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李秋华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09 18:20

李秋华毕业论文

引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个人的姓名包含了长辈的愿望和满怀的憧憬,可以说,长辈对我们的第一个祈愿与最大的祈愿几乎都蕴含在了我们的名字里。

今天我们就先来剖析一下我们介绍对象,施一公先生的名字,在了解他的名字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慢慢了解到他的为人。“施”是他的姓,施这个字常常作为“施舍”“施济”“施教”等作为词语一道出现,在这些词语里,“施”字有着一个相同的意义:给予;而“一公”二字,其实是先生的长辈们希望先生在他的生命里可以一心为公,为人民服务。神奇的是,在施一公先生的生命力,“给予”和“一心为公”真的成为了他的代表、标志。

我们现代社会太多人喜欢鼓吹天才,甚至有的人明明不是天才也要佯装成天才,可是施一公无需佯装,从小到大他都是班里的学霸,我们现在常常仰慕央视主持撒贝宁的保送身份,其实当年的施一公也是被保送进的清华,在清华读本科期间,他从来都是“霸占”年纪排行第一,从未掉下一名,是实打实的学霸人物。

清华毕业后,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造诣,施一公准备出国深造,他成功被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录取,开始了读博生活。我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真的一点儿也没错,在国内的学霸到了国外依旧是能人,当时还是1997年,施一公还在读博,可是这时普林斯顿大学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留住这个人才,施一公被普林斯顿大学特聘为生物学系助理教授。这个时候的施一公虽然还没毕业,却已经同时获得了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他已经有足够的资本在美国站稳脚跟。

大家都知道,美国除了有非常先进、良好的科研条件,他们还有一项特别的本领:十分擅长通过各种手段来留住别的国家的人才。美国看到施一公年纪轻轻却如此博学多才,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留在美国。

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生物学助理教授一年后,学校便给到了他一间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对于一个搞生物的学者来说,这是一份再好不过的礼物。可是美国给施一公的惊喜远远不止如此,施一公36岁那年,便已经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短短的时间里,施一公不仅仅收获了财富,更收获了极高的社会地位。

或许上面的条件已经足够惊艳、诱惑,但是为了稳住施一公的心、留住施一公的人,校方甚至为他添置了一套住宅供他居住,更加震撼的是,他们甚至特批了1000万美元作为研究经费,专门给施一公实验室做研究。

为了留住施一公,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的美方给到了施一公几乎无法拒绝的优越的条件,他们或许也以为施一公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研究、或者为了自己的家人,一定会乖乖留在美国,在美国好好做研究,为美国的研究事业付出,可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施一公好像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那些财富、机会一般,2008年,施一公拒绝了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中心研究员的邀请,重新回到了他的母校清华大学工作。在美国漂流了那么些年后,他最终还是带上了行李,飘洋过海回到了中国。

当我们谈一个学者,我们要谈什么。虽然没有一定的定式,但是我们一定会关注他的成就,大家都知道,对于一个科研工作人员来说自己的科研成果是最拿得出手的底牌,施一公在国内、国际的权威杂志发表的期刊已经上百余篇,2003年,他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领域的研究成果使得这一类的生命科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得到了“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并且是拿到这一奖项的首位华裔学者。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公”,一心为公,虽然祖国不说,可他深知祖国需要他,于是他抛弃了曾经拥有的所有优越的条件,像当年的钱学森先生一样,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施一公讲课、科研、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施一公说,他回到祖国并不是为了做出多大的研究成果,他更想要为祖国培养一批优秀的人才,在祖国的培养下,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以他希望能够回到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当国家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什么科研、学术才能够更加进步。施一公确实做到了,时至今日他已经培养出了很多人才,其中最出名的是颜宁,她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国科学之星”,许是受施一公影响,她在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同样头也不回的投入了祖国的怀抱。

2018年,施一公辞掉了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职务,创办了西湖大学,没有一个社会会说人才饱和了,人才永远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于是,国家需要人才,施一公就培养人才。

常言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仅仅只是会武叫做侠,会文的也称作侠,施一公先生便是一位行走在中国教育、科研路上的大侠。

当古典音乐遭遇现代 论文

  青岛农业大学

  当 代 音 乐 鉴 赏 选 修 课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古典音乐遭遇现代

  学生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9级2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 导 教 师

  完 成 时 间 2010年10月17 日

  2010 年 10 月 17 日

  当 代 音 乐 鉴 赏
  课 程 论 文

  学生姓名
  论文题目 古典音乐遭遇现代
  论文内容:古典音乐—— 作为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珍品,应该得到当代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创新和发展古典音乐,必须在保持纯粹的基础上融合进一些有利于贴近大众的元素,伴随时代给予的契机消弭古典与现代音乐不可逾越的鸿沟,让古典音乐重新焕发光彩。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古典音乐的含义及历史进程;
  二、古典音乐当前的生存状态;
  三、古典音乐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利用现有文献来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同时到现实当中获取调查数据等第一手资料,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准确,引用规范,论证充分。要围绕研究主题和内容进行社会调查,详尽地把握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取证,数据要真实可靠,论点要鲜明正确,论据要充分,言之成理,言之有物,注意论文的逻辑性,语言通顺,选题及论述要具有现实意义,对现实生活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发出任务书日期 2010年10月13号

  完成论文日期 2010年10月17号

  古典音乐遭遇现代
  摘要:音乐艺术是人类极富灵性的伟大创造,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生产,它与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语言、宗教、哲学基础、美学观念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古典音乐作为其要组成部分,它的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异彩。古典音乐作品所散发出的永恒的魅力,不仅影响着人们情绪的波动,也引导着人们的思维与精神世界。作为不同的民族和国度的人们普遍认可的可以慰藉人们心灵的音乐作品,以其永恒的价值一直在欣赏者心目中占据着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音乐 古典 当代

  古典音乐产生以来,理论界就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古典音乐漫谈、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的市场化研究、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高校学生接受古典音乐的情况调查等几个方面。但在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知识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日趋严重、市场竞争力不断激烈的今天.流行音乐等“快餐文化”几乎占据了人们生活,古典音乐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漫步大街小巷,人们耳机里听的、嘴里哼的都是流行音乐,电视、广播、网络等主流媒体中所充斥的也大都是流行音乐。与之相反.古典音乐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少,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们重新领略古典音乐艺术内涵、回顾其发展历史,让更多的人们步人到欣赏古典音乐的大潮中来,应该成为当前我们每个人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一、古典音乐的含义及历史进程
  古典音乐这一流传较广的词语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这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特定时代的概念。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作曲家通过艺术构思创造出来的一种音乐类别,它还需要音乐家的“二度创作”,即:通过歌唱家、演奏家或指挥家在音乐会或歌剧舞台上的表演达到艺术传播的目的。所以,在古典音乐领域.作曲家是创作的主体,乐谱是承载艺术蕴含的“文本”,音乐表演是作品阐释的艺术结果,这种广义的古典音乐也被称为“严肃音乐”或“艺术音乐”。如果以西方音乐史来界定,通常是指巴洛克时期开始一直到20世纪早期的音乐。在我国,古典音乐的发展有一个相对明显的阶段划分。首先.上世纪三十年代,以交响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文化进人我国;其次,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初,古典音乐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再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逐步引进以电子音乐为标志的流行音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伴随着高新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加上从未有过的音像业的兴起更如虎添翼,古典音乐的生存状况随之大变,其重视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
  二、古典音乐当前的生存状态
  当商业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的时候,当流行音乐的洪流冲击着古典音乐堤坝的时候, 当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古典音乐节目日趋减少的时候,当越来越趋向单一的甚至浅薄的音乐审美逐渐成型的时候.当古典音乐唱片公司急不可待地把一版再版的单张唱片打包结集发行的时候,古典音乐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冷落。
  究其根本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一是古典音乐在宣传推广的过程中过于强调严肃性,在表现手法上过于拘泥程式化。古典音乐更强调音色的美感、和声的丰富、曲式的合理、逻辑的缜密,而流行音乐则更多地通过有力的音响、富于变幻的节奏或借助听觉之外的其它客观因素来表现。二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步深入,流行音乐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推陈出新,那朗朗上口的旋律、平铺直叙的内心独自,那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以及光彩夺目的明星偶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既符合大众的欣赏水平,又满足着人们因精神压力增大必然需要释放的心理需求。相比之下,古典音乐并非“现炒现卖”的文化快餐,它的严肃性、高雅性、经典性以及对欣赏者文化素养的要求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另外在欣赏环境上要求尽量是安静的家中或最好去音乐厅、歌剧院等亲身感受现场演出,而流行音乐与之相比则没有特别的要求。
  三、古典音乐的创新与发展

  古典音乐不像流行音乐那样直接反映我们身处的时代.但是我们的时代却比以往更需要古典音乐。因为古典音乐严谨精致、内在感染力和思想深度的本质正是流行音乐里普遍缺少的。它所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味营造出一种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幻境,足以使终日竞争奔忙、身心俱疲的现代人得到彻底的休息。正是它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价值指引我们重新重视它的出路和发展。
  1.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专业人士们来说,已经具备音乐理论、作曲、音乐欣赏、音乐史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因此只要稍加训练就可以解决欣赏的问题。这里要求重在把握欣赏过程中的“会听”问题。即:明确要听什么,这是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循序渐进方可全面掌握。(
  2.站在社会的角度,古典是曾经的流行。在宣传中要以更加贴近大众的姿态来展示自己,同时也要求大众以正确的心态去理解和感悟古典音乐,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古典音乐。欣赏古典音乐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必须要做到多听,找出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除了在房间独自聆听以外,还可以通过观赏音乐会的方式,切身感受音乐厅内壮观、宏伟、整齐的乐队演奏的音乐效果。当然,闲暇的时候还可以多翻看音乐史、音乐欣赏、作曲等个人有兴趣的相关音乐理论的书籍或杂志,以提高综合欣赏水平。
  3.媒体普及方面,以通俗的方法解读古典音乐。通过其表现形式的改变,使其适应现代传媒及大众的需求。
  4.要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提升受教育者对于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在众多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小学一中学一大学音乐课教材的内容选择上,必须加大古典音乐作品的数量,逐渐将之提高到教学主导地位,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势,从小培养受教育者对古典音乐作品的兴趣,日积月累,最终做到能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音乐本身蕴涵的思想感情。这才是让古典音乐流行起来,为更多人所了解、欣赏的根本。
  让古典音乐走进大众生活,作为音乐工作者责无旁贷,同时离不开社会、媒体等诸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用古典音乐的纯净朴素去中和这个世界的纷繁复杂,用古典音乐的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中和这个世界的混乱无序.使我们的生活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总之,以通俗、娱乐、多样的方式,让古典音乐走进大众,让更多的人去聆听、欣赏、品位古典音乐,在保持纯粹的基础上融合进一些有利于贴近大众的元素.伴随时代给予的契机消弭古典与现代音乐不可逾越的鸿沟,让古典音乐重新焕发光彩。

  参考文献:
  [1]格劳特(Grout,D.J.)(美),帕利斯卡(Palisca,C.V.),注启璋等译.西方音乐史『M1.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李秋华.西方音乐史f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悦.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指南IN].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4 3[英1斯坦利,谢力听等译.古典音乐:伟大作曲家及其代表作【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5]【英】莱布雷希特,查修杰,施璧玉,陈效真译.谁杀了古典音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6]许钟荣.古典音乐400年【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09级2班
  论文题目 古 典 音 乐 在 当 代
  指导教师评语及意见: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此表装订在课程论文之后。

上一篇:普刊和毕业论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大纲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