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上涨论文题目
价格上涨论文题目
首先是全球性的,全球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况,相关指标当然稳步上升,包括物价;其次是全国性的,中国经济处于全球经济范畴,而且二十多年的平稳快速增长,物价每年都有波动及上扬。
目前来讲,这种物价上涨还是正常的,而国家及政府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控以求经济能持续稳步发展下去。
2007物价上涨原因:
今年以来,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发改委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原因之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原因之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专家观点:加息无助调控物价抑制投资
在当前主要宏观统计变量(如CPI、货币总量、股票指数等)存在着诸多缺陷、甚至可能扭曲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的情况下,简单地将这些变量设定为宏观调控的目标,调控的效果多半是会受到影响的,加息也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物价成关注热点 如何积极稳妥应对价格波动?
首先需要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及时解决粮食和副食品生产、供应、价格方面出现的问题。 其次,要努力保持主要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基本稳定。综合运用控制出口、增加储备、加强监管等价格和财税措施稳定化肥价格。 第三,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第四,妥善处理物价上涨对广大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注意把握好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时机和力度,审慎出台政府涨价项目。
“从涨价原因来分析,就可以看出不会发生通货膨胀。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原因是粮价上涨。而粮价上涨又与国际能源短缺有关”,由于国际能源短缺,国际油价持续走高,7月11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已突破每桶75美元,因此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在加快发展玉米加工乙醇产业,“粮变油”提升了粮食价格、饲料价格,对养猪、养鸡的成本有所影响,从而拉动了肉禽蛋的价格。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看来,猪肉价格上涨也有市场周期性调节的因素,因为去年同期国内猪肉价格非常低,最低时降到2.7元/斤,影响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甚至开始宰杀母猪。因此,今年春节猪肉价格就开始上涨,而受猪本身生长周期的影响,预计到10月左右肉价就将趋于平稳。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认为,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类价格上涨是生猪疫病影响、以前养殖效益太低和当前养殖成本上涨较快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已出台鼓励政策,价格回落是可以预期的,而且蛋类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的回落。
“可见,食品价格上涨有一些特殊、短期的原因”,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受市场周期因素作用,导致了今年食品价格走高。
而对于粮价,认为粮价上涨不值得担忧,虽然短期看会对城市低收入人群有些影响,但由于涨价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因而很容易调控,“粮价上升到一定幅度后会保持平稳,不会继续上涨”。
关于今年物价上涨的议论文
今年的物价就是个“涨”字,上涨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市场的美元贬值导致。第一、美元贬值人民币增值,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均出现大幅飙升行情,特别是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的上涨引领资源类的矿产大幅飙升,从而引起铁矿石、农产品、棉花等期货大涨,影响我们的生活。第二、中国的高增长在美元贬值的时代对外围热钱更具吸引力,外资间接进入中国股市和楼市,致使资本市场价格虚高。第三、政府宏观调控对市场的调节效果逐渐在减弱,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调控楼市只能通过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供应量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对商品房房价只能产生比较小的影响,特别是对。第四、未来物价走势的预测。预计未来两三年物价还会在高位运行,国家还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住房、粮油价格等进行调控,主要通过对货币供应、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来解决高物价的问题,特别是要打击囤积居奇或恶性操作等扰乱市场的投机行为。不过,既然是写文章,你还是围绕我提示的这些思路展开联想与论证才可能写得像那么回事啊。呵呵,限于本人的水平,也只能是向你交差而已。祝你顺利!
“牡丹江市农产品企业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 ,要写论文了,这是论题,谁能帮我弄个大纲啊?
牡丹江市农产品企业如何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
目前我国物价上涨动力有90%是来自于食品涨价。食品类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农产品为什么会大幅涨价呢?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哪些因素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由多因素构成的,粗略划分一下,可以分为自涨和因涨两大类。所谓自涨,是指来自身的因素必然上涨。所谓因涨,是指因为别的相关产品涨价,带动了农产品跟随涨价。
在今后5~10年内,影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有八大因素。其中来自自涨因素有五种,来自因涨因素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一, 五种自涨因素是:。
(1)天灾、气候因素。目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去年12月份,出现了罕见的全国31个省、市、区,省省都有旱情的稀奇天象。这可能意味着今后气候因素,将会成为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涨因素。
(2)自然力下降,即土地肥力递减因素。什么是土地肥力递减呢?简单地说,是指单位产量里(如100公斤稻谷里)靠土地提供的自然肥力,与粮食产量增长成反比下降的规律。产量赿高,单位重量里所包含的自然肥力就赿少,从而生产相同数量的农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投资也就赿多。当然,这条规律不是绝对的,如果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抵消因土地肥力下降造成的影响,也许不会增加农产品价格中的自涨因素。遗憾的是,我国与农业生产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并没有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作出多大贡献,相反这些产品的涨价经常让农民叫苦连天。这些年,农民种粮每亩单产是提高了,但是单位产量里生产成本却一直在增加,进而农产品价格实际上是在自涨。
(3)城镇建设规模继续扩大,城镇人口极聚膨胀的因素。在农产品价格自涨因素里,不单是来自然方面的因素,还有来自人为方面的因素。如,在一个时期,过多、过急地增加农产品消费人口数量,造成农产品生产增长与消费增长不平衡,即需求大于供给,在物以稀为贵的规律作用下,农产品也会因此而涨价。
从1978年至2004年,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8个,即净增了475个,是前30年的7.8倍。城镇人口也由1978年的1.7亿,增加到2006年的5.77亿,新增的城镇人口几乎相当于解放初全国总人口。由于推进城镇化建设能给地方政府及政府官员本人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与好处,所以,今后5~10内,地方官员们会不顾国家一切禁令,超负荷、超承载能力的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膨胀城镇人口,从而造成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之间严重失衡,影响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
(4)“剪刀差”校正期因素。我国长期遗留下来的城乡发展不协调,工业品与农产品比价不合理,农产品价格长期过低(俗称“剪刀差”)的问题,随着我国推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目前尚存的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剪刀差问题将会得到较彻底的纠正。从而也会造成农产品价格自涨。
(5)农民工保障政策的相继出台,将会促使农产品提早回归到合理价位运行。近几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对广大农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目前的政策环境,也在更大的程度上剌激了农民弃农从工,弃农从商的强烈愿望。农民会在自己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城市与农村,工商业与农业的巨大差别,并从中作出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使延续多年的工业品与农产品比价不合理的格局被打破。今后农民种地、养猪、鸡、鸭等都会以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为准则。种地不赚钱、甚至还赔本的事,今后农民不会再干了。现在城市的高速发展,吸收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农民花钱有了新的来源,种地、养猪已经不在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了。农民不再被迫去生产不赚钱、甚至赔钱的农产品,这件事本身就意味着今后农产品价格要比过去高!
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三个因涨因素是:
(1)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因素。在已经过去的10年里,我国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一直处在大幅上涨之中,在今后5~10年内,我国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农用柴油等农用生产资料,仍将会不断上涨。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持续加大,农产品价格中的因涨因素也将不断地增加。
(2)水资源的消耗将会进入农业生产成本。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水的消耗基本上都是无偿的、免费的,今后随着水资源的紧缺,农业生产上所需使用的水无论是地下水,还是地表面上的水也都将是有偿使用。这样一来,在农产品价格体系中还需要再增加一笔水的支出。从而也会增添农产品价格上涨中的因涨因素。
(3)其它因素影响。其它因素包括国际市场上粮油价格上涨因素,农民所购商品涨价因素等。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粮食和食用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市场上粮油价格普遍上涨。在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日益增进的今天,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也会赿来赿大。此外,供应农民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的涨价,也会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看到自己买的东西都涨价了,自然会想到自己卖的东西也要涨价。
总之,从以上对各种因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今后我国农产品价格,无论是自涨因素,还是因涨因素都在不断增加。据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得出结论,我国的农产品价格今后仍然会继续上涨,尤其是最近5~10年,我国农业正处在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 “剪刀差”的校正期,农产品价格必然还会呈现出大幅度上涨的趋势。当然,这并不排除短时期内某些农产品价格还会下降,但今后总的趋势是在不断上涨。而且涨幅会比前10年还要大,还要猛。这是必然的、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对此,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都应该做好应对准备。
对于国家来说,应该尊重农业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要轻易去打压农产品合理涨价。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应该建立一套低收入人群补贴或促其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对于广大城镇消费者来说,应该做好转折时期应对物价上涨的心理准备。不要简单地把物价上涨看成是洪水猛兽。应该明白:农产品到了该涨价时不让涨价,廉钱伤农,后果将会更加严重。尊重客观规律的物价上涨最终对老百姓是有益的。尽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反对涨价,但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在物价不断下降中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
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还有很大的空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品与农产品比价不合理的问题还很突出,一些发达国家的工业品价格普遍比我们便宜,农产品价格却比我们贵得多。如日本的猪肉每公斤要卖到100~130元人民币,韩国猪肉每公斤也能卖到100元人民币,俄罗斯、德国猪肉每公斤若合人民币60元左右。我国目前出现的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长期存在的工业品与农产品比价不合理有着直接关系的。假如在工业品价格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米、面粉能卖10元钱1公斤,猪肉能卖100元1公斤。农村象非洲的现状就会迅速得到改观。当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不仅要考虑城里人要吃上低价粮、便宜肉,还应该多考虑农民如何增收,农村如何发展问题。农村劳动力的价值不提升,农产品不涨价,农民手里的钱从哪里来呢?
其实涨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百姓的收入不能做到水涨船更高;可怕的是有些人的收入涨的很高,有些人的收入却只涨了一点点。只要能做到水涨船高,甚至水涨船更高,涨价没有什么不好,涨价并不可怕!
乾隆年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研究论文
乾隆年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研究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乾隆年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物价问题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物价的波动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晴雨表,在“乾隆盛世”时期曾出现过物价持续长久的现象,物价上涨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物价的上涨也是有其原因的,人口的增加、白银数量的增加、国家仓储数量的过多都是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乾隆;物价上涨;人口增加;
引言:
银两和铜钱都有自己的本位,存在着不同的流通领域。银两主要用于批发交易、政府税收和大量的薪俸支付,而铜钱则主要用于零售市场及日用工价的支付。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在人们的生活中,用钱的时候比用银的时候多得多,甚至求田问舍、买房置地也以钱几百吊、几千吊计算,实际在流通中,钱似乎是法定的,银似乎是变通的。在价值上,银是贵重的,钱是廉价的。银和钱互相兑换,比例数并不固定,时涨时落,也就直接影响到物价的高低。清朝顺治—乾隆前期物价多用银,乾隆后期较多以铜钱。乾隆十七年常州府无锡、金匮县“邑中交易,银钱并用,而昔则用银多于用钱,今则有钱而无银矣。康熙中,自两以上率不用钱,虽分厘之细,犹银与钱并用……雍正中犹然……自乾隆五六年后,银渐少钱渐多,至今日率皆用钱,虽交易至十百两以上,率有钱无银”(1)。
1、乾隆时期的物价状况及其影响
1.1乾隆时期物价上涨状况
有清一代,粮食上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水旱灾害对粮价上涨的影响尤为严重。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根本,小农经济下的农业种植因为水旱灾害而在社会环境稳定,农业生产有序进行的状况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生产的粮食能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较少与商品贸易关系。由于社会上粮食供求关系的平衡,粮食价格也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粮食产量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农民自己生产的粮食难以维持自身的粮食需要,为了生存,被迫向社会购买粮食,粮食价格因此出现了较大的涨幅。
“康熙四十六年,苏、松、常、镇四府大旱,是时米价每升七文,竟长至二十四文”(2)。粮食的价格是相对稳定的,多是在饥馑时期才会出现大范围的上涨。粮食歉收,甚至绝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显然会引起各种物价的较大变化,“粮贵物贱”的现象往往出现,粮食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灾民的其他财产价格则相对低廉。灾民为了生存,用手中的东西以极低的价格去换取粮食,以求得旦夕的.温饱。
1.2物价上涨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影响
物价的大幅度上涨给广大民众的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困难。清朝统治阶层对这也有这深刻的认识,如乾隆十六年,乾隆曾说道:“楚省正、二月间米价自一两一、二钱至五、六钱不等,虽未至二两,而民食已难。”(3)粮价大幅的上涨,而基本的税收收入却没有降低,这使得农民的基本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生计,许多饥民不得不用尽一切的方法去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自身的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使得许多农民放弃从事农业生产,而进行逃荒,土地荒芜、劳动力流失成为常态。农民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大量地向自然进行无节制的索取和开发,这些也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总之,物价的大幅度上涨严重打击了农民原本就脆弱的生存,进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对社会生产的破坏不言而喻。
物价的大幅上涨,社会各阶层、各集团都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国家公职人员对物价上涨也深有感触。物价的大幅度上涨,而基本的收入却没有得到增加,清朝的各级官员为了自身的提升和晋级,而出现了大量的“冰敬”、“炭敬”、“别敬”、“别仪”、“年敬”、“节敬”、“瓜敬”、“笔帕敬”等名目繁多的开支,这种情况必然会使得他们去剥削普通民众,官员的清廉程度也可想而知。清代许多制度承袭于明代,因而各级文武官员俸禄极为微薄,“火耗”是官员收入的一大部分,雍正时期,由默许地方文职官员私征耗羡改为官给养廉。从表面上看,外官新得养廉之银,使得他们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强,但实际上由于物价的波动并未得到什么实惠。养廉银的开支,不足以应付日用、办公和应酬,官员们只好以其他名目获取钱财。军队官员中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使得军队中的人生计难以维持,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乾隆中期以后,贪污成风、吏治腐败,或许可说是受到了这一现实的影响。
2、乾隆时期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物价是因生产量和货币量等外在量性因素而变动的数值。(4)本文认为乾隆时期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产生的压力、市场中流通的货币过多即通货膨胀、国家粮储过多等方面造成的。
2.1物价上涨与人口压力
粮食涨价与人口激增有着很大的关系,清朝以来实行的取消人口税的“摊丁入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人口的增殖,这在清朝初级对于恢复社会生产力和促进社会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人口增殖陷入一种快速增加而无法控制的状态,这就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沉重压力,乾隆年间的人口问题更加明显,人口对土地形成的巨大压力。乾隆时期,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乾隆十六年(1741年)统计全国人口1.43亿,四十年(1776年)达2.68亿,五十九年达3.13亿。(5)即在半个世纪之内,中国人口增加一倍还要多。而耕地面积则增长有限,仅仅增加了1.2千万亩,难以满足大量人口增加的粮食需要。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农业技术革命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粮食总量的增长就十分有限,市场上有着大量的粮食空缺而无法填补,这就导致了粮食的奇缺,使得物以稀为贵,粮价就居高不下。乾隆也不得不承认人口的压力:“况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日繁,物产祗有比数,而日用日渐加增。”(6)
2.2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另外,乾隆时期物价上涨与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和银钱比价的波动有关。清朝前期的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高度发达,对西方国家的商品需求量不大。而中国的瓷器、丝绸在西方国家则属于高奢侈品和消耗品,需求量极大。西方国家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没有足够吸引中国的产品,不得不用白银来中国购买相关产品,这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使得中国的银钱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的白银从欧洲流入”(7)。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同时,清政府投放流通领域的制钱数量也有了大幅度增加。白银和制钱数量的增强使得“钱贱物贵”的现象持续不下,这对百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2.3物价上涨与国家粮储
为保证国家对粮食价格的有效掌控、对灾荒救济的有效救济,清代国家有着完备的粮食储备制度。乾隆时期的粮食储备尤其丰富,这也成为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乾隆曾说:“乃体察各省情形,米价非惟不减,且日渐昂贵。不独歉收之省为然,即年谷顺成,并素称产米之地,亦无不倍增于前……细求其故,实系各省添补仓储,争先籴所致。”(8)
为了控制仓储过多,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乾隆曾下令暂停采买和纳谷捐盐,只允许在丰收年景和丰收地区少量采买。乾隆十三年更明确下令,各直省常平贮谷数量,应按照康熙年间旧额,多出部分以次出粜,或拨运补邻省不足。与此同时,乾隆还指示要充分发挥常平仓调剂粮食供应的作用。常平仓每年除了按“存七粜三”原则进行周转外,还要在荒年米贵之时,压价平粜,以赈灾民、抑粮价。
乾隆时期物价特别是粮价出现持续增长的局面,是粮食供不应求、生产量与货币量等矛盾激化的结果。首先,人口的增长加重了对粮食的需求,在生产水平以及社会整体的生产量没有很大提高的情况下。政府的粮食储备较之前期又比较多,虽然仓储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调节物价的作用,但因政府采买过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更加少。另外,乾隆时期市场上流通的银钱又多于正常的需求量。供大于求,势必导致物价的持续上涨。
总之,乾隆年间出现的物价上涨是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它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梦博.被物价支配的经济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张研.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清圣祖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钱泳.履园丛话(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
[7]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M].台湾《近代史料丛刊续编》影印本.
[8]张国辉.晚晴钱庄和票号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9]周志斌.试论康雍乾时期清政府的粮价平抑政策[J].学海,1995(4).
[10]江太新.关于清政府粮食价格政策的考察[J].经济研究,1990(3).
[11]崔宪涛.清代中期粮食价格发展趋势分析[J].史学月刊,1987(6).
上一篇:知网论文app
下一篇:论文薪酬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