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研究论文集
李清照研究论文集
评李清照《词论 摘要]李清照的《词论》在中国词学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对后来词创作理论产生深
远影响,也引起了历代文学评论家的褒贬不一。今天,我们在深化研究《词论》的历史作用时,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给以公
正的评价。
[关键词]李清照;词论;别是一家
李清照是宋代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在
词的创作领域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她的作品留下的不多,至今辑存者仅
有五十余首,但由于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一直给
人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的《词论》全文不足七百字,立论鲜明,内涵丰
富,充分体现了李清照的词学观,引起了历代文学评论家的注意,并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的主张谈谈个
人的理解和看法。
《词论》强调,词“别是一家”,她把当时的词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不
知词者;认为苏轼等人虽“学际天人”,王安石等人“文章似西汉”,却作不
来词。又说柳永“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张先、宋祁弟兄“虽时时有妙
语,而破碎何足名家”,对这些人有肯定,有指责。柳永词能协律固然好,
但词中夹杂着庸俗、低下的缺点。张先、宋祁等人的词虽有丽句,却不够
完整、匀称。另一类是始能知词者:如晏几道、贺铸、秦观、黄庭坚等。对于
这些人,虽然是懂得词的人,但她仍有所不满。李清照认为晏殊有妙语,
却“苦无铺叙”;秦观词虽有情致,但沉溺其中,显得柔弱无气度。正是由
于少故实,贺铸的缺憾也是如此;黄庭坚的词一味崇尚故实,又显得呆
板,反而又成了疵病。
李清照提出自己的词学审美标准,并将审美标准具体化,评价的
具体全面,既有风格意境,又讲究铺叙用典等具体写法,使学者便于研
习。李清照用她对词的审美标准,将她的前人、同辈等一些词作大家进行
毫不掩饰的评判,直指他们的不足之处,作为一个女子,在当时能有这种
批判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李清照认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都不符合词的
艺术规律。忽略词的特质,只能使诗词文混淆,这不利于词的发展。要解
决这个问题,必须知词“别是一家”,将词独立出来。李清照不但将苏词,
而且连欧、晏词都视为“句读不葺之诗”。她主张写词要把握好词的基本
要素,即协音律、重典雅、尚故实、主情致、有铺叙。这就不难看出,她对词
的要求非常讲究,与诗的区别更为严格。
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论断,从词与音乐的角度,提出词要合律,并
提出词要分五音、五声、五律等等,以此来区分词与诗,维护了词的传统
风格,旨在说明词的界限。的确,词作为一种文艺形式,有着特殊性能和
独特形式,自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从词的起源,我们不难发现,词与诗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种意义上说,诗与词是同源。我们知道,任何形
式的文学作品都必须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统一,但是如果形式和内
容发生矛盾时,形式束缚了内容的表达时,应该在形式服从内容的前提
下设法解决。苏轼的词正好在这一点上,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大胆地摆脱
了一切传统形式的束缚,所谓“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形成了他雄健
豪放的词风。这里,必须说明的是,苏轼的词并不是都不可歌,他的“明月
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等等,都是可歌的。这
种在词的创作上突破音乐束缚的新特征,可以说正是苏轼的革新和创
造。苏轼在拓展词的题材广度时忽视了词体自身的独特性,对此,后人不
能求全;同样,李清照在强调词的特性,捍卫词体独立的同时,对词的广
度扩延未能顾及,我们也不能责备。诗言志,词缘情。我们应该承认诗与
词有不完全相同的体性和风格,但也应该承认词与诗并非完全不相同的
事实。
有不少专家认为,李清照的《词论》是属于保守派的词学观,词“别
是一家”提出后,影响了后代词的发展和创新。我不认为是这样,李清照
的《词论》是从内容和形式的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从内容上说词不同于
诗,一是从写作方法上说词不同于诗,也就是说词是合乐以供歌唱的文
学,因此要“协音律”。李清照提出的词“别是一家”,并不完全是仅仅醉心
于词的形式,突出表现词的诸要素,而是表明一种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
是一种有所追求的规范。这种规范的追求当然是严格的,不是简单就能
做到的,就连李清照自己的词也不能完全做到。她的后期词就有突破《词
论》的例子。比如《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永遇乐》中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等,就是“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这就缺少
用典、铺叙。至于李清照的《词论》写于她的早期还是晚期,研究家们说法
不一,至于词论对当时的影响有多大,本人学识才浅,研究的不够,不敢
妄加评论。但从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看来,不但打破了诗词
的界限,并且拿词赋、散文及书札、语录等体裁来作词,由其取精用宏,及
能腾天跃渊,成为宋词集大成的一家。我想,这也是百花齐放吧。
李清照的《词论》是第一篇系统论词的文章,在词学理论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是词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词的特性作进一步认识的必然产
物。《词论》对后来词创作理论影响深远,我们应当将其置于词学发展史
中进行考察,并给予全面公正的评价。总之,词和诗文一样,作家要根据
需要,破除多种观念的束缚,才能进入自由创作的境界。这就是我们今天
研究《词论》所应持有的态度和追求。
[参考文献]
[1]褚斌杰,等编.李清照资料汇编[M].中华书局,1984.
[2]刘忆莹.李清照诗词选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中华书局,
1984.
关于李清照哪本书介绍他和他的作品比较好
其实,这些东西百度百科上面一般都是全方位的齐全啦毕竟人多力量大嘛百家讲坛的康震也讲过李清照的好像也有一本书 另外 《李清照集》 上海中华书局 1962
《漱玉集注》王延梯注 山东人民出版社初版 1963
《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李清照评传》王延梯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
《李清照》程千帆、徐有富撰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2
《李清照研究论文集》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 中华书局 1984
《李清照词鉴赏》周振甫、周笃文、刘乃昌、王延梯等撰写 齐鲁书社 1986
《李清照全集评注》(初版)徐北文主编 济南出版社 1990 嘻~~~
说一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资料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工。《宋史·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为后人所辑。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四库提要》)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易安作也。(《词苑丛谈》)
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同上书)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携隐。(赵明诚)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一代词宗”
世人皆知李清照工诗能文,尤善填词,殊不知她还能作画,其《琵琶行图》直到明朝还被人收藏,而且她对当时流行的各种游戏也十分精通,玩起来游刃有余。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更给她增添了难以忍受的悲痛。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管制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赵明诚胸怀满腔热血,可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戕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三、代表作品
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清平乐·年年雪里》、《菩萨蛮·风柔日薄春尤早》、《减字木兰花·浪淘沙帘外五更风》等。
诗:《浯溪中兴碑诗》、《乌江》、《皇帝阁春帖子》、《钓台》、《上枢密韩肖胄诗》等。
文:《金石录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上一篇:汽车论文毕业论文
下一篇:珠宝论文题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