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言论文范文
关于方言论文范文
留住方言,文化立根
方言在时代的冲击下踉跄前行,早已衣不蔽体。那些在历史回荡着的声音,有些渐渐远去,甚至不复存在,也带走了承载其中的情感寄托和文化光辉。方言保护亟不可待,一寸乡愁还需留住。留住方言,文化立根。
一方水土一片记忆,一声乡音一份联结, “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是心灵安全的归属,奔波再久乡音一响,那就是到家了。这种声音是那样的美,总会让人热泪盈眶,熙熙攘攘的一群人在喉咙震动爆破的那刻已经成了老乡。孕育于同一片土地,声音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方言是乡的灵魂,寄居着文化,是人文和历史的载体。不论是秦腔的撕吼还是越剧里的吴语,都用独特的方言美感定义了一片地域的文化特征和性格特点。方言是地方的文化名片和最佳代言。那些埋藏于地下的文字破译需要方言,古代历史的解读需要方言,诗词韵律的判断需要方言。这声音啊,捣破黄龙直击文化的心脏。中华文化在方言的传动下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更是百花绽放博大精深。山山水水下的文化多样性就是在方言的温床中得以孕育发展。
令人担忧的是现如今很多方言像是失宠的妃子一样在挣扎着哭泣着。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有些方言甚至已经消失。
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在电视台、广播等媒体中都不见方言的影子。在普通话的挤压之下,方言不见天日。中国城镇化也在快速地进行着,普通话渐渐地成为了各地的生活用语,方言使用频率大大下降。而且为了提高教育,很多家长主动放弃教小孩方言,普通话从娃娃抓起,更是雪上加霜。
再者很多人对方言的认识不足,忽略了方言的文化内涵和在文化多元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片面地认为方言有碍文化交流阻断文化发展,对方言排斥激烈态度悲观。
叹!最令人心痛的是美好的东西被慢慢地撕毁。方言在夹缝中亟待救援,行动刻不容缓。
政府应要引起重视,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方言是地域特征的浓缩,而不是打出一句“人人都讲普通话,文明社会你我他”就万事大吉,建立方言博物馆,开展方言艺术表演等等都是可行之举,近年来大火的声音影像记录也要提上日程。
学者的也要重视方言的研究,充分挖掘方言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提高方言地位。
而作为个人,要把传承故乡的声音作为责任和使命,应该以会一口流利的方言而自豪。
留住方言,文化立根。那故乡的声音响起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有底气地说:生于斯,长于斯,我是这儿的人。
急!!!~~~关于方言的论文,1500字
在山西的晋中、晋西北一代有很多土语是很古老而优雅的:“居舍”--就是屋子、“家里”;“箸秸”--一种灌木,秸杆很直,质地坚硬,过去老乡很少用竹筷,就是用“箸秸”杆来作筷子的。箸是筷子,秸是秸杆,箸秸是作筷子的秸杆。现在山西人没有“箸”的说法了,但是“箸秸”的名称一直没有变;3“.参差不齐”--不识字的农民都有这样的口头语,而且读音绝对正确:“cencibuqi”。只有上过学的人才可能读成“canchabuqi”“兀”--一种方形的凳子;“兀的”--语气助词,意思比较宽泛,类似“那么”、“当然”、“可不是嘛”等意思。例:“你会唱京剧?”“兀的哩!”这个词在元曲里经常看到,现在仍然是当地人的口头语。“舁”--抬的意思。这个字似乎很古老了。《说文解字》解释是:“舁,共举也”。“荷”--承担、搬动的意思,也引申为一般的“拿”、“携带”。这是非常普遍的口头语。“荷不动”,就是拿不动的意思。这个用法也很古老,汉朝张衡《东京赋》有“荷天下之重任”句。8.“恶色”--就是垃圾。这也是很古老的用语。色,是种类的意思。恶,是“丑恶”,“卑劣”的意思,和“美”、“好”反意。现在台湾人讲的“国语”中把“垃圾”读作“lèsè”和山西方言接近。9.“恶水”――是指脏水、污水,不是我们一般说的“穷山恶水”的“恶水”。说“恶”而不说“脏”,是不是也很文雅?10.“巡田”――就是秋天看护庄稼。别的地方叫“看秋”,“护秋”,远不如“巡田”富有韵味。每到秋天,村里会指定专人担负巡田的职责,担负这种责任的人被称为“巡田的”。“巡田的”很厉害,一般都会几下拳脚。基本的装饰是,腰里缠一条长长的蓝布作的腰带,腰间别一个小小的“马床”。所谓马床,是一种三条腿的袖珍小凳子。马床有两个用途,一是巡田的累了可以随地坐下休息,更重要的用途是用来打人――打那些偷庄稼、蔬果的大人小孩。一般是打屁股。据说打上很疼,但是又不至于打坏筋骨。1“胡阑”――圆圈、环的意思。引申为“那一片地方”。元曲《高祖还乡》有云:“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这里“胡阑”是环的意思,曲连是圈的意思。现在的山西中部和北部也还是这样的说法。这是一种单字复音的语言现象。胡阑,取“胡”字的声母,和“阑”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就近似于是“环”;曲莲,取“曲”字的声母,和“连”字的韵母,连在一起快读,也就近似于“圈”。在山西中部、西北,以及内蒙古西部的方言里,这样的现象还可以举出许多。比如,“圪劳”是“角”的意思,山西民谚:“得过且过,阳圪劳劳暖和”,“阳圪劳劳暖和”就是靠着墙角晒太阳;不阑,是“拌”的意思。山西有一种面食,是用莜麦面拌成小块状然后蒸熟,称为“不阑子”;再比如,木板受潮变形,普通话谓之“翘”,山西方言说“圪料”等等。据有的语言学者说,这种单字复音,是更加古老的一种语言现象。据说,有很多单音的词汇,本来就是复音,比如上面说的“环”、“圈”等,但是在文字产生以后,古人为了减少刻、写文字的工作量,就尽可能地用单音的字来表达,这就是“胡阑”变成“环”、“曲莲”变成“圈”、不阑变成“拌”的原因。1网友心行先生问:“这个‘兀’。真的不是那个‘杌’吗?你描述的就是我印象中的‘杌子’”。兀子,就是“杌子”,兀是本字,木字边是后来加的。汉字的发展,是由简到繁的历程。现在有的人以为汉字越是繁体越古典优雅,其实不是。山西方言说“兀”,不会这样“突兀”,口语里是说“兀兀”或“杌子”。假如再进一步地分析,“兀兀”和“杌子”也是有区别的。兀兀是指小的那种,可以随意搬动;兀子,是指大的一种,不可以随意搬动的。
顺便说一下,山西方言里的字词的组合结构是很有意味的,不但有感情色彩,也有概念的区别。比如说“牛”,一般不会说这一个字,而是说“牛儿”,这是指大的牛。说小牛,不说小牛,说“牛牛”,就有了可爱的情感色彩。但是“牛牛”还有另外的意思,是指那些可爱的小虫子。再比如“狗”,也是这样,称大狗为“狗儿”,称小狗为“狗狗”。狗狗也有另外的意思,是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的最亲切的称呼。再比如,吃饭用的勺,山西人说“勺子”,是指用来从锅里往碗里舀饭的大勺,至于放在碗里碟里的小勺,山西人称之为“勺勺”。山西有很多人的小名叫“狗狗”,假如是排行老二,往往叫“二狗”,老三就叫“三狗”。都是昵称,爱称。我们老家村里叫二狗三狗的很多,为了区别,就在前面冠以姓氏曰“张三狗”“李二狗”。当然,他们都有正式的官名,但是除了村上开会,一般不用。假如这“二狗”“三狗”的有什么特点,就在前面加以标记,比如叫“疤三狗”--是说脸上有麻子的。说到名字,也透露着山西地方的文化底蕴。前面说的“二狗”“三狗”之类,仅仅是一种类型。还有不少是以出生年的天干地支来称呼。比如,有叫“甲午儿”的,是在甲午年出生,加“儿”字尾音,也是表示亲切。类似的有:“甲戌”、“辛未”等。1“恓惶”――山西人不说“可怜”,说“恓惶”。查《辞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有三个――“恓惶”、“栖遑”和“凄惶”。据辞源的解释,“恓惶”为烦恼不安貌,例如:唐人韦应物诗句:“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栖遑”是奔忙不定的意思,如,晋人陆机:“德表生民,不能救栖遑之辱”;“凄惶”为悲伤惧怕,举例:金董解元《西厢》:“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凄惶苦”。结合例句理解,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的解释,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奔忙不定是指行为,烦恼不安和悲伤惧怕是由这种行为导致的心理状态,而这三种含义假如用一个意思来概括,那就是值得同情,可怜。所以我猜测也许这三个词其实是一个的词语的不同写法,或者是由一个词语演变而来。而山西口语中的“恓惶”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就包含了上述三个词语的意思。比如:“看那孩子哭得真恓惶哩”――意思就是说那个孩子哭得很“悲伤”;“那年月,日子过的真恓惶”――是说为生活奔波不定,受苦受难的意思。不过,山西话里的“恓惶”可能比字典上的解释有了更加丰富的感情色彩。比如,母亲说儿子“俺孩恓惶的可是个好孩!”――是说自己的孩子孝顺、听话、辛劳,言语中饱含了母亲的对儿子的疼爱之情。对别人谈论自己的朋友或相识“某某恓惶的可是个好人”――就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赞赏了。要饭的假如在山西乞讨,不说“可怜可怜吧”,说“咳,大爷大娘,恓惶的给上些吧”,这里的恓惶就是“可怜”的意思了,不过语法结构和现代普通话还是不尽相同。1“咥”――一个土的不能再土的方言,写下来却是一个古的不能再古的字眼。猛吃猛喝,在北京的俗语中,大概是“甩开腮帮子狠吃”之类,在山西太原、榆次、祁县、太谷一带,说法就简单多了:“咥吧!”“咥”,读“die”,阳平,吃的意思,但是不是一般的吃,是指老虎、狼等猛兽的咬嚼,如《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又如明朝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不咥人,就是不吃人,“咥我”就是吃我。“咥”,就是狼吞虎咽似地大快朵颐。说打某人的秋风,吃他一顿,也说:“咥他一顿”。1“窈窕”――说来你也许不信,这个几千年前的“艳
词”至今仍然活活泼泼地保持着青春的魅力,她不仅存在于那些引经据典的文字里,而且就活在老百姓的口语中。
晋中一带的人评价一个妖艳的年轻女子的时候,会这样说:“那妮子,可‘yāodiào’哩。”这“yāodiào”该怎样写?是“妖调”吗?读音差不多,可是意思似乎不是很准,而且也不是一个规范的词汇啊。这需要以晋中方言的发音为依据来分析。在这一带,许多声母为“T”的字,读如“D”,比如“柳条”不是“liǔtiáo”是“liǔdiáo”,说“桃子”不说“taozi”,说“dao’er”。那么,窈窕,用晋中方言说,就是“妖调”,倒过来,现在人们形容女人说“妖调”,很有可能就是诗经里的“窈窕”。当然,我这里有推测的成分,但是又有那种考古能避免推测呢?1“倒插插”――这是什么意思?假如我不说,让你猜,不是山西人的恐怕很难猜到:是指衣服上的口袋!“倒插插”,也简称“倒倒”,这是晋中一带的方言。为什么把口袋说成倒插插?这也是有些来历的。大家都看过古装戏。所谓古装,实际上大体是明朝的服装样式,它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袖子普遍很宽。到了清朝,推行马蹄袖,袖口变窄了,就没有这么宽了。明朝以前的衣袖和现在相比,不仅宽敞,而且多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装一些小的物件,如手帕之类。戏曲里也会看到这类细节。袖子里怎么能装住东西呢?原来,袖口里面缝有口袋。这口袋的口子和袖口的方向是倒着的,装东西要倒着插进去,所以就叫“倒插”。晋中人讲话,凡是指称小一些事物的名词喜欢用叠音来表示,这种缝在袖口的口袋当然不会有多大,所以就说叫“倒插插”。到了清朝,改穿满式的马蹄袖,袖口变窄了,不便装东西了,口袋就不再缝在袖口,改在衣襟底下了,方向也不是倒着的,但是“倒插插”这个名字还是保留了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别的地方不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本来意义上的“倒插插”是明朝以前的服饰,满清人从关外来,不是这种装扮,人家也没有这种说法。统治者的语言总是时代语言的主导,京城地方的说法当然也就随着变了。京话历来是官话的基础,“倒插插”被满清人挤出京话,不入流了,渐渐地就边缘化了。至于山西,不知道是因为闭塞,还是山西人执拗,不会在“倒插插”问题上与时俱进,抱着这个这个很古老而悠久的名称不放,但是究竟时代在变化,语言在变化,于是“倒插插”就退化为土话
方言调研报告
方言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方言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大同方言是晋语的代表,晋语是新划分出的汉语方言区域,研究大同方言有利于晋语的发展。而我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充分了解方言特征,更好地学习普通话。本文侧重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音系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进行论述,由此得知,大同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
关键词:大同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对比大同方言属于晋语,就全部晋语来说,按当前普遍认同的说法,大同方言属于大同包头片(主要分布在山西北部和内蒙古中部),就山西境内的晋语来说,大同方言属于以大同为中心的云中片。大同方言主要包括大同市区、大同县、天镇、阳高、左云、右玉等区域。浑源、灵丘方言列入山西方言五台片。广灵方言属河北语系,列入北方官话区。晋语区是近十几年,学者从汉语方言划分出的新的方言区域(晋语包括北方方言中山西部分地区极其临近陕西、河南、河北、内蒙部分有入声的地区虽然现在仍对“晋语”的开始“独立”争议颇多,但可以窥见“晋语”极有特色)。而大同方言就是晋语的代表,因为方言中存在大量的入声字。本文侧重研究大同方言与普通话在音系方面的异同,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得知,大同方言与普通话相互联系,各有特点。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一、声母
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开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共22个声母。而大同方言有19个辅音声母,外加1个零声母。马文忠先生认为,大同话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他将[t?][t??][?][?]包含在声母系统中。笔者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现在的大同话中没有翘舌音,即将[t?][t??][?]归入[ts][ts?][s],[?]用[z]代替。此外,大同方言另有[v]声母,这就是大同话的19个辅音声母。
二、韵母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有三十九个韵母,韵母主要由元音构成,也有的由元音加鼻韵音构成。韵母按结构可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本文为了更好地将普通话与大同话进行比较,把普通话中的韵母分为三类,把单元音韵母和复元音韵母合并成一类,称作普通元音韵母;另一类仍为带鼻音韵母;把卷舌元音单列一类。
大同话共有三十四个韵母。韵母均由元音构成,按其的特点将大同话韵母分为四类。一类是普通元音韵母;一类是鼻化音韵母;一类是卷舌元音。
三、声调
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普通话有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大同话有五个单字调,阴平、阴平、上声、去声、入声。
综上所述:
1、普通话没入声,入声是一种收塞音韵尾的声调,它很短促。这也是晋语的一大特点。
2、普通话与大同话都有阴平、阴平、上声、入声四调,但相同的方言调研报告。
大同方言是晋语的代表,研究大同方言音系对晋语的发展很有意义。本文在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归纳总结,侧重大同方言与普通话音系之比较,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同方言音系特征,对当地人学习普通话也大有裨益。
伴随着即将进入大三的慌张,无数次的纠结毕业后就业还是考研。脑子里想的很多,却对即将到来的学年论文毫无想法。抱着想为自己的学年论文寻找一点灵感和对方言变化的好奇,想不断历练、挑战自己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这次暑期实践活动。四天时间过去了,我收获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
实践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在闷热的汽车里度过了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临夏市。费尽周折找到住的地方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我们马上投入到调研工作之中。我们首先将十四位队员分好小组,然后明确了我们展开调研的地点和主要调研对象。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从拘谨到大方,从被路人拒绝时的失落到互相鼓励,重整旗鼓的坚持,从开始时我们方法不得当而进展缓慢到在学姐的帮助下我们逐渐改进方法而收获颇丰。在调研结束之后的总结会议上,每个小组都汇报着自己的收获,那一晚,我们尽管疲惫,但每个人脸上都流露着我未曾见过的骄傲与坚韧。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们还是依旧走街串巷进行调研,每晚开总结会议,认真总结每一天的收获,发现、指出调研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第二天的任务。在这几天的走访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去八坊街的那一次。八坊街是临夏市回族同胞的聚居地。在那里,我们每走进一户人家,他们都非常热情的接待我们,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遇到我们听不懂的方言他们会反复解释,甚至加上手势动作,直到我们理解。他们还拿出亲手做的油果子给我们品尝,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特别的暖。那天我们还去了清真寺,还非常荣幸的见到了阿訇,跟阿訇进行了交谈。阿訇非常详细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还仔细地为我们讲解当地的宗教文化,婚俗文化、葬俗文化。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的接触阿訇,了解宗教,这次走访对我来说既是一次内心的震动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以外,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便是同行的十三位队员了。罗老师对每位队员的照顾,对生病队员的牵挂。学姐为我们整理资料,讲解要点,我们十四个人一起同甘共苦,相互鼓励、相互学习、一起努力。无法忘记那些我们一起吃泡面的日子,一起在总结会议之后玩游戏的日子,一起敞开心扉聊心事的日子。分离的时候有不舍,有眼泪,但我们始终是对方特别的人,不会忘记我们嘹亮的口号:we are伐木累!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习惯了图书馆沙沙的纸笔声,看过了一摞摞的专业书籍,记住了一条条的知识概念,然而追根溯源,这些精简的一句话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背后的夙夜不眠,背后的呕心沥血,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略能窥得一二。
xx年7月9日,在学院的组织下,在罗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目的地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实践内容是搜集临夏方言语料,并和东干语做出比较。当天到达安顿好住宿后,我们实践小队迫不及待走上街头,开始着手完成我们认为很简单的任务,第一天下午因为街上行人的配合,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并不觉得苦和累,然而,第二天,第三天,持续的高温让我心中开始烦躁,行人的不配合让我感到沮丧,复杂的语料分类和对比让我感到厌倦和无趣。直到第四天,我们去了临夏的回民聚居地——八坊街,这一天的走访不仅完成了调研任务,而且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回民的热情,尽管有不配合调研的居民,但也是好言婉拒,更有的人看我们是大学生,主动与我们说了很多临夏方言的知识,让我们收获满满。
五天的社会实践是短暂的,但这五天中,除了尝到了调研的酸甜苦辣,在日常生活中,队员们的相互关心和罗老师的鼓励,让我收获了欢乐与感动,每天晚上汇总完成果之后的谈天说地,让我们这个小团体更像一个大家庭、这种感觉带来的,是满满的信任。
夙夜强学以待问疏通知远而不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做学问的艰辛,让我知道了学术门径,只有经历过,才懂得敬畏,只有经历过,才会珍惜,对于书上每一条结论,以后一定要珍之重之的心情,是在教室里收获不到的。最后想说一声谢谢,是对罗老师,是对同伴们,也是对这次经历,谢谢。
有关方言的论文怎么写
先搜集方言,占有基本素材.然后根据材料的蕴含,结合自己的所长,选择有关方言的一个方面来写.如方言溯源、方言演变、方言的分类、方言蕴含的文化、从方言看生活变迁、方言中的精华与糟粕……还可以写农谚与生产、气象谚语与天气等等.
上一篇:喜洲稻田研究论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