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分析研读
学位论文分析研读
学位论文研究之读书笔记
学位论文是学生获得不同等级学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定要通过开题报告这个关,如果开题报告不被通过,那么就不允许撰写学位论文,显然开题报告对于学位论文而言至关重要。下面我带来的是学位论文研究之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 要: 读书笔记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起点。本文扩展了“读、书、笔、记”四字的内涵,给出了将“所‘读’之‘书’用‘笔’‘记’录下来的结果”读书笔记的广义定义。分析了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读、记、思、果(论文)”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摘记式、评注式和心得式三种主要的读书笔记形式。总结出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有:资料来源地点、文献标注项目、文献内容摘记、兴趣问题评注、相关问题讨论和关联笔记线索六个部分。本文对于刚刚进入论文研究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学位论文 读书笔记 摘记式笔记 评注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
一些研究生,在上学之前就是所在单位的干将,上学时已经是硕果累累了,那么你是非常幸运的,你有很多可以成为学位论文论题的选择;另一些研究生跟着导师干课题,恭喜你,你也是幸福的。因为,有了课题,其目标和时限都很明确,你就可以聚焦于某个论题了。
如果你还没有可以作为学位论文的论题,而导师只给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范围,看来你只有依靠自己了。一些学生费尽心思,也找不到一个下手的地方。这些学生们苦恼地、年复一年地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写呢?”而我只能不厌其烦地、年复一年地回答着相同的答案:从读书笔记开始!
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从头开始,大量地读书,是找出学位论文论题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大量”一般是指:(1)其量远远超过人的大脑的自然记忆能力;(2)读“万卷”书需要的时间,也是难以支持的,因此,为了高效地记忆和掌握所“读”之“书”需要讲究方法。
读书的方法很多,但最常见、最基本、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记“读书笔记”。它是采用“选题作文”方式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学生,发现学术问题的基础,再经过专题研究日志的分析与配合,通常你就可能发现你需要的学位论文的论题了。
尽管这些学生感觉到了不幸,但上天是公平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努力不会白费。因为,在发现问题和抽象问题的能力方面,你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这是前两类学生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未得到的。
1 读书笔记的概念
1.1 读书笔记的定义
读书笔记,顾名思义,是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读书心得、研讨疑问等用“笔、记”录下来的结果。
这里的“读”是广义的读,是指一切可以感受和体会的行动过程,是一种信息获取的过程。
这里的“书”是广义的书,应当是一切信息载体,既包括传统的信息载体,也包括现代的信息载体,还可包括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即,一切可以“读”的东西。对于以撰写学位论文为主要目的的读书笔记而言,主要载体有:专著、教材、书籍或其章节,杂志上的论文(集)、检索系统,工具书,机关公文、个人日记、互联网,视频、音频资料,甚至现实世界中的实物、事物等等。
这里的“笔”是广义的笔,是指一切可以采用的记录手段。
这里的“记”是广义的记,是指一切记录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实物或事件的观察也是一种“读”,这种“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原创的源泉之一。对于做学位论文而言,是一种更重要的“读”。
斯蒂克利在《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中记载到,“午餐后,天气很暖和,我们走进花园,在苹果树的阴凉下品茶聊天。当时只有牛顿和我两个人。他告诉我,他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时候他也是坐在苹果树下,陷入了沉沉的思绪中。此前,他就对重力问题有了模糊的认识,这时候,一个苹果掉在地上,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个苹果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斯蒂克利接着写道:“牛顿开始探究,为何苹果总是垂直地落向地面?为什么苹果不会斜着落下或飞向天空,……很显然,这是因为地球引力在牵引苹果。牛顿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1.2 读书笔记的意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荀子劝学》中讲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人类的进步是从知识的积累开始的。同样,一个人的进步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篇学位论文,不是一篇短小的文章,通常做不到“一气呵成”,只能靠一点点地积累而成。
人们把做不能产生积累效应的系列事情,称为“狗熊掰棒子”,这对于那些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事,然而就是“上不了层次”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比喻,其根本原因在于不能积累。做学位论文的人,怎样才能完成高效的积累呢?告诉你:读书笔记是一个知识积累的最有效方法。
首先,它可以帮助记忆。知识越丰富越好,知识的丰富是由积累而形成的,读了就忘,知识是丰富不起来的,即便“读书破万卷”,下笔也找不到“神”。必须记住,读书笔记是帮助记忆的最好途径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1~2]。就说明记笔记能帮助记忆。
其次,撰写读书笔记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阅读时必须记笔记,才能积累知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3]就是一部读书笔记式的作品。
最后,记读书笔记还能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是一种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结合的综合训练。
从以上三点看,都应重视写读书笔记。
1.3 读书笔记的目标
读书笔记直接目的是积累,而积累的最终目标是产生“果”,即最终的学位论文。“读”是基础,“记”是手段,“思”是关键,“果”是目标,参见图1。“读”和“记”是一个学习过程,“思”是研究过程,其载体是专题研究日志,“思”与“果”是一个思考过程,对于学位论文研究与撰写工作而言,“果”就是最终的学位论文。 读书笔记的总体目标是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其具体目标主要有:记录信息载体的线索,以方便随时可以找到,查阅全文;记录感兴趣的内容,以方便查阅、重读与欣赏;记录心得,以便记录研读心得、问题、联想等,为研究累积资料。
2 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
按照撰写读书笔记的主要目的,可将其分为:以记忆内容为主的摘记式、以获得经验与教训为主的评注式、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心得式三种类型。
2.1 摘记式笔记
摘记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相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要式笔记又可分为:(1)索引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也称名录式笔记;(2)原文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在某些场合所称的提纲式、简缩式、剪贴式也归为此类;(3)摘要笔记,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书中的观点、结论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记录下来,也称(内容)提要式,这种方式一般需要对原文进行初步的归纳[4]。
2.2 评注式笔记
评注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写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看法的读书笔记形式。
评注式笔记又可分为:(1)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2)补缺式,补充原文的读书笔记,是在读完原书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补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补充,而是要围绕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发挥;(3)建议式,就是在读完原文或文章之后,对感到有不满足的地方进行补充;(4)译注式,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5)总结式,就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
2.3 心得式笔记
心得式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式笔记可以分为:(1)直记式,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笔记,由于这种方式简单实用,在实践中用得最多;(2)模仿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别人处理问题的方法,解决自己面临的研究问题的一种笔记,这种方式需要有一定的经历积累,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实际或学术问题;(3)综述笔记,是读了几本或几篇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文后,抓住中心评论它们的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笔记,这种方式需要“读”的大量积累;(4)创新式,读书后,把所“读”之“书”中那些对自己启发和教育最深的内容、与自己研究实际内容的感受、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也叫随感、读后感,这是读书笔记的最高阶段,是学术创新的起始点。
上述三种类型的读书笔记,不论采用哪一种类型,目的都是为学习、工作、科学研究和写作服务。作笔记时开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后“读”多了,有了比较,产生了看法,就可以写评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进一步了,它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
3 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
由于读书笔记主要是给自己看的,故不需要什么固定格式和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能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就可以了。记录内容的多少也凭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决定。根据多年撰写和使用的经验与教训,推荐记录以下内容。
资料来源地点。由于读书笔记毕竟不是全文,而研究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往复过程,经常在有新的资料出现后,而原有的读书笔记记录的内容不完整,需要回查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有太多的教训,有非常好的资料最终因为只记得看过但再也找不到了的痛苦经历。如,作者在参与《中国军事后勤百科全书》撰写工作中,找到一段资料,开始没有太注意,可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其成为一个条目的关键性论据,而百科全书的规矩是写公允的观点,非自己的观点,没有引用几乎就不能成为条目内容,因此,不得不改变条目的逻辑结构,花费了很多功夫,而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大部分资料的来源地点应当是图书馆、资料室,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带有密级的机关文件,也有一些资料在个人手中,因此,需要记住这些资料的索书号、公文号和个人姓名。如果条件具备,可以拷贝全文。
文献标注项目。成果发表时参考文献标注的项目,具体内容随将要发表的媒体的相关规定而定。例如:可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确定要记录的内容,或按拟发表的媒体特定要求确定要记录的内容。由于不同媒体对于文献标注要求可能存在差异,故在成果发表媒体不确定时,尽量采用冗余策略,以消除后续无奈和痛苦的重复工作。
文献内容摘记。内容选择:(1)面上内容,可以是摘要、目录等,以便后续查阅;(2)兴趣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内容,以便以后精读;(3)特定内容,与研究项目相关的内容,以便以后对比分析之用。方式选择:(1)原文摘记;(2)含义摘记。
兴趣问题评注。对于所读到的兴趣内容,通常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一般都会有自己特有的体会,这些体会的记录对于自身的修炼、这些体会的表达对于写作技巧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讨论。(1)对于特定研究内容的启示和帮助;(2)文章中存在的问题;(3)修改意见和建议;(4)由此文产生的联想等等。相关问题的讨论是研究工作创新基石。
关联笔记线索。(1)与该篇笔记相关内容的索引;(2)相关内容的述评等等。
4 结论
读书笔记是对所“读”之“书”的主要内容、读书心得、研讨疑问等用“笔”“记”录下来的结果。读书笔记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起点,可促进记忆、累积知识和提高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按撰写目的分,读书笔记的主要形式有:摘记式、评注式和心得式三种。读书笔记的主要内容有:资料来源地点、文献标注项目、文献内容摘记、兴趣问题评注、相关问题讨论和关联笔记线索六个部分。
参考文献
[1] 黄金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给秘书人员介绍一种读书方法[J].秘书之友,2008,10:15-17.
[2] 刘之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J].教育艺术,2002,4:10-11.
[3] (宋)沈括,著.梦溪笔谈[M].赵德荣,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4] 何善锋,艾圣才.读书笔记的三种方式[J].文学教育,2010,10:121.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
论文前言的写作内容如下:
第一层由选题的缘起、目的、意义、主要方法、涉及的范围,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
第二层国内外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及前人取得的成就和留下的知识空白及问题,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
第三层研究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新论点并指出本研究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第四层研究内容的总体描述。学位论文的分析方法,一般遵循两种程序,一是逻辑分析性程序:分析、综合,二是系统综合性程序:综合、分析、综合。我认为最好采用系统综合性程序,具有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的作用。
综合性程序的前一个综合是前言中,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综合体,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体描述。分析就是在综合的基础上,把各个部分按照章节进行分观点的探讨,每一次分析的结果都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上。后一个综合就是在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概括自己的论文观点。
试论高等教育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试论高等教育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兰州大学教育学院71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了研究,对其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论文的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研究方法表述缺乏规范性、思辨研究当道、实证研究匮乏、研究方法单一落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并举、多元化、综合化研究方法等建议,以使兰州大学及其他教育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缘起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自2002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建有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几年来,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基础良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作为尚在发展的初级学院,我院在课题研究方法的选取和运用上和其他院校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在校研究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和应用研究方法,更好地为科研打好基础,有针对性地指出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该方面现存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另外,从理论层面来看:方法是深入了解一门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学者曾经指出,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科学方法不断更新和使用的历史,理论的探索,归根到底是方法的探索。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4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有了很大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理论探索水平不断提高,但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其发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成熟。教育学者周川曾撰文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表现之一,即“研究方法尚未成型,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乏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
高等教育中方法本身不成熟的发展状态又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高校学生,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生,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本文以兰州大学高等教育学为基点,通过对我院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运用的状况研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厘清我院硕士研究生进行毕业设计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而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同时也力图为今后教育研究方法的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为我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把方法作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探究与思考,有利于方法自身理论的不断完善;对方法的深入探究,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对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有助于指导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在教学中为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为学院研究方法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当前我院研究生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实现这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又称文献调查法)是情报学与数学、统计学等相互交叉和结合而产生的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产生以后,首先被大量地运用于科技文献中,但近年来,它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运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如《论教育研究方法更新与现代教育家的培养》、《我国教育科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通过引文分析看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现状》、《教育理论与实践》等,都试图用文献计量法对教育科学的`学科发展及研究状况加以统计分析,并探讨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为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启示。
2.抽样方法
由于历史原因,我院建院较晚,可供选择的样本总体较小,所以本研究以完全抽样的形式选择了研究对象。从兰州大学学位论文库里,搜集到高等教育学专业2007学年至2009学年硕士学位论文71篇。
3.研究框架
(1)样本总体中对研究方法的表述情况,列出所有的表述方法,以便观察研究方法叙述的规范程度。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发现研究方法的应用特点。
(3)从定量和定性(思辨与实证)两个方面统计论文分布情况:用表格直观显示定性和定量论文的研究数量,立足数据,发现问题,寻找规律。
4.研究的结果
通过对学位论文库里的71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2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分别如下: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调查法、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法、访谈法、学科交叉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数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网络调研法、质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图表法、资料分析法、经验方法、数据比较方法、经验交流法。
研究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由于研究对象中研究方法应用混杂,叙述模糊不清,本文主要统计几种常用的研究方法,这里的“常用”是指出现频次5次以上的,即主要是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法。(见表1)
定量与思辨及定量与实证的分类比较:其数量与构成见表2,在71篇学位论文中,定性与思辨论文65篇,占91.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思辨研究是我院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定量与实证论文6篇,占学位论文总量的8.5%,这一结果表明,在定量与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方面,我院有某种程度的欠缺。
三、问题与不足
通过对每篇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考察与统计,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很多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比如《大众化下研究生规模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图表法;再如《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把研究方法表述为规范分析方法。诸如此类的表述混乱现象不在少数。另外还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应用的研究方法时,有把调查法和问卷法并列等现象。
学位论文应该怎么写?
一、选题阶段:在问题意识下框定研究领域
确定选题是撰写学位论文的第一步,对学位论文有决定性的意义,“题好文一半”,选择了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就等于论文完成了一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是学位攻读者独立研究的开始,是个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颇具挑战性。
1.要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要找到一个好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要有强烈“问题意识”,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问题。牛顿和瓦特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牛顿从树上掉下的一个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成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而瓦特则从水烧开后水壶盖跳动这样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现象中受启发,进而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大变革。
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虽然确定一个好的论文选题对于所有学科的学位攻读者同样重要,但对于攻读人文社科学位者而言,问题意识更为重要。因为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客观,学术前沿比较清晰,并且研究的是一种确定性事实,以规律的形式出现,因此研究的问题相对比较明确。而人文社会科学探究的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作为人有目的行为的产物,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偶然的事实,探索必然的规律[1],其研究对象相对复杂,涉及的因素众多,且交织在一起,往往还涉及价值问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更具有隐秘性,更要有强烈的问题前设,带着一双探索的眼睛,发现社会事实背后的因素。
2.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学位论文的灵魂,是评价学位论文质量与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指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发展做出原创性的贡献,可表现在探索了未知的新领域、文献资料的新发现、观察问题的新视角、新概念术语的产生、研究方法的新探索、学科知识的新融合,理论观点的新突破等[2]。在选题阶段,对于自己将要主攻的研究问题能够达到怎样的创新目标要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换言之,要对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以及可能达到的研究结果有一个比较理性的、明智的判断。要不断地反问自己: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有什么样的优势,可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从而形成创新点?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高校业务管理部门工作的一线管理者,我的实践经验可能是个优势,但理论功底不够深厚,要在理论创新上做出成绩相对困难。那么,选题从实践出发就比较切合自己的实际。如果选择自己从事过的工作,学位论文写作就会轻松一些。原因是:①对这些领域比较熟悉,背景知识了解较多;②对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有感性认识,尤其对其中的矛盾有较深的体会;③以相关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能比较便利地获得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可能在资料积累上有所创新,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东西。这样,在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中去寻找问题就比较恰当。
3.关注研究意义
在选题时要关注研究意义,如果选题没有多大意义,花再多的精力,研究得再好,也没有多少价值。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价值体现为理论上的突破,表现为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新创造,或对于学科内某一理论问题具有补充、整合或派生意义,为人类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实践意义指的是能否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所帮助,为经济建设与社会繁荣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意义集中体现在回答这样的问题上: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我对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反复扫描,最后落实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上。因为,作为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重大而深远。同时,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又是一个饱受争议、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的焦点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就很有意义。
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并关注研究意义,带着这样的前设去有意识地寻找问题,实质上体现了做学位论文时所要考虑的几个方面:兴趣、能力、可行性等。综合以上几方面的考虑,我大致框定做“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研究”,但到底研究本科评估中的什么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不是很明确。
二、综合考试阶段:逐步聚焦研究问题
综合考试阶段是研究问题的逐步聚焦过程,可分为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挖掘问题等步骤。
1.通过文献综述寻找问题
问题就是理论疑难和实际矛盾,因此,寻找问题的途径无非二条:实践途径或理论途径。无论是理论途径还是实践途径,进行文献综述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文献综述就是围绕着研究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梳理出这个研究专题的学术发展,用概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学术谱系图”。同时,要对所涉及的问题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鉴别,发现现有的研究尚未涉及的领域,或者他人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做文献综述最能从学术内在机理上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个边梳理、边学习、边思考的过程,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程,要大量阅读资料,反复研读重要文献,透彻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独创性结论,并琢磨前人的研究策略,思考自己研究问题该从哪些切入点开展。完成了文献综述的写作,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问题、创新点、研究意义等都会逐渐清晰起来。
为了完成综合考试必备的文献综述,我对二十几年来我国评估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研究议题、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了分类概括与分析。结果发现,从研究议题而言,评估制度、评估技术研究是热点,而多学科视野下的研究比较缺乏。从研究层次而言,宏观研究较多,中观与微观的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而言,思辨性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较少,而既有特定的理论视角,又有实证研究支撑的专题研究还相当缺乏。为此,我认为从社会学视角聚焦在大学这个中观层次上,这个研究视角在现有的评估研究中尚属空白。我的导师有社会学背景,我自己曾任地方院校评建办副主任,具备研究该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有利条件,从这个角度开展研究具有可行性。
社会现实是问题的源泉,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是找准问题的关键环节。我收集社会各界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反响材料,包括网上言论、报纸、访谈录、“两会”提案等,对这些具有强烈感性色彩的言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被评院校以“全民大动员”方式形成的评估运动,采取的一些错误应对策略是评估工作遭到诟病的焦点所在。至于为什么被评院校会比较普遍地采用这种应对方式,仅从评估技术角度恐怕难以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评估方法应该是引发这种现象的内在根源。因此,我对世界评估发展的历史、评估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文献综述,尤其分析评估发展的历史进程,对测量→描述→判断→建构四个评估时代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试图为评估在现实中的疑难找到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世界评估发展史上找到坐标定位。
这样,通过做文献综述,分析理论疑难和实践困境,所要研究的问题有“呼之欲出”之感。
2.从社会现象中发现和聚焦问题
从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抓住核心问题,此外,还要剥离次要因素,限定范围,将问题聚焦并简化,并且用十分简练的学术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从表象问题向实质问题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过程,更是一个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过程,需要多视角下的灵感迸发。
完成文献综述后,待研究的问题时刻萦绕在心头。这期间,我与导师不断地沟通,也和相关人员,包括老师、同学、涉及这个问题域的人员进行多方交流。或者说只要能逮到人,对方有可能听我讲,我就不断地叙说,把自己的大概研究思路讲给他(她),看对方的反应,之后再将反馈意见详细地记录下来。感谢北京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被我缠住的人对我这样的行为都非常理解,且乐于奉献自己的观点。这些交流者开阔的视野、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刻的见解是巨大的财富!多方反馈的观点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也斧正了自己的前设。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一个概念——组织化动员蓦然出现了!这个概念很好地概括了大学在评估时的组织行为,正是这种组织行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3.在理论视角下挖掘和细化问题
在实践基础上抽象出“组织化动员”概念后,还需要在理论视角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细化。经过深入思考,我提出了这种奇特社会现象的三点悖论:①与大学组织特性形成鲜明比照。大学被称为“松散的结合系统”、“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但评估期间大学变成了军队,具有统一的意志和强大的“战争力”。②它与我国社会发展趋势不一致。“运动”是“总体性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但改革开放后,社会动员逐渐淡出中国,以法治为基础的治理渐成常态。但在评估期间,高校处于非常态,运动范式再现。③它在世界各国大学评估实践中几乎没有同例。外部介入大学评估是世界通例,但国外大学未出现这种应急性应对外部评估的现象。
针对这三个悖论,我集中研究大学“组织化动员”的产生机理,即“为什么要组织化动员”? “如何进行组织化动员”?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子问题:①为什么我国大学在评估时会出现“组织化动员”?这种现象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怎样的结构性条件?其动因又是什么?②大学内部“组织化动员”如何实施?其动员方式、阶段和特点分别是什么?③“原子化”的个体为什么会被动员起来?他们对“组织化动员”的反应如何?有哪些矛盾与冲突?“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对被评大学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当确定用“组织化动员”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研究的主线时,我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才真正地确定下来。无论在答辩时还是课题申报预审时,不同的专家比较一致的反馈意见是:研究的问题意识很强,研究视角新颖,选题很有意义,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组织化动员”的概念。
三、开题阶段:综合设计研究问题
到了开题阶段,就要对学位论文选题做好研究设计,包括确定相关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对选择理论、确定研究对象和琢磨研究距离体会最深。
1.选择理论
学位论文必须要有理论支撑,没有理论的论文是没有深度的,称不上是博士学位论文。但是,因为我的研究问题源于现实问题,而现实问题是综合性的,非学科性的,这就决定了要选择一个针对性的理论难度较大。另外,我的问题又源自本土的社会现象,要特别警惕西方理论的适用性。最后,我选择以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原因在于:①它的理论核心,即结构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对我的研究问题有较好的解释力。②这是一个综合性理论,融合了社会结构制约性和主体行动能动性两个方面,包容性较大。③这是一个形式模型,所以才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结构形态,对研究具有一般性的指导意义。换言之,这个西方的理论用来解释中国的本土问题还是适用的。
2.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的选择最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这样,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度解剖,就能形成对这类现象较为深入、详细和全面的认识,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对于本科评估“组织化动员”而言,地方院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组织化动员”表现出最强烈的动机和最发达的形态。而我作为一名地方院校组织评估工作的主要成员,具备“解剖麻雀”的便利条件。而且,本研究侧重在“组织化动员”的过程剖析,而这个过程通常是隐匿在文本之后的,了解其“幕后”的情况变得非常重要。这个研究对象和研究重点的确定,使我这样背景的研究者具备了绝对的优势,研究条件十分有利。
3.琢磨研究距离
经验基础上的学理研究,要与经验事实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直接决定了观察的角度,观察的距离不同,看到的景象就会不一样。理想的距离应是既能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能抓住其中的细微之处。距离太远,难以产生感性认识,抓不住深藏其中的“微妙”,深度不够;距离太近,就会深陷其中,跳不出来,宽度不足。对我来讲,用自己工作的院校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会比较敏感,说什么、怎么说才能真正发挥“内里的局外人”作用,既抓住关键问题所在,又不损害组织利益,这是我在研究设计中反复琢磨的一个重要问题。将研究聚焦在“组织化动员”过程而非应对评估的具体措施与策略上,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观察距离。既可以一个“内部人”深入其中,感受组织内部人员的情感和态度,理清该事件内部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组织化动员”的实质问题;又以一个“局外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不陷入到具体的琐事之中,不遮盖问题,以理性的态度进行客观分析。
开题阶段要对学位论文选题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这是开展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经过的过程。这个阶段问题考虑得越详细、越深入,后续的研究就会越明确,可避免在研究中走弯路。
四、论文写作阶段:对研究问题削枝强干
论文写作是按照研究设计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将研究设计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和细化,并削减旁枝问题。
1.深入与细化核心问题
我觉得自己的研究思路很清晰,论文写作只要按照研究设计进一步细化即可。但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宏大、因素众多,关系复杂,正如评论家所言,吉登斯的理论是“综合了各种理论要素的‘煎饼’,内部充满了矛盾和张力,吉登斯像‘狐狸’一样,像‘蜜蜂’一样,在理论之间飞来飞去,要理解他的理论就像‘试图去抓住一根水银柱’”[3]。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该理论缺乏中观层次的分析框架。这样,上层的理论和下层的材料就无法串在一起,研究从理论出发的路径走不通。这样,我只能在核心研究内容上寻找突破路径,希望能借鉴到其他研究者的分析要素。然而,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社会运动多是“自下而上”自发集聚而产生,找不到类似“组织化动员”的模式。而且,西方对运动研究的理论视角虽然多样,但每一种理论视角关注运动发生和发展的不同方面,在理论议题、研究兴趣和基本假设等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很难借鉴。而我国虽是一个运动频发的国家,相关的研究议题也很多,但理论视角却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史学研究,重在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对各种具体运动发展脉络的描述和分析,对运动性质与特征的归纳,对运动结果的探讨和利弊得失的评价等。这些研究对“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的借鉴意义不大,但对“怎样进行组织化动员”有一些启发作用。因此,要想将论文研究进行下去,首先要构建出一个“组织化动员”模型,分析影响“组织化动员”的核心要素,可这样的要求显然超出了我的能力。
为什么要进行“组织化动员”,牵涉到我国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宏大背景,相关因素自然非常多。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相关问题中打转,始终理不出一条清晰的脉络。直到我读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学分析》之后才豁然开朗。我欣喜若狂,即刻用了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评估运动转换为:带有“总体性社会”遗传基因,在技术治理方式下的一种“运动式治理”。
解决了分析框架,以后的工作就变得相对简单。在此之前,我将自己头脑里的一些想法都记录下来了,虽然是一个个的碎片,没有章法,却是思考后的粗加工材料。现在,理清主线后,选择一种合适的论述角度,将这些材料串起来,论文内容很快就充实起来。
2.删除旁枝问题
“组织化动员”式的评估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这是人们情不自禁发出的疑问。无论是课题申报还是交流时,人们都希望我用理性、系统的学术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开题时,我确实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效果作为研究内容之一,并且在此后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案例院校动员起来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评估结束后,哪些保留了,哪些消失了?“组织化动员”的评估对案例院校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根据CIPP评估模型要素(情景评估、输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挖掘案例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有效地回答了大多数人的疑问。
预答辩时,导师们认为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过长(30万字),结构有些松散。我就将与核心研究内容关联不是很紧密的内容删除,删减了10万字左右。经过这样的调整,“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的主线变得更加清晰,重点更为突出,结构也紧凑起来。我对调整后的效果非常满意,但同时还是免不了对删除的这部分内容感到十分可惜,这毕竟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
论文写作时的分析框架十分重要,要紧扣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避免被旁枝问题所干扰,研究最好只回答一个问题,削枝强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答辩阶段:再次推敲学位论文的题目
完成学位论文后,在论文答辩前后可对题目进行再次推敲,这个时候是“点题”,即用文字对论文主题给予概括。点题时要注意标题文字的规范、准确、新颖,要仔细琢磨论文标题是否恰当;词语是否确切、科学、规范、没有异议;是否简单明了;能否真正概括出学位论文的核心内容,恰如其分地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新颖醒目;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意愿等。
我的学位论文标题曾经考虑用《“无政府组织”的“组织化动员”:大学本科评估实证研究》,这个标题对比强烈,比较醒目。但不少人对“无政府组织”提出了异议,认为提法不够规范,大学组织的特性准确的表达应为“组织起来的无政府联合体”,如果全文写上,标题又不够简洁,最后我放弃了这个题目。后来,我将项目定为《大学本科教学评估“组织化动员”机理研究》,在预答辩时,有老师提出,并非所有大学在评估时都“组织化动员”,北京大学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经反复斟酌后,最后我将标题改为《地方高校本科评估中的组织化动员》。
总之,学位论文研究问题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体现,从选题阶段的研究方向框定,到综合考试阶段的问题聚焦,再到开题阶段的研究设计,延续到论文写作阶段的削枝强干,直至答辩阶段的标题确定。学位论文贵在围绕问题开展研究,真正体现出研究的价值,并形成创新点。
上一篇:测绘学论文期刊
下一篇:乱码文字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