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氢合金研究论文
储氢合金研究论文
1前言 石油和天然气两种处于自然状态的烃类化合物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化石燃料耗量的日益增加,终将要枯竭,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储量丰富的新的能源。氢能 就是这种能源,且氢能的研究同时还迎合了工业化国家日趋严格的环保政策,因而各国对氢能的研究变的日益活跃起来。 氢原子序数为1,常温常压呈气态,超低温、高压下又可成为液态。作为能源, 氢有以下特点: 1)氢是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存储量大。 2)氢的发热值高,是汽油发热值的3倍。 3)氢燃烧性好,点燃快,3%-97%范围内均可燃。 4)氢循环使用性好,燃烧反应生成的水可用来制备氢,循环使用。 5)氢利用形式多,可以产生热能、可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作结构材料。 美国著名石油专家埃克诺米迪斯博士预测:主宰未来世界的能源将是氢能。 2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 2.1二航天 早在M战期间,氢即用作A-2火箭液体推进剂。1970年美国”阿波罗”登月飞船使用的起飞火箭也是用液氢作燃料。 目前科学家们正研究一种”固态氢”宇宙飞船。固态氢既作为飞船的结构材料,又作为飞船的动力燃料,在飞行期间,飞船上所有的非重要零部件都可作为能源消耗掉,飞船就能飞行更长的时间。 2.2交通 在超声速飞机和远程洲际客机上以氢作动力燃料的研究已进行多年,目前已进人样机和试飞阶段。据欧洲空客公司预测,到2004年,欧洲生产的飞机将部分采用液氢为燃料。德国戴姆勒一奔驰航空航天公司以及俄罗斯航天公司从1996年开始试验,其进展证实,在配备有双发动机的喷气机中使用液态氢,其安全性有足够保证。 美、德、法等国采用氢化金属贮氢,而日本则采用液氢作燃料组装的燃料电池示范汽车,已进行了上百万公里的道路运行试验,其经济性、适应性和安全性均较好。美国和加拿大计划从加拿大西部到东部的大铁路上采用液氢和液氧为燃料的机车。 2.3:民用 除了在汽车行业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在民用方面的应用也很广泛。氢能发电、氢介质储能与输送,以及氢能空调、氢能冰箱等,有的已经实现,有的正在开发,有的尚在探索中。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开发目前也开发的如火如茶:以PEMFC为能量转换装置的小型电站系统和以SOFC为主的大型电站等均在开发中。 2.4:其它 以氢能为原料的燃料电池系统除了在汽车、民用发电等方面的应用外,在军事方面的应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美国均已开发出了以PEMFC为动力系统的核潜艇,该类型潜艇具有续航能力强,隐蔽性好,无噪声等优点,受到各国的青睐。 3 氢能应用的主要问题 3.1:氢气制备 氢气能否广泛使用,制氢工艺是基础,目前主要的制氢工艺主要包括: 1)采用矿物燃料、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及潮汐能等方式电解水制备氢气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其中以利用太阳能制氢的研究最多也最有前途; 2)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方法是在水反应系统中加人中间物,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为氢和氧,且中间物不消耗; 3)光化学制氢是在有光照催化剂作用下,促使水解制得氢气; 4)矿物燃料制氢是利用化学方法将矿物中的氢元素提取出来的方法,如煤的焦化、煤的气化等; 5)生物质制氢是在将生物体中的氢元素通过裂解或者气化的方法提取出来的方法; 6)各种化工过程副产品氢气的回收,如氯碱工业、冶金工业等。水电解制氢、生物质制氢等制氢方法,现已形成规模,其中,低价电解水制氢方法在今后仍将是氢能规模制备的主要方法,目前应用中尚需要降低电耗。 3.2:氢气一运输 工业实际应用中大致有五种贮氢方法,即: (1)常压贮存,如湿式气柜、地下储仓; (2)高压容器,如钢制压力容器和钢瓶; (3)液氢贮存:采用液氢贮存,就必须先制备液氢,生产液氢一般可采用三种液化循环,其中带膨胀机的循环效率最高,在大型氢液化装置上被广泛采用;节流循环,效率不高,但流程简单,运行可靠,所以在小型氢液化装置中应用较多。氦制冷氢液化循环消除了高压氢的危险,运转安全可靠,但氦制冷系统设备复杂,故在氢液化中应用不多。 (4)金属氢化物:当用贮氢合金制成的容器冷却和压人氢时,氢即被储存;加热这一贮存系统或降低其内部压力,氢就会释放出来。 目前金属氢化物合金体系主要有:l)LaNi5系合金;2)MnNi5系合金等;3)TiMn系合金;4)TiMn系合金(ABZ);5)镁系合金;6)纳米碳等。 (5)除管道输送外,高压容器和液氢槽车也是目前工业上常规应用的氢气输送方法。 3.3金属氢化物贮氢装置的开发 在氢的制备和贮存、输送问题解决后,下一步的研究就是氢化物贮氢装置的开发,目前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3.3.l固定式贮氢装置 固定式贮氢器其服务场合多种多样,容量则以大中型为主。美国开发的以TiFe0.9Mn0.1合金为基体中型固定式贮氢器;日本则用MmNi4.5Mn0.5贮氢合金开发了叠式固定装置;德国用TiMn2型多元合金开发的贮罐是由32个独立贮罐并联而成,容量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我国浙江大学分别用(MmCaCu)(NiA1)5增压型贮氢合金、MINi4. 5 Mn0. 5合金分别开发了两种固定式装置。 3.3.2移动式贮氢装置 移动式贮氢器除了携带运输氢气外,还可用于燃料电池氢燃料的存储。作为移动式装置要兼顾贮存与输送,因此要求重量轻、贮氢量大等问题。其中金属氢化物贮氢器不需附加设备(如裂解及净化系统),安全性高,适于车船方面应用;用常温型合金,质量贮能密度与 15 M Pa高压钢瓶基本相同,但体积可小得多。如德国海军的混合推进系统在潜艇,氧以液氧形式贮存,氢则以TIFe合金贮存。 3.4目前工作的方向 在PEMFC已有技术基础上,除继续加强大功率PEMFC的关键技术研究外,还应注意PEMFC系统工程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技术集成,这是PEMFC发电系统走向实用化过程的关键。 在航空领域则要是解决氢能的贮存和生产成本问题,目前的一个研究趋势是开始将传统的机翼设计成为可以容纳更多液态氢的新型构造。 在汽车领域的问题主要是存在贮氢密度小和成本高两大障碍:以储氢合金贮氢为动力的汽车连续行驶的路程受限制,而以液氢为动力的主要是由于液氢供应系统费用过高而受到限制。 氢在航天动力方面已广泛应用,例如大容量镍氢电池等,但氢能的大规模的应用还有待解决以下关键问题:l)廉价的制氢技术;2)安全可靠的贮氢和输氢方法。 4 未来氢能经济社会的特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氢能系统技术的全面进展,氢能应用范围必将不断扩大,氢能将深人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因而我们可以勾勒出未来氢能经济社会的一副大致图画: l)、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封存,留作化工原料; 2)、建立居家小型电站,取消远距离高压输电,通过管道网,送氢气至千家万户。 3)、各种类型空气一氢燃料电池成为普遍采用的发电工具。 4)、取缔内燃机动力,汽车、火车、飞机改用燃料电池,消灭了一切能源污染隐患和内燃机车噪音源。 5)、每个城市和家庭有能源供应和回收的完善循环系统。 6)取消火力发电,核电站、水利发电站、风力发电站、潮汐发电完成正常的电力供应后,剩余电力用于电解水制氢,作为储备能源。 5 我国发展氢能的对策 氢能的研究和应用是历史不可逆转的潮流,各国政府目前均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与工业化国家的差距,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氢能发展战略,个人认为应包括以下的几点: (1)电解水制氢是获取氢源的重要途径,目前因耗电量大、电价高导至氢气成本高,推广使用受到限制,开发新型电解水制氢工艺,降低能耗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2)各种新的制氢方法如从HZS制氢、从生物质制氢及用热化学法水分解制氢以及化工产品中副产品氢气的回收等应予以重视; (3)储氢材料的研究国内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是目前很少有实用化的报道,因而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新型储氢和输氢装置的研究也尤为重要; (4)氢能未来应用的主要领域还是在燃料电池方面,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有一定基础,但主要是集中在研究燃料电池组件方面,对于系统集成等研究报道不多,同时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等因素,目前与国外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因而应加大投资力度,迎头赶上。 (5)氢能开发最有前景的方式是与太阳能结合,因而对于太阳能电池系统及材料的研究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6结语 就环境保护和市场需求而言,洁净和成本是两个关键参数,光有洁净而成本过高就没有市场,因而目前降低氢能的利用成本成为当务之急,各工业化国家对这方面的研究都十分重视,其中美国政府决定今后五年为开发氢能拨款 17亿美元,力争到 2040年以前使每天的石油消耗量减少 1100万桶。世界上40家重要的汽车厂商中,已有25家决定考虑采用氢能,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政策。因而虽然目前困难重重,但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预见氢能的利用一定能够走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机材料学报的论文范例
1、复合添加剂的共沉淀法制备及 ZnO 压敏陶瓷研究2、碳化硼球面薄膜及空心微球的制备3、溶胶–凝胶法制备双层宽频增透膜的研究4、pH 值对聚合钛离子/蒙脱石复合结构及其 TiO2纳米粒子属性的影响研究5、氧化钇掺杂锆铈酸钡质子导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6、前驱体热解氮化硼/碳化硅复相泡沫陶瓷的抗氧化与高温隔热性能研究7、Zn2+、Cr3+掺杂对水热合成纳米 CoAl2O4尖晶石色料的影响8、快淬对 MlNi3.55Co0.75Mn0.4Al0.3/5wt% Mg2Ni 复合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9、玻璃空间电离辐照着色损伤动力学研究10、有机前驱体法 BN 纤维的制备和表征11、应变对四方相 BaTiO3缺陷及极化的影响12、CdS-K2La2Ti3-xPbxO10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13、Bi1.5-xCaxZnNb1.5O7陶瓷结构、介电性能与结晶化学特性14、低成本电化学法制备 RE2Zr2O7缓冲层15、棒状 ZnWO4纳米晶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16、纳米 Dy0.15Fe1.85O3磁颗粒的低温磁特性研究17、高压 PLD 法生长 ZnO 和 Zn1-xMgxO 纳米棒及其荧光性能
李荣的研究课题
[1] CA砂浆专用乳化沥青新技术及产业化,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2010.1~2011.12,项目主持人。 [2] 掺杂元素对钒基固溶体储氢材料吸放氢性能的影响机理,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9.1~2011.12,项目主持人。 [3] 吸热型金属对钒基固溶体贮氢材料结构和性能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重庆市教委,2009.01~2010.12,项目负责人。 [4] 重庆市“企业科技特派员——百人计划行动”, 重庆市科委,2009.6~2011.06,项目主持人。 [5] 自蔓延合成钒基贮氢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重庆市教委,2005.01~2006.12,项目主持人。 [6] 新型多孔吡啶羧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主客体性能研. 教育部,2008.1~2010.12,项目参与人。 [7] HRh(CO)4催化氢甲酰化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重庆市教委,2007.01~2008.12,项目参与人。 [8] 温度场墒及在矩形散热翅片中的应用. 重庆市教委,2007.01~2008.12,项目参与人。 学术论文 余祖孝, 陈昌国,罗忠礼,李荣. 铝在碱性胶体电解质中的阳极行为. 电池,2005,35(1):17~19 李荣,周上祺,梁国明, 陈昌国,刘守平. 贮氢材料VHx(x=0,1,2)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15(3):391~396) 李荣,周上祺,刘守平,梁国明,陈昌国,余祖孝,赵罡. 高温自蔓延法合成V3TiNi0.56Al0.2贮氢材料. 重庆大学学报,2005,28(4):53~55 余祖孝. 陈昌国. 罗忠礼. 李荣. 铝在碱性电解液中的阳极行为. 电源技术. 2005,12(9):602~606 梁国明, 李荣, 余世刚, 王念. 钒氢化物VH2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23(2):54~59 李荣, 叶芳. 自蔓延高温合成钒基固溶体贮氢合金的理论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7,35(1):125~128 李荣, 周上祺, 梁国明, 刘守平, 付文升. 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7,17(3):186~190 李荣, 周上祺, 刘守平, 梁国明, 孙宇阳. 自蔓延高温合成V3TiNi0.56Al0.2贮氢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化学工程, 2007,35(3):44~46 ) 李荣, 周上祺, 梁国明, 孙宇阳, 刘守平. 吸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4):584~588 李荣. 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论文集. 重庆出版社.2007.p341~348 李荣, 张洪武, 高洁莹, 曾少华.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及性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4):99~102 李荣, 张洪武, 余世刚, 高洁莹, 曾少华. 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24(4):67~70 陈新, 黄坤林, 刘玺, 刘颜, 李荣, 彭大权, 孙宇阳. 一个由配位聚合链通过非共价作用构筑的多孔金属!有机骨架.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2007,24(4):70~71 李荣, 周上祺, 梁国明, 罗小玲. 放热型金属合金化对钒基贮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0):1706~1710 李荣, 余祖孝. PVC塑料电镀铜的研究. 塑料科技,2007,35(11):76~79 李荣, 余祖孝.铝化学镀Ni-P的试验研究. 轻合金加工技术.2008,36(3):39-42 杨娅娜, 李晴, 李荣.中英科学教育目标的对比. 教育研究与实践 李荣, 余祖孝.钒电池电解液伏安行为研究.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25(3):73-76 余祖孝,李荣,周上祺,刘守平. 热处理对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无机材料学报2009,24 (1):157~160(通讯作者) 余祖孝,李荣, 梁国明, 罗小玲.铝镁合金化对VH2 电子结构的影响,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19(4):779~784) 李荣, 梁国明, 罗小玲. 贮氢合金V3TiNi0.56Al0.2Crx(x=0-0.3)的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20(4):706~711 罗小玲,梁国明,李荣,孙宇阳. 铑催化3-吡啶乙烯氢甲酰化反应机理研究. 结构化学,2011,29(5):789-795 李荣,罗小玲,梁国明,付文升.掺杂Fe对VH2解氢性能影响的第一原理研究.物理学报,2011,60(11) 李荣,罗小玲,梁国明,付文升.合金化对VH2 解氢性能的影响.化学学报, 2011, 69(11): 1327-1336 李荣,罗小玲,梁国明,付文升. 元素掺杂对VH2解氢性能的影响.中国科学,2011,41(9):1506-1514
以储氢合金LaNi5为例说明储氢机理
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氢能研究中发现某些过渡金属合金具有可逆吸放氢的功能,如镧镍金属间化合物:LaNi5+3H2LaNi5H6,可用这类合金材料作为储氢材料,来装载和运输氢气。
储氢材料有三个重要系列:镍基合金,如 LaNi6、LnNi5(Ln为混合稀土元素)、LaNi4Cu等;铁基合金,如TiFe、Ti(Fe1-xMnx)、Ti(Fe1-xNix) 等;镁基合金,如Mg2Cu、Mg2Ni等。
金属或合金(用M代表)与氢作用可以生成金属氢化物(MHn)。其反应方程式为: M+nH2=MHn+△H(生成热)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过程、正向反应时,金属吸氢,并放出热量;逆向反应时,金属氢化物释氢,吸收热量。这样,只需要改变温度与压力,就能使反应向正向或逆向反复进行。达到金属(合金)储氢或释氢的日的。当然,不是任何金属或合金都只有上述的功能,所以发现合适的金属和合金是获得储氢材料的关键问题了。
上一篇:论文素材收集方法
下一篇:攻关类论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