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论文开题报告
梭罗论文开题报告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人文感情: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创作的散文集。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作家、思想家、自然主义者,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
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正处于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初始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脚步,美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蓬勃发展的工业和商业造成了社会大众当时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想占绝对主导地位。
人们疯狂、贪婪、过度的拉取、霸占有限的自然资源,开垦荒地的同时,大面积的森林也随之消失,大机器的轰鸣声随处可闻,而鸟儿的歌声却很难寻觅。人们无限制的向大自然索取,最后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导致森林覆盖率急逸下降,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整个自然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污染,而且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变得岌岌可危。
从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梭罗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边,差不多正好两年零两个月。瓦尔登湖不仅为梭罗提供了一个栖身之所,也为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氛围,之后他推出了自己的作品《瓦尔登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瓦尔登湖
《瓦 尔 登 湖》主要讲解了什么?
《瓦尔登湖》的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作品主题
梭罗自己在瓦尔登湖的实践和他的作品中都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张,那就是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指出,我们大多数现代人都被家庭、工作和各种物质需求所困,失去了精神追求,过着物欲的生活。这样的情形今天依然存在,并且愈发严重。
我们有许多人几乎很少去关注在那些琐碎的个人利益和活动之外的事物。许多人的精神活动过于局限,只关心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而用梭罗的话来说,我们这样的生活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活”。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自然观
——我的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摘 要
《瓦尔登湖》的作者是作家亨利·大卫·梭罗,他是十九世纪美国超然主义的先驱,他是当代环境主义运动的先行者。其代表作《瓦尔登湖》中,梭罗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独自生活的两年零两个月中,通过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以及产生的自然与人类的一系列深刻思考。本文着重对梭罗在瓦尔登湖两年的自然生活经历进行描述及分析,旨在发现其对正处于环境与精神危机的现代人以及现代文明的思想启示。最后得出结论: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是和谐和共存的;自然既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又是人类心灵的归宿。梭罗生活简朴但其内心有着一颗丰富的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态度是现代人生活和学习的典范。
关键词: 瓦尔登湖 梭罗 哲学 超然主义 和谐
2目 录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自然观I
摘 要
uction(序言)2
Origin of Thoreau’s View of Nature(作者梭罗的介绍)3
2.1Thoreau’s living environment(梭罗的成长背景)3
2.2American Indian Culture(作品的文化孕育)3
2.3Oriental philosophy(成书的哲学思想)4
Thoreau’s View of Nature in Walden(瓦尔登湖的生活及全景记录)5
3.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5
3.1.1 Reverence of nature(入之凡尘 勤耕劳作)5
3.1.2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四季轮回 向阳而生)6
3.1.3 Life of simplicity and spirit of diversity(极简生活 安得自然)6
3.2Nature and civilization(自然与现代文明)7
3.2.1 Rejection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重塑工业文明)7
3.2.2 Approach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倡导生态文明)9
sion9
1. Introduction(序言)
很早之前读过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本书,记得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读的感觉是晦涩难懂的,因此没有仔细阅读和深入地去体会。时隔多年,或是出于年岁地增长觉得知识浅薄需要汲取新的知识和补充更多的能量;或是生活在这个喧嚣的世界想要焦虑少一些,以求内心的平静。而当我再次有幸读到这本书时,学得它是那样的适合我。
虽然这本书是一百多年前的散文著作,但在文学界的评价一直极高。
此书描述的是作者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的点滴记录,描绘其所见,所为,所感,所思。他的是一位自然主义者,本书所写意在于自然的安逸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活状态,录求一种更加诗意的生活。文字质朴,文静恬淡,引人深思。而当我完完整整的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真的发现它有一种让人沉静,让整个眼前的世界变美好的力量。
或许,当某一日,因为某一些事使你我的心境随之变化,默默对这生活感到些许无聊,对这浮生感觉几分厌倦之时,心中的那片瓦尔登湖以及有关瓦尔登湖周围的一切终将在某一刻为你,为我,为他带来心灵的平静和短暂的休憩。
正 文
2. The Origin of Thoreau’s View of Nature(作者梭罗的介绍)
2.1 Thoreau’s living environment(梭罗的成长背景)
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一个小店主家庭。康科德是一个风景秀丽,草长莺飞的地方。在他幼年时期,家乡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多工业革命的影响,他的家人也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热爱自然的情怀,常常带着孩子们去远足,野炊。家乡的蓝天净土以及家庭独特的教育后来养成了梭罗对自然敏感的洞察力和敏锐细腻的个性。
在梭罗四岁第一次见到瓦尔登湖时,便对其印象深刻,喜爱至极。他10岁时就写出了“季节”这一文章,通过他对一年四季的景色和天气的变化进行细节的描写,不难看出梭罗对于自然后的热爱和关注。在梭罗的笔下,家乡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似乎都被赋予了灵性,仿佛他们散发着一阵喜悦的生命状态。
1933年,梭罗来到哈佛大学读书,学习希腊语、自然哲学,历史等学科,在此期间,他常常到坎布里奇的田野查尔斯河畔去观察这一带的野生动物。
1937年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回到了唐科德,他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亲近这片熟悉的大自然。他的足迹遍布了康科德的每一个角落,并用日记记录了他所观察到的自然景象:花开之时,鸟鸣之刻。梭罗对于自然的热情在常人眼里显得极为奇怪:当邻居们都在虔诚地去教堂做礼拜时,他会路过齐肩的湖水去观察水里的生物;当村民们忙于耕作时,他却爬上了最高的松树去找鸟窝、松球和欣赏风景。这片美丽富饶的山水环境给梭罗带来了亲人间的亲近关系,还有丰富的创作灵感 。
在1845年1847年两年两个月的时间里,梭罗在瓦尔登湖畔过着极其简朴和贴近自然的生活,用大部分时间来观察、体验和创作,后来完成了著名的《瓦尔登湖》。这其中充满了对家乡自然的热爱情节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终极关怀。
2.2 American Indian Culture(作品的文化孕育)
《瓦尔登湖》成书与1854年,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845-1847两年间。不过要追述其背景,还要从美国政治独立、人民的身份认同意识觉醒说起。经美国史了解,美国在1776年建国后立即与英展开了七年的战争,随后它的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民众在文化认同上仍然和宗主国保持联系,亲英势力依然存在。随后又有美英间又爆发的几次战争激发了美国人民的国家意识,促进了心理上的独立。这一趋势于1841年哈里森总统去世达到高潮。他是最后一位出生于殖民时期的总统。此时的美国,大部分民众出生于独立之后,因此大英帝国不再是其国民身份认同的要素了。
随着政治的独立,美国文学也逐渐走向成熟和独立,这个时期的确也有不少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比如伴随战争与政治独立斗争而诞生的《独立宣言》和《常识》等,以及纯文学作品《纽约外史》、《见闻礼记》等。不过这些作品都在模仿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风格。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很多美国作家都在探索到底什么才是“美国”的文学?1837年,美国文学家、思想家爱默生发表了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讲,宣布美国文学已经脱离英国文学而独立,并且告诫美国学者不要盲目追随传统和刻意模仿。这个时期诞生了真正的美国文学,比如麦尔维尔的《白鲸》,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在这些闪耀的群星中,最引人注目、最耀眼的还是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以至于爱默生称他为“美利坚的雄狮”。
2.3 Oriental philosophy(成书的哲学思想)
提到梭罗,就不得不连系爱默生,而提到爱默生,则又不得不联系到“超验主义”。这是他的哲学理念,而哲学,也许会领导起一个人的行为。
在美国文学走向成熟与独立的路上,有一种思潮始终与之相伴,它就是“超验主义”。超然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它是指“人可以超越经验和科学,直接获得真理”,正如爱默生所说“相信你自己,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适合的东西对于一切人都适合”。
“超验主义”即是一套哲学体系,也是一种文学流派。从文学的角度上讲,超验主义是浪漫主义的延伸,它认为词语是自然现象的表像,而自然现象又是灵性的表像。自然界万物都有象征意义,它是精神世界的体现。超然主义主张人们要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在精神上不断完善。作为超验主义的代表作,《瓦尔登湖》里有大量对自然界细致入微的描写,致使在阅读时在体会作者观察自然的同时,也在完善自身的“灵性”——通过感悟获得至上的真理。
梭罗在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书就是爱默生的《论自然》。超验主义产生于美国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的波士顿地区,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一股浪漫主义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挑战传统的理性主义和怀疑论哲学,特别是挑战作为清教主义理论基础的加尔文教思想。超验主义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和上帝同在统一体中,虽然上帝本身是超验的,但他就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这样,世间万物就具备了“内在神性”,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说就应是平等的,他们与“超灵”沟通的权利与可能性也是平等的,应受到同样的承认与尊重。所以超验主义在强调人人都能通过内省发现自己心中那份神性的同时,表达了对一切宗教和世俗权威的怀疑,这形成美国“个人主义”的理论基础。
3. On Thoreau’s View of Nature in Walden(瓦尔登湖的生活及全景记录)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3.1.1 Reverence of nature(入之凡尘 勤耕劳作)
我们知道,梭罗受到爱默生和他倡导的超验主义的深刻影响,但爱默生的自然观是抽象的,纯精神性的,柏拉图式的,对认识自然之后该怎么做他并未作出回答,自然在他那里只具有一种启蒙式的意义。而梭罗则不一样,他显然是个实践家,他不但实践着爱默生的思想,而且在实践中擦出了许多的思想火花,所以他“每天都对自然界有些新的认识”“很少有人象他这样深知大自然的秘密与天才”。
1984年3月底,梭罗开始在瓦尔登湖的附近伐木建屋,“那是一个透过松树可以看见湖的地方。4月1日那天清晨,雾很大,一只离群的孤雁咯咯地叫,仿佛是误入的幽灵“。他一连几天的伐木,一边唱歌,一边劈木头;一日三餐便用带来的面包的黄油烤成面包来食;”“午间坐在砍成的松枝上面看用来包面的报纸,手上还能闻见松树的芳香;有时遇到了来林中漫步的人,便会聊起天来”……梭罗的房屋就这样不紧不慢的搭建起来了,到了7月4日,木板铺好,梭就住进这座徒手搭建的小屋。
在打好烟囱和地基之前,梭罗一大早是在露天的地上做饭,如若面包没烤好时遇到暴风雨,就用几块木权档在火的上面,他坐在下面照看着面包,这样的生活使他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而那段时光是忙碌的,任何的纸片都能给他带来乐趣。“如果人用双手建造房屋,又用简朴而正当的手段提供食物养活自己和家人,是不是诗歌会得到普遍的发展,就像鸟儿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普遍都在欢唱一样。”
他还亲自实践了儒家典籍中“日日新”的教诲,每日下瓦尔登湖洗浴,为的是以崭新的精神开始新的一天。由亲身实践体验到的自然当然会比想象的更实在、更具体,也更影响感染人。
所以梭罗的自然观比爱默生的更切近生活,对他人、社会更具有启发性和可行性。为了领会生活的本质,学到生活要教育给人类的东西,富于激情和勇气的他跑到瓦尔登湖边住了两年,但这并不是去过隐逸的生活,而是为了“要生活得深深地把生命的精髓都吸到”。
3.1.2 Harmony of man and nature(四季轮回 向阳而生)
梭罗眼中的瓦尔登湖,一年四季在轮回,在流逝,但生机却从未改变。夏日,万物郁郁;秋日,树林的馈赠绝不拖欠;冬日,静谧中,总有人与动物踏雪而至,冰与雪将世界点缀得纯粹;还有春日,那个万物生长的季节,一切都是欣欣向荣的。
“清晨,向我们讴歌生命的华美。黎明,在无限期待中到来,希望,从款款从容中生长。何必喧闹,何必匆忙!生活带来的反复如此又怎能缓解?既然生活将我们禁锢在这小小的一隅,何不在夜里捧一卷书,让想象力带上你的心去往不同的世界,然后,进入平静祥和的梦乡,洗涤日复一日的疲倦。那些细小的恐惧和欢乐,它他只不过是时光中匆匆一现的昙花,正视他们,拥抱他们,但不要为他们所束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剑物欲而清自身精华,则生活可期,生命可期。” 四季,它们从未跟着时光改变,也从未因着更替变得无聊。
或许,我们偶尔也会想能够拥有那么一段时间,可以过和花儿,鸟儿一样的诗意的生活,淡然处之,从容行之。不受世间的焦虑束缚,让生活本身成为我的消遣。看五月繁花盛放,看十月落叶凋零。看夏日树荫茂密,看冬日白雪皑皑。从晨光熹微到夜色如刀,就让我怀着简单的心,听风从一片树叶撞向另一片树叶,在平静的心湖撩起动人的欢歌。
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机械的生活。那么我们的心又怎能再向着日复一日的机械而生?让想象带着我们走向新生吧,就算身体是禁锢的,心也是自由的。
此刻,己是深夜,而明日,又是一次新的轮回。时光改变了我们的模样,却无法改变这亘古的交替。如今正值冬季,但你知道吗?春天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向世界飞奔而来。春天来临的时候,希望不要忘记,生命如春火般蔓延,而我们的余生,也应将在这个春天开始绽放。
3.1.3 Life of simplicity and spirit of diversity(极简生活 安得自然)
“任何人都需要养成严谨的商业习惯,运用广博的知识,和仔细的测定怎样去面对生活。” 梭罗在他房屋的周围种了一些东西,有扁豆,豌豆,土豆和玉米,萝卜,还有松树和山核桃。第一年的收成不错,第2年更是颇丰。在两年之中,梭罗共费在房屋,农场,伙食和杂费共计61.99美元,而农产品和一些零工带来的收益是36.78美元,差额正在他的开始资金。但这期间,他得到了别人不曾拥有的闲暇,独立和健康。并且,还另外拥有了一所房子。
如果,人只考虑必需的东西,便会自由得多。“人们在购买衣物时更多的是为了爱好新奇和他人的看法,而不是真正处于穿着需要。”“文明国家里们是以衣取人的,很多人宁愿腿断了,一瘸一拐也不愿脱下高跟鞋和穿补丁裤子,因为他们关心的,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东西,而是受到人尊敬的东西。” “如果有人打算造一间小屋,必须考虑房屋的绝对必要性。”“帐篷和大箱子”在梭罗看来是不坏的,房屋只不地是更奢华的箱子而己,价钱可以不去节俭,但你不能无视合理性。
“出于野蛮状态的人,每一有都有用其遮身处所和满足他们简陋的需要。如今,就只剩不到一半的家庭拥有遮身的房屋,人们耗费大把的生命挣钱,每年付房租以获得繁荣。当农人拥有了房子,不见得富了,因为,反而是这房子拥有了他,这个笨重的财产将人们囚禁在其中,而就算大多数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而处于其中的人也并没有改进。如果他的大半生只是用在获得生活的必须品和安适,那要这样的房又有何用呢。”
“这个世界贫富依然是分化的,落魄的穷人仍然住着简陋的棚屋,他们的身体是寒冷和苦难的,受到抑制,这就是所谓的文明。”多数人并不知道房子意味着什么,他们只是认为自己应该跟大多数人一样,也必须拥有这么一个东西,因为,这是一个追随的世界。
何为节俭?直面生之必需的,不是退华之深层山洞,披身兽皮,而是让身外之物和生活充满美和乐趣,就如同贝类动物的壳一样,浑然天成,不去过份修饰。节俭是为了让生命不受到物语的禁锢。
的确,人们获得必需的食物十分容易,但人类经常到了挨饿的地步,这不是因为缺少必需品,而是因为缺少奢侈品。
3.2 Nature and civilization(自然与现代文明)
3.2.1 Rejection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重塑工业文明)
梭罗自然观的另一方面是他对荒野的关注。由于人类与大自然的血脉相连的关系,而人类文明又努力想挣脱大自然的束缚,对大自然特别是荒野采取远离、排斥甚至破坏的态度,从而越来越显示出文明自身无法填补的缺陷,这使梭罗敏锐地把目光投向荒野,想从荒野中寻找新的价值和生命,在亲身投入荒野的过程中,梭罗第一次认识到了荒野的价值,这一点使他超越了爱默生以及同时代的超然主义作家。他认为荒野具有文明不具备的充满生气和活力的野性,能给高度发达而趋向衰退的文明带来新的希望和前途。
梭罗呼吁人们保护荒野和走向荒野,而不是去开发和摧残荒野,要学会吸取荒野的生命和灵性,给人类精神增添更多真善美,使人类重新充满进取和冒险精神。令梭罗失望的是,通常将人们带进荒野的动机是卑鄙粗俗的,木材勘探者和伐木工是为了获得报酬,白人和印第安人的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杀死麋这类“上帝自己的马,可怜胆小的心灵以及其他野生动物。”他质问道:“难道除了干这些事外一个人来到荒凉的广阔荒野里度过几周或几年就不能干其它的事吗?――干些极为甜蜜、清白和高尚的事?”
他说印第安人的种族这么快灭绝的原因是对大自然的利用太粗俗,太不完善,“有一个人带着铅笔来这里素描或唱歌,就有一千个人带着斧子或枪来的。”要象诗人一样懂得爱护自然,他不会用斧子抚弄松树,用锯子钜它,诗人不用在松树上砍进去就知道树心是不是虚的”,诗人爱松树就象爱他自己在空中的影子,而且不会把松树砍倒。他认为松树的最高用途不是树皮和松脂,而是活的精神。
“生活炙烤着我们,这炙热几乎要把我们灼伤,回首岁月,几乎还未开始的璀璨人生,似乎己经可以看到终点的伤感。” 人生苦短,如若每天醒来时等待的是无尽的痛苦的循环,如若每日总是挣扎在边缘,何不扪心自问:我之意欲何为,我心意欲何方?如何舍,又如何得?
我们从出生时,就刻上了这物欲世俗的枷锁烙印。这浮燥不安的世界,以它的常规、常识,将我们从一无所知时就纳入了框架束缚之中,如此成长的我们,当有一日恍惚惊醒,是否还有勇气抛弃金钱、名誉和陈腐美德,是否还有勇气去直面内心,接纳自我?我们扣问自己,又可否有所得,乃至可否有所为?不得而知。
如若真是如此,倒不如长醉不醒,倒不如无知前行。不,不,瓦尔登湖畔警钟己敲响,我们何不逃离!何不挣脱!
3.2.2 Approach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倡导生态文明)
梭罗认为自然是我们世界里未被损坏的一边,是光明的一边。大自然永远是春天,即便长满青苔、腐烂的树也并不衰老,“似乎享有永久的青春,极乐无忧”,纯真无辜的大自然就像一个安祥的婴儿,只有罪恶的人才会去伤害它。
或许,见惯了高楼鳞次栉比,见惯了大雾层层弥漫,我们的心就像扎根的树木一般,如命运似的渴望着天空,渴慕着自然。多希望可以像梭罗一样,向着唱歌的云雀,身着将消未消的湖泊,身着那林间的精灵,成为大自然一名诚挚的过客。然而今日己非昨日,逃离己是更为艰难。即便如此,我们可以尝试让生活慢一点,用心去看待事物的真善美,是不是温暖的阳光、纷飞的落叶、哪怕是小区的绿化带间徐徐的清风,也一样的可以带来幸福的慰藉?心的休憩,从来不是需要一个真正的世外桃源,它的宽广,足以创造一个自由的王国。
梭罗关心的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人类文明的未来。他担忧的是文明对自然的侵犯和过度开发,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虽然现代文明使人类的生活更为舒适和稳定,但“空中充满了不可见的箭矢。除了你自己的道路之外,条条路都是宿命的道路”,人类最终会成为自己劳动成果的奴隶和受害者。
对于处在后工业社会的当代文明人来说,这些深情、痛切的呼吁就象鞭子一样抽在人们心上,让人们去重新认识大自然、认识荒野,重新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或许无法遗世独立,无法寂静求空。但我们有权痛快呼吸,尽情宣泄。用真挚的心做简单的事吧,时间流失的那样快,仔仔细细的经历才算活过呀。小心翼翼的做事情,真真切切地过生活,这是我们可以给自己,给他们,给世界的最高礼节。
4. Conclusion
《瓦尔登湖》中梭罗关于自然的灵性描绘也是对工业革命的一种反思,以及他对文明的远见卓识,成了后来美国兴起的荒野保护运动和建立国家公园的重要思想基础。
他在文章中甚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计划,如他认为每个城镇都应有一个公园,每一处原始森林要有500到1000英亩大小,不能砍里面的一根树枝做柴火,而应永远作为一块公地,用作教育和娱乐。
梭罗的自然观也在当今的环境生态思潮中得到了体现。他的生态中心论思想强调自然具有不依赖于人的独立价值,他发掘出自然的审美意义与精神意义,极力批判导致物欲横流和拜金主义的社会流俗,倡导文明和自然应有机联系起来并保持平衡。这些观点都得到了当代环境运动,特别是生态伦理学的响应。在20世纪环境运动兴起之后,梭罗关于自然的思想获得了丰富的生态学寓意,且成了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的象征和标志。一贯受冷落的梭罗研究也热起来,生前寂寞的梭罗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成为西方生态伦理学当之无愧的先驱。梭罗本人也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主要的自然阐释者,是美国环境主义的第一位圣徒。
“梭罗对现代环境运动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他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洞察,他对自然的精神意义和审美意义的强调,以及他对那个时代所流行的物质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都为生态的伦理提供了独特的灵感和支持。”象爱默生一样,梭罗总是坚信,在大自然中能寻觅得到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当我们读完梭罗的散文后,心灵也会有一种升华的感觉,对大自然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领悟到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宁静,美的陶冶。
3参考文献:
(1)《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美的透视》爱默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3)《梭罗的自然观思想及其生态伦理意蕴》,北大学报2002•2;
(4)《寻归荒野》程虹;
(5)《瓦尔登湖之读后感》,十点读书APP。
物质文明与精神野性,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议论文1200字
我瞥见一头土拨鼠偷偷穿过小路,心头涌起一阵奇异的野性狂喜。强烈地想要抓住它,把它生吞下去。
——梭罗《瓦尔登湖》
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精神世界日趋丰富的历史。
五千年了,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然而在物质文明的背后,一种原始的冲动仍一直以古老的血脉遗传的方式继承着,五千年了,从未间断。这是一种自多少年前海洋里的那个细胞开始出现时起,就一直凌驾于生命长河之上的至高的规律,是人类的血液中不可磨灭的远古记忆。这就是精神的野性。
文明与野性似乎一直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前者表现在物质上,后者表现在精神上,二者有矛盾性。前者追求秩序,后者向往不羁;前者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后者是人类灵魂的奔突。而五千年的发展,足以使物质文明一步步将精神野性打压下去,于是出现了都市中徘徊于霓虹灯下的人们。
他们目光呆滞,眼神少了些许锋芒。
我们必须承认:物质文明促进了人类发展,但绝不意味着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野性被磨灭。当然,也不可能。那条叫巴克的狗如此,人类也是如此。文明可以统一物质世界,但在精神上,必须有一处空间留给野性,必须要有一块土地未被物质文明同化。
精神野性的精髓在于思想的独特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心灵深处的那块处女地,是物质诱惑侵入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精神野性使思想变得自由,使灵魂独一无二,使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会因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趋于同化。没有精神野性,就不会有“我”,只有“我们”。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李白的不羁与飘逸?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梭罗的恬静与朴拙?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海明威的坚韧与自在?
精神野性的力量是自由不羁的。物质文明与精神野性相互依存的。事实上,文明的发展需要精神野性的推动,或者说野性的张扬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前行——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野性的张扬,我们也许还在东非大草原上被猛兽驱赶着,疲于奔命。而物质文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而绝不是同一化。物质文明的多样化,反过来就会使精神野性的力量得到最好的释放与表达。
如此看来,如果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中放弃了精神野性,放弃了独立的个性与追求,就不禁让人可怜而可悲了。而梭罗的那种看起来疯狂的做法,作为精神野性的回应也就显得无比自然了。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发展压力巨大,梭罗的日子过不得啊!
当然如此,梭罗的思想与实践也许真的不易复制,然而如果把精神野性只诠释为去野外过几年,就实在太肤浅了。只要在纷繁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有你的所思所想,在平凡生活中不失冒险的精神,那么每一天你都是自由的,充实的,崭新的。你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精神野性的完美表达。
没有了物质文明,人类将生存艰难;没有了精神野性,我们的心灵世界必将是一片荒漠。就是在这个层面上,物质文明与精神野性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有谁知道《瓦尔登湖》作者梭罗的简历以及其思想
分类: 资源共享 >> 文档/报告共享
解析:
一本静静的书——《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我要告诉你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以后,你就会思考一些什么。在你思考一些什么问题时,你才有可能和这位享利·戴维·梭罗先生一起,思考一下自己,更思考一下更高的原则。
这位梭罗先生是与孤独结伴的。他常常只是一个人。他认为没有比孤独这个伴儿更好的伴儿了。他的生平十分简单,十分安静。
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3—1837年);回到家乡,执教两年(1838—1840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到1845年,他就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1849年,他完成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差不多同时,他发表了一篇名为《消极反抗》(On Civil Disobedience)的极为著名的、很有影响的论文。按字面意义,这也可以译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后面我们还要讲到它。然后,到了1854年,我们的这本文学名著《瓦尔登湖》出版了。本书有了一些反响,但开始的时候并不大。随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1859年,他支持了反对美国蓄奴制度的运动;当这个运动的领导人约翰·布朗竟被逮捕,且被判绞刑处死时,他发表了为布朗辩护和呼吁的演讲,并到教堂敲响钟声,举行了悼念活动。
此后他患了肺病,医治无效,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仅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自有人给他整理,陆续出版,已出版有多种版本和多种选本问世。
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单而馥郁,又如此之孤独而芬芳。也可以说,他的一生十分不简单,也毫不孤独。他的读者将会发现,他的精神生活十分丰富,而且是精美绝伦,世上罕见。和他交往的人不多,而神交的人可就多得多了。
他对自己的出生地,即马省的康城,深感自豪。康城是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的首义之城。他说过,永远使他惊喜的是他“出生于全世界最可尊敬的地点”之一,而且“时间也正好合适”,适逢美国知识界应运而生的、最活跃的年代。在美洲大陆上,最早的欧洲移民曾居住的“新英格兰”六州,正是美国文化的发祥之地。而正是在马省的康城,点燃起来了美国精神生活的辉耀火炬。小小的康城,风光如画。
一下子,那里出现了四位大作家:爱默生,霍桑,阿尔考特,和他,梭罗。1834年,爱默生定居于康城,曾到哈佛大学作了以《美国学者》为题的演讲。爱默生演讲,撰文,出书,宣扬有典型性的先知先觉的卓越的人,出过一本《卓越的人》,是他的代表作。他以先驱者身份所发出的号召,给了梭罗以深刻的影响。
在爱默生的推动之下,梭罗开始给《日晷》杂志寄诗写稿了。但一位要求严格的编辑还多次退了他的稿件。梭罗也在康城学院里作了一次题为《社会》的演讲,而稍稍引起了市民的注意。到1841年,爱默生就邀请了梭罗住到他家里去。当时爱默生大事宣扬他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聚集了一班同人,就像办了个先验主义俱乐部似的。但梭罗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先验主义者。在一段日记中他写着:“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咛,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
本来梭罗的家境比较困难,但还是给他上了大学,并念完了大学。
然后他家里的人认为他应该出去闯天下了。可是他却宁可回家乡,在康城的一所私立中学教教书。之后不久,只大他一岁的哥哥约翰也跑来了。两人一起教书。哥哥教英语和数学,弟弟教古典名著、科学和自然史。学生们很爱戴他们俩。亨利还带学生到河上旅行,在户外上课、野餐,让学生受到以大自然为课堂,以万物为教材的生活教育。
一位朋友曾称梭罗为“诗人和博物学家”,并非过誉。他的生活知识是丰富,而且是渊博的。当他孤独时,整个大自然成了他的伴侣。据爱默生弟弟的回忆,梭罗的学生告诉过他:当梭罗讲课时,学生们静静地听着,静得连教室里掉下一支针也能听得清楚。
1839年7月,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艾伦·西华尔来到康城,并且访问了梭罗这一家子。她到来的当天,亨利就写了一首诗。五天后的日记中还有了这么一句:“爱情是没有法子治疗的,惟有爱之弥甚之一法耳。”这大约就是为了艾伦的缘故写的。不料约翰也一样爱上了她,这就使事情复杂化了。三人经常在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登山观看风景,进入森林探险,他们还在树上刻下了他们的姓氏的首字。谈话是几乎没完没了的,但是这个幸福的时间并不长久。
这年春天,哥儿俩曾造起了一条船。八月底,他们乘船沿着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作了一次航行。在旅途上,一切都很好,只是两人之间已有了一些微妙的裂纹,彼此都未言明,实际上他们已成了情敌。后来约翰曾向她求婚而被她拒绝了。再后来,亨利也给过她一封热情的信,而她回了他一封冷淡的信。不久后,艾伦就嫁给了一个牧师。这段插曲在亨利心头留下了创伤。但接着发生了一件绝对意想不到的事。1842年的元旦,约翰在一条皮子上磨利他的剃刀片刀刃时,不小心划破了他的左手中指。他用布条包扎了,没有想到两三天后化脓了,全身疼痛不堪。赶紧就医,已来不及,他得了牙关紧闭症,败血病中之一种。他很快进入了弥留状态。十天之后,约翰竟此溘然长逝了。突然的事变给了亨利一个最沉重的打击。他虽然竭力保持平静,回到家中却不言不语。一星期后,他也病倒了,似乎也是得了牙关紧闭症。幸而他得的并不是这种病,是得了由于心理痛苦引起来的心身病状态。整整三个月,他都在这个病中,到四月中他又出现在园子里了,才渐渐地恢复过来。
那年亨利写了好些悼念约翰的诗。在《哥哥,你在哪里》这诗中,他问道:“我应当到哪里去/寻找你的身影?/沿着邻近的那条小河,/我还能否听到你的声音?”答复是他的兄长兼友人,约翰,已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们结了绸缪,他已以大自然的容颜为他自己的容颜了,以大自然的表情表达了他自己的意念……大自然已取走了他的哥哥,约翰已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从这里开始,亨利才恢复了信心和欢乐。他在日记中写着:“眼前的痛苦之沉重也说明过去的经历的甘美。悲伤的时候,多么的容易想起快乐!冬天,蜜蜂不能酿蜜,它就消耗已酿好的蜜。”这一段时间里,他是在养病,又养伤;在蛰居之中,为未来作准备,在蓄势,蓄水以待开闸了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在另一篇日记中,他说:“我必须承认,若问我对于社会我有了什么作为,对于人类我已致送了什么佳音,我实在寒酸得很。无疑我的寒酸不是没有原因的,我的无所建树也并非没有理由的。我就在想望着把我的生命的财富献给人们,真正地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我要在贝壳中培养出珍珠来,为他们酿制生命之蜜。我要阳光转射到公共福利上来。我没有财富要隐藏。我没有私人的东西。我的特异功能就是要为公众服务。惟有这个功能是我的私有财产。任何人都是可以天真的,因而是富有的。我含蕴着,并养育着珍珠,直到它的完美之时。”
恢复健康以后的梭罗又住到了爱默生家里。稍后,他到了纽约,住在市里的斯丹顿岛上,在爱默生弟弟的家里。他希望能开始建立起他的文学生涯来。恰恰因为他那种独特的风格,并不是能被人,被世俗社会所喜欢的,想靠写作来维持生活也很不容易,不久之后,他又回到了家乡。有一段时间,他帮助他父亲制造铅笔,但很快他又放弃了这种尚能营利的营生。
于是到了1844年的秋天,爱默生在瓦尔登湖上买了一块地。当这年过去了之后,梭罗得到了这块土地的主人的允许,可以让他“居住在湖边”。终于他跨出了勇敢的一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1845年3月尾,我借来一柄斧头,走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到达我预
备造房子的地方,开始砍伐一些箭矢似的,高耸入云而还年幼的白松,来做我
的建筑材料……那是愉快的春日,人们感到难过的冬天正跟冻土一样地消溶,而蛰居的生命开始舒伸了。”
7月4日,恰好那一天是独立日,美国的国庆,他住进了自己盖起来的湖边的木屋。在这木屋里,这湖滨的山林里,观察着,倾听着,感受着,沉思着,并且梦想着,他独立地生活了两年又多一点时间。
他记录了他的观察体会,他分析研究了他从自然界里得来的音讯、阅历和经验。决不能把他的独居湖畔看作是什么隐士生涯。他是有目的地探索人生,批判人
生,振奋人生,阐述人生的更高规律。并不是消极的,他是积极的。并不是逃
避人生,他是走向人生,并且就在这中间,他也曾用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投身于当时的政治斗争。
那发生于一个晚上,当他进城去到一个鞋匠家中,要补一双鞋,忽然被捕,并被监禁在康城监狱中。原因是他拒绝交付人头税。他之拒付此种税款已经有六年之久。他在狱中住了一夜,毫不在意。第二天,因有人给他付清了人头税,就被释放。出来之后,他还是去到鞋匠家里,等补好了他的鞋,然后穿上它,又和一群朋友跑到几里外的一座高山上,漫游在那儿的什么州 *** 也看不到的越桔丛中——这便是他的有名的入狱事件。
在1849年出版的《美学》杂志第一期上,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用的题目是《对市 *** 的抵抗》。在1866年(他去世已四年)出版的《一个在加拿大的美国人,及其反对奴隶制和改革的论文集》收入这篇文章时,题目改为《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此文题目究竟应该用哪一个,读书界颇有争论,并有人专门研究这问题。我国一般地惯用了这个《消极反抗》的题名,今承其旧,不再改变。文中,梭罗并没有发出什么政治行动的号召,这毋宁说正是他一贯倡导的所谓“更高的原则”中之一项。他认为 *** 自然要做有利于人民的事,它不应该去干扰人民。但是所有的 *** 都没有做到这一点,更不用说这个保存了奴隶制度的美国 *** 了,因此他要 *** 和抵抗这一个 *** ,不服从这一个 *** 。他认为,如果 *** 要强迫人民去做违背良心的事,人民就应当有消极抵抗的权利,以 *** 它和抵抗它。这篇《消极抵抗》的论文,首先是给了英国工党和费边主义者以影响,后来又对以绝食方式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印度圣雄甘地的“不合作运动”与“非暴力主义”有很大的作用,对于1960年马丁·路德·金,在非洲争取民权运动也有很大的作用,对托尔斯泰的“勿以暴抗暴”的思想也有影响,以及对罗曼·罗兰也有一些影响。
梭罗是一生都反对蓄奴制度的,不止一次帮助南方的黑奴逃亡到自由的北方。在1845年的消极反抗之后,他还写过《马省的奴隶制》(1854年)一文,他和爱默生一起支持过约翰·布朗。1859年10月,布朗企图袭击哈泼斯渡口失败而被捕,11月刑庭判处布朗以绞刑,梭罗在市会堂里发表了《为约翰·布朗 *** 》的演说。布朗死后,当地不允许给布朗开追悼会时,他到市会堂敲响大钟,召集群众举行了追悼会。梭罗关于布朗的一系列文章和行动都是强烈的政治言行。
这期间,梭罗患上了肺结核症,健康明显地变坏。虽然去明尼苏达作了一次医疗性的旅行,但病情并无好转。他自知已不久人世了。
在最后的两年里,他平静地整理日记手稿,从中选出一些段落来写成文章,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他平静安详地结束了他的一生,死于1862年5月6日,未满四十五岁。
梭罗生前,只出版了两本书。1849年自费出版了《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这书是他在瓦尔登湖边的木屋里著写的,内容是哥儿俩在两条河上旅行的一星期中,大段大段议论文史哲和宗教等等。
他的第二本书就是《瓦尔登湖》了,于1854年出版。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注意,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本书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业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一本独特的,卓越的名著。
以上只是梭罗生平的一个简单的介绍。下面再说一点他的这本书。
对于《瓦尔登湖》,不须多说什么,只是还要重复一下,这是一本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其分析生活,批判习俗,有独到处。
自然颇有一些难懂的地方,作者自己也说过,“请原谅我说话晦涩,”例如那失去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的寓言,爱默生的弟弟爱德华问过他是什么意思。他反问:“你没有失去吗?”却再也没有回答了。有的评论家说,梭罗失去过一个艾伦(斑鸠),一个约翰(猎犬),可能还失去了一个拉尔夫(栗色马)。谁个又能不失却什么呢?
本书内也有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有启发性。这是一百多年以前的书,至今还未失去它的意义。在白昼的繁忙生活中,我有时读它还读不进去,似乎我异常喜欢的这本书忽然又不那么可爱可喜了,似乎觉得它什么好处也没有,甚至弄得将信将疑起来。可是黄昏以后,心情渐渐的寂寞和恬静下来,再读此书,则忽然又颇有味,而看的就是白天看不出好处辨不出味道的章节,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这《瓦尔登湖》毫不晦涩,清澄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应当指出,这本书是一本健康的书,对于春天,对于黎明,作了极其动人的描写。读着它,自然会体会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不断地将读者提升、提高。书已经摆在读者面前了,我不必多说什么了,因为说得再好,也比不上读者直接去读了。
人们常说,作家应当找一个僻静幽雅的去处,去进行创作;信然,然而未必尽然。我反而认为,读书确乎在需要一个幽静良好的环境,尤其读好书,需要的是能高度集中的精神条件。读者最需要有一个朴素淡泊的心地。读《瓦尔登湖》如果又能引起读者跑到一个山明水秀的、未受污染的地方去的兴趣,就在那样的地方读它,就更是相宜了。
梭罗的这本书近年在西方世界更获得重视。严重污染使人们又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的清新空气。梭罗能从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这些生活之必需出发,以经济作为本书的开篇,他崇尚实践,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瓦尔登湖》享利·戴维·梭罗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微信平台论文范文
下一篇:论文研究的思考