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近字研究论文
形近字研究论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教材,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对以前所理解的识字提出了不同要求,增加了识字量,根据新课标,一年级一学年就达到1000字左右的识字量。识字量如此的巨大,而我们老师面对的又是一群好动,注意力不太集中的一年级新生。
关键词:识字;喜学;乐想;巧认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49-01
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问题。如何让识字过程充满趣味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的特点,我在实践过程中针对识字教学,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巧认——巧妙引导,让识字充满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的识字过程充满兴趣,孩子们一旦有了学习了兴趣,就能自觉集中注意力自发学习,自主探究,让所学知识深深刻入脑海中。
1、让课前预习充满乐趣
小孩子很喜欢自己动手做出有自己风格的小物品,因此教师可以让小朋友自己在预习的时候,做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字卡,在做生字卡时,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这个字,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不断创作的热情和学习新字的热情。
2、重视个性差异,以游戏带动课内识字
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好动,爱玩,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课堂上我多采取游戏记字。“编故事法”“猜谜法”等方法,但如果遇到结构相似的字,学生经常弄混,为了增加趣味性,使学生更易区别,我采用了“自编儿歌法”如“办”和“为”孩子们是这样编的:左右两个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起想出好“办”法;“为”了集体增光彩,我们给她带红花,头上一朵,胸前按一朵。多样的游戏活动能够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作为班集体的个体,会因为同一个生字有不同的精彩理解而丰富自己的思维,让整个课堂显得生机勃勃,让每个学生个体都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
二、喜学——设计趣味作业,巩固识字,初步运用
设立“改错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从学生作业的情况来看,学的字越多,越会混淆,比如同音字、形近字等。作业、测验中反复地写错,我也反复强调,但总有些“顽固分子”。
经过反思,我发现平时总是自己在强调,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并没有转化为内在的动力,建立自觉修正的行为。因此,学生在书写中会反复出现同一错别字,成为“顽疾”。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室的黑板一角设立了改错专栏名为“改错医院”,让孩子们都来当“小医生”,如发现常错的字就把它送进医院,并让孩子写出对的字,还要孩子用红色粉笔把容易错的笔画描出来,在视觉上起了直观的强调作用。
我还设立了“改错医院本”,要孩子当自己的“错字小医生”,每天把自己前一天在作业中出现的错字也送进自己的“改错医院”,并把正确的字多写几个,常错的笔画用红笔描出。我不定期抽查“改错医院本”,把做得比较好的孩子评为“优秀医生”,并颁发证书。
孩子们对这一做法特别感兴趣,参与热情很高。过了一段时间,当错字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们就举办“最佳医疗小组”比赛。在小组里,把这些错字写进试卷里,要孩子们合作改错,看看哪几个小组准确率最高,就给予奖励。
这一方法是渐渐起了成效,孩子们的错别字减少了,还练就了“火眼金睛”,养成了及时发现错别字,及时改错的习惯。
三、乐想——培养阅读兴趣,加强课外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把语文学习延伸至课外,才能促使识字量的强化与增加。同时,随着孩子们识字量的增加,也会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1、营造环境
营造一个书香浓浓的读书环境,对激发孩子的阅读需要是行之有效的。儿童阅读专家崔利斯曾这样说:“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这当然有些夸张,但如果我们能将这个理念渗透到我们的教室布置上,让学生每天都浸润在书香之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读书的内在需求。
2、图书“漂流”
每个月定期举办一次“跳蚤书市”。给学生一个空间,鼓励他们“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我们还利用美术课,给换回来的书设计“漂流卡”,把“漂流卡”夹在书后,“漂流卡”定期回收。
3、快乐积累。
要求孩子在看书时要养成摘录好词佳句的好习惯。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我的阅读园地》,每天摘录几个好词或几句好话,日积月累,细水长流。
四、发动家长力量,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
学校教育最大的好处是有一个共同的学习的环境,但是却不能完全做到因材施教。虽然老师平时也在进行个别辅导,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暂时还跟不上的孩子。而这个工作如果有家长辅助,就会非常有效,因为家长只面对一个孩子。
一年级的孩子刚学完拼音,有的已经能对照着拼音开始阅读了,那么我就要求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你一句我一句地边读边讲边聊;还没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家长可以挑选好的书读给孩子听,读完后再聊聊。甚至可以读孩子们通过“图书漂流”活动换回来的书,带着孩子在阅读完这本书后一起填写“漂流卡”,用家长的手写下孩子的感想,和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这种朗读方式可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扩大孩子的词汇量,并能激发想象,拓宽视野,丰富孩子的情感,使家庭关系融洽。
论文 怎样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深知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中还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 个,其中 个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到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 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 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 个笔画之多。在 年原公布的 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1 画之多,其中在17 画以上的字就有 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话中,有 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 音 节,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 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 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 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字上面的“艹”;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中经常出现。 4、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中表现之一是,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例如:批评--批抨,眼镜--眼目竟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 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下对策 : 一、教学前要有预见性。 根据“先入为主”的效应,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前一定要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和复备时,把本课易错的生字及课文中的字标记出来,根据字形寻找策略,教学时使学生从一开始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可以降低错误率。 那么怎样强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字形特点,并在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用鲜明的色彩、形象、比喻强化正确的写法,预防学生写错别字。例如教“滚”字这个生字时,把记住“滚”中间部分的“公”字作为掌握“滚”字的关键。先用熟字帮助记忆,三点水旁、“公”、“衣”,再用红粉笔写“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学生注意,记忆,然后利用儿增强记忆。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识字的情趣,而且还加深了对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识记的准确性。 二、利用汉字规律联想识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发展及内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比较字形。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现,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认错、写错。如:学会了“放”,再写“游”总爱把右边写成“放”;学会了“东”再写“练”总爱把右边写成“东”。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 知识起了干扰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在识字教学一开始,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多观察、多比较、多。比较时既要注意细微差别,又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间的干扰作用。在防止干扰作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比较时不要把正误两个字同时出现,这样容易使学生越记越混淆。 2、了解字义。 有一些字学生常常用错是因为不解其义。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属于这种情况。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这类字,就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如果学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所以叫“夜幕”,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字用错了。 3、形义结合。 教师把形近字,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创设语言环境灵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义、字形的牢固,从而使学生把字记准确、用正确。如许多学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编了这样一句口诀:“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用来帮助学生区分。这句口诀根据“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指导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辨别,还用“辛苦”和“幸福”两个词表示出意思,组成的句子也沟通了形义。学生读后印象深刻,既准确掌握了字形,又学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利用口诀、词帮助识记难字和轻易混淆的字。 口诀、儿、字谜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一些比较顽固的错别字很适合。如学生对“未”与“末”混淆时,可根据字义编出儿:“未来遥远,上短下长,末日到了,上长下短。”在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就可编出一句字谜:“好大一棵树”(或“参天大树”)。在学习生字“裕”时,用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学生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学得快,记得牢。“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等等。 四、建立“错别字”。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知觉不够精细,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思维习惯的个性差异,所以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自己检查自己修改的好习惯,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我就要求学 生每个人建立一个“错别字”, 就是把平时轻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记录在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要写出自己写错、用错的字错在何处,找到病因后再订正、组词、解释。如“旱”读hàn,“早”读zǎo,“旱”下边是“干”,“早”下边是“十”。旱,旱灾,陆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另外,对记录下来的字,定期进行矫正训练,要求同学之间互测互评,每人只测自己错过的字。 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学生想得深,想得全面,从音、形、义三方面求同辨异,遵循了汉字的字理,识字更牢固。二是针对性强,易于学生自我改正。突出了学生这个认知主体的作用。日积月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错别字重复出现率会大大降低。 五、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阅读量的不断增加,不熟悉的字和不能确定的字经常会出现,假如学生一碰到这种情况,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有助于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反之,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爱好。因此,让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另外,当学生碰到两个轻易搞混的字,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记忆的时候,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当第二次碰到的时候,他会对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因此,第一次碰到两个轻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让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养成勤查字典的严谨学风,还可以避免写错别字,当遇到没有把握的字,只要查一查字典就解决了。只要教师经常要求,经常训练,经常检查,持之以恒,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汉字书写的正确率会不断提高。 六、实践体验,变被动为主动。 “表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不要让学生因为自己错别字多而感到自卑,不妨变正面消灭为间接解决。可采用各种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在班级里开展活动,使学生自己自愿强化,比如说走上大街找错别字,同学之间互找错别字,在黑板上展示错别字,互批互改作文等,从中评选出“谁是改错大王”。还可以采用榜样法对于不写错别字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从而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 总之,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将有助于学生减少错别字。
博士论文出现错别字
其实是正常现象。很多研究生论文、硕士论文都会出现错别字的。毕竟篇幅那么长,有时候也就是为了毕业,所以不一定会十分认真地检查,或者真的疏漏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故意写形近字,降低查重率。
我想写个调查报告,大家支支招啊
这样吧,我给你一个类似的范文你参考一下:
从对初中生汉字规范、词汇积累的抽样调查谈谈初中生的字词学习 陈丽萍 1994年在首届全国中学生(初中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竞赛结束后,李镗(1994)针对当时初中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情况发表过高见。时隔十多年后,初中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情况是否让人满意了呢?我们对自己所在地级市的包含市直、县区、乡镇学校在内的八所中学展开了抽样调查,每个学校抽初中毕业年级的一个班,结果接受调查的420名学生的水平测试题成绩令人大失所望。我们调查涉及内容较广,既有需要学生在90分钟内闭卷做完的包含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水平测试题,又有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下面我们主要从部分汉字、词汇测试题的调查结果入手,来谈谈关于当前初中生字词学习的浅陋之见,以供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不很乐观的字词调查结果 (一)学生应用规范汉字的水平较低 我们从测试题中抽取下列有关汉字规范的21个小题目来统计分析初中生掌握规范汉字的情况。这21个小题采取客观选择和主观填空两种形式,内容既涉及汉字字形,又涉及汉字读音。 1.客观选择题。 (1)“走、贯、凸、寿、哥”的笔画依次是( ) A.6 8 6 8 9 B.7 8 6 7 9 C.7 8 5 7 10 D.7 8 5 8 9 (2)ān()装 A.按 B.安 (3)shù()守边疆 A.戌 B.戊 C.戍 D.戎 (4)焦zào( ) A.燥 B.躁 C.噪 (5)前 pū ( ) 后继 A.扑 B.仆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陷井 追溯 墨守成规 火中取粟 B.题纲 气象 复写 塑像 C.粗犷 杀戮 再接再励 莫名其妙 D.世外桃源 好像 绿草如茵 过度疲劳 (7)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 A.校对(xiào) 呜咽(yè) 憎恶(wù) B.村氓(máng) 称职(chèn) 倔强(jiàng) C.效率(lǜ) 攒动(cuán) 号叫(háo) D.处理(chù) 折腰 (zhé) 横财(hèng) (8)下列词语中加底线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A.确凿(záo) 蠕动(rǔ) 颓唐(tuí) B.教诲 (huì)辍学(chuò) 畸形(jī) C.逮捕 (dǎi) 溺死(nì) 造诣(yì) D.玷污 (diàn) 翘首(qiáo) 提防(dī) (9)下列词语中,“角”字读音为“jiǎo”的有()(多项选择) A.角色B.角落 C.主角D.角斗 E.角度 2.根据读音写汉字。 (10)浅尝zhé( )止 (11)通xiāo( )达旦 (12)为人chī( )笑 (13)清jié( ) (14) 生活 jié()据(15)牙gāo() (16)感mào( ) (17) 夜mù() (18)嘴chún() (19)被rù () (20)康xī() (21) 寻人启shì() 首先,我们看一下学生掌握汉字规范读音的情况。 (7)(8)(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这些汉字既涉及初中教材强调的多音字,如“校对、号叫”,又涉及日常容易读错的字,如“提防、处理”。统计420份答案,这几个题的正确率分别为44%、14%、22.6%。(7)题A中校(xiào)对B中 村氓(máng)明显错了,可竟有19.5%、29.5%的人分别选了A、B。(8)题选错项A、B、C的比率都很高,问题出在或者没审好题目要求,或者对“确凿、畸形、教诲、逮捕、提防”等词语中的划线的读音拿不准。(9)题尽管为多选形式,但对于选择项中的五个词语,初中生都应该认识,可420位学生中,竟有77.4%的人选错,恐怕与平时电视中的习惯误读不无联系。另外,通过比较统计得出:市直中学汉字读音规范的问题解决得较好。 其次,我们看一下学生掌握汉字规范字形的情况。 除去(7)(8)(9)题,剩下的18个小题涉及笔画数、错别字等字形规范的内容。总的来看,420名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像(1)题要求学生明确这些字的笔画数,是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规范字形的掌握程度。“走、贯、凸、寿、哥”恐怕小学生都认识,可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14人,即27.1%的人选错,其中16.9%的人选了B,即认为“凸”为6画,“哥”为9画。学校之间成绩差别明显,最好的是市实验中学,约有87.7%的学生选对,而城乡学校有个班仅48.9%的学生选对。 (2)—(5)题把汉字放在某个词语语境里,让学生选出正确的字。调查结果表明,这四个题的正确率分别是84% 、83.6%、44.5%、38.8%。看来,“安装”写法已被大家认可,但仍有少数学生认可“按装”,仍有少数学生容易将“戍守边疆”的“戍”和形近字“戌”“戊”相混。“焦躁”还是“焦燥”,竟有一半多学生选错,可见“躁”与“燥”这两个近义字的区分还值得初中生重视。成语“前仆后继”的写法更是错误率极高,“仆”有向前跌倒的意思,却有61.2%的人不清楚。(6)题要求学生选出不包含错别字的一项,涉及词语都是初中常用词,可正确率仅为39.8%。 (10)—(21)题要求根据读音书写汉字,被填汉字除“辄”“拮”外都没超出3500常用字范围,并且有些字非常简单,像“洁、唇、冒、膏、褥”等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规范书写汉字,汉字的结构能否把握住。现将12个字的总正确率按从高到低列表的顺序如下: 第一,初中教材上新学的字并没掌握好,如“辄、嗤”。原因主要在于词义理解不恰当和粗心大意。“为人嗤笑”是被人讥笑,可许多学生将其填为表傻笑意思的“痴笑”;还有学生粗心把“嗤”的右边漏掉中间一横,只写上了“山、虫”;还有学生粗心把chī看成chǐ,写成“耻笑”。 第二,生活中常见别字深深影响了学生。如“寻人启事”,竟有62.2%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写为“寻人启示”。 第三,错误写法司空见惯却得不到指点,造成出乎学生意料的常用字书写错误。“牙膏”的“膏”,是形声字,月旁高声,可69.4%的学生将声旁“高”漏掉“口”;“冒”是会意字,“目”上方不是“日”,而62.7%的学生将该字上方写成“日”。“夜幕”,不能因这个词表示傍晚,就在写“mù”时只联想到了表傍晚的字“暮”,其实“夜幕”这个词形象色彩浓,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因此叫作夜幕。再像有些字要从字形结构上注意,“唇”为半包围结构,可67%的学生写成上下结构;“褥”的右偏旁也为半包围结构,只是这个偏旁独立成字时写成上下结构;“熙”的左上角不是“臣”,右上角也不是“已”;“洁”的右上角应为“士”而非“土”。 (二)学生词汇积累贫乏 我们从测试题中抽取下列3个有关词汇积累的题目来简要分析学生词汇积累情况。题目采取主观填空的形式,内容涉及熟语、形容词。 1.补充完成语 龙飞凤舞 马到成功 _____龙_____睛 _____马_____ _____ 1994年在首届全国中学生(初中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竞赛结束后,李镗(1994)针对当时初中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情况发表过高见。时隔十多年后,初中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情况是否让人满意了呢?我们对自己所在地级市的包含市直、县区、乡镇学校在内的八所中学展开了抽样调查,每个学校抽初中毕业年级的一个班,结果接受调查的420名学生的水平测试题成绩令人大失所望。我们调查涉及内容较广,既有需要学生在90分钟内闭卷做完的包含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的水平测试题,又有学生问卷、教师问卷。下面我们主要从部分汉字、词汇测试题的调查结果入手,来谈谈关于当前初中生字词学习的浅陋之见,以供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不很乐观的字词调查结果 (一)学生应用规范汉字的水平较低 我们从测试题中抽取下列有关汉字规范的21个小题目来统计分析初中生掌握规范汉字的情况。这21个小题采取客观选择和主观填空两种形式,内容既涉及汉字字形,又涉及汉字读音。 1.客观选择题。 (1)“走、贯、凸、寿、哥”的笔画依次是( ) A.6 8 6 8 9 B.7 8 6 7 9 C.7 8 5 7 10 D.7 8 5 8 9 (2)ān()装 A.按 B.安 (3)shù()守边疆 A.戌 B.戊 C.戍 D.戎 (4)焦zào( ) A.燥 B.躁 C.噪 (5)前 pū ( ) 后继 A.扑 B.仆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陷井 追溯 墨守成规 火中取粟 B.题纲 气象 复写 塑像 C.粗犷 杀戮 再接再励 莫名其妙 D.世外桃源 好像 绿草如茵 过度疲劳 (7)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 A.校对(xiào) 呜咽(yè) 憎恶(wù) B.村氓(máng) 称职(chèn) 倔强(jiàng) C.效率(lǜ) 攒动(cuán) 号叫(háo) D.处理(chù) 折腰 (zhé) 横财(hèng) (8)下列词语中加底线的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是() A.确凿(záo) 蠕动(rǔ) 颓唐(tuí) B.教诲 (huì)辍学(chuò) 畸形(jī) C.逮捕 (dǎi) 溺死(nì) 造诣(yì) D.玷污 (diàn) 翘首(qiáo) 提防(dī) (9)下列词语中,“角”字读音为“jiǎo”的有()(多项选择) A.角色B.角落 C.主角D.角斗 E.角度 2.根据读音写汉字。 (10)浅尝zhé( )止 (11)通xiāo( )达旦 (12)为人chī( )笑 (13)清jié( ) (14) 生活 jié()据(15)牙gāo() (16)感mào( ) (17) 夜mù() (18)嘴chún() (19)被rù () (20)康xī() (21) 寻人启shì() 首先,我们看一下学生掌握汉字规范读音的情况。 (7)(8)(9)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这些汉字既涉及初中教材强调的多音字,如“校对、号叫”,又涉及日常容易读错的字,如“提防、处理”。统计420份答案,这几个题的正确率分别为44%、14%、22.6%。(7)题A中校(xiào)对B中 村氓(máng)明显错了,可竟有19.5%、29.5%的人分别选了A、B。(8)题选错项A、B、C的比率都很高,问题出在或者没审好题目要求,或者对“确凿、畸形、教诲、逮捕、提防”等词语中的划线的读音拿不准。(9)题尽管为多选形式,但对于选择项中的五个词语,初中生都应该认识,可420位学生中,竟有77.4%的人选错,恐怕与平时电视中的习惯误读不无联系。另外,通过比较统计得出:市直中学汉字读音规范的问题解决得较好。 其次,我们看一下学生掌握汉字规范字形的情况。 除去(7)(8)(9)题,剩下的18个小题涉及笔画数、错别字等字形规范的内容。总的来看,420名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像(1)题要求学生明确这些字的笔画数,是考查学生对常用汉字规范字形的掌握程度。“走、贯、凸、寿、哥”恐怕小学生都认识,可调查结果显示,仍有114人,即27.1%的人选错,其中16.9%的人选了B,即认为“凸”为6画,“哥”为9画。学校之间成绩差别明显,最好的是市实验中学,约有87.7%的学生选对,而城乡学校有个班仅48.9%的学生选对。 (2)—(5)题把汉字放在某个词语语境里,让学生选出正确的字。调查结果表明,这四个题的正确率分别是84% 、83.6%、44.5%、38.8%。看来,“安装”写法已被大家认可,但仍有少数学生认可“按装”,仍有少数学生容易将“戍守边疆”的“戍”和形近字“戌”“戊”相混。“焦躁”还是“焦燥”,竟有一半多学生选错,可见“躁”与“燥”这两个近义字的区分还值得初中生重视。成语“前仆后继”的写法更是错误率极高,“仆”有向前跌倒的意思,却有61.2%的人不清楚。(6)题要求学生选出不包含错别字的一项,涉及词语都是初中常用词,可正确率仅为39.8%。 (10)—(21)题要求根据读音书写汉字,被填汉字除“辄”“拮”外都没超出3500常用字范围,并且有些字非常简单,像“洁、唇、冒、膏、褥”等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规范书写汉字,汉字的结构能否把握住。现将12个字的总正确率按从高到低列表的顺序如下: 第一,初中教材上新学的字并没掌握好,如“辄、嗤”。原因主要在于词义理解不恰当和粗心大意。“为人嗤笑”是被人讥笑,可许多学生将其填为表傻笑意思的“痴笑”;还有学生粗心把“嗤”的右边漏掉中间一横,只写上了“山、虫”;还有学生粗心把chī看成chǐ,写成“耻笑”。 第二,生活中常见别字深深影响了学生。如“寻人启事”,竟有62.2%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写为“寻人启示”。 第三,错误写法司空见惯却得不到指点,造成出乎学生意料的常用字书写错误。“牙膏”的“膏”,是形声字,月旁高声,可69.4%的学生将声旁“高”漏掉“口”;“冒”是会意字,“目”上方不是“日”,而62.7%的学生将该字上方写成“日”。“夜幕”,不能因这个词表示傍晚,就在写“mù”时只联想到了表傍晚的字“暮”,其实“夜幕”这个词形象色彩浓,在夜间,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样,因此叫作夜幕。再像有些字要从字形结构上注意,“唇”为半包围结构,可67%的学生写成上下结构;“褥”的右偏旁也为半包围结构,只是这个偏旁独立成字时写成上下结构;“熙”的左上角不是“臣”,右上角也不是“已”;“洁”的右上角应为“士”而非“土”。 (二)学生词汇积累贫乏 我们从测试题中抽取下列3个有关词汇积累的题目来简要分析学生词汇积累情况。题目采取主观填空的形式,内容涉及熟语、形容词。 1.补充完成语 龙飞凤舞 马到成功 _____龙_____睛 _____马_____ _____ _____ _____ 龙_____ _____ _____ 马_____ _____ _____ _____龙 _____ _____ _____ 马 2.补充完其它熟语 A: 猪八戒照镜子 _____________ 。 螃蟹过马路 ______________ B: 众人拾柴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只欠东风。 3.完成ABB式的词语。如“软(绵绵)”“热(乎乎)”。 羞( ) 暖() 干()冷() 汗() 1—2题测查学生对常见熟语掌握程度,可统计结果表明,八所学校总正确率并不高,1题全做对的仅为21.8%,若按及格分来计,仅67%的学生得及格分以上;2题全做对的仅是23.4%,若按及格分来计,仅48.1%的学生得及格分以上。为数不少的学生错填为“猪八戒照镜子——臭美”,“螃蟹过马路——横着走”等。 3题测查学生对常用的重叠式形容词的掌握程度。 “汗(淋淋)、羞(答答)、干(巴巴)、冷(冰冰)、暖(洋洋)”,多简单哪,可全做对的学生仅占总数的21.8%,不过总体来看,本题要比熟语题做得好,毕竟93.3%的同学及格了。 从这几个简单问题的测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词汇积累还是相当贫乏的。 二、不容忽视的学生心声 调查时我们还让学生写了考后感受,共收回402份考后感。这402份关于语言文字学习的学生心声值得语文教师一看。综观402份感受,我们觉得有两方面尤其要引起注意。第一,大多学生能认识到使用规范汉字、自觉积累词汇的必要性。不可否认,面对单纯的语言文字测试,极少数学生想法比较偏激,比如一位学生说:“做这么简单的题,小心将大脑弄坏了”。(后来统计发现该生成绩相当差,连“康熙”都写成了“康熹”)但毕竟多数学生较深刻地分析了自身的不足,并表示以后一定要认真对待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比如,有学生说:“尽管这些题目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可真拿出来做做,感觉比竞赛题难,这并不是说题目难,而是平常见到的都没有注意。” 第二,大多数学生提出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提高字词水平的建议。譬如生活中学语文、朗读中巩固词汇、重视通过书法训练写规范漂亮字等。不少学生说:“如果平时多积累一些基础知识,遇到不懂的字词勤于动手做笔记,查词典,并及时复习、记住。那对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面试时是很有帮助的。”“平时只死学课本上的知识,不喜欢阅读,学习课文时很少学到像猪八戒照镜子等之类的话。以后一定扩大知识范围,不再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农村孩子很少买书,希望老师为学生推荐或订阅”等。 三、不再漠视初中生的字词学习 学生的字词学习现状是令人忧虑的,学生的深刻认识是令人欣喜的。如何改变初中生使用规范汉字水平偏低、词汇积累贫乏的状况呢?关键在于语文教师不要再漠视初中生的字词学习,在于初中语文教师应切实更新观念,探索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使用规范汉字、丰富词汇的能力。 其实,关于语文教师怎样更新观念、采取什么有效方法使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得以提高等问题,很多仁人志士早就发表过高见。吕叔湘(1980)说过: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边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语文。李镗(1994)也谈到了不去引导学生感受、学习那变幻无穷、多彩多姿的语言,而是一味以图解文章中心为己任的“传统的读解理论上课模式”的危害。还有李贞祥(1995)主张的语言文字的学习应连续贯穿于小学到高中,等等。只是这些高见难以引起更多的一线语文教师的共鸣,所以才导致李镗发表高见已过十多年后,我们的调查结果仍不理想。 希望大多一线语文教师尽快摆脱考试指挥棒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和我们一起投入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这个课题研究上来。 参考文献: [1]李镗.中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现状及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1994,(4). [2]李贞祥.中学语文知识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4). [3]吕叔湘.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J].语文学习,1980,(1). [4]庄文中.中学语言教学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5]王光祖主编.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调查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陈丽萍,山东省东营职业学院文法系中文教研室) 从对初中生汉字规范、词汇积累的抽样调查谈谈初中生的字词学习 陈丽萍
上一篇:论本科毕业论文
下一篇:文科论文模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