻时事栏目《六十分钟》研究
131、真实的力量
——论调查性新闻的功能
132、节目主持人的的文化素质问题研究
133、节目主持人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134、我国主持人的优势及劣势
135、节目主持人与主持人节目的问题研究
136、发展主持人节目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137、我国节目主持人素质的现状及发展的方向
138、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139、网络广播与传统广播的比较问题研究
140、当代广播传媒中发展新闻广播的重要意义
141、广播传播中的文化问题研究
142、我国广播节目和传播特色及未来趋势
143、广播节目编辑艺术的探讨
144、试论当代广播媒介中广播节目现代及发展变化
145、试论广播宣传的“符号”特色
146、中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现状和问题
147、论主持人在名牌栏目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48、《百家讲坛》与《世纪大讲堂》比较研究
149、电视民生新闻现象探析
150、电视新闻隐性采访方法的运用
151、天下风云—报人
——XXX的记者生涯
152、采访中的情感因素探究
153、论“偷拍偷录”采访资料的诉讼证据价值
154、同质化背景下的差异化采写
155、论隐性采访的优势
156、传媒中健康资讯对女性的负面影响
157、广告创意中的幽默表达
158、广告中的“性”诉求
159、访谈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及走向
160、“假日报纸”新闻误区浅探
161、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162、论广电从业者的角色错位
163、中外言论写作风格比较
164、社会阶层与广告、产品定位
165、路透社成功运作之探析
166、新闻集团媒体经营之探析
167、权威信息来源初探
168、谈“问题竞争谋者胜”
169、消费角色与广告策略
170、消费者态度形成和改变过程中广告的作用
171、信息时代的公众媒体素养
172、浅谈学习型媒体的建构
173、学习对消费者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174、对报纸版面设计趋势的观察与思考
175、论热点难点报道的策划意识
176、中原摄影与中原文化
177、广告摄影表现的难点与攻克途径
178、广告摄影与新闻摄影异同
179、论灾害报道的社会功能
180、“虚拟世界”与媒介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181、英文报刊的特点分析(或相关研究)
182、解读虚假广告现象
183、古文基本功与新闻学子的发展“后劲”
184、呼唤绿色收视率
185、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区别
186、谈采访中提问的技能与技巧
187、旅游广告策划
188、招商广告策划
189、服务广告策划
190、汽车广告策划
191、地产广告策划
192、化妆品广告策划
193、饮品广告策划
194、食品广告策划
195、服装广告策划
196、电器广告策划
197、传媒广告策划
198、政府广告策划
199、公益广告策划与创作
200、商业企业广告策划
201、通信服务企业广告策划
202、通信工具广告策划
203、媒体策划
204、餐饮广告策划
205、宾馆酒店广告策划
206、产品上市广告策划
207、市场拓展广告策划
208、医疗广告策划
209、烟草广告策划
210、高校形象策划
要多看看网上相关的资料,对人文关怀有深刻的理解,你写的模糊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没有搜集够足够的资料,对这个概念还理解不透彻所造成的。既然写人文关怀就要从正反两个角度,讲一下目前的现状,应怎样改革,怎样在新闻中体现,还有关于人文关怀的争论。思路要清晰,多用逻辑思维,毕业论文要体现逻辑性和平实的语言。加油咯,祝你一切顺利。
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可以选择的题目
提供一些新闻传播学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参考。
1、新闻真实与新闻本性
2、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看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3、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4、新闻特写研究
5、深度报道研究
6、新闻叙事研究
7、网络新闻研究
8、电视声画面研究
9、电视艺术研究
10、电视诗歌散文创作研究
11、“超级女生”的广告效应研究
12、试论新闻语言的修辞技巧
13、试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素质
14、试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5、试论媒体语言的“雅”与“俗”
16、电视新闻语言研究
17、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8、记者的修养
19、论都市报的舆论监督作用
20、论报纸的新闻策划
21、论都市报的发展趋势
22、新闻评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
23、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24、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形象分析
25、网络“暴力”初探
26、重大新闻事件的新闻摄影
27、浅析电视“选秀”节目
28、论网络环境下受众的分化与“博客”网站的兴起
29、论“受众意识”在新闻采编业务中的体现
30、论“民生新闻”报道中“煽情”的艺术
31、论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应对之策
32、论公益性新闻策划
33、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34、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35、当代网络言论文风浅析
36、真人秀节目形态特征面面观
37、电视体育新闻现场报道研究
38、当代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主要话语问题
39、电视讲坛节目的传播学审视
40、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关系
41、论新闻报道失实
42、人物访谈成功因素探析
43、舆论引导和新闻报道的关系
44、新闻标题的信息含量及审美特征
45、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46、从“选秀节目”看电视竞争性复制策略
47、报纸要强化品牌意识
48、媒体在“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的角色意识
49、名牌电视栏目的品牌维护
50、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新闻报道
51、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52、电视体育节目的人文精神
53、传播学层面的思考:《超级女生》热播解析及反思
54、从“芙蓉姐姐”现象看网络传播效果
55、现代电视传媒的品牌策略
56、 谈谈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新闻的时效性
57、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58、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59、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60、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1、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62、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63、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64、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65、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66、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67、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68、论报纸的组合报道
69、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70、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71、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
72、报纸品牌个性塑造
73、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74、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75、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76、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77、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78、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79、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80、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81、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82、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83、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84、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85、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86、论后网络时代新闻舆论引导的偏差
87、广播电视报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88、论人文关怀在我国当代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89、新时期新闻文体改革研究
90、博客:传统的颠覆还是传统的延续?--从传播学意义上看博客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91、网络言论的传播与管理
92、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93、论新闻专业大学生的能力培养
94、因特网与现代传媒格局
95、论因特网的传播特点
96、新闻摄影的社会功能之我见
97、互联网对现代汉语实用性的冲击
98、互联网媒体时代的网络语言的特点初探
99、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负面影响
100、互联网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的正面影响
101、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
102、论广告策划在广告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03、 广告创意理论研究
104、 广告诉求理论研究
105、 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
106、 和谐与冲突——广告传播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107、 论广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108、 论违法广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109、 论我国广告法规的体系与监管模式
110、 我国广告业发展趋势
111、 从创意视角分析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差距
112、 优秀广告作品的创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13、 如何看待名人广告
114、 论房产广告的文化诉求
115、 报刊广告文案创作
116、 中国儿童广告的发展趋势
117、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118、 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分析
119、 试论广告创意技巧
120、 试论广告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121、突发公共事件与媒体报道
122、《百家讲坛》——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的嬗变
123、从《艺术人生》看人生的艺术
124、试论电视剧的叙事策略——从韩剧的细节设置分析
125、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人文视角
126、关于电视直播节目中“出错”现象的思考
127、论民生新闻中的“新闻平衡”
128、探析《百家讲坛》兴起原因及启示
129、谈《鲁豫有约》与《艺术人生》的异同及启示
130、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考证
131、论新闻访谈的原生态
132、从《奋斗》看中国青春偶像剧的新形式
133、一个“纸包子” 引起的思考-------试论中国电视新闻的行为规范与职业道德
134、浅析民生新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135、《新闻调查》中的采访技巧
上一篇:调查小论文范文
下一篇:文化苦旅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