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俗主题论文
土族民俗主题论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讲土家族过节的风俗习惯。
土家族是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然而我很荣幸的当上这个家族中的一员。
土家族是跟着汉族一起过春节的,但是过年的风俗却大不相同。比如说:⒈过年的时候要打糍粑,糍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当上家常便饭,而汉族却是大鱼大肉(这就是富与贫之间的差距啊!);⒉除夕之夜然大火。每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在吃完团圆饭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阴间的新的一年里开开心心,而汉族却只是简简单单的守岁;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脸水倒掉。因为洗脸水相当去金银财宝,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孙孙在这一年就会大不幸,而汉族却要在大年初一彻彻底底的打扫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须把欠的债还清。俗话说得好嘛“新年有新气象”(这条和汉族差不多)。
土家族过年的风俗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如果想知道的话,就来到贵州,来到这个多民族的地方! ... ..
急用一篇关于家乡风土人情的班会报告总结,1500 字左右,谢谢 急用,
家乡风土人情的班会报告总结:
寒假社会实践论文—我的家乡
我来自陕北的农村,在我的家乡,现在依然保存着许多比较古老和传统的习惯,其中最著名的非窑洞和土炕莫属。
虽然经过这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整洁的楼房和平房,但在农村的大多数地方,人们还是愿意住在窑洞中,睡在土炕上。
凡是住过陕北窑洞土炕的人都知道一个好处,那便是冬暖夏凉,这种起居方式记载着陕北人繁衍生息奋发自强的生活痕迹,让人一生受益,它昭示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源远流长的民风民情千秋轮回。
原始的陕北土炕,“土”的掉“渣”。它已土为主体,又接纳歇息着以土为生的群体,所以从原祖到子孙都称它为土炕。
陕北的土炕如同负重的黄牛驼载了太多的责任。春秋季节烧一把火,逼逼潮气暖暖腰身,老汉们背庄稼翻大山腰不酸腿不疼,冬季火炕一烧满窑暖气,老人们盘腿而坐,谈论家长里短,孩子们趴在炕上嬉闹,媳妇们量鞋底纳鞋垫,勤快的婆姨们把黄豆,绿豆,黑豆分别装在不同的坛子里,放在热锅头,盖上被子,不几天就生出白白嫩嫩的豆芽,或送人,或自家吃,而一家之主则抽着烟,计划着过年,盘算来年的生产......
现在许多青年人走出了这片黄土地,在另一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他们的骨子里永远透着陕北特有的黄土气息。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仍然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而在新建的平房中,虽然现代化得家具使人们的生活发生着许多变化,而现代的一些建材资料也使得土炕换了新颜,人们不再为土炕掉渣而觉得不整洁了。虽然“腹”中还是土,有些则用上水泥浇铸的条形炕沿,瓷砖贴炕的前脸及周围,使土炕也具有了些现代气息。
而今,许多已经在外的老人都想着回到陕北,回到那熟悉的土炕上去养老。陕北土炕是汇聚人生和智慧的集散场所,陕北的人,走完的生命的最后一步,仍把灵魂留在了他的土炕上。
美丽家乡
宝鸡,这个早在古代文化中就有着重要地位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数千华夏儿女的生命摇篮。宝鸡,古称陈仓,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与甘肃、宁夏,四川相连,是国内大陆入川的捷径要道,陇海,宝鸡铁路在此交会,因此宝鸡也成为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型十字枢纽。
我生在宝鸡,长在宝鸡。志愿填在西安将我带出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宝鸡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差异大,具有南、西、北三面环山,但多山并未阻碍宝鸡的发展,东西贯穿流过的渭河成为宝鸡发展的主要方向,呈 角开口槽形的特点。宝鸡全面积18172平方公里。所以说家乡宝鸡仍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口不断增长使得建筑面积不断扩张。宝鸡以山地为主,南倚秦岭,北部有原,呈现“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格局。
古称陈仓的宝鸡市有着悠久历史。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市内建有炎帝陵,炎帝祠等著名旅游建筑。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和“佛骨圣地”的美誉,影响了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周礼》、《周易》,以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典故皆出自宝鸡,至今仍有北首岭遗址,钓鱼台、,周公庙、周王陵、秦王陵群、古栈道、五丈原、法门寺、大散关等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址。
家乡宝鸡还有十大怪,对不了解这座陕西第二大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次接近暴击的好机会。第一怪——面条宽得象腰带。所谓的裤腰带面是关中人民最青睐的美食,手擀面做出腰带般粗细,吃在嘴里可真可谓爽口实在。第二怪是饼子大的像锅盖,小麦是宝鸡人喜欢的粮食,做出的锅盔大饼比锅还大得多,宝鸡人对吃要求不高,一碗裤腰带面就口饼,吃饱最舒服。第三怪便是“有了辣子不吃菜”,一碗宽面浇上油泼辣子可是令人垂涎三尺,饼子夹辣子更是美味佳肴。第四怪可谓是说足了关中人民的大气——“老碗小盆分不开”,没有碗盆之分的人们,吃面一向用海碗来盛,这碗可不是普通的碗,而是碗口如盆般大小的超大号,一碗便饱的生活真是美滋滋的。第五怪,家家房子半边盖。也是为了避免季风气候的多雨。第六怪,板凳不坐蹲起来。宝鸡人民很早就喜欢蹲在板凳上,原因我却无法知晓。第七怪妇女帕帕头上戴,第八怪,秦腔大戏吼起来。说到秦腔,这可是宝鸡的重要风俗之一,没听说过戏是吼出来的,怪了就是秦腔要吼,更是体现了关中人民的粗旷与豁达。第九怪“一截粗绳当皮带”。宝鸡人民衣食无忧便在这一怪上体现,不讲究吃不讲究穿,用一根粗绳绑在裤腰带上当腰带,方便结实。最后一怪,陕西姑娘不对外,我在这就不详说了,这只是个民俗风情。
上面听说的十个民俗只有在过的生活中比较多见,如今已有很多人在新时代新社会中不那么做了,不过仍然用其来表现宝鸡这块宝地的民俗风情。如今,宝鸡经济飞速发展,以其优越的历史条件发展旅游业,又没放弃以往的工业发展,带动着宝鸡人民致富安康。
这就是宝鸡,一个美丽的西部城市。
美丽的江苏
——家乡风土人情
江苏位于长江、淮河的下游,黄海,东海之滨,北接山东,西连安徽,河南,东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额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得名于清朝江宁府和苏州府之字。是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总面积10,2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总面积的11,1%,连锦近1000千米的哈男线,拥抱着约980万亩黄金滩涂,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洲中的太湖,洪泽湖在此横卧,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的简称"苏"的繁体字原本就是此意。
江苏的特色艺术很多,例如:古沛国家的烧鸡,南京的云锦,苏绣,南京白局,昆曲,无锡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汤沟酒,徐州琴书,苏剧,锡剧,淮剧,扬剧等。
江苏的民俗节日也颇具特色,热闹精彩。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听钟声活动自1979年开办以来,已成功的举办了20多届,是我国最早开办,规模最大的旅游节庆活动,中国传统的除夕年夜饭揭开听钟声活动的序幕,席间参加文艺表演,幸运抽奖等活动为游客助兴,听钟活动随着游客到达枫桥景区进入高潮,寒山寺和枫桥大街展示龙灯,舞狮,高跷,荡湖船,乘轿等传统民俗活动,寺内众僧侣在香烟缭绕中做一年最后一次功课,零点前夕,游人们聆听由寒山寺主持敲响的108响钟声,钟声悠扬,除岁烦恼,虔诚吉祥,炮竹噼啪庆新年的到来,换了热闹。
每年正月初一至月底,在南京夫子庙广场,大成殿都会举行成大的金陵灯会。它始于元朝,盛与明清,相传于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闹花灯,以示与民同乐,共庆升平,自此数百年来,相传至今,灯会期间200多个品种,数十万盏各具特色造型各异的花灯云集于此,流光溢彩,汇聚成等的海洋,尤以市民自己扎的花灯,千姿百态,极具特色,游人尚且徜徉其间,宛如置身于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每年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至3月18日,在南京钟山风景区梅花山都会举办中国南京国际梅花节。南京植梅花与赏梅花的历史悠久,自六朝至今不衰,尤以中国四大梅园之一的梅花山最佳,南京国际梅花节节庆期间,南京将以"梅"为主题,以梅为蝶,以"梅"会友,举办各种文化旅游,商贸及经济活动。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每年4月至5月,扬州都会举办中国扬州烟花三月的旅游节,春天的扬州市最美的季节,人们可踏着昔日乾隆皇帝着迷得"乾隆水上游览城",去寻访文明遐迩的二十四桥,观赏"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美景,品尝中国的四大菜系中的淮扬美食,欣赏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每年6月会在淮安市盱眙县城举办中国国际龙虾节。盱眙十三番龙虾是淮安市县今年来新创的名菜,原料是物美价廉的螯虾,由十位中药及特殊方法制成德,色泽鲜艳,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盱眙县人民政府和南京《扬子晚报》自2000年起联合举办"中国国际龙虾节"大力推广十三香品牌龙虾,充分展现了"龙虾大餐,文化美餐,旅游套餐"的最佳组合,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龙虾节食江苏唯一被评为"IFEA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盱眙还被社会公认为中国"龙虾之都"。
江苏历史悠久,江苏人文荟萃。江苏是经济大省,江苏是教育强省。
是美丽的江苏,我的故乡。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是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市,东临渤海湾,北枕燕山山脉,西接首都北京,南指中国辽腹地,得天独厚的先天地理条件注定了天津市注定是一座不平凡的城市,天津市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我国北方的海运与工业中心,中国北方经济中心,我国四直辖市之一!
天津的历史虽不悠久,但却是让人刻骨铭记的,公元1404年的12月23日,为纪念由此地起兵的明朝“靖难之役”,将此地命名为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作为军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天津开始筑成建卫,即当今世人俗称之“天津卫”,1860年中英鸦片战争从中国晚清政府的大败告终,英法联军占领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进驻天津,在天津设立租界,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可抹灭的耻辱印记。1948年11月29日,著名的“天津战役”,打响,揭开了天津解放的序幕,次年1月15日凌晨,人民解放军东西路突击集团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为天津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78年改革开放,天津市更是迎来跨越式的房展,逐渐发展为当今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
自古天津就被喻为曲艺之乡,民间民俗艺术多种多样,技艺精湛,不尽让人拍案叫绝,相声,京运大鼓,快板等有代表性的民俗艺术在全国都获得了相当好的口碑,更是涌现一大批全国闻名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慕名而来的观众和前来寻访的人络绎不绝,去茶馆听段相声,泡上一壶热茶,是老天津卫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便是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大都市,茶馆文化永远不会暗淡,没有大上海的灯红酒绿,没有四川麻将的闲适,却有着它独特的丰韵。
美食是天津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天津懂得享受生活,尤其在饮食,远近闻名的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是不必多说,地方特色的小吃多种多样,层出不穷,来到天津品尝风味小吃已经成为天津游客的必选内容,东临渤海,海蟹自然是天津人饭桌上的招牌,北塘的海鲜以鲜美闻名于世,出产的海鲜海味浓重,鲜香肥美,老话讲道: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更是体现出了天津人对于佳肴的追求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除此之外,天津小宝栗子是最著名的小吃之一,店铺门前长长的队伍足以说明一切。天津市在20世纪80年代末兴建了美食街,旅游街,服装街,集吃穿住为一体,为广大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天津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一座城市中,保存着大量民族风格的古建筑和众多的西洋风格建筑,故天津素来由万国博览会之称。天津的城市建筑独具特色,既有雕梁画柱,典雅朴实的古建筑,如坐落在南开发区和虹桥区的古楼,是古代老天津卫留下的老城市,现今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除此之外,又有众多的新颖别致的西洋建筑,有英式的中古式。德国的哥德式,法国的罗曼式,俄国的古典式,希腊的雅式等,天津人通常把这些西洋建筑称之为“小洋楼”,来自河北区的意大利风情街,和位于租界区的五大道地区,映入眼帘的西洋式建筑会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欧洲,美景数不胜数,但同时也铭刻下了历史耻辱的印记,这些是上个世纪侵略者的罪证!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有着多彩的历史,优雅的风情,现代的气息,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社会实践报告
“风俗”,就像是一阵风,悄悄地游走在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让不同的地方演绎出不同的精彩生活。正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才有了各不相同的角落,不同的世界。
对于新一代爱追潮流的年轻人来说,或许,那一套套的分素习惯的确让人感觉俗套,因为风俗祖祖辈辈相传,固执不变,现在的人们就此做起事来一板一眼,甚至几千年都保持着曾经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话说回来,风俗又毕竟是一种优良传统,我们炎黄子孙一代接一代的相传,保持着这种文化的香火传递,的确很宝贵,正是有了这些风俗才有了今日现代与古典风俗的结合,创造了别具风格的美,正是因为它,才使各个民族与地区之间有了更鲜明的差别,正是因为它,生活才更加新鲜有趣,也正是因为它,让旅游变得更加有意义。
风俗从小就在生活里陪伴着我,而我最熟知与最喜欢的便是过年的风俗,这其中的乐趣真是无穷。
我是生活在北京的一个小北京人儿,这里的风俗数不胜数,而过年是个大节气,是风俗中的代表,“年”就是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从三十到新年初一的过程便是过年(过春节)。曾传说,年是个魔鬼,人们有一天战胜了年,便把这天定为了过年。这是个有意思的说法。春节,一般人们要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过来年的正月十五,二十三叫做小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便为过年做准备,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过法,还有一段顺口溜来描述这些天的生活:“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蒸碗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因此,每到二十三,人们便按此忙碌起来,直到三十晚上,下午饭早吃,吃前要放炮,贴春联的,还要供祖先,饭桌上要有肉、白菜。肉代表富贵,白菜代表“摆财”,这些都很讲究,而且,饭不能吃光,一定要有剩余,这样就意味着家里粮食多,饭后要为死去的人送纸钱,等到夜里十二点,人们便开始放礼花,然后吃饺子,过了这会,人们可以继续玩,也可以休息了,十二点之前的这种过法就叫守岁。到了初一早上六点,人们要早起吃饺子,初二早上吃饸烙,意为“合乐”——合家欢乐,是有谐音而来。这里便是常说的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这之后,亲戚间便频繁来往了,有了客人,主人们热情招待,桌上放满各种水果、干果、糖果和饮料,吐出的皮要留到地上,因为踩在上面有小碎声,在风俗里,这叫踩碎,意为踩祟 就将过去一年的不好的邪祟踩光,有些人还要扔掉几双破鞋,意为扔邪,热热闹闹的来往过后便迎来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庆祝团员,家家吃汤圆,到了晚上,赏灯赏月,这一天,可是新年的第一次月圆,就这样,一路守着风俗的规矩,伴着热闹,带着红火,载着希望,年就快快乐乐的过完了,之后,人们便继续专注的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了。
过年的风俗,远比我用文字演绎的精彩丰富,相信,在其他的地方,有着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那里的年也一样过的红火,当然我们这里也有着其他的风俗,比如:月圆去拜佛,年中不可理发,女儿工作多探父母,端午吃粽子,腊八喝粥,八月十五吃饺子……每一样都有着它特殊的意义。
风俗,带给人们快乐,让平凡的 生活不那么平凡。它是一种传统,使中国的文化彰显的伟大;它丰富生活使文明不断传承,让后辈们保留着祖先们善良、热情、和气、团圆的优良本性,我爱我的家乡,我也爱这里的风俗。我相信,趋于现代化的家乡会与风俗相称的融洽,家乡将因这样的风俗而获得更好的发展,也将因这样的风俗培育出更好的一代又一代。这里的子孙们将为这些努力奋斗,逐步前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洛阳——我的故乡
提起洛阳,很多人知道,古都,这是来形容洛阳的一个词汇,和西安一样,古老是洛阳的一种特征,那我就老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洛阳,因为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称,牡丹香气四溢又有“花都”之美誉。
这里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墓群,此外还有二程墓,白园,关林等一大批历史遗迹。最新出土的“天子驾云”也是著名文明古迹。
洛阳的自然风光同样引人入胜,“天津晓月”,“龙门山色”,“洛浦秋风”,“马寺钟声”等洛阳八景风格不同,景色秀丽,畅游其间,定会是您流连忘返。
既然是花都,那就不得不说洛阳的牡丹了,至此,还有一段关于牡丹的传说,传说唐后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其待晓风吹”。百花摄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唯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贬至洛阳。刚强不屈的牡丹一到洛阳就昂首怒放,这变激怒了武后,便下令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但到了第二年春天牡丹反而开的更盛。因为这种牡丹在烈火中骨焦心刚,矢志不移。人们赞她为“焦骨牡丹。后来经过洛阳人的精心培养,花儿更红艳了,所以后人起名叫“洛阳红”。
靖康年间,金军攻破北宋京城洛阳,牡丹从此衰落。但自从洛阳牡丹享誉之后,各地慕名者纷纷前来求购,这就使得洛阳牡丹流传全国。在以后出现的几处牡丹产地,无不与洛阳牡丹有着渊源关系。
即为古都,那必定有所称之处,历史上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洛阳定都,所以洛阳有“九朝古都”之称。
早在公元前770年,洛阳就已是东周王朝的国都。当时由于旧都镐京残破不堪,加之犬戎内迁,危及镐京安全,周平王决定东迁洛邑,东周成为在洛阳第一个建都的王朝。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再次定都洛阳。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尘封之后,洛阳大放异彩。当时的洛阳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东汉末年,董卓在洛阳纵火焚烧皇宫,使一代繁华都城尽成废墟。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建立魏国,定都洛阳,以后,西晋和北魏也相继在洛阳建都。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弑父自立,迁都洛阳, 在洛阳城西18里大兴土木,又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洛阳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把洛阳定都为国都。其后共有6个皇帝移度洛阳,这段时间是洛阳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宫殿建筑宏伟壮丽,城内的大型官仓承担着为京都储存或转运粮食的重任,手工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五代时,后梁,后唐等朝代也在洛阳建都。
因此可见,洛阳的文化底蕴是那么的浓厚。洛阳位居中原腹地。自古以来地灵人杰。群星闪耀,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历史人物层出不穷,灿若星河,为后人留下一座璀璨的文化长廊。遥望他们在不同领域产生过的重大影响,仿佛穿越深邃的时空,感受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沧桑巨变。
这就是我的家乡——洛阳。
我的家乡重庆之风土人情
重庆是一个很热闹的城市,这里可以感受到人们的热情,每个人都很好,很好客。
重庆这个地方的资源也很多的。在重庆可以感受到以前自己没有感受到的东西。
具有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集山、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巴渝文化、民族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体的浓郁文化景观。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三百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六个。重庆还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发源自重庆的火锅更是闻名遐迩。
到过山城的外地人,恐怕也极少有人不去尝试一下久负盛名的重庆火锅。重庆人吃火锅,可以上溯至清光绪年间。那时的人大姐边上打上一口灶,放上一只大铁锅,煮上一锅盐,内放分为九格的竹木条格,供九人同时而食,为避腥气,加上麻辣佐料,成为今日的麻辣烫雏形。
最早介绍重庆火锅的要数四川作家李颉人了。他在1947年《风土杂志》中撰文';吃水牛毛肚的火锅,发源于重庆江北。最初一般挑担子零卖小贩将水牛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朋友,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直到民国二十三年,重庆城内才有一家小饭店将它高档化了,从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将分格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也改为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重庆人的口味。
重庆人能吃,在火锅上的发展上得到了充分的显示。以毛肚等牛内脏为主的传统大锅,到了现在重庆人的手中,锅里的内容起了根本变化,对虾、螃蟹、海参、鱿鱼、年糕、苕粉、黄花、木器、厂耳,各种干副食品和时鲜蔬菜,都加入了下锅队伍。从口味上,也有了麻辣、荔枝、咸甜之分,而清汤火锅也有了发展,有鸡汤、鱼汤、排骨汤几种。就连烫火锅的燃料,也有了现代气息,泥炉、土灶被油炉、酒精炉、天然气炉、液化气炉所替代,还有用固体燃料锅,使土生土长的重庆火锅带上了积分洋气。
雄伟壮阔的长江三峡, 璀璨多彩的重庆夜景,秀丽怡人的芙蓉江是重庆的重要旅游资源。
长江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古有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美境。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随着规模巨大的三峡工程的兴建,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
我的家乡亦如此,美妙尽在其中!
家乡民俗风俗
作为一个青海人,一个少数民族的青海人,我理应介绍一下我的民族——土族,一个被部分人当做是土家族的民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县,其余散居在乐都,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人口19万多,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旧称“青海土人”藏族人称之为“霍尔”。
土族每户人家几乎都有一个特定的庭院,方位靠山向阳,多为土木结构,房屋多为平顶,菜园和打谷场,房屋多为三间一组,中间为堂屋,一侧为卧床,令一侧为佛堂,卧室微微炕的暖炕,连着锅灶,住室的栋梁和门窗上大多雕刻着或描绘着象征牛羊的健壮、五谷丰登的彩色花纹图案,鲜艳美观。
土族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男女上衣也都有绣花的高领,男子常穿小领斜襟,袖镶黑边的长袍,腰系绣花长带,穿大裆裤,小腿扎上黑白的绑腿,带毡帽,穿云纹布鞋,老年人在长袍外套黑坎肩,妇女穿绣花小领斜襟衣衫,两袖有五色布做成,外套黑,蓝,紫,镶花边坎肩,腰系绣花宽腰带或彩绸带,悬挂话手帕,花钱袋,荷包,小同龄等,裤腿外夹一尺高的裤筒,下沿蓝,黑色搭配镶边,穿绣花腰鞋,形如鞋子,戴各种“扭达”头饰。
土族饮食以青稞,小麦,土豆为主,至今仍在保留着牧业时期的痕迹,如喜喝奶茶,吃手抓肉和 酥油炒面等。
土族喜欢喝酒,酒在土族中占有找你更要地位,并形成了土族特有酒文化,历史上,土族人家几乎能酿造“酩”,现在,酿酒已经成为土族地区重要的产业之一,互助牌系列青稞酒已经声誉海外。
土族人民有种礼仪的传统,尤其注重尊重长者,如路上遇到相识的老人,要下马问候,热情好客是土族历来的风尚,迎送客人三杯酒就是这种风尚最突出的表现,主要在客人到来前就拿着酒壶,酒杯在打门口等待,土族人认为三是个吉祥的数字,“三”代表佛,法僧三宝,日,月,星三光,天,地,人三才、、、而敬三杯酒的含义是祝福客人吉祥如意。
另外,土族人的民间刺绣工艺很有名气,图案讲究,花鸟兽石,美观大方,朴素耐久,通常有“五瓣梅”,“石榴花”“云纹花”,”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等等,精美的刺绣是土族妇女的创造,也是土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引人注目的标记。
土族地区有不少的名胜古迹,景点主要是互助的五峰山,大通宝库峡,民和娘娘天地,莲花台,七里药泉,同仁温泉等,土族的吉祥物是彩虹,每逢佳节盛会,飘袖舞红,融入天人合一,福祥长治的境界,因而,土族呗喻为“彩虹民族”,土族地区素称“彩虹之乡”。
春节和(安昭)纳顿节是土族最热烈,最隆重的两大节日。土族称春节为“新年”或“新月”,“纳顿”是土语音译,意为“娱乐”、“狂欢”,纳顿节于每年夏季麦收后举行,一般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历时两个月,时间长,规模大,场面隆重,所以有人称之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此外,土族的传统继而还有正月十四佑宁寺的观经会,二月二(农历不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的丹麻戏会,“花儿会”和“少年会”多呢个。再这些节日了处理进行传统的多种娱乐活动外,同时还要举行规模打的物资交流活动。
土族世代繁衍生息再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南麓及黄河,湟水,大通河和洮河流域,土族人民于生活在这里的汉、藏、回、蒙古等各族人民一起,共同开发了这片肥沃,神奇的土地,为该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于秋千运动的论文
秋千,[swing]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
秋千的起源与流变
方川
荡秋千是中华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现有文献记载,它源自先秦。
《古今艺术图》上说:“此(荡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敏捷)者。”(见清翟灏《通俗编》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属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围地区,秋千原是其进行军事训练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带兵打败山戎后,将其国土划归燕国,秋千也随之向南流传,后来逐渐演变成游戏的用具。
荡秋千日后主要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或传统节日广场狂欢内容。汉武帝时宫中盛行荡秋千;唐人高无际《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云:“秋千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荡秋千一方面可“摆疥”(医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释闺闷”。《金瓶梅词话》第二十五回开头写吴月娘、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等在花园里荡秋千的场面,并引用了据说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秋千诗》。诗云:
二女娇娥美少年,绿杨影里戏秋千。/ 两双玉腕挽复挽,四只金莲颠倒颠。/ 红粉面对红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遥鞭指,一对飞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一时间,荡秋千几乎成了女性的专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大量涌现,荡秋千才演变成节日中广场的狂欢节目。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刘禹锡亦有:“秋千争次第,牵掩彩绳斜。”可见荡秋千习俗流传之广之盛。
宋代诗僧惠洪也有一首题为《秋千》的诗: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报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从以上描述荡秋千习俗的诗作中,我们便可窥见当时这种习俗的全民性。也许人们对传统秋千玩腻了,寻求新花样,秋千习俗开始变化。
宋代出现了“水秋千”。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这种杂技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水秋千”类似现代跳水运动,是宋代杂技的新发展,在中国杂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盛况空前。
当然,荡秋千流变花样最多的是我国的民族地区。
朝鲜族最喜爱荡秋千这一传统竞技游艺活动了,这一活动常在节日举行,有时还进行比赛。节日里,姑娘们身穿色调艳丽的彩裙,围在秋千旁,争试高低,只有挑选出来的能手,才能参加运动会的比赛。比赛时,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看谁能碰响铜铃,碰到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叮当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台湾高山族人称荡秋千为“渺绵”,是“飞天”的意思,这与汉族人对秋千的传统认识是相同的。
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的荡秋千习俗俗称“秋千会”。纳西族东部的秋千会多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初四举行,西部则于正月初六开始,历时4~5天不等。清代《盐源竹枝词》云:“高悬彩架接云天,共庆新年胜旧年;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丽江白沙村一带,当年结婚的新娘常以红绳系秋千扶手,用点心、瓜子等招待荡秋千者,以此讨得平安吉利。永宁等地于“秋千会”的最后一天由女青年备办酒席款待前来赛秋千的男青年。席间男子用锅烟抹女子脸,互相追逐嬉戏,以抹黑为吉。传说古时“秋千会”期间有魔鬼来捉拿美女,后因以此法遮颜,防遭鬼害,成为会中的又一习俗。
除了最为常见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秋千的变种。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荡秋千游艺,当地人称“阿拉提巴坎谢里钦吉克”。在空地上选一点,用3根木头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点也搭一座同样的架子,然后在两个三角架中间架一横梁,离地大约3米,横梁上悬挂6根“U”型的牛毛绳,构成秋千。玩时一男一女面对面,两人皆双脚交错蹬在较长的两根牛毛绳上,伸开双臂各抓两根牛毛绳,背部靠在绳上,双脚蹬动,越荡越高。
青海土族荡秋千用的是轮子秋。土族称轮子秋为“卜日热”,意为“旋转、转轮”。轮子秋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板车柱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在梯两端拴上等长皮绳(似秋千)即成,故谓之“轮子秋”。
维吾尔族玩的秋千更为奇特,叫“沙哈尔地”,意为“空中转轮”,每逢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荡玩。在场地上牢固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底部另装一根横木,以绳与顶部木轮相连接。游戏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后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而立,双方等速推动横木,带动顶部木轮旋转。站在绳索上的游戏者即随着转轮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转速越快,游戏者飞得越高。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有磨秋、风车秋千等秋千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两种,一种叫转磨秋,另一种叫磨担秋。转磨秋在中间有一立柱,其顶有轴,上系四绳,绳末各有一环,由四人抱环旋跃为戏,状如推磨,故曰转磨秋。
磨担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长1~2米,直径约15厘米的硬木固定竖于场地上,顶端削细作轴;另选一根长约10米、直径与木柱相当的木杆,中间凿凹,横置于立柱顶上,即搭成磨担秋。木杆两端骑坐对等人数,骑坐者用脚蹬地略跑数步后,即迅速骑上木杆或匍匐杆头,木杆即磨一般旋转,两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担时扁担的上下起伏,故称磨担秋。随着木杆的旋转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脚蹬地,增加动力,使杆弹起,这样,木杆两端交替上下,旋转不止。
磨担秋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傣、景颇、苗、壮、哈尼、布依、仡佬族为盛,其中哈尼族最为典型。
哈尼人打磨秋主要在农历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举行,称“五月年”;六月份选其中间的3~5日举行,称“六月年”,哈尼人叫“苦扎扎”节。“五月年”、“六月年”均为磨秋节。关于“五月年”的来历,当地有一则传说:远古时,太阳、月亮出没不定,危害庄稼,阿朗和阿昌兄妹俩决定要救助乡邻。他们砍来栗树支起磨秋,磨秋飞转,载他们飞上太阳和月亮。他们费尽心机说服它们有规律地昼夜出没。理想实现了,兄妹俩却分别被烤死、冻死在太阳和月亮上。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演变为节日。
风车秋千又叫车秋、转秋、转转秋、转秋千、纺车秋,因其形状略似纺车,故名。风车秋千的结构比吊秋、磨秋都要复杂。在场地中立两根约3米高的木柱,相距约3米,柱顶架一横梁,横梁中央套一宽约1米的木制十字形滚轴,如车轮状。滚轴上有各长约2米的4对平行足,足端系短绳,绳端拴一木板,形如秋千。玩时,4人各坐一木板上,使滚轴转动,上下升降。各人脚触地时用力蹬地,再加上空中三人下坐、下拉的力量,秋千作圆形旋转,转速快时,如飞旋的大风车,煞是好看。在黔东南苗族地区,风车秋千的每块坐板上可坐两人,4块坐板坐8人,这样的风车秋千叫做“八人秋”。风车秋千在苗、阿昌、僳僳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僳僳族最为典型。僳僳族转风车秋千的多为女子,节日里,她们着盛装前来比赛。比赛时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依次参赛。参赛者脸朝外坐在秋千板上,裁判一声号令,秋千像纺车一样开始转动,越转越快,这时场地上如同转起一个缤纷的彩球。
1991年,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将荡秋千列为表演项目,后来吊秋又被列为比赛项目。
秋千这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俗事象,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跃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的标本。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并流传至今。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现代体育项目的兴起,秋千运动除在少数地区仍广为流行外,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儿童的专项活动。1986年2月,国家体委制订了《秋千竞赛规则》(草案),同年,秋千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到1999年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秋千已发展为包括6个单项的较大项目。
秋千比赛规定,只限女子参加,分设单人、双人和团体赛,项目分高度比赛和触铃比赛。高度比赛以在规定的试荡次数内荡达的最高点来计算成绩,触铃比赛是以在规定的高度上和时间内运动员触铃的次数来计算成绩。比赛场地为20x8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秋千架高12米,起荡台高1.3米。在高度比赛中,选手均有6次试荡机会,而在触铃比赛中则只限1次。
秋千运动不仅是一项精彩的竞赛运动,更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培养勇敢精神。同时,它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秋千
——僧惠洪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
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
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古代荡秋千是在清明、寒食节前后才有所见,而且仅仅局限于豪门贵族家的红男绿女游戏之用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那时,我们的祖先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的绳索为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a”,均以“革”字为偏旁。
同名画作
【画作名称】《秋千》
【创作者】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法国)
【创作年代】1876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印象主义
【题材】风俗
【规格】不详
【材质】 布 油彩
【存藏处】巴黎 奥赛博物馆藏
作品赏析
在这幅作品中,对女子娇羞神态的刻画,十分令人着迷。提起雷诺阿,令人不禁浮现女性盈盈含笑的妩媚画面,或是孩童纯挚的容颜、轻松欢乐的聚会,还有阳光下款款起舞的人群......
他的作品呈现一种优雅自然的美,除了最直接的愉悦感受外,不会让人有任何思考性的负担。在他的画中找不到对人生负面的反应与答案。
作者简介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 ) (1841--1919)
雷诺阿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最初与印象画派运动联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8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
在所有印象派画家中,雷诺阿也许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因为他所画的都是漂亮的儿童,花朵,美丽的景色,特别是可爱的女人。这些都会立刻把人吸引住。雷诺阿把从他们那里所得到的赏心悦目的感觉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他曾说过:“为什么艺术不能是美的呢?世界上丑恶的事已经够多的了”。他还是女性形象的崇拜者,他说:“只有当我感觉能够触摸到画中的人时,我才算完成了人体肖像画”。
上一篇:餐饮礼仪论文题目
下一篇:毕业论文答辩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